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告別:聖嚴法師談生死關懷(簡體版)
商品資訊
系列名:人間淨土
ISBN13:9789575988579
出版社:法鼓文化
作者:聖嚴法師-作; 法鼓文化編輯部-選編
出版日:2020/10/01
裝訂/頁數:平裝/216頁
規格:21cm*15cm*1.2cm (高/寬/厚)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序
目次
書摘/試閱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善終並不一定就是無痛、無病的往生,有病有痛也可以善終,只要觀念正確、正念分明,臨終可以很莊嚴也很有尊嚴。
有人一生繁花似錦,有人一生茫然而過;無論過程如何,在最後一刻,都希望能幸福告別!
我很小就有死亡經驗,一次是從樹上摔下,
一次是跌落河裡,立刻就沒氣息了。
我的一生,經歷過幾次大災難,曾眼見屍橫遍野,
那時就想到,死亡總有一天臨到我吧!
死亡是人生的必然,我們可以做的,就是隨時準備死亡的到來。
――聖嚴法師
生死如日出日落,雖為正常事,卻不容易以平常心看待,如何能豁達呢?人生的聚散無常,讓人更珍惜時光、善用生命。我們的生命不只屬於自己,更與整個世界息息相關。溫暖別人,即是溫暖自己;關懷別人,即是關懷自己。種種生死聚散,都是豐富人生的成長。
生命一定有它的原因,也一定代表某些意義。它的目的是什麼?最後會到哪兒去?又會成為什麼呢?
事實上,我們每一個人的生命,都與父母家人相系,與同儕友人相親,也與社會國家和天地自然之間,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沒有一個人是孤單的,也沒有一個生命是無依無援的......
佛教認為,我們的生命是無限的。在時間上,有過去無量的生生世世,以及未來無量的生生世世;我們會一生一生地輪回下去,直到最究成佛為止,也就是最終的圓滿。在空間上,我們所處的地球,娑婆世界、三千大千世界之外,還有無量十方世界......
生命與死亡是一體的兩面,所以生存與死亡,都是無限時空中的必然現象......
我們要知道,死亡本身並不是一件可怕的事,死後還有另一個新的未來在等待著。就像白天工作太累,晚上非睡覺不可一樣,補充睡眠以後,第二天早上起床,又是嶄新的一天。
聖嚴法師以佛法的智慧,與你分享面對生死的自安安人妙法,心安就有平安。面對生死大事,可以祝福代替悲傷,生命有限,願力無限!死後不是一無所有,能幸福告別,乘願再來!
有人一生繁花似錦,有人一生茫然而過;無論過程如何,在最後一刻,都希望能幸福告別!
我很小就有死亡經驗,一次是從樹上摔下,
一次是跌落河裡,立刻就沒氣息了。
我的一生,經歷過幾次大災難,曾眼見屍橫遍野,
那時就想到,死亡總有一天臨到我吧!
死亡是人生的必然,我們可以做的,就是隨時準備死亡的到來。
――聖嚴法師
生死如日出日落,雖為正常事,卻不容易以平常心看待,如何能豁達呢?人生的聚散無常,讓人更珍惜時光、善用生命。我們的生命不只屬於自己,更與整個世界息息相關。溫暖別人,即是溫暖自己;關懷別人,即是關懷自己。種種生死聚散,都是豐富人生的成長。
生命一定有它的原因,也一定代表某些意義。它的目的是什麼?最後會到哪兒去?又會成為什麼呢?
事實上,我們每一個人的生命,都與父母家人相系,與同儕友人相親,也與社會國家和天地自然之間,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沒有一個人是孤單的,也沒有一個生命是無依無援的......
佛教認為,我們的生命是無限的。在時間上,有過去無量的生生世世,以及未來無量的生生世世;我們會一生一生地輪回下去,直到最究成佛為止,也就是最終的圓滿。在空間上,我們所處的地球,娑婆世界、三千大千世界之外,還有無量十方世界......
生命與死亡是一體的兩面,所以生存與死亡,都是無限時空中的必然現象......
