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2025新年快樂!天天領券享優惠!
校長的十八般武藝
滿額折
校長的十八般武藝
校長的十八般武藝
校長的十八般武藝
校長的十八般武藝
校長的十八般武藝
校長的十八般武藝
校長的十八般武藝
校長的十八般武藝
校長的十八般武藝
校長的十八般武藝
校長的十八般武藝
校長的十八般武藝
校長的十八般武藝

校長的十八般武藝

商品資訊

定價
:NT$ 240 元
優惠價
90216
庫存:1
下單可得紅利積點:6 點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書摘/試閱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一切眾生皆同一事,皆欲離苦得樂」,但現代人會更快樂嗎?
1969年在月球踏下腳印的太空人阿姆斯壯,
會比三萬年前在洞穴中留下手印的史前人快樂嗎?
人類的進步可讓更多人存活,但不一定讓人們更快樂。

世間無常劇變,惠敏法師提出最有效的自我修練與生活管理辦法;
讓生活簡潔,法喜充滿,從容應對各種人生挑戰與世界驟變。

★校長獨家的十八般「博雅武藝」,學起來,過人生擂台!
‧博雅「十戒」:[身心健康] 微笑、刷牙、運動、吃對、睡好;[終身學習] 閱讀、記錄、研究、發表、實行。(戒學)
‧調和「五事」:身、息、念、受、想。(定學、慧學)
‧時安康「三管」:時間、安全、健康管理。(淨土學)

在心識層面,轉動腦內愉悅羅盤,善用創意心流;
在生命長流,調整晝夜作息,增益睡眠品質,生死自在無礙;
在終身教育,全方位深廣學習,落實少欲知足的生活方式。

你可以像惠敏校長一樣,
打破慣性思惟,重新設定自己的心智導航系統,
開發出無窮的心識潛力!

作者簡介

釋惠敏

1954年出生於臺南,1975年臺北醫學院藥學系畢業後,於1979年在西蓮淨苑剃度出家。

1985年中華學術院佛學研究所結業後,1986年留學日本,獲得日本東京大學文學碩士(1989)與文學博士(1992)。現為法鼓文理學院校長、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榮譽教授、西蓮淨苑住持及中華電子佛典協會主任委員;曾任國立臺北藝術大學代理校長、教務長、共同學科主任、學務長,法鼓佛教學院校長等。

著作多種,包括:《蓮風小語》系列、《禪定與生活》(由西蓮淨苑出版),《心與大腦的相對論》、《當牛頓遇上佛陀》、《戒律與禪法》、《校長的午後牧歌》、《校長的三笑因緣》、《校長的番茄時鐘》、《六十感恩紀――惠敏法師訪談錄(增訂版)》(由法鼓文化出版)等。

前言:十八般博雅A「武藝」與四重「擂台」

本書所收錄的文章是從《人生》雜誌2017年2月〈佛學資訊之未來發展:語意網?!〉到2020年1月〈社會價值、腦神經科學與AI〉的33篇拙文,書名定為《校長的十八般武藝》的緣由,一方面是延續《校長的午後牧歌》、《校長的三笑因緣》、《校長的番茄時鐘》系列名稱,皆是敝人擔任法鼓佛教學院、法鼓文理學院校長期間的專欄文集。

另一方面,2020年初,全世界全力進行「2019新型冠狀病毒」防疫工作,或許敝人如下建立於佛教「戒、定、慧」三學與淨土學之十八般博雅「武藝」的日常生活型態的培養,例如:以「身心健康五戒:微笑、刷牙、運動、吃對、睡好」健全個人免疫系統、施打疫苗與勤洗手之「健康管理」、「終身學習五戒」增進防疫知識等,有助於個人乃至社會,從根本做好修練與防備,因應各種全球化驟變挑戰。

十八般博雅「武藝」:博雅「十戒」、調和「五事」、時安康「三管」

法鼓文理學院(Dharma Drum Institute of Liberal Arts, DILA)中英文校名蘊含「文理學院教育」(Liberal Arts Education,或稱「博雅教育」)的辦學方針,若配合校訓「悲智和敬」,我們也可說本校「博雅教育」的宗旨是要學習「博學多聞有悲智,雅健生活樂和敬」。

