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秋末獻禮,精選書展75折起
觀人經:識人為成功之本
滿額折
觀人經:識人為成功之本
觀人經:識人為成功之本
觀人經:識人為成功之本
觀人經:識人為成功之本
觀人經:識人為成功之本
觀人經:識人為成功之本
觀人經:識人為成功之本
觀人經:識人為成功之本
觀人經:識人為成功之本
觀人經:識人為成功之本
觀人經:識人為成功之本
觀人經:識人為成功之本
觀人經:識人為成功之本
觀人經:識人為成功之本
觀人經:識人為成功之本
觀人經:識人為成功之本
觀人經:識人為成功之本
觀人經:識人為成功之本
觀人經:識人為成功之本
觀人經:識人為成功之本
觀人經:識人為成功之本

觀人經:識人為成功之本

商品資訊

定價
:NT$ 300 元
優惠價
90270
庫存:2
下單可得紅利積點:8 點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書摘/試閱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識人為成功之本!
一本世界上最早的人才心理學專書!
講述識人之術、用人之法及對人性的剖析;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精彩內容】
●九徵:學習如何從人的九個外在表徵來鑑別人的優劣本質。
●八觀:你知道有哪八種觀察人品格與才能的方法嗎?
●七繆:小心看人時最容易犯的七種錯誤。
●流業:人才分成十二種類型,你屬於哪一種?

【名句摘錄】
「夫聖賢之所美,莫美乎聰明;聰明之所貴,莫貴乎知人。知人誠智,則眾材得其序,而庶績之業興矣。」
「夫人材不同,成有早晚。有早智速成者,有晚智而晚成者,有少無智而終無所成者,有少有令材遂為雋器者。」
「誠仁,必有溫柔之色;誠勇,必有矜奮之色;誠智,必有明達之色。」
「其在體也:木骨、金筋、火氣、土肌、水血,五物之象也。五物之實,各有所濟。」

本書特色

●原文:三國品評人物專家劉邵經典原文。
●譯文:逐字逐句白話譯文,便於理解。
●事典:相關歷史人物事例,鑑古推今。
●人物:事典中歷史人物生平介紹,深入認識。
●釋評:闡述原典,解析精要,發人深省。
●佳句:蒐羅古今名言,佐證觀人之道。

作者簡介

劉邵
字孔才,廣平邯鄲(今位於河北省邯鄲市)人,生於漢靈帝建寧年間(168年-172年),卒於魏齊王正始年間(240年-249年)。漢獻帝時入仕,初為廣平吏,歷官太子舍人、秘書郎等,魏朝之後,曾擔任尚書郎、散騎侍郎、陳留太守等。曾受爵「關內侯」,死後則追贈光祿勳。
劉邵學問詳博,通覽群書,曾經執經講學。編有類書《皇覽》,參與製定《新律》。著有《樂論》、〈許都賦〉、〈洛都賦〉等,著作多已亡佚。僅見《觀人經》(原名:人物志)、〈趙都賦〉、〈上都官考課疏〉。
劉邵是當時著名的品評、鑑賞人物專家。《觀人經》是其代表作,書中講述了一套完整的鑑識人才之術、量能用人之方,以及對人性外在神色、內在心理的剖析,素有「識人寶鑑」之稱。據傳死後成仙,為太山公,事蹟可見王隱《晉書》。

譯註者簡介

曾珮琦
國立台北大學中國語文學士、私立淡江大學中文碩士,國立中央大學中文博士班肄業。
研究領域以先秦諸子、中國思想史為主,深受王邦雄教授、邱黃海博士兩位老師啟蒙,才對老莊哲學產生濃厚興趣,更打下深厚的國學基礎。曾任康寧專校兼任國文講師,現為專職作家。
著有:《圖解老莊思想》、《樂知學苑.莊子》、《《老子》「正言若反」之解釋與重建》。受邀於好讀出版編著《聊齋志異》與《今古奇觀》兩大套書與譯註《解厄學》一書。

