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序
目次
書摘/試閱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聖嚴法師講〈顯宗記〉,從禪宗的角度,來看整體的佛法。
本書可作為「禪學的佛法概論」閱讀。
神會禪師對中國禪宗的貢獻,扮演著承先啟後的角色,六祖圓寂後,弟子雖多,能夠通宗通教,飽覽儒道群書,深入三藏教誨的大師像神會這樣的人,則不做第二位想。
神會禪師俗家姓高,湖北省襄陽縣人,幼年時先跟家人及儒家老師學《詩》、《書》、《禮》、《易》、《春秋》五經。小小年紀就已是通達五經的儒家學者,又精通老莊的學問。因其讀過二十五史中的《漢書》,而從中得到了佛教的消息和利益,便到了國昌寺出家。出家之後,對於所有讀過的佛經,不但過目成誦,且對於經中的經義也隨即通曉,像這樣子的一位神童,大概就是菩薩再來吧。
其著作〈顯宗記〉學植深厚,文字簡要,宗義明確。以《壇經》的「無念為宗」做主題,以般若、解脫、法身的涅槃三德做貫串,以大小三乘的道品行果為架構。
思想與實踐並重,解與行相呼相應,可以把它當作《壇經》的輔助來讀。
「我從禪宗的角度,來看整體的佛法,就像是寫了一冊禪學的佛法概論。對於關心中國禪宗思想及其修證特色的讀者,應該會有幫助。
若從我的解讀之中,發現了不同的看法,那是很正常的。如果因此而引起更多的人,從另一些角度認識〈顯宗記〉,我便完成了拋磚引玉的任務,因為我的目的就是希望神會禪師遺留在人間的智慧,能夠利益後人。」 ――聖嚴法師
本書可作為「禪學的佛法概論」閱讀。
神會禪師對中國禪宗的貢獻,扮演著承先啟後的角色,六祖圓寂後,弟子雖多,能夠通宗通教,飽覽儒道群書,深入三藏教誨的大師像神會這樣的人,則不做第二位想。
神會禪師俗家姓高,湖北省襄陽縣人,幼年時先跟家人及儒家老師學《詩》、《書》、《禮》、《易》、《春秋》五經。小小年紀就已是通達五經的儒家學者,又精通老莊的學問。因其讀過二十五史中的《漢書》,而從中得到了佛教的消息和利益,便到了國昌寺出家。出家之後,對於所有讀過的佛經,不但過目成誦,且對於經中的經義也隨即通曉,像這樣子的一位神童,大概就是菩薩再來吧。
其著作〈顯宗記〉學植深厚,文字簡要,宗義明確。以《壇經》的「無念為宗」做主題,以般若、解脫、法身的涅槃三德做貫串,以大小三乘的道品行果為架構。
思想與實踐並重,解與行相呼相應,可以把它當作《壇經》的輔助來讀。
「我從禪宗的角度,來看整體的佛法,就像是寫了一冊禪學的佛法概論。對於關心中國禪宗思想及其修證特色的讀者,應該會有幫助。
若從我的解讀之中,發現了不同的看法,那是很正常的。如果因此而引起更多的人,從另一些角度認識〈顯宗記〉,我便完成了拋磚引玉的任務,因為我的目的就是希望神會禪師遺留在人間的智慧,能夠利益後人。」 ――聖嚴法師
作者簡介
聖嚴法師(1930〜2009年)
聖嚴法師1930年生於江蘇南通,1943年於狼山出家,後因戰亂投身軍旅,十年後再次披剃出家。曾於高雄美濃閉關六年,隨後留學日本,獲立正大學文學博士學位。1975年應邀赴美弘法。1989年創建法鼓山,並於2005年開創繼起漢傳禪佛教的「中華禪法鼓宗」。
聖嚴法師是一位思想家、作家暨國際知名禪師,曾獲臺灣《天下》雜誌遴選為「四百年來臺灣最具影響力的五十位人士」之一。著作豐富,中、英、日文著作達百餘種,先後獲頒中山文藝獎、中山學術獎、總統文化獎及社會各界的諸多獎項。
聖嚴法師提出「提昇人的品質,建設人間淨土」的理念,主張以大學院、大普化、大關懷三大教育推動全面教育,相繼創辦中華佛學研究所、法鼓文理學院、僧伽大學等院校,也以豐富的禪修經驗、正信的佛法觀念和方法指導東、西方人士修行。
法師著重以現代人的語言和觀點普傳佛法,陸續提出「心靈環保」、「四種環保」、「心五四運動」、「心六倫」等社會運動,並積極推展國際弘化工作,參與國際性會談,促進宗教交流,提倡建立全球性倫理,致力世界和平。其寬闊胸襟與國際化視野,深獲海內外肯定。
