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簡介
李登輝曾說她是最瞭解他的人,
媒體譽她為「第一文膽」
李靜宜用感性動人的筆觸,寫出她的所思、所想、所憶
以及你所不曾知道的李登輝
以第一手的貼近觀察,與珍藏的照片、手稿
織綴成漫長的告別
台灣第一位全民直選總統李登輝於2020年7月30日辭世,留下諸多歷史紀錄與評價。
李靜宜於李登輝先生總統任內,在總統辦公室服務,長期參贊機要,並成為唯一的女性文膽,撰寫過無數重要政策宣示與慶典講稿,李登輝先生曾公開稱讚她是最瞭解他的人。李靜宜刻劃李登輝卸任後生活的《近寫李登輝-紅樹林生活筆記》一書出版時,李登輝不僅親自作序,更偕夫人出席新書發表會。
李登輝辭世後,李靜宜以文字梳理哀思與回憶,逐日記錄心中的所思、所想、所憶,集結為《漫長的告別--記登輝先生,以及其他》,以感性深刻的筆觸,追憶往昔,呈現政治光環之外的李登輝至情至性,真實自然的一面。
回憶如風,總是不知何時從何方吹來,一個畫面,一個眼神,甚至一道光影,就讓久遠到早已遺忘在時光裡的回憶,撲天蓋地而來。但是,讓人無力招架的回憶,又是如此抽象,如此破碎,一陣風過,就消失於無形,再也難以捕捉。
於是,就在某個起風的瞬間,我決定在情緒如排山倒海湧來的此刻,動筆寫下我的回憶,我的思念。
--李靜宜
作者簡介
國立政治大學外交系博士,美國約翰‧霍浦金斯大學研究,史丹福大學訪問學者。
曾任職外交部與總統府,長期參與政策發展,為李故總統登輝先生總統任內的秘書與撰稿人,並曾協助撰寫出版《台灣的主張》、《九二一救災日記》等書。
李靜宜亦為資深文字工作者,著有《紅樹林生活筆記─近寫李登輝》、《橋-走近王金平》,譯有《追風箏的孩子》、《燦爛千陽》、《那不勒斯四部曲》、《此生如鴿》、《寂寞芳心》、《地下鐵道》、《莫斯科紳士》、《正常人》等多部跨領域作品。
臉書交流專頁:靜靜讀一本書
序
前言--回憶如風
或許應該過一些時日再寫這本書,我曾經這麼想。
那麼,思路會更清晰,文字會更精練,架構會更縝密,甚至內容也可能會更豐富。
但是,到了那時,我此時此刻飽滿的心緒,或許也將在時間的沖刷下,磨去稜角,失去灼烈的色澤,隱遁在以理性為名的規矩方圓之中,再也無法現形。
更何況回憶如風,總是不知何時從何方吹來,一個畫面,一個眼神,甚至一道光影,就讓久遠到早已遺忘在時光裡的回憶,撲天蓋地而來。但是,讓人無力招架的回憶,又是如此抽象,如此破碎,一陣風過,就消失於無形,再也難以捕捉。
於是,就在某個起風的瞬間,我決定在情緒如排山倒海湧來的此刻,動筆寫下我的回憶,我的思念。
第一次見到登輝先生,是在一九九○年五月松山機場的迎賓軍禮上。
彼時的我,剛考上外交特考,是外交部新聞文化司負責新聞聯繫的小小薦任科員,因為多位外國元首蒞台參加登輝先生的總統就職典禮,我連著好幾天奔忙於外交部與松山機場的軍禮歡迎現場。就這樣,有幸見到以往只在新聞上見到的登輝先生。
在眾多隨扈簇擁中,身材高大的登輝先生臉上一貫的親切笑容。
「總統好高啊!」是我對登輝先生的第一印象。
任憑我想像力再豐富,再瘋狂,也絕對想像不到,僅僅六年之後,我會和他一起坐在觀禮台上,參加他就任中華民國第九任總統,也是首次直接民選總統的就職典禮。
松山機場那一場場軍禮過後半年,我因著偶然的機緣,從外交部轉調總統府,又過三個月,在一九九一年春天,從總統府第一局改調總統辦公室,就此,展開了奇幻無比的人生經歷。
