絲路滄桑:從10件物品的流浪看絲路多元文化的互動與傳播
商品資訊
系列名:實用歷史叢書
ISBN13:9789573287230
替代書名:Silk,Slaves,and Stupas
出版社:遠流
作者:蘇珊‧惠特菲德
譯者:陳信宏
出版日:2020/02/26
裝訂/頁數:平裝/432頁
規格:23cm*17cm*2.5cm (高/寬/厚)
版次:1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序
目次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多種民族透過遺落的物品,在絢爛的絲路歷史中對話
◎為什麼古中國不流行玻璃,卻在南越王族墓中發現希臘化的玻璃碗?
◎為什麼衣索比亞無人聞問的修道院中,會發現貴霜帝國的一百多枚金幣?
◎為什麼北周李賢將軍的陪葬物中,竟有一支描繪特洛伊戰爭的銀質水壺?
繼《絲路歲月》這部暢銷作後,蘇珊.惠特菲德藉由對物品描繪誘人的圖像,進一步拓展我們對這條巨大文化公路的探索。《絲路滄桑》講述的故事聚焦於九件非常不同的物品,以及被當成商品販售、流落各地的奴隸,這些彷彿觸手可及的事物,讓我們得以窺見這條漫長貿易路線上令人難以置信的民族、技術、經濟與文化互動。
讓我們透過十件遺世珍寶,展開一段跨越時間與空間的滄桑旅程──
◎為什麼古中國不流行玻璃,卻在南越王族墓中發現希臘化的玻璃碗?
◎為什麼衣索比亞無人聞問的修道院中,會發現貴霜帝國的一百多枚金幣?
◎為什麼北周李賢將軍的陪葬物中,竟有一支描繪特洛伊戰爭的銀質水壺?
繼《絲路歲月》這部暢銷作後,蘇珊.惠特菲德藉由對物品描繪誘人的圖像,進一步拓展我們對這條巨大文化公路的探索。《絲路滄桑》講述的故事聚焦於九件非常不同的物品,以及被當成商品販售、流落各地的奴隸,這些彷彿觸手可及的事物,讓我們得以窺見這條漫長貿易路線上令人難以置信的民族、技術、經濟與文化互動。
讓我們透過十件遺世珍寶,展開一段跨越時間與空間的滄桑旅程──
作者簡介
蘇珊.惠特菲德 (Susan Whitfield)
《絲路歲月》(Life Along The Silk Road)作者,身兼學者、策展人、作家與旅行家,過去三十年來致力於探究絲路的歷史、藝術、宗教、文化、物品、探索活動及人物。曾在大英圖書館主持「國際敦煌計畫」(International Dunhuang Project),讓學者和一般大眾可以在網路上查詢超過五萬件收藏於全世界各地、年代為十一世紀之前的絲路文物原稿。
《絲路歲月》(Life Along The Silk Road)作者,身兼學者、策展人、作家與旅行家,過去三十年來致力於探究絲路的歷史、藝術、宗教、文化、物品、探索活動及人物。曾在大英圖書館主持「國際敦煌計畫」(International Dunhuang Project),讓學者和一般大眾可以在網路上查詢超過五萬件收藏於全世界各地、年代為十一世紀之前的絲路文物原稿。
名人/編輯推薦
各界推薦:
「沒有一本書能像《絲路滄桑》這樣貼近絲路生活。」
──卜正民,英屬哥倫比亞大學教授、《維梅爾的帽子》(Vermeer's Hat)作者
「蘇珊.惠特菲德以微觀到宏觀的方式講述這幾件歐亞大陸的關鍵物品,對於探討絲路的書籍而言是一種新方式;極少有其他學者能做到她在本書達到的成就。不僅如此,無論學生、博物館參觀者、喜愛神遊四方的椅上旅人,以及文物研究專家都適合閱讀她所撰寫的內容。」
