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三民出版.新書搶先報|最速、最優惠的新鮮貨報給你知!
禮祝下鄉:驅瘟逐疫祭典中的王府行儀:臺南、東港、漳州比較研究
滿額折

禮祝下鄉:驅瘟逐疫祭典中的王府行儀:臺南、東港、漳州比較研究

商品資訊

定價
:NT$ 450 元
優惠價
85383
缺貨無法訂購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書摘/試閱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在臺灣西南沿海地帶,
每逢香科年都有宮廟舉辦盛大的王醮,
迎接奉旨下凡的王爺代天巡狩、消災除瘟。

這次,中研院臺史所的謝國興老師將帶領讀者,
深度走入莊嚴的王爺祭典,
踏察保留在民間信仰裡的儀禮。

外行不光是看熱鬧,也要跟著內行看門道!

----------------

驅瘟逐疫是中國社會從古至今普遍存在的民俗文化,最晚從明代開始,漸有結合王爺信仰及以船送瘟的民間信仰活動,其中閩南地區的王醮尤其普遍。不過,明清時期王爺信仰雖然在民間社會相當蓬勃,卻始終不被官方認可。

臺灣地區迎送王爺祭典及建醮活動可稱十分頻繁,但配合王醮舉行王府科儀的宮廟並不多見,其中以「臺南西港慶安宮」每三年舉行一次的王府行儀最完整,也最具有儒、道在民間信仰儀式實踐上完美搭配、交融合作的典範意義。

本書將著重在臺南慶安宮、金唐殿、長興宮的王醮,同時與屏東東隆宮、漳州白沙王府等不同地區進行比較,就其王府空間格局、王府人員編制、王府行儀流程與文化傳承,進行詳細的記錄與分析。

作者簡介

謝國興
臺南市人,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博士。現任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專任研究員、近代史研究所合聘研究員、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系兼任教授。歷任科技部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國家型科技計畫辦公室主任,中央研究院數位文化中心召集人、近代史研究所副所長、臺灣史研究所所長。主要研究領域為近代中國史、臺灣社會經濟史、閩臺民間信仰。



2003年偶然回臺南看鹿耳門天后宮的媽祖南巡遶境,跟陣頭相遇,除了讓我重拾幼年時期臺江地區「看熱鬧」的記憶之外,臺灣民俗信仰的社會動員與地方「自治」力量,當時對我來說也頗具震撼,於是興起探究其歷史傳承與社會文化機制的念頭。更早是從1994年前後,我開始偶爾參與故鄉臺南的一些地方文史與 文化活動,但主要限於府城範圍。1996年我在《思與言》發表第一篇與臺灣民間信仰研究有關的論文:〈鹿耳門的媽祖信仰與正統之爭〉,是利用文獻資料所作的考訂與詮釋,到了1998年黃文博先生出版《站在臺灣廟會現場》(常民文化,1998),請我寫了一篇序文,都還未想過有一天民間信仰竟成為我在臺灣史領域的主要研究議題之一。

2005年4月我卸下中央研究院總務組(現在改稱總務處)主管兼職,才有時間進入田野,開始利用民間文獻與田野調查資料鋪陳我「逐漸發現」的臺灣民間信仰。一開始有七、八年時間單打獨鬥,經常一個人開車往返臺北與臺南、高雄廟會現場,記憶深刻的一次經驗是:2006年12月8日晚上單獨從臺北開車南下,半夜 12點到達關廟,凌晨1點半拍攝觀察山西宮王醮「接禮」,5點左右接禮結束,上午7點陣頭、神轎開始遶境,中午體驗四、五萬人圍著圓桌站著「食飯擔」奇景,下午3點開車返臺北,途中在休息站停車睡了兩小時。田野調查初期研究重心在宋江陣、金獅陣等大型廟會陣頭,規畫中針對陣頭研究的專書卻至今尚未完成(十餘年磨一劍,仍在努力中)。過去因為李豐楙教授對臺灣道壇與王府儀式已有相當研究成果,所以自己從未想過要探討王爺信仰在「廟內」的儀式,但機緣湊巧,竟完成這一本以王府儀式為核心議題的小書,真是計畫趕不上變化。

