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序
目次
書摘/試閱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為《中國教育報》“2015年度推動讀書十大人物”,特級教師李懷源相信兒童閱讀的力量,在本書中分享了他在多年的兒童教育過程中,對於兒童閱讀的理性思考,對於推動兒童閱讀的實踐策略構建,並基於自己的親身閱讀,從“體驗愛的溫暖”“品味生命的味道”“經歷成長的旅程”三個方面,分享了值得兒童遇見的49本好書。閱讀的意義是在閱讀行動中構建的,做一個好的伴讀者,帶領兒童與好書相遇,讓兒童遇見更好的自己。
作者簡介
李懷源,北京教育學院副教授,特級教師,齊魯名師。獲評《中國教育報》“2015年度推動讀書十大人物”。主持國家社會科學基金“十三五”規劃課題“基於核心素養的小學‘讀整本書’課程實施與評價體系研究”,主持的“小學單元整體課程實施與評價體系”獲首屆基礎教育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撰著《小學讀整本書教學實施方略》、《小學語文單元整體教學理論與實務》、《每個孩子都能學會閱讀》(與常青藤爸爸合著)、《小學生如何閱讀一本小說》(合著)等。
名人/編輯推薦
•作者系《中國教育報》“2015年度推動讀書十大人物”,研究“讀整本書”已有十年之久,且長年在小學從事兒童教育,對於推動兒童閱讀,有基於教育實踐的理性思考與專業建議。
•書中既分享了他對於兒童閱讀的理性思考,又分享了推動兒童閱讀的實踐策略,還基於自身大量的閱讀實踐,分主題推薦了值得兒童遇見的49本好書。
•沒有深奧的理念闡釋,有的是基於教育實踐的經驗之談與傾心推薦,不僅適合一線教師閱讀,也適合家長閱讀――成為有思想的兒童伴讀者,為兒童的閱讀增加力量。
•書中既分享了他對於兒童閱讀的理性思考,又分享了推動兒童閱讀的實踐策略,還基於自身大量的閱讀實踐,分主題推薦了值得兒童遇見的49本好書。
•沒有深奧的理念闡釋,有的是基於教育實踐的經驗之談與傾心推薦,不僅適合一線教師閱讀,也適合家長閱讀――成為有思想的兒童伴讀者,為兒童的閱讀增加力量。
序
前 言
為了思考的閱讀
閱讀是為了人的發展,這一點相信每個人都瞭解。但閱讀究竟能夠發展人的什麼?這一點能夠說清楚的人就不多了。包治百病的藥是不存在的,如果有號稱包治百病的藥,大家肯定知道這是假藥。閱讀也不是能保證人全面發展的良藥,所以就需要探討一下閱讀究竟能夠給人帶來什麼,探究一下閱讀的核心。
我認為,思考是閱讀的核心。閱讀是通過圖畫、文字、符號等獲取意義的過程。把符號轉化為意義是一個心理過程,這個心理過程要有思維的參與。在閱讀過程中,因為思維的參與而讓符號變成了畫面,變成了可以親近和想像的場景,從而獲得了情感體驗。
閱讀是獲取信息的過程,更是思考的過程,不同文體的閱讀,需要不同的思維方式,整合這些思維方式就形成了閱讀的思維。
以思考為核心的閱讀,讓深度閱讀成為可能。閱讀的深度首先在於所得的深刻。如閱讀《童話心理學》這本書,不但能夠知道童話中各種意象的寓意,更可以理解其中蘊含的心理學原理。這是這本書傳遞的基本觀念。通過這個觀念,還能看到不同文化心理的共性,發現人類在發展過程中的規律――在不斷地打破心理局限的同時,維持心理的平衡,用理性戰勝感性。童話就是講述人類成長的故事,同時又為成長助力。只閱讀不思考,就沒辦法透過現象看到本質。閱讀的深度還來自看待問題的角度,思維的多樣性來自不同人對同一件事的看法,這些在閱讀中都能夠獲得。