我們要知道,死亡本身並不是一件可怕的事,死後還有另一個新的未來在等待著。就像白天工作太累,晚上非睡覺不可一樣,補充睡眠以後,第二天早上起床,又是嶄新的一天。
聖嚴法師以佛法的智慧,與你分享面對生死的自安安人妙法,心安就有平安。面對生死大事,可以祝福代替悲傷,生命有限,願力無限!死後不是一無所有,能幸福告別,乘願再來!
作者簡介
聖嚴法師(1930~2009年)
1930年生於江蘇南通,1943年於狼山出家,後因戰亂投身軍旅,十年後再次披剃出家。曾于高雄美濃閉關六年,隨後留學日本,獲立正大學文學博士學位。1975年應邀赴美弘法。1989年創建法鼓山,並於2005年開創繼起漢傳禪佛教的「中華禪法鼓宗」。
聖嚴法師是一位思想家、作家暨國際知名禪師,曾獲臺灣《天下》雜誌遴選為「四百年來臺灣最具影響力的五十位人士」之一。著作豐富,中、英、日文著作達百餘種,先後獲頒中山文藝獎、中山學術獎、總統文化獎及社會各界的諸多獎項。
聖嚴法師提出「提升人的品質,建設人間淨土」的理念,主張以大學院、大普化、大關懷三大教育推動全面教育,相繼創辦中華佛學研究所、法鼓文理學院、僧伽大學等院校,也以豐富的禪修經驗、正信的佛法觀念和方法指導東、西方人士修行。
法師著重以現代人的語言和觀點普傳佛法,陸續提出「心靈環保」、「四種環保」、「心五四運動」、「心六倫」等社會運動,並積極推展國際弘化工作,參與國際性會談,促進宗教交流,提倡建立全球性倫理,致力世界和平。其寬闊胸襟與國際化視野,深獲海內外肯定。
1930年生於江蘇南通,1943年於狼山出家,後因戰亂投身軍旅,十年後再次披剃出家。曾于高雄美濃閉關六年,隨後留學日本,獲立正大學文學博士學位。1975年應邀赴美弘法。1989年創建法鼓山,並於2005年開創繼起漢傳禪佛教的「中華禪法鼓宗」。
聖嚴法師是一位思想家、作家暨國際知名禪師,曾獲臺灣《天下》雜誌遴選為「四百年來臺灣最具影響力的五十位人士」之一。著作豐富,中、英、日文著作達百餘種,先後獲頒中山文藝獎、中山學術獎、總統文化獎及社會各界的諸多獎項。
聖嚴法師提出「提升人的品質,建設人間淨土」的理念,主張以大學院、大普化、大關懷三大教育推動全面教育,相繼創辦中華佛學研究所、法鼓文理學院、僧伽大學等院校,也以豐富的禪修經驗、正信的佛法觀念和方法指導東、西方人士修行。
法師著重以現代人的語言和觀點普傳佛法,陸續提出「心靈環保」、「四種環保」、「心五四運動」、「心六倫」等社會運動,並積極推展國際弘化工作,參與國際性會談,促進宗教交流,提倡建立全球性倫理,致力世界和平。其寬闊胸襟與國際化視野,深獲海內外肯定。
序
凡走過必留下足跡,有的人在告別後留下精彩風景,有的人則是成為精神典範。聖嚴法師的身影不只讓人懷念,〈末後偈〉也啟發許多人重新思考生死:
無事忙中老,空裡有哭笑,
本來沒有我,生死皆可拋。
面對世事無常,不該消極等待終老,而要積極發揮生命的意義與價值,把握時光,珍惜人生,體驗日日是好日。聖嚴法師的一生,即是最佳的現身說法,讓我們看見生命有限,但願力無限。
因此,法鼓文化編輯部特別選編聖嚴法師著作中關於生死的開示,希望能夠藉由佛法引領讀者坦然面對生死,活出自在人生。
