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2025新年快樂!買書領券省荷包
痛快,我有智慧劍:創巴仁波切遺教法寶:三乘法教,系列六之三―悲智菩薩道(上)
滿額折

痛快,我有智慧劍:創巴仁波切遺教法寶:三乘法教,系列六之三―悲智菩薩道(上)

商品資訊

定價
:NT$ 430 元
優惠價
90387
庫存:2
下單可得紅利積點:11 點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你被「我」追殺得無路可逃嗎?
本書傳你不可思議的秘笈,
教你無招勝有招,成為真正的修行高手。

把「我」當馬鈴薯泥般搗
走在大乘道上,你對待自己,要像搗馬鈴薯泥般,那個「我」才會開始軟化。所謂的「我」,實際上並不存在,但它很容易使人上當並輕信它,它永遠在尋求安全感。慈也好,悲也好,都是為了要在自然的歷程中讓「我」解凍融化,而非一場抗爭。
菩提之月
在大乘中,有許多情感和愛的空間,有著無盡的開放和冒險,只要對別人產生關愛,就沒時間只管自己或者是否能乾淨脫身。在大乘中,藉著菩提心、四梵住和四無量心的幫助,你終於覺醒了,此醒覺稱為在心中種下菩提之月。
別只想當大爺
受菩薩戒的人並非尋求慇勤款待,且一旦受持菩薩戒,師長並不會發給你帽子、大衣、橡皮手套和靴子,好讓你到外面的世界奮戰。他什麼也不給,你將能如實地呈現自己。
把自己典當給眾生
受菩薩戒時,既相當個人,同時又非常公開。這個行為有如讓自己成為當鋪的抵押品:你典當了自己,把自己賣給別人,不再是自己的資產,而是有情眾生的資產。
最危險的懈怠
你寧可用吸塵器清理地板也不想打坐;寧可外出寄信也不想打坐;寧可沖個澡也不想打坐;寧可先烤個派也不想打坐。這些是在侮辱佛法。
真的,找不到
我們或許已經用盡手段、噱頭和新概念來嘗試填滿間隙,我們彈盡援絕了。通常我們能源源不絕地提供各種類型的彈藥,但有時卻用盡所有可能的方案仍束手無策。這般遍尋不獲--找不到新的可能性、找不到新的策略、找不到新的技術,或找不到新的計劃--就是空性。對於空性,不可能找得到任何東西。

作者簡介

邱陽.創巴仁波切
邱陽.創巴仁波切(ChogyamTrungpa, 1940~1987),是一位禪修大師、導師兼藝術家,在科羅拉多州博德市創辦北美洲第一所受佛教啟發的那洛巴大學(Naropa University),並且發起創辦香巴拉訓練課程(Shambhala Training program)和香巴拉國際(Shambhala International)禪修中心。他出版許多著作,其中包括《覺悟勇士--香巴拉的智慧傳承》、《突破修道上的唯物》,以及《自由的迷失》等。

普賢法譯小組簡介
譯者:孫瑗瑗,淡江英文系學士,肯特州立大學企管碩士,曾服務於石油與國際貿易等行業。2003年開始接觸藏傳佛教,暇餘學習佛法翻譯,譯作有《大成就者傳奇:54位密續大師的悟道故事》、《追尋永恆的快樂:現代人的17堂佛法課》和《瞬間修心法:藏式智慧菩提心入門精要》等。
一校:范思蕊,畢業自台灣政治大學新聞系,以及新加坡國立教育學院。曾在媒體任職,目前專事華文教育工作,並致力於將有限的生命奉獻於無限的佛法海洋之中。曾參與《椎擊三要:噶千仁波切大圓滿頓悟法》一書之英文中譯校對。
二校:李昕叡(Raye H. J. Lee),加拿大達爾豪斯大學(Dalhousie University)商管及人類健康雙學士,現為普賢法譯小組成員。求學期間透過師長引導開始學佛,並有幸親近具德善知識。熱衷於佛法中英文翻譯之學習,更希望透過每日不間斷地修行,將佛法落實在生活中。
審定:楊書婷,普賢法譯小組發起人,官網:http://www.decode.org.tw/,個人網誌:「在靈感中翻譯佛法,在業力下努力微笑」。
詞彙協力:顏洳鈺,美國愛荷華大學新聞與大眾傳播系學士。曾於新加坡從事人文紀錄片的工作。目前居住於印度達蘭薩拉,學習藏文及佛法。