──米華健,著有《絲綢之路:一份短短的簡介》(The Silk Road: A Very Short Introduction)
「蘇珊.惠特菲德對於絲路物質文化的理解無人能比。藉著對於絲路文物既深又廣的研究,她帶領讀者前往世界的遙遠角落。」
──劉欣如,著有《一帶一路:帶你進入絲綢之路的歷史》(The Silk Road in World History)
「傳說中的絲路在這本引人入勝又博大精深的書裡活了起來。書中針對現代人種種熟悉與不熟悉的物品、民族與地貌,講述一則則迷人的故事。」
──楊雅南,著有《印度市集:比哈爾的市場、社會與殖民邦》(Bazaar India: Markets, Society, and the Colonial State in Bihar)
「能在歐亞大陸和非洲的各民族、文化、政體中既深且廣的延伸,是惠特菲德的研究特點之一。儘管十章中有一半的物體在今日的中國疆界內被發掘,惠特菲德仍竭盡全力將這些發現與中國之外更廣泛的歐亞交流網絡聯繫起來,反映了中國絲綢之路研究領域長期以來以中國為中心的偏見。」 ──《絲路日報》
「惠特菲德確立一個值得追求的主題:絲綢之路上的文物不僅引人入勝,光是一件文物就能承載著人類歷史上綿長的年代與龐大的地域範疇。」 ──《亞洲書籍評論》
林聖智 (中研院史語所研究員)
寒波 (演化人類學「盲眼的尼安德塔石器匠」版主)
謝金魚 (歷史作家)
謝哲青 (作家、知名節目主持人)
──各界珍奇推薦
「沒有一本書能像《絲路滄桑》這樣貼近絲路生活。」
──卜正民,英屬哥倫比亞大學教授、《維梅爾的帽子》(Vermeer's Hat)作者
「蘇珊.惠特菲德以微觀到宏觀的方式講述這幾件歐亞大陸的關鍵物品,對於探討絲路的書籍而言是一種新方式;極少有其他學者能做到她在本書達到的成就。不僅如此,無論學生、博物館參觀者、喜愛神遊四方的椅上旅人,以及文物研究專家都適合閱讀她所撰寫的內容。」
──米華健,著有《絲綢之路:一份短短的簡介》(The Silk Road: A Very Short Introduction)
「蘇珊.惠特菲德對於絲路物質文化的理解無人能比。藉著對於絲路文物既深又廣的研究,她帶領讀者前往世界的遙遠角落。」
──劉欣如,著有《一帶一路:帶你進入絲綢之路的歷史》(The Silk Road in World History)
「傳說中的絲路在這本引人入勝又博大精深的書裡活了起來。書中針對現代人種種熟悉與不熟悉的物品、民族與地貌,講述一則則迷人的故事。」
──楊雅南,著有《印度市集:比哈爾的市場、社會與殖民邦》(Bazaar India: Markets, Society, and the Colonial State in Bihar)
「能在歐亞大陸和非洲的各民族、文化、政體中既深且廣的延伸,是惠特菲德的研究特點之一。儘管十章中有一半的物體在今日的中國疆界內被發掘,惠特菲德仍竭盡全力將這些發現與中國之外更廣泛的歐亞交流網絡聯繫起來,反映了中國絲綢之路研究領域長期以來以中國為中心的偏見。」 ──《絲路日報》
「惠特菲德確立一個值得追求的主題:絲綢之路上的文物不僅引人入勝,光是一件文物就能承載著人類歷史上綿長的年代與龐大的地域範疇。」 ──《亞洲書籍評論》
林聖智 (中研院史語所研究員)
寒波 (演化人類學「盲眼的尼安德塔石器匠」版主)
謝金魚 (歷史作家)
謝哲青 (作家、知名節目主持人)
──各界珍奇推薦
序
引言(節錄)
