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12/26年度盤點作業,門市店休一天,網路書店將暫停出貨,12/27將恢復正常營業,造成不便敬請見諒
未來城市:漂泊.垂直.廢墟:虛構與真實交織的人類世建築藍圖
滿額折
未來城市:漂泊.垂直.廢墟:虛構與真實交織的人類世建築藍圖
未來城市:漂泊.垂直.廢墟:虛構與真實交織的人類世建築藍圖
未來城市:漂泊.垂直.廢墟:虛構與真實交織的人類世建築藍圖
未來城市:漂泊.垂直.廢墟:虛構與真實交織的人類世建築藍圖
未來城市:漂泊.垂直.廢墟:虛構與真實交織的人類世建築藍圖
未來城市:漂泊.垂直.廢墟:虛構與真實交織的人類世建築藍圖
未來城市:漂泊.垂直.廢墟:虛構與真實交織的人類世建築藍圖
未來城市:漂泊.垂直.廢墟:虛構與真實交織的人類世建築藍圖
未來城市:漂泊.垂直.廢墟:虛構與真實交織的人類世建築藍圖
未來城市:漂泊.垂直.廢墟:虛構與真實交織的人類世建築藍圖
未來城市:漂泊.垂直.廢墟:虛構與真實交織的人類世建築藍圖

未來城市:漂泊.垂直.廢墟:虛構與真實交織的人類世建築藍圖

商品資訊

定價
:NT$ 400 元
優惠價
79316
庫存:1
下單可得紅利積點:9 點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星際大戰》帝國首都的鋼鐵巨廈・《銀翼殺手》企業總部的魔方金塔
宮崎駿《天空之城》的浮空王國・巴黎市「地下墓穴」的頭骨滿窩

英國知名建築學「盜夢偵探」 
帶你踏查人類對城市的無窮想像!


從地底城到空中樓閣,從古代神話到科幻小說
一場起自環境、以建築為題、結合幻想與視覺的閱讀體驗

─────────────────────────────────────────
【本書特色】
★ 英國知名建築、藝術研究者從陸、海、空多維度全面檢視人類對「未來都市」的「跨域想像」藍圖,建築、能源、藝術、設計、電影、視覺、未來學領域必讀的靈感奇書!
★ 收錄70幅取材自建築草圖、小說文本、影視場景等多元藝術幻想風格的華麗圖像,探遍作家、藝術家、建築師、科學家、都市規劃者想像中的未來世界!
★ 烏托邦想像文學與電影「化虛擬為現實」的按圖索驥踏查寶典、輔助片單!
★ 《星際大戰》、《銀翼殺手》等賽博龐克科幻經典迷的絕逸收藏!

【內容簡介】

我們身處的現代都會天際線日漸高遠,但今日城市生活卻被氣候變遷、人口過剩、社群分化、跨域爭奪等後現代的多重威脅籠罩。面對不確定的將來,「想像力」也許是能夠幫助人們理解未來晦澀圖像的可行工具。長此以往,來自各方的建築師、藝術家、小說家、電影導演持續提煉呼應時代的多媒介靈視,伴隨技術更新與觀念演化,預言步步成真,幻想化為實相。科技與夢境交纏紐繞,互寫韻腳。未來的城市烏托邦奏鳴曲調,已然激響。
建築學者多伯拉茲克在書中展示了一系列蔚為奇觀的想像城市界域——漂浮、飛行、垂直、地下、廢墟等——打破陸海空的既定界限。聳立於波斯灣畔的杜拜摩天樓映照出巴別通天塔的螺旋軸柱,而開發中國家的貧民區外觀卻形似賽博龐克作品的荒誕都城。全書立基於厚實的學術脈絡,連通綜合多元的跨域浮想,讀者將與作者同行,穿梭遊走於形色不一的建築風貌、文本敘事與電影詩學之間,重新連結想像國度與現實世界,掌握這份扎根當下、觸手可及的全人類未來創意尋索輿圖。

【經典場景】

▶《星際大戰》的銀河帝國所在地「科羅森星」
對廣大城市聚集體的想像只要再進一小步,就會變成整個世界:整顆星球都是城市。例如艾西莫夫《基地》系列中的「川陀」,或是《星際大戰》前傳中的「科羅森」(Coruscant)。科羅森是《星際大戰》的帝國政治中心,可說是名符其實的「全球(星球)城市」。在此等規模之下,城市的人類層面以及任何可識別的場所精神,都被廣大無垠的城市本身所吞沒。科羅森星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場景便是《星際大戰二部曲:複製人全面進攻》的夜間追逐戲,城市中規模異常巨大的摩天樓群成為電腦合成畫面的壯觀背景⋯⋯