目次

【導讀】一套品鑑人才、鑑定資質的系統
【序】

●九徵卷
●體別卷
●流業卷
●材理卷
●八觀卷
●七繆卷

書摘/試閱

〈材理卷〉

【原文】
若乃性不精暢,則流有七似:有漫談陳說,似有流行者。有理少多端,似若博意者。有迴說合意,似若讚解者。有處後持長,從眾所安,似能聽斷者。有避難不應,似若有餘,而實不知者。有慕通口解,似悅而不懌者。有因勝情失,窮而稱妙,跌則掎蹠,實求兩解,似理不可屈者。凡此七似,眾人之所惑也。

【譯文】
如果人的性情有所偏差,而無法通暢無阻的表現出來,就會衍生出七種似是而非的情況:有的人高談闊論,好像有理有據,說得好像確有其事的樣子。有的人理據不足,卻裝作學問廣博的樣子。有的人曲意逢迎,心中一知半解,卻裝作贊同理解別人觀點的樣子。有的人等大家發表完意見後,綜合大家的觀點,選擇一個大家都能接受的見解做為自己的觀點,裝作好像可以做出正確判斷的樣子。有的人迴避對方的詰難而不回應,似乎游刃有餘,其實不知甚解。有的人仰慕通達的才學,可以重複論述別人的觀點,其實對對方所提出的觀點一無所知。有的人爭強好勝,明明言盡詞窮,卻裝作一副妙言未盡的樣子,雖然理虧詞窮,卻強詞奪理,希望能夠統一兩種不同的觀點,讓別人看起來他的理據是不可推翻的。以上這七種似是而非的論辯情況,正是迷惑眾人,讓對方以為他是個可用之才。

【事典】迴避詰難的袁閬
袁閬是東漢的知識份子,他與荀慈明會面。袁閬問:「潁川郡有哪些賢德的人士?」荀慈明不假思索就列舉他的幾位兄長,說他們都具備賢德人士的標準。袁閬譏笑他說:「您所說的賢德之人,就是依照親疏次第來舉薦的嗎?」荀慈明問:「您如此詰難我,是依據哪部經典呢?」袁閬說:「剛才我問您有哪些賢德的人士,您就優先提及您的兄長,所以我才詰難您的。」荀慈明說:「剛才我反問您詰難我是依據哪部經典,您竟然沒有正面回答我的問題,反而指出我的不是,如此閃爍其詞,您是要遮掩您書讀得不多的缺點嗎?還是您根本搞不清楚自己的論點理據何在?」袁閬反問:「那你能舉證說明您舉賢唯親的論點依據嗎?」荀慈明說:「當然可以,舉薦賢才應當只問那個人是否符合被舉薦的標準,而非去考慮他與推薦者的親疏關係。古代的祁奚舉薦人才時,對內不避親疏;對外不避仇敵,只問這個人是否賢德,大家都認為他非常公允。孔子編纂《春秋》遵循的原則是,將周天子統治的範圍視為內,鄰近的華夏各族視為外,正是將自己的國家當作親,而將華夏各族當作疏。親疏有別,不親愛自己的親人,反而去親愛外人,這豈不是違背道德倫常嗎?」袁閬被荀慈明給說服,沒有再繼續詰難他。

【人物】
袁閬,字奉高,東漢慎陽(今河南省正陽縣)人,生卒年不詳。漢末文人。郭林宗到汝南時,曾去拜訪袁閬,車子沒停下,馬具沒解下就離開了,有人問他這是為什麼?郭林宗說:「袁閬的氣度極大,雖然清高卻容易退讓,不夠積極進取。」

