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聯網技術與系統設計(簡體書)
商品資訊
系列名:21世紀高等學校物聯網專業規劃教材
ISBN13:9787302531326
出版社:清華大學出版社(大陸)
作者:劉洪丹; 張蘭勇; 孫蓉
出版日:2019/11/01
裝訂/頁數:平裝/460頁
規格:26cm*19cm (高/寬)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本書全面闡述物聯網的基本知識與原理, 詳細介紹了實現物聯網的關鍵技術, 深入分析構建物聯網所需的國內外標準, 著重論述物聯網中的兩個關鍵技術, 即射頻識別技術和無線傳感網技術, 總結構建物聯網系統設計的過程。通過物聯網功能實驗和物聯網的典型應用闡釋物聯網的應用過程, 通過物聯網的兩個應用實踐案例加深讀者對物聯網的認識。
作者簡介
劉洪丹,哈爾濱工程大學,講師,可編程控制器原理及應用實例的編寫與出版。
張蘭勇,哈爾濱工程大學,副教授。
孫蓉 ,哈爾濱工程大學,副教授。
張蘭勇,哈爾濱工程大學,副教授。
孫蓉 ,哈爾濱工程大學,副教授。
名人/編輯推薦
本書特色l 知識結構完整,邏輯性強,有助於讀者認識物聯網,進而理解和掌握物聯網及其應用系統的設計。
l 層次清楚,圖文並茂,語言簡明扼要,敘述由淺入深。
l 理論聯繫實際,強調實用性;內容系統全面,體現先進性;技術翔實準確,突出工程性。
知識結構完整,邏輯性強,有助於讀者認識物聯網,理解和掌握物聯網及其應用系統的設計。
l 層次清楚,圖文並茂,語言簡明扼要,敘述由淺入深。
l 理論聯繫實際,強調實用性;內容系統全面,體現先進性;技術翔實準確,突出工程性。
知識結構完整,邏輯性強,有助於讀者認識物聯網,理解和掌握物聯網及其應用系統的設計。
目次
目錄
CONTENTS
目錄
第1章物聯網概述
1.1物聯網的起源和發展
1.2物聯網的相關概念
1.3物聯網的特徵
1.4物聯網的組成
1.4.1物聯網的硬件平臺
1.4.2物聯網軟件平臺的組成
1.5與物聯網相關的網絡概念
1.6物聯網的體系結構
1.6.1物聯網體系結構的構建原則
1.6.2物聯網體系結構的模型
1.7物聯網的應用
1.7.1物聯網的主要應用領域
1.7.2物聯網產業鏈
第2章物聯網關鍵技術
2.1物聯網感知技術
2.1.1傳感器技術
2.1.2標示與識別技術
2.1.3特徵識別技術
2.1.4定位技術
2.2信息處理技術
2.2.1數據融合
2.2.2數據預處理技術
2.2.3決策融合技術
2.3網絡傳輸技術
2.3.1接入網傳輸技術
2.3.2彙聚層物聯網技術
2.3.3承載網技術
2.3.4通信技術
2.3.5組網技術――網絡拓撲控制技術
2.3.6可靠傳輸控制技術
2.3.7異構網絡融合技術
2.3.8中間件技術
2.3.9網關技術
2.4應用層關鍵技術
2.4.1海量信息多粒度分布式存儲
2.4.2海量數據智能處理
2.4.3海量數據並行處理技術
2.4.4雲計算
2.4.5服務支撐技術
2.5安全管理技術
2.5.1物聯網安全特徵與目標
2.5.2物聯網面臨的安全威脅與攻擊
2.5.3物聯網安全體系
2.5.4物聯網感知互動層的安全機制
2.5.5物聯網網絡傳輸層的安全機制
2.65G通信下物聯網關鍵技術的發展
2.7本章小結
第3章物聯網――射頻識別技術
3.1自動識別技術
3.1.1條形碼識別技術
3.1.2一維條碼與二維條碼
3.1.3條碼的識讀
3.2磁卡和IC卡技術
3.2.1磁卡技術
