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簡介
念念真心,直尋本性,
讓禪修遍一切處,晝夜六時,恆時用功,以擦亮這顆靈光獨耀的本覺心!
資訊爆發的時代,人們總是無時無刻接收著難以數計的訊息,快速求新求變的年代,也默默培養了紛擾雜亂的心緒。也因此,寧靜、自在、安然的心境,在此時此刻卻顯得更重要而彌足珍貴。
本書為香光尼僧團方丈悟因長老尼闊別多年之後的新作,書中總分為兩篇:禪修入門篇與祖師悟道篇。悟因長老尼用盡一生的氣命,以其實修的經驗,將自己最平凡且樸實的修行過程與大眾分享,讓大眾知道修行的本質與必要;法師慈悲開示中,認為人生一大事因緣,莫過於要息滅煩惱、了脫生死、並成佛作祖。其次,《六祖壇經》裡祖師大德們的機鋒之對,開顯佛法轉識成智而契入本性的智慧,以明禪宗「一切萬法,不離自性」的本體。而法達禪師、志誠禪師、志徹禪師、智常禪師、神會禪師、以及行思禪師的公案故事,也真切地反映著祖師印心的開悟過程,處處是契機、時時是修行的事實。
禪修要能「明心」,要能念念了了分明,讓自己從散亂紛擾的心,沉澱而寧靜下來,並在紛亂之流裡找到安住點,其安住的方法是「覺知不住,回到當下」,隨時都要用功,在每個時刻、每件事情上用功,讓自己的心時時保持莊嚴、清明與平衡。永嘉大師在〈證道歌〉中有一段話說:「行亦禪,坐亦禪,語默動靜體安然。」能在每一個當下,提起眾生本有的覺性,動靜皆能覺知清楚而「回到當下」,這是這個時代消除煩惱的好方法。
悟因長老尼平實的實修開示集錦,對現代深陷忙碌的大眾而言,猶如醍醐灌頂的甘露,為煩惱熾盛的大家,灌注一劑清涼。因為禪修純熟後,專注力提高,能有足夠的清明來對治散逸的雜念,如此抉擇力與判斷力會愈來愈明確,無上的智慧自然就會從中顯發出來。如此,禪修可以說是這時代一項無價的高投資!
作者簡介
釋悟因
作者簡介 釋悟因
悟因長老尼,1940年出生於台中清水。現任香光尼僧團方丈、香光山寺住持、香光尼眾佛學院院長,香光莊嚴雜誌社發行人兼總編輯。
1957年出家受學於白聖長老、明宗法師、天乙法師。 秉持佛門女眾可以有更大的發揮與奉獻潛能的信念,於1980年創辦香光尼眾佛學院,並接引尼僧共住、共修、共學。1985年尼僧大眾共識成熟,乃標舉香光尼僧團。
法師屢次受邀至三壇大戒會場講戒,1996年受「西方尼僧戒律生活營」之請,於印度菩提伽耶為來自英、美等17國的八十餘位尼眾講比丘尼戒,並鼓勵藏系與南傳的西方尼眾建立「比丘尼僧團」。也到緬甸、香港、馬來西亞、美國等地講授比丘尼僧團建僧經驗及交流新世紀比丘尼弘化案例。
2016年榮獲第15屆「國際佛教傑出女性獎」(OWBA)、榮獲中華佛教比丘尼協進會頒發第一屆「世界佛教傑出比丘尼貢獻表揚獎」、2019榮獲「嘉義縣傑出女性獎」。