【釋評】
這段話旨在闡述,領導者在選擇人才時會遇到阻礙的情況,造成這七種阻礙的原因,來自於無法準確的掌握對方心理,而被其似是而非的言論所欺騙,這就是劉邵所說的「七似」。
分別為:第一種情況,有些人善於高談闊論,乍聽之下似乎有理有據,好像真的有這麼一回事,但如果仔細去推敲驗證一番,將會發現他的論點根本站不住腳。第二種情況,有的人理據不足,卻故意夸夸其談,裝出一副學問淵博的樣子。第三種情況,有些人對於情勢無法做出準確的判斷,但了解對方的心理,故意說出他喜歡聽的話,來掩飾自己的一知半解。第四種情況,有的人沒有主見,故意讓大家先發言,然後再從他人的言論中,選出一種較能被大家所接受的觀點,做為自己的意見,讓人感覺他能夠做出獨立的判斷思考,實際上他只是在掩飾自己缺乏主見的缺點而已。第五種情況,有的人不正面對他人提出的詰難予以回應,刻意閃躲,避重就輕,看起來游刃有餘,實際上對自己的論點一無所知。第六種情況,覺得對方的論點頗有可取之處,完全被他通達的才學給說服,表面上心悅誠服,心中似有領悟,實則無法理解對方的言論。第七種情況,有的人爭強好勝,即便自己理虧詞窮,仍要裝出一副字字珠璣的模樣,務求能統一正反兩種對立的觀點,讓別人覺得他的論據是能夠站得住腳而不可隨意推翻的。

【名人佳句】試以詰難他人者以自詰難,庶幾自見得失。
這句話是宋代朱熹所說的,摘錄自《朱子語類》,意思是說:「嘗試用詰難別人的方式來詰難自己,可以看見自己的缺失。」大家都習慣去詰難別人的缺點,而容易忽略自己的過失。如果我們在指責對方缺點的同時,也用同樣的標準來指責自己,就會發現自己其實並不完美,別人會犯的錯誤,我們也同樣會犯。所以,要試著去包容對方,不要一昧的苛責別人。

※※※※※※

〈八觀卷〉

【原文】
何謂觀其奪救,以明間雜?
夫質有至、有違,若至勝違,則惡情奪正,若然而不然。故仁出於慈,有慈而不仁者。仁必有恤,有仁而不恤者。厲必有剛,有厲而不剛者。
若夫見可憐則流涕,將分與則吝嗇,是慈而不仁者。睹危急則惻隱,將赴救則畏患,是仁而不恤者。處虛義則色厲,顧利慾則內荏,是厲而不剛者。
然而慈而不仁者,則吝奪之也。仁而不恤者,則懼奪之也。厲而不剛者,則慾奪之也。

【譯文】
什麼叫做觀察一個人救助別人的樣子,以辨明他善惡互相摻雜的性情?
人的本質之中有善良的部分,也有邪惡的部分,如果善良無法戰勝邪惡,那麼善良的性情將會被邪惡所取代,表面上所顯現出來的狀態並非是真實的樣貌。所以,仁心出於慈愛,也有徒有慈愛而缺乏仁心的。有仁心的人一定能體恤憐憫他人,也有徒有仁心而缺乏體恤憐憫的人。嚴厲的人必定剛強,也有徒有嚴厲而缺乏剛強的人。
如看見可憐的人就會悲傷得流淚,要他捐錢幫助這個人卻又吝嗇,這就是慈愛缺乏仁心的表現。看到有人遭遇危險就會生出惻隱之心,想要前往相救卻又害怕自身遭遇危險,這是徒有仁心而缺乏體恤憐憫的表現。將正義掛在嘴邊一副大義凜然的樣子,但涉及自身的利益就無法堅定自己的立場,這是徒有嚴厲而缺乏剛強正直的表現。
所以,只有慈愛卻缺乏仁心的人,他的仁心是被吝嗇所取代。只有仁心卻缺乏憐憫的人,他的憐憫是被恐懼給取代。大義凜然卻無法堅定立場的人,他的剛強正直是被欲望所取代。