古來將使用十八般兵器「矛錘弓弩銃,鞭簡劍鏈撾,斧鉞並戈戟,牌棒與槍杈」的本領,稱為十八般武藝。若將敝人長年所倡議與實踐之博雅「十戒」(戒學)、調和「五事」(定學、慧學)、時安康(淨土學)「三管」等十八項博雅修練之道,為方便記憶,或許也可以戲稱為十八般博雅「武藝」,敬請大家笑納。

博雅「十戒」(戒學):學習五戒+健康五戒

佛教所謂「戒」的梵語是sila(音譯︰尸羅),是行為、習慣、性格等意義,一般常稱好習慣為「戒」,而教育的基礎是培育各種的良好習慣,常言說得好:「觀念改變行為,行為養成習慣,習慣塑造性格,性格決定命運。」

敝人多年來提倡的〈身心健康「五戒」:微笑、刷牙、運動、吃對、睡好〉(《人生》雜誌2010年10月;2013年8月收錄於《校長的三笑因緣》),這可說是成就「雅健生活樂和敬」基礎,以及〈終身學習「五戒」:閱讀、記錄、研究、發表、實行〉(《人生》雜誌2013年7月;收錄於《六十感恩紀-惠敏法師訪談錄(增訂版)》),這可說是成就「博學多聞有悲智」的基礎。因此將「終身學習五戒」(博學多聞)「身心健康五戒」(雅健生活)稱博雅「十戒」,詳如上述書籍內文。

《瑜伽師地論》〈聲聞地〉論述:「所依」(身心)清淨(=?(粗)重息滅+輕安顯現=所依滅+所依轉=轉依)和「所緣」(學習對象)清淨(=所知事的現見=無分別、現量智見=超過影像),被視為瑜伽行的最高目標,亦即禪定的成就狀態(詳參考拙文〈佛教之身心關係及其現代意義〉《法鼓人文學報》第1期,2004年),「身心健康」或可以作為「所依」(身心)清淨的基礎,「終身學習」或可以作為「所緣」(學習對象)清淨的基礎,因此成就如下的定學、慧學。

調和「五事」(定學、慧學):身、息、念、受、想

漢傳佛教之禪修入門書《修習止觀(定慧)坐禪法要》(隋代智者大師所述)提出「調和五事」(飲食、睡眠、身、息、心),前兩項調和「飲食、睡眠」與上述「身心健康五戒」之後兩項「吃對、睡好」有關。

對於後三項,拙文〈從禪修、腦科學談身心調和五事〉(《人生》雜誌2018年7、8月)曾從認知神經科學觀點,提醒我們不可忽視調合1.身體之動靜、鬆緊等姿態變化對心智訊息處理的影響。2.調息(呼吸、語言):息調出入、長短等變化的意義,因為呼吸兼具自主神經自動調節與意識調節的特性。對於「調心」部分,則從3.調自他「念」、4.調苦樂「受」、5.調順逆「想」等方面來討論,如此或可稱為禪修之「身心調和五事(身、息、念、受、想)」,詳如本書內文。

三管(淨土學):時間、安全、健康管理

漢譯「淨土」之梵語,是「buddha-ksetra」(佛土,佛國土),是佛所教化的世界之意,如娑婆世界是釋迦佛之國土,極樂世界是彌陀佛之國土。「菩薩淨土之行」(或「菩薩修淨佛土」)是出自於「發阿藐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菩薩所問的問題,《大智度論》:「淨佛世界者,有二種淨。一者、菩薩自淨其身。二者、淨眾生心,令行清淨道。以彼我因緣清淨故,隨所願得清淨世界。」

一般提到發心菩薩發願至成佛之時間有三,乃至無量「阿僧祇劫」(無數長時)之說,但也因此讓初發心菩薩退卻,華嚴宗則以無始(眾生)無終(諸佛)、同時炳現之「海印三昧」,來闡述事事無礙法界緣起,建立「初發心時便成佛、雖成佛不捨初發心」相即相入、互攝互入的信願,開展菩薩道(詳參本書之〈法鼓文理學院新景點:圓通海印.海印三昧〉)。

