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辯護與吶喊
滿額折
辯護與吶喊
辯護與吶喊
辯護與吶喊
辯護與吶喊
辯護與吶喊
辯護與吶喊
辯護與吶喊
辯護與吶喊
辯護與吶喊
辯護與吶喊
辯護與吶喊
辯護與吶喊
辯護與吶喊
辯護與吶喊
辯護與吶喊
辯護與吶喊
辯護與吶喊
辯護與吶喊
辯護與吶喊
辯護與吶喊
辯護與吶喊
辯護與吶喊
辯護與吶喊
辯護與吶喊
辯護與吶喊

辯護與吶喊

商品資訊

定價
:NT$ 480 元
優惠價
90432
領券後再享89折起
團購優惠券A
8本以上且滿1500元
再享89折,單本省下48元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採購期約4~10個工作天)
可得紅利積點:12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商品簡介

本書特色
★ 中國當代知識份子劉繼明的文化評論集,將迫使中國文學重新面對其無法迴避的左翼歷史。
★ 從文學理念到社會評論,劉繼明以其雄健的筆力,重塑中國左派的批判觀點。序
▍基於良知的吶喊/孔慶東

劉繼明的這本新書,據說原本取名《為中國革命辯護》,我對此不大贊同。

在我看來,第一,劉繼明不是一個嚴格意義上的「革命者」;第二,革命也不需要辯護;第三,劉繼明的這些聲音,仔細辨聽,其實不過是基於良知的吶喊。

不論儒家意義上的「順天應人」的傳統革命,還是近世以來西方revolution意義上的社會革命和文化革命,其泥沙俱下的滾滾洪流之中,必然存在許多可以指摘和抨擊之處。正如魯迅教訓一大票革命作家時所說:「革命是痛苦,其中也必然混有污穢和血,決不是如詩人所想像的那般有趣,那般完美」。革命者往往偏取了魯迅的另外半句話,說革命畢竟「有嬰孩」。然而魯迅的話是應該全面理解的,有嬰孩就好好愛護嬰孩,但污穢和血,也要正視。特別是當革命時代遠去,成為一塊「飄逝的花頭巾」,檢討革命過程中的錯誤,盤點革命所帶來的痛苦,不僅是反革命額手稱慶的快事,也應該是革命者痛心疾首的良藥。刻意美化革命,其實正是幫了革命的倒忙,即使是發自真心的辯護,有時候也容易與「護短」界限不清,結果反而成了「低級紅」與「高級黑」。

從哲學的角度來看,造反固然有理,可不等於任何造反都有理,也不等於造反的每個細節都有理。真正需要辯護的,不是那些造反中的血污,而是那些血污中的嬰孩。正是從這個意義上,我看到了劉繼明的姿態跟眾多「低級紅」樂隊的截然不同。

我的專業是中國現當代文學研究,受碩士導師錢理群等先生的影響,我很注意這一百多年來中國知識份子的心靈史。在我看來,中國始自鴉片戰爭的一系列「近代衰敗」,與知識界喪失了王陽明所宣導的「致良知」,具有密切的關係。魯迅在成為「魯迅」之前的「周樹人」階段,對此進行了深入的剖析和孤獨的吶喊。王陽明認為天地之心「只是一個靈明」,魯迅在《文化偏至論》中大聲疾呼「掊物質而張靈明」。一部中國現代文學史,從這個角度考察,亦可謂「改造國民靈魂」的吶喊史。而國民良知的重建,則是伴隨著辛亥革命、文學革命、北伐革命、土地革命等一部近現代革命史,逐步顯現端倪但同時又不斷「雲霞明滅」的。在這一宏大的歷史進程中,從魯迅、郭沫若,到丁玲、姚雪垠,再到魏巍、浩然、陳映真……都為中國人民的良知重建,肩住了一道道黑暗的閘門。這些名家不論是偉人還是俗人,自然都有其可資議論質疑乃至批評調侃之所在,這也是我們進行學術研究的理所固然。但是,由於良知不滅則中國不亡的政治邏輯,這些百年良知的代表性人物,一個接一個地被潑滿血污,遭受到布魯諾、伽利略的厄運。而那些污蔑與構陷,其手法之卑劣、邏輯之荒謬,已足為時代良知再次趨向泯滅之明證。劉繼明由一個「文化關懷」的小說家,自我擴展為一個「喚醒良知」的吶喊者,不過是對此觀察清晰之後,力挽狂瀾而不能的杜鵑一鳴爾。

