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書摘/試閱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五四最具代表作家之一
天地間第一等至情文學
中國白話美術文的模範
最美的背影最遠的蹤跡
來去匆匆的是誰的蹤跡?一去不復返的是什麼?
浪漫的異域思古的幽情,青春徬徨的心不再徘徊!
※中國著名的詩人和傑出的散文家,也是五四運動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家之一。其代表作《背影》、《給亡婦》等篇,則被譽為「天地間第一等至情文學」。
※余光中評其「朱自清三個字,已經成為白話散文的代名詞了。」郁達夫在《新文學大系》(現代散文導論)中說:「朱自清雖則是一個詩人,可是他的散文仍能夠貯滿著那一種詩意,文學研究會的散文作家中,除冰心外,文章之美,要算他了。」評價朱自清:「他的散文,能夠貯滿一種詩意。」
那是山鄉水鄉!那是醉鄉夢鄉!
五年來的彷徨,羽毛般地飛揚!
燕子去了,有再來的時候;
楊柳枯了,有再青的時候;
桃樹謝了,有再開的時候。
但是,聰明的,你告訴我,
我們的日子為什麼一去不復返呢?
只如今我像失了甚麼,原來她不見了!
她的美在沉默的深處藏著,
我這兩日便在沉默裡浸著。
這本小書是二十一年五月六月的遊蹤。
帶著一張適用的地圖一本適用的指南,
不計較時日,也不難找到些古蹟名勝。
本書絕無勝義,卻也不算指南的譯本;
用意是在寫些遊記給中學生看。
在中學教過五年書,這便算是小小的禮物吧。
前些日子,在舊書堆裏發現了這九篇稿子。這是抗戰那年從北平帶出來的,跟著我走了不少路,陪著我這幾年──有一篇已經殘缺了。我重讀這些文字,不免懷舊的感慨,又記起和開明的一段因緣,就交給開明印。承他們答應了,那殘缺的一篇並已由葉聖陶先生設法抄補,感謝之至!只可惜圖片印不出,恐怕更會顯出我文字的笨拙來,這是很遺憾的。
《蹤跡》――「文學風雲數十年,腹有詩書氣自清。」朱自清與徐志摩、郁達夫皆為近代中國文壇中不可多得的才子。不論散文或新詩都極具個人特色,即使是看似平凡無奇的事物在朱自清的筆下竟也變得詩情畫意起來。1931年,朱自清留學英國進修語言學和英國文學,後又漫遊歐洲五國;從此更打開他的視野,因而留下許多遊記,本書即收錄他最為人所知的《匆匆》、《槳聲燈影裡的秦淮河》等文,以及《歐遊雜記》、《倫敦雜記》等著名文章。
1931年,朱自清留學英國進修語言學和英國文學,後又漫遊歐洲五國,足跡遍及許多不同國家,因此隨筆寫下許多身在異域的感想,並集結成《歐遊雜記》。而後回國任清華大學中文系主任。不久即爆發抗日戰爭,隨校南下昆明,因為參加抗議當局任意逮捕人民的「反饑餓,反內戰」的運動,引發多年胃疾,不幸五十即病逝,他一生著作二十餘種,約兩百萬字,從此也成為絕響。
天地間第一等至情文學
中國白話美術文的模範
最美的背影最遠的蹤跡
來去匆匆的是誰的蹤跡?一去不復返的是什麼?
浪漫的異域思古的幽情,青春徬徨的心不再徘徊!
※中國著名的詩人和傑出的散文家,也是五四運動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家之一。其代表作《背影》、《給亡婦》等篇,則被譽為「天地間第一等至情文學」。
※余光中評其「朱自清三個字,已經成為白話散文的代名詞了。」郁達夫在《新文學大系》(現代散文導論)中說:「朱自清雖則是一個詩人,可是他的散文仍能夠貯滿著那一種詩意,文學研究會的散文作家中,除冰心外,文章之美,要算他了。」評價朱自清:「他的散文,能夠貯滿一種詩意。」
那是山鄉水鄉!那是醉鄉夢鄉!