以思考為核心的閱讀,讓思想的形成變為可能。“學而不思則罔。”閱讀要和思考結合在一起,不然就會成為讀死書。思想是思考的產物。思考不是憑空發生的,書中的內容就是閱讀者思考的媒介。文學類的書,讀他人的故事,想自己的人生;科學類的書,通過現象思考發展的規律;藝術類的書,從藝術的表現推測創作者的心理。不同的書,促使讀者產生不同的思考,不管是接受式思維還是批判式思維,都能夠給讀者帶來思考的快樂。“觀千劍而後識器”,讀萬卷書而後成為一個思
想者。
以思考為核心的閱讀,讓閱讀過程變成研究的過程。如果只將閱讀作為一種打發時間的方式,這種閱讀便是消遣式的。當讀者抱著一種研究的態度去閱讀的時候,就會不斷開闊自己的思維,不斷獲得“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快樂。如我在讀《童話心理學》的時候,又發現了《童話的魅力――童話的心理意義與價值》這本書,在對比閱讀中我發現了兩本書寫作的先後順序,看出了哪個作者受了另一個作者的影響。在閱讀的時候,總能夠從作者提到的其他書中發現更大的空間。
閱讀是思考的過程,有了思考這個核心,就會發現,閱讀不僅僅有數量上的多少,更有質量上的高低。閱讀指向人生的時候,是指向人的內心,指向人的思想的逐漸形成和完善的。一個閱讀者如果同時又是一個思考者、一個研究者,他所看到的世界就會與眾不同,他就會發現人生的獨特意義。
李懷源
2019年9月10日
為了思考的閱讀
閱讀是為了人的發展,這一點相信每個人都瞭解。但閱讀究竟能夠發展人的什麼?這一點能夠說清楚的人就不多了。包治百病的藥是不存在的,如果有號稱包治百病的藥,大家肯定知道這是假藥。閱讀也不是能保證人全面發展的良藥,所以就需要探討一下閱讀究竟能夠給人帶來什麼,探究一下閱讀的核心。
我認為,思考是閱讀的核心。閱讀是通過圖畫、文字、符號等獲取意義的過程。把符號轉化為意義是一個心理過程,這個心理過程要有思維的參與。在閱讀過程中,因為思維的參與而讓符號變成了畫面,變成了可以親近和想像的場景,從而獲得了情感體驗。
閱讀是獲取信息的過程,更是思考的過程,不同文體的閱讀,需要不同的思維方式,整合這些思維方式就形成了閱讀的思維。
以思考為核心的閱讀,讓深度閱讀成為可能。閱讀的深度首先在於所得的深刻。如閱讀《童話心理學》這本書,不但能夠知道童話中各種意象的寓意,更可以理解其中蘊含的心理學原理。這是這本書傳遞的基本觀念。通過這個觀念,還能看到不同文化心理的共性,發現人類在發展過程中的規律――在不斷地打破心理局限的同時,維持心理的平衡,用理性戰勝感性。童話就是講述人類成長的故事,同時又為成長助力。只閱讀不思考,就沒辦法透過現象看到本質。閱讀的深度還來自看待問題的角度,思維的多樣性來自不同人對同一件事的看法,這些在閱讀中都能夠獲得。
以思考為核心的閱讀,讓思想的形成變為可能。“學而不思則罔。”閱讀要和思考結合在一起,不然就會成為讀死書。思想是思考的產物。思考不是憑空發生的,書中的內容就是閱讀者思考的媒介。文學類的書,讀他人的故事,想自己的人生;科學類的書,通過現象思考發展的規律;藝術類的書,從藝術的表現推測創作者的心理。不同的書,促使讀者產生不同的思考,不管是接受式思維還是批判式思維,都能夠給讀者帶來思考的快樂。“觀千劍而後識器”,讀萬卷書而後成為一個思
想者。
以思考為核心的閱讀,讓閱讀過程變成研究的過程。如果只將閱讀作為一種打發時間的方式,這種閱讀便是消遣式的。當讀者抱著一種研究的態度去閱讀的時候,就會不斷開闊自己的思維,不斷獲得“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快樂。如我在讀《童話心理學》的時候,又發現了《童話的魅力――童話的心理意義與價值》這本書,在對比閱讀中我發現了兩本書寫作的先後順序,看出了哪個作者受了另一個作者的影響。在閱讀的時候,總能夠從作者提到的其他書中發現更大的空間。
