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的新能源:風能(簡體書)
商品資訊
ISBN13:9787543587489
出版社:廣西教育出版社
作者:鄭永春; 中國科學院電工研究所; 霍群海 編著
出版日:2023/01/01
裝訂/頁數:平裝/42頁
規格:26cm*18.5cm (高/寬)
版次:一版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以彩繪圖書的形式,結合科技前沿知識,針對兒童的認知程度和閱讀喜好進行新能源發展和應用的科學普及。
將音視頻、動態漫畫、交互設計等多樣化內容形式與紙質圖書結合起來,使抽象的科學知識得以立體呈現。
“神奇的新能源”叢書是一套向少年兒童普及新能源知識的原創科普彩繪圖書,內容覆蓋太陽能、風能、水能、核能、氫能、生物質能、地熱能和可燃冰、各種異想天開的新能源等,以新能源的發展和應用為切入點,宣導“綠色發展、低碳發展”的發展理念,展現了各新能源領域研究、開發、應用的最新技術、成果、趨勢,並注意描述相關的科學技術與社會、文化、歷史等方面的關係,以及可能產生的負面作用甚至災害等。
將音視頻、動態漫畫、交互設計等多樣化內容形式與紙質圖書結合起來,使抽象的科學知識得以立體呈現。
“神奇的新能源”叢書是一套向少年兒童普及新能源知識的原創科普彩繪圖書,內容覆蓋太陽能、風能、水能、核能、氫能、生物質能、地熱能和可燃冰、各種異想天開的新能源等,以新能源的發展和應用為切入點,宣導“綠色發展、低碳發展”的發展理念,展現了各新能源領域研究、開發、應用的最新技術、成果、趨勢,並注意描述相關的科學技術與社會、文化、歷史等方面的關係,以及可能產生的負面作用甚至災害等。
作者簡介
鄭永春,從事科普創作十余載,現任中國科普作家協會新媒體專業委員會委員、北京科普創作協會理事、上海科普作家協會名譽會員。新華社中國特稿專欄作家、中國國際廣播電臺環球信息特約評論員、北京人民廣播電臺新聞廣播特約評論員、《知識分子》簽約作家,果殼網科學顧問,國防科工局探月與深空探測網特約撰稿人,中國科協《科普中國》深空科普團隊負責人、中國科技館青少年科技導師等。
2000年畢業於西南大學(原西南農業大學)環境保護專業,2005年獲中國科學院地球化學研究所/中國科學院大學(原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地球化學專業博士學位,師從王世傑、李春來和歐陽自遠院士。同年進入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從事科學研究至今。先後在中國科學院月球與深空探測總體部、香港科技大學太空科學研究中心、澳門科技大學太空科學研究所工作和訪問多年。率先研製模擬月壤,首次獲得高解析度全月球微波圖像,發現月球熱異常區域,備受行星科學界關注。目前主要從事行星科學研究。參與編寫《中國探月》《蟾宮覽勝——人類認識的月球世界》《月球與深空探測》等。
香江學者計劃首批入選者,中國科學院青年創新促進會首批會員,曾擔任探月工程首席科學家學術秘書、澳門科技大學月球與行星科學實驗室學術秘書、中國科學院青年創新促進會理事兼宣傳外聯組組長、國家天文臺青促會小組首任組長、中國天文學會青年天文論壇發起人之一。
2016年獲美國天文學會行星分會卡爾·薩根獎。曾獲中國科學院青年創新促進會首屆優秀會員、中國科學院院長獎、中國首次月球探測工程圓滿成功有功人員獎、探月工程嫦娥二號任務突出貢獻者獎、香江學者獎、中國科學新聞人物提名獎等等榮譽。
名人/編輯推薦
以新能源的發展和應用為切入點,對少年兒童進行相關知識的普及,從小培養其生態發展理念,把生態文明宣傳教育落到實處,助力推進我國生態文明建設。
內容寓教於樂,運用精簡的文字語言,繪製彩繪圖片以解說,把枯燥的前沿科學知識以通俗易懂、圖文並茂和適合淺閱讀的形式呈現,增強了圖書的可讀性和趣味性,吸引少年兒童讀者深入閱讀,在閱讀中探索科學的樂趣。
目次
認識風
風能的優缺點
風能的早期應用
揭秘風力發電
風電動力和風能制熱
主題書展
更多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