3.2.2IC卡技術
3.3RFID技術
3.3.1RFID技術的現狀和發展
3.3.2射頻識別技術概述
3.3.3RFID系統的組成
3.3.4RFID系統的工作原理
3.3.5RFID數據校驗
3.3.6RFID技術分類
3.4RFID數據傳輸協議
3.4.1數據傳輸協議與方式
3.4.2RFID數據傳輸的安全性
3.4.3RFID數據傳輸的完整性
3.4.4RFID數據傳輸的干擾與抗干擾
3.4.5多電子標簽同時識別與系統防衝撞
3.5RFID工作頻率以及編碼標準
3.6RFID技術應用
3.7RFID應用系統開發示例
3.7.1RFID讀寫器設計
3.7.2基於RFID技術的ETC系統設計
3.8本章小結
第4章物聯網――無線傳感器網絡
4.1傳感器概述
4.1.1傳感器的定義
4.1.2傳感器的性能參數及要求
4.1.3傳感器的標定與校準
4.2傳感器的工作原理
4.3無線傳感器網絡的發展歷程
4.4無線傳感器網絡的概念
4.5無線傳感器網絡的特點
4.6無線傳感器網絡的體系結構
4.6.1傳感網的拓撲結構
4.6.2傳感網協議體系結構
4.7傳感網的關鍵技術
4.8傳感網節點部署與覆蓋
4.8.1傳感網節點部署
4.8.2傳感網覆蓋
4.8.3連接與節能
4.9無線傳感器網絡通信技術
4.9.1IEEE 802.15.4與ZigBee
4.9.2ZigBee協議框架
4.9.3基於ZigBee協議的傳感器網絡
4.9.4基於ZigBee的無線傳感器網絡與RFID技術的融合
4.10無線傳感器網絡開發
4.10.1無線傳感器網絡軟件開發
4.10.2無線傳感器網絡硬件開發
4.11傳感網路由協議
4.11.1基於平面結構的路由協議
4.11.2基於地理位置的路由協議
4.11.3基於分級結構的路由協議
4.12傳感網操作系統
4.12.1TinyOS操作系統
4.12.2μC/OSⅡ操作系統
4.12.3MantisOS操作系統
4.13無線傳感器網絡應用實例
4.14無線傳感器網絡的應用前景
4.15無線傳感器網絡的安全管理技術
4.15.1無線傳感器網絡的信息安全需求和特點
4.15.2密鑰管理
4.15.3安全路由
4.15.4安全聚合
4.15.5物聯網安全問題
4.16本章小結
第5章物聯網的設計與構建
5.1物聯網設計概述
5.1.1物聯網的設計前提
5.1.2物聯網規劃的設計步驟
5.1.3物聯網分層設計
5.2物聯網的構建
5.2.1物聯網應用系統的硬件設計
5.2.2物聯網應用系統的軟件設計
5.3物聯網系統集成
5.3.1物聯網系統集成的目的
5.3.2物聯網系統集成技術
5.3.3物聯網系統集成內容
5.3.4物聯網系統集成步驟
5.4物聯網應用系統設計示例
5.4.1基於RFID傳感網的智能家居及安防系統
5.4.2基於RFID傳感網的工業智能控制系統應用示例
5.5傳感網的廣域互聯
5.5.1傳感網廣域互聯的方式
5.5.2基於IPv6的互聯接入
5.6本章小結
第6章物聯網的工作標準
6.1物聯網標準制定的意義
6.1.1標準的通用意義
6.1.2標準對物聯網的意義
6.2國內外物聯網標準機構簡介
6.3泛在網標準化
6.4國際物聯網標準制定
6.4.1ISO/IEC JTC1
6.4.2IEEE
6.4.3ITUT
6.4.4IETF
6.4.5EPC Global
6.4.6ETSI
6.4.73GPP
6.4.8其他標準組織
6.5中國物聯網標準制定
6.5.1傳感器網絡標準工作組
6.5.2電子標簽標準工作組
6.5.3其他工作組
6.6RFID標簽編碼標準