全書分為四大篇:超越生死得自在、佛法的臨終關懷、生死大事即佛事、認識佛教生死觀。清楚人生的目的、意義、價值後,將能從聚散無常中成長;佛法的臨終關懷,讓我們能以佛法照顧臨終者;莊嚴的佛事能圓滿人生的最後一件大事,生死兩相安;佛教生死觀能幫助我們建立正確的人生態度,對於死亡提早規畫與準備,心安平安。
生命的價值不在於長短,而在於是否精彩,是否盡心盡力、了無遺憾。如何做好準備,才能幸福告別人生呢?若能學習聖嚴法師發願:「虛空有盡,我願無窮。我今生做不完的事,願在未來無量生中繼續推動,我個人無法完成的事,勸請大家來共同推動。」一期生命的結束,也是另一個旅程的開始,死亡將不再是生命的終點,而是實踐願心的起點!(法鼓文化編輯部)
無事忙中老,空裡有哭笑,
本來沒有我,生死皆可拋。
面對世事無常,不該消極等待終老,而要積極發揮生命的意義與價值,把握時光,珍惜人生,體驗日日是好日。聖嚴法師的一生,即是最佳的現身說法,讓我們看見生命有限,但願力無限。
因此,法鼓文化編輯部特別選編聖嚴法師著作中關於生死的開示,希望能夠藉由佛法引領讀者坦然面對生死,活出自在人生。
全書分為四大篇:超越生死得自在、佛法的臨終關懷、生死大事即佛事、認識佛教生死觀。清楚人生的目的、意義、價值後,將能從聚散無常中成長;佛法的臨終關懷,讓我們能以佛法照顧臨終者;莊嚴的佛事能圓滿人生的最後一件大事,生死兩相安;佛教生死觀能幫助我們建立正確的人生態度,對於死亡提早規畫與準備,心安平安。
生命的價值不在於長短,而在於是否精彩,是否盡心盡力、了無遺憾。如何做好準備,才能幸福告別人生呢?若能學習聖嚴法師發願:「虛空有盡,我願無窮。我今生做不完的事,願在未來無量生中繼續推動,我個人無法完成的事,勸請大家來共同推動。」一期生命的結束,也是另一個旅程的開始,死亡將不再是生命的終點,而是實踐願心的起點!(法鼓文化編輯部)
目次
編者序
第一篇 超越生死得自在
人生的目的、意義、價值
生命,不只屬於我們自己
生命這堂課
自由自在的人際關係
花開花謝,不執著
有聚有散才能成長
如何面對意外的生離死別
忙得快樂,累得歡喜
第二篇 佛法的臨終關懷
永恆的關懷
身心靈臨終療護
臨終關懷
如何告知病情?
臨終病患的佛法照顧
死亡的準備工夫
放下與助念
第三篇 生死大事即佛事
人生最後一件大事
為什麼要做佛事?
如何守喪
提倡環保的民俗節慶
兩類超度亡與存
真正的自由
第四篇 認識佛教生死觀
生命與死亡、學問與生活
死亡並不可怕
生與死的尊嚴
生與死
死後的世界
給自己一個希望
如何建立正確的人生觀?
每一個人都有用
第一篇 超越生死得自在
人生的目的、意義、價值
生命,不只屬於我們自己
生命這堂課
自由自在的人際關係
花開花謝,不執著
有聚有散才能成長
如何面對意外的生離死別
忙得快樂,累得歡喜
第二篇 佛法的臨終關懷
永恆的關懷
身心靈臨終療護
臨終關懷
如何告知病情?
臨終病患的佛法照顧
死亡的準備工夫
放下與助念
第三篇 生死大事即佛事
人生最後一件大事
為什麼要做佛事?
如何守喪
提倡環保的民俗節慶
兩類超度亡與存
真正的自由
第四篇 認識佛教生死觀
生命與死亡、學問與生活
死亡並不可怕
生與死的尊嚴
生與死
死後的世界
給自己一個希望
如何建立正確的人生觀?
