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簡介
2009年3月,建筑家中村好文收到一封親筆所寫的信,寫信的是一個住在北海道開面包店的師傅神幸紀,他想委托中村幫他設計一間兼具生活與工作用途的面包小屋。這封充滿手感溫度的信感動了中村,因而展開一個為期近兩年的設計案,以及一段至今仍持續的友好情誼。
在這期間,中村與神幸紀不斷透過書信往來分享理念、溝通想法,雙方的默契與信任也從中慢慢滋生。而面包屋就在這一筆一語中從夢想轉化成雛形、落實為設計圖,最後真實矗立在北海道的土地上。如同中村所言:“這些平淡的書信往返累積,也許就像堆石頭蓋房子一樣。那一顆顆看似平凡的石子,終有一天,會凝聚為堅固又充滿存在感的房子。”這棟面包屋的完成,記錄的是一段建筑師與委托人的書信往來,共同打造夢想建筑的真實過程。
作者簡介
【日】中村好文
1948年出生於日本千葉縣。1972年,武藏野美術大學建筑專業畢業。1981年,設立設計事務所旅鼠小屋。1987 年憑借“三谷先生之家”獲得吉岡獎。1993 年憑借“一系列的住宅作品”獲得吉田五十八獎特別獎。著作有《住宅巡禮》《住宅巡禮Ⅱ》《我喜愛的建筑》《日常的建筑》《旅鼠:中村好文的歡快生活》《中村好文:普通的住宅,普通的別墅》等。
【日】神幸紀
1974年出生,居住在北海道真狩村的面包師。“Boulangerie JIN”店主。原本是法餐廚師,後來迷上了面包制作,曾在巴黎名店進修。2004 年從就職的法餐店辭職,決心開一個自己的面包店,憑借自己的力量用車庫組件建造了住宅和店鋪。想要追求更好的工作環境,便寫信給中村好文,委托他設計面包小屋。
目次
前言 中村好文 ⅴ
1 初次通信。我是住在北海道真狩村的神幸紀…… 016
1’能夠接下“面包小屋”的設計工作,我很開心 019
2 我深信:面包窯裡也有神靈 022
2’ 在樸素至極的住宅中過著完全忠於自己的生活,這樣的生活方式令我震驚 025
2’’ “至少自己住的地方要試著自己動手建造”這樣的好奇心主導了我 030
3 問題出在檐廊下方支撐起整個木結構房屋的基礎部分 032
3’ 我覺得有必要再同您多聊一聊面包屋的工作內容和一天的工作流程等
這類話題 034
4 正如我所擔心的那樣,加強倉庫的基礎部分是個意料之外又意料之中的棘手
問題 037
4’ 即便是重新建一座面包小屋,也要堅持初心,以謙遜的態度繼續工作 041
MITANI HUT 巡禮 044
MITANI HUT 巡禮 046
5 仿佛在建筑物裡聽到了中村先生本人的“聲音” 048
5’ 在建筑物內部的中央開辟一條通道,無論是房屋布局還是居住者的心情,都頓時變得舒暢起來 052
設計過程 056
6 我越來越覺得,舊的大梁就像是接力棒,發揮了將倉庫和新建筑連接在一起的
作用 089
6’ 接下來只要貸款到位,就可以動工了 092
7 面包小屋的外墻顏色和內部裝修的色系都選用自己喜愛的,塑造出店鋪應有的“範兒” 095
7’ 先不要急著享受選色的樂趣,可以留到後面慢慢決定 097
8 在最重要的上梁儀式上,可不可以用“撒面包”來代替“撒年糕”呢? 099
8’ 當柱子立起,裝上大梁,房頂的三角形輪廓出現在眼前時,我們覺得心裡很踏實 102
9 唯有以功能性和合理性做後盾的建筑才是“美的建筑” 104
9’ 中村先生,我覺得您其實不必用如此嚴厲的話語來告誡我們 106