聖嚴法師1930年生於江蘇南通,1943年於狼山出家,後因戰亂投身軍旅,十年後再次披剃出家。曾於高雄美濃閉關六年,隨後留學日本,獲立正大學文學博士學位。1975年應邀赴美弘法。1989年創建法鼓山,並於2005年開創繼起漢傳禪佛教的「中華禪法鼓宗」。
聖嚴法師是一位思想家、作家暨國際知名禪師,曾獲臺灣《天下》雜誌遴選為「四百年來臺灣最具影響力的五十位人士」之一。著作豐富,中、英、日文著作達百餘種,先後獲頒中山文藝獎、中山學術獎、總統文化獎及社會各界的諸多獎項。
聖嚴法師提出「提昇人的品質,建設人間淨土」的理念,主張以大學院、大普化、大關懷三大教育推動全面教育,相繼創辦中華佛學研究所、法鼓文理學院、僧伽大學等院校,也以豐富的禪修經驗、正信的佛法觀念和方法指導東、西方人士修行。
法師著重以現代人的語言和觀點普傳佛法,陸續提出「心靈環保」、「四種環保」、「心五四運動」、「心六倫」等社會運動,並積極推展國際弘化工作,參與國際性會談,促進宗教交流,提倡建立全球性倫理,致力世界和平。其寬闊胸襟與國際化視野,深獲海內外肯定。
序
〈顯宗記〉本文字數雖不多,可是內容非常豐富,首先介紹〈顯宗記〉的標題。
為什麼叫「顯宗」?在中國禪宗的立場,以不立文字、直指人心為宗,這「宗」可以說是宗旨的宗,也可說是根本、原理的意思,它是為了顯示《壇經》的「無念為宗」。
宗與教是相對的,一般所講的宗教是一種信仰鬼神、神祕力量的意思;可是在佛教,尤其是在禪宗的立場,宗是指心法,教是指理論。從語言、文字思辨等哲學和道理來理解佛法,是為「教」;文字語言之外,也叫作「教外別傳」的是為「宗」。
宗的意思必須「如人飲水,冷暖自知」,自己去體驗。因此,凡是有禪悟經驗的人所講的就是「心」,就是「佛性」,心是指智慧心、清淨心,佛性是不動的空性。只有以清淨的、無煩惱的、無分別的慧心,才能夠見到不動的、不變的而實際上是沒有一點痕跡可見的佛性,那便是「宗」,就是明心見性的「性」。
事實上明心也是明的「宗」,見性也是見的「宗」。明心就是心中沒有煩惱、沒有執著、沒有分別。明的意思並不是說很聰明,而是心中無罣礙,心中無差別。
唯有明心的人才能見性,很多人以為見性就是見到佛身放光,其實不是。性是無形、無相、無聲、無色、無味的,沒有形相、沒有味道、沒有顏色、不可捉摸,不是用我們的五官六根能夠接觸的,不是能用我們的意識去推敲、思考、設想、了解的,那也就是佛性。
既然是沒有具象的東西叫作佛性,為什麼還要講?那是要我們真正了解自己的執著而放下它,放下馬上就可以見到那個佛性的「性」,也就是〈顯宗記〉的「宗」。
這篇文字叫作「記」,乃記錄、記述、說明、敘述之意,荷澤神會禪師用這篇文章來告訴我們什麼叫禪宗的宗。禪宗的宗與淨土宗的宗以及其他各宗各派的宗不大一樣,禪宗之外的人以為「宗」是宗派、學派;但在禪宗來說,「宗」不是學派、不是宗派,而是指所有一切眾生本具的清淨的佛心,明心見性的性,也是明心見性的心,也就是說無礙智慧心和不動的空性,這兩者即是禪宗的宗。因為《楞伽經》說:「佛語心為宗。」那就是此處所要說明的。
為何稱為荷澤神會?因其住在洛陽的荷澤寺而得名。中國的唐朝有一相當有名的戰役──安史之亂,荷澤神會就是在當時以賣度牒的方式籌措了很多軍餉,幫助皇帝打敗了安祿山的造反,唐肅宗特地為他建造了荷澤寺,讓他在那兒大弘六祖惠能的宗旨,因此後來的人就叫他荷澤神會。
神會禪師俗家姓高,湖北省襄陽縣人,幼年時先跟家人及儒家老師學《詩》、《書》、《禮》、《易》、《春秋》五經。小小年紀就已是通達五經的儒家學者,又精通老莊的學問。因其讀過二十五史中的《漢書》,而從中得到了佛教的消息和利益,便到了國昌寺出家。出家之後,對於所有讀過的佛經,不但過目成誦,且對於經中的經義也隨即通曉,像這樣子的一位神童,大概就是菩薩再來吧。