每一個人都有用
書摘/試閱
【生命這堂課】
每個人都要上的一堂課
面對親人往生,不要說是在家人,就是像我這樣的出家人,也會傷心。感傷是很正常的,但最好能將這股傷痛,轉化成一股更大的力量來奉獻。
生死這堂課,是每個人都要上的。有人用自己的生命上課,有人從親人身上學習,這些都是深刻的經驗。當然也有人從書本找教材,但是體會不容易深刻。從我有記憶開始,我很小就有死亡的經驗,一次是從樹上摔下,一次是跌落河裡,立刻就沒氣息了;還有我的一生,經歷過幾次大災難,曾眼見屍橫遍野,那時就想到,死亡總有一天臨到我吧!死亡是人生的必然,我們可以做的,就是隨時準備死亡的到來。
面對死亡的兩種層次
死亡在宗教上有兩種層次,一種是把死後的生命,寄望于未來的天國或佛國淨土,也就是與自己的信仰相應,至於什麼時候走,則不必在意。這是每個宗教都有的層次。
另一種層次,則如《金剛經》所說:「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過去的已經過去,未來的還沒有發生,就是現在也是短暫、虛幻的。
但是這麼說並不是消極的,因為《金剛經》又說:「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所謂「應無所住」,就是不在乎過去、不在乎現在,也不在乎未來。至於「而生其心」的「心」是什麼?指的是對人的慈悲心、對己的智慧心。只要還有一個眾生仍在苦難之中,就代表自己的責任未了;只要自己還有煩惱未斷,那就是自己的責任未了。
斷除自己的煩惱是智慧,幫助他人解脫苦難是慈悲,至於未來會是如何,則不去在意。這是相當高的層次,需要在平時就有修行的基礎,練習著將自己的罣礙、恐怖放下,如《心經》所說:「心無罣礙,無罣礙故,無有恐怖。」
有罣礙就不是慈悲心,而是同情心。慈悲心是沒有罣礙的,因為智慧就在其中。面對死亡,心中沒有罣礙,那麼無論去到哪裡,處處都是天堂、淨土。
佛國淨土就像一層保護幔,佛菩薩的願力會庇護每一個眾生,直到眾生修證解脫為止;如果尚未解脫,但是到了佛國淨土,也不會有人間的種種罣礙。
一般人面對死亡,要能做到無有恐怖、沒有罣礙、沒有顛倒,大概很難,平時還是需要有一些修行的工夫。(摘自《生命與信仰的探究――聖嚴法師與龍應台的對話》)
【身心靈臨終療護】
瞭解死亡,毋須憂懼
避談死亡,多半是因為恐懼,而恐懼的主要原因是不瞭解。中國人談到死亡話題時,總是賦予陰森森的印象,形容活著時是在「陽間」,死了以後就到「陰間」,陰、陽兩界的距離好像很遠。所謂「生離死別」,死了之後再也看不見活著的人,因此不希望談死,這是民間的說法;另外,在儒家的思想中也有「未知生,焉知死」的觀念,看重的是生前而不管死後,正所謂「生死兩茫茫」,這也讓人產生死亡很可怕的印象。
反觀西方,因為宗教信仰的支持,認為人死了以後可以跟隨上帝到天國,在他們的信仰中,只要經常禱告、懺悔就可以得到神的救濟、召喚。所以,西方人對於死亡就不會那麼恐懼,看法也比較光明。身為宗教師,我見過許多死亡的場合,我常說:「死亡不是喜事,也不是喪事,而是莊嚴的佛事。」實際上,死亡是非常莊嚴的。對佛教徒而言,這也是很坦然、平常的事,因為活著的時候已經知道將會死亡。佛教徒相信人的一生只是短短的一個過程,死亡意謂著結束這一個過程,將進入下一個過程。
照顧最後的平安與尊嚴
臨終關懷不只是心理、醫療層面的問題,許多時候宗教信仰更能協助病人,不一定是佛教,其他宗教也可以。例如在自然死亡的過程中,雖然已經使用麻醉或止痛藥,但病人還是很痛苦,此時是否有更好的辦法來協助他們?佛法就是給臨終者信心,教導他們不要認為自己是在受折磨,而是面臨一個新旅程的開始。在這段疼痛的時間中,一定要努力走上一個新的境界,雖然辛苦,走過以後,前面就是光明的景象,這是第一種方法。
