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三民出版.新書搶先報|最速、最優惠的新鮮貨報給你知!
諾貝爾文學獎百年風華:不朽的作品與他們的故事
滿額折

諾貝爾文學獎百年風華:不朽的作品與他們的故事

商品資訊

定價
:NT$ 540 元
優惠價
90486
庫存:1
下單可得紅利積點:14 點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書摘/試閱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賜言推薦
「一部不可不讀的書,引導你悠遊人類頂級文學的百年風華。」
――中央研究院院士、國家文學博士 曾永義

「本書是現代世界文學最重要的一分名單,篇篇皆是精采的傳記極短篇,又具豐富文化內容,開卷後教人無法釋手。」
――暨南大學外文系副教授、多部諾貝爾文學作品翻譯者 林為正

「以海納百川的博雅視野,管窺文學大家的靈魂特質。文風不卑不亢,點評明朗通達。」
――淡江大學中文系副教授、莫言文學研究學者 黃文倩


並非每個傳唱的經典文學都能獲得諾貝爾文學獎,
但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作品,必能成為永垂不朽的文學作品。

每年十月的第一個星期四,瑞典時間下午一點,全世界翹首以盼,新的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即將誕生――

自幼離開母國,於英國成長的作家石黑一雄,是如何透過回憶與故事,跨越種族與國籍的藩籬,寫出深邃迷人,打動世人的小說。

美國唱作家巴布‧狄倫,一把吉他一只口琴,傳唱出激勵人心的樂曲,成為唯一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歌手,他的音樂,影響世界深遠。

匈牙利作家因惹‧卡爾特斯,十五歲時因猶太血統被送入德國納粹奧斯維辛集中營,僥倖從毒氣殺人室、焚屍爐和堆積如山的屍骨中爬出,拿起筆,為歷史出庭作證,寫出屬於他的「見證的文學」。

《老人與海》的作者海明威,在第一次技界大戰爆發後,以美國紅十字會戰地服務隊身分,開赴義大利前線,身中兩百三十多塊彈片,經歷十三次手術,更換了人造膝蓋,英勇作戰,榮獲十字軍功章和勇敢獎章,卻無法逃離自殺的不歸路。

前英國首相邱吉爾,以親身經歷寫成《第二次世界大戰回憶錄》,史料真實詳盡,具有極高的歷史價值,邱吉爾秉筆直書,力求客觀公正,「竭盡所能極其謹慎地核實材料」,捍衛人類價值,而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殊榮。

諾貝爾文學獎被視為世界最具權威性、最重要的文學獎項,每一屆獲獎著公布,必能引起全世界關注,更能為得獎者母國與民族,帶來無上的光榮,這些受到肯定的不朽文學,值得世人細細品讀。
作者從多元文化的介入中產生出的歷史眼光,向讀者揭示諾貝爾文學獎作家的創作成就和作品特點,以及作品在世界文學中的特殊意義。透過揭示諾貝爾文學獎獲獎者的背後那些複雜曲折的人生故事,幫助讀者理解諾貝爾文學獎的深層意義。

作者簡介

汪兆騫
生於1941年,中國人民文學出版社編審,原《當代》副主編兼《文學故事報》主編。
著有《往事流光》、《春明門內客》、《記憶飄逝》、《紫塞煙雲》、《張騫》等,新近出版有《文壇亦江湖》以及民國大師集體傳記《民國清流》(大旗出版社),廣受讀者好評。