10 因為那一句話,神先生不僅是客戶,還成為了共同設計者 108
10’ 我的腦海裡一直盤旋著一個詞:“令人敬畏的旅鼠小屋軍團啊!” 112
10’’ 員工們都說:“總算是按照計劃完成了自己的工作”一個個得意揚揚、意氣風發,成就感爆棚 115
11 接下來就等盛盤的命令了。對於做過廚師的我來說,現在的施工現場就像是等待盛入盤中的熱氣騰騰的飯菜 117
11’ 面包一旦放進爐內就只能“順其自然”了,索性就刻一句“Que Sera Sera”吧 119
12 對面包師而言,最難忘的一個瞬間,就是用新面包爐烤制面包的那一刻 139
12’ 如果居住者在房屋裡越住越習慣,屋裡的一切越用越順手,那麼這對建筑師而言將是莫大的喜悅 141
施工仍在繼續 中村好文 155
要是能做成一間這樣的樹屋,該多好啊 160
後記 神幸紀 162
書摘/試閱
前言
中村好文
每個月有兩次,我的事務所會收到從北海道真狩村快遞寄來的大紙箱。
箱子裡面裝的是各式各樣的面包——有用柴燒面包爐烤出來的直徑四十厘米的法式鄉村面包(Pain de champagne),還有法式長棍面包(俗稱的法棍面包,baguette)、法式田園面包(Rustique)、黑麥面包、果幹面包、蜂蜜面包、奶酪面包、栗子小面包、胡桃和無花果面包、牛角面包、巧克力夾心牛角面包、咕咕霍夫(Kouglof,奶油圓蛋糕)等等。
面包那誘人的香味從拆開包裝膠帶的雙手之間悄悄飄出來,很快就彌漫了整個房間。我深深地吸一口那香氣,陶醉地瞇起雙眼。
看到這裡,也許您已經注意到了,制作這些面包的人是真狩村的一位面包師——神幸紀先生,他在當地經營著一家名叫“神”(Boulangerie JIN)的面包店。他是這本書的另一位作者。
2009年3月,神先生寫信拜托我來設計他的店鋪,從那時起,這個建造新店的故事便開始了。
從寫著“初次見面”的書信往來開始,接下來有了充滿期待的第一次會面——我們一面品嘗著美味的料理,一面把酒言歡,談笑風生,度過了一段非常愉快的時光。然後我便慢慢地著手設計了——雖然我很想這樣寫,可事實是,設計並沒有真正開始,而只是“醞釀著、準備著”。平時,我的工作大多是住宅設計,對於這種用柴火做燃料的面包爐並不了解,莫說是面團的制作和發酵了,就連面包房裡需要哪些工具和器械,我都一無所知。
基於上述情況,在設計開始之前,我一遍一遍地征詢神先生的意見,幾乎是刨根問底,然後又仔細參觀了面包制作的過程,即便如此,接下來我仍然經常和神先生用書信和傳真等方式進行交流,有時還打電話征詢他的意見,甚至跑到真狩村去和他開碰頭會切磋商量——就是在這樣的過程中,一點點推進設計和施工的進度。
從這些工作流程中挑選出我們之間的書信、傳真和電子郵件,它們匯集起來,便有了這本書。
如今,回過頭來再看這些往來書簡,會發現我們並沒有對設計和施工內容進行多麼深的討論。除了一次小小的爭執以外,大多以溫和的交流為主。就是在這樣一來一往的交談中,我們加深了相互理解,一步步建立起了牢固的信賴關係。對於設計委托人(客戶)和建筑家而言,最重要的是尊重彼此的心情和立場,建立起互謙互讓的信任關係,在這一點上,書信往來發揮了很大的作用。從我的感受來看,那些信與其說是設計師用於聯絡和匯報的公務性信函,倒更像是寫給好友的書信。相信神先生也是同樣的心情。