▶《銀翼殺手》的「泰瑞企業總部大樓」
廢墟在賽博龐克城市裡的作用,另有一項重要的呈現方式是城市新舊建築交雜的手法,也就是建築風格大雜燴及古今並陳,最壯觀的例子應該是《銀翼殺手》中新舊科技混雜的未來洛杉磯。這部電影的標誌性結構——宏偉龐大的「泰瑞企業大廈」——神似巨大的阿茲特克或埃及墓葬物,電影開場鏡頭塞滿高度工業化的城市地景,使人想起英國的鋼鐵廠,那正是導演雷利・史考特從小成長的地方⋯⋯


▶ 宮崎駿《天空之城》的「拉普達遺跡浮島」
宮崎駿《天空之城》當中的飛翔堡壘島嶼則全然不同,乍看之下,拉普達好像是一座古代樂園遺跡,有一系列寧靜的花園與石造壁壘,還有一座堡壘座落於上方,全都建於巨大的樹根之上,其核心是股水晶般的力量。這座幻影城擁有陰暗的秘密,有一具由超級電腦控制、強大無比的武器,足以觸發難以想像的破壞,但最終被劇中兩位少年主角所終止。宮崎駿的天空之城,暗喻了人類科技與自然環境之間未決的衝突,充斥著當今的都市生活⋯⋯

【核心概念】

1. 因應「環境議題」的建築
本書核心意識是「氣候變遷」,由此引申討論建築該如何面對適應或超越新型挑戰,提出「與自然共存」的思索。透過實存的真實案例或文藝作品,作者提出了城市發展的可能性,如:水上/水下城市、漂浮城市、船型城市等;也有以現存城市為主體再度發展者,或各類全新的人工建造物。

2. 體現「人類社會」的建築
書中探討了摩天大樓的興起及其作為「標誌」的象徵意義,以及高揚的天際線與近代資本主義發展的互動關係。亦將目光投到「地下」,討論各類掩體、地堡的出現與地下城市,思索政治社會背景如何影響不同創作者觀察地下城市的發展。

3. 催化「多重想像」的建築
研究出於不同原因而形成的破敗城市與失序城市,涉及都市蔓延、市中心空洞化、貧民窟現象,以及各類小說與電影中曾出現的城市景觀。訴說人類歷史上曾如何一代代運用過去的「素材」建構新時代的城市,使新舊融為一體,並一同想像未來社會是否會出現「以廢棄物作為建材」的再生建築。

 

作者簡介

保羅.多伯拉茲克(Paul Dobraszczyk)
倫敦巴雷特建築學院(The Bartlett School of Architecture)客座講師,學術研究涵蓋十九世紀以來英國的視覺藝術文化與環境關係、地下水道、未來城市意象等。已出版書籍包括:《城市地底的城市》(Global Undergrounds : Exploring Cities Within〔大是文化,2017〕、《死亡之城:都市廢墟與腐朽奇觀》(The Dead City : Urban Ruins and the Spectacle of Decay)、《維多利亞英國的鐵、裝潢與建築》(Iron, Ornament and Architecture in Victorian Britain)、《倫敦的下水道》(London’s Sewers)等。

韓翔中
臺灣大學歷史系學士、歷史所碩士;臺灣大學哲學所博士生。譯作有《英倫視野下的歐洲史》、《榮格論心理學與宗教》、《數位時代的人權思辨》、《知識大百科》、《城牆》等書。

 

名人/編輯推薦


王志弘│國立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教授
李清志│都市偵探、實踐大學建築設計學系副教授
臥 斧│文字工作者
——專文推薦

「本書描繪的不只是未來人類聚落的景象,更是以人類想像力來彰顯的慾望、憂慮和恐懼⋯⋯作者細數各種宛如奇觀的解決方案之際,也呈現了針對人類現實困境的不同診斷。於是,想像並非憑空幻想,烏托邦也非純屬虛構。真實和奇想的交雜,方令想像力得以發揮⋯⋯本書的實驗構想以其具體樣貌,傳達出建築烏托邦的感官撼動力量。」——王志弘

「對建築愛好者而言,這本書非常好看!不僅可以喚醒設計者的想像力,同時也可從這些豐富的想像城市與建築中,找到未來設計的靈感;對一般人而言,這本書也可以帶來極大的樂趣,讓我們在閱讀當中,進入充滿想像的奇幻未來。」——李清志