2006年起,我已開始片段地觀察記錄西港刈香,2015年春季,我因執行中央研究院數位文化中心「臺灣民間信仰影音數位平臺計畫」,率工作同仁首度前往記錄研究西港慶安宮乙未香科王醮(實際田野工作前一年夏天就已經展開),2016年12月先幫《臺南文獻》編輯完成「西港刈香」專輯,2017年完成《西港仔刈香:一個傳統王醮的數位紀錄》一書(中研院臺史所出版),後者主要重點在介紹西港刈香的歷史淵源與遶境、陣頭的宗教與社會文化意義。乙未年我們對慶安宮的王府還不得其門而入,2018年,我跟工作團隊再度來到曾文溪畔,這一次的重點是記錄研究王府行儀,並以長興宮、慶安宮戊戌香科的王府作為對象。

曾文溪流域王醮舉行期間的王府內部科儀行事,原則上不對外開放參訪、參觀,除了王府工作人員、主會首、建醮委員會成員、道士朝覲等因儀式需要得以進出,外人難以一窺究竟。這一次調查研究期間非常幸運,獲得蘇厝長興宮祭祀組主任兼長興宮 王府「房科頭」陳燕輝先生首肯,西港慶安宮管理委員會、祭祀 組組長兼王府正案王李子峯先生協助,得以在這兩座指標性廟宇,定期三年一科舉辦王醮期間,進入王府全程觀察記錄其王府科儀。之後並得到陳燕輝、陳冠傑父子,王李子峯、王李中泰叔侄,或協助說明儀節內涵,或提供相關資料,才能完成本書主體部分的研究撰寫。

金唐殿王府科儀記錄部分則在2019-2020年間分別在馬六甲清華宮及佳里金唐殿兩地,得到鄭天圖、楊賢志、黃榮周、王乃正諸位先生大力協助,提供資料及解說。2018 年東隆宮迎王祭典時,特別感謝陳進成、林文誠、林文隆、高人皇、潘偉民等先生 或提供資料,或解答疑難;不過比起長興宮、慶安宮、金唐殿王府願意提供專業研究者現場觀察記錄科儀進行實況,東港東隆宮迄今對外人而言仍諱莫若深;還好東隆宮王府受限於空間格局及操作方式,實際上處於半開放狀態,儀節也比較簡單,參照前人已完成的研究文獻,也能大致掌握。不過也因為尚無機會跟東隆宮王府禮生直接請教溝通,本書有關東隆宮王府部分的理解討論 可能不完全正確與周延深入,尚待來日再行修訂。

本書得以完成,除了前述中研院數位文化中心主題計畫的支持,2018年因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委託我執行「研擬重要民俗王爺 信仰保存維護計畫」,得以充實其中的許多資料,尤其是東港東隆宮迎王祭典的部分。2014 年開始,為了執行計畫,我跟團隊成員多次在臺灣各地及漳州、廈門、馬六甲進行田野調查,助理洪瑩發、賴建宏、劉懷仁、劉家豪、池宸君、陳冠妃、黃偉強等先後參與工作,在資料收集整理及影音紀錄方面幫忙甚大;本書書 稿撰寫期間黃文博先生提供不少資料,初稿完成後,文博兄詳細審閱全書,指正缺漏錯誤;書稿文字校讀整理則多賴郭怡棻、黃靖玫、蔡幸真諸位協助;對以上諸位及田調期間各地宮廟許多友人的協助,謹在此表示誠摯謝意。

書中圖片屬於研究計畫團隊同仁(包括我自己)拍攝者,不特別標示攝影者;另有少部分照片則是朋友支援,包括王素滿、盧芳蕙、趙守彥、許評註、黃文皇等女士先生,十分感謝!民間信仰的豐富面貌與意涵,有賴圖片的對照與詮釋,其重要性與價值往往不下於文字論述,這是本書多配合使用圖片的原因。書中所附各地王府及衙門之平面圖,屬於重新繪製者,均出於懷仁之手;書末所附《告朔餼羊:西港玉勅慶安宮王府行儀》紀錄片, 為2018年慶安宮戊戌香科舉行時,得到慶安宮王府組王李子峯先生及所有成員的配合協助,慶安宮管理委員會也協贊了部分經費,我跟建宏規劃腳本,建宏主導攝錄,宸君剪輯後製,才得以完成這一部(也可說是第一部)比較完整的臺灣現行王府科儀專題紀錄影片,特別在此申謝!

