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三民出版.新書搶先報|最速、最優惠的新鮮貨報給你知!
神秘主義與中國古代哲學研究論稿(簡體書)
滿額折

神秘主義與中國古代哲學研究論稿(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49 元
定價
:NT$ 294 元
優惠價
87256
缺貨無法訂購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書摘/試閱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神秘主義與中國古代哲學研究論稿》從神秘主義的視角,對於古代哲學的變遷提出了新的認識,對其中若干命題作了新的解釋,對於古代哲學與禮法進行了初步的討論。

作者簡介

陶磊,1972年10月生,江蘇鹽城人。蘇州大學歷史系本科(1993年),北京師範大學歷史系碩士(1996年),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歷史系博士(2002年)。曾供職於徐州師範大學歷史系(1996-2002年)、山東大學宗教、科學與社會問題研究所(2002-2009年),哈佛燕京學社訪問學者(2005年),現為浙江大學人文學院歷史系副教授。主要從事中國古代的經典與文化、中國古代史(先秦秦漢)的教學與研究工作,著有《<淮南子·天文>研究:從數術史的角度》(2003年)、《從巫術到數術:上古信仰的歷史嬗變》(2008年)、《思孟之間儒學與早期易學史新探》(2009年)、《巫統、血統與古帝傳說》(2010年)、《斯文及其轉型研究》(2012年)、《周易新解:薩滿主義的視角》(2015年)、《德禮·道法·斯文重建:中國古代政治文化之變遷研究》(2016)等。

關於中國學術,批評的聲音很多,然而這些批評與中國學術本身一樣,尚未能達到西方哲人所追求的深刻洞見。嚴格地講,批評本身是學術工作的一個組成部分,學術不好,與批評沒有做好是聯繫在一起的。筆者從事學術工作逾二十年,對於中國學術也有一些觀察與思考,加之偏好思想史,近年來又關注古希臘的學術,對於中國學術形成了一些帶有一定理論色彩的認識,現在寫出來,作為這本小書的自序。
需要說明的是,筆者從事的學術工作主要是歷史學,這裡之所以以中國學術為題,是因為所談的內容主要是一般理論方法問題,並不代表筆者對於中國學術的各個方面都很熟悉。如果按照那個邏輯,筆者能談的範圍就很窄了,連歷史學的反思也沒有資格談,因為歷史學的具體進展也已超出了單個學人可以達到的全面了解的程度了。因此這裡特別強調了“理論”一詞,在理論層面上,中國學術的各個方面是相通的。又鑒於中國人對於批評一詞理解的狹隘性(認為政治與道德上的居高臨下的教訓叫批評),所以這裡用“反思”這個詞,也許更妥當一些。

目次

緒論 神秘主義與古代哲學

第一章 早期儒家與神秘主義
一、神性自我與早期儒家
二、孟子的祛魅
三、《易傳》的性理觀
四、內在超越

第二章 《內業》與《大學》
一、釋“致知在格物”
二、釋“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
三、禮與格物致知

第三章 《五行》與神秘主義
一、聖與君子道
二、《五行》與神秘主義
三、《五行》在早期儒學中的地位
四、顏氏之儒

第四章 思孟五行辨析
一、儒家的兩種五行說
二、《五行》與思孟
三、又一種子思五行

第五章 靈知主義與道家哲學
一、《老子》與神秘主義
二、自由理念
三、道與神明
四、無極而太極
五、先後與上下

第六章 薩滿主義與早期中國哲學中的神秘主義
一、薩滿主義與古代哲學
二、從精氣分疏看南北差異(上)
三、從精氣分疏看南北差異(下)
四、北方的神秘主義
五、南北交融
……