另外一種是轉移法,即觀想自身的痛楚是許多眾生的苦,自己正在為他們受苦;自己受了苦以後,其他眾生就不用受同樣的苦,因為是甘願接受這樣的苦,自然不需要掙扎,也不會認為自己是逆來順受。其實,身體的疼痛不是最苦的,心裡的掙扎才是最苦的;心情放鬆了,身體的苦也就不那麼強了,這是一種「觀想」的修行方法,對於臨終時神智清楚且身體非常疼痛的人是有用的。
而在關懷臨終的病人時,除了為他念佛,一方面也要講述佛法的觀念,告訴他這一生無論過程如何,他的心都是非常善良的,大家正以願心祝禱、幫助他,未來一定會往好的方向去。請他一定要這樣相信,歡歡喜喜地往生,這也就是所謂的「善終」。善終並不一定就是無痛、無病的往生,有病有痛也可以善終,只要觀念正確、正念分明,臨終可以很莊嚴也很有尊嚴。
一般人以為臨終關懷是請人家來關懷我,其實應該是自己先要有能力關懷自己。生命是隨時都可能結束的,人出生時就已經註定死亡。因此,最健康的生死觀,應該是父母在生下孩子時就對孩子說,他的出生跟死亡連接在一起,生與死只是一線之隔,是同時存在的。所謂臨終的準備工作,應該是出生時就準備好的。在大家都看重宗教力量的同時,宗教當然不會置身其外,這麼好的信念,我們一定會努力宣導,更期待大家攜手合作,共同推廣。(摘自《不一樣的生死觀點》)
【如何建立正確的人生觀?】
做為一個佛教徒、三寶弟子,必須要有正確的人生觀。所謂人生觀,就是在探究我們來到世界的原因。就佛教而言,它有兩個原因:第一、我們是來受報的;第二、我們是來還願的-不是還債,還債的心裡是痛苦的。
接受果報,是因為我們相信,在這生之前,我們已經有過很多很多過去生;無量生死以來,對人對己,造了種種的善業、惡業,然後這一生才來受報。但有人會懷疑:為什麼在現實人生中,常有好人受惡報、壞人受善報的情形呢?其實,我們常常不曉得自己做了什麼、說了什麼、動了什麼念頭;有時則是沒有察覺、忘了,或是刻意不去想它;而我們對這一生都不清楚了,更何況是對過去生呢?
報有兩種:一種是福報,一種是苦報。人人都希望金玉滿堂,鴻福齊天,但就是沒有想到,自己真有這麼大的福報嗎?福報就是我們過去做的種種善事、好事,對人、對眾生有意義的事,而現在一點一點地回收。苦報和福報是相對的-有苦、有樂,樂就是福報,苦則是因過去所做不善的事而得的罪報,像是我們所遇到的種種折磨、衝擊、阻礙和不順利。
人遇到苦難或問題時,通常會認為是別人的錯,而讓你痛苦,或是環境讓你痛苦,但這是真的嗎?我們應該先反省、檢討一下,是不是因為最近自己的身體不好、心情很苦悶,因此見到什麼事、遇到什麼人,都覺得心裡很厭煩。如果反省檢討後,覺得不是自己的問題,則要以還願的心態來接受它,當以還願心態面對,心中就不覺得苦,也就不是苦報了。
我想大家都曾有過這樣的經驗:家人在外面受了氣,回家後將氣出在你身上,結果你可能又把氣再出在別人身上。其實遷怒並不能消氣,只是把自己的問題變成他人的問題,然後一個遷怒一個。所以,當我們被遷怒而受到衝擊的時候,要先想到自己是來受報的,然後再想既然自己已受了報,還能夠讓別人消消氣,真是一舉兩得。能夠這樣,你就是個有菩薩心腸的人。
我們到人間是來受報的,這個觀念一定要建立起來。因為是來受報,所以碰到問題,就不必生氣、不必痛苦,反正也已經沒有其他的道路走;但受報不是接受了就算了,我們還要想辦法解決對方的問題。如果自己心裡難過,就用佛法來化解自己的煩惱;如果對方有問題,就用智慧來幫助他處理,而不是以牙還牙、以眼還眼。如果能這樣面對事實,我們就是菩薩行者;否則,不僅自己痛苦,還影響對方也跟著痛苦;煩惱自己也煩惱別人,這是損人不利己的!