拙文〈「拖延」與「番茄工作法」〉(《人生》雜誌2016年7月;收錄於《校長的番茄時鐘》)是我在2013年知道的「時間管理法」,它近年來成為我改善「拖延」、專注工作、增進效率與保養眼睛、脊椎的方法,讓我每30分鐘內至少可以休息5分鐘,讓身心調適「歸零」,也是讓我體會「無始(眾生)無終(諸佛)」、同時炳現之海印三昧的好方法,詳參上述書籍內文。

此外,《四十二章經》卷1:「佛問諸沙門︰人命在幾間。對曰︰在數日間。佛言。子未能為道。復問一沙門︰人命在幾間?對曰︰在飯食間。佛言︰子未能為道。復問一沙門︰人命在幾間?對曰︰呼吸之間。佛言。善哉。子可謂為道者矣。」從「數日間」、「飯食間」(約30分鐘)、「呼吸之間」的時間管理,也可學習體會佛教「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靜」的法喜。

2010年左右流行的「永保安康」祝福語來自臺南「永康」及「保安」車站的區間車票,雖然大眾此熱潮的記憶日漸消退,但是「安全、健康」仍然是人類的基本願望,以及理想世界(安樂淨土)的基本目標。可惜的是,人們常只停留於「祈願」的階段,不知如何正確思考與實踐。

「安全管理」在機構與企業管理是重要的環節,但是在個人的層次比較容易被忽視。其實,我們日常生活的食衣住行、育樂、資訊等相關層面都蘊含相對的危險性,例如:邊走邊滑手機的習慣、狼吞虎嚥的飲食習慣、忽視消防演練與急救訓練、不重視工作安全守則、疏忽高齡跌倒與「人離火熄」的預防、災害潛勢地圖之忽略……。

《中阿含經》卷2:「云何有漏從『離』斷耶(如何從『遠離』斷除煩惱)?比丘!見惡象則當遠離,惡馬、惡牛、惡狗、毒蛇、惡道、溝坑、屏廁、江河、深泉、山巖。惡知識、惡朋友、惡異道、惡閭里、惡居止……」大乘佛教記載瑜伽師(禪師)的修行階位與境界之百科全書《瑜伽師地論》卷32也提到如下「善護己身」的「念(注意力、記憶力)住(現前觀察、關照)」的避險安全守則:「又汝應於念住加行、時時修習勝奢摩他(止定)、毘缽舍那(觀慧)。……入彼村邑聚落乞食,應當善避惡象、惡馬、惡牛、惡狗、惡蛇、惡獸、坑澗、濠塹。株杌、毒刺、泥水、糞穢,及應遠離諸惡威儀、穢坐臥具,汝應如是善護己身。」並將1.善護身、2.善守根(感官)、3.善住念、4.達世間出沒妙慧等,列為精勤修習四種因緣。

為方便火災、救護、災害、山難等求救報案,敝人安裝新北市消防局的手機應用程式之後,經由即時通知的功能,我深深體會到每天火災發生的頻繁。根據統計,2019年全臺灣共發生火災22866次(平均每天約63次),150人死亡,478人受傷,財務損失144220萬元。所謂「安全第一、預防為主」是安全管理的基本原則,世事無常,我們需要與時俱進充實個人、家庭、機構、社區乃至社會的安全管理智能。

「健康管理」是經由定期體檢早期發現疾病,並作連續監測和有效控制。我個人安裝了「健保快易通」手機應用程式,它有「健康存摺」(方便查詢就醫紀錄、就診行事曆、生理量測紀錄、就醫提醒、過敏資料、器捐或安寧緩和醫療意願與肝癌風險預測)、「院所查詢」、「行動櫃檯」、「醫療快搜」等功能。

此外,我個人定期體檢與口腔檢查,以「身心健康五戒」健全免疫系統,適時施打疫苗與勤洗手,「終身學習五戒」增進健康與防疫知識都可以屬於個人「健康管理」,提供大家參考。