關於諾貝爾文學獎


文學一直在變革中前行,不斷穿越歷史隧道,至今文學空間的複雜性已經超出了文學史的論域,呈現出一種更為複雜多元的景觀。但是審視自我和社會,拷問人性,一直是文學的視域和生命。
文學是人學,是靈魂的歷史,在塵埃與雲朵中溫暖眾生。其審美價值和意義的解讀,與任何獎項毫無關係。中國的曹雪芹無緣什麼獎項,俄國的托爾斯泰也未摘得諾獎桂冠,但絲毫影響不了他們的作品成為世界文學的經典。
縱觀全世界的文學獎項,諾貝爾文學獎在全世界有著相當特殊的地位,它的獎金最為豐厚,儀式最為隆重,影響最為廣泛,地位也最為崇高。歷史證明,全世界公認的最優秀的作家,除了個別有遺珠之憾,幾乎都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因此諾貝爾文學獎被視為世界最具權威性、最重要的文學獎項。
獲獎者和他的作品,因此被載入世界和自己國家的文學史冊,同時還往往被當作一個民族、一個國家的榮耀。但獲諾貝爾文學獎的作品僅僅是全人類優秀文學遺產的一部分。
諾貝爾文學獎的創始者,是19世紀瑞典最著名的科學家之一,被人們稱為「炸藥大王」的阿佛烈‧伯恩哈德‧諾貝爾(Alfred Bernhard Nobel,1833年10月21日—1896年12月10日)。
他在逝世前立下遺囑,將因發明和製造炸藥所得總數約三千三百萬瑞典克朗,除少量贈予親友外,其餘全部留作基金。每年利用此款的利息作為獎金,獎勵全世界在科學、和平、文學事業上做出傑出貢獻的人。
該獎分物理、化學、生物(或醫學)、文學、和平五項,後增設經濟學獎。從1901年開始迄今,諾貝爾文學獎已舉辦一百一十屆,獲獎者一百一十四位。
諾貝爾文學獎由瑞典文學院所屬諾貝爾文學獎評委會負責評定。
說到諾貝爾文學獎的評獎標準,不得不說說諾貝爾,他在讀了一位奧地利優秀女作家貝爾塔•馮•蘇特納(Bertha von Suttner)的號召人民放下武器,呼籲和平的小說《放下武器》後,立刻寫信給他的這位朋友說:「你大聲疾呼放下武器!然而,這話您說錯了,因為您自己已拿起了武器,因為您那富於魅力的風格和崇高的思想境界所帶來的影響,勝過並將永遠勝過步槍、機關槍、大炮以及其他一切殺人武器……,但願您的傑作問世以後,上帝能允許人類消滅戰爭。」
從諾貝爾上面的話中,我們不難讀出,諾貝爾已認識到文學之於人類,具有淨化靈魂、崇尚理想的教育意義。為了尊重諾貝爾本人對「文學即人學」的睿智見解,諾貝爾文學獎評委會將其表現人性的廣度和深度的唯一獲獎標準,寫進基本章程中,同時將獲獎範圍圈定為「具有文學價值的作品」,包括歷史和哲學著作。相關人士後來這樣解釋:「這項獎金授予文學界最傑出的作家,他的著作宣傳人類最崇高的理想,説明世人認識人的偉大究竟表現在什麼地方。」有時,諾獎的選擇,會讓固守文學舊夢,希望「追憶逝水年華的人失望,但不得不說瑞典文學院還是勇敢的,堅持基準的」,同時「敢於挑戰博彩時代,更敢於直面流行文化的強大外殼」(王曄語)。比如2017年,瑞典文學院推出了一位將傳統和流行的關係處理得恰到好處的優秀小說家,日裔英國作家石黑一雄,便是證明。
作為獨立於政府和社會的組織,瑞典文學院及其所屬的諾貝爾文學獎評委會,一直避免干預政治。事實證明,對諾獎的種種猜忌,本身便是一種政治焦慮而已。但諾獎評獎因沒有絕對客觀的標準,院士的個人政治傾向及美學趣味又有所不同,評獎只有靠民主投票程式最後決定,因此其公正性、嚴肅性就不免打折扣,諾獎受到某些質疑很正常。同時,即便諾獎不干預政治,政治也會干預諾獎。
我們不妨舉1958年諾貝爾文學獎的例子。那年,蘇聯的詩人巴斯特納克寫的小說《齊瓦哥醫生》以「對現代抒情詩歌以及俄羅斯小說偉大傳統做出的傑出貢獻」,獲得第五十一屆諾貝爾文學獎。鑒於此小說講述的是一位知識份子在十月革命前後三十多年間的歷史變革中遭受的坎坷命運,將批判的鋒芒指向尚未崩塌的蘇聯政權,再加上這屆諾獎另一位最具實力、蘇共中央委員肖洛霍夫的《靜靜的頓河》名落孫山,當時蘇官方斷言瑞典文學院的選擇是出於意識形態的考慮,是為了對抗蘇聯的政治姿態,反應極為激烈,竟然禁止巴斯特納克到瑞典領獎,並取消其參加列寧文學獎的評選資格。而瑞典政府也有人批評諾貝爾文學獎評獎危及蘇瑞兩國外交關係。具有諷刺意味的是,七年以後,肖洛霍夫也以「那部關於頓河流域農村之史詩作品中所流露的活力與藝術熱忱——他借由這兩者在那部小說裡描寫了俄羅斯民族生活之某一歷史層面」的《靜靜的頓河》,興高采烈地從瑞典國王手中接過諾獎證書,蘇聯官方也皆大歡喜。因為政治訴求不同,圍繞諾貝爾文學獎的評選,有過幾次劍拔弩張,但是當我們清楚了歷史真相,不能不對當時的過分政治解讀莞爾一笑。
諾貝爾文學獎的評獎流程也有特點。每年9月,瑞典文學院向世界發出邀請,徵求提名次年諾貝爾文學獎候選人。從次年2月1日起,諾貝爾文學獎評委會將有效提名交瑞典文學院審核。4月,評委會將初選名單壓縮至十五至二十人,再交瑞典文學院審核。到5月底,評委會提出五個人的候選名單。6月,全體院士閱讀其作品,然後,每位元院士提交推薦報告。9月,對最後的候選者進行近況調查。10月15日前,瑞典文學院公佈最終的頒獎決定和贊詞。一般情況下,對頒獎結果引起的爭議,瑞典文學院及評委會不予回應和置評。
每年12月10日,諾貝爾逝世紀念日,瑞典國王會在斯德哥爾摩音樂廳舉行授獎典禮,並由獲獎者發表獲獎演說。
出於歷史的原因,我們對諾貝爾文學獎的由來、性質、特點,特別是對獲獎作家的生平、經歷和命運,以及其作品的內容、思想、文學價值等缺乏足夠的瞭解,故編撰此書,力求「從多元文化的介入中產生出的歷史眼光」,向讀者揭示獲諾貝爾文學獎作家的創作成就和創作特點,以及其作品在世界文學中的特殊意義。另外,本書還力爭揭示作家獲諾貝爾文學獎背後那些曲折複雜的人生故事和戲劇,來幫助讀者理解諾貝爾文學獎的深層意義。
但是,評價文學作品,原本是一相當主觀的活動。評價標準也取決於評者的意識形態、美學趣味、審美能力、自身經驗等諸多方面。筆者雖為一職業編輯,與文學打了一輩子交道,但囿於腹中詩書不多、世途閱歷不深,特別是在眼角眉梢爬上恁多暮氣之年,「隔千里兮共明月」,與海內外文學大師發些相知對晤的幽情與慨歎,已力不從心。前前後後斷斷續續經十多個春秋畫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群像,不過是「驚鴻一瞥」,攬片羽于吉光,拾童蒙之香草而已,所論也未必切中肯綮,望讀者批評。