著有《點石集》、《掬水集》、《以是因緣》、《心安了,路就開了》、《CHOOSING SIMPLICITY: A Commentary on the Bhikshuni Pratimoksha》。
更多資訊請見「香光資訊網」:www.gaya.org.tw
相關著作:《心安了,路就開了:讓《佛說四十二章經》成為你人生的指引》
名人/編輯推薦
撥雲見月,「見月」一詞還得從「指月」講起,這是出自《楞嚴經》中,佛陀告訴阿難的一段話:「汝等尚以緣心聽法,此法亦緣非得法性。如人以手,指月示人,彼人因指,當應看月;若復觀指以為月體,此人豈唯亡失月輪,亦亡其指。何以故?以所標指為明月故。豈唯亡指,亦復不識明之與暗。」佛陀運用各種教學方法引導學人,為的是要讓行者悟入第一義諦;淨除諸多障礙,直到見證到自己本來面目的那一刻,即是撥雲見月的一刻。
禪修靜坐是佛陀的教學方法之一。禪坐可遠溯至西元前五世紀前後的印度,當時印度許多宗教,如婆羅門教、耆那教,都以靜坐冥想作為修持方法。不同於其他宗教,佛教更強調智慧的重要,亦即禪修是為了理解緣起、苦、無常、無我等基本教義而達至解脫,也就是佛教「戒、定、慧」三學,乃至「八正道」所揭示的修學階次與要義。
四念住是佛教根本修行方法,從身、受、心、法四個面向,建立持續及穩固的覺知。一般會從盤腿專注於呼吸(又稱安般)開始,進而專注於身、受、心、法四種對象,觀察其起落相續狀態,進一步體驗到緣起實相。也由於佛教將打坐到進入三昧過程中的心理活動,細緻地分為「止」、「觀」等階段,因此,也產生了四禪八定等禪定階段與成果的系統。禪修的範疇和意義不斷擴大,後世部派或宗派也就開發了各自不同的禪修技巧,像是數息、內觀、慈心觀、四界分别觀、念佛觀、參話頭、默照等。
針對禪修的方法以及詮釋的宗派中,最具特色的就是菩提達摩傳來中國的禪宗。達摩祖師約莫於中國劉宋時期(420-478)從海道來到中國,之後傳法慧可,再到被推尊為六祖的曹溪惠能(713卒)、百丈懷海(814卒),之後至唐武宗會昌法難(845)前後,這四百年間,印度禪法逐漸適應中國文化而成為興盛、獨樹一幟的「中國禪」,是中印文化融合的禪,不僅帶動中國哲學、藝術的發展;唐代時期建立的漢字文化圈如日、韓、越等區,也深受其影響;至近代,「禪」(Zen)也與世界思潮呼應,在歐美地區有其新的演繹與運用。
禪,本來就不限於達摩所傳,只要重於內心持行,為修道主要內容的,就是禪。但是,禪宗影響力這麼深遠,達摩祖師對修行的看法到底是什麼?是必須要認識。
《菩提達磨大師略辨大乘入道四行觀》裡提到:「夫入道多途,要而言之,不出二種:一是理入,二是行入。」趣入菩提道,不外乎有兩條修行徑路,一是悟理(理入),一是修行(行入)。什麼是「理入」?
