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書摘/試閱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本書為聖嚴法師「佛法正知見」與「日常修行」的文章結集。
★且修且行!讀者可練習用佛法來幫助自己,過清淨無憂、平安幸福的生活。
# 佛法的三個層次:信仰→理解→實踐
# 如何解脫,修禪定智慧
# 相信因果,所以心平氣和
# 不需擔心,只要用心
# 內心平安,人人都友善
● 知見與修行,是修學佛法的根本,缺一不可。
【佛法的正知見篇――從信仰入手】
佛法的基本原則,就是戒、定、慧三無漏學,除此之外,如果說還有什麼最高的、無上的大法,都是一時方便說。
踏實的佛法觀點,不能離開戒、定、慧,從釋迦牟尼佛開始就是這個樣子。然而因為眾生根性的不同,有人重視戒律的受持,有人重視禪定的修持,有人重視慧學的熏聞。
中國禪宗的祖師們不很講究呆板的戒條,也不很講究定的修持,而是特別著重於智慧的開發。可是凡得大悟的人,一定是非常清淨的人,身清淨、語清淨、心清淨,三業清淨,他才能夠真有智慧。如果說真智慧已開發,而三業不清淨,那種智慧仍是有問題的。
至於佛教的「心法」,第一步,是檢點自己的心念,已想、將想、正想的每一個念頭都很清楚。
【日常生活的修行篇――平安幸福 要靠自己】
許多人認為我這個老和尚有修行,讓我祝福一下,好像比較靈驗一點,功德比較大一點,所以許多人身體不好,就希望請老和尚來為他們祝福一下,但是我有點懷疑:我的祝福,真的比你們的祝福有用嗎?
有一對年輕夫婦請我祝福他們婚姻幸福,我對他們說:「祝福你們婚姻幸福!」可是他們一回去就吵了架,然後打電話給我:「師父,你的祝福沒有用,我們回來以後還是吵架。」我回答說:「我沒有說我的祝福一定有用,那是你們迷信;祝福以後,你們自己愛吵架,我有什麼辦法!」
平安要靠自己。在宗教場合裡,無論是請宗教師,或是請神、佛、菩薩為我們祝福,這在心理上雖然有用,可是最可靠的,還是要從自己內心做起。除了希望別人祝福,我們也要祝福自己;當你要生氣、和別人吵架的時候,告訴自己不要這麼做。像上述的夫妻倆明明希望不要吵架,為什麼還要吵?將幸福交代給一個老和尚,自己卻沒有去經營自己的幸福,這是很顛倒、很奇怪的事,可是很多人就是這樣的人。
這個世界需要佛法,自己實踐佛法是最可靠的,希望人家做到是不容易的。如果大家都能用智慧來處理事、以慈悲來對待人,自然能夠產生力量感動他人。
★且修且行!讀者可練習用佛法來幫助自己,過清淨無憂、平安幸福的生活。
# 佛法的三個層次:信仰→理解→實踐
# 如何解脫,修禪定智慧
# 相信因果,所以心平氣和
# 不需擔心,只要用心
# 內心平安,人人都友善
● 知見與修行,是修學佛法的根本,缺一不可。
【佛法的正知見篇――從信仰入手】
佛法的基本原則,就是戒、定、慧三無漏學,除此之外,如果說還有什麼最高的、無上的大法,都是一時方便說。
踏實的佛法觀點,不能離開戒、定、慧,從釋迦牟尼佛開始就是這個樣子。然而因為眾生根性的不同,有人重視戒律的受持,有人重視禪定的修持,有人重視慧學的熏聞。
中國禪宗的祖師們不很講究呆板的戒條,也不很講究定的修持,而是特別著重於智慧的開發。可是凡得大悟的人,一定是非常清淨的人,身清淨、語清淨、心清淨,三業清淨,他才能夠真有智慧。如果說真智慧已開發,而三業不清淨,那種智慧仍是有問題的。
至於佛教的「心法」,第一步,是檢點自己的心念,已想、將想、正想的每一個念頭都很清楚。
【日常生活的修行篇――平安幸福 要靠自己】
許多人認為我這個老和尚有修行,讓我祝福一下,好像比較靈驗一點,功德比較大一點,所以許多人身體不好,就希望請老和尚來為他們祝福一下,但是我有點懷疑:我的祝福,真的比你們的祝福有用嗎?