閱讀是思考的過程,有了思考這個核心,就會發現,閱讀不僅僅有數量上的多少,更有質量上的高低。閱讀指向人生的時候,是指向人的內心,指向人的思想的逐漸形成和完善的。一個閱讀者如果同時又是一個思考者、一個研究者,他所看到的世界就會與眾不同,他就會發現人生的獨特意義。
李懷源
2019年9月10日
目次
目 錄
前言 為了思考的閱讀001
總論 成為有思想的伴讀者003
上 篇 兒童閱讀的思考
第一章 兒童閱讀的理性認識
可怕的文化印記004
中國古人怎樣讀書007
“互聯網+”下的閱讀教育017
自媒體時代的閱讀自覺019
第二章 兒童閱讀的意義建構
文學帶給人的是希望026
中國童話的中國味道028
兒童閱讀的斷裂與超越035
當“國學”遇上“兒童文學”040
第三章 兒童閱讀的實踐探索
為兒童閱讀安裝扶梯048
如何進行兒童分級閱讀051
兒童閱讀的感性和理性057
班級讀書會的價值取向060
下 篇 兒童閱讀的行動
第一章 體驗愛的溫暖
信賴創造美好境界——讀《你看起來好像很好吃》070
愛是彼此關懷的行動——讀《猜猜我有多愛你》073
永遠的神話——讀《活了100萬次的貓》076
你我的孤獨——讀《我有友情要出租》079
心中的月亮——讀《月亮,生日快樂》082
愛的魔法石——讀《驢小弟變石頭》084
以透明的心享受生活——讀《蚯蚓的日記》086
讓美好繼續——讀《大猩猩》089
美麗的種子——讀《兔子坡》092
插上語言的翅膀——讀《笠翁對韻》095
找尋夢開始的地方——讀《點》097
穿越時空——讀《三毛流浪記》100
放飛夢想的蝴蝶——讀《蝴蝶·豌豆花——中國經典童詩》103
生命的價值與意義——讀《玩具診所》106
小孩子心中的大世界——讀《尋家行動隊》109
第二章 品嘗生命的味道
在經歷中成長——讀《親愛的漢修先生》114
生命的脆弱與堅強——讀《夏洛的網》118
溫暖——讀《特別的女生薩哈拉——一個孩子的特別成長經歷》121
微笑面對——讀《了不起的狐狸爸爸》125
快樂就好——讀《火鞋與風鞋》128
自由的精靈——讀《長襪子皮皮》131
狡猾與智慧——讀《狐狸列那的故事》135
生命的真相——讀《小淘氣尼古拉的故事》138
心靈的賽場——讀《風之王》141
神秘的怪獸——讀《尼瑙克山探險》144
有家的感覺真好——讀《木偶的森林》147
嚮往英雄——讀《小兵張嘎》150
踏進詩歌的大門——讀《千家詩》153
哲學的味道——讀《蔡志忠古典漫畫:老子說·莊子說》155
品嘗生活的滋味——讀《出走的泰奧》158
藍色的生命之歌——讀《藍色的海豚島》161
奇妙的精神之旅——讀《愛德華的奇妙之旅》165
第三章 黑暗中的一束光
沉甸甸的榮譽——讀《今天我是升旗手》170
成長的代價——讀《我要做好孩子》173
心與心的距離——讀《一百條裙子》176
愛的智慧——讀《媽媽走了》179
心中的世界——讀《蘭心的秘密》182
生命中的不得不想的真實哲理——讀《毛毛》185
享受生命——讀《不老泉》189
心向光明——讀《光草》192
打開生命的盒子——讀《克拉拉的箱子》195
用自己的方式改變生活——讀《人鴉》198
黑暗中的一束光——讀《浪漫鼠德佩羅》201
愛是一段人生旅程——讀《本愛安娜》206
永恆與可能——讀《企鵝的故事》209
善待自己,悅納他人——讀《苦澀巧克力》212
實踐是成長的大路——讀《海蒂的天空》215
畫出自己的哲學地圖——讀《最後一塊拼圖》219
自己探尋意義——讀《神秘的公寓》222
附錄 小學生閱讀推薦書目(100本)227
後記 閱讀行動的意義235
前言 為了思考的閱讀001
總論 成為有思想的伴讀者003
上 篇 兒童閱讀的思考
第一章 兒童閱讀的理性認識
可怕的文化印記004