再者,我們的生命是來還願的。從小到大,有沒有發過什麼願呢?所謂發願,也就是希望做什麼。譬如:我將來長大以後,一定要對媽媽好;現在這個社會很亂,假如我有力量的話,就要貢獻社會,使社會安定;這些人真可憐,假如我有能力的話,我願意幫助他們。像是這類的願心,我想大家應該都發過,在我們的一生中都曾發過很多願,我相信大家在過去生都是菩薩,曾經一生一生地發過菩提心,希望能幫助人。現在皈依三寶的人,都要發〈四弘誓願〉:「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因為所有的菩薩要成佛,都需要發這個願,所以我們叫它通願。
至於如何兌現?就是要奉獻自己、成就大眾。奉獻自己、成就大眾是沒有條件的,不是為了求回饋的,而是因為你發的願。發願不是為自己,發願是希望別人好,希望自己能努力付出,讓其他人得到利益、好處與恩惠。如果我們過去從來沒有發過願,現在發願也不遲;如果不肯發願,我們的人品將沒辦法提升,堅固的自私心,就好像一根尖硬的刺,不時傷害著跟你接觸的人,這樣不僅傷害了自己,也傷害了他人。所以,要把心量放開,必須要發願,發願奉獻自己、成就他人。
受報是責任,還願是義務。義務是在我們本分的責任之外,奉獻自己、利益眾生,這是還願。受苦受難是受報,救苦救難則是還願。能夠在受苦受難中,還能夠救苦救難,那就是菩薩。
我們都是帶著不完美的身心在人間活動,而以不完美的身心來看這個世界,這個世界絕對是不完美的。雖然如此,我們可以受報的心態接受我們的現實人生,以還願的心態、觀念改善我們的生命,這就是正確的佛教人生觀。(選自《帶著禪心去上班》)
每個人都要上的一堂課
面對親人往生,不要說是在家人,就是像我這樣的出家人,也會傷心。感傷是很正常的,但最好能將這股傷痛,轉化成一股更大的力量來奉獻。
生死這堂課,是每個人都要上的。有人用自己的生命上課,有人從親人身上學習,這些都是深刻的經驗。當然也有人從書本找教材,但是體會不容易深刻。從我有記憶開始,我很小就有死亡的經驗,一次是從樹上摔下,一次是跌落河裡,立刻就沒氣息了;還有我的一生,經歷過幾次大災難,曾眼見屍橫遍野,那時就想到,死亡總有一天臨到我吧!死亡是人生的必然,我們可以做的,就是隨時準備死亡的到來。
面對死亡的兩種層次
死亡在宗教上有兩種層次,一種是把死後的生命,寄望于未來的天國或佛國淨土,也就是與自己的信仰相應,至於什麼時候走,則不必在意。這是每個宗教都有的層次。
另一種層次,則如《金剛經》所說:「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過去的已經過去,未來的還沒有發生,就是現在也是短暫、虛幻的。
但是這麼說並不是消極的,因為《金剛經》又說:「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所謂「應無所住」,就是不在乎過去、不在乎現在,也不在乎未來。至於「而生其心」的「心」是什麼?指的是對人的慈悲心、對己的智慧心。只要還有一個眾生仍在苦難之中,就代表自己的責任未了;只要自己還有煩惱未斷,那就是自己的責任未了。
斷除自己的煩惱是智慧,幫助他人解脫苦難是慈悲,至於未來會是如何,則不去在意。這是相當高的層次,需要在平時就有修行的基礎,練習著將自己的罣礙、恐怖放下,如《心經》所說:「心無罣礙,無罣礙故,無有恐怖。」
有罣礙就不是慈悲心,而是同情心。慈悲心是沒有罣礙的,因為智慧就在其中。面對死亡,心中沒有罣礙,那麼無論去到哪裡,處處都是天堂、淨土。
佛國淨土就像一層保護幔,佛菩薩的願力會庇護每一個眾生,直到眾生修證解脫為止;如果尚未解脫,但是到了佛國淨土,也不會有人間的種種罣礙。