有一對年輕夫婦請我祝福他們婚姻幸福,我對他們說:「祝福你們婚姻幸福!」可是他們一回去就吵了架,然後打電話給我:「師父,你的祝福沒有用,我們回來以後還是吵架。」我回答說:「我沒有說我的祝福一定有用,那是你們迷信;祝福以後,你們自己愛吵架,我有什麼辦法!」
平安要靠自己。在宗教場合裡,無論是請宗教師,或是請神、佛、菩薩為我們祝福,這在心理上雖然有用,可是最可靠的,還是要從自己內心做起。除了希望別人祝福,我們也要祝福自己;當你要生氣、和別人吵架的時候,告訴自己不要這麼做。像上述的夫妻倆明明希望不要吵架,為什麼還要吵?將幸福交代給一個老和尚,自己卻沒有去經營自己的幸福,這是很顛倒、很奇怪的事,可是很多人就是這樣的人。
這個世界需要佛法,自己實踐佛法是最可靠的,希望人家做到是不容易的。如果大家都能用智慧來處理事、以慈悲來對待人,自然能夠產生力量感動他人。
作者簡介
聖嚴法師(1930~2009年)
聖嚴法師1930年生於江蘇南通,1943年於狼山出家,後因戰亂投身軍旅,十年後再次披剃出家。曾於高雄美濃閉關六年,隨後留學日本,獲立正大學文學博士學位。1975年應邀赴美弘法。1989年創建法鼓山,並於2005年開創繼起漢傳禪佛教的「中華禪法鼓宗」。
聖嚴法師是一位思想家、作家暨國際知名禪師,曾獲臺灣《天下》雜誌遴選為「四百年來臺灣最具影響力的五十位人士」之一。著作豐富,中、英、日文著作達百餘種,先後獲頒中山文藝獎、中山學術獎、總統文化獎及社會各界的諸多獎項。
聖嚴法師提出「提昇人的品質,建設人間淨土」的理念,主張以大學院、大普化、大關懷三大教育推動全面教育,相繼創辦中華佛學研究所、法鼓文理學院、僧伽大學等院校,也以豐富的禪修經驗、正信的佛法觀念和方法指導東、西方人士修行。
法師著重以現代人的語言和觀點普傳佛法,陸續提出「心靈環保」、「四種環保」、「心五四運動」、「心六倫」等社會運動,並積極推展國際弘化工作,參與國際性會談,促進宗教交流,提倡建立全球性倫理,致力世界和平。其寬闊胸襟與國際化視野,深獲海內外肯定。
聖嚴法師1930年生於江蘇南通,1943年於狼山出家,後因戰亂投身軍旅,十年後再次披剃出家。曾於高雄美濃閉關六年,隨後留學日本,獲立正大學文學博士學位。1975年應邀赴美弘法。1989年創建法鼓山,並於2005年開創繼起漢傳禪佛教的「中華禪法鼓宗」。
聖嚴法師是一位思想家、作家暨國際知名禪師,曾獲臺灣《天下》雜誌遴選為「四百年來臺灣最具影響力的五十位人士」之一。著作豐富,中、英、日文著作達百餘種,先後獲頒中山文藝獎、中山學術獎、總統文化獎及社會各界的諸多獎項。
聖嚴法師提出「提昇人的品質,建設人間淨土」的理念,主張以大學院、大普化、大關懷三大教育推動全面教育,相繼創辦中華佛學研究所、法鼓文理學院、僧伽大學等院校,也以豐富的禪修經驗、正信的佛法觀念和方法指導東、西方人士修行。
法師著重以現代人的語言和觀點普傳佛法,陸續提出「心靈環保」、「四種環保」、「心五四運動」、「心六倫」等社會運動,並積極推展國際弘化工作,參與國際性會談,促進宗教交流,提倡建立全球性倫理,致力世界和平。其寬闊胸襟與國際化視野,深獲海內外肯定。
目次
佛法的正知見
學佛五示
皈依正信的佛、法、僧
外道不是佛教
以人為本的佛教
成佛的法門
大小乘佛法的不同
佛法在日常生活中
在家居士的修行
佛法的三個層次:信仰、理解、實踐
──從信仰入手、明因果到超越
青年學佛的三條件──信、願、行
般若的修行方法
願消三障諸煩惱
智慧是諸佛之母
明日的佛教
日常生活的修行
念念是新念頭,念念是好念頭
幸福快樂的人生
盲目的「我」,還是超越的「我」?