中國古人怎樣讀書007
“互聯網+”下的閱讀教育017
自媒體時代的閱讀自覺019
第二章 兒童閱讀的意義建構
文學帶給人的是希望026
中國童話的中國味道028
兒童閱讀的斷裂與超越035
當“國學”遇上“兒童文學”040
第三章 兒童閱讀的實踐探索
為兒童閱讀安裝扶梯048
如何進行兒童分級閱讀051
兒童閱讀的感性和理性057
班級讀書會的價值取向060
下 篇 兒童閱讀的行動
第一章 體驗愛的溫暖
信賴創造美好境界——讀《你看起來好像很好吃》070
愛是彼此關懷的行動——讀《猜猜我有多愛你》073
永遠的神話——讀《活了100萬次的貓》076
你我的孤獨——讀《我有友情要出租》079
心中的月亮——讀《月亮,生日快樂》082
愛的魔法石——讀《驢小弟變石頭》084
以透明的心享受生活——讀《蚯蚓的日記》086
讓美好繼續——讀《大猩猩》089
美麗的種子——讀《兔子坡》092
插上語言的翅膀——讀《笠翁對韻》095
找尋夢開始的地方——讀《點》097
穿越時空——讀《三毛流浪記》100
放飛夢想的蝴蝶——讀《蝴蝶·豌豆花——中國經典童詩》103
生命的價值與意義——讀《玩具診所》106
小孩子心中的大世界——讀《尋家行動隊》109
第二章 品嘗生命的味道
在經歷中成長——讀《親愛的漢修先生》114
生命的脆弱與堅強——讀《夏洛的網》118
溫暖——讀《特別的女生薩哈拉——一個孩子的特別成長經歷》121
微笑面對——讀《了不起的狐狸爸爸》125
快樂就好——讀《火鞋與風鞋》128
自由的精靈——讀《長襪子皮皮》131
狡猾與智慧——讀《狐狸列那的故事》135
生命的真相——讀《小淘氣尼古拉的故事》138
心靈的賽場——讀《風之王》141
神秘的怪獸——讀《尼瑙克山探險》144
有家的感覺真好——讀《木偶的森林》147
嚮往英雄——讀《小兵張嘎》150
踏進詩歌的大門——讀《千家詩》153
哲學的味道——讀《蔡志忠古典漫畫:老子說·莊子說》155
品嘗生活的滋味——讀《出走的泰奧》158
藍色的生命之歌——讀《藍色的海豚島》161
奇妙的精神之旅——讀《愛德華的奇妙之旅》165
第三章 黑暗中的一束光
沉甸甸的榮譽——讀《今天我是升旗手》170
成長的代價——讀《我要做好孩子》173
心與心的距離——讀《一百條裙子》176
愛的智慧——讀《媽媽走了》179
心中的世界——讀《蘭心的秘密》182
生命中的不得不想的真實哲理——讀《毛毛》185
享受生命——讀《不老泉》189
心向光明——讀《光草》192
打開生命的盒子——讀《克拉拉的箱子》195
用自己的方式改變生活——讀《人鴉》198
黑暗中的一束光——讀《浪漫鼠德佩羅》201
愛是一段人生旅程——讀《本愛安娜》206
永恆與可能——讀《企鵝的故事》209
善待自己,悅納他人——讀《苦澀巧克力》212
實踐是成長的大路——讀《海蒂的天空》215
畫出自己的哲學地圖——讀《最後一塊拼圖》219
自己探尋意義——讀《神秘的公寓》222
附錄 小學生閱讀推薦書目(100本)227
後記 閱讀行動的意義235
書摘/試閱
可怕的文化印記
一個人可以改變容顏,卻無法改變自己的心理;一個人可以改變經濟狀況,卻無法改變自己的思維。一個人說話、做事,看似是一種極端個性化的行為,卻無法抹掉群體的印記。也就是說,每個人的身上都烙著文化印記。這個印記,是個體不由自主地,甚至是虔誠地自願印上去的。這就是我讀完《童話心理學》這本書以後的想法。
《童話心理學》是日本心理學家河合隼雄的作品。對心理學,我一向是敬而遠之的,覺得心理是一種現象,是個體的表現,抽象出來的所謂規律未必適合所有人。買這本書,純屬因為“童話”二字。近些年我一直在讀兒童文學,所以想增加點有關兒童文學的理論知識。