在部分史料編纂者眼中,一件關鍵性物品的吸引力就跟一位「偉人」一樣重要,而其他人則是藉著檢視樸實但為數眾多的陶瓷破片以理解過去。本書試圖採取介於這兩者之間的作法,大部分的章節都聚焦於單一物品,但也藉著檢視其他相關物品──包括人在內──以思索那件物品的情境。此處挑選的物品背後都有複雜的故事,而本書的目標即是在於對此提出「厚實描述」(thick description),將每一件物品放在其所屬的時間與地點做出仔細分析。
包括人在內的物品移動,在絲路的概念中占有關鍵性的地位,而本書中挑選的大多數物品也都曾經在絲路上遷移過。不過,絕大多數的這類物品──不管是日常用品還是奢侈品,也不管是否經歷過交易──都早已消失無蹤:食物、酒與藥物都已遭受吞食;奴隸、大象、與馬匹已經死亡;紡織物、木材與象牙已經腐朽;玻璃與陶器已經破碎。只有在極少數的案例裡,物品才會在刻意安排或意外狀況中保存下來,例如大量的金屬或玻璃,還有因為具有相當程度的貴重性而跟著屍體一同埋葬的物品,例如本書探討的其中三件物品(第一、二、五章)。至於其他物品曾經存在過的事實,則是經常只留有文獻紀錄,但考古學與文獻證據都極為零碎殘缺。
在這些故事當中,物品並非中立而且毫無變化:它們不但會改變,也會引發改變。在這方面,物質文化觀點尤其與絲路密切相關。在物品和它們接觸到的文化──包括製作物品、運送物品、接收物品、使用物品、販賣物品以及丟棄物品的文化──所進行的互動中,我們可以對於那些時期的那些文化獲得新觀點。本書除了採取一般探究物質文化的常見作法,亦即藉由近代對於「東西」的討論而納入東西與人類(人類本身也是「東西」)的互動之外,也探討東西與人類之間的互賴──也就是這兩者之間的糾葛。
本書探究的時代與地點就存在著這樣的糾葛。此處挑選的大多數物品都擁有不只一種文化情境,並且和不同文化與時代的東西──包括人在內──都有所糾葛。我不把本書中的討論局限於物品的原始環境,而是在許多案例中都會把那些物品的故事帶到當下,檢視各種非常不一樣的關係──包括物品與修護員、策展者、學者、收藏者、掠奪者以及其他人物的糾葛。
我探討的其中幾件物品是奢侈品或紀念性的物品──例如耳環、水壺、絲綢、可蘭經與佛塔。書中談到的那對耳環(第一章)發現於匈奴帝國領域裡的一座墳墓內,其中呈現的特質以及使用的材料,則是來自許多被歸入「匈奴」與「中國」這兩種標籤下的文化。講述那對耳環的故事經常趨向於二分化──草原式與定居式的生活、遊牧與農耕、野蠻與文明──但我在本書中非常希望能夠避免這種觀點,因為我認為這樣的區別既粗陋又缺乏效益。本書的討論意在質疑二元性標籤或者其他這類硬性區別的使用,包括有時對於貿易與進貢以及政府貿易與私人貿易所做出的區別。本書的其中一個用意,就是要證明這些議題比有些時候呈現出來的更加複雜,藉此播下懷疑的種子,並且為進一步閱讀提出參考。
在本書討論的所有東西的故事裡,環境都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環境提供了材料、條件與驅動力,而促成科技的發展、物件的利用與生產,以及民族的移動。舉例而言,環境變遷在耳環的故事裡是一項催化劑:有些學者認為匈奴人源自阿爾泰地區(Altai),但在西元前四世紀因為氣候改變被迫外移,於是南遷至中亞以及中國邊界,也就是我們在第一章看到他們的地方。接下來,也有人主張這樣的移動迫使月氏民族這群既有的人口西移,而建立了嚈噠帝國,可能就是第五章探討的那個巴克特里亞水壺的製作者。