戊戌年秋於抱獨齋

目次

第一百一十二屆(2019年):彼得•漢德克
第一百一十一屆(2018年):奧爾嘉•朵卡荻
第一百一十屆(2017年):石黑一雄
第一百零九屆(2016年):巴布•狄倫
第一百零八屆(2015年):斯維拉娜•亞歷珊卓娜•亞歷塞維奇
第一百零七屆(2014年):派屈克•莫迪亞諾
第一百零六屆(2013年):艾莉絲•孟若
第一百零五屆(2012年):莫言
第一百零四屆(2011年):托馬斯•特朗斯特羅默
第一百零三屆(2010年):馬利歐•巴爾加斯•尤薩
第一百零二屆(2009年):赫塔•米勒
第一百零一屆(2008年):讓-馬里•古斯塔夫‧勒克萊齊奧
第一百屆(2007年):多麗絲•萊辛
第九十九屆(2006年):費里特‧奧罕‧帕慕克
第九十八屆(2005年):哈洛•品特
第九十七屆(2004年):艾爾弗雷德•耶利內克
第九十六屆(2003年):約翰•麥斯維爾•庫切
第九十五屆(2002年):因惹‧卡爾特斯
第九十四屆(2001年):維•蘇•奈波爾
第九十三屆(2003年):高行健
第九十二屆(1999年):鈞特‧葛拉斯
第九十一屆(1998年):喬賽‧薩拉馬戈
第九十屆(1997年):達里奧•霍
第八十九屆(1996年):維斯瓦娃•辛波絲卡
第八十八屆(1995年):謝默斯•希尼
第八十七屆(1994年):大江健三郎
第八十六屆(1993年):托尼•莫里森
第八十五屆(1992年):德里克•沃爾科特
第八十四屆(1991年):納丁•戈迪默
第八十三屆(1990年):奧克塔維奧•帕斯
第八十二屆(1989年):卡米洛•荷西•塞拉
第八十一屆(1988年):納吉布•馬哈福茲
第八十屆(1987年):約瑟夫•布羅茨基
第七十九屆(1986年):渥雷•索因卡
第七十八屆(1985年):克勞德•西蒙
第七十七屆(1984年):雅羅斯拉夫•塞弗爾特
第七十六屆(1983年):威廉•高汀
第七十五屆(1982年):馬奎斯
第七十四屆(1981年):埃利亞斯•卡內蒂
第七十三屆(1980年):切斯瓦夫•米沃什
第七十二屆(1979年):奧德修斯•埃里蒂斯
第七十一屆(1978年):以撒•巴什維斯•辛格
第七十屆(1977年):維森特‧阿萊克桑德雷
第六十九屆(1976年):索爾•貝婁
第六十八屆(1975年):埃烏傑尼奧•蒙塔萊
第六十七屆(1974年):埃溫特•詹森/哈里•馬丁遜
第六十六屆(1973年):派翠克•懷特
第六十五屆(1972年):海因里希•伯爾
第六十四屆(1971年):巴勃魯•聶魯達
第六十三屆(1970年):索忍尼辛
第六十二屆(1969年):薩繆爾‧貝克特
第六十一屆(1968年):川端康成
第六十屆(1967年):米格爾•安赫爾•阿斯圖里亞斯
第五十九屆(1966年):山謬•約瑟夫•阿格農/內莉•薩克斯
第五十八屆(1965年):米哈伊爾‧亞歷山大羅維奇‧蕭洛霍夫
第五十七屆(1964年):尚-保羅•沙特
第五十六屆(1963年):喬治•塞菲里斯 第五十五屆(1962年):約翰•史坦貝克
第五十四屆(1961年):伊沃•安德里奇
第五十三屆(1960年):聖-瓊•佩斯
第五十二屆(1959年):薩瓦多爾•夸西莫多
第五十一屆(1958年):鮑里斯•列昂尼多維奇•帕斯捷爾納克
第五十屆(1957年):阿爾貝•卡繆
第四十九屆(1956年):胡安•拉蒙•希梅內斯
第四十八屆(1955年):哈爾多爾•基里揚•拉克斯內斯
第四十七屆(1954年):歐內斯特•海明威
第四十六屆(1953年):溫斯頓•邱吉爾
第四十五屆(1952年):弗朗索瓦•莫里亞克
第四十四屆(1951年):佩爾•費比安•拉格奎斯特
第四十三屆(1950年):伯特蘭•羅素
第四十二屆(1949年):威廉•福克納
第四十一屆(1948年):艾略特
第四十屆(1947年):安德烈•紀德
第三十九屆(1946年):赫爾曼•赫塞
第三十八屆(1945年):加夫列拉•米斯特拉爾
第三十七屆(1944年):約翰尼斯•延森
第三十六屆(1939年):弗蘭斯•西蘭帕
第三十五屆(1938年):賽珍珠
第三十四屆(1937年):羅傑•馬丁•杜•加爾
第三十三屆(1936年):尤金•歐尼爾
第三十二屆(1934年):路伊吉•皮蘭德婁
第三十一屆(1933年):伊凡•亞歷克賽耶維奇•蒲寧
第三十屆(1932年):約翰•高爾斯華綏
第二十九屆(1931年):埃利克•卡爾費爾特
第二十八屆(1930年):辛克萊•路易斯
第二十七屆(1929年):保爾•湯瑪斯•曼
第二十六屆(1928年):西格麗德•溫塞特
第二十五屆(1927年):亨利•柏格森
第二十四屆(1926年):格拉齊亞•黛萊達
第二十三屆(1925年):喬治•蕭伯納
第二十二屆(1924年):瓦迪斯瓦夫•雷蒙特
第二十一屆(1923年):葉慈
第二十屆(1922年):哈辛托•貝納文特
第十九屆(1921年):阿納托爾•法朗士
第十八屆(1920年):克努特•漢森
第十七屆(1919年):卡爾•施皮特勒
第十六屆(1917年):卡爾•阿道爾夫•蓋勒魯普/亨利克•蓬托皮丹
第十五屆(1916年):維爾納•馮•海登斯坦
第十四屆(1915年):羅曼•羅蘭
第十三屆(1913年):泰戈爾
第十二屆(1912年):格哈特•霍普特曼
第十一屆(1911年):莫里斯•梅特林克
第十屆(1910年):保羅•海塞
第九屆(1909年):塞爾瑪•拉格洛夫
第八屆(1908年):魯道夫‧克里斯托夫‧奧伊肯
第七屆(1907年):魯德亞德.吉卜林
第六屆(1906年):焦蘇埃•卡爾杜奇
第五屆(1905年):亨利克•軒克維奇
第四屆(1904年):腓特烈•密斯特拉/何塞•埃切加賴
第三屆(1903年):比約恩斯徹納•比昂松
第二屆(1902年):特奧多爾•蒙森
第一屆(1901年):蘇利•普魯東
跋 關於諾貝爾文學獎

書摘/試閱

第四十七屆(1954年)
厄尼斯特•海明威

(得獎者照片)
獲獎者:
厄尼斯特•米勒•海明威(Ernest Miller Hemingway,1899—1961),美國作家。
獲獎理由:
因為他精通於敘事藝術,突出地表現在其近著《老人與海》之中;同時也因為他對當代文學風格的影響。
獲獎作品:
《老人與海》(The Old Man and the Sea)(小說)。