「理入者,謂藉教悟宗。深信凡聖含生同一真性,但為客塵妄覆,不能顯了。若也捨妄歸真,凝住壁觀。無自無他,凡聖等一,堅住不移,更不隨文教,此即與理冥符。無有分別,寂然無為,名之理入。」
理入,從理上悟道、入道。是「藉教悟宗」,也就是依「教」去悟入的。藉什麼「教」?「深信含生同一真性,但為客塵妄覆,不能顯了。」要深信一切具有生命、有知覺的有情皆「同一真性」,是具足佛性、法性、覺性——法性即是空性,佛性也是空性,空性當中還具有覺性。要深信人人都有佛性,是同一真性。
人人都有佛性,為什麼不受用?「但為客塵妄想所覆,不能顯了。」這個說明同《楞嚴經》:「皆由客塵煩惱所誤。」煩惱、妄想就是客塵。「客」是客人,打妄想這念心,塵勞境界這念心,就是客。「若也捨妄歸真」,假若能夠捨棄妄想,回歸真性;去除客塵、妄想,就可返本還原,回歸自己的清淨法身。例如,打坐時,起妄想時,不要理它,繼續專注你的所緣,心不動,這就是能作主,就是主人。心能作主,就能返照自心,能夠突破妄想、執著。
我們的心像日、月一樣,時刻都有光明。忽然變暗了,不是因為日、月失去光明,而是被雲霧所遮,只要遮雲撥開,它的光明依舊。此一心性本具光明,現在為什麼沒有?就是被妄想、煩惱所覆蓋,因而不能顯發它的光明。所以,就在無明煩惱當下一心,就真性具足,當下即是,無二無別。
從「凝住壁觀」下手。此時凝心、安心、住心,從依言教的聞而思,到不依言教的思而修,「與真理冥符,無有分別,寂然無為」,當下這一心了了分明、寂照不二就是與理相應、相符,此刻沒有分別,一念不生,如同六祖惠能對惠明所說:「不思善、不思惡,正與麼時,即是明上座本來面目。」這念心一想到善、想到惡,就是分別;不思善不思惡,但是,了了分明,「名之理入」。到這裡就是如智不二的般若現證。
悟了還要行入──發行。「行入者,所謂四行;其餘諸行,悉入此行中。何等為四行?一者報怨行,二者隨緣行,三者無所求行,四者稱法行。」事上就是行,有四種方便的入道行門。「其餘諸行,悉入此中」,所有八萬四千行門都含攝在這四種行門當中。這四行都是從實際的事行進修,前三行強調的是人與人的和諧共存,無論是個人或佛教,在世間行事,要不違世俗,恆順眾生,從克己中去利他。稱法行是「方便」──以「無所得為方便」而行六度。所謂「行菩薩大行而無所行,攝化眾生而不取眾生相」,從利他中銷融自己的妄想習氣。所以,什麼是禪修?像這樣的處世修行,才能真正的自利利他,莊嚴無上菩提。達摩祖師所教授的,如同印順導師註解:「精要簡明,充分顯出了印度大乘法門的真面目。」
這本書輯錄自二○一四年至二○一八年,我在香光尼僧團封山禪修的開示,讀者會一直感受到「理入」與「行入」兩個概念穿插而行。香光尼僧團是以漢傳大乘佛教為本質而開展的比丘尼僧團,在個人理入精進同時,也在團體事相的行入上磨練;不僅留意念念心的妄想清淨,也關注整個佛教界、社會的宗教需求——除了原本的教育文化志業之外,香光尼僧團近年也嘗試一些跨領域、跨學科的弘化,如開設國小兒童心智教學課程;安養院陪伴老人晚緣計劃;與世界藝術大師合作帶動桃園偏鄉國小學生的藝術素養;我也親自領著僧俗二眾至印度、馬來西亞、緬甸、中國、美國等地,與當地佛教團體或宗教文化單位交流合作。但是,不變的行程是封山禪修,每年的十一月份,香光尼僧團所有僧眾此時都要用功,絲毫不耽擱。
最後,還是回到佛陀對阿難開示的場景中,《楞嚴經》之所以啟講,是因為阿難遭遇修行生涯中最大的考驗與挫折。當然,此時的阿難還不知道自己未來將再面臨什麼樣的困難,佛陀只是這麼說:「如人以手,指月示人,彼人因指,當應看月。」你順著我手指的方向,就會看到月亮。如果沒看到月亮呢?希望你讀完這本《撥雲見月》後,能夠生起這樣的信心:月亮一直都在,不過是一片雲彩,揮一揮,帶不走什麼的。
悟因
二〇一九年九月 序於 香光山
目次
禪修入門篇
〈雁過長空〉
從觀呼吸開始
禪修須具備的基本態度
禪修要發菩提心
覺知不住 回到當下
道遠乎哉?
〈眾水含月〉
憶佛 念佛 見佛
禪修是「心」的訓練與引導
喚醒藏在身體裡的覺知
修習端正法,建立正知見
活出「活的生命」
身安道隆
如實知
禪的經偈
你從哪裡來?