第七章 哲學與禮法:神秘主義的視角
第八章 《易傳》、《中庸》與宋明理學
第九章 《老子》與《周易》:以象為基礎的關聯

結語 連續與破裂:東西方文明演進路徑的再思考
跋 宇宙論與神秘主義
參考文獻
索引
後記

書摘/試閱

通天道的人,在子思之前,是極少的,即便博學如孔子,平時都很少談天道,所謂“夫子之言性與天道,不可得而聞也”(《論語·公冶長》)。子思也談聖人之道,《中庸》:“大哉聖人之道,洋洋乎發育萬物,峻極於天,優優大哉!禮儀三百,威儀三千。待其人而後行。”這裡的聖人能“發育萬物,峻極於天”,顯然是可以通天道的人。但這樣的人百世方出,“故君子之道,本諸身,征諸庶民,考諸三王而不繆,建諸天地而不悖,質諸鬼神而無疑,百世以俟聖人而不惑”。從這些文字中可以看出,子思對聖人非常崇敬。
《中庸》除討論聖人之道外,還討論君子之道。“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婦;及其至也,察乎天地。”這裡的君子之道達到極致,也就是所謂至誠之道,既包含察天地,也包含聖德之內容。但從前引君子之道中有“百世以俟聖人而不惑”看,君子之道與聖人之道顯然是兩種道行。盡管子思是以聖人的行為作為君子的最高追求,但他還不可能將具有聖德作為可以成為君子的標準。但到了《五行》的時代,聖已成為理想君子人格之組成的一分子。《五行》有“五行皆形於內而時行之,謂之君子”。這個君子標準,雖是從形於內的德之行的角度立論,但無疑可以說明,作者已經將君子之道與聖人之道合二為一了。
聖德在子思以前的儒家的心目中,是堯舜禹湯、文武周公這些王者才具備的德行,現在《五行》將其納入君子之道的範圍,所以茍子對其有“略法先王而不知其統,猶然而材劇志大”的批評。“法先王”指其主張君子要具備聖德;不知其統,指其所論德行不合於先王關於德行的觀點,而主張德為天賦。“德為天賦”的觀念此前也有,如孔子曾說“天生德於予,桓魅其如予何”(《論語·述而》),但在談到仁義禮信這些具體德行時,儒家更強調修德,在敬天保民的實踐中鍛煉自己。而《五行》則將這些具體的德行與聖德一起視為可以先驗地獲得,這顯然不符合儒家的主流觀點,可以說是不知其統。
結合前引《成之聞之》關於對聖人的理解,《五行》創造關於五德之行學說的思路當是這樣:當一個人表現出了超群的對天道的認知能力,這說明他具有聖德,也說明他有天德。而據傳統觀念,天地間有五德,其道德化的結果,是仁義禮智聖。此五德流行,於人心中顯現,就是五行。也就是說,《五行》關於五德之行的學說,以具備聖德為前提。前引《中庸》的“唯天下至聖,為能聰明睿智,足以有臨也;寬裕溫柔,足以有容也;發強剛毅,足以有執也;齊莊中正,足以有敬也;文理密察,足以有別也”,也是因為具備聖德,才具備了後面五種德行。不過,《中庸》與《五行>的差別是很清楚的,它所強調的是至聖之人可以具備現實生活中所需的德行,也就是說,它關於德行的觀點仍屬於儒家的主流。《五行》則從聖德天賦的觀念出發,附會天地五行,認為仁義禮智皆為天賦。因此,《五行》顯非子思所作。
總之,從是否將聖德作為君子之道之組成部分的不同認識看,子思與《五行》的作者應分屬於兩個不同的時代,《五行》不可能是子思所作。準此,到目前為止,在思想上找不任何直接證據證明,茍子所批判的五行是思孟五行。如果考慮到《五行》的五德之行學說的先驗性與非理性的神秘特點,子思、孟子持有這種學說的可能性幾乎不存在。所以,不能將荀子所批判的五行稱為思孟五行。
茍子說這種五行學說是“子思倡之,孟軻和之”,這又該如何理解呢?筆者以為,說子思倡之,一方面與儒家自子思始提倡五行有關,並且筆者以為,子思創立五行說,當為附會自然界之五行而生(詳見下文);另一方面,《五行》把聖列人君子之道,與子思對君子之道的理解以及倡導知天有密切關係。前面已講到子思認為天下有五達道,下文還要專門探討子思所倡導的五行,這裡談子思對君子之道的理解以及強調知天的影響。
孔子很少與其弟子談論天,從傳世文獻看,他的學生也很少談論天。儒家倡導君子應該知天,或從子思開始。《中庸》幾次談到,君子之道應包含對天地的認識。“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婦;及其至也,察乎天地。”“故君子不可以不修身;思修身,不可以不事親;思事親,不可以不知人;思知人,不可以不知天。”又說君子之道,“質諸鬼神而無疑,知天也;百世以俟聖人而不惑,知人也”。對於君子來說,成為像堯舜那樣的聖人,是最高追求。這是子思對君子的新的理解。聖的內涵,據前討論,是對天道的認知。因此,《五行》以具備仁義禮智聖五行作為君子的標準,當是受子思的直接影響。
……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256
缺貨無法訂購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