剛開始在總統辦公室工作的那段日子,其實是學習多於工作。例行的文書公務雖然煩雜,但一旦上手,也就熟能生巧。比較難的,反而是許多突發狀況的見機處理,和待人處事分寸的拿捏,大自臨時交辦的棘手任務,小到接一通電話,都是在錯誤中不斷累積經驗,從其他長官的行止進退中悄悄學習。
與登輝先生真正有比較密切的接觸,是從接下撰稿工作開始的。在此之前,和登輝先生單純是長官與部屬的關係,只需要承接指示,處理行政事務與交辦事項就可以。但在開始為他撰寫講稿之後,卻必須學習用登輝先生的高度與視野來看待世事萬物。自此,眼中的世界就有了全然不同的面貌。
登輝先生迥異於現代的大多數政治家,博學好聞,閱讀量龐大,涉獵範圍廣闊,跟著他做事,最大的挑戰,就是要跟上他思考的節奏。或許是成長於精神文明遠比物質文明來得豐富的戰後時代,登輝先生有著我們這一代人身上罕見的深厚哲學基礎與人文素養。常有人說,登輝先生的政治語言深奧晦澀,但我想,要理解他的思想言行,很可能必須從他的哲學理念和思考邏輯著手吧。
只是,知易行難,為此,我也吃足了苦頭。
長時間的相處和近距離的觀察,固然有助於瞭解登輝先生的人格特質與言行邏輯,但更需要的,是用大量閱讀與深入的思考,來彌補自身知識學養與人生經驗的不足,盡可能貼近登輝先生的所思所想,以他的角度來思考許多以往從未思索過的問題。
不可諱言的,有些時候,面對實在沒有具體論據可以依循的情況,我也必須發揮向來引以為豪的想像力,建構場景,設想自己倘若站在他的立場,會有什麼樣的想法,應該有什麼樣的反應。說起來,也只有當時的年輕無畏,才可能這麼「膽大妄為」吧。幸好,在登輝先生和蘇主任的擔待與包容下,倒也從沒出什麼大紕漏。如今想來,還不免為自己捏一把冷汗。
這份工作帶給我的最大意義,並不在於那些年裡,寫了多少必定會載入歷史紀錄的重要文稿,而是讓我在猶未被世故蒙蔽雙眼的年紀,就有機會從雲端俯瞰世界,欣賞了許多人無緣得見的風景,見識了自我悲喜苦歡之外的遼闊天地,理解了所謂「歷史機遇」的諸多偶然與必然,因而在內心深處始終保有一方溫暖與天真,直到理當已經歷盡人世滄桑的今天。
當然,對我影響更深遠的,是有機會近距離觀察登輝先生和夫人至情至性的一面。除卸總統與第一夫人的光環,他們親切如涵養優雅的鄰家長輩,總是以最真誠自然的態度出現在我面前,讓我默默在心裡奉為榜樣。記得夫人常引用日本諺語說:「小孩都是看著父母親的背影長大的。」如今想來,在為人處世,甚至生活態度上,我又何嘗不是看著他們的背影,一路走到今天的呢?
儘管曾經在政府高層工作過很長的時間,但我從來不認為自己和政治圈有什麼關係。那段時光,我彷彿是個充滿好奇心的孩子,穿梭在玄機處處的政治花園,沒有戒心,也不被提防,因而能用澄亮的眼神,看見別人所沒有看見的美好。
在回憶翻騰的這些日子裡,我經常想起的,不是別人口中的那些驚濤駭浪,而是在我眼中如此溫馨靜好的曾經。有時甚至不是一個完整的場景,而只是一句話,一個微笑,或一個定格的畫面。那美好的曾經。
美好的曾經不再,但內心深處那暖熱的溫度,無論再過多少時日,都不會冷卻,我相信。
回憶如風,難以捉摸,但努力以文字記錄下這漫長告別裡的每一個微小卻美好的歲月痕跡,或許是我此時此刻唯一能做的。
為了登輝先生,也為了我們共同擁有的曾經。
目次
前言-回憶如風
Day 1
Day 2
Day 3
Day 4
Day 5
Day 6
Day 7
Day 8
Day 9
Day 10
Day 11
Day 12
Day 13
Day 14
Day 15
Day 16
Day 17
Day 18
Day 19
Day 20
「謝謝總統!」
水晶花瓶
記憶裡的他和她
遇見櫻花的這一天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