大智慧過生活
心安就有平安
正視現實,懷抱信心
生命,哲學難以解決的問題
問題來了,心平氣和地處理
愈看愈是個美人
人人都有社會地位
慈悲的溫暖
念觀音.求觀音.學觀音.做觀音
從《心經》談如何安定人心
從〈普門品〉談如何自助助人
從〈大悲咒〉談如何祈福有福
發願與發誓
為什麼要發願?
佛教徒如何發願?
如何發大願?
不要發空願
如何還願?
附錄
神佛不分與民間信仰
在家居士能不能掛念珠?
如何福慧雙修?
信仰的價值
學佛五示
皈依正信的佛、法、僧
外道不是佛教
以人為本的佛教
成佛的法門
大小乘佛法的不同
佛法在日常生活中
在家居士的修行
佛法的三個層次:信仰、理解、實踐
──從信仰入手、明因果到超越
青年學佛的三條件──信、願、行
般若的修行方法
願消三障諸煩惱
智慧是諸佛之母
明日的佛教
日常生活的修行
念念是新念頭,念念是好念頭
幸福快樂的人生
盲目的「我」,還是超越的「我」?
大智慧過生活
心安就有平安
正視現實,懷抱信心
生命,哲學難以解決的問題
問題來了,心平氣和地處理
愈看愈是個美人
人人都有社會地位
慈悲的溫暖
念觀音.求觀音.學觀音.做觀音
從《心經》談如何安定人心
從〈普門品〉談如何自助助人
從〈大悲咒〉談如何祈福有福
發願與發誓
為什麼要發願?
佛教徒如何發願?
如何發大願?
不要發空願
如何還願?
附錄
神佛不分與民間信仰
在家居士能不能掛念珠?
如何福慧雙修?
信仰的價值
書摘/試閱
【心術與心法】
大家都知道,佛法即是心法,禪修叫作鍊心。可是,一般的人所了解的「心」,和佛法所講的「心」,是不太一樣的。一般人講的「心法」,實際上是「心術」而不是「心法」。「心術」就是把心的力量運用到最高點,運用念力,指揮外境,也有人叫它作神通。
可是,心法和心術這兩個名詞和內容,也有相通的地方。
一般人用的魔術或通心術,也是心術;能夠以自己的心力,指揮物體運動,指揮他人的心念、影響他人的心向。人的心力,鍊成這種作用,可以說很可怕了。
另外一種,知道人的心念,叫作他心通;聽到遠處講話,叫作天耳通;能知人的過去名為宿命通;能見遠處及預見未來名為天眼通;能夠東隱西出變化形象,名為神足通。這五種鍊神通的方法,都叫作心術。因此,在印度的瑜伽,在中國的道家,都有這種奇門遁甲之類鍊心術的方法。
至於佛教的「心法」,第一步,是檢點自己的心念,已想、將想、正想的每一個念頭都很清楚。常人的心,是不受自己控制的,即使能夠鍊到控制他人的心,他們自己也沒有辦法控制自己的心。這是什麼原因?因為跟自我中心的煩惱相應。控制人的時候,是為了自己而控制別人,與自己的利益相應,所以能夠注意力集中。
當與自己的利益相衝突,心裡產生矛盾的時候,就不能控制他自己了。縱然在表面上,可能能夠控制,在內心中,仍沒有辦法控制;有可能一時間控制,卻沒有辦法經常控制。所以說「心法」的第一步是要經常了解自己在想什麼。
第二步再把它們逐一放下,那便是把自我的存在、自我的價值、自我的觀念、自我的見解,漸漸放下來,放得愈多,自我中心的執著便愈輕。禪修的方法,或者是學佛的方法,就是要我們從構成自我中心的五蘊中獲得解脫。色、受、想、行、識的五蘊,是生死法、是煩惱法,是我們的身心世界。
第三步,是心念的統一,過去心已經過去,未來的心還沒有出現;過去與未來既沒有,現在也就無從存在了。這就叫作心得自在,也就是五蘊無我,自在解脫。