五年來的彷徨,羽毛般地飛揚!
燕子去了,有再來的時候;
楊柳枯了,有再青的時候;
桃樹謝了,有再開的時候。
但是,聰明的,你告訴我,
我們的日子為什麼一去不復返呢?
只如今我像失了甚麼,原來她不見了!
她的美在沉默的深處藏著,
我這兩日便在沉默裡浸著。
這本小書是二十一年五月六月的遊蹤。
帶著一張適用的地圖一本適用的指南,
不計較時日,也不難找到些古蹟名勝。
本書絕無勝義,卻也不算指南的譯本;
用意是在寫些遊記給中學生看。
在中學教過五年書,這便算是小小的禮物吧。
前些日子,在舊書堆裏發現了這九篇稿子。這是抗戰那年從北平帶出來的,跟著我走了不少路,陪著我這幾年──有一篇已經殘缺了。我重讀這些文字,不免懷舊的感慨,又記起和開明的一段因緣,就交給開明印。承他們答應了,那殘缺的一篇並已由葉聖陶先生設法抄補,感謝之至!只可惜圖片印不出,恐怕更會顯出我文字的笨拙來,這是很遺憾的。
《蹤跡》――「文學風雲數十年,腹有詩書氣自清。」朱自清與徐志摩、郁達夫皆為近代中國文壇中不可多得的才子。不論散文或新詩都極具個人特色,即使是看似平凡無奇的事物在朱自清的筆下竟也變得詩情畫意起來。1931年,朱自清留學英國進修語言學和英國文學,後又漫遊歐洲五國;從此更打開他的視野,因而留下許多遊記,本書即收錄他最為人所知的《匆匆》、《槳聲燈影裡的秦淮河》等文,以及《歐遊雜記》、《倫敦雜記》等著名文章。
1931年,朱自清留學英國進修語言學和英國文學,後又漫遊歐洲五國,足跡遍及許多不同國家,因此隨筆寫下許多身在異域的感想,並集結成《歐遊雜記》。而後回國任清華大學中文系主任。不久即爆發抗日戰爭,隨校南下昆明,因為參加抗議當局任意逮捕人民的「反饑餓,反內戰」的運動,引發多年胃疾,不幸五十即病逝,他一生著作二十餘種,約兩百萬字,從此也成為絕響。
作者簡介
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華,號秋實,後改名自清,字佩弦。原籍浙江紹興,生於江蘇東海,後隨祖父、父親定居揚州。幼年在私塾讀書,受中國傳統文化的薰陶。一九一九年寫的《睡罷,小小的人》是他的新詩處女作。一九二○年北京大學哲學系畢業後,在江蘇、浙江一帶任教,並積極參加新文學運動。一九二二年和俞平伯等人創辦《詩》月刊,是新詩誕生時期最早的詩刊。一九二五年到清華大學任教,開始研究中國古典文學。一九三一年留學英國,漫遊歐洲,回國後寫成《歐遊雜記》。一九三七年抗日戰爭爆發,隨校南遷至昆明,任西南聯大教授。一九四六年由昆明返回北京,任清華大學中文系主任。一九四八年因患胃病辭世。其創作則以散文為主,《背影》、《荷塘月色》都是膾炙人口的名篇。
目次
代序
※蹤跡
匆匆
歌聲
槳聲燈影裡的秦淮河
溫州的蹤跡
航船中的文明
※歐遊雜記
威尼斯
佛羅倫司
羅馬
滂卑故城
瑞士
荷蘭
柏林
德瑞司登
萊茵河
巴黎
西行通訊
※倫敦雜記
三家書店
文人宅
博物院
公園
加爾東尼市場
吃的
乞丐
聖誕節
房東太太
※標準與尺度
動亂時代
中國學術界的大損失
回來雜記
文學的標準與尺度
論嚴肅
論氣節
論吃飯
※論雅俗共賞
論雅俗共賞
論百讀不厭
論書生的酸氣
※蹤跡
匆匆
歌聲
槳聲燈影裡的秦淮河
溫州的蹤跡
航船中的文明
※歐遊雜記
威尼斯
佛羅倫司
羅馬
滂卑故城