第一章提出的另一個同樣複雜的議題,則是東西在何處製作,由什麼人製作,又是為了誰而製作的問題。科技、材料、潮流與工匠都會移動──我會主張這是絲路的一項重要性質──而我們對於這些耳環的製作地點頂多只能提出試探性的假設。我們必須接受這些假設可能會被未來的新發現推翻。換句話說,在許多案例當中,面對絲路的物質文化,我們的理解都缺乏穩固的根基。
那對耳環因為被埋入墳墓中而保存下來,而本書探討的另外兩件物品也是如此:希臘風格的玻璃碗(第二章)與巴克特里亞水壺(第五章)。這些物品都是發現於菁英階級人士的墳墓裡,所以這類物品有可能被視為「外來」或者「異國」物品,放進墳墓裡乃是為了強化死者的地位與廣泛見識。而這樣的推斷自然也是假設了廣泛的見識在死者的社會裡被視為一種正面特質。
探討巴克特里亞水壺的那一章,指出無形文化遺產的傳播在絲路上所扮演的重要角色,只是這種角色經常遭到忽略。那件實質物品雖有前例,也就是羅馬帝國與薩桑王朝的容器,卻發展出自己的特質;容器表面上描繪的故事也是如此,雖然極有可能取材自特洛伊戰爭,卻發展出自己的特性,例如帕里斯(Paris)拿著兩個水果,看起來卻一點都不像是蘋果。當然,沒有證據可以證明他們對於羅馬的水壺或特洛伊戰爭的史詩懷有任何直接知識,而且製作這件物品的工匠與這件物品原本的主人也很可能是將其視為一件全然屬於當地的產物,描繪的也是當地的故事。不過,這件物品東移進入中國之後,必定會被視為外來的產物──來自於「西方」,儘管那個西方是中亞而不是歐洲的邊界。
第二章探討希臘風格玻璃碗,所討論的玻璃與玻璃科技,與第八章對於絲路上的蠶絲業的討論構成一項值得注意的比較與對比。玻璃原料在歐亞大陸大部分地區都輕易可得,而且技術也同樣存在,至少是對原料高溫加熱而使其發生轉變,並且利用助熔劑降低加熱溫度的技術。這種科技至少從西元前第一千年間,就已經發明或是傳播於歐亞大陸各地。不過,不像絲綢是始自東方,玻璃科技則是在西亞的歐洲邊緣發展完善──然後再往東傳播到薩桑王朝統治下的波斯以及中國與朝鮮。南亞傳統也許是獨立發展而成,但絕對受到來自西亞的物品所影響。此外,絲綢科技及其產品雖然在絲路上的所有主要文化中都頗精通與重視,玻璃科技在中國的進展卻是時斷時續。也許這是因為其他的材料──諸如玉以及越來越精緻的陶瓷──早就滿足對於堅硬的半透明材料的需求,而不像陶瓷科技發展程度遠低於中國的其他地方必須靠玻璃填補這種需求。不過,玻璃顯然受到部分人重視,這點可由以下幾種情形看得出來,例如菁英階級人士墳墓裡的玻璃器物、玻璃在佛教當中的重要性,以及玻璃科技在中國不同時期中的採用與實驗。
絲綢是這個故事中一個持續存在的中心部分,而我在第八章挑選一塊出現在八至十世紀這段晚近時期的絲綢進行討論,以便探究絲綢科技──包括桑樹的栽種、蠶的養殖,以及紡織──從中國這個源頭向外傳播的情形。絲綢雖然不總是這整個時期中的主要貿易商品,甚至也不是部分貿易網絡的主要商品,卻無疑保有相當程度的重要性。絲綢的原料與加工成品在這段時期中持續受到重視與交易。隨著這些材料與科技傳播到中國以外,我們也看到新式織法的發展。
絲綢──以及玻璃──在佛教的故事裡都占有一席之地,在佛教信仰活動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在第四章對於阿姆路克達拉佛塔(Amluk Dara Stupa)的主塔所進行的討論當中,我還會再進一步探究佛教。這座佛塔雖是一件建築物,不會在絲路上移動,但是卻反映了佛教的傳播以及斯瓦特谷(Swat valley)這個地方在環境、文化、宗教與政治等方面的樣貌變遷。此外,這座佛塔也引人討論建築形式的傳播所涉及的複雜物流問題。