神通有六種,前面的五種神通,是與外道相通的,可以從禪定得,也可用咒術等的方法得。第六種的漏盡通,才是不共外道的解脫境界。
現在再把心法的步驟說一遍:
第一步是使心念集中,可以用懺悔、供養、持咒、拜佛、持名、讀誦、修觀等方法。
第二步是使心念統一,這有三個層次:
一是身心統一。在用功的時候,沒有感覺到身心是兩回事,身體和心是合而為一的。這個時候,沒有想到身體的存在,不會感覺到身體的負擔。
二是內外統一。是指環境和身心的一致,沒有內外之分,看到的環境世界和我的身心是合而為一的。通常的外道,到了這個程度,認為他已和神合而為一,已經進入神的境界,已得解脫自在。
三是前念與後念的統一。前念與後念,是在同一個念頭上一直滑過來,這也有不同程度的層次。當前念與後念完全統一的時候,就是入定,但這並不等於解脫;進入禪定,只是心暫時在同一個境界下不動而已,當定力退失或於出定之後,仍會受到環境的影響而動心。
第三步是把自我中心全部粉碎,這就是統一心的出離。統一心的最高境界,就是外道講的神我合一,這是大我的出現。佛法破我執,不管大小,全部破除,才是真正的無我,才是真正的解脫。
【心安就有平安】
擔心沒有用 安心最重要
事實上,這世間處處都有平安,也處處都不平安。所謂「處處都有平安」,是因為如果你的心理狀況是平安的,當遇到任何狀況,都不會受到太大影響。我們要有一個正確的觀念―這個世界上,不如意的事情十之八九;另外,還要有一個心理準備―人的生命,隨時面臨著死亡與危機。大家聽了以後不要覺得:「這個老和尚觸我霉頭,我還這麼年輕,就叫我們面對死亡。」
因為我們不敢面對死亡這個事實,所以對死亡非常恐懼。其實恐懼死亡的人,死亡的機率反而可能比較高;如果能夠面對死亡,隨時隨地準備可能死亡的狀況,這樣一來,死亡的可能性就會減少。
獲得平安最好的方法
平安,似乎與環境有很大的關係,好像不平安都是環境帶給我們的。雖然不平安有環境的因素,但主要仍取決於我們自己內心。
臺灣曾經發生九二一大地震,震後整個臺灣兩千三百萬人非常恐懼,擔心隨時還有大地震發生,因為餘震仍然不停。後來我說了非常簡單的幾句話:「受苦受難的是大菩薩,救苦救難的是菩薩。」災難是整體臺灣的,但少數的人代替我們受難,所以這些人是菩薩現身說法,做為我們的教材,使我們從此以後,隨時隨地都有地震再來的準備。
此外,我又提出:「大地震發生之後,不可能連續不斷再發生同樣規模的地震。應該發生的已經發生,不會發生的也不可能再發生了。」雖然不能說人人都受到了啟發,但這幾句話的影響力也相當大。當時我自己的心情安定,所以才能說出這些話,但你不要認為:「這是聖嚴老和尚有這個本領,我們當然沒有辦法。」事實上,只要你願意,每個人都可以做得到。
獲得平安最好的方法,是每天都練習安心的方法,譬如一開始就教諸位的。或者是以下的方法:如果是信仰佛教,每天早上起來的時候,先在佛菩薩前做祈願或禮拜,然後打從心裡誠懇地念幾句佛菩薩聖號,這時你的心裡是平靜、安靜的,出門以後,還是有佛菩薩聖號在心裡;你也可以隨時隨地體驗呼吸,當你有一點身心狀況的時候,只要體驗一下呼吸,你的心馬上就能安定下來,如此一來,你自己是平安的,與你相處的人也會受到影響。
問:如何福慧雙修而且雙得?