厄尼斯特•海明威是美國作家,他因《老人與海》(The Old Man and the Sea)獲得第四十七屆諾貝爾文學獎後,受到世界評論界的高度讚揚。
他的好友,當時正在巴蒂斯塔王朝監獄裡服刑的古巴革命領袖斐代爾•卡斯楚,聽聞這一消息非常高興。海明威曾說過,「人可以被毀滅,但不可以被戰勝」,讓身陷囹圄的卡斯楚信心堅定。海明威於1939年至1960年定居古巴,「親歷」卡斯楚率領古巴人民取得政權。其間,這兩個都留著大鬍子的男人,成為忠誠的朋友。海明威在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後,接受記者採訪,不用母語而用西班牙語,強調自己是一個「普通的古巴人」。但寬宏大量的美國人民仍深愛著這位有些怠慢自己祖國的作家。《紐約時報》發表文章說:

海明威本人及其筆下的人物影響了整整一代甚至幾代美國人,人們爭相仿效作品中的人物,他就是美國精神的化身。

在海明威去世時,美國總統約翰•甘迺迪給他發出唁電:

幾乎沒有哪個美國人比厄尼斯特•海明威對美國人民的感情和態度產生過更大的影響。

《老人與海》是海明威1952年寫於古巴,在美國出版的現實主義小說。這是一篇關於人與自然界之間搏鬥的情感強烈的中篇小說。
老漁夫聖地牙哥(Santiago)八十四天未捕到魚,靠相鄰的孩子馬諾林(Manolin)行乞或偷竊勉強糊口。第八十五天,老漁夫和馬諾林分乘兩條船下海繼續捕魚。老漁夫聖地牙哥的漁船駛入深海,經過漫長的等待,終於捕獲了一條比船還要大的馬林魚。大魚掙扎,把船拖向大海。為控制大魚,老漁夫的手還負了傷,吃些魚肉補充體力,與大魚僵持著。經邊三天三夜的人魚搏鬥,筋疲力盡的大魚終於被拖出海面,老漁夫將魚叉紮進魚身,將它綁在船身後,準備返航。鮮血染紅海水,引來一條鯊魚,老人殺掉鯊魚,又有兩條鯊魚咬掉馬林魚尾。老人又用魚叉殺死它們。搏鬥中,魚叉折斷,天暗下來,大群鯊魚湧來,老人奮力驅趕它們,連船舵都打斷了。最終寡不敵眾,回到家時,漁船只拖回一副白花花的馬林魚巨大的骨架。老人的搏鬥精神,贏得了鄉親們的尊敬。夜晚,他在夢中看見威風八面的雄獅……。
海明威以傳統的刻畫人物豐富內心世界的藝術功力,塑造了聖地牙哥硬漢形象,使之成為世界文學畫廊裡一位極富典型意義的文學人物。聖地牙哥是個堅強、寬厚的人,在他的性格中,充滿勇敢、堅韌的人格力量。他與魚、與自然搏鬥,實際上是與自己較量,與命運抗爭。這一形象,體現了人性的浪漫與深刻哲理的統一,有著悲劇命運無法壓倒的硬漢精神。
小說歌頌人類精神力量的同時,也流露出人類無法與自然界抗衡的悲劇性命運。小說的語言極富個性,《老人與海》能早早地傳到東方,應該感謝中文本的第一譯者張愛玲,她在譯後記中說:

書本有許多句子貌似平淡,卻充滿了生命的辛酸……,擔憂我的譯筆不能傳出原著的淡遠的幽默與悲哀。

英國評論家安東尼•伯吉斯,對《老人與海》的語言也稱譽有加:

每一個詞都有它的作用,沒有一個詞是多餘的。

諾貝爾文學獎的評委對海明威小說的評價極為一致:

因為他精通於敘事藝術,突出地表現在其近著《老人與海》之中;同時也因為他對當代文學風格的影響。

這裡抄錄《老人與海》的一個小片段,證明其語言精妙:

他是個老人,獨自駕了條小船,在墨西哥灣流捕魚,出海八十四天了,連一條魚都沒有到手。前四十天,還有個男孩兒跟著。可是一連四十天都沒捕到魚後,孩子的父母就說,這老頭真晦氣,倒楣透頂。孩子聽從吩咐,上了第一條船,第一個星期就捕到了三條好魚……。