瑞士
荷蘭
柏林
德瑞司登
萊茵河
巴黎
西行通訊
※倫敦雜記
三家書店
文人宅
博物院
公園
加爾東尼市場
吃的
乞丐
聖誕節
房東太太
※標準與尺度
動亂時代
中國學術界的大損失
回來雜記
文學的標準與尺度
論嚴肅
論氣節
論吃飯
※論雅俗共賞
論雅俗共賞
論百讀不厭
論書生的酸氣
書摘/試閱
一、《歐遊雜記》序
這本小書是二十一年五月六月的遊蹤。這兩個月走了五國,十二個地方。巴黎待了三禮拜,柏林兩禮拜,別處沒有待過三天以上;不用說都只是走馬看花罷了。其中佛羅倫司,羅馬兩處,因為趕船,慌慌張張,多半坐在美國運通公司的大汽車裏看的。大汽車轉彎抹角,繞得你昏頭昏腦,辨不出方向;雖然晚上可以回旅館細細查看地圖,但已經隔了一層,不像自己慢慢摸索或跟著朋友們走那麼親切有味了。滂卑故城也是匆忙裏讓一個俗透了的引導人領著胡亂走了一下午。巴黎看得比較細,一來日子多,二來朋友多;但是盧佛宮去了三回,還只看了一犄角。在外國遊覽,最運氣有熟朋友樂意陪著你;不然,帶著一張適用的地圖一本適用的指南,不計較時日,也不難找到些古蹟名勝。而這樣費了一番氣力,走過的地方便不會忘記,也不會張冠李戴──若能到一國說一國的話,那自然更好。
自己只能聽英語話,一到大陸上,便不行了。在巴黎的時候,朋友來信開玩笑,說我「目遊巴黎」;其實這兒所記的五國都只算是「目遊」罷了。加上日子短,平時對於歐洲的情形又不熟習,實在不配說話。而居然還寫出這本小書者,起初是回國時船中無事,聊以消磨時光,後來卻只是「一不做,二不休」而已。所說的不外美術風景古蹟,因為只有這些才能「目遊」也。遊覽時離不了指南,記述時還是離不了;書中歷史事蹟以及尺寸道里都從指南鈔出。用的並不是大大有名的裴歹克指南,走馬看花是用不著那麼好的書的。我所依靠的不過克羅凱(Crockett)夫婦合著的《袖珍歐洲指南》,瓦德洛克書鋪(Ward, Lock & Co.)的《巴黎指南》,德萊司登的官印指南三種。此外在記述時也用了雷那西的美術史(Reinach : Apollo)和何姆司的《藝術軌範》(C.J.Holmes:A Grammar of the Arts)做參考。但自己對於歐洲美術風景古蹟既然外行,無論怎樣謹慎,陋見謬見,怕是難免的。
本書絕無勝義,卻也不算指南的譯本;用意是在寫些遊記給中學生看。在中學教過五年書,這便算是小小的禮物吧。書中各篇以記述景物為主,極少說到自己的地方。這是有意避免的:一則自己外行,何必放言高論;二則這個時代,「身邊鎖事」說來到底無謂。但這麼著又怕乾枯板滯──只好由它去吧。記述時可也費了一些心在文字上:覺得「是」字句,「有」字句,「在」字句安排最難。顯示景物間的關係,短不了這三樣的句法;可是老用這一套,誰耐煩!再說這三種句子都顯示靜態,也夠沉悶的。於是想方法省略那三個討厭的字,例如「樓上正中一間大會議廳」,可以說「樓上正中是──」,「樓上有──」,「──在樓的正中」,但我用第一句,盼望給讀者整個的印象,或者說更具體的印象。再有,不從景物自身而從遊人說,例如「天盡頭處偶爾看見一架半架風車」。若能將靜的變為動的,那當然更樂意,例如「他的左胳膊底下鑽出一個孩子」(畫中人物)。不過這些也無非雕蟲小技罷了。書中用華里英尺,當時為的英里合華里容易,英尺合華尺麻煩些;而英里合華里數目大,便更見其遠,英尺合華尺數目小,怕不見其高,也是一個原因。這種不一致,也許沒有多少道理,但也由它去吧。