他是六祖惠能大師晚年時候的弟子,見六祖惠能時,六祖已經很老,而神會當時的年齡只有十三歲,或說十四歲。神會初見六祖時,此時六祖大師不住在開講《壇經》的法性寺,而是在廣州曹溪的南華寺了。當他看到了這一個從湖北來的小沙彌,就問他:「知識遠來艱辛,還將得本來否?若有本則合識主,試說看。」意思是:這位善知識遠道而來,辛苦啦!你究竟帶了什麼東西來呢?如果你已經把你本來的那個東西帶來的話,你一定認識你的主人是誰?你試著告訴我那是什麼啊!你說給我聽聽看。
請問諸位!六祖大師問的是什麼?其實他問的就是「自性」。
神會這個小沙彌對答如流,他說:「以無住為本,見即是主。」
「無住為本」是《壇經》裡六祖大師講的一句話,可是六祖講《壇經》時,神會根本未在場聽講,卻能夠回答:「以無住為本。」這裡的「住」是什麼意思?並非有房子住或留在某個地方叫作「住」,而是《金剛經》所講的「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應無所住」是不在乎、不牽掛、不執著、無分別、都很好,沒什麼不好,也沒什麼更好,心已得解脫自在,但是仍有功能,有作用。也就是心中沒有煩惱、沒有執著,卻有智慧。
「見即是主」,就是《金剛經》所講的「而生其心」之意,「生其心」是心中雖然沒有執著、沒有分別,不在乎得失利害、好壞、喜怒哀樂,可是心中有智慧,還是可以有作用的。
「見即是主」,可有兩種意思。第一層意思是說,對於已經開悟的人,智慧在發生功能的時候,「主」就在那兒,智慧不發生功能的時候,無所謂主不主。第二層意思是說,對於尚未開悟的人,「見」就是「主」,他有一種見解、看法,這都是執著心;那是沒有開悟,也未得解脫。有見解、有知見,那是凡夫知見,就變成了自己的主,這裡說的「見即是主」,是講的智慧。
《金剛經》所說的「應無所住」就是「無住為本」,「而生其心」就是「見即是主」。為什麼心還能生起來?那個心不是煩惱,而是智慧的功能,不是煩惱的執著,不是利害、多少、人我、是非、爭長論短,而是自然的智慧的反應,該怎麼做就怎麼做,應怎麼說就怎麼說。
惠能大師聽到這小和尚語出非凡,於是又說了下面兩句話:「這沙彌,爭合取次語?」
惠能大師是因為聽到《金剛經》「應無所住而生其心」開悟的,而神會禪師這時不知是聰明呢?還是真的也開了悟呢?他也套用六祖惠能大師開悟的那種境界,以重複的話語來告訴惠能大師,且自認為已經把《金剛經》裡面的意思講出來了,所以惠能大師聽到以後說:「嘿!這個沙彌,你怎麼講第二等的、次一等的語言?為何不說上等的、最高明的話呢?你沒有自己的話,而把人家說過的話也拿來再講一次,這是拾人牙慧呀!」
神會於是說:「和尚坐禪,還見不見?」
「和尚」就是「大和尚」,即尊貴的老師之意;一寺之中主持、弘法、領眾共修的方丈稱為和尚。一個寺院之中,只有一位和尚,其他的人只能稱為「阿闍黎」,不能稱為和尚。在我們農禪寺只有我聖嚴一人是和尚,其他的法師可以稱為「某某師」,那叫作阿闍黎。
神會可能是調皮,他反問:「和尚,你坐禪的時候是見呢?還是不見呢?」也就是說:「你在坐禪的時候,你的心是有功用呢?還是沒功用呢?是在動?還是不動的?是用心呢?還是不用心?」這句話問得實在非常地巧妙。
惠能大師便以柱杖打神會三下,說:「吾打汝,痛不痛?」
惠能大師不再講話,拿起拐杖打了神會三下,然後再問:「打你三下拐杖,痛呢?還是不痛?」也就是說:「你挨打的時候,覺得有痛與不痛的『受心所』在活動嗎?」意思是說:「心裡頭動或不動?有功能或沒有功能呢?」
可是神會答道:「亦痛亦不痛。」打在身上是痛又不痛,這是模稜兩可的回答,意思是說:「有痛的,但是痛了以後,沒覺得恨、愛、瞋、懷疑等念頭。」一般人在挨打了三棒之後,頭腦裡一定會轉很多圈:「我挨打了!痛!打冤枉了!」又會猜測:「到底什麼道理打我?」這是煩惱心,不是智慧,所以神會講「亦痛亦不痛」。
於是六祖惠能大師說:「吾亦見亦不見。」意思是:「你問我坐禪的時候,見還是不見?我現在告訴你,我也見也不見。」