第六章討論的于闐木畫也屬於佛教故事的一部分,但我挑選那塊木畫是因為其中呈現的其他敘事,尤其是關於馬匹的重要性以及經常遭遺忘的小型絲路文化所扮演的角色:在這個例子中是于闐文化。這一章也顯示學者距離真正了解絲路還有多麼遙遠:這一章描寫在于闐各地經常可見的圖像,但我們對這些圖像至今仍然難以解讀。
本書中探討的三件文書物品之所以會被挑選,原因是這三件物品的文字內容各有不同的背景環境。第三章檢視一大批來自貴霜帝國(Kushan Empire)的金幣。錢幣落在文書與物品的分界線上,所以錢幣學這門學問橫跨歷史與考古學的情形也許不令人意外。在許多文化裡,錢幣都能夠證明其他文獻記載的統治者時序與名稱,有時也能夠填補記載中的空缺。就貴霜帝國而言,錢幣是重建其帝王年表的主要來源。那些錢幣上銘刻的文字讓史學家能夠重新建構歷代統治者的時間軸,儘管這條時間軸的起點究竟該定在什麼時候仍有不少爭議。除了錢幣以外,並沒有發現多少來自貴霜人本身的文字紀錄,而鄰近的帝國──例如中國的後漢──在其史書中記載的統治者名稱,則是難以比對。因此,在我們對於貴霜歷史的理解中,考古學扮演的角色遠比在其他文字發達的文化裡大了許多。除此之外,那批錢幣還有進一步的故事要告訴我們,原因是那批錢幣不是發現於貴霜帝國或者鄰近的貿易夥伴國當中,而是在數千英里之外的一座基督教修道院裡,位於現在的衣索比亞境內。我們雖然能夠推測,卻無法確知這些錢幣遷移如此之遠的原因。不過,單從這項事實即可得知那個時期已經存在橫越海洋與陸地的長程路線。
本書檢視的第二件文書(第九章)所來自的文化(中國),不論文書證據還是考古證據都相當豐富,而且有時也能夠互相支持──最引人注意的一個例子就是商朝的歷代統治者。中國有許許多多的文書,包括記載詳盡的政治史書。此外,中國歷史對於文字記載的重視向來都高於考古發現及其他證據,但如同何肯(Charles Holcombe)指出的:「有三項主題主流傳統中國史學家極少受碰觸,也就是貿易、佛教與外國人。」這些廣為傳遞的文書所表達的都是識字階級與正統菁英的觀點。不過,此處的這些斷簡殘篇來自於考古情境,不是同一套挑選標準之下的產物,因此呈現出了中國文化的另一個部分。這件文書是一本印刷曆書,是當時相當熱門但遭到禁止的一種文書。本章探討文書在大多數人口皆屬文盲或半文盲的社會裡所扮演的角色,主張文書也能夠對這些群體「傳達訊息」。
第三件文書是一件神聖物品,是由菁英階級書寫的「藍色可蘭經」的其中一頁(第七章)。這部伊斯蘭經典的抄本採用阿拉伯文,以金色與銀色墨水寫在靛藍色的羊皮紙上。這件物品的出處以及製作的靈感來源都沒有確定的答案,也引起了許多爭論。有人提議這件物品可能和製作於數千英里外的佛教東亞的其他類似文書有所關聯。
我雖然試圖把各式各樣的主題都涵蓋在本書裡,但有些畢竟還是不免被忽略。其實我也想討論音樂、醫藥以及食物,而且我也沒有納入帶有確切軍事用途的物品。不過,我納入奴隸卻完全是一項刻意做出的決定。不論在哪個時代或者文化裡,絲路上都有奴隸的存在,而且他們無疑也構成絲路貿易中很大的一部分。儘管如此,他們在絲路的歷史中卻經常只是被順便提及而已。
在部分史料編纂者眼中,一件關鍵性物品的吸引力就跟一位「偉人」一樣重要,而其他人則是藉著檢視樸實但為數眾多的陶瓷破片以理解過去。本書試圖採取介於這兩者之間的作法,大部分的章節都聚焦於單一物品,但也藉著檢視其他相關物品──包括人在內──以思索那件物品的情境。此處挑選的物品背後都有複雜的故事,而本書的目標即是在於對此提出「厚實描述」(thick description),將每一件物品放在其所屬的時間與地點做出仔細分析。