一般人面對死亡,要能做到無有恐怖、沒有罣礙、沒有顛倒,大概很難,平時還是需要有一些修行的工夫。(摘自《生命與信仰的探究――聖嚴法師與龍應台的對話》)
【身心靈臨終療護】
瞭解死亡,毋須憂懼
避談死亡,多半是因為恐懼,而恐懼的主要原因是不瞭解。中國人談到死亡話題時,總是賦予陰森森的印象,形容活著時是在「陽間」,死了以後就到「陰間」,陰、陽兩界的距離好像很遠。所謂「生離死別」,死了之後再也看不見活著的人,因此不希望談死,這是民間的說法;另外,在儒家的思想中也有「未知生,焉知死」的觀念,看重的是生前而不管死後,正所謂「生死兩茫茫」,這也讓人產生死亡很可怕的印象。
反觀西方,因為宗教信仰的支持,認為人死了以後可以跟隨上帝到天國,在他們的信仰中,只要經常禱告、懺悔就可以得到神的救濟、召喚。所以,西方人對於死亡就不會那麼恐懼,看法也比較光明。身為宗教師,我見過許多死亡的場合,我常說:「死亡不是喜事,也不是喪事,而是莊嚴的佛事。」實際上,死亡是非常莊嚴的。對佛教徒而言,這也是很坦然、平常的事,因為活著的時候已經知道將會死亡。佛教徒相信人的一生只是短短的一個過程,死亡意謂著結束這一個過程,將進入下一個過程。
照顧最後的平安與尊嚴
臨終關懷不只是心理、醫療層面的問題,許多時候宗教信仰更能協助病人,不一定是佛教,其他宗教也可以。例如在自然死亡的過程中,雖然已經使用麻醉或止痛藥,但病人還是很痛苦,此時是否有更好的辦法來協助他們?佛法就是給臨終者信心,教導他們不要認為自己是在受折磨,而是面臨一個新旅程的開始。在這段疼痛的時間中,一定要努力走上一個新的境界,雖然辛苦,走過以後,前面就是光明的景象,這是第一種方法。
另外一種是轉移法,即觀想自身的痛楚是許多眾生的苦,自己正在為他們受苦;自己受了苦以後,其他眾生就不用受同樣的苦,因為是甘願接受這樣的苦,自然不需要掙扎,也不會認為自己是逆來順受。其實,身體的疼痛不是最苦的,心裡的掙扎才是最苦的;心情放鬆了,身體的苦也就不那麼強了,這是一種「觀想」的修行方法,對於臨終時神智清楚且身體非常疼痛的人是有用的。
而在關懷臨終的病人時,除了為他念佛,一方面也要講述佛法的觀念,告訴他這一生無論過程如何,他的心都是非常善良的,大家正以願心祝禱、幫助他,未來一定會往好的方向去。請他一定要這樣相信,歡歡喜喜地往生,這也就是所謂的「善終」。善終並不一定就是無痛、無病的往生,有病有痛也可以善終,只要觀念正確、正念分明,臨終可以很莊嚴也很有尊嚴。
一般人以為臨終關懷是請人家來關懷我,其實應該是自己先要有能力關懷自己。生命是隨時都可能結束的,人出生時就已經註定死亡。因此,最健康的生死觀,應該是父母在生下孩子時就對孩子說,他的出生跟死亡連接在一起,生與死只是一線之隔,是同時存在的。所謂臨終的準備工作,應該是出生時就準備好的。在大家都看重宗教力量的同時,宗教當然不會置身其外,這麼好的信念,我們一定會努力宣導,更期待大家攜手合作,共同推廣。(摘自《不一樣的生死觀點》)
【如何建立正確的人生觀?】
做為一個佛教徒、三寶弟子,必須要有正確的人生觀。所謂人生觀,就是在探究我們來到世界的原因。就佛教而言,它有兩個原因:第一、我們是來受報的;第二、我們是來還願的-不是還債,還債的心裡是痛苦的。
接受果報,是因為我們相信,在這生之前,我們已經有過很多很多過去生;無量生死以來,對人對己,造了種種的善業、惡業,然後這一生才來受報。但有人會懷疑:為什麼在現實人生中,常有好人受惡報、壞人受善報的情形呢?其實,我們常常不曉得自己做了什麼、說了什麼、動了什麼念頭;有時則是沒有察覺、忘了,或是刻意不去想它;而我們對這一生都不清楚了,更何況是對過去生呢?
