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念石家河遺址考古發掘60年學術研討會論文集(簡體書)
商品資訊
ISBN13:9787030628985
出版社:科學出版社
作者: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編著
出版日:2020/03/05
裝訂/頁數:精裝/399頁
規格:24cm*17cm (高/寬)
商品簡介
目次
商品簡介
本書收錄"紀念石家河遺址考古60年學術研討會"提交的34篇學術論文,內容主要涉及石家河遺址的發現與研究過程及其在中華文明化進程中的地位和作用,以石家河為代表的江漢地區與周邊考古學文化區的關聯與互動,早期城址的空間分佈、功能結構及其形成的背景與過程,玉器造型的解讀及其反映的文化傳承與交流,遺址群周邊地區農業生態格局等多個方面。通過討論認為,石家河古城及其所代表的遺址群是長江中游地區最大的聚落實體,居於區域文化的中心位置,代表著該區域史前時期社會經濟的最高水平。
目次
石家河新石器時代聚落群的發現、發掘與研究
石家河考古六十年紀念
石家河考古新發現與新認識
簡論油子嶺文化遺存的分期與特徵
屈家嶺―石家河文化時期江漢地區的農業生產格局
論石家河聚落的歷史過程――一種複雜社會形成及其形態初步探討
長江中游新石器時代城址的空間分佈及成因
雲夢澤“蘇美爾”城址結構研究
長江中游地區史前城址城牆初探
中國古代初期城市的營建考察――以石家河聚落群、陶寺城址為例
從功能性角度看中國新石器時代城址形狀的變遷
鄧家灣遺址結構分析――從墓地分期與佈局談起
肖家屋脊遺址石家河文化大墓M7芻議
漢北地區泥質黑陶隨葬傳統芻議
肖家屋脊遺址石家河文化玉器的發現與研究
再論肖家屋脊遺址甕棺葬出土的相關玉器
生命的本源與再生:從石家河到盤龍城喪葬禮儀中的祖先牌位、明器與陶缸
神目的形象及其來源考
石家河遺址群在中華文明形成中的地位
屈家嶺文化在中國文明起源中的地位與作用
長江中游新石器時代晚期文化格局與族屬芻議
荊楚故事――從石家河談起
從豫西南鄂西北地區史前文化的變遷看華夏與苗蠻集團的關係
河南禹州瓦店遺址出土陶器的初步分析
貴州新石器時代文化的區域性特徵
文明探源,源在何方
後記
石家河考古六十年紀念
石家河考古新發現與新認識
簡論油子嶺文化遺存的分期與特徵
屈家嶺―石家河文化時期江漢地區的農業生產格局
論石家河聚落的歷史過程――一種複雜社會形成及其形態初步探討
長江中游新石器時代城址的空間分佈及成因
雲夢澤“蘇美爾”城址結構研究
長江中游地區史前城址城牆初探
中國古代初期城市的營建考察――以石家河聚落群、陶寺城址為例
從功能性角度看中國新石器時代城址形狀的變遷
鄧家灣遺址結構分析――從墓地分期與佈局談起
肖家屋脊遺址石家河文化大墓M7芻議
漢北地區泥質黑陶隨葬傳統芻議
肖家屋脊遺址石家河文化玉器的發現與研究
再論肖家屋脊遺址甕棺葬出土的相關玉器
生命的本源與再生:從石家河到盤龍城喪葬禮儀中的祖先牌位、明器與陶缸
神目的形象及其來源考
石家河遺址群在中華文明形成中的地位
屈家嶺文化在中國文明起源中的地位與作用
長江中游新石器時代晚期文化格局與族屬芻議
荊楚故事――從石家河談起
從豫西南鄂西北地區史前文化的變遷看華夏與苗蠻集團的關係
河南禹州瓦店遺址出土陶器的初步分析
貴州新石器時代文化的區域性特徵
文明探源,源在何方
後記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