包括人在內的物品移動,在絲路的概念中占有關鍵性的地位,而本書中挑選的大多數物品也都曾經在絲路上遷移過。不過,絕大多數的這類物品──不管是日常用品還是奢侈品,也不管是否經歷過交易──都早已消失無蹤:食物、酒與藥物都已遭受吞食;奴隸、大象、與馬匹已經死亡;紡織物、木材與象牙已經腐朽;玻璃與陶器已經破碎。只有在極少數的案例裡,物品才會在刻意安排或意外狀況中保存下來,例如大量的金屬或玻璃,還有因為具有相當程度的貴重性而跟著屍體一同埋葬的物品,例如本書探討的其中三件物品(第一、二、五章)。至於其他物品曾經存在過的事實,則是經常只留有文獻紀錄,但考古學與文獻證據都極為零碎殘缺。
在這些故事當中,物品並非中立而且毫無變化:它們不但會改變,也會引發改變。在這方面,物質文化觀點尤其與絲路密切相關。在物品和它們接觸到的文化──包括製作物品、運送物品、接收物品、使用物品、販賣物品以及丟棄物品的文化──所進行的互動中,我們可以對於那些時期的那些文化獲得新觀點。本書除了採取一般探究物質文化的常見作法,亦即藉由近代對於「東西」的討論而納入東西與人類(人類本身也是「東西」)的互動之外,也探討東西與人類之間的互賴──也就是這兩者之間的糾葛。
本書探究的時代與地點就存在著這樣的糾葛。此處挑選的大多數物品都擁有不只一種文化情境,並且和不同文化與時代的東西──包括人在內──都有所糾葛。我不把本書中的討論局限於物品的原始環境,而是在許多案例中都會把那些物品的故事帶到當下,檢視各種非常不一樣的關係──包括物品與修護員、策展者、學者、收藏者、掠奪者以及其他人物的糾葛。
我探討的其中幾件物品是奢侈品或紀念性的物品──例如耳環、水壺、絲綢、可蘭經與佛塔。書中談到的那對耳環(第一章)發現於匈奴帝國領域裡的一座墳墓內,其中呈現的特質以及使用的材料,則是來自許多被歸入「匈奴」與「中國」這兩種標籤下的文化。講述那對耳環的故事經常趨向於二分化──草原式與定居式的生活、遊牧與農耕、野蠻與文明──但我在本書中非常希望能夠避免這種觀點,因為我認為這樣的區別既粗陋又缺乏效益。本書的討論意在質疑二元性標籤或者其他這類硬性區別的使用,包括有時對於貿易與進貢以及政府貿易與私人貿易所做出的區別。本書的其中一個用意,就是要證明這些議題比有些時候呈現出來的更加複雜,藉此播下懷疑的種子,並且為進一步閱讀提出參考。
在本書討論的所有東西的故事裡,環境都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環境提供了材料、條件與驅動力,而促成科技的發展、物件的利用與生產,以及民族的移動。舉例而言,環境變遷在耳環的故事裡是一項催化劑:有些學者認為匈奴人源自阿爾泰地區(Altai),但在西元前四世紀因為氣候改變被迫外移,於是南遷至中亞以及中國邊界,也就是我們在第一章看到他們的地方。接下來,也有人主張這樣的移動迫使月氏民族這群既有的人口西移,而建立了嚈噠帝國,可能就是第五章探討的那個巴克特里亞水壺的製作者。
第一章提出的另一個同樣複雜的議題,則是東西在何處製作,由什麼人製作,又是為了誰而製作的問題。科技、材料、潮流與工匠都會移動──我會主張這是絲路的一項重要性質──而我們對於這些耳環的製作地點頂多只能提出試探性的假設。我們必須接受這些假設可能會被未來的新發現推翻。換句話說,在許多案例當中,面對絲路的物質文化,我們的理解都缺乏穩固的根基。