博雅「武藝」的四重擂台(道場):心識、生命、校園、社會

「擂台」是古代為比武、競技所設置的場地,我們所面對最大的敵手其實是自己與環境的挑戰,如同佛陀在印度菩提伽耶的菩提樹下之金剛座上(道場),降伏魔眾(煩惱、誘惑等各種障礙)的場面,《增壹阿含經》:「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此二力,云何得二力?所謂忍力、思惟力。……以我有忍力、思惟力故,便能降伏魔眾,成無上正真之道,坐於道場。」所謂「忍力、思惟力」與「戒、定、慧」三學、佛淨土有關,也是上述十八般博雅「武藝」可以發揮的場域。

拙文〈法鼓文理學院博雅教育的三特色〉(《人生》雜誌2014年10月;參閱《六十感恩紀-惠敏法師訪談錄(增訂版)》)曾經提到「心靈環保」博雅教育之波形圓周式擴展:生命、社區、社會、環境的構想。這是以「心靈環保」為核心價值,立基佛教學系與人文社會學群之「生命教育、社區再造、社會企業與創新、環境與發展」等碩士學程之教學結構,以期建構佛法與世學兼備的多元的教學環境,以培養「悲智和敬」能力與態度。

猶如「慈悲喜捨」四無量(沒有界限、博雅)的擴展面向,成為「生命、社區、社會、環境」之波形圓周式擴展。依此,我們或可將十八般博雅「武藝」所發揮的場域分為「心識、生命、校園、社會」等四重擂台(道場),也作為本書文章分類分篇的名稱,敬請大家指教。

最後感謝法鼓文化成就本書出版因緣。若能讓本書讀者將十八般博雅「武藝」(三學、淨土學)一招半式在四重「擂台」(道場)發揮,淨佛國土,成就眾生,則是法鼓文化法師與菩薩的功德;若有敝人獻醜之處,敬請看官作為茶餘飯後消遣之用即可。

惠敏
寫於法鼓文理學院 2020年2月4日

目次

前言:十八般博雅「武藝」與四重「擂台」

chapter 1 心識擂台

愉悅羅盤:苦樂、善惡、上內
淨信之腦內藥方與外在訊息
禪定、心流與創意
從禪修、腦科學談身心調和五事
孔雀與鴻雁
薪火相交,識性不停
「唯知、唯憶念」與「唯識」

chapter 2 生命擂台

死亡品質指數與存在的苦惱
善終準備:人生會議與人生期末考
晝夜作息與生死自在
睡眠四階段與四禪
《流浪者之歌》與睡夢
《科學的靈魂》觀後感:後物質主義科學之反思
萬別千差一掃空:禪法與唯識觀

chapter 3 校園擂台

法鼓文理學院校慶的感恩與展望
法鼓文理學院新景點:圓通海印.海印三昧
梵語詩律與中國文化
韓國佛教之禮佛法門
飲食教育:供養、感恩、禪悅
佛教禮儀的「問訊」是問什麼?
儀軌深廣化、生活儀軌化
手帕、環保與心靈情誼
學習佛學研究的範例
全方位學習與「戒定慧」三學

chapter 4 社會擂台

佛教與當代社會的對話
佛學資訊之未來發展:語意網
2017 星馬法緣散記
助聽喇叭與「調」聲救苦
2017 波羅的海三國演講行: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
心靈環保與社會價值:照千一隅,此則國寶
心靈環保與社區之社會營銷方案
雙A 時代的挑戰與雙B的因應

代結語:社會價值、腦神經科學與AI

書摘/試閱

淨信之腦內藥方與外在訊息

佛教之最初證悟:隨信行(四證淨)

依照學習者重視「信仰」或重視「理論」的不同,有「隨信行」、「隨法行」兩種轉凡成聖的證悟方式,確立正信,善法不退。

隨信行者雖然對於佛教理論沒有把握,或沒有充裕的時間研究理論,但是對於「佛、法、聖者僧、戒」四種,體證堅固不壞之清淨信心,稱為「四證淨」(四不壞信)。有名的〈七佛通戒偈〉:「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可表達此「四證淨」的內涵「自淨其意」,是對佛、法、僧三寶的淨信;「諸惡莫作,眾善奉行」是受持戒律。

所謂「四證淨」(四不壞信)之淨信,從腦科學的最新研究所發現的運作機制,是否可讓我們用於修行或日常生活?