「本書不是一本談建築工法或歷史的專論,也不是介紹虛構作品的入門,而是綜觀現實與虛構之後的思索。作者指出,我們必須強化想像力,並且凝聚共識⋯⋯藉城市建構適於人類的未來。因為城市不僅是人與人相處的場域,也是人與環境相處的態度。」——臥斧

【各界讚譽】

 作者對生態學、想像力和建築的重新定義,其大膽和無可爭議的精采論述令人嘆為觀止。本書不僅是一本關於建築或《銀翼殺手》等作品的書,它所涉及的是在一個日益混亂的世界中,如何維繫多重性和整體感的可能。
——Antonella Gambotto-Burke ― The Australian

 作者探討了隨著氣候變化和人口過剩,藝術家和建築師們曾經夢想的城市景觀如何慢慢變成現實。
——National Geographic Traveller

 本書是對想像中的城市所進行的哲學和文化層面廣泛探討,恰如其分地審視了這種創造力,將城市分為三種類型:未泊的(在水上或空中)、垂直的(摩天大樓和地下結構)和未建成的(廢墟)。書中附有大量圖片,具象地展示了視覺藝術家對未來都市的想像。
——Environment and Urbanization

 作者最大的貢獻是將未來城市想像的交融,發展為想像與現實之間的文化共鳴。在尋求這些學科交集的過程中,作者驗證了想像和現實空間的經驗,將其作為思考未來的載體,超越了建築師的學科構想,從而將建築和城市未來的討論開放給一般讀者。
——Science Fiction Studies

 作者在這本內容豐富、無懈可擊的新書中提出,我們常常夢想著建築物。從古代神話到科幻小說,對未來世界的憧憬都是一種城市化的夢想,因為只有城市才能滿足人們的深層想像力。
——Geoff Manaugh, A Burglar’s Guide to the City

 本書從海洋深處到天空,對城市遠景進行了引人入勝的博學調查,既奇幻又細緻,就像翱翔的飛船一樣。這是一篇富有啓示性的文字表述,當我們創造「想像型城市」時,無論是烏托邦還是荒誕派,我們總是在書寫我們的現在:我們的夢想、恐懼和記憶。深入虛構的地方,就是在深入自己。
——Darran Anderson, Imaginary Cities