報有兩種:一種是福報,一種是苦報。人人都希望金玉滿堂,鴻福齊天,但就是沒有想到,自己真有這麼大的福報嗎?福報就是我們過去做的種種善事、好事,對人、對眾生有意義的事,而現在一點一點地回收。苦報和福報是相對的-有苦、有樂,樂就是福報,苦則是因過去所做不善的事而得的罪報,像是我們所遇到的種種折磨、衝擊、阻礙和不順利。
人遇到苦難或問題時,通常會認為是別人的錯,而讓你痛苦,或是環境讓你痛苦,但這是真的嗎?我們應該先反省、檢討一下,是不是因為最近自己的身體不好、心情很苦悶,因此見到什麼事、遇到什麼人,都覺得心裡很厭煩。如果反省檢討後,覺得不是自己的問題,則要以還願的心態來接受它,當以還願心態面對,心中就不覺得苦,也就不是苦報了。
我想大家都曾有過這樣的經驗:家人在外面受了氣,回家後將氣出在你身上,結果你可能又把氣再出在別人身上。其實遷怒並不能消氣,只是把自己的問題變成他人的問題,然後一個遷怒一個。所以,當我們被遷怒而受到衝擊的時候,要先想到自己是來受報的,然後再想既然自己已受了報,還能夠讓別人消消氣,真是一舉兩得。能夠這樣,你就是個有菩薩心腸的人。
我們到人間是來受報的,這個觀念一定要建立起來。因為是來受報,所以碰到問題,就不必生氣、不必痛苦,反正也已經沒有其他的道路走;但受報不是接受了就算了,我們還要想辦法解決對方的問題。如果自己心裡難過,就用佛法來化解自己的煩惱;如果對方有問題,就用智慧來幫助他處理,而不是以牙還牙、以眼還眼。如果能這樣面對事實,我們就是菩薩行者;否則,不僅自己痛苦,還影響對方也跟著痛苦;煩惱自己也煩惱別人,這是損人不利己的!
再者,我們的生命是來還願的。從小到大,有沒有發過什麼願呢?所謂發願,也就是希望做什麼。譬如:我將來長大以後,一定要對媽媽好;現在這個社會很亂,假如我有力量的話,就要貢獻社會,使社會安定;這些人真可憐,假如我有能力的話,我願意幫助他們。像是這類的願心,我想大家應該都發過,在我們的一生中都曾發過很多願,我相信大家在過去生都是菩薩,曾經一生一生地發過菩提心,希望能幫助人。現在皈依三寶的人,都要發〈四弘誓願〉:「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因為所有的菩薩要成佛,都需要發這個願,所以我們叫它通願。
至於如何兌現?就是要奉獻自己、成就大眾。奉獻自己、成就大眾是沒有條件的,不是為了求回饋的,而是因為你發的願。發願不是為自己,發願是希望別人好,希望自己能努力付出,讓其他人得到利益、好處與恩惠。如果我們過去從來沒有發過願,現在發願也不遲;如果不肯發願,我們的人品將沒辦法提升,堅固的自私心,就好像一根尖硬的刺,不時傷害著跟你接觸的人,這樣不僅傷害了自己,也傷害了他人。所以,要把心量放開,必須要發願,發願奉獻自己、成就他人。
受報是責任,還願是義務。義務是在我們本分的責任之外,奉獻自己、利益眾生,這是還願。受苦受難是受報,救苦救難則是還願。能夠在受苦受難中,還能夠救苦救難,那就是菩薩。
我們都是帶著不完美的身心在人間活動,而以不完美的身心來看這個世界,這個世界絕對是不完美的。雖然如此,我們可以受報的心態接受我們的現實人生,以還願的心態、觀念改善我們的生命,這就是正確的佛教人生觀。(選自《帶著禪心去上班》)
主題書展
更多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