療癒的藝術:儀式、醫學安慰劑

2018年3月《讀者文摘》摘取《國家地理雜誌》(2016年12月)的文章,以「人體自癒力:科學顯示,除了飲食、行為及思考,信念也會左右我們的感受」為標題,報導「朝聖、醫學安慰劑」相關實例與研究。或許可讓我們參考而善用「淨信」的力量,自利利人。

此報導提及:有宗教朝聖者雖帶有傷痛,但因堅信信仰的對象會給予療癒力量,因此可跋涉135公里路。另外,帕金森氏症(慢性中樞神經系統退化)的病人,參加新藥試驗,透過隨機安排進行安慰療法的假手術,居然獲得改善。

上述的儀式或醫學安慰劑效應,猶如精彩的藝術表演,讓人身歷其境、渾然忘我,療癒的戲碼目的,是在腦中創造出高度期望,產生影響身體的變化。

此表演藝術延伸到療癒的諸多面向,於潛意識發揮功效。昂貴的安慰劑會比便宜的有效;注射的效果比錠劑有效;而效用最強的是假手術。

病人被告知在嚴謹的臨床試驗中,安慰劑可展現能夠誘發自癒力的效用。醫院也是一處經常上演信念戲碼的場所,醫療設備(道具)的「舞台」、穿制服(戲裝)的醫護人員(演員),數以百計利用預期心理的替代療法,包括順勢療法、維他命針劑、音療等,都被證實具有不同程度的療效。

腦內藥方:正確的「信念+經驗」

二十一世紀初,科學家才得以觀察這些影響在腦中作用的過程。例如:美國密西根大學的實驗,在受試者的手腕上塗抹乳膏,然後綁上可能產生疼痛或熱度的電極,再讓受試者接受腦部掃描。

受試者被告知其中一種乳膏可減輕疼痛,其實兩種乳膏都不具減輕疼痛的成分。經過幾次制約後,受試者學會在塗有「止痛」乳膏的手腕上,感覺到較輕微的疼痛。最後一回試驗時,受試者對於強烈電擊的感受就跟被輕捏差不多。

大腦掃描顯示,正常的疼痛感從傷處開始,瞬間沿著脊椎上傳至大腦辨識疼痛的部位,安慰劑反應則是反向作用。前額葉皮層的治療期望將訊號傳遞至腦幹,製造出類鴉片,並釋放至脊椎,產生止痛效果。該實驗的主持人說:「正確的信念和正確的經驗共同作用,就是處方。」

美國陸軍醫療中心疼痛暨成癮專科史佩瓦克(Christopher Spevak)醫師運用此「腦內藥方」的機制,協助病人控制慢性疼痛。他讓病人說自己的故事,從而得知某人小時候非常喜歡家門外的桉樹,或者愛吃薄荷糖。每當病人服用類鴉片止痛劑,同時也嗅聞桉樹油或吃薄荷糖,病人開始將感官體驗與藥物建立連結。一段時間後,醫師將藥物減量,只提供感覺或氣味,此時患者的大腦已能從體內藥房獲得所需的藥物,學會控制慢性疼痛。

外在訊息的作用

最近,有實驗室測試外在訊息(例如:他人的反應)對受試者疼痛經驗的影響,結果認為:在改變疼痛的感受上,社交訊息的作用,可能比制約與下意識的提示更強大,這或許是大型宗教活動群眾效應的影響力原因。

研究人員讓受試者感受手臂上的灼痛感,要求他們評估強度。此外,受試者還看了一系列先前的受試者用來標示疼痛度的記號。實驗結果顯示:雖然刺激強度相同,受試者卻會參照前人的反應,來回報自身的疼痛感。受試者之皮膚傳導反應測試(身體傳導電流的非自主性變化)顯示,他們不僅回報他們認為研究人員想聽的內容,實際上對痛苦的反應也比較小。研究人員說:「從人際關係中獲得訊息,不僅對主觀感受產生深遠的影響,對疼痛以及康復等與健康有關的結果也一樣。」

