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本書是資深心理諮詢師張沛超面對大眾讀者的原創心理學著作,彙集其多年的臨床經驗和反思。全書共分為七章,主要圍繞“如何過好一個你說了不算的人生”這一話題展開論述。作者學貫東西,把西方精神分析學和中國傳統文化相融合,細緻入微地從不同角度剖析心理問題的形成,並系統性地提出修復原生家庭結構、培養承載各種情緒的能力、整合欲望資源等多種調節方法,對症下藥,針對性強。其文字頗有治癒性,闡釋鞭辟入裡,個中不乏生活中典型有趣的臨床案例,思辨性與共情感兼具,是一本實用且可讀性強的心理自助手冊。
作者簡介
張沛超,武漢大學心理學碩士、哲學博士,擁有跨學科綜合型的學術背景。資深心理諮詢師、精神分析性心理治療師,現為武漢大學現代心理學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員、中國心理衛生協會會員,被譽為“國內精神分析學派代表人物”。研究方向為心理諮詢與治療的整合與本土化、文化與精神病理學。在國際刊物《心理學前沿》《國際應用精神分析雜誌》,以及國家核心刊物《中國臨床心理學雜誌》《中國公共衛生》《武漢大學學報》等發表學術論文多篇。參與編寫《臨床心理學》,譯著有《人類本性》等。
名人/編輯推薦
國內精神分析學派代表人物張沛超全新力作超過50萬次學習的爆款心理學課程武志紅主導策劃、作序推薦
國內精神分析學派代表人物張沛超全新力作,武志紅主導策劃、傾情作序,鐘年、曾奇峰、吳和鳴、徐鈞等多位心理學大咖聯袂推薦,超過50萬次學習的爆款心理學課程; 此書凝結作者多年的臨床經驗和反思,融獨家理論乾貨、典型臨床案例、沉浸式互動體驗於一體,幫助讀者追根溯源,多視角剖析心理問題的癥結所在,有安撫人心、疏通心理堵塞之效,實用性強; 直指原生家庭、情緒管理、人際交往等每個人都必須面對的人生問題,是一本翻開即可享用的心理自助寶典; 作者把西方精神分析學、中國傳統文化與當代中國人心理結合起來,並提出破局之法,其解讀尤為契合中國人的心理狀況; 語言詼諧幽默、通俗流暢,以隨性的筆觸講述專業性內容,趣味性與共情感兼具; 書中內附心理治療師楊醉文親筆繪畫,治癒人心,可讀性強。
國內精神分析學派代表人物張沛超全新力作,武志紅主導策劃、傾情作序,鐘年、曾奇峰、吳和鳴、徐鈞等多位心理學大咖聯袂推薦,超過50萬次學習的爆款心理學課程; 此書凝結作者多年的臨床經驗和反思,融獨家理論乾貨、典型臨床案例、沉浸式互動體驗於一體,幫助讀者追根溯源,多視角剖析心理問題的癥結所在,有安撫人心、疏通心理堵塞之效,實用性強; 直指原生家庭、情緒管理、人際交往等每個人都必須面對的人生問題,是一本翻開即可享用的心理自助寶典; 作者把西方精神分析學、中國傳統文化與當代中國人心理結合起來,並提出破局之法,其解讀尤為契合中國人的心理狀況; 語言詼諧幽默、通俗流暢,以隨性的筆觸講述專業性內容,趣味性與共情感兼具; 書中內附心理治療師楊醉文親筆繪畫,治癒人心,可讀性強。
張沛超學貫中西,是國內心理諮詢界的天才。他是我見過的、少有的理性天才與感性天才都兼備的人。在這本書中,你會看到他的理性天才和感性天才的味道。
――武志紅(資深心理諮詢師、心理學暢銷書作家)精神分析是探索人的內心世界的工具,這個工具在中國應用時需要進行語言上的轉化。而語言轉化不僅僅是語言轉化,還包括語言所能指的一切,以及與我們活著有關的一切。張沛超在這一方向深耕精進,創造出與西方對應的中文語境的精神分析語言體系和應用方法,相信這是對國人進行心理動力學啟蒙的巨大貢獻。