本書主要觀點先以單篇論文〈臺閩地區王爺信仰儀式中的王府行儀初探〉,發表於《民俗曲藝》,208期(2020 年6月),再經過深化與補充,文字篇幅視原論文擴增至三倍有餘,成為現在的專書規模。在數位時代,要深入探討臺灣多元繽紛的民間信仰文化底蘊,除了文字分析說明之外,有良好規畫的紀錄影片與主題性彩色圖片,也是必要的載體,這種出版形式需要花費較高的成本,非常感謝臺南市政府文化局葉澤山局長及文化研究科同仁,不計成本對本書出版的大力支持。

本書撰稿之初即以學院式的學術著作形式進行鋪陳論述,並未考慮是否便於一般社會大眾閱讀,在出版之際,承蔚藍文化的編輯楊先妤小姐詳細閱讀,在不改動原始內文的情況下,插入一些引導性的標題文字,有畫龍點睛之妙,使全書更易於閱讀,這是一種我們所欠缺的專業技能,謹誌於此以示感謝!

謝國興
誌於南港 2020年仲夏
COVID-19 病毒席捲全球之時

目次


前言 鄉下的禮數,官方祭祀走入民間宮廟

卷一 驅瘟逐疫祭典的歷史

章一【中國社會篇】傳統送瘟與齋醮
一、以船送瘟逐疫
率「儺」驅瘟的習俗
不為屈原?兩湖地區的端午龍舟
其他地區的送瘟「船」說
迷信浪費的負面標籤
二、齋醮
王醮――以酒享神、迎王送瘟
《榕城紀聞》裡的王醮儀式與禁令
浙江地區的王船法會

章二【臺灣社會篇之一】王醮與代天巡狩源流
一、臺灣方志所載王醮
二、代天巡狩/巡臺御史
代天巡狩――代替玉皇大帝下凡巡視人間
巡臺御史――代替皇帝跨海督察政區

章三【臺灣社會篇之二】王醮與王府科儀
一、王醮形式與地域
臺灣多元的王爺信仰形態
臺灣各地的王醮形式比較
二、禮生與王府科儀
「禮生」在民間信仰儀式之意涵
「臺灣第一香」臺南西港慶安宮
代代相傳的禮生傳統――西港王李家族
保存醮典科儀的「醮事簿」


卷二 王府行儀的比較

章四【臺南篇之一】西港慶安宮五朝王醮的王府行儀
一、慶安宮王府格局與空間配置
看慶安宮如何搖身成王府
從地方官署探究王府空間規劃原型
二、慶安宮王府組織編制
案下書辦:正案、副案、總書辦
臺下內外班役
轅下旗牌
三、慶安宮王府行儀
請王
王府行儀要項
宴王

章五【臺南篇之二】蘇厝長興宮七朝王醮的王府科儀
一、長興宮王府組織與空間配置
王府組織:房科、內班、外班
空間配置:前殿、後殿
二、長興宮王府行儀
王府行儀流程
宴王儀式
互別苗頭――蘇厝真護宮王醮


章六【臺南篇之三】金唐殿王府科儀與服務輸出
一、蕭壠香王府科儀
與吳府千歲、北港媽祖的百年情誼
與慶安宮的交流支援
《金唐殿庚午香科五朝王醮手冊》之王府行儀紀錄
二、王府人員聯誼會與海外服務
金唐殿王府人員聯誼會的成立
遠渡馬六甲清華宮推行王府科儀

章七【屏東篇】東港東隆宮的迎王平安祭典
一、東隆宮迎王的淵源與演變
東隆宮王爺祭典溯源
東港迎王的核心――從四縣同鄉會到七角頭
無名有實的王醮(王船法會)
二、迎王平安祭典的組織運作
協辦成主辦,「東隆宮祭典委員會」的成立
東港迎王核心團體及組織
三、東港迎王祭典流程
值科中軍爺安座與進表
曉諭/榜示/福章/查夜
布置王府
請王/敬王/祭紙/祀王
轎班敬王/參謁/放告
宴王/送王