所謂君子之交淡如水,一封封從容不迫的往來書簡,日積月累下來,就像是用一塊塊石頭慢慢壘砌而成的石頭建筑。每一塊石頭都很平凡,乍看之下沒有什麼可取之處,可是時日久了,就會變成一座堅固可靠、引人注目的建筑物。這次我設計的並非石造建筑,而是樸素的木造建筑,“Boulangerie JIN”的新店就這樣建成了。
我們再回到文章開頭,那個定期郵寄面包的故事。
基本設計完成之後,我給神先生寫了封信,主動提議用他的面包來分期衝抵一半的設計費。我的事務所的員工都是貪吃鬼,每天中午都是自己動手做飯吃,所以如果能有美味的面包定期寄來,菜單上的菜式也會更加豐富,再也沒有比這更令人開心的事了。
神先生那邊立刻發來了回信。
“設計費之事,感謝您費心替我籌謀。那我就恭敬不如從命,用面包來支付了。從這個月起,每月兩次寄送,直至Boulangerie JIN 或中村先生的事務所中的任意一方從這個世界上消失為止。”
也就是說,定期寄來的面包最終是否能超出設計費,直接取決於我的事務所的生死存亡。
初次見面。我是住在北海道真狩村的神幸紀……
中村好文先生:
初次通信。我叫神幸紀,家住北海道真狩村。
這是一個很小的村子。我現在和妻子、四歲的長子一起住在車庫改裝的小屋裡,經營著一家面包店,以此為生。
在離小屋不遠的地方,我做了一個柴燒面包爐,在這裡烤面包。由於面包房和面包爐是分開的,所以工作時需要出去一次。再加上店鋪很狹小,有四個客人同時進來就顯得十分局促了。最近開始感到這些情況甚為不便,而且還因此派生出了各種各樣的問題。所以,我計劃重新建造房屋,並擴大面包窯。
由於我是和家人一起經營面包店,所以,新建的房屋既是用餐的地方,也是養育孩子的地方,是生活的場所,也是工作的空間。
我的生活和工作的界限是模糊的,混為一體的。給您寫信,是想拜托您設計一所這樣的房子:能夠將我生活的一切囊括進去,隨機應變,簡單質樸,明快爽朗。
我們制作的面包,大都是烤出來之後就放任不管的樸實至極的面包。因為不作任何修飾,所以在制作時尤其注重面包剛烤出來的樣子,可以說傾注了我們最大的熱情。因此,我希望建筑物的風格也是一樣的簡單質樸,在裡面工作時感到心裡很踏實,就像是置身於自然之中,依偎在自然的懷抱中。
有一個能安放巨大面包窯的面包房,有砍柴小屋和存放柴火的地方,明亮舒適、不會太大的店鋪,以及依附在這些場所角落裡的生活空間。不夸張,很普通,從外觀看起來甚至不像是個店鋪,這就是我們心中想象的面包店的樣子。
我想稍稍介紹一下我們所生活的真狩村的情況。這是一個充滿了自然風情的農村,這裡有一座羊蹄山,類似於村子的象征。從山上涌出的泉水同時也是村子裡的自來水,食材很豐富,村子裡甚至還有一家引以為傲的法國餐廳。
那家餐廳是內藤廣先生設計的,我曾經在店裡工作過,也是因為這個契機,在村子裡住了下來。餐廳旁邊就是農田,蔬菜直接從田裡采摘,當天就能出現在菜單上。這裡的料理就是如此樸實無華,令人安心。
我們的面包也是如此,簡單,樸素。磨面粉、劈柴、觀察火候、烤面包。
在這片土地上,可以很自然地感知到素材和大地。
據說,以前的面包師在將面包放進面包窯時,會在胸前畫一個十字,做一番祈禱。爐裡的面包能夠膨脹起來烤得恰到好處。這似乎曾是一件十分神秘的事情。
如今,我們將面包放入窯子裡之後,也會在心中祈禱,希望能烤出美味的面包。時至今日,這樣的心情並沒有改變。若是我也能擁有一方能夠容下這個小小願望的安靜空間,那該是多麼美好的一件事啊。
建造一間小小的面包屋,請幫我們實現這個夢想!