海明威,於1899年7月21日出生在美國北部伊利諾州緊靠遼闊的密執安湖的橡樹園小鎮。父親克拉倫斯•海明威是位外科醫生。海明威從小就喜歡同父親打獵、釣魚,上學後又熱衷足球、游泳和拳擊,還對音樂美術有濃厚興趣。這些愛好不僅伴隨終身,且對其命運產生重要影響。他六歲上學,十七歲進鎮上的高中就讀,在文學與英語方面顯現出過人天賦,開始模仿流行作家給報刊寫文章,十七歲擔任校刊主編。高中畢業後,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他欲從軍報國,因視力不行,未能如願,後經叔叔介紹,去《坎薩斯城明星報》做實習記者。不久,嚮往當英雄的海明威,以美國紅十字會戰地服務隊身份,開赴義大利前線。因執行補給任務,他身中兩百三十多塊彈片,經十三次手術,還換了人造膝骨。在此期間,海明威還有了人生第一次無疾而終的愛情。精心治療三個月後,他參加義大利軍隊去前線作戰,因作戰英勇,獲十字軍功章和勇敢獎章各一枚。
1919年,海明威從歐洲戴著兩枚閃閃發亮的勳章回到美國,算是衣錦還鄉了,但戰爭的殘酷和傷病給他的精神造成了極大的傷痛,他從此變得沉默憂鬱。他潛心於創作,寫了十幾篇小說,被一一退回,極端失落中,到《多倫多明星報》重操記者舊業。
1921年末,海明威偕新婚妻子理察遜到巴黎任《多倫多明星報》駐歐特派記者。繼續創作,但不幸在一次旅行中,丟掉大部分手稿。兩年後,他才在巴黎出版只印了三百冊的《三個短篇小說和十首詩》(Three Stories and Ten Poems)。但水波不興,毫無影響。為了創作,海明威辭去記者工作,租了一間小閣樓,粗茶淡飯,又出版了一本作品集《在我們的時代裡》(In Our Time),仍無影響,但到美國印行增訂版,竟大受歡迎,海明威始被重視。
海明威等一群一戰後到法國流亡的年輕人,因事業無成、前進無路而空虛、苦悶和彷徨,被稱為「迷惘的一代」。海明威的兩部作品集,表達了他們被戰爭傷害的思想情感,他成了這群體的代言人。1926年,海明威創作了長篇小說《太陽照常升起》(The Sun Also Rises),小說的題詞曰:「你們都是迷惘的一代。」這句話是僑居巴黎的美國女作家斯坦因說的。
《太陽照常升起》寫的是一群移居法國的英、美青年,受一戰的創傷而精神崩潰,他們最終體悟到不怕死的精神才是永恆的人生。實際上其中的主人公形象有海明威自傳的成分,是他個人精神世界的反映,更寫出「迷惘的一代」的精神世界。海明威成了「迷惘的一代」文學流派的領袖。
1927年,海明威在文學創作上走進康莊之路,但生活上並不順遂,在這一年與妻子理察遜離婚。很快,海明威又迎娶了第二任妻子費孚。翌年,一連串的自殺事件,讓海明威真的迷惘起來。先是父親在家中用手槍自殺,接著自己的朋友也重複走上自殺不歸路。這給海明威的心理造成極大的打擊,以致多年後他自己也在冥冥之中踏上了這條路。在這種惶惑中,海明威帶著妻子費孚返回美國,在佛羅里達州基維斯島定居。
1929年,海明威出版長篇小說《戰地春夢》(A Farewell to Arms)。小說源于他的一戰親身經歷,反映了他對戰爭與人生的看法。小說以他在義大利戰場上的初戀為原型,講了美國青年亨利與英國女護士凱薩琳的愛情故事。他們在醫院中相遇,一個傷患與一個護士熱戀起來。後來,傷癒的亨利化裝外逃,與凱薩琳共度蜜月。次年,凱薩琳因難產死去。小說在敘述這對年輕人悲劇的同時,控訴了戰爭的罪惡、殘酷。小說中以軍人喊出「和平萬歲」,表達了人們對和平的渴望。小說甫一出版,便引起社會轟動,將海明威推上了文學的巔峰。
