卡爾‧羅傑斯論會心團體(簡體書)
商品資訊
系列名:當代世界學術名著.心理學系列
ISBN13:9787300069821
替代書名:Carl Rogers on Encounter Groups
出版社: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作者:(美)卡爾‧R.羅傑斯
譯者:張寶蕊
出版日:2021/10/01
裝訂/頁數:平裝/160頁
規格:26cm*19cm (高/寬)
版次:一版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序
目次
書摘/試閱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本書是美國心理學界泰斗卡爾‧羅傑斯就“團體治療”所發表的一系列文章、演講的結集。作者試圖通過這些文章,在各地推廣會心團體的經驗,推動這項“發展得如火如荼的新運動”。
書中主要論述“會心團體”的發展起源、範圍、過程、經驗及其對參與者的意義――促進個人成長、治療心理創作、改善人際關係,並預言了這一運動的發展趨勢--對每一個人產生深遠的影響。
書中主要論述“會心團體”的發展起源、範圍、過程、經驗及其對參與者的意義――促進個人成長、治療心理創作、改善人際關係,並預言了這一運動的發展趨勢--對每一個人產生深遠的影響。
作者簡介
卡爾·R.羅傑斯(1902-1987)
美國著名心理學家,人本心理學的創始人。他認為人性本善,有自我實現的發展潛力;他創立的“當事人中心療法”主張心理治療師要有真誠關懷當事人的感情,在真誠和諧的關係中啟發當事人運用自我發展潛力促進自身的健康成長,增強自信心。
羅傑斯的心理療法在當今歐美各國廣泛流行。他認為這一原理也適用於教師與學生、父母與子女以及一般的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自20世紀50年代以來,他的影響遍及全世界,而且至今魅力不減。
名人/編輯推薦
★這本書是我個人的生活經驗,是一些活生生的人在生活中掙扎的見證。
我希望這本書能將我對“會心團體”這個當代令人興奮的發展的體會與理解,充分地傳遞給讀者。
——卡爾·R.羅傑斯
我希望這本書能將我對“會心團體”這個當代令人興奮的發展的體會與理解,充分地傳遞給讀者。
——卡爾·R.羅傑斯
序
多年以來,我做心理輔導與治療的主要對像是“個人”,但是大約在35年以前,我就體驗過團體對一個人態度及行為改變的影響,從那時起,我就對團體治療產生了興趣。在最近的七八年,它成為我最主要的兩項重點工作之一;另一項重點工作,是我對於教育機構需要有更多自由的關注。
近幾年來,我開始寫文章,並在各地推廣會心團體的經驗。許多人問我有關的問題,例如在團體中會發生什麼,我的進行方式,以及會心團體運動所產生的作用。
因此,我決定將我所發表的文章、演講及一些新數據結集起來出版這本書,以便讓我對這項發展得如火如荼的新運動做充分的分析及說明。'與我最近出的書相比,這本書只是個人的見解,它並非是學術性研究報告,也沒有對會心團體進行有深度的心理或社會角度的分析,它甚至不對其未來的發展做什麼猜測。這本書是我個人的生活經驗,是一些活生生的人在生活中掙扎的見證。我希望這本書能將我對“強化團體經驗”這個在當代令人興奮的發展的體會與理解,充分地傳遞給讀者。我希望你看完本書之後,對會心團體是什麼以及它有什麼意義有些認識。
近幾年來,我開始寫文章,並在各地推廣會心團體的經驗。許多人問我有關的問題,例如在團體中會發生什麼,我的進行方式,以及會心團體運動所產生的作用。
因此,我決定將我所發表的文章、演講及一些新數據結集起來出版這本書,以便讓我對這項發展得如火如荼的新運動做充分的分析及說明。'與我最近出的書相比,這本書只是個人的見解,它並非是學術性研究報告,也沒有對會心團體進行有深度的心理或社會角度的分析,它甚至不對其未來的發展做什麼猜測。這本書是我個人的生活經驗,是一些活生生的人在生活中掙扎的見證。我希望這本書能將我對“強化團體經驗”這個在當代令人興奮的發展的體會與理解,充分地傳遞給讀者。我希望你看完本書之後,對會心團體是什麼以及它有什麼意義有些認識。
目次
前言
第一章 “團體”發展的起源及範圍
第二章 會心團體的進行過程
第三章 我能成為團體促動員嗎?
第四章 會心團體後的改變:個人、關係、組織
第五章 個別的改變及其經驗過程
第六章 一個孤獨的人及其會心團體經驗
第七章 從研究中我們了解什麼?