章八【漳州篇】白沙王府與龍海安懷宮祀王儀節
一、漳州港白沙王府與王壇儀節
白沙王府空間格局與人員編制
白沙王府行儀流程
漳州梅市天后宮的王醮
二、龍海市白水鎮安懷宮祀王儀節
安懷宮王府空間格局與人員編制
安懷宮王府行儀流程


結論

附錄
附錄一、2018年西港慶安宮戊戌香科王府行儀日課表
附錄二、金唐殿庚午科與庚子科五朝王醮王府行儀日課對照表
附錄三、白沙王府平日祀王儀節

參考書目

書摘/試閱

【內文試閱】
代天巡狩―代替玉皇大帝下凡巡視人間
古代「巡狩」原指天子出巡,司馬遷《史記.五帝本紀》描述遠古時代的巡狩從黃帝說起。傳說中國在堯舜時代就有「天子五載一巡狩」的制度,《孟子.梁惠王下》:「天子適諸侯曰巡狩,巡狩者,巡所守也」,天子到諸侯分封守土的地方巡視,可說是一種考察制度,五年一巡只是概說,意義在於定期(或每隔一段時間),這個定期在後來閩南及臺灣的王醮迎請代天巡狩制度上,確實演化為3年、4年、6年、12年不等的定期制,當然也有些地方是不定期舉行。
皇帝稱萬歲爺,王爺是諸侯王一級,等同千歲,所以臺灣地區多半慣稱王爺為「千歲爺」,又因一次迎王可能同時迎請多位,於是有大千歲、二千歲、三千歲⋯⋯等說法。在俗民想像的神明世界,千歲爺「代天巡狩」指王爺代表天界最高的玉皇上帝出巡,相當於人間皇帝派欽差巡按大臣到地方查訪視事,這是王爺信仰的基本概念,也是王船祭典中幾乎沒有例外的都要標示「代天巡狩」字樣的理由。
福建地區民間宗教儀式模擬的代巡體制,遠者不論,近者至少可從明代說起。明朝設都察院為監察機關,全國劃定十三道監察御史,分京內差、外差,外差即監察御史出巡,名為「巡按御史」,是中央派駐地方的監察官。巡按御史的簡派十分慎重,一般都由都察院主官將擬派人員上呈陛見,由皇帝親自點選指定,以示代表皇帝出巡的欽差。巡按御史的職責和權力甚大,「巡按則代天子巡狩,所按藩服大臣、府州縣官諸考察,舉劾尤專,大事奏裁,小事立斷」。巡撫與總督原為中央派駐地方的兼職監察官,所以一直兼領都御使(全稱為「都察院監察御史使者」)職銜。
福建地區民間信仰觀念將神明下凡比照中央朝廷派出的「代天巡狩」,大約明代即已存在,2017年筆者在田野調查時,發現漳州龍海市港尾鎮兩處宮廟舉行王醮,一處廟門使用的封條上書「欽命代天巡狩」為官銜,並且「兼都察院」職銜,另一間用的名銜為「欽命代天巡狩王府兼都察院」。兩者都寫成「兼都察院」表示一知半解,「王府兼都察院」則不知所云。
王府跟都察院都是機構,不是人員的官銜,代天巡狩原來只是出差工作任務的描述,正式職銜是巡按御史,或巡撫、總督兼「都御使」。不過這些正式名稱對地方上識字不多,對國家官制也不盡明瞭的老百姓來說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建醮設王府、迎請王爺公可以比附上朝廷「都察院―監察御史(巡按御史)―代天巡狩」官制,可以說師出有名,也可見閩臺民間信仰中對代天巡狩制度與意涵的理解自明代迄今一脈相承,至少已有六、七百年之久。
康熙年間即已開始進行的臺灣地區王醮,整個清代時期科儀的細節官方文獻不見記載,但目前臺灣仍有一些廟宇持續「三年一舉」的王船醮典,其標舉代天巡狩的相關儀式活動仍活靈活現地進行著,比之古代甚至更加豐富精緻。