看這本書,是在高鐵和地鐵上。每次出差,我都會選一兩本書隨行,一個標準是近期完成任務需要讀的,一個標準是攜帶比較方便的。這本書是後者。我在去泰安的高鐵上開始讀這本書,沒想到一打開即被吸引,讀到有趣處,還拍照發給友人。甚至不捨得一下子讀完,後來就上下班時在地鐵上讀。
這是一本怎樣的書呢?既讓人感覺親近,能心領神會,又讓人想拒之千里,因為其中講的道理仿佛看透人心,讓人毛骨悚然。
一是對文化的領悟與尊敬。
原來,所有的童話故事都不是別人的故事,而是大家的故事,是集體無意識的故事。這也是童話故事能夠口耳相傳、能夠帶來溫暖的根源。童話故事不只是記錄了人類童年的掙扎,更記錄了人類不斷長大的歷程、逐漸豐富的心靈。看看章節題目中的字眼――“童話與心靈的構造”“何謂‘大母神’”“遠離母親的心理獨立”“影子的覺醒”“青春期”“父性原理”“男性心中的女性”“女性心中的男性”“實現自性的過程”,就知道文化多麼令人尊敬了。
二是對印記的拒絕與恐懼。
讀這本書,讓我想起小狗轉著圈咬自己尾巴的畫面,也許小狗是真的不想要它那“會說話”的尾巴,它的幸福、恐懼、高興、沮喪,尾巴都能準確地表現出來,而這種表現是不由自主的。人類會有這樣的拒絕嗎?讀了這本書之後,我的回答是,會。我們其實是害怕被別人看透的。如果別人用弗洛伊德、榮格、河合隼雄的目光看我們,我們會怎麼樣呢?估計即使我們不說話,也已經完全暴露了自己。因為他們會用一種框架審視我們,這個框架就像一個心理學透視儀,讓我們的心理無所遁形。這個透視儀使用的是心理學這門技術,而這門技術又依託於哲學,紮根在文化的土壤中。這門技術不是工業產物,而是思維的產物,這點尤其可怕。
當你知道男女、母女、父子的關係都是從原始階段一步步明確起來的,而這背後其實經歷了一段混亂的時期,所有的基因裡面都帶有這種印記,其典型代表是俄狄浦斯情結的時候,當你知道童話中的小鳥象徵靈魂,一隻小鳥起飛象徵靈魂的自由,群鳥亂飛則令人恐懼的時候,當你知道童話中的青蛙象徵著在無意識的衝動下出現的明顯意識化傾向的時候……你會逐漸明白,為什麼那麼多很久很久以前的故事,會有那麼多的雷同之處。
童話本身就是人類思維和精神的產物,讀完這本書我有了一個新的思維框架。當我再去讀葛翠琳的《野葡萄》時,我忽然能夠站在中國傳統文化的角度來理解了。《野葡萄》是作者對中國北方民間故事素材進行的重述和再創造。故事的主角被弄瞎了雙眼,在白鵝的指引下去尋找野葡萄,她歷經千辛萬苦都沒找到,在不小心墜下懸崖的瞬間,卻意外採摘到了野葡萄,最後她複明瞭,並且把野葡萄送給所有需要的人。從這個故事中我看到了“盲”“白鵝”“野葡萄”。“盲”不只是眼睛失明,更預示人類精神的迷茫,人在成長的階段總會有迷茫。“白鵝”預示的是靈魂,當人迷茫的時候,就需要靈魂的指引。“野葡萄”象徵成長的契機,是人生的頓悟,這個契機不是等待來的,而是探險得來的。當一個人經歷了該經歷的一切,某一天就會找到野葡萄,眼睛也會明亮起來,從而不再迷茫。整個故事還以中國的傳統觀念來貫穿,那就是“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中國的童話帶有鮮明的中國文化印記。
結構不變,性質不變,一個人不應該只是見多識廣,更應該不斷擴充自己的思維框架。用這樣的結構去思考,去觀察世界和自己的印記,就會看到一個不一樣的世界、不一樣的自己。每個人都應該經歷自我剖析的過程,破除心中的恐懼。
一個人可以改變容顏,卻無法改變自己的心理;一個人可以改變經濟狀況,卻無法改變自己的思維。一個人說話、做事,看似是一種極端個性化的行為,卻無法抹掉群體的印記。也就是說,每個人的身上都烙著文化印記。這個印記,是個體不由自主地,甚至是虔誠地自願印上去的。這就是我讀完《童話心理學》這本書以後的想法。