祖師悟道篇
〈霽月光風〉
不求餘物 惟求作佛
神秀偈—時時勤拂拭
惠能偈—本來無一物
一切萬法 不離自性
迷時師度 悟了自度
我為法來 不為衣來
不思善不思惡
為法忘軀
風動旛動
諸佛妙理 非關文字
只解塑性 不解佛性
自性具三身 發明成四智
〈寶月流輝〉
心悟轉《法華》的法達禪師
盜法而來的志誠禪師
徹悟「常」與「無常」的志徹禪師
解謎團現靈光的智常禪師
弘揚曹溪頓旨的神會禪師
不為聖諦的行思禪師
書摘/試閱
覺知不住 回到當下
有句話說:「口念無常經,心作有常想」。意思是指我們雖然常常說世間一切無常,但心裡卻期待著自己或任何自己所愛的都能永遠不要消失,能永遠停住在最美麗的時刻。什麼是可以停下來讓你永遠擁有的?
萬法皆遷流不住
生命本身就是單行線,前塵影事難以捕捉,想整理過往,即使整理、回顧,那也只屬於過去。人的這一生,每一年、每一天都是單行線,不可能回頭。
李白的〈將進酒〉裡寫著:「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髮,朝如青絲暮成雪。」這不正是在說「無常」嗎?黃河的水從天上來,當然這是誇張的形容,記得地理課本上說黃河之源是在巴顏喀拉山。但黃河不就是水的集合嗎?你說水從哪裡來呢?那不都是因天下雨而下來的嗎?大自然的水自有其一套生成變化的循環,地面的水蒸發再凝結成雨水落下,然後又蒸發再落下,何曾停止?
「高堂明鏡悲白髮,朝如青絲暮成雪」,這也是在說「無常」。就像我昨天晚上剃完頭髮,不知何時又長出來,是我一面剃頭時,它就一面在長呢?還是我剃完後它才在長?不會停止就是遷流不住,「覺知不住」就是覺知無常。從緣起法來說,一切萬物皆剎那生起又剎那壞滅,但在當下、此時、此地,諸法一時顯現、存在。《法華經》中說:「是法住法位,世間相常住」,只要我們能如實地觀察,放下妄想、分別與執著,不起心動念,那麼,對於奔流不復返的河水、明鏡中的白髮又有何嗟嘆呢?
一切都只是當下,清楚覺知當下的每一剎那,我們就已經是在禪修之中了,你還會去為上一支香很得力而欣喜,而為這一支香無法專注而沮喪嗎?
不生分別的第二念
當佛入滅後,很多天人勸請佛陀的大弟子大迦葉尊者結集佛法,於是大迦葉在涅槃會上將佛陀荼毘後,便公布要結集佛陀的教法與戒律,但誰能參加結集的大會呢?
那時,佛陀的兩位上首弟子――智慧第一的舍利弗與神通第一的目犍連,以及佛陀之子羅睺羅、姨母大愛道比丘尼,都已先於佛陀入滅,連佛陀最後度化的弟子須跋陀羅也入滅了。所以,大迦葉點名了五百位阿羅漢來參與結集。
但身為佛陀侍者、多聞第一的阿難卻未被允許參加,因為大迦葉發現阿難只證到初果,仍有煩惱未除,他便數說阿難違犯的戒律,並叮囑他要儘速懺悔改過且斷除煩惱,否則就不用來參加結集了。
被趕出結集會場的阿難,並未因大迦葉的話而生瞋怒,反而發起懺悔心,努力思惟佛法,希望能夠斷除一切殘餘未盡的煩惱。他發憤圖強,勇猛精進地坐禪、經行,仍是無法立刻證果。
到了半夜,疲累不堪的阿難想躺下來休息片刻,沒想到在他尚未全躺下時,居然豁然開悟,一夜之間證得阿羅漢果位,並獲得了神通。所以,他是在非站、非坐、非躺的時候證果的。
當夜,阿難立刻趕往結集會場的七葉窟,敲門呼喚大迦葉幫他開門。