那對耳環因為被埋入墳墓中而保存下來,而本書探討的另外兩件物品也是如此:希臘風格的玻璃碗(第二章)與巴克特里亞水壺(第五章)。這些物品都是發現於菁英階級人士的墳墓裡,所以這類物品有可能被視為「外來」或者「異國」物品,放進墳墓裡乃是為了強化死者的地位與廣泛見識。而這樣的推斷自然也是假設了廣泛的見識在死者的社會裡被視為一種正面特質。
探討巴克特里亞水壺的那一章,指出無形文化遺產的傳播在絲路上所扮演的重要角色,只是這種角色經常遭到忽略。那件實質物品雖有前例,也就是羅馬帝國與薩桑王朝的容器,卻發展出自己的特質;容器表面上描繪的故事也是如此,雖然極有可能取材自特洛伊戰爭,卻發展出自己的特性,例如帕里斯(Paris)拿著兩個水果,看起來卻一點都不像是蘋果。當然,沒有證據可以證明他們對於羅馬的水壺或特洛伊戰爭的史詩懷有任何直接知識,而且製作這件物品的工匠與這件物品原本的主人也很可能是將其視為一件全然屬於當地的產物,描繪的也是當地的故事。不過,這件物品東移進入中國之後,必定會被視為外來的產物──來自於「西方」,儘管那個西方是中亞而不是歐洲的邊界。
第二章探討希臘風格玻璃碗,所討論的玻璃與玻璃科技,與第八章對於絲路上的蠶絲業的討論構成一項值得注意的比較與對比。玻璃原料在歐亞大陸大部分地區都輕易可得,而且技術也同樣存在,至少是對原料高溫加熱而使其發生轉變,並且利用助熔劑降低加熱溫度的技術。這種科技至少從西元前第一千年間,就已經發明或是傳播於歐亞大陸各地。不過,不像絲綢是始自東方,玻璃科技則是在西亞的歐洲邊緣發展完善──然後再往東傳播到薩桑王朝統治下的波斯以及中國與朝鮮。南亞傳統也許是獨立發展而成,但絕對受到來自西亞的物品所影響。此外,絲綢科技及其產品雖然在絲路上的所有主要文化中都頗精通與重視,玻璃科技在中國的進展卻是時斷時續。也許這是因為其他的材料──諸如玉以及越來越精緻的陶瓷──早就滿足對於堅硬的半透明材料的需求,而不像陶瓷科技發展程度遠低於中國的其他地方必須靠玻璃填補這種需求。不過,玻璃顯然受到部分人重視,這點可由以下幾種情形看得出來,例如菁英階級人士墳墓裡的玻璃器物、玻璃在佛教當中的重要性,以及玻璃科技在中國不同時期中的採用與實驗。
絲綢是這個故事中一個持續存在的中心部分,而我在第八章挑選一塊出現在八至十世紀這段晚近時期的絲綢進行討論,以便探究絲綢科技──包括桑樹的栽種、蠶的養殖,以及紡織──從中國這個源頭向外傳播的情形。絲綢雖然不總是這整個時期中的主要貿易商品,甚至也不是部分貿易網絡的主要商品,卻無疑保有相當程度的重要性。絲綢的原料與加工成品在這段時期中持續受到重視與交易。隨著這些材料與科技傳播到中國以外,我們也看到新式織法的發展。
絲綢──以及玻璃──在佛教的故事裡都占有一席之地,在佛教信仰活動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在第四章對於阿姆路克達拉佛塔(Amluk Dara Stupa)的主塔所進行的討論當中,我還會再進一步探究佛教。這座佛塔雖是一件建築物,不會在絲路上移動,但是卻反映了佛教的傳播以及斯瓦特谷(Swat valley)這個地方在環境、文化、宗教與政治等方面的樣貌變遷。此外,這座佛塔也引人討論建築形式的傳播所涉及的複雜物流問題。
第六章討論的于闐木畫也屬於佛教故事的一部分,但我挑選那塊木畫是因為其中呈現的其他敘事,尤其是關於馬匹的重要性以及經常遭遺忘的小型絲路文化所扮演的角色:在這個例子中是于闐文化。這一章也顯示學者距離真正了解絲路還有多麼遙遠:這一章描寫在于闐各地經常可見的圖像,但我們對這些圖像至今仍然難以解讀。