這本小書是二十一年五月六月的遊蹤。這兩個月走了五國,十二個地方。巴黎待了三禮拜,柏林兩禮拜,別處沒有待過三天以上;不用說都只是走馬看花罷了。其中佛羅倫司,羅馬兩處,因為趕船,慌慌張張,多半坐在美國運通公司的大汽車裏看的。大汽車轉彎抹角,繞得你昏頭昏腦,辨不出方向;雖然晚上可以回旅館細細查看地圖,但已經隔了一層,不像自己慢慢摸索或跟著朋友們走那麼親切有味了。滂卑故城也是匆忙裏讓一個俗透了的引導人領著胡亂走了一下午。巴黎看得比較細,一來日子多,二來朋友多;但是盧佛宮去了三回,還只看了一犄角。在外國遊覽,最運氣有熟朋友樂意陪著你;不然,帶著一張適用的地圖一本適用的指南,不計較時日,也不難找到些古蹟名勝。而這樣費了一番氣力,走過的地方便不會忘記,也不會張冠李戴──若能到一國說一國的話,那自然更好。
自己只能聽英語話,一到大陸上,便不行了。在巴黎的時候,朋友來信開玩笑,說我「目遊巴黎」;其實這兒所記的五國都只算是「目遊」罷了。加上日子短,平時對於歐洲的情形又不熟習,實在不配說話。而居然還寫出這本小書者,起初是回國時船中無事,聊以消磨時光,後來卻只是「一不做,二不休」而已。所說的不外美術風景古蹟,因為只有這些才能「目遊」也。遊覽時離不了指南,記述時還是離不了;書中歷史事蹟以及尺寸道里都從指南鈔出。用的並不是大大有名的裴歹克指南,走馬看花是用不著那麼好的書的。我所依靠的不過克羅凱(Crockett)夫婦合著的《袖珍歐洲指南》,瓦德洛克書鋪(Ward, Lock & Co.)的《巴黎指南》,德萊司登的官印指南三種。此外在記述時也用了雷那西的美術史(Reinach : Apollo)和何姆司的《藝術軌範》(C.J.Holmes:A Grammar of the Arts)做參考。但自己對於歐洲美術風景古蹟既然外行,無論怎樣謹慎,陋見謬見,怕是難免的。
本書絕無勝義,卻也不算指南的譯本;用意是在寫些遊記給中學生看。在中學教過五年書,這便算是小小的禮物吧。書中各篇以記述景物為主,極少說到自己的地方。這是有意避免的:一則自己外行,何必放言高論;二則這個時代,「身邊鎖事」說來到底無謂。但這麼著又怕乾枯板滯──只好由它去吧。記述時可也費了一些心在文字上:覺得「是」字句,「有」字句,「在」字句安排最難。顯示景物間的關係,短不了這三樣的句法;可是老用這一套,誰耐煩!再說這三種句子都顯示靜態,也夠沉悶的。於是想方法省略那三個討厭的字,例如「樓上正中一間大會議廳」,可以說「樓上正中是──」,「樓上有──」,「──在樓的正中」,但我用第一句,盼望給讀者整個的印象,或者說更具體的印象。再有,不從景物自身而從遊人說,例如「天盡頭處偶爾看見一架半架風車」。若能將靜的變為動的,那當然更樂意,例如「他的左胳膊底下鑽出一個孩子」(畫中人物)。不過這些也無非雕蟲小技罷了。書中用華里英尺,當時為的英里合華里容易,英尺合華尺麻煩些;而英里合華里數目大,便更見其遠,英尺合華尺數目小,怕不見其高,也是一個原因。這種不一致,也許沒有多少道理,但也由它去吧。
主題書展
更多
相關商品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