第八章 適用的領域
第九章 促動團體的技術培養
第十章 未來的發展
索引
譯後記
第一章 “團體”發展的起源及範圍
第二章 會心團體的進行過程
第三章 我能成為團體促動員嗎?
第四章 會心團體後的改變:個人、關係、組織
第五章 個別的改變及其經驗過程
第六章 一個孤獨的人及其會心團體經驗
第七章 從研究中我們了解什麼?
第八章 適用的領域
第九章 促動團體的技術培養
第十章 未來的發展
索引
譯後記
書摘/試閱
失敗、缺失、冒險
談到現在,或許有人會以為團體過程的每一方面都是肯定的。手邊的資料顯示,對大多數人而言確是如此,但失敗的例子也時有所聞。現在讓我在這裡與各位談一談吧!
最明顯的缺陷就是,經驗這種強化團體後,如果有改變發生的話,通常持續性比較弱,這點已為參加的人認識到。有一個人說道:“但願我所經驗到的'開放'能力,能夠成為永久性的。”另一個人說:“我覺得,我很容易回到過去那種'無感情'的角色,更別說建設開放性的友誼了。”
有些時候,團員對這種“故態復萌”有頗具哲學性的解釋:“這種團體經驗並非生活的方式,而是偶發事件。我對團體的想法是,雖然我不完全了解它的意義,但它在我平淡的生活中,給了我安慰和展望。就像爬山一樣,當爬的時候,我是很享受的,這種經驗,我偶爾是要去回顧的。”在有關“研究”的篇章中,我會對這種“滑落體驗”(Slippage)多做說明。
第二個有關這種強化團體經驗的潛在冒險,也是大家常討論到的,那就是某人在公開場合開放地展現了自己之後,他所提及的問題並不能得以解決或處理。有很多的例子講的就是當他們離開了強化團體之後,必須去見心理治療師,以便處理那些在團體中並未處理的問題的故事。由於沒有辦法知道每一個人的情況,所以我也無法知道這些未能解決的問題是部分的還是全部的,是積極的還是消極的。
還有一些少數的情況是,有一些人在參加這種強化團體期間或之後,有發作精神病的現象;但另一方面,也的確有些人在這種基礎的會心團體中,當其精神病發作時,能積極而有建設性地面對其困擾,而渡過了難關。依我個人之見,任何團體的過程,如果是積極而正向的,太大的心理上的負面影響是不太會發生的。當然,這個問題是相當嚴肅的,我們還需要對它做更多的了解。
在這種團體經驗中,也確實存在著引起潛在心理傷害的緊張。下面就是一個成員所分享的:“這種團體確實有難能可貴的時刻,它使我感到對某些成員的親近。但是它也有令人害怕的時候,我覺察到對某些人而言,它到底是一種巨大的幫助,還是深沉的傷害,真的很難分辨出來。”
這種基礎會心團體的另外一個弱點,我也在這兒提一提。直到最近幾年,這個團體才破例接受夫妻檔。在這個團體的過程中或結束時,夫妻中若有一人產生了很大轉變,就會成為一個很大的問題。有一個人就曾面臨過這種壓力,他說:“我以為夫妻中若只有一個人來參加這種團體,會對其婚姻造成很大的危險,因為無論在個人或集體的層面上,都會使另一個人處於弱勢。其中一個最大的困擾是,在這種強化團體中,人們往往將以前放在隱私地位的婚姻,提升到公開的層面上來討論。”
還有一個人們所要面對的冒險,是指在那種混合會心團體中,由於彼此之間的親密接觸,團員之間會產生非常溫暖、積極的愛的感受,而不可避免的是,這種愛的關係往往帶有“性”的成分。如果在團體中沒有好好處理及解決這種關係,那麼在團員中會產生影響,並且也會對他們的婚姻產生威脅。除此之外,參加的另一半(夫或妻)會因為這種愛,而產生失去伴侶的恐懼感。他們會將此恐懼感(無論是有無基礎),投射在此團體經驗上,這也成為團體威脅感的來源之一。
有一個人在參加了一個這種混合團體之後,給我寫了一封信,告訴我說他與團員瑪姬的聯繫造成了他的婚姻緊張:“我對瑪姬有很強烈的關愛,因為我覺得她非常的孤獨。我覺得這種關愛是相互的,因為她曾經給我寫過一封充滿感情的長信,我也讓妻子讀了此信。瑪姬對我的關愛使我很高興,但是我妻子卻有些'警覺',因為她從信的字裡行間讀到了有關'男女'之間的特殊情感——這是一種潛伏性的威脅。自此之後,我就停止寫信給瑪姬,因為我覺得有種偷偷摸摸、不正大光明的感覺,這讓我很不舒服。之後,我妻子也去參加了會心團體。現在她比較了解這種關愛的真意。
……
談到現在,或許有人會以為團體過程的每一方面都是肯定的。手邊的資料顯示,對大多數人而言確是如此,但失敗的例子也時有所聞。現在讓我在這裡與各位談一談吧!