大迦葉問他:「你還沒有資格進來!你來做什麼?」
阿難回答:「我今夜已斷盡殘餘煩惱,證得阿羅漢果了!」
大迦葉說:「你如果已證得羅漢果,就不必我幫你開門了,你運用神通自己進來吧!」阿難隨即以神通進入七葉窟,順利地參與了結集,佛陀的教法因阿難的重述而得以流傳於後世。
阿難是如何證果的?他在非站、非坐、非躺的一剎那間完全地覺知,不生分別的第二念,於是證果成阿羅漢。
不以意識分別
修行是心地上的工夫,開悟不是靠意識分別而得來,不是以知識性的角度來看心,來解釋這個、辨別那個,說此為「是」、說彼為「非」,這些都還停留在第六意識的分別心,純屬於世智辯聰,不是真智慧,與修行證果無關。
勤苦修行的阿難當時並沒有概念性的思考,只是以正念保持覺知,觀察身體的各個動作,他尚未靠到床,但已了知這些被觀察目標的真實本質是「無常、苦、無我」的。在這樣的狀態下,他不是用意識分別,而是真正內在的心所呈現出來的覺知體證。
有個同修最喜歡在睡覺前修持,那時尚未入眠,但又不是以意識分別反應的,大家很容易體會得到。就如你要打噴嚏時,你是有先準備好再打噴嚏嗎?
是否有估量要用多大力氣,或稍微忍一點點力量?沒有吧!
打噴嚏是專注而不用意識分別的自然反射,身心的自然配合,是無法預先干預的。當然,我們總不能說坐在禪堂天天等著打噴嚏吧!我們還是有方法覺知無常,更重要的是回到當下。只有回到當下,不用意識分別,才是完全地專注。阿難的證果就是一個實例。
當下的覺知
禪修最主要的,是要以覺知來觀察「不住」,什麼是「覺知」?就是你專注地觀察當下是遷流不住的,這份專注而警覺的心就是一種覺知。吃飯時,你吃的不是昨天的、上午的飯,也不是吃明天的飯,而是吃當下的這一口飯,但即使是當下這一口,它仍然是遷流不住的。
如何覺知「不住」?是覺知這房子何時會崩壞?或覺知頭髮何時會變長?這些都是外在器世間的對象,覺知外在的無常能讓人發起修行的心,但是修行最終是要斷除煩惱,最主要覺知的對象還是自己的身心,覺知呼吸即是一條途徑。
當我們在講「當下」的背後就已經「覺知不住」了。從哪裡覺知「不住」?呼吸、吃飯、走路、念頭等等,哪個地方不是從這裡開始的?這是一個關鍵。練習覺知的下手處就在你的一呼一吸之間,一呼一吸必須都回到當下,因為它也是遷流不住的。
覺知在哪裡生起?你自己就可以檢查,自己便能知曉。如果感到緊張、急躁時,念頭會如排山倒海般地湧出來,你要學著專注並放下妄念。這與念阿彌陀佛的名號不一樣,這兩者所專注的對象不同。我們不是在說哪個法門高低的問題,這些都是佛陀說的修行法門。
藉所緣境來覺知
有個修行人在淋浴時,發現當水滑過身體後,一滴水都留不住,他因此而開悟。當水滑過身體時,他是把整個身體當成覺知的對象,還是以某一點來覺知?我們不得而知,但這都是可能的,因為沖水也是緣起法,也是「不住」的。
除了洗澡之外,生活中還有很多活動可以讓我們當作禪修的所緣境。吃飯時,先不管自己是否對食物有什麼貪、瞋、癡的煩惱,你就只是觀察咬一口、吞一口,咬與吞的動作交互輪流發生,食物不可能一直只停留在口中,這一口和那一口畢竟是不相同的,這也是在觀察「不住」。觀察「不住」,一定可以找出一個理則,從這個理則中看到自己的心。例如,我發現咀嚼時,自己的動作比較大,但是那時非常專注,那也是用功啊!