本書中探討的三件文書物品之所以會被挑選,原因是這三件物品的文字內容各有不同的背景環境。第三章檢視一大批來自貴霜帝國(Kushan Empire)的金幣。錢幣落在文書與物品的分界線上,所以錢幣學這門學問橫跨歷史與考古學的情形也許不令人意外。在許多文化裡,錢幣都能夠證明其他文獻記載的統治者時序與名稱,有時也能夠填補記載中的空缺。就貴霜帝國而言,錢幣是重建其帝王年表的主要來源。那些錢幣上銘刻的文字讓史學家能夠重新建構歷代統治者的時間軸,儘管這條時間軸的起點究竟該定在什麼時候仍有不少爭議。除了錢幣以外,並沒有發現多少來自貴霜人本身的文字紀錄,而鄰近的帝國──例如中國的後漢──在其史書中記載的統治者名稱,則是難以比對。因此,在我們對於貴霜歷史的理解中,考古學扮演的角色遠比在其他文字發達的文化裡大了許多。除此之外,那批錢幣還有進一步的故事要告訴我們,原因是那批錢幣不是發現於貴霜帝國或者鄰近的貿易夥伴國當中,而是在數千英里之外的一座基督教修道院裡,位於現在的衣索比亞境內。我們雖然能夠推測,卻無法確知這些錢幣遷移如此之遠的原因。不過,單從這項事實即可得知那個時期已經存在橫越海洋與陸地的長程路線。
本書檢視的第二件文書(第九章)所來自的文化(中國),不論文書證據還是考古證據都相當豐富,而且有時也能夠互相支持──最引人注意的一個例子就是商朝的歷代統治者。中國有許許多多的文書,包括記載詳盡的政治史書。此外,中國歷史對於文字記載的重視向來都高於考古發現及其他證據,但如同何肯(Charles Holcombe)指出的:「有三項主題主流傳統中國史學家極少受碰觸,也就是貿易、佛教與外國人。」這些廣為傳遞的文書所表達的都是識字階級與正統菁英的觀點。不過,此處的這些斷簡殘篇來自於考古情境,不是同一套挑選標準之下的產物,因此呈現出了中國文化的另一個部分。這件文書是一本印刷曆書,是當時相當熱門但遭到禁止的一種文書。本章探討文書在大多數人口皆屬文盲或半文盲的社會裡所扮演的角色,主張文書也能夠對這些群體「傳達訊息」。
第三件文書是一件神聖物品,是由菁英階級書寫的「藍色可蘭經」的其中一頁(第七章)。這部伊斯蘭經典的抄本採用阿拉伯文,以金色與銀色墨水寫在靛藍色的羊皮紙上。這件物品的出處以及製作的靈感來源都沒有確定的答案,也引起了許多爭論。有人提議這件物品可能和製作於數千英里外的佛教東亞的其他類似文書有所關聯。
我雖然試圖把各式各樣的主題都涵蓋在本書裡,但有些畢竟還是不免被忽略。其實我也想討論音樂、醫藥以及食物,而且我也沒有納入帶有確切軍事用途的物品。不過,我納入奴隸卻完全是一項刻意做出的決定。不論在哪個時代或者文化裡,絲路上都有奴隸的存在,而且他們無疑也構成絲路貿易中很大的一部分。儘管如此,他們在絲路的歷史中卻經常只是被順便提及而已。
目次
關於音譯與姓名的處理方式
引言
1.一對鄂爾多斯乾草原的耳環
2.一個希臘化風格的玻璃碗
3.一批貴霜帝國的金幣
4.一座阿姆路克達拉的佛塔
5.一支巴克特里亞的水壺
6.一塊于闐王國的木畫
7.一張藍色的可蘭經
8.一塊拜占庭的獵人絲綢
9.一份敦煌藏經洞裡的中國曆書
10.一個不知名的奴隸
致謝
參考書目
引言
1.一對鄂爾多斯乾草原的耳環
2.一個希臘化風格的玻璃碗
3.一批貴霜帝國的金幣
4.一座阿姆路克達拉的佛塔
5.一支巴克特里亞的水壺
6.一塊于闐王國的木畫
7.一張藍色的可蘭經
8.一塊拜占庭的獵人絲綢
9.一份敦煌藏經洞裡的中國曆書
10.一個不知名的奴隸
致謝
參考書目
主題書展
更多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