――曾奇峰(心理學專家)此書所述自苦及樂,由己至家,談情說欲,論及心理發展變化諸面向,探求心理困擾解決的多種途徑,誠大可期待也。
――鐘年(武漢大學心理學系教授)
國內精神分析學派代表人物張沛超全新力作,武志紅主導策劃、傾情作序,鐘年、曾奇峰、吳和鳴、徐鈞等多位心理學大咖聯袂推薦,超過50萬次學習的爆款心理學課程; 此書凝結作者多年的臨床經驗和反思,融獨家理論乾貨、典型臨床案例、沉浸式互動體驗於一體,幫助讀者追根溯源,多視角剖析心理問題的癥結所在,有安撫人心、疏通心理堵塞之效,實用性強; 直指原生家庭、情緒管理、人際交往等每個人都必須面對的人生問題,是一本翻開即可享用的心理自助寶典; 作者把西方精神分析學、中國傳統文化與當代中國人心理結合起來,並提出破局之法,其解讀尤為契合中國人的心理狀況; 語言詼諧幽默、通俗流暢,以隨性的筆觸講述專業性內容,趣味性與共情感兼具; 書中內附心理治療師楊醉文親筆繪畫,治癒人心,可讀性強。
國內精神分析學派代表人物張沛超全新力作,武志紅主導策劃、傾情作序,鐘年、曾奇峰、吳和鳴、徐鈞等多位心理學大咖聯袂推薦,超過50萬次學習的爆款心理學課程; 此書凝結作者多年的臨床經驗和反思,融獨家理論乾貨、典型臨床案例、沉浸式互動體驗於一體,幫助讀者追根溯源,多視角剖析心理問題的癥結所在,有安撫人心、疏通心理堵塞之效,實用性強; 直指原生家庭、情緒管理、人際交往等每個人都必須面對的人生問題,是一本翻開即可享用的心理自助寶典; 作者把西方精神分析學、中國傳統文化與當代中國人心理結合起來,並提出破局之法,其解讀尤為契合中國人的心理狀況; 語言詼諧幽默、通俗流暢,以隨性的筆觸講述專業性內容,趣味性與共情感兼具; 書中內附心理治療師楊醉文親筆繪畫,治癒人心,可讀性強。
張沛超學貫中西,是國內心理諮詢界的天才。他是我見過的、少有的理性天才與感性天才都兼備的人。在這本書中,你會看到他的理性天才和感性天才的味道。
――武志紅(資深心理諮詢師、心理學暢銷書作家)精神分析是探索人的內心世界的工具,這個工具在中國應用時需要進行語言上的轉化。而語言轉化不僅僅是語言轉化,還包括語言所能指的一切,以及與我們活著有關的一切。張沛超在這一方向深耕精進,創造出與西方對應的中文語境的精神分析語言體系和應用方法,相信這是對國人進行心理動力學啟蒙的巨大貢獻。
――曾奇峰(心理學專家)此書所述自苦及樂,由己至家,談情說欲,論及心理發展變化諸面向,探求心理困擾解決的多種途徑,誠大可期待也。
――鐘年(武漢大學心理學系教授)
目次
第一章 苦與自在的心理哲學
第一節 引言 ――過好一個你說了不算的人生 /003
第二節 人生有哪三種苦 /009
第三節 四種遠離苦的方法 /015
第四節 受苦時的四種心態 /020
第二章 準備獲得療愈:擁有一顆四轉向心
第一節 四轉向心總論:你真正想要的是什麼 /029
第二節 從未來轉向過去:你過去到底發生了什麼 /035
第三節 從外界轉向自己:你真的關心過自己嗎 /040
第四節 從行動轉向好奇:你是不是在輕舉妄動 /045
第五節 從實體轉向緣起:你為什麼常常感到痛苦 /050
第三章 對原生家庭進行精神分析
第一節 傳統家族對心理的塑形作用 /059
第二節 現代家庭中權力鬥爭的實質 /064
第三節 家族中的能量傳遞 /070
第四節 原生家庭對人格的影響 /075
第五節 現代家庭中的角色混亂 /080
第六節 夫妻雙方的原生家庭帶來的影響 /086