為什麼說「見也不見」?「見」是心中有反應,坐禪當時見到心裡產生的反應;「不見」是反應過就反應過了,反應之後不再留下任何「我」的痕跡,沒有留下我貪、我瞋、我癡、我疑、我慢等種種煩惱,這就是「見也不見」。
神會問:「如何是亦見亦不見?」
然而神會並未饒過惠能大師,還要再問:「那請問和尚如何是亦見亦不見呢?」因為那時神會沒聽過六祖惠能說法,所以要問。於是惠能禪師回答了下面一段話:「吾之所見,常見自心過愆,不見他人是非好惡,是以亦見亦不見。汝言亦痛亦不痛如何?汝若不痛,同其木石,若痛則同凡夫,即起恚恨。汝向前見不見是二邊,痛不痛是生滅,汝自性且不見,敢爾弄人!」
神會可能已經在其他的地方看過或聽過六祖大師所講的法,對佛經道理也懂得很多,因此他用似乎已經開悟的人的語言來跟惠能大師對答,而且還自信滿滿。可是惠能大師能夠體會到這小孩只是聰明,並沒有真正的開悟,因為這小沙彌用的語言都是人家用過的而不是自己證悟的,其見解亦都是已經在經典裡,以及六祖自己的《壇經》裡有過的開示,所以這個小孩並沒有真正地開悟,因此告訴神會:不要好高騖遠,不要自認已經得到像《金剛經》所說的「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的境界。
惠能說:「我所見到的是自己心裡的過失。」惠能這樣已經大悟徹底的人還有什麼過失?意指心中凡有所動,心中有妄想相閃過的時候就叫作過失。他說:「我的所見是常見自己的過失,而不見他人的好壞。」這「我」是以惠能大師代表神會,惠能大師教神會應做如此觀,做如此體驗,做如此理解。一個修道的人,應該如此,所謂「靜坐常思己過,閒談莫論人非」,就是又見又不見。「見」是見到自己的過失;「不見」是不見他人的過失,這是修道人基本的修養。這並不是惠能大師說自己的境界,他是告訴人,你要修道或正在修道的時候,應該如此。大徹大悟之後,那又是另外一種境界了。
惠能問神會禪師:「這個小沙彌,你說你也痛也不痛,如果不痛,那你不是一顆石頭、一塊木頭嗎?如果是痛,那不是跟凡夫一樣了嗎?不是要起瞋恨心了嗎?你剛才講的這些見不見、痛不痛,都是在執著,不是執著這一邊就是執著那一邊,都是一種生滅心,也是生死心。有沒有、痛不痛、見不見,這都是分成兩極來談論問題,是二邊見,不是中道見,不是真正的空慧,所以還是凡夫。你連自性都還沒見到,還敢跑到我面前來耍弄我啊!該要挨打!」
神會禮拜悔謝。
講到這兒,神會知道自己錯了,所以趕快拜了幾拜,求懺悔,說:「不敢不敢。」
這就是神會禪師初次拜見六祖大師的一段對話。
神會禪師於九十三歲時圓寂,也有人說他七十五歲時圓寂,但根據大多數的資料仍舊推定他是九十三歲才圓寂的,比較合理。
南方的禪宗──南宗禪,本屬於廣東曹溪,後來也由神會禪師帶到北方去,就變成了北方的荷澤宗,這與神秀所傳的北宗禪對比,稱為南宗禪。
為什麼叫「顯宗」?在中國禪宗的立場,以不立文字、直指人心為宗,這「宗」可以說是宗旨的宗,也可說是根本、原理的意思,它是為了顯示《壇經》的「無念為宗」。
宗與教是相對的,一般所講的宗教是一種信仰鬼神、神祕力量的意思;可是在佛教,尤其是在禪宗的立場,宗是指心法,教是指理論。從語言、文字思辨等哲學和道理來理解佛法,是為「教」;文字語言之外,也叫作「教外別傳」的是為「宗」。
宗的意思必須「如人飲水,冷暖自知」,自己去體驗。因此,凡是有禪悟經驗的人所講的就是「心」,就是「佛性」,心是指智慧心、清淨心,佛性是不動的空性。只有以清淨的、無煩惱的、無分別的慧心,才能夠見到不動的、不變的而實際上是沒有一點痕跡可見的佛性,那便是「宗」,就是明心見性的「性」。
事實上明心也是明的「宗」,見性也是見的「宗」。明心就是心中沒有煩惱、沒有執著、沒有分別。明的意思並不是說很聰明,而是心中無罣礙,心中無差別。
唯有明心的人才能見性,很多人以為見性就是見到佛身放光,其實不是。性是無形、無相、無聲、無色、無味的,沒有形相、沒有味道、沒有顏色、不可捉摸,不是用我們的五官六根能夠接觸的,不是能用我們的意識去推敲、思考、設想、了解的,那也就是佛性。