答:慈悲和智慧定是相連在一起,福慧本身也一定是並行的,不要將福慧分開來看。
許多的人將佛法視為陳義高深,這種說法是錯的,也是對的。事實上,佛法是人人聽得懂,人人可以做得到,也可以照著做的;其深奧所指,則是在於佛法所說的理論和一般所說不同,佛法講的智慧是「無我」、「空」,而社會一般人講「為我」、「有我」,因此較難理解,但如果知道「空」、知道「無我」的原因是「無常」,了解「無常」,即是智慧。
由「無我」、「空」、「無常」,依此理論而修福報,心態不會患得患失,也不會以投資求回報的心修福報,這是真的福報。但若僅修福而無智慧,便不是佛教徒;修福的人若無智慧,其所修則並不是真的福,而是煩惱;修福的人一定有智慧、沒有煩惱,才是真的福,所以福慧是同時並修的,故說悲智雙運,福慧雙修。
有人說:慈濟功德會僅是專門修福的。我認為不是如此,他們一定是福慧雙修才是真正的慈濟。也有人說:法鼓山是專門修慧的。我認為這絕對錯誤,如果僅是專門修慧,則不度眾生、不說法,也就不須敲法鼓給人聽,那又何謂「法鼓山」?敲法鼓給人聽,說法度眾生,這就是修福。所以,凡是佛法定是福慧並行。
大家都知道,佛法即是心法,禪修叫作鍊心。可是,一般的人所了解的「心」,和佛法所講的「心」,是不太一樣的。一般人講的「心法」,實際上是「心術」而不是「心法」。「心術」就是把心的力量運用到最高點,運用念力,指揮外境,也有人叫它作神通。
可是,心法和心術這兩個名詞和內容,也有相通的地方。
一般人用的魔術或通心術,也是心術;能夠以自己的心力,指揮物體運動,指揮他人的心念、影響他人的心向。人的心力,鍊成這種作用,可以說很可怕了。
另外一種,知道人的心念,叫作他心通;聽到遠處講話,叫作天耳通;能知人的過去名為宿命通;能見遠處及預見未來名為天眼通;能夠東隱西出變化形象,名為神足通。這五種鍊神通的方法,都叫作心術。因此,在印度的瑜伽,在中國的道家,都有這種奇門遁甲之類鍊心術的方法。
至於佛教的「心法」,第一步,是檢點自己的心念,已想、將想、正想的每一個念頭都很清楚。常人的心,是不受自己控制的,即使能夠鍊到控制他人的心,他們自己也沒有辦法控制自己的心。這是什麼原因?因為跟自我中心的煩惱相應。控制人的時候,是為了自己而控制別人,與自己的利益相應,所以能夠注意力集中。
當與自己的利益相衝突,心裡產生矛盾的時候,就不能控制他自己了。縱然在表面上,可能能夠控制,在內心中,仍沒有辦法控制;有可能一時間控制,卻沒有辦法經常控制。所以說「心法」的第一步是要經常了解自己在想什麼。
第二步再把它們逐一放下,那便是把自我的存在、自我的價值、自我的觀念、自我的見解,漸漸放下來,放得愈多,自我中心的執著便愈輕。禪修的方法,或者是學佛的方法,就是要我們從構成自我中心的五蘊中獲得解脫。色、受、想、行、識的五蘊,是生死法、是煩惱法,是我們的身心世界。
第三步,是心念的統一,過去心已經過去,未來的心還沒有出現;過去與未來既沒有,現在也就無從存在了。這就叫作心得自在,也就是五蘊無我,自在解脫。
神通有六種,前面的五種神通,是與外道相通的,可以從禪定得,也可用咒術等的方法得。第六種的漏盡通,才是不共外道的解脫境界。
現在再把心法的步驟說一遍:
第一步是使心念集中,可以用懺悔、供養、持咒、拜佛、持名、讀誦、修觀等方法。
第二步是使心念統一,這有三個層次:
一是身心統一。在用功的時候,沒有感覺到身心是兩回事,身體和心是合而為一的。這個時候,沒有想到身體的存在,不會感覺到身體的負擔。
二是內外統一。是指環境和身心的一致,沒有內外之分,看到的環境世界和我的身心是合而為一的。通常的外道,到了這個程度,認為他已和神合而為一,已經進入神的境界,已得解脫自在。