6.6.1ISO/IEC RFID標準體系
6.6.2EPC Global RFID標準
6.6.3UID編碼體系
6.6.4國內RIFD標準體系的研究與發展
6.7無線傳感器網絡標準化
6.8本章小結
第7章物聯網功能實驗示例
7.1物聯網平臺資源
7.2Windows系統開發環境
7.3智能傳感器模塊部分
7.3.1光照傳感器
7.3.2人體檢測傳感器
7.3.3聲音檢測傳感器
7.3.4溫濕度傳感器
7.4無線通信模塊的RFID通信實驗
7.4.1RFID自動讀卡實驗
7.4.2基於RFID的電子錢包應用實驗
7.5本章小結
第8章智能農業
8.1智能農業概述
8.1.1智能農業在國內外的發展現狀
8.1.2基於物聯網的智能農業的意義
8.1.3基於物聯網的智能農業的優點
8.2農產品批發市場信息系統建設
8.2.1信息系統總體設計
8.2.2市場業務管理平臺
8.2.3信息採集發佈平臺
8.2.4電子商務平臺
8.2.5物流配送平臺
8.2.6信息基礎平臺
8.2.7農產品質量安全信息平臺
8.3基於物聯網的智能大棚(中國電信方案)
8.3.1智能大棚系統總體設計
8.3.2監控軟件功能
8.3.3智能大棚系統的關鍵技術
8.3.4技術方案
8.3.5系統集成方案
8.4智能溫室遠程監控系統的設計
8.4.1監控系統總體設計
8.4.2下位機系統設計
8.4.3上位機系統設計
8.55G在智能農業中的應用前景
8.6本章小結
第9章物聯網技術應用實踐
9.1倉儲智能管理系統
9.1.1研究目的
9.1.2系統總體結構
9.1.3RFID系統的理論基礎
9.1.4RFID系統傳輸模型與鏈路計算
9.1.5ISO/IEC 180006C協議與標簽識別方法簡析
9.1.6系統硬件設計
9.1.7固定式UHF RFID讀寫器硬件設計
9.1.8通信協議分析與軟件設計
9.1.9標簽到讀寫器通信
9.1.10ISO/IEC 180006C協議解碼設計
9.1.11讀寫器與單標簽通信
9.2倉儲智能管理系統實現
9.2.1搭建測試平臺
9.2.2貨品操作測試
9.3智能物流監管系統研究
9.3.1智能物流監管系統總體方案設計
9.3.2智能物流監管系統工作流程
9.3.3智能物流監管系統子系統的構成
9.3.4系統硬件設計
9.3.5改進的自適應動態時隙ALOHA算法
9.3.6硬件實現
9.3.7基於雲服務器的軟件設計及實現
9.3.8客戶端軟件設計與實現
9.3.9數據庫設計
9.4智能物流系統實現
9.4.1智能物流系統連接測試平臺的搭建
9.4.2智能物流系統連線測試與結果分析
9.5本章小結
附錄程序附件
參考文獻
CONTENTS
目錄
第1章物聯網概述
1.1物聯網的起源和發展
1.2物聯網的相關概念
1.3物聯網的特徵
1.4物聯網的組成
1.4.1物聯網的硬件平臺
1.4.2物聯網軟件平臺的組成
1.5與物聯網相關的網絡概念
1.6物聯網的體系結構
1.6.1物聯網體系結構的構建原則
1.6.2物聯網體系結構的模型
1.7物聯網的應用
1.7.1物聯網的主要應用領域
1.7.2物聯網產業鏈
第2章物聯網關鍵技術
2.1物聯網感知技術
2.1.1傳感器技術
2.1.2標示與識別技術
2.1.3特徵識別技術
2.1.4定位技術
2.2信息處理技術
2.2.1數據融合
2.2.2數據預處理技術
2.2.3決策融合技術
2.3網絡傳輸技術
2.3.1接入網傳輸技術
2.3.2彙聚層物聯網技術
2.3.3承載網技術
2.3.4通信技術
2.3.5組網技術――網絡拓撲控制技術