既然是沒有具象的東西叫作佛性,為什麼還要講?那是要我們真正了解自己的執著而放下它,放下馬上就可以見到那個佛性的「性」,也就是〈顯宗記〉的「宗」。
這篇文字叫作「記」,乃記錄、記述、說明、敘述之意,荷澤神會禪師用這篇文章來告訴我們什麼叫禪宗的宗。禪宗的宗與淨土宗的宗以及其他各宗各派的宗不大一樣,禪宗之外的人以為「宗」是宗派、學派;但在禪宗來說,「宗」不是學派、不是宗派,而是指所有一切眾生本具的清淨的佛心,明心見性的性,也是明心見性的心,也就是說無礙智慧心和不動的空性,這兩者即是禪宗的宗。因為《楞伽經》說:「佛語心為宗。」那就是此處所要說明的。
為何稱為荷澤神會?因其住在洛陽的荷澤寺而得名。中國的唐朝有一相當有名的戰役──安史之亂,荷澤神會就是在當時以賣度牒的方式籌措了很多軍餉,幫助皇帝打敗了安祿山的造反,唐肅宗特地為他建造了荷澤寺,讓他在那兒大弘六祖惠能的宗旨,因此後來的人就叫他荷澤神會。
神會禪師俗家姓高,湖北省襄陽縣人,幼年時先跟家人及儒家老師學《詩》、《書》、《禮》、《易》、《春秋》五經。小小年紀就已是通達五經的儒家學者,又精通老莊的學問。因其讀過二十五史中的《漢書》,而從中得到了佛教的消息和利益,便到了國昌寺出家。出家之後,對於所有讀過的佛經,不但過目成誦,且對於經中的經義也隨即通曉,像這樣子的一位神童,大概就是菩薩再來吧。
他是六祖惠能大師晚年時候的弟子,見六祖惠能時,六祖已經很老,而神會當時的年齡只有十三歲,或說十四歲。神會初見六祖時,此時六祖大師不住在開講《壇經》的法性寺,而是在廣州曹溪的南華寺了。當他看到了這一個從湖北來的小沙彌,就問他:「知識遠來艱辛,還將得本來否?若有本則合識主,試說看。」意思是:這位善知識遠道而來,辛苦啦!你究竟帶了什麼東西來呢?如果你已經把你本來的那個東西帶來的話,你一定認識你的主人是誰?你試著告訴我那是什麼啊!你說給我聽聽看。
請問諸位!六祖大師問的是什麼?其實他問的就是「自性」。
神會這個小沙彌對答如流,他說:「以無住為本,見即是主。」
「無住為本」是《壇經》裡六祖大師講的一句話,可是六祖講《壇經》時,神會根本未在場聽講,卻能夠回答:「以無住為本。」這裡的「住」是什麼意思?並非有房子住或留在某個地方叫作「住」,而是《金剛經》所講的「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應無所住」是不在乎、不牽掛、不執著、無分別、都很好,沒什麼不好,也沒什麼更好,心已得解脫自在,但是仍有功能,有作用。也就是心中沒有煩惱、沒有執著,卻有智慧。
「見即是主」,就是《金剛經》所講的「而生其心」之意,「生其心」是心中雖然沒有執著、沒有分別,不在乎得失利害、好壞、喜怒哀樂,可是心中有智慧,還是可以有作用的。
「見即是主」,可有兩種意思。第一層意思是說,對於已經開悟的人,智慧在發生功能的時候,「主」就在那兒,智慧不發生功能的時候,無所謂主不主。第二層意思是說,對於尚未開悟的人,「見」就是「主」,他有一種見解、看法,這都是執著心;那是沒有開悟,也未得解脫。有見解、有知見,那是凡夫知見,就變成了自己的主,這裡說的「見即是主」,是講的智慧。
《金剛經》所說的「應無所住」就是「無住為本」,「而生其心」就是「見即是主」。為什麼心還能生起來?那個心不是煩惱,而是智慧的功能,不是煩惱的執著,不是利害、多少、人我、是非、爭長論短,而是自然的智慧的反應,該怎麼做就怎麼做,應怎麼說就怎麼說。
惠能大師聽到這小和尚語出非凡,於是又說了下面兩句話:「這沙彌,爭合取次語?」
惠能大師是因為聽到《金剛經》「應無所住而生其心」開悟的,而神會禪師這時不知是聰明呢?還是真的也開了悟呢?他也套用六祖惠能大師開悟的那種境界,以重複的話語來告訴惠能大師,且自認為已經把《金剛經》裡面的意思講出來了,所以惠能大師聽到以後說:「嘿!這個沙彌,你怎麼講第二等的、次一等的語言?為何不說上等的、最高明的話呢?你沒有自己的話,而把人家說過的話也拿來再講一次,這是拾人牙慧呀!」