【事典】拒領賞金的子貢
子貢是春秋時代孔子的學生,有一次,子貢從諸侯國的手裡贖回魯國的奴隸,按照魯國的律法,凡是魯國人在其他國家當奴隸、賤民等,有能力以金錢將他贖回的人,可以到官府領取賞金。子貢覺得這是義舉,所以拒絕向官府領賞。孔子知道這件事之後,就問他說:「你為什麼想要贖回這名奴隸呢?」子貢回答:「同樣都是魯國人,看他在外國做奴隸,覺得他很可憐,於心不忍所以出錢將他贖回。」孔子責備他說:「你有慈愛之心確實難能可貴,你不吝惜錢財願意將他贖回,讓他能回歸母國,這是仁心。可是你是否想過,並非人人都如你這般能夠有慈愛之心,又不吝嗇金錢將他贖回;官府的封賞,是獎勵那些想要贖回這些流浪在國外奴隸的人,又不捨得一擲千金的人。你拒絕領取賞金的行為,若是開了先例,官府以後都仿照你的做法辦理,不再發放賞金鼓勵國人贖回奴隸,那麼以後就沒有人願意自掏腰包去贖回那些奴隸了,這樣豈不是杜絕別人行善的機會嗎?你領取賞金也不會有損你的德行,不去領取反而會使大家不願意去做善事,豈不是適得其反嗎?」子路在旁邊聽到了,就把這件事放在心上。
後來,子路在拯救了一名溺水的人,那個人為了感謝子路送了他一頭牛做為謝禮,子路欣然接受了。孔子就問他說:「你難道是為了得到這頭牛,才救那個溺水的人嗎?」子路回答說:「當然不是,我是因為不忍心見他溺死,才去救他的。」孔子問:「那你為什麼接受他的謝禮呢?」子路說:「我這是為了樹立良好的榜樣,人都是貪生怕死,雖然他們看到溺水的人會想要去救,可是卻害怕自己也溺水,所以大多數人不都敢付諸行動。但如果我接受了這個人的謝禮,以後被救的人也都會效仿他,那麼無形中對那些想救卻又不敢救的人起了鼓勵的作用,這樣以後大家都會勇於去拯救溺水的人了。」孔子對子路的回答十分滿意,點頭表示嘉許。

【人物】
子貢,孔子弟子。生於西元前五二○年,卒年不詳。姓端木,名賜,字子貢,春秋衛國人。他善於買賣貨物賺取利潤,因此致富,且擅長辯論,在孔門十哲中以言語聞名。

【釋評】
人性之中本有善惡之分,善與惡是同時內在於人的本性之中,沒有絕對的惡,也沒有絕對的善,善惡摻半才是人性真實的樣貌。「善情救惡」即是善的表現;「惡情奪正」即是惡的表現。人最後表現出來的樣貌是善還是惡,取決於內在於人的善性是否會被惡所取代,如果被取代則是「奪」;反之,沒有被取代,則是「救」。例如:人都有惻隱之心,看見別人遇到危險都會有想要救他的心念產生,可是人也都是貪生怕死的,如果這個人的貪生怕死之情超越了想要救人之心,那麼他就不會去救;反之,如果他能夠戰勝自己內心貪生怕死的心念,那麼他就會奮不顧身的前往相救。又比如,人看到可憐的人都會生起想要幫忙的念頭,可是如果心疼自己的荷包,捨不得捐出錢財幫助他人,那麼就不會出手幫助;反之,如果願意幫助他人而不吝惜錢財,那麼就會對別人伸出援手。
所以,劉邵認為要了解一個人的本質性情,是偏向於善還是偏向於惡,只要觀察他的行為是善的還是惡的,就能對他的性情有所了解。

【名人佳句】見義勇發,不計禍福。
這句話是北宋蘇軾所說的,摘錄自《蘇東坡全集》,意思是說:「看見別人遇到危險,就勇敢的去拯救他,不考慮自身的安危。」每個人都有正義之心,看到別人遇難,都會生起鋤強扶弱之心,但大多數人沒有付諸行動,是因為擔心會危及自身的性命安危;所以蘇軾這句話告訴我們,只要正確的事情就要勇敢的去做,不要優先考慮自身安危。如果每個人都只在乎自己的安危,那麼這個社會將會省了許多溫情,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也會越來越遠,因為人人都不願雪中送炭,只會促成更多的悲劇發生。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90 270
庫存:2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