「安慰劑」與「反安慰劑」效應

相對於「預料」或「相信」治療有效,而讓病患症狀得到舒緩的安慰劑(placebo)效應;若對於藥物抱有負面的態度,則容易讓病患產生病情惡化的反安慰劑(nocebo)效應。

依此「唯心所造」的正反效應,若能選擇「止惡行善」(戒)、或聖賢、真理(佛法僧三寶)作為淨信對象,對日常生活的人事物保持「尊重、敬意」儀式意義,或許是佛教之最初證悟「隨信行」的學習方便,也是「正向心理學」發展的目標。

晝夜作息與生死自在

對於敝人常提倡的「身心健康五戒:微笑、刷牙、運動、吃對、睡好」之「睡好」,拙文〈睡好與止觀雙運〉(《人生》雜誌371期,2014年7月)曾介紹若因鬧鐘叫醒而縮短「快速動眼睡眠」期、不規律的睡眠與睡眠剝奪,會損傷記憶、注意等與學習有關的能力,所以我們應當養成「早睡自然醒」的習慣,以及運用「止觀雙運」的禪修原則來培養此生活作息。

睡眠負債的時代

1971年,美國史丹佛大學威廉.德蒙特(William Dement)教授開設「睡眠與夢(Sleep and Dreams)」課程,1997年提出「睡眠負債」(sleep debt)的警訊(https://goo.gl/FNLMpc),意指長期睡眠不足的狀態有如借錢負債,若沒有改善,影響個人健康、生活與工作質量(威廉.德蒙特的學生所設立課程網站述:https://goo.gl/yNnzLF,有生動的描述)。

近年來,大家也關切到睡眠負債對社會整體的損失。例如:NHK特集(2017年6月18日,https://goo.gl/F7OgjN)將其視為日本社會的潛藏危機。因為在2017年抽樣約25萬人的調查顯示,平均睡眠時間為5小時58分,其中有20%左右的國民處於睡眠健康高風險族群。根據《朝日新聞》,日本因為國民睡眠不足所導致的經濟損失,最高約占年度GDP的3%,高達15兆日圓(約新臺幣4,359億),為世界先進國家的「睡眠負債大國」。

《國家地理雜誌》(2018年8月,第201期)「重啟大腦:睡眠如何讓腦細胞重生」提到:「哈佛醫學院睡眠與認知中心主任羅伯特.史迪葛德(Robert Stickgold)說:『我們似乎活在一個全球規模的實驗中,目的是看睡眠不足會有怎樣的負面結果?』以臺灣人為例,平日的睡眠時間平均不到7小時,更有十分之一的人口受慢性失眠所苦。在我們這個燈火通明的不夜社會,我們經常把睡眠視為敵人,認為睡眠會剝奪我們的生產力和玩樂時間……整夜好眠現在和手寫書信一樣,既罕見又過時。我們似乎都在抄捷徑,碰上失眠就用安眠藥來克服,哈欠不斷就猛灌咖啡來解決,將我們本應每晚踏上的曲折旅程拋諸腦後。」

我們若能多了解睡眠科學,善體驗亙古演化之生理時鐘(晝夜作息)循環習性,有助於身心健康乃至「涅槃寂靜→寂滅最樂→涅槃道」生死自在的學習。

晝夜作息與身心健康

睡眠與清醒的交替模式,是人類與大多數生物在此繞日自轉(產生晝夜變化)地球而演化出的習性。2017年諾貝爾醫學獎頒給了三位科學家,他們在1980和1990年代的研究,發現生物細胞中的週期基因(PER),藉由生成PER蛋白質進行負回饋調控:當PER蛋白質夜間積蓄增多,則抑制PER基因;若PER蛋白質白天被代謝分解而濃度降低,則PER基因再次啟動。此生物細胞裡產生與太陽同步的分子(基因―蛋白質)的生理時鐘循環生滅週期大約是24小時。