編輯導言/以小乘為基礎輾轉到大乘
《悲智菩薩道》(The Bodhisattva Path of Wisdom and Compassion)為三冊《法海甚深寶藏》(The Profound Treasury of the Ocean of Dharma)系列中的第二冊,內容著重於大乘之道。在前一冊中,邱陽.創巴介紹了追求個人解脫的小乘之道,在最後一冊則介紹金剛乘,也稱為全然覺醒之道。法道以自然的進程呈現,始於小乘,開展為大乘,而完熟於金剛乘,創巴仁波切為讀者的心靈之旅,提供了一張從迷到悟的完整地圖。
創巴仁波切在教導法道的三階段時,不僅引介各個階段獨自的整體性與優勢所在,同時教導學生要視每個階段本身皆為完整無缺。他特別告誡學生不可詆毀小乘,或逾越大乘而直接進入自以為更強大或有異域風情的金剛乘,而是應當視三個階段─或稱三乘,為一條彼此連結的完整道途,是一趟延續不斷的旅程。
為了使這個觀點更深植人心,創巴仁波切甚至於1986年的研討會中,半夜叫醒學生來場即興對話。在這場精闢而激切的對話中,他說:「小乘應當被視為命根,那是無論你走在小乘、大乘或金剛乘道上都要帶著的生命力。」
創巴仁波切清楚表明,小乘法教不單是入門,且與法道處處呼應;整條法道是以小乘教法為基礎而建立的。修道始於小乘的邏輯為:如果要幫助他人,你得先願意從自己開始著手。
與此同時,雖然對自己下功夫很重要,但創巴仁波切認為這樣還不夠。遲早你必須開始思及他人。這廣大的世界是需要幫助的,因此,有必要往前踏入大乘的智悲合一之道,在個人修行與服務他人之間取得平衡。
學習佛法
創巴仁波切認為:「你應該盡力將所學到的內容,與個人的體驗作連結。佛法的每個面向都是建立在個人體驗之上。因此,在每個當下,都可以把體驗與佛法相互連結。」在學習這些教法時,若能在智識學習(聞)與禪修練習和個人省思(修)之間取得平衡,將能加深理解。聞而無修的價值有限,修而無聞亦然;若能兩者相合則強而有力,並且能帶來轉化。
第二冊的架構:大乘
1. 喚醒內心
本冊的開宗明義章便是如何由小乘輾轉到大乘,並介紹大乘的基礎概念,例如菩提心(bodhicitta,意思是覺醒之心)、慈心(maitri)、崇高的悲心(karuna),以及善巧方便(upaya)等。這個部分討論到菩提心與如來藏,也就是佛性,它們之間的關係,且處處提醒讀者小乘之不可或缺的重要性,特別是要以寂止與勝觀(正念與正知的修持)作為進入大乘道的準備。
2. 佛性
這一篇著重在說明身而為人所擁有的哪些根本特質,能令其進入大乘。創巴仁波切稱這種內在本具的成長和覺醒傾向為「覺悟基因」(enlightened genes)。他也介紹了「本初善」(basic goodness)的概念,即我們的心識在分別「我」和「他」之前的基本狀態。仁波切指出,儘管證悟的潛藏力可能受到隱藏或染污,但這種染污只是暫時的,且能被去除。
3. 打穩地基
這一篇談及在瞥見覺醒的潛藏力之後,如何將那一瞥之見延伸擴展,讓自己準備好要嚴謹許下誓言而投入大乘之道。此外也引導讀者要汲取、加強小乘中關於正念正知的訓練,培養悲憫並深入對無我的理解。為了喚醒個人潛能或覺悟基因,仁波切解釋了慈、悲、喜、捨四種方法。此時的關鍵是要與大乘導師,即「善知識」(kalyanamitra,原意為修道之友)一起合作。
4.許下誓言
打好基礎之後,行者準備就緒,正式承諾進入大乘道,亦稱菩薩道。這一章談的是關於準備與受持令一切有情解脫的甚深戒律。當中介紹了為何菩薩、覺有情的概念會被視為覺醒的大悲勇士,也討論了勝義菩提心和世俗菩提心,想成為菩薩的發願(願心)以及依循大乘之道的意涵。
5.空性與悲心
這一篇講述大乘見地,即空性(shunyata)與悲心(karuna),據悉這兩者是無二無別的。其中談到了如何培養般若(prajna,或稱出世慧transcendent knowledge),同時詳細討論了「人無我」和「法無我」,也就是個人的無我性(egolessness of self)和現象的無我性(egolessness of dharmas, or egolessness of phenomena)。此外,對於二諦,也就是世俗諦(relative truth)和勝義諦(ultimate truth)的教義也做了說明。其中強調以思惟空性來喚醒無造作的覺受,因而得以不帶恐懼或扭曲而充分、全面地體驗實相(reality)。
6.菩薩行
一旦受持菩薩戒並對空性驚鴻一瞥之後,就是將個人理解付諸實修、從事菩薩行的時候了。方法則為行持波羅蜜多(paramita,或稱出世善transcendent virtues),也就是六種無執法(six techniques of nongrasping),包括:布施、持戒、安忍、精進、禪定和般若(知識)。此六波羅蜜多為菩薩修持和日常威儀的準則。
7. 修心與口訣修持
此處談到的「修心」(lojong,音譯:婁炯),是用來削弱瞋心並喚醒勝義菩提心與世俗菩提心這兩種菩提心的方法,其中討論到「施受法」(tonglen,音譯:通連)和自他交換的概念。在這一章裡,創巴仁波切詳細評論了修心的59則口訣。這些教授源自印度的阿底峽大師(Atisha),由伽喀瓦格西(Geshe Chekawa)彙整而成。
8. 菩薩的旅程
這一章根據五道和十「地」(bhumis,或稱心靈層次)這兩種相關模式,為菩薩從始至終的行旅提供了地圖。作者的總結是關於第十一地菩薩「普光地」(complete radiance)的描述,其乃證得無上正等覺的境界。