神會於是說:「和尚坐禪,還見不見?」
「和尚」就是「大和尚」,即尊貴的老師之意;一寺之中主持、弘法、領眾共修的方丈稱為和尚。一個寺院之中,只有一位和尚,其他的人只能稱為「阿闍黎」,不能稱為和尚。在我們農禪寺只有我聖嚴一人是和尚,其他的法師可以稱為「某某師」,那叫作阿闍黎。
神會可能是調皮,他反問:「和尚,你坐禪的時候是見呢?還是不見呢?」也就是說:「你在坐禪的時候,你的心是有功用呢?還是沒功用呢?是在動?還是不動的?是用心呢?還是不用心?」這句話問得實在非常地巧妙。
惠能大師便以柱杖打神會三下,說:「吾打汝,痛不痛?」
惠能大師不再講話,拿起拐杖打了神會三下,然後再問:「打你三下拐杖,痛呢?還是不痛?」也就是說:「你挨打的時候,覺得有痛與不痛的『受心所』在活動嗎?」意思是說:「心裡頭動或不動?有功能或沒有功能呢?」
可是神會答道:「亦痛亦不痛。」打在身上是痛又不痛,這是模稜兩可的回答,意思是說:「有痛的,但是痛了以後,沒覺得恨、愛、瞋、懷疑等念頭。」一般人在挨打了三棒之後,頭腦裡一定會轉很多圈:「我挨打了!痛!打冤枉了!」又會猜測:「到底什麼道理打我?」這是煩惱心,不是智慧,所以神會講「亦痛亦不痛」。
於是六祖惠能大師說:「吾亦見亦不見。」意思是:「你問我坐禪的時候,見還是不見?我現在告訴你,我也見也不見。」
為什麼說「見也不見」?「見」是心中有反應,坐禪當時見到心裡產生的反應;「不見」是反應過就反應過了,反應之後不再留下任何「我」的痕跡,沒有留下我貪、我瞋、我癡、我疑、我慢等種種煩惱,這就是「見也不見」。
神會問:「如何是亦見亦不見?」
然而神會並未饒過惠能大師,還要再問:「那請問和尚如何是亦見亦不見呢?」因為那時神會沒聽過六祖惠能說法,所以要問。於是惠能禪師回答了下面一段話:「吾之所見,常見自心過愆,不見他人是非好惡,是以亦見亦不見。汝言亦痛亦不痛如何?汝若不痛,同其木石,若痛則同凡夫,即起恚恨。汝向前見不見是二邊,痛不痛是生滅,汝自性且不見,敢爾弄人!」
神會可能已經在其他的地方看過或聽過六祖大師所講的法,對佛經道理也懂得很多,因此他用似乎已經開悟的人的語言來跟惠能大師對答,而且還自信滿滿。可是惠能大師能夠體會到這小孩只是聰明,並沒有真正的開悟,因為這小沙彌用的語言都是人家用過的而不是自己證悟的,其見解亦都是已經在經典裡,以及六祖自己的《壇經》裡有過的開示,所以這個小孩並沒有真正地開悟,因此告訴神會:不要好高騖遠,不要自認已經得到像《金剛經》所說的「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的境界。
惠能說:「我所見到的是自己心裡的過失。」惠能這樣已經大悟徹底的人還有什麼過失?意指心中凡有所動,心中有妄想相閃過的時候就叫作過失。他說:「我的所見是常見自己的過失,而不見他人的好壞。」這「我」是以惠能大師代表神會,惠能大師教神會應做如此觀,做如此體驗,做如此理解。一個修道的人,應該如此,所謂「靜坐常思己過,閒談莫論人非」,就是又見又不見。「見」是見到自己的過失;「不見」是不見他人的過失,這是修道人基本的修養。這並不是惠能大師說自己的境界,他是告訴人,你要修道或正在修道的時候,應該如此。大徹大悟之後,那又是另外一種境界了。
惠能問神會禪師:「這個小沙彌,你說你也痛也不痛,如果不痛,那你不是一顆石頭、一塊木頭嗎?如果是痛,那不是跟凡夫一樣了嗎?不是要起瞋恨心了嗎?你剛才講的這些見不見、痛不痛,都是在執著,不是執著這一邊就是執著那一邊,都是一種生滅心,也是生死心。有沒有、痛不痛、見不見,這都是分成兩極來談論問題,是二邊見,不是中道見,不是真正的空慧,所以還是凡夫。你連自性都還沒見到,還敢跑到我面前來耍弄我啊!該要挨打!」
神會禮拜悔謝。
講到這兒,神會知道自己錯了,所以趕快拜了幾拜,求懺悔,說:「不敢不敢。」