20世紀30年代前半期已經在文壇上大顯身手的海明威,回歸閒適狀態,捕魚、狩獵、旅遊,安逸地生活。他觀看鬥牛士鬥牛,寫了特寫《午後之死》(Death in the Afternoon,1932),與妻子到非洲冒險捕獅,遂著《非洲的青山》(Green Hills of Africa1935)。1936年,西班牙內戰爆發,次年,海明威重操舊業,以記者身份前往西班牙。其間,海明威為西班牙開展募捐活動,他個人捐獻四萬美元購買了救護車等。1937年2月至1938年底,海明威回到西班牙,先是採訪,後來乾脆拿起槍上戰場,為保衛西班牙共和國生存而浴血奮戰,直到戰爭失敗而歸國。後來,他將在西班牙瞭解到的法西斯罪行,寫成《戰地鐘聲》(For Whom the Bell Tolls,1940)。不久,他的婚姻又走到盡頭。和上次一樣,沒過多久,海明威又迎娶了第三任妻子。1937年,他出版長篇小說《有錢的人與窮者》(To Have and Have Not),寫一個漁夫為生活所迫,淪為一個走私犯和人口販子的故事,揭示了漁夫走上罪惡之路完全是社會造成,並提出了通過共同行動解決社會問題的可能性。
從西班牙回來之後,海明威到了古巴,定居在哈瓦那郊區。很快,戰爭的陰雲在歐亞密佈,法西斯日益猖獗。海明威於1941年到亞洲採訪,並且到了中國,曾給予堅決抗日的中國人民讚揚鼓舞。太平洋戰爭爆發後,海明威將自家遊艇改裝成巡邏艇,在美國海岸巡邏了兩年,為美軍提供情報。1944年,海明威赴歐洲採訪,一次因飛機事故頭部受傷。他仍深入敵後採訪,戰後獲銅星獎章。盟軍攻克柏林之前,海明威從歐洲戰場回到哈瓦那。不久,他第三任妻子也離開他。第四任太太維爾許來到他身邊。經過幾年的蟄伏,在他寫完中篇小說《渡河入林》(Across the River and Into the Trees,1950)之後,1952年,他的《老人與海》橫空出世,這位一直被認為是創作上的悲觀主義者給了世界文壇一個大大的驚喜。
海明威憑《老人與海》先獲1953年的普利茲獎,翌年又獲諾貝爾文學獎。得到榮譽的同時,疾病也開始纏身,他一次狩獵時受了重傷,斷了右肩、手臂及腿,造成嚴重腦震盪。後又遭森林大火,身體大面積燒傷,正是這次燒傷,使海明威無法到斯德哥爾摩領諾貝爾文學獎。在治療燒傷過程中,他開始酗酒,他的主動脈炎進一步惡化,使他喪失了大量記憶。他不堪忍受傷痛折磨,最後選擇自己父親的自殺之路,用獵槍結束了自己的生命。
有人說,海明威是因無法再創作,無法再寫出《老人與海》那樣的作品而自殺,他們引用海明威的話為證:「我站著寫,而且是一隻腿站著,我採取這種姿勢,使我處於一種緊張狀態,迫使我盡可能簡短地表達我的思想。」當他無法站著寫作,他就告別這個世界。
海明威是在寫成長篇小說《海流的島嶼》初稿,來不及修改出版前便自殺了,時間是1961年7月2日。
2002年11月11日,世界上唯一的「海明威故居博物館」在古巴開館,斐代爾•卡斯楚出現在開館儀式上,並發表了三十多分鐘的「即興」演說。果然如海明威生前在〈斐代爾〉一文中讚揚的那樣,卡斯楚的演講極為精彩。可惜的是,此刻,兩位好朋友一個在人間,一個早已去了天國。