《童話心理學》是日本心理學家河合隼雄的作品。對心理學,我一向是敬而遠之的,覺得心理是一種現象,是個體的表現,抽象出來的所謂規律未必適合所有人。買這本書,純屬因為“童話”二字。近些年我一直在讀兒童文學,所以想增加點有關兒童文學的理論知識。
看這本書,是在高鐵和地鐵上。每次出差,我都會選一兩本書隨行,一個標準是近期完成任務需要讀的,一個標準是攜帶比較方便的。這本書是後者。我在去泰安的高鐵上開始讀這本書,沒想到一打開即被吸引,讀到有趣處,還拍照發給友人。甚至不捨得一下子讀完,後來就上下班時在地鐵上讀。
這是一本怎樣的書呢?既讓人感覺親近,能心領神會,又讓人想拒之千里,因為其中講的道理仿佛看透人心,讓人毛骨悚然。
一是對文化的領悟與尊敬。
原來,所有的童話故事都不是別人的故事,而是大家的故事,是集體無意識的故事。這也是童話故事能夠口耳相傳、能夠帶來溫暖的根源。童話故事不只是記錄了人類童年的掙扎,更記錄了人類不斷長大的歷程、逐漸豐富的心靈。看看章節題目中的字眼――“童話與心靈的構造”“何謂‘大母神’”“遠離母親的心理獨立”“影子的覺醒”“青春期”“父性原理”“男性心中的女性”“女性心中的男性”“實現自性的過程”,就知道文化多麼令人尊敬了。
二是對印記的拒絕與恐懼。
讀這本書,讓我想起小狗轉著圈咬自己尾巴的畫面,也許小狗是真的不想要它那“會說話”的尾巴,它的幸福、恐懼、高興、沮喪,尾巴都能準確地表現出來,而這種表現是不由自主的。人類會有這樣的拒絕嗎?讀了這本書之後,我的回答是,會。我們其實是害怕被別人看透的。如果別人用弗洛伊德、榮格、河合隼雄的目光看我們,我們會怎麼樣呢?估計即使我們不說話,也已經完全暴露了自己。因為他們會用一種框架審視我們,這個框架就像一個心理學透視儀,讓我們的心理無所遁形。這個透視儀使用的是心理學這門技術,而這門技術又依託於哲學,紮根在文化的土壤中。這門技術不是工業產物,而是思維的產物,這點尤其可怕。
當你知道男女、母女、父子的關係都是從原始階段一步步明確起來的,而這背後其實經歷了一段混亂的時期,所有的基因裡面都帶有這種印記,其典型代表是俄狄浦斯情結的時候,當你知道童話中的小鳥象徵靈魂,一隻小鳥起飛象徵靈魂的自由,群鳥亂飛則令人恐懼的時候,當你知道童話中的青蛙象徵著在無意識的衝動下出現的明顯意識化傾向的時候……你會逐漸明白,為什麼那麼多很久很久以前的故事,會有那麼多的雷同之處。
童話本身就是人類思維和精神的產物,讀完這本書我有了一個新的思維框架。當我再去讀葛翠琳的《野葡萄》時,我忽然能夠站在中國傳統文化的角度來理解了。《野葡萄》是作者對中國北方民間故事素材進行的重述和再創造。故事的主角被弄瞎了雙眼,在白鵝的指引下去尋找野葡萄,她歷經千辛萬苦都沒找到,在不小心墜下懸崖的瞬間,卻意外採摘到了野葡萄,最後她複明瞭,並且把野葡萄送給所有需要的人。從這個故事中我看到了“盲”“白鵝”“野葡萄”。“盲”不只是眼睛失明,更預示人類精神的迷茫,人在成長的階段總會有迷茫。“白鵝”預示的是靈魂,當人迷茫的時候,就需要靈魂的指引。“野葡萄”象徵成長的契機,是人生的頓悟,這個契機不是等待來的,而是探險得來的。當一個人經歷了該經歷的一切,某一天就會找到野葡萄,眼睛也會明亮起來,從而不再迷茫。整個故事還以中國的傳統觀念來貫穿,那就是“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中國的童話帶有鮮明的中國文化印記。
結構不變,性質不變,一個人不應該只是見多識廣,更應該不斷擴充自己的思維框架。用這樣的結構去思考,去觀察世界和自己的印記,就會看到一個不一樣的世界、不一樣的自己。每個人都應該經歷自我剖析的過程,破除心中的恐懼。
主題書展
更多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