此生物亙古演化之生理時鐘若與日夜循環相合,腦部之中樞生理時鐘(central clocks)分泌褪黑激素,傳達夜晚來臨的信號,且身體各種系統(周邊生理時鐘,peripheral clocks)也配合,大腦神經元則同步運作而轉向睡眠世界。但此由太陽光設定的生理時鐘,在現代社會卻容易被人造光(特別是藍光,例如電子螢幕)打亂而延後睡眠機制。

因此,上午接觸些陽光(藍光會提升活力、心情舒暢),白天適時工作與運動(例如:25分鐘工作時程後之原地跑步運動5分鐘)以培養晚上的睡意,飲食規律,善用午間小休息但避免超過20分鐘(因為會減輕晚上睡意或進入晚上睡眠模式);不熬夜工作(避免晚於10點就寢),睡到自然醒,晚上避免咖啡因或酒類飲料(酒精會中斷睡眠之快速動眼期,破壞做夢),睡前避免看電子螢幕或處於強光或五光十色的環境;體溫下降是入睡的要素,室溫維持18至26度,熱水澡至少在睡前30分鐘洗,如此的晝夜作息節奏是促進身心健康的生活習慣。

最近的研究顯示,當此晝夜節奏被打亂,將增加罹患糖尿病、心臟病及失智症的風險。有研究顯示,醒時的神經元緊靠一起,但睡時部分腦細胞縮小60%,使神經元間空隙變大,成為細胞代謝廢物(主要是β-澱粉樣蛋白)的丟棄場,此廢棄物會阻礙神經元間的溝通,和阿茲海默症有密切關聯。只有在睡眠時,脊髓液才能像清潔液一樣沖刷這些變寬的腦內通道,把β-澱粉樣蛋白洗掉。

晝夜作息與涅槃寂靜

白天隨緣盡分「『圓』滿諸德,『寂』滅諸惡」(圓寂=涅槃),睡前5分鐘列出待辦事項,心無罣礙,容易體會《大般涅槃經》等經典「諸行無常,是生滅法,生滅滅已,寂滅為樂」法義,如實觀察晝夜剎那生滅無常,證悟無我、寂滅空性,每晚學習「涅槃寂靜→寂滅最樂→涅槃道」的體證。
因為,猶如晝夜的生理時鐘節奏,我們從「生老病死」的生命節奏,也能體悟無常、無我,每晚學習放捨「虛實」世界的怨親、苦樂、好惡,才有可能鍛鍊布施生命(最難捨的擁有)能耐;每夜學習歡喜入睡與做夢,才有可能累積面對死亡(最徹底的睡夢)經驗。
善終準備:人生會議與人生期末考

拙文〈臨終自知時至,身無病苦,心不貪戀〉(《人生》316期,2009年12月)曾提到,宋代慈雲遵式法師所撰的迴向發願文︰「……若臨命終,自知時至,身無病苦,心不貪戀,意不顛倒,如入禪定……」是佛教徒的生死規畫願景。為了實踐此理想,除了念佛、清淨身口意業之外,養成終身學習與身心健康習慣,是值得我們學習的生活形態。

從《安寧緩和醫療條例》到「病人自主權利法」

此外,拙文〈死亡品質指數與存在的苦惱〉(《人生》雜誌2018年1月)曾介紹臺灣於2000年實施《安寧緩和醫療條例》(2002年修訂),賦予人民可以預立意願書,表達臨終時「拒絕心肺復甦術」(DNR)的權利,讓末期病人可避免「無效醫療」的痛苦,例如:「心肺復甦術」(CPR)或「延命措施」(葉克膜、升壓藥物、血管輸液、鼻胃管等),也減少醫療資源浪費。

2019年1月6日,臺灣正式實施亞洲第一部《病人自主權利法》,更進一步讓我們對於病情、醫療等各選項之可能成效與風險預後,有知情之權利,以及對於醫師提供之醫療選項有選擇與決定之權利。