2.3.6可靠傳輸控制技術
2.3.7異構網絡融合技術
2.3.8中間件技術
2.3.9網關技術
2.4應用層關鍵技術
2.4.1海量信息多粒度分布式存儲
2.4.2海量數據智能處理
2.4.3海量數據並行處理技術
2.4.4雲計算
2.4.5服務支撐技術
2.5安全管理技術
2.5.1物聯網安全特徵與目標
2.5.2物聯網面臨的安全威脅與攻擊
2.5.3物聯網安全體系
2.5.4物聯網感知互動層的安全機制
2.5.5物聯網網絡傳輸層的安全機制
2.65G通信下物聯網關鍵技術的發展
2.7本章小結
第3章物聯網――射頻識別技術
3.1自動識別技術
3.1.1條形碼識別技術
3.1.2一維條碼與二維條碼
3.1.3條碼的識讀
3.2磁卡和IC卡技術
3.2.1磁卡技術
3.2.2IC卡技術
3.3RFID技術
3.3.1RFID技術的現狀和發展
3.3.2射頻識別技術概述
3.3.3RFID系統的組成
3.3.4RFID系統的工作原理
3.3.5RFID數據校驗
3.3.6RFID技術分類
3.4RFID數據傳輸協議
3.4.1數據傳輸協議與方式
3.4.2RFID數據傳輸的安全性
3.4.3RFID數據傳輸的完整性
3.4.4RFID數據傳輸的干擾與抗干擾
3.4.5多電子標簽同時識別與系統防衝撞
3.5RFID工作頻率以及編碼標準
3.6RFID技術應用
3.7RFID應用系統開發示例
3.7.1RFID讀寫器設計
3.7.2基於RFID技術的ETC系統設計
3.8本章小結
第4章物聯網――無線傳感器網絡
4.1傳感器概述
4.1.1傳感器的定義
4.1.2傳感器的性能參數及要求
4.1.3傳感器的標定與校準
4.2傳感器的工作原理
4.3無線傳感器網絡的發展歷程
4.4無線傳感器網絡的概念
4.5無線傳感器網絡的特點
4.6無線傳感器網絡的體系結構
4.6.1傳感網的拓撲結構
4.6.2傳感網協議體系結構
4.7傳感網的關鍵技術
4.8傳感網節點部署與覆蓋
4.8.1傳感網節點部署
4.8.2傳感網覆蓋
4.8.3連接與節能
4.9無線傳感器網絡通信技術
4.9.1IEEE 802.15.4與ZigBee
4.9.2ZigBee協議框架
4.9.3基於ZigBee協議的傳感器網絡
4.9.4基於ZigBee的無線傳感器網絡與RFID技術的融合
4.10無線傳感器網絡開發
4.10.1無線傳感器網絡軟件開發
4.10.2無線傳感器網絡硬件開發
4.11傳感網路由協議
4.11.1基於平面結構的路由協議
4.11.2基於地理位置的路由協議
4.11.3基於分級結構的路由協議
4.12傳感網操作系統
4.12.1TinyOS操作系統
4.12.2μC/OSⅡ操作系統
4.12.3MantisOS操作系統
4.13無線傳感器網絡應用實例
4.14無線傳感器網絡的應用前景
4.15無線傳感器網絡的安全管理技術
4.15.1無線傳感器網絡的信息安全需求和特點
4.15.2密鑰管理
4.15.3安全路由
4.15.4安全聚合
4.15.5物聯網安全問題
4.16本章小結
第5章物聯網的設計與構建
5.1物聯網設計概述
5.1.1物聯網的設計前提
5.1.2物聯網規劃的設計步驟
5.1.3物聯網分層設計
5.2物聯網的構建
5.2.1物聯網應用系統的硬件設計
5.2.2物聯網應用系統的軟件設計
5.3物聯網系統集成
5.3.1物聯網系統集成的目的
5.3.2物聯網系統集成技術
5.3.3物聯網系統集成內容
5.3.4物聯網系統集成步驟
5.4物聯網應用系統設計示例
5.4.1基於RFID傳感網的智能家居及安防系統