三是前念與後念的統一。前念與後念,是在同一個念頭上一直滑過來,這也有不同程度的層次。當前念與後念完全統一的時候,就是入定,但這並不等於解脫;進入禪定,只是心暫時在同一個境界下不動而已,當定力退失或於出定之後,仍會受到環境的影響而動心。
第三步是把自我中心全部粉碎,這就是統一心的出離。統一心的最高境界,就是外道講的神我合一,這是大我的出現。佛法破我執,不管大小,全部破除,才是真正的無我,才是真正的解脫。
【心安就有平安】
擔心沒有用 安心最重要
事實上,這世間處處都有平安,也處處都不平安。所謂「處處都有平安」,是因為如果你的心理狀況是平安的,當遇到任何狀況,都不會受到太大影響。我們要有一個正確的觀念―這個世界上,不如意的事情十之八九;另外,還要有一個心理準備―人的生命,隨時面臨著死亡與危機。大家聽了以後不要覺得:「這個老和尚觸我霉頭,我還這麼年輕,就叫我們面對死亡。」
因為我們不敢面對死亡這個事實,所以對死亡非常恐懼。其實恐懼死亡的人,死亡的機率反而可能比較高;如果能夠面對死亡,隨時隨地準備可能死亡的狀況,這樣一來,死亡的可能性就會減少。
獲得平安最好的方法
平安,似乎與環境有很大的關係,好像不平安都是環境帶給我們的。雖然不平安有環境的因素,但主要仍取決於我們自己內心。
臺灣曾經發生九二一大地震,震後整個臺灣兩千三百萬人非常恐懼,擔心隨時還有大地震發生,因為餘震仍然不停。後來我說了非常簡單的幾句話:「受苦受難的是大菩薩,救苦救難的是菩薩。」災難是整體臺灣的,但少數的人代替我們受難,所以這些人是菩薩現身說法,做為我們的教材,使我們從此以後,隨時隨地都有地震再來的準備。
此外,我又提出:「大地震發生之後,不可能連續不斷再發生同樣規模的地震。應該發生的已經發生,不會發生的也不可能再發生了。」雖然不能說人人都受到了啟發,但這幾句話的影響力也相當大。當時我自己的心情安定,所以才能說出這些話,但你不要認為:「這是聖嚴老和尚有這個本領,我們當然沒有辦法。」事實上,只要你願意,每個人都可以做得到。
獲得平安最好的方法,是每天都練習安心的方法,譬如一開始就教諸位的。或者是以下的方法:如果是信仰佛教,每天早上起來的時候,先在佛菩薩前做祈願或禮拜,然後打從心裡誠懇地念幾句佛菩薩聖號,這時你的心裡是平靜、安靜的,出門以後,還是有佛菩薩聖號在心裡;你也可以隨時隨地體驗呼吸,當你有一點身心狀況的時候,只要體驗一下呼吸,你的心馬上就能安定下來,如此一來,你自己是平安的,與你相處的人也會受到影響。
問:如何福慧雙修而且雙得?
答:慈悲和智慧定是相連在一起,福慧本身也一定是並行的,不要將福慧分開來看。
許多的人將佛法視為陳義高深,這種說法是錯的,也是對的。事實上,佛法是人人聽得懂,人人可以做得到,也可以照著做的;其深奧所指,則是在於佛法所說的理論和一般所說不同,佛法講的智慧是「無我」、「空」,而社會一般人講「為我」、「有我」,因此較難理解,但如果知道「空」、知道「無我」的原因是「無常」,了解「無常」,即是智慧。
由「無我」、「空」、「無常」,依此理論而修福報,心態不會患得患失,也不會以投資求回報的心修福報,這是真的福報。但若僅修福而無智慧,便不是佛教徒;修福的人若無智慧,其所修則並不是真的福,而是煩惱;修福的人一定有智慧、沒有煩惱,才是真的福,所以福慧是同時並修的,故說悲智雙運,福慧雙修。
有人說:慈濟功德會僅是專門修福的。我認為不是如此,他們一定是福慧雙修才是真正的慈濟。也有人說:法鼓山是專門修慧的。我認為這絕對錯誤,如果僅是專門修慧,則不度眾生、不說法,也就不須敲法鼓給人聽,那又何謂「法鼓山」?敲法鼓給人聽,說法度眾生,這就是修福。所以,凡是佛法定是福慧並行。
主題書展
更多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