最明顯的缺陷就是,經驗這種強化團體後,如果有改變發生的話,通常持續性比較弱,這點已為參加的人認識到。有一個人說道:“但願我所經驗到的'開放'能力,能夠成為永久性的。”另一個人說:“我覺得,我很容易回到過去那種'無感情'的角色,更別說建設開放性的友誼了。”
有些時候,團員對這種“故態復萌”有頗具哲學性的解釋:“這種團體經驗並非生活的方式,而是偶發事件。我對團體的想法是,雖然我不完全了解它的意義,但它在我平淡的生活中,給了我安慰和展望。就像爬山一樣,當爬的時候,我是很享受的,這種經驗,我偶爾是要去回顧的。”在有關“研究”的篇章中,我會對這種“滑落體驗”(Slippage)多做說明。
第二個有關這種強化團體經驗的潛在冒險,也是大家常討論到的,那就是某人在公開場合開放地展現了自己之後,他所提及的問題並不能得以解決或處理。有很多的例子講的就是當他們離開了強化團體之後,必須去見心理治療師,以便處理那些在團體中並未處理的問題的故事。由於沒有辦法知道每一個人的情況,所以我也無法知道這些未能解決的問題是部分的還是全部的,是積極的還是消極的。
還有一些少數的情況是,有一些人在參加這種強化團體期間或之後,有發作精神病的現象;但另一方面,也的確有些人在這種基礎的會心團體中,當其精神病發作時,能積極而有建設性地面對其困擾,而渡過了難關。依我個人之見,任何團體的過程,如果是積極而正向的,太大的心理上的負面影響是不太會發生的。當然,這個問題是相當嚴肅的,我們還需要對它做更多的了解。
在這種團體經驗中,也確實存在著引起潛在心理傷害的緊張。下面就是一個成員所分享的:“這種團體確實有難能可貴的時刻,它使我感到對某些成員的親近。但是它也有令人害怕的時候,我覺察到對某些人而言,它到底是一種巨大的幫助,還是深沉的傷害,真的很難分辨出來。”
這種基礎會心團體的另外一個弱點,我也在這兒提一提。直到最近幾年,這個團體才破例接受夫妻檔。在這個團體的過程中或結束時,夫妻中若有一人產生了很大轉變,就會成為一個很大的問題。有一個人就曾面臨過這種壓力,他說:“我以為夫妻中若只有一個人來參加這種團體,會對其婚姻造成很大的危險,因為無論在個人或集體的層面上,都會使另一個人處於弱勢。其中一個最大的困擾是,在這種強化團體中,人們往往將以前放在隱私地位的婚姻,提升到公開的層面上來討論。”
還有一個人們所要面對的冒險,是指在那種混合會心團體中,由於彼此之間的親密接觸,團員之間會產生非常溫暖、積極的愛的感受,而不可避免的是,這種愛的關係往往帶有“性”的成分。如果在團體中沒有好好處理及解決這種關係,那麼在團員中會產生影響,並且也會對他們的婚姻產生威脅。除此之外,參加的另一半(夫或妻)會因為這種愛,而產生失去伴侶的恐懼感。他們會將此恐懼感(無論是有無基礎),投射在此團體經驗上,這也成為團體威脅感的來源之一。
有一個人在參加了一個這種混合團體之後,給我寫了一封信,告訴我說他與團員瑪姬的聯繫造成了他的婚姻緊張:“我對瑪姬有很強烈的關愛,因為我覺得她非常的孤獨。我覺得這種關愛是相互的,因為她曾經給我寫過一封充滿感情的長信,我也讓妻子讀了此信。瑪姬對我的關愛使我很高興,但是我妻子卻有些'警覺',因為她從信的字裡行間讀到了有關'男女'之間的特殊情感——這是一種潛伏性的威脅。自此之後,我就停止寫信給瑪姬,因為我覺得有種偷偷摸摸、不正大光明的感覺,這讓我很不舒服。之後,我妻子也去參加了會心團體。現在她比較了解這種關愛的真意。
……
主題書展
更多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