你走路也可以覺知,觀察自己舉足、放下之間的每個動作移轉,如果能如實地觀察,如此,走路時還是回到當下。我們回到當下去覺知,藉著這個作為所緣境來覺知。但不是追求要趕快成佛,而是在覺知的背後找到自己的本性。
惠能偈—本來無一物
復兩日,有一童子於碓坊過,唱誦其偈;惠能一聞,便知此偈未見本性,雖未蒙教授,早識大意。遂問童子曰:「誦者何偈?」
童子曰:「爾這獦獠不知,大師言:『世人生死事大,欲得傳付衣法,令門人作偈來看。若悟大意,即付衣法為第六祖。』神秀上座,於南廊壁上,書無相偈,大師令人皆誦,依此偈修,免墮惡道;依此偈修,有大利益。」
惠能曰:「上人!我此踏碓,八箇餘月,未曾行到堂前。望上人引至偈前禮拜。」
童子引至偈前禮拜,惠能曰:「惠能不識字,請上人為讀。」
時,有江州別駕,姓張名日用,便高聲讀。惠能聞已,遂言:「亦有一偈,望別駕為書。」
別駕言:「汝亦作偈?其事希有。」
惠能向別駕言:「欲學無上菩提,不得輕於初學。下下人有上上智,上上人有沒意智。若輕人,即有無量無邊罪。」
別駕言:「汝但誦偈,吾為汝書。汝若得法,先須度吾。勿忘此言。」
惠能偈曰:「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書此偈已,徒眾總驚,無不嗟訝,各相謂言:「奇哉!不得以貌取人,何得多時,使他肉身菩薩。」
祖見眾人驚怪,恐人損害,遂將鞋擦了偈,曰:「亦未見性。」眾以為然。(《六祖壇經》)
有一天,惠能舂米的時候,聽到大家在誦讀:「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臺,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他不知道偈頌書寫在哪個地方,就請一位童子帶他到布告欄前面。
惠能看著大家高興地讀著偈頌,就說:「我也想寫一個偈頌,你們可不可以幫我寫?」
有人問:「你不會自己寫嗎?」
惠能說:「我不認得字啊!你們幫我寫,好嗎?」
有一位做過官的張先生說:「沒有關係,你唸,我來幫你寫。」
惠能唸了一個偈頌:「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與神秀的偈頌相對比,寫的東西是一樣的,只是一個「拭」;一個「無」。一個是從正面看的;一個是否定的。
惠能的偈頌一寫上去,群情譁然。五祖弘忍大師從公布欄前走過,他一看就知道惠能偈頌的境界,與之前的有很大的不同。他拿起鞋子,直接在那上面一擦,說:「這個也沒有開悟啦,你們還是背先前的那個偈頌就好。」
五祖弘忍大師就這樣處理完這件事了。
在同一時間,布告欄上面出現過兩種智慧的經典語言,供大家來對比。大家朗朗上口,也知道都是修行的方法。但是,對比之下,卻有很大的不同。
這兩個偈頌,許多人會背,也看得懂。這是修行的心境問題,我們只有用功,才能夠知道。一個頓悟;一個漸修。頓悟,不是要得到什麼東西;漸修,要慢慢地勤拂拭。這兩個偈頌,一個都不能少。
一個是「勿使惹塵埃」;一個是「何處惹塵埃」。塵埃,在哪裡出現?還是出現在我們的身心上面。我們修法,本來就是「理要頓悟,相要漸修」,其中戒定慧絕對不能少。戒律也不是懂就好了,要一步一步地按部就班來,絕對不能夠一步登天;禪修也是要按部就班。
這兩個偈頌都有他們的境界,也有他們語重心長的悲憫,這兩位大德,都是我們的楷範。所以要說哪一個境界高,哪一個境界低呢?
神秀也是得法的高僧,他和六祖惠能,對佛教的發展來說,他們都有彼此的攝受對象和貢獻。這兩個偈頌,彌足珍貴,還是都要背下來!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