民眾只要年滿20歲、為完全行為能力人,可至相關服務的醫療院所,由醫師、護理師、心理師或諮商師等人協助,提供當事人與至少一名二等親內親屬,或指定醫療委任代理人,進行「預立醫療照護諮商」(Advanced Care Planning, ACP),簽署「預立醫療決定」(Advanced Decision, AD),並註記於健保卡。

簽署人未來若符合1.末期病人(原《安寧緩和醫療條例》適用),更擴大範圍至2.不可逆轉的昏迷狀態、3.永久植物人、4.極重度失智或5.其他中央主管機關公告的重症等狀況時,就能依照自訂的醫療決定,接受或拒絕維持生命治療或人工營養及流體餵養之全部或一部分,走完人生最後一程。

人生會議

日本雖然還沒實施《病人自主權利法》,但對於「預立醫療照護諮商」(ACP)積極推廣。在2018年8月公開募集暱稱,有1073件參選,經過相關領域專家們評審,於11月30日公布「人生會議」為暱稱,希望民眾能多認識此議題,以日常會話、餐桌、家庭會議等各種方式,反覆與家族、醫護人員協商,以便知情、選擇與決定。

人生期末考

在臺灣,安寧療護專業醫師朱為民出版的《人生的最後期末考―生命自主,為自己預立醫療決定》,以各種實例提出如下的題目:

第1題:無法由口進食的時候,你會做什麼選擇?
第2題:得到重病的時候,會想知道自己的病情嗎?
第3題:到了生命的盡頭,會想接受維持生命的治療嗎?
第4題:什麼樣的情況出現,讓你覺得生命已走到了盡頭?
第5題:心中對生命盡頭的醫療有什麼想法?
第6題:如果已經做好了預立醫療決定,會告訴誰?
第7題:需要長期照顧時,想住在哪裡?
第8題:想找誰做醫療委任代理人?
第9題:希望後事如何安排?採用何種儀式?如何安葬?
最終考題:有沒有哪些人生尚未完成的心願?最想跟親愛的家人說些什麼?

幫助我們解說人生最後可能會面臨的考題,做好「預立醫療決定」(AD)。

人工營養及流體餵養之案例

在書中,朱醫師敘述失智又中風的沈爺爺會自拔鼻胃管,因而雙手被保護手套與棉繩固定於病床欄杆,但還是會乘機自拔。有次,朱醫師為他重插管,病人抗拒,因而管子刺激鼻腔和咽喉,引發咳嗽反射,咳到眼淚直流,眼神憤怒瞪著醫師。奶奶看到她先生這樣,也忍不住掉眼淚,跟旁邊的女兒說:「我們不要放了好不好,他以前就很不喜歡鼻胃管,他好辛苦、好辛苦……」女兒挽著媽媽的手,看起來也很難過。

但是,兒子則大聲地斥責奶奶:「說這什麼話!不放管子怎麼吃東西!怎麼會有營養!醫師,你不要聽她的。」朱醫師無奈只能繼續重插管,但病人不斷扭頭拒絕配合,兒女只好合力固定病人頭部,好讓醫師插管,如此奮戰90分鐘才完成。

病情告知之「人生考題」

朱醫師提到:根據調查,九成以上的民眾希望在罹癌的時候被告知病情。臺灣每年將近10萬人被診斷出癌症,但常見隱瞞病人真實病情。問原因,大多回答:「哎呀,醫師你不知道,爸爸很脆弱,萬一被他知道了,會崩潰!」或是「唉呦,醫生,媽年紀這麼大了,平常腦筋就迷迷糊糊的,說也沒有用啦!跟我說就好,我來處理。」

但「隱瞞病情」會有三大問題:
1. 難與病人討論身後事,例如財產規畫、後事交代……未來可能是家族的紛爭來源。
2. 不敢問病人最後的醫療決定,如插管、電擊、壓胸……若等病人昏迷,家屬們如何做適當的決定?
3. 病人無法善用有限時間,完成一些未了心願,以及向家人道謝、道歉、道愛和道別。

因此,我們應適時進行「人生會議」(ACP)與「人生期末考」(AD),減少無效醫療,改善醫病與家族關係,做好善終準備,自利利人。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90 216
庫存:1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