目次


第十七世法王噶瑪巴 序/ 慈悲與虔敬的願力… 14
第九世堪千 創古仁波切 序/ 覺悟者的金剛語傳承… 16
第七世雪謙‧冉江仁波切 序/ 狂智者的偉大心靈遺產… 17
祖古 東杜仁波切 序/ 聖者一生的智慧精髓… 20
戴安娜.茱迪絲.木克坡 序/ 是伏藏問世的時候了!… 22
英文出版者 序/ 成佛之旅的藍圖… 24
前言:薩姜.蔣貢.米龐仁波切 /上師之愛,如此豐饒… 27
英文版 致謝詞/ 永不放棄!… 29
英文版 編輯導言/以小乘為基礎輾轉到大乘… 34
音譯體例:梵語與藏文的發音… 55
第一篇、喚醒內心
第1章、 瞥見覺醒
醒了就沒退路
找到菩提心
世俗菩提心和勝義菩提心
淺嚐菩提
欣賞和幽默
培養無畏之心
開放收訊
第2章、 愛、遠見和勇士身份
善巧方便與般若
別總是貼在一塊
少了一點點「我」和「我是」之後
愛的雙面
在愛中一嚐自由
崇高之心
愛的特質
第3章、 疑惑和喜悅
正向的基礎
絕望中冒出的大希望
佛性如同心靈的基因
菩薩的底線
迷亂之「我」
第二篇、佛性
第4章、 覺悟基因
佛性與菩提心
輪迴世界的形成
有垢和無垢的佛性
第5章、 本初善
來來去去都安樂
超越調柔也超越你的惱怒
正向的天真
暫時的染汙和心的五種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90 387
庫存:2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