神幸紀(34歲)、麻裡(38歲)、幸太朗(4歲)
北海道真狩村
2009年3月7日
被書信深深打動的中村痛快地應下了神先生的委托,
開心地寄出了接受設計委托的信函。
能夠接下“面包小屋”的設計工作,我很開心
神幸紀先生 麻裡夫人 幸太郎君:
初次通信。我是中村好文。
來信已拜讀,心中十分歡喜。
許久沒有收到手寫的設計委托函了,讀了您的信,胸口仿佛燃起了一盞燈,甚是溫暖,忍不住看了好幾遍。
讀著您的信,我不禁想起在十五到二十年前,委托設計的請求信大多仍是手寫的信函。不知從何時起,大半書信變成了文字處理器敲出來的鉛字,最近,越來越多的人開始用電子郵件咨詢和委托工作了。我自己也被這樣的變化裹挾其中,漸漸習慣了,平日裡也沒覺得有什麼不妥。可是讀了神先生的信之後,仿佛被點醒了一般,一下子意識到了前後(書寫習慣)變化之大,以及收到書信時(手寫和非手寫方式)在印象方面的巨大差異。
這種“差異”究竟為何物呢?若要細細說來,恐嫌冗長,在此我只挑最簡明扼要的說法來解釋一二。從手寫的書信上,能夠清楚分明地感受到寫信人的體溫和氣息(或許說聲音更合適)。而這種“最初的感知”,將會成為日後設計時的一個很大的線索。
我再說一個對於這封信的感想。
讀完神先生的信,我不禁發出了嘖嘖的贊嘆聲。文章整體風格穩健,用詞精準,表達簡潔,流暢嫻熟的字體連綴成翔實的內容……讀著您的信(確切地說是從看到信封上書寫的收信人姓名的那一刻起),我便在心中推測:這位神先生的年齡應該在四十五歲到五十歲出頭之間吧。不,也許是和我同年代的人呢。就算上面都猜錯了,那也一定是處於鬢角剛剛生出白發的年齡段。可是,讀到最後,赫然發現落款處清楚地寫著年齡——34歲!這可真是把我嚇了一跳。這麼說雖然有些失禮,不過,有一瞬間,我的腦海裡甚至浮現出“莫非是少年老成”這個念頭。
重讀到這裡,我才發現自己竟然還沒有對您的委托請求做出答復。這才是正事啊。都已經一把年紀的人了,寫起信來卻還是這樣啰哩啰唆的(不過這好像和年齡無關呢)。
能夠安放巨大面包窯的面包工坊,有砍柴小屋和存放柴火的地方,明亮舒適、不會太大的店鋪——將所有這些功能濃縮收納於一體,便是神先生一家的“面包小屋”了。我很樂意接下這間小屋的設計工作。事實上,我現在的心情是,絕不能把這份工作交給其他建筑師!因為我認為,設計這間“面包小屋”,正是我的天職,也是考驗“小屋迷”的、有著真正價值的一份工作。
感謝您在浩如煙海的建筑師中向我伸出了橄欖枝。建筑師這個職業讓我遇見了“面包小屋”,我願意心懷感激,與神先生一家一起享受這份莫大的幸福,珍惜這份難得的幸運,全心全意地完成這項工作。
最後,我希望能夠盡快拜訪真狩村,看一看用來建造房屋的土地的現狀,以及神先生一家平時生活的樣子。另,因為機會難得,我還打算入住友人內藤廣君設計的“maccarina”餐廳,順便嘗一嘗大獲好評的法餐。
就寫到這裡吧。
期待著在真狩村與您見面。
中村好文
2009年3月12日
前言
中村好文
每個月有兩次,我的事務所會收到從北海道真狩村快遞寄來的大紙箱。
箱子裡面裝的是各式各樣的面包——有用柴燒面包爐烤出來的直徑四十厘米的法式鄉村面包(Pain de champagne),還有法式長棍面包(俗稱的法棍面包,baguette)、法式田園面包(Rustique)、黑麥面包、果幹面包、蜂蜜面包、奶酪面包、栗子小面包、胡桃和無花果面包、牛角面包、巧克力夾心牛角面包、咕咕霍夫(Kouglof,奶油圓蛋糕)等等。
面包那誘人的香味從拆開包裝膠帶的雙手之間悄悄飄出來,很快就彌漫了整個房間。我深深地吸一口那香氣,陶醉地瞇起雙眼。
看到這裡,也許您已經注意到了,制作這些面包的人是真狩村的一位面包師——神幸紀先生,他在當地經營著一家名叫“神”(Boulangerie JIN)的面包店。他是這本書的另一位作者。
2009年3月,神先生寫信拜托我來設計他的店鋪,從那時起,這個建造新店的故事便開始了。
從寫著“初次見面”的書信往來開始,接下來有了充滿期待的第一次會面——我們一面品嘗著美味的料理,一面把酒言歡,談笑風生,度過了一段非常愉快的時光。然後我便慢慢地著手設計了——雖然我很想這樣寫,可事實是,設計並沒有真正開始,而只是“醞釀著、準備著”。平時,我的工作大多是住宅設計,對於這種用柴火做燃料的面包爐並不了解,莫說是面團的制作和發酵了,就連面包房裡需要哪些工具和器械,我都一無所知。