從想像力到辯證的烏托邦
王志弘(國立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教授)
《未來城市》描繪的不只是未來人類聚落的景象,更是以人類想像力來彰顯的欲望、憂慮和恐懼。無論是水域邦國或空中城市、摩天高樓或地底深處,還是廢墟及其拼湊重建,作者保羅.多伯拉茲克(Paul Dobraszczyk)細數各種宛如奇觀的解決方案之際,也呈現了針對人類現實困境的不同診斷。於是,想像並非憑空幻想,烏托邦也非純屬虛構。真實與奇想的交雜,方令想像力得以發揮。
後現代地理學者愛德華.索雅(Edward Soja)曾經提出第一空間、第二空間,以及第三空間的概念,分別指稱真實可感的物質空間、想像構築的心靈空間,以及真實與想像兼具的社會空間。他主張,第三空間宛如傅柯(Michel Foucault)的異托邦(heterotopia),既是實際存在的場所位址,又帶有烏托邦的理想性質,因而與其他真實地方之間有著顛倒、翻轉、對抗的關係,並且在這樣的拉扯張力中,激發出更多的可能性。《未來城市》匯集的正是具有第三空間特性的異托邦。
想像力及其呈現,向來是人類社會的構成要素。例如,作為溝通媒介的文字和圖像符號,既銘記過往,也勾勒未來。符號是各種意念、現象和物體的抽象標記,仰賴社會成員對於符號的共同理解而發揮溝通效果,但也因為符號再現與其指涉對象之間的必然落差,容留了多重詮釋的可能。換言之,以符號來相互溝通,並據此創建社會的人類,必然得依賴想像力來縫合符號和真實的差距,並探索其間的多重意義。於是,一九六八年法國學生運動迴響迄今的「想像力奪權!」(All Power to the Imagination !)呼喊,在這種觀點下似乎顯得多餘了,因為想像力已然君臨天下。
不過,相對於一般想像,運用建築和城市設計作為載體的想像,無論能否實現,總是以其實驗性構築和圖面描繪的物質性,激起了奇想成真的感受,進而引人揣想棲居其間的體驗。無論是指向烏托邦或敵托邦(dystopia,又譯「惡托邦」),召喚夢想或夢魘,《未來城市》的實驗構想都以其具體樣貌,傳達出建築烏托邦的感官撼動力量。物質化形象的具現,或許可能將想像圈限於奇異但鮮明的形體之中,但是作者更在意的,或許是引領讀者面對想像建築所依託、甚或創造出來的現實困局,並指出它們難以逃脫某些結構性的社會框架。
例如,階級差異似乎不僅難以透過未來城市的擘畫而抹除,反而可能因為這些所費不貲的天空之城、浮水居處或地下庇護所,而更形彰顯,甚至構築更嚴密的階級隔離。再者,書中案例也諭示了自然、機械與人類的交錯,以及建築、城市與社會的糾纏。這些交錯和糾纏,使得城市與建築的烏托邦更加動人心魄,甚至引人疑懼。歷史積澱下來且持續捆縛著我們的當下現實、默默成形中的半途現實、嘗試一躍而成的未來現實,都挑戰且挪用了想像力的抒發。想像力不僅奪權,想像力已經為既有的權力所用。
義大利威尼斯學派的建築史家塔夫利(Manfredo Tafuri)在名著《建築與烏托邦》中,訴說的正是建築的現代主義和前衛運動,如何從具有強烈社會進步意圖的理想倡議,卻受到資本力量利用,最後變成局限於學院內的形式主義觀念的過程。建築前衛運動以其否定力量批判了西方傳統社會的建築風格,嘗試創造奠基於理性、科技與平等的理想社會。這股指向未來的否定力量,正好有助於資本主義突破古老價值的束縛而追求發展。然而,前衛的建築與城市規劃意識形態,特別是其追尋自主性的企圖,卻未真正掌握資本主義工業化社會的矛盾,使得前衛建築在完成初期的破壞任務後,與現實逐漸脫節,而成為難以實現的純粹烏托邦。
塔夫利描述的情境顯得悲觀,但也提醒了我們,未來建築與城市的願景,不僅要描摹理想城市與住居的可能樣貌,還必須扎根於針對當下現實的剖析,並且繪製從此地抵達彼方的路線圖,然後透過政治行動來實現。馬克思主義地理學者哈維(David Harvey)在他的《希望空間》中,就此提出了辯證烏托邦(dialectical utopia)概念。他強調烏托邦,特別是富有時空樣貌的烏托邦,有描繪前行方向和目標的作用,但這樣的烏托邦理想必須根著於過去和現在,並且隨著我們對於當代的分析而調整,從而產生未來與當下的辯證關係。換言之,對於未來社會的籌畫,既不能淪為封閉性的權威圖像,也不是全然開放而無限變化,而是植基於過往和當前社會。這意味了未來城市的眾多種子,已經在當前撒下了,但是哪幾株會萌芽、成長和茁壯,還須取決於土壤、氣候、水文等環境條件,以及耕耘者的漫漫照護之路。

 

目次

導論 現實中與想像中的未來都市

第一部分 流動的城市
第一章 沒入水中:來自未來的明信片
第二章 漂浮水上:水文與都市烏托邦
第三章 翱翔空中:建築與飛翔之夢

第二部分 垂直的城市
第四章 摩天大樓:從標誌到體驗
第五章 地底:安全與革命

第三部分 毀壞的城市
第六章 毀壞:蔓延、災難與熵
第七章 重建:利用廢棄遺物

註釋
參考書目
謝辭
圖片授權致謝

 