「禮生」在民間信仰儀式之意涵
臺灣民間信仰或民間宗教基本上並無自己的教義經典與儀式,在舉行需要較繁複嚴謹儀式的祭典時,多半藉助傳統道教(正一、靈寶、閭山、普庵派)或儒家的儀式專家。當大型的王醮舉行時,與驅瘟逐疫相關的宗教性儀軌只有熟悉文檢的專業道士才能勝任,一方面為了規避官方淫祀、迷信、鋪張浪費的指責,另一方面為了提升其與王朝禮儀相關的隱喻,以符合文化正統(以便自我保護),於是從一開始的「設醮大儺,迎請排宴」格局,到了明末清初,演變為王爺神等同朝廷體制中「都察院」、「代天巡狩」官員的身分,所以必須為其「設立衙署,一如官府」。
傳統中國禮生可上溯《周禮》所述春官職能,在於「準備祭祀,並在祭祀、喪葬、朝會、覲見等禮儀場合,或贊相天子行禮,或代天子行禮」,漢代後稱太常,負責「奏定儀軌、贊相禮儀」。明朝創建之初,一度規定地方政府祀典「命郡縣籍民充儀從,及選民生資質祥雅者為禮生」,後改為「以儒學生員贊禮,儀從則以弓兵、皂隸之徒為之」,此後各州縣官方禮儀必須用禮生,一般則由儒生擔任。清代各級官署中一般原有禮生的設置,「惟萬壽聖節、元旦、冬至、春秋二丁季,用生員贊禮」,但似乎不屬專職。禮生的工作包括引導參與祭祀人員如何上香敬供跪拜,誦讀祭文疏文禱詞,依據《安平縣雜記》的記載,在臺南府城官署每年需要進行國家規定的祭祀不下二、三十種。清末美國傳教士盧公明在福州的觀察,從知縣到總督的各級官員都配有一名禮生,他們雖然不是官員,但可以穿秀才的服裝,戴官帽,官員對禮生相當客氣。
地方志書對臺灣民間王醮「儀仗執事」如何進行的細節並無記載,我們可以推測,道士可能協助(指導)王府禮儀的進行,地方人士也可能充任禮生角色。依照明朝初年的設計,地方上有里社(祀土地神與穀神)、鄉厲壇之設,定期執行政府規定的祭祀活動,這個體制有助於培養地方人士成為基層禮生,不過明代中期以後里社制度破壞,地方神廟取代了里社,但宗祠、神廟仍有祭典行禮需求。根據劉永華的研究,在閩西舊汀州府所轄長汀、清流、連城地界內的四保,在1949年以前禮生制度始終存在。
臺灣入清統治以來,縣以下的鄉村地區似無官方定義的里社(地方聚落無官祀意義的土地廟倒是很多),也無鄉厲壇(民間自建的小型有應公廟則不少),地方人士並無實習官式祭典的機會(但或許有原鄉經驗),不過歷代臺灣府志、縣志對於府縣城祀典廟由官方主導,禮生進行祭祀儀式的細節則多所記錄。全國各地文廟的釋奠儀式是明清時期府州縣舉行的最重要王朝禮儀,「王朝禮儀正是通過這一重要的平臺,透過以生員層為核心的地方菁英的參與,滲透到民間禮儀傳統之中」。清代臺灣府城所在的臺南,依例進行官祀祭儀的宮廟相當不少,因此民間社會舉行大型醮典需要禮生引導行禮如儀者,除了參考方志文獻記載外,要親臨祭祀現場觀摩學習並不困難。
上述這些官方祀典進行時,主要由禮生主持,地方官員擔任正獻、分獻官。劉永華認為,「官方祀典最為重要的特點之一,就是在儀式專家與崇拜的神明之間,嵌入了政府官員群體」,以文廟祭祀為例,「官員是從屬於帝國官僚等級體系的,在每年的文廟祭祀中,這種身分地位、相應的等級體系及正統性被不斷地再生產出來,而主祭官與禮生就是這一合法性的生產過程中不可或缺的主角」。然而明、清時期官方基本上視民間廟宇舉行的王爺醮典為淫祀,方志對王醮的舉行多半呈現負面評述已如前述,因此民間進行王醮祭典過程中,官員通常不會出現擔任主祭官,而是由地方仕紳頭人以「會首」名義出任,但負責「奏定儀軌、贊相禮儀」的禮生,長期都是由識文墨、通禮儀的退休官員、秀才生員與地方上的知識份子擔任,臺灣也不例外。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5 383
缺貨無法訂購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