基於上述情況,在設計開始之前,我一遍一遍地征詢神先生的意見,幾乎是刨根問底,然後又仔細參觀了面包制作的過程,即便如此,接下來我仍然經常和神先生用書信和傳真等方式進行交流,有時還打電話征詢他的意見,甚至跑到真狩村去和他開碰頭會切磋商量——就是在這樣的過程中,一點點推進設計和施工的進度。
從這些工作流程中挑選出我們之間的書信、傳真和電子郵件,它們匯集起來,便有了這本書。
如今,回過頭來再看這些往來書簡,會發現我們並沒有對設計和施工內容進行多麼深的討論。除了一次小小的爭執以外,大多以溫和的交流為主。就是在這樣一來一往的交談中,我們加深了相互理解,一步步建立起了牢固的信賴關係。對於設計委托人(客戶)和建筑家而言,最重要的是尊重彼此的心情和立場,建立起互謙互讓的信任關係,在這一點上,書信往來發揮了很大的作用。從我的感受來看,那些信與其說是設計師用於聯絡和匯報的公務性信函,倒更像是寫給好友的書信。相信神先生也是同樣的心情。
所謂君子之交淡如水,一封封從容不迫的往來書簡,日積月累下來,就像是用一塊塊石頭慢慢壘砌而成的石頭建筑。每一塊石頭都很平凡,乍看之下沒有什麼可取之處,可是時日久了,就會變成一座堅固可靠、引人注目的建筑物。這次我設計的並非石造建筑,而是樸素的木造建筑,“Boulangerie JIN”的新店就這樣建成了。
我們再回到文章開頭,那個定期郵寄面包的故事。
基本設計完成之後,我給神先生寫了封信,主動提議用他的面包來分期衝抵一半的設計費。我的事務所的員工都是貪吃鬼,每天中午都是自己動手做飯吃,所以如果能有美味的面包定期寄來,菜單上的菜式也會更加豐富,再也沒有比這更令人開心的事了。
神先生那邊立刻發來了回信。
“設計費之事,感謝您費心替我籌謀。那我就恭敬不如從命,用面包來支付了。從這個月起,每月兩次寄送,直至Boulangerie JIN 或中村先生的事務所中的任意一方從這個世界上消失為止。”
也就是說,定期寄來的面包最終是否能超出設計費,直接取決於我的事務所的生死存亡。
初次見面。我是住在北海道真狩村的神幸紀……
中村好文先生:
初次通信。我叫神幸紀,家住北海道真狩村。
這是一個很小的村子。我現在和妻子、四歲的長子一起住在車庫改裝的小屋裡,經營著一家面包店,以此為生。
在離小屋不遠的地方,我做了一個柴燒面包爐,在這裡烤面包。由於面包房和面包爐是分開的,所以工作時需要出去一次。再加上店鋪很狹小,有四個客人同時進來就顯得十分局促了。最近開始感到這些情況甚為不便,而且還因此派生出了各種各樣的問題。所以,我計劃重新建造房屋,並擴大面包窯。
由於我是和家人一起經營面包店,所以,新建的房屋既是用餐的地方,也是養育孩子的地方,是生活的場所,也是工作的空間。
我的生活和工作的界限是模糊的,混為一體的。給您寫信,是想拜托您設計一所這樣的房子:能夠將我生活的一切囊括進去,隨機應變,簡單質樸,明快爽朗。
我們制作的面包,大都是烤出來之後就放任不管的樸實至極的面包。因為不作任何修飾,所以在制作時尤其注重面包剛烤出來的樣子,可以說傾注了我們最大的熱情。因此,我希望建筑物的風格也是一樣的簡單質樸,在裡面工作時感到心裡很踏實,就像是置身於自然之中,依偎在自然的懷抱中。
有一個能安放巨大面包窯的面包房,有砍柴小屋和存放柴火的地方,明亮舒適、不會太大的店鋪,以及依附在這些場所角落裡的生活空間。不夸張,很普通,從外觀看起來甚至不像是個店鋪,這就是我們心中想象的面包店的樣子。
我想稍稍介紹一下我們所生活的真狩村的情況。這是一個充滿了自然風情的農村,這裡有一座羊蹄山,類似於村子的象征。從山上涌出的泉水同時也是村子裡的自來水,食材很豐富,村子裡甚至還有一家引以為傲的法國餐廳。
那家餐廳是內藤廣先生設計的,我曾經在店裡工作過,也是因為這個契機,在村子裡住了下來。餐廳旁邊就是農田,蔬菜直接從田裡采摘,當天就能出現在菜單上。這裡的料理就是如此樸實無華,令人安心。
我們的面包也是如此,簡單,樸素。磨面粉、劈柴、觀察火候、烤面包。
在這片土地上,可以很自然地感知到素材和大地。
據說,以前的面包師在將面包放進面包窯時,會在胸前畫一個十字,做一番祈禱。爐裡的面包能夠膨脹起來烤得恰到好處。這似乎曾是一件十分神秘的事情。
如今,我們將面包放入窯子裡之後,也會在心中祈禱,希望能烤出美味的面包。時至今日,這樣的心情並沒有改變。若是我也能擁有一方能夠容下這個小小願望的安靜空間,那該是多麼美好的一件事啊。
建造一間小小的面包屋,請幫我們實現這個夢想!