這就是神會禪師初次拜見六祖大師的一段對話。
神會禪師於九十三歲時圓寂,也有人說他七十五歲時圓寂,但根據大多數的資料仍舊推定他是九十三歲才圓寂的,比較合理。
南方的禪宗──南宗禪,本屬於廣東曹溪,後來也由神會禪師帶到北方去,就變成了北方的荷澤宗,這與神秀所傳的北宗禪對比,稱為南宗禪。
目次
自序
〈顯宗記〉全文
前言
第一篇 無念與真如
無念為宗
真空妙有
實相無相
無生實相
第二篇 無住與涅槃
無住而住
無行而行
如如不動
念念無求
第三篇 菩提與般若
菩提無得
般若無知
體同法界
第四篇 六度與十力
有無雙泯
道常無念
心通八解
功成十力
第五篇 常寂與常用
不二法門
湛然常寂
法無定相
動寂常妙
第六篇 定慧與如如
六識不生
心境雙亡
無相無生
不厭生死
第七篇 付法與傳衣
無住之心
福慧二嚴
衣法相傳
無生之法
第八篇 無生與解脫
真正解脫
後記
〈顯宗記〉全文
前言
第一篇 無念與真如
無念為宗
真空妙有
實相無相
無生實相
第二篇 無住與涅槃
無住而住
無行而行
如如不動
念念無求
第三篇 菩提與般若
菩提無得
般若無知
體同法界
第四篇 六度與十力
有無雙泯
道常無念
心通八解
功成十力
第五篇 常寂與常用
不二法門
湛然常寂
法無定相
動寂常妙
第六篇 定慧與如如
六識不生
心境雙亡
無相無生
不厭生死
第七篇 付法與傳衣
無住之心
福慧二嚴
衣法相傳
無生之法
第八篇 無生與解脫
真正解脫
後記
書摘/試閱
【無念為宗,無作為本】
《壇經》裡講到「無念為宗、無相為體、無住為本」這三個名詞,神會禪師則把「無念為宗」這四個字做為〈顯宗記〉的主體,而將「無住」改為「無作」。
何謂無念?念,有正念、有雜念;但不論正念或雜念,從禪宗和禪修的立場來看,都是妄念。「正念」是統一的妄念,是用方法來用功,念念「念佛」是正念,念念「數息」是正念,念念在「參話頭」是正念,念念用「默照」也是正念;所以念念不斷在方法上都叫作正念。
那麼「無念」呢?即所有一切的念頭全部擺下來,正念也好,雜念也好,全部擺下,這叫作無念。如果還有念頭在用方法,不管是正念、雜念都是妄念,所以這個人仍是尚未徹悟,必定要用方法用到無方法可用,沒有念頭起伏,只有朗朗乾坤,有念等於無念,此時可以用「山河粉碎,大地落沉,身心蕩然」來形容,此時的心中,點塵也無,不執內、不著外、不執有,也不執空,這種非常寧靜的、自然的、智慧朗然的狀態就是無念,即明心見性的狀態,所以說「無念為宗」。
無作為本的「作」是造作的意思,在《圓覺經》裡有提到「作、止、任、滅」幾個名詞。「作」就是心有運作;「止」是不讓心動;「任」是讓心放任;「滅」是把心念滅掉。這四種都是禪病,都是修習禪定、修學禪法的人的大病。這「無作」,即不要作意,不要造作,亦即不要將心待悟,不要用心來修心之意。如果認為開悟是要從修行而完成的,不論用心來修心也好,用身體修心也好,都是「有作」;正在拚命地修行,希望要悟,是有作;希望等待著自己將來要悟,也是有作。
無作是不要存心希望得到什麼,那麼是不是說什麼事情也不需要做呢?《壇經》講到「憎愛不關心,長伸兩腳臥」,那也就是無作。瞋和愛都與你沒有關係,心中無罣礙,不受瞋心所動,不受愛心所牽。心裡面沒有得失、利害、是非、善惡、好壞這些東西的痕跡,做一個無事的人,心中任何事都沒有,能夠這樣子的話,就是明心見性了。
有人說:「我要發一個願,願我開悟。」這算不算有作?算!所以此地講「無作」是站在已經開悟的人的立場來告訴別人:「第一要無念,第二要無作,這樣就能夠開悟。」說起來簡單,做起來不容易。開始的時候,還是需要有方法,以正念來代替雜念,那就是有念的;所以還是要有作,要發願,要剋期取證。
另外,「無作」還有另一層意思,是說明心見性的那個性,不是經由人工修行來完成的,佛性這樣的東西,不是用任何方法去把它襯托出來,或者是發現到的,或者是製造出來的;它從無始以來,就和我們在一起,我們出生它也跟著出生,死亡後它也跟著我們一起走,身體雖然沒有了,而佛性並未離開,它是永遠跟我們在一起的,並非因為聽聞佛法、修行佛法才有佛性的。