5.4.2基於RFID傳感網的工業智能控制系統應用示例
5.5傳感網的廣域互聯
5.5.1傳感網廣域互聯的方式
5.5.2基於IPv6的互聯接入
5.6本章小結
第6章物聯網的工作標準
6.1物聯網標準制定的意義
6.1.1標準的通用意義
6.1.2標準對物聯網的意義
6.2國內外物聯網標準機構簡介
6.3泛在網標準化
6.4國際物聯網標準制定
6.4.1ISO/IEC JTC1
6.4.2IEEE
6.4.3ITUT
6.4.4IETF
6.4.5EPC Global
6.4.6ETSI
6.4.73GPP
6.4.8其他標準組織
6.5中國物聯網標準制定
6.5.1傳感器網絡標準工作組
6.5.2電子標簽標準工作組
6.5.3其他工作組
6.6RFID標簽編碼標準
6.6.1ISO/IEC RFID標準體系
6.6.2EPC Global RFID標準
6.6.3UID編碼體系
6.6.4國內RIFD標準體系的研究與發展
6.7無線傳感器網絡標準化
6.8本章小結
第7章物聯網功能實驗示例
7.1物聯網平臺資源
7.2Windows系統開發環境
7.3智能傳感器模塊部分
7.3.1光照傳感器
7.3.2人體檢測傳感器
7.3.3聲音檢測傳感器
7.3.4溫濕度傳感器
7.4無線通信模塊的RFID通信實驗
7.4.1RFID自動讀卡實驗
7.4.2基於RFID的電子錢包應用實驗
7.5本章小結
第8章智能農業
8.1智能農業概述
8.1.1智能農業在國內外的發展現狀
8.1.2基於物聯網的智能農業的意義
8.1.3基於物聯網的智能農業的優點
8.2農產品批發市場信息系統建設
8.2.1信息系統總體設計
8.2.2市場業務管理平臺
8.2.3信息採集發佈平臺
8.2.4電子商務平臺
8.2.5物流配送平臺
8.2.6信息基礎平臺
8.2.7農產品質量安全信息平臺
8.3基於物聯網的智能大棚(中國電信方案)
8.3.1智能大棚系統總體設計
8.3.2監控軟件功能
8.3.3智能大棚系統的關鍵技術
8.3.4技術方案
8.3.5系統集成方案
8.4智能溫室遠程監控系統的設計
8.4.1監控系統總體設計
8.4.2下位機系統設計
8.4.3上位機系統設計
8.55G在智能農業中的應用前景
8.6本章小結
第9章物聯網技術應用實踐
9.1倉儲智能管理系統
9.1.1研究目的
9.1.2系統總體結構
9.1.3RFID系統的理論基礎
9.1.4RFID系統傳輸模型與鏈路計算
9.1.5ISO/IEC 180006C協議與標簽識別方法簡析
9.1.6系統硬件設計
9.1.7固定式UHF RFID讀寫器硬件設計
9.1.8通信協議分析與軟件設計
9.1.9標簽到讀寫器通信
9.1.10ISO/IEC 180006C協議解碼設計
9.1.11讀寫器與單標簽通信
9.2倉儲智能管理系統實現
9.2.1搭建測試平臺
9.2.2貨品操作測試
9.3智能物流監管系統研究
9.3.1智能物流監管系統總體方案設計
9.3.2智能物流監管系統工作流程
9.3.3智能物流監管系統子系統的構成
9.3.4系統硬件設計
9.3.5改進的自適應動態時隙ALOHA算法
9.3.6硬件實現
9.3.7基於雲服務器的軟件設計及實現
9.3.8客戶端軟件設計與實現
9.3.9數據庫設計
9.4智能物流系統實現
9.4.1智能物流系統連接測試平臺的搭建
9.4.2智能物流系統連線測試與結果分析
9.5本章小結
附錄程序附件
參考文獻
主題書展
更多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