神幸紀(34歲)、麻裡(38歲)、幸太朗(4歲)
北海道真狩村
2009年3月7日
被書信深深打動的中村痛快地應下了神先生的委托,
開心地寄出了接受設計委托的信函。
能夠接下“面包小屋”的設計工作,我很開心
神幸紀先生 麻裡夫人 幸太郎君:
初次通信。我是中村好文。
來信已拜讀,心中十分歡喜。
許久沒有收到手寫的設計委托函了,讀了您的信,胸口仿佛燃起了一盞燈,甚是溫暖,忍不住看了好幾遍。
讀著您的信,我不禁想起在十五到二十年前,委托設計的請求信大多仍是手寫的信函。不知從何時起,大半書信變成了文字處理器敲出來的鉛字,最近,越來越多的人開始用電子郵件咨詢和委托工作了。我自己也被這樣的變化裹挾其中,漸漸習慣了,平日裡也沒覺得有什麼不妥。可是讀了神先生的信之後,仿佛被點醒了一般,一下子意識到了前後(書寫習慣)變化之大,以及收到書信時(手寫和非手寫方式)在印象方面的巨大差異。
這種“差異”究竟為何物呢?若要細細說來,恐嫌冗長,在此我只挑最簡明扼要的說法來解釋一二。從手寫的書信上,能夠清楚分明地感受到寫信人的體溫和氣息(或許說聲音更合適)。而這種“最初的感知”,將會成為日後設計時的一個很大的線索。
我再說一個對於這封信的感想。
讀完神先生的信,我不禁發出了嘖嘖的贊嘆聲。文章整體風格穩健,用詞精準,表達簡潔,流暢嫻熟的字體連綴成翔實的內容……讀著您的信(確切地說是從看到信封上書寫的收信人姓名的那一刻起),我便在心中推測:這位神先生的年齡應該在四十五歲到五十歲出頭之間吧。不,也許是和我同年代的人呢。就算上面都猜錯了,那也一定是處於鬢角剛剛生出白發的年齡段。可是,讀到最後,赫然發現落款處清楚地寫著年齡——34歲!這可真是把我嚇了一跳。這麼說雖然有些失禮,不過,有一瞬間,我的腦海裡甚至浮現出“莫非是少年老成”這個念頭。
重讀到這裡,我才發現自己竟然還沒有對您的委托請求做出答復。這才是正事啊。都已經一把年紀的人了,寫起信來卻還是這樣啰哩啰唆的(不過這好像和年齡無關呢)。
能夠安放巨大面包窯的面包工坊,有砍柴小屋和存放柴火的地方,明亮舒適、不會太大的店鋪——將所有這些功能濃縮收納於一體,便是神先生一家的“面包小屋”了。我很樂意接下這間小屋的設計工作。事實上,我現在的心情是,絕不能把這份工作交給其他建筑師!因為我認為,設計這間“面包小屋”,正是我的天職,也是考驗“小屋迷”的、有著真正價值的一份工作。
感謝您在浩如煙海的建筑師中向我伸出了橄欖枝。建筑師這個職業讓我遇見了“面包小屋”,我願意心懷感激,與神先生一家一起享受這份莫大的幸福,珍惜這份難得的幸運,全心全意地完成這項工作。
最後,我希望能夠盡快拜訪真狩村,看一看用來建造房屋的土地的現狀,以及神先生一家平時生活的樣子。另,因為機會難得,我還打算入住友人內藤廣君設計的“maccarina”餐廳,順便嘗一嘗大獲好評的法餐。
就寫到這裡吧。
期待著在真狩村與您見面。
中村好文
2009年3月12日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