我跟劉繼明無甚交往,對他的瞭解,一是來自他自己的文字,二是來自東看西看的對他的讚揚和批評。梳理這些文字之後,劉繼明浮出水面的形象,是一個王蒙所說的「學者化的作家」,是一個孔慶東所說的「講道理的文人」。他有立場,但並不以立場標榜;他有學問,但並不炫耀知識或理論;他有才華,但更吝於筆下生輝,舌粲蓮花。他只是樸素地鋪排史實、洗淨污痕、凸顯邏輯、昭彰天理。劉繼明的言說方式,不大像一個獲得多項文學獎的小說家,而更像一個語文老師―雖然講課娓娓道來,自成一派,但能不能hold住自己班上的學生,還是個未知數也。

其實孔子也hold不住三千弟子,王陽明的心學也很快門庭冷落,魯迅散落在大地上的投槍,則被搜集起來,去其鋒、鈍其刃,逢五逢十祭拜一下。因此,就不斷需要有人走進無物之陣,去面對那些威風凜凜的旗幟:慈善家,學者,文士,長者,青年,雅人,君子……

有人說劉繼明是辯護,孔慶東說他是吶喊,而劉繼明自己可能全無這些概念,他不過是微笑著:

舉起了投槍。書籍簡介
本書收錄了進入二十一世紀以來,作家對現實、政治與文學的關係及一些重要思想文化命題和人物的深入思考,為備受攻擊的二十世紀中國革命及社會主義實踐進行了莊嚴的辯護,體現了一個知識份子的良知和勇氣。

「對今天的主流精英集團來說,誰妨礙他們攫取更大政治經濟和文化資源,誰就是必須清除的異端。人民變成了Shitizen,勞工變成了Low-end population,弱者的反抗變成了Terrorism,馬列毛的著作也成了Prohibited books……慶幸的是,我沒有染上許多同時代人身上習見的那種輕慢、怯懦和勢利。換句話說,我還有感動、憤怒以及行動的能力。這似乎也可以視為『偉大的六十年代』賜予我的一份遺澤。」──作者劉繼明

作者簡介

▍劉繼明

中國大陸知名作家,1963年出生,武漢大學中文系畢業,上個世紀八十年代中期開始寫作,九十年代以「文化關懷小說」享譽文壇,進入新世紀後,又以一系列小說、隨筆和文論成為「底層文學」的重要實踐者。主要作品有中短篇小說《前往黃村》《海底村莊》《啟蒙》,長篇小說《人境》《江河湖》,隨筆集《我的激情時代》,長篇報導文學《夢之壩》等。曾獲多種文學獎。歷任湖北省歌劇舞劇院編劇、《長江文藝》雜誌編輯、湖北省作家協會副主席、專業作家及《天下》雜誌主編等職。在中國大陸文壇,劉繼明被視為「少有的具有思想能力和知識份子氣質,能夠對思想文化乃至社會問題發言」的當代作家之一。

目次

▎推薦序──基於良知的吶喊

▎蒂洛.迪芬巴赫
▎回眸五七幹校
▎我們怎樣敘述底層
▎走近陳映真
▎革命,暴力與仇恨政治學
▎何謂「抱怨文化」
▎易中天先生的幽默感哪裡去了
▎人民需要張悟本
▎楊友德是暴民嗎
▎全球化,還是殖民化?――奧克蘭對話錄之一
▎斷裂與續接――奧克蘭對話錄之二
▎現實、政治與作家的選擇――奧克蘭對話錄之三
▎新左翼文學與當下思想境況
▎底層文學,或一種新的美學原則
▎「去魯迅化」與中國的思想文化危機――在湖北大學的演講
▎國家、個人和知識份子――《江河湖》及其他
▎在「後撤」中前行――關於《人境》的對話
▎為中國革命辯護――讀曹征路《重訪革命史》
▎丁玲的「左」與「右」
▎毀譽褒貶郭沫若
▎被「極左」的姚雪垠
▎我們怎樣理解浩然
▎革命者魏巍
▎七十歲知青,或「人民的修辭」――張承志讀劄

▎後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90 432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
(採購期約4~10個工作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