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康德與黑格爾之間:德國觀念論講座(簡體書)
商品資訊
系列名:當代德國哲學前沿叢書
ISBN13:9787100180986
出版社:商務印書館(大陸)
作者:(德)迪特‧亨利希
譯者:樂小軍
出版日:2022/11/01
裝訂/頁數:精裝/510頁
規格:21cm*14.5cm (高/寬)
版次:一版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樂小軍,浙江寧波人,復旦大學哲學博士,現任上海師範大學哲學系副教授,中國現代外國哲學學會德國哲學專業委員會理事。主要研究領域為德國古典哲學、古希臘哲學以及(阿倫特)政治哲學。
名人/編輯推薦
序
迪特·亨利希是慕尼黑大學的退休教授,在當今依然在世的哲學史家中,他無疑可以算作研究德國古典哲學的大家,其豐富而深刻的著述早已使他的名聲越過了德國,在大洋兩岸獲得廣泛的認同。現在擺在讀者面前的這部書。本來並非一部“專著”,而是他於1973年在擔任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客座教授期間,應邀到哈佛大學講授德國古典哲學的“講稿”。儘管當時的美國,還是科學哲學和語言分析哲學的天下,沒有多少人對充滿“形而上學幻影”的德國古典哲學感興趣,“比劍橋的冬天還要冰冷”的對德國思辨哲學的“拒斥”態度籠罩著哈佛大學的愛默生講堂(Emerson Hall)。教授們“更想不通為什麼會有學生受到了這些鬼話而跑去聽亨利希的課”。但亨利希依然頂著這種“冷漠”,不僅對許多鮮為人知的哲學材料“提供了細膩的解釋”,而且對整個德國古典哲學的發展提出了與主流觀念不一致、卻更加符合事實的獨到見解。正是依靠其思想的這種深刻的闡釋力和內在的穿透力,至少在當時就化解了一些學生思想中的堅冰,使得他們在“私下互相流傳未出版的講演筆記”(以上均見《前言》)。這樣才有了我們面前的這部著作的基礎。30多年過去了,儘管在美國至今對德國古典哲學也沒有什像樣的研究,但至少一些有名的哲學家不像以前那樣只是一味地“排斥”,歐陸哲學和英美哲學之間的“融通”趨勢還是慢慢地在加強,這不能不說有著亨利希這次“破冰之旅”的不朽之功。
與美國相反,德國古典哲學自從20世紀初傳入我國以來,就一直是我們西方哲學研究中的一個重點,隨著“現代”和“後現代”的各種“時髦”哲學流派輪番登場之後,這一“重點”不僅沒有被動搖和取消,相反得到了鞏固和加強。原因在於,我們原來重視德國古典哲學,是因為它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的一個直接的理論來源,而在接受了現代西方哲學的種種思潮之後,我們更加深刻地看到,德國古典哲學既是源自古希臘的古典哲學發展的最高峰,同時又是現代西方哲學的源頭和起點。
目次
序言
前言:通過去魅化的記憶
鳴謝
文本註釋和縮寫
第1講導論
康德哲學的體系結構
第2講內在經驗與哲學理論
第3講感覺、認知與“形而上學之謎”
第4講自由作為理性大廈的“拱頂石”
康德的早期批判者
第5講“神秘主義”的誘惑
第6講雅各比與“自由的斯賓諾莎主義”
第7講雅各比與直接性哲學
第8講賴因霍爾德與體系精神
第9講賴因霍爾德與“基礎哲學”
第10講舒爾策與後康德的懷疑論
費希特
第11講《評<埃奈西德穆>》
第12講“自己對基礎哲學的沉思錄”Ⅰ
第13講“自己對基礎哲學的沉思錄”Ⅱ
第14講《知識學》(1794-1795)
第15講想像力和渴望理論及其對施萊格爾、諾瓦利斯和荷爾德林的影響
第16講《知識學》的基礎和體系
第17講意識的自我關聯性的悖論特徵
第18講思辨神學的轉向
荷爾德林
第19講荷爾德林的《判斷與存在》的地位
黑格爾
第20講通向第五哲學的道路(《邏輯學》)
第21講否定的邏輯及其應用
索引
譯後記
書摘/試閱
無論費希特可能多麼認為他的思想仍然以先驗理論為取向,在康德看來,無論是費希特邁向思辨形而上學的步驟還是他對心靈的實效歷史的辯證建構都是不允許的。為了幫助我們理解為什麼會如此,我們需要著手研究康德先驗理論的體系形式。從這個角度內部來看,我們轉而試圖去評價在與康德哲學的直接關係上——但是不僅僅在與康德哲學的關係上——費希特的先驗思想是如何發展的。
我打算對康德哲學的體系結構作如下說明。我將從一些對康德的主要任務和哲學定位的評論開始。在這裡,我的要點是康德試圖去解決形而上學之謎,並根據這個解決辦法來證明科學的正當性。對康德來說,這似乎是可能證明科學正當性的唯一方式,這個科學反對休謨懷疑主義的影響。其次,我們將討論康德力圖解決形而上學問題的方法和就康德理論的體系形式而言這些方法所具有的結果。我將試圖表明這個理論不可避免地將以一種我稱之為“多維度”(multidimensional)的方式被構造起來,它排除了一種辯證建構的可能性。第三,我將著手研究康德理論的基本概念與康德根據這些基本概念所闡述的體系框架之間的關係。康德正是用這個框架來解決形而上學的問題,然後用它來證成和解釋科學。這個先驗框架產生了一個我稱之為“心靈的無家可歸”(the homelessness of the mind)的主題,它至少與康德先驗理論中的心靈的基本結構相關。第四,我將表明康德體系中的這種理論狀況可以算作根據它的實踐目的來重新定義的前提。
暫時轉向康德的哲學生平可以幫助我們理解這個重新定義的意義。當康德遇到盧梭時,一個基本的變化或者斷裂發生了。康德承認這個事件迫使他不僅重新定義哲學的目的,而且也重新定義他在學術界的位置。在閱讀盧梭之後,康德認為根據某個(盧梭的)自由概念來定義他整個批判哲學的體系結構是可能的。我稍後會更多地談論在康德的分析中什麼是“自由”,並提出康德處理自由的得失,因為自由是觀念論發展的起點。作為一個體系,觀念論最後達到與康德相同的基本的自由概念,但是觀念論是康德體系中自由的體系形式的結果,它因此不同於康德提出自由的那種方式。
再者,勾勒康德理論的體系的目的是幫助我們理解康德哲學與那些後繼者之間的必然聯繫。直到最近,我們還缺乏對康德與後康德的思想之間的差異的充分解釋。當然,就像康德時代的康德主義者那樣,現在的康德主義者也會說,導致現代的大陸哲學的整個運動偏離了康德的原初意圖和一種真正批判的科學的哲學。①早在1845年,“回到康德”(Backto Kant)的口號就成了很多人的座右銘,它甚至也成為了一本書的標題。②相比之下,其他人用與黑格爾幾乎相同的方式重構了從康德與黑格爾到現代大陸思想的整個發展。
……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