第四十六屆(1953年)
溫斯頓•邱吉爾

(得獎者照片)
獲獎者:
溫斯頓•邱吉爾(Winston Churchill,1874—1965),英國政治家、歷史學家、傳記作家。
獲獎理由:
由於他在描述歷史與傳記方面的造詣,同時由於他捍衛崇高的人的價值的光輝演說。
獲獎作品:
《第二次世界大戰回憶錄》(紀實回憶錄)。


溫斯頓•邱吉爾是20世紀上半葉世界著名的政治家。邱吉爾曾兩度擔任英國首相。他曾鎮壓過英國工人運動,參與鎮壓蘇丹、南非反殖民主義的戰爭。他極端仇視共產主義,在任英國陸軍大臣時千方百計反對新生的蘇維埃政權。列寧這樣評價他:「幾年來,英國陸軍大臣邱吉爾使用一切手段,包括從英國法律的角度來看,合法的乃至非法的手段,支持所有的反對俄國的白衛軍分子,向他們提供軍事裝備,他是蘇俄的最大仇敵。」但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當中,他堅定地反對德國法西斯主義,並做出「必須聯合俄國」的戰略性決策。在開闢第二戰場方面,蘇英彼此背棄承諾,但他還是顧全大局,與美、蘇、中等國休戚與共,最後完成消滅法西斯、拯救世界和平的壯舉。就其個性而言,他勇敢又有智謀,他專橫又善於團結有才能的人。他隨機應變,永不背叛信仰。面對複雜的邱吉爾,我們的評價體系顯得異常蒼白。
因對第二次世界大戰做出卓越貢獻,在國內和國際贏得崇高榮譽的邱吉爾,從1945年至1951年,完成了他一生中最重要的著作六卷本《第二次世界大戰回憶錄》。該書是邱吉爾作為英國首相兼國防大臣對親身經歷的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全景式回顧。
邱吉爾站在政治戰爭的最高點,俯瞰長達二十餘年的全球風雲變幻,展現戰爭的起因、發展、變化、結局及各國之間錯綜複雜的合作及矛盾。因此從政治、經濟、軍事、外交及意識形態方方面面看,《第二次世界大戰回憶錄》是一部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實錄,史料真實翔實,具有極高的歷史價值。同時,該書也是研究邱吉爾的重要資料。
在寫作原則上,邱吉爾秉筆直書,力求客觀公正並「竭盡所能極其謹慎地核實材料」。他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回憶錄》之序言中寫道:

我恪守我的一個原則:對於在戰爭或政策上的任何措施,除非事前我曾公開或正式發表過意見,或提出過警告。我絕不作事後的批評……,本書記下了那些誠實而善良的人的行為,但願不致有人因此而輕蔑他們,卻不捫心自問,不檢討自己履行公職的情形,不吸取過去的教訓作為他自己的未來行為的借鑒。

作為一位公正的政治家,他並不因意識形態的不同而放棄公正。比如他是堅定的反共派,但對第二次世界大戰蘇俄在希特勒侵略歐洲之時趁火打劫,吞併四面臨國的領土一事,卻能保持冷靜客觀的態度。
邱吉爾這樣對待歷史的態度及其作品的造詣,深深打動了瑞典文學院的評委。1953年,他們舍去英國福斯特、美國海明威、冰島拉克斯內斯及西班牙希梅內斯等大名鼎鼎的作家,將諾貝爾文學獎授予了邱吉爾。其授獎詞極為感人:

一項文學獎本來意在把榮譽給作者,而這一次卻相反,是作者給了這項文學獎以榮譽。

邱吉爾,於1874年11月30日出生在英國牛津郡的布倫海姆宮。其父是位公爵,父親曾任英國財政大臣。母親是美國富豪之女,多才優雅。
1881年,他入貴族子弟學校,頑皮而學業最差。此後,他到哈羅公學、桑德赫斯特皇家軍事學院求學,始刻苦讀軍事書籍,夢想成為軍事統帥。1895年,他以軍事觀察員和記者身份,參加西班牙平息古巴民族解放運動的戰爭,因作戰英勇,獲西班牙十字勳章。從此,他迷上寫作,後到第四驃騎兵團任中尉,被派往殖民地印度。他開始研讀歷史和哲學書籍,可謂自學成才。一年後,印度發生反抗英殖民者的武裝起義,邱吉爾參加英軍遠征鎮壓,以隨軍記者身份親臨戰場,並寫出《馬拉坎德野戰軍紀實》(又譯《1897年馬拉坎德野戰軍故事——邊境之戰插曲》)。同年,他又寫了小說《薩伏羅拉》,具有憎恨馬克思主義的色彩。
1898年,邱吉爾被編入英軍赴蘇丹作戰部隊,參加騎兵團戰鬥。次年,他辭去軍職,出版了兩卷本《河上的戰爭》一書。該書記錄了他親臨蘇丹戰爭的經歷,反映了英國征服埃及、蘇丹的這段不光彩的歷史,一定程度上暴露了殖民主義的嘴臉。
同年10月,南非爆發英布戰爭,邱吉爾作為隨軍記者又奔赴南非參戰。在一次偵察活動中,邱吉爾成為布林人的俘虜,但僥倖逃回英國。關於此次經歷,他寫了兩本關於英布戰爭的書,給他帶來豐厚的政治資本,翌年躋身國會,成為議員。在政治上,他遊刃有餘地穿行于保守黨與自由党之間,於1906年擔任殖民地事務部次官,出版為其祖父樹碑立傳的《藍道夫•邱吉爾爵士》(兩卷本)。
1908年,他當上了貿易大臣,後改任內政大臣,曾以暴力鎮壓工人運動。
1911年,邱吉爾出任海軍大臣。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由於他的輕敵和冒險,英國海軍被德潛艇打得落花流水,邱吉爾被趕出海軍。1917年,他任軍需大臣,因研製了坦克等新型戰器,得「坦克之父」稱號。
1922年,邱吉爾在競選中落敗,翌年出版五卷本《世界危機》一書。這是他的「英雄創造歷史」觀的標本。
1929年至1939年,他離開政府,著書立說,調色作畫,著有《我的少年時代生活》(1930)、《隨想和奇遇》(1932)、《偉大的同代人》(1937)和六卷本《巴爾巴羅傳》(1933—1938)等書。
時光到了1940年至1945年,邱吉爾迎來了屬於他的最輝煌的時期。
1940年,「天將降大任於是人」,在大英帝國面臨存亡的關頭,邱吉爾出任首相。他的就職演說,讓英國人熱血沸騰:

我無所奉獻,除了熱血、勞苦、眼淚和汗水……,你們會問,我們的政策是什麼?我的回答是,竭盡我們的一切力量,從海上、陸地和空中進行戰爭……,你們會問,我們的目標是什麼?我們可以用一個詞來回答,勝利!

是的,他兌現了自己的諾言,他與美、蘇、中及世界人民一起,以勝利結束了這場世界反法西斯戰爭。
1965年1月24日,經歷了人生風雨,戰爭洗禮,飽嘗毀譽,為人類做出貢獻的九十歲老人,與世長辭。僅憑他在告別這個多災多難又充滿希望的世界時,留下的「我是世界公民」這句話,我們就應該永遠祭悼他。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90 486
庫存:1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