佛性本來就在,不是由於後天的造作而有的,這是加強一切眾生的信心,任何一個眾生只要願意相信佛性根本就是一直跟我們在一起,那麼信心就建立起來了,一定有成佛的可能。
並不是因為有智慧才開發出佛性的。所謂有智慧,只是煩惱去除了,就是智慧的顯露。一般人講增福增慧,以為智慧好像水一樣,是可以加,可以添的,其實這個觀念是錯誤的;實際上,並不是能增加一些智慧,而是只要減少一分無明煩惱,就多顯一分智慧,也多見一分佛性。所以「無作為本」的意思就是:佛性本來就在那個地方,不是因為我們修行、學佛才有的。
《壇經》裡講到「無念為宗、無相為體、無住為本」這三個名詞,神會禪師則把「無念為宗」這四個字做為〈顯宗記〉的主體,而將「無住」改為「無作」。
何謂無念?念,有正念、有雜念;但不論正念或雜念,從禪宗和禪修的立場來看,都是妄念。「正念」是統一的妄念,是用方法來用功,念念「念佛」是正念,念念「數息」是正念,念念在「參話頭」是正念,念念用「默照」也是正念;所以念念不斷在方法上都叫作正念。
那麼「無念」呢?即所有一切的念頭全部擺下來,正念也好,雜念也好,全部擺下,這叫作無念。如果還有念頭在用方法,不管是正念、雜念都是妄念,所以這個人仍是尚未徹悟,必定要用方法用到無方法可用,沒有念頭起伏,只有朗朗乾坤,有念等於無念,此時可以用「山河粉碎,大地落沉,身心蕩然」來形容,此時的心中,點塵也無,不執內、不著外、不執有,也不執空,這種非常寧靜的、自然的、智慧朗然的狀態就是無念,即明心見性的狀態,所以說「無念為宗」。
無作為本的「作」是造作的意思,在《圓覺經》裡有提到「作、止、任、滅」幾個名詞。「作」就是心有運作;「止」是不讓心動;「任」是讓心放任;「滅」是把心念滅掉。這四種都是禪病,都是修習禪定、修學禪法的人的大病。這「無作」,即不要作意,不要造作,亦即不要將心待悟,不要用心來修心之意。如果認為開悟是要從修行而完成的,不論用心來修心也好,用身體修心也好,都是「有作」;正在拚命地修行,希望要悟,是有作;希望等待著自己將來要悟,也是有作。
無作是不要存心希望得到什麼,那麼是不是說什麼事情也不需要做呢?《壇經》講到「憎愛不關心,長伸兩腳臥」,那也就是無作。瞋和愛都與你沒有關係,心中無罣礙,不受瞋心所動,不受愛心所牽。心裡面沒有得失、利害、是非、善惡、好壞這些東西的痕跡,做一個無事的人,心中任何事都沒有,能夠這樣子的話,就是明心見性了。
有人說:「我要發一個願,願我開悟。」這算不算有作?算!所以此地講「無作」是站在已經開悟的人的立場來告訴別人:「第一要無念,第二要無作,這樣就能夠開悟。」說起來簡單,做起來不容易。開始的時候,還是需要有方法,以正念來代替雜念,那就是有念的;所以還是要有作,要發願,要剋期取證。
另外,「無作」還有另一層意思,是說明心見性的那個性,不是經由人工修行來完成的,佛性這樣的東西,不是用任何方法去把它襯托出來,或者是發現到的,或者是製造出來的;它從無始以來,就和我們在一起,我們出生它也跟著出生,死亡後它也跟著我們一起走,身體雖然沒有了,而佛性並未離開,它是永遠跟我們在一起的,並非因為聽聞佛法、修行佛法才有佛性的。
佛性本來就在,不是由於後天的造作而有的,這是加強一切眾生的信心,任何一個眾生只要願意相信佛性根本就是一直跟我們在一起,那麼信心就建立起來了,一定有成佛的可能。
並不是因為有智慧才開發出佛性的。所謂有智慧,只是煩惱去除了,就是智慧的顯露。一般人講增福增慧,以為智慧好像水一樣,是可以加,可以添的,其實這個觀念是錯誤的;實際上,並不是能增加一些智慧,而是只要減少一分無明煩惱,就多顯一分智慧,也多見一分佛性。所以「無作為本」的意思就是:佛性本來就在那個地方,不是因為我們修行、學佛才有的。
主題書展
更多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