第四章 六步修復原生家庭結構
第一節 重建不曾得到過的安全依戀 /099
第二節 領悟、修通原生家庭中的情結 /105
第三節 繼承祖先的能量,孝不一定要順 /111
第四節 創建一個療愈性的新型家庭 /117
第五節 激活內在能量,讓自己生活在“完滿家庭”中 /123
第六節 從家庭情結中解脫,為了回家而“出家” /129
第五章 七情與自在
第一節 為什麼我們總是為“情”所困:如何調整自己的情緒 /139
第二節 喜 /145
第三節 怒 /151
第四節 哀 /157
第五節 懼 /163
第六節 嫉 /169
第七節 望 /175
第八節 無情 /180
第九節 在情緒中活得自在 /186
第六章 六欲與自在
第一節 欲望推動著我們 /197
第二節 食欲 /203
第三節 性欲 /209
第四節 權力欲 /215
第五節 聯結欲 /221
第六節 分離欲 /227
第七節 無欲 /233
第八節 “欲”火重生 /239
第七章 心理困擾與自在
第一節 從心理問題中學會自在:覺得自己有心理問題怎麼辦 /249
第二節 認識心理問題:ABCRS模型 /255
第三節 解決心理問題的三種方法 /261
第四節 自在四願 /267
後記 /275
第一節 引言 ――過好一個你說了不算的人生 /003
第二節 人生有哪三種苦 /009
第三節 四種遠離苦的方法 /015
第四節 受苦時的四種心態 /020
第二章 準備獲得療愈:擁有一顆四轉向心
第一節 四轉向心總論:你真正想要的是什麼 /029
第二節 從未來轉向過去:你過去到底發生了什麼 /035
第三節 從外界轉向自己:你真的關心過自己嗎 /040
第四節 從行動轉向好奇:你是不是在輕舉妄動 /045
第五節 從實體轉向緣起:你為什麼常常感到痛苦 /050
第三章 對原生家庭進行精神分析
第一節 傳統家族對心理的塑形作用 /059
第二節 現代家庭中權力鬥爭的實質 /064
第三節 家族中的能量傳遞 /070
第四節 原生家庭對人格的影響 /075
第五節 現代家庭中的角色混亂 /080
第六節 夫妻雙方的原生家庭帶來的影響 /086
第四章 六步修復原生家庭結構
第一節 重建不曾得到過的安全依戀 /099
第二節 領悟、修通原生家庭中的情結 /105
第三節 繼承祖先的能量,孝不一定要順 /111
第四節 創建一個療愈性的新型家庭 /117
第五節 激活內在能量,讓自己生活在“完滿家庭”中 /123
第六節 從家庭情結中解脫,為了回家而“出家” /129
第五章 七情與自在
第一節 為什麼我們總是為“情”所困:如何調整自己的情緒 /139
第二節 喜 /145
第三節 怒 /151
第四節 哀 /157
第五節 懼 /163
第六節 嫉 /169
第七節 望 /175
第八節 無情 /180
第九節 在情緒中活得自在 /186
第六章 六欲與自在
第一節 欲望推動著我們 /197
第二節 食欲 /203
第三節 性欲 /209
第四節 權力欲 /215
第五節 聯結欲 /221
第六節 分離欲 /227
第七節 無欲 /233
第八節 “欲”火重生 /239
第七章 心理困擾與自在
第一節 從心理問題中學會自在:覺得自己有心理問題怎麼辦 /249
第二節 認識心理問題:ABCRS模型 /255
第三節 解決心理問題的三種方法 /261
第四節 自在四願 /267
後記 /275
主題書展
更多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