書摘/試閱

導論:現實中與想像中的未來城市

2013年1月,一座北京的高聳入雲建築計畫圖像,引起網路上的驚嘆,這棟樓的奇特之處在於,它看起來就像是1982年電影《銀翼殺手》(Blade Runner)的都市景象翻版。雖然嚴重的都市空氣污染影響居民,但目前已出現一種融合真實與想像、屬於生活與藝術的「銀翼殺手驚奇旅程」供觀光客參加,這類情況在2017年的續集《銀翼殺手2049》(Blade Runner 2049)上映之後更加蓬勃了。該現象顯示了,今天的我們對於自己在真實城市中所體驗者,以及我們在城市想像中所取得的心理印象──這些印象來自於科幻片、小說、電動遊戲──兩者如何協調地融合在一起。隨著北京或上海這類城市近年的驚人成長,從前的未來主義式(futuristic)遠見已幾乎實現,造就了一種過去、現在及未來的奇異綜合體;當代市貌最為「未來主義式」的都市杜拜,已經被用作電影中未來世界的背景設定,正如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的首部科幻片──2013年上映的《雙日之子》(The Sons of Two Suns)。
我們想要了解未來的最基本方法,就是透過想像:去思考未來,根本就等於去想像未來。目前對城市未來的思考在性質上皆有助益,基於科學所做的預測所勾勒出的可能景象,然後能夠針對此經驗性資料與主觀幻想所產生的預測加以區別。城市或都市一直以來都是心靈與物質的結合體,這是我們精神與肉體都扎根的所在地。更有甚者,在數位化時代,真實與想像已經徹底交織在一起,不然的話,為什麼現在的觀光客能享有「銀翼殺手旅程」呢?我們所要做的並不是劈開想像、使其與理性分離,而是應該探索這兩者如何縱橫交錯,而兩者之結合如何能開拓我們思索未來所呈現的豐富可能性呢?
本書的目的正是在此!此書將十九世紀至今各式各樣對未來城市的願景綜合並陳:文學、藝術、建築方面的圖像,還有電影與電動遊戲。本書的核心目標是從建築的可行面上討論這些想像中的都市,以呈現可行性與想像這兩者之間能有多少連結。這本書會揭示,未來的景象──不管有多奇幻──與目前情況有多少實際的關聯,如此一來便可改變當前的思考與實踐方法,並將這些方法運用在不同的途徑或脈絡中。本書對未來都市的呈現將組織為三個主題範疇:流動的都市(包括水面下、浮在水上、飄在空中的都市);垂直的都市(摩天大廈與地底下的都市);毀壞的都市(毀壞與改造)。在每個主題之中,都包含了來自當代都市學家及建築學者的實際例證,涵蓋氣候變遷造就的洪水問題、人口急速增加、社會分歧加深、科技失靈、社會崩潰。本書所欲揭櫫的中心思想如下:對都市未來的想像如何強力地影響我們的思考方式,而這種思考方式所受到的影響,又如何與當今城市居住、設計的問題相連結。如此一來,我們就能把「想像」帶回來與「現實」接軌,或者展現「想像」已經和「現實」交融到什麼地步,總之,這是奠基於各種「現在」與「實踐」的未來主義。

想像的城市

「想像」就是我們心靈中呈現的事物,這個心靈印象並非實際的存在物,「想像」是一種戲法、是一種魔法,而想像者的心中會出現新的圖像。「想像」雖然被認定為人類重要的能力,但是它的地位一直到浪漫時期才有所提升,這是對十八世紀科學理性主義(scientific rationalism)的一種反動;英國詩人柯立芝(Samuel Taylor Coleridge)就以浪漫主義者之姿持論道,「想像」是在人類自覺經驗下的一股「洪流」,這股巨大力量經常幾乎要推翻或撕裂人類理性心靈的秩序。今天,與「想像」更緊密相關的則是「幻想」(fantasy),幻想能創造出完全與「現實」(real)生活不同的世界。「想像」一詞內涵著「逃避」(escape)的貶義,表示人們不願接受這個世界就是如此,於是他們遨遊到那虛構的奇幻世界,也因此,「想像」被連結到不成熟與幼稚的性質。即便在最佳狀況下,「想像」也僅僅被視為某種現實的裝飾性美化,「想像」的產物──創意的藝術──有其價值,但並非必要,它是將嚴酷現實加以柔化的方法;然而,人類的想像同時有更為嚴肅的目的,那便是推翻或重訂「真實/現實」的定義或何謂「真實/現實」的規則,「想像」可以超越世界現有的狀況──亦即我們目前所感知──,進而達到那未曾見過或未曾經歷的境界,我們可以說「想像」是為「現實」打下基礎,而且一直在試圖改變「現實」。至此,「真實」的事物與「想像」的事物絕非區隔的兩個世界,兩者一直在互通有無、改變彼此。
但是,「想像」究竟和城市有什麼關係呢?畢竟,城市是由我們感官所能覺知的物質所建構。十九世紀關於城市的文學作品如雨後春筍般問世,恰巧十九世紀亦是城市急遽擴張的時代,這當然不是一次意外,受工業化影響的城市發展特別快速,例如倫敦、紐約和巴黎。一旦城市變得巨大又複雜,它就會超出個人心靈印象所能理解的程度,此刻便是「想像」出動的時機,「想像」可以填充我們心靈知覺與龐大都市環境之間落差的空隙。查爾斯.狄更斯小說中所描述的倫敦是一個想像與現實的綜合體:一種精神投射的城市加諸在真實的城市之上。所以,我們現在所體驗的倫敦是狄更斯作品的「產物」,它或者是參加狄更斯作品地標的徒步導覽,或是在某些時刻「感覺」到這座城市的氣氛有點「狄更斯」。另外一個從想像轉移至現實的類似例證,就是目前提供給上海遊客的「銀翼殺手之旅」。當我們造訪任何一座城市,我們就會帶著對那座城市的事先「想像」前去,這類想像的成形可能來自我們見過的繪畫、影片、小說,或庸俗一點說,是來自我們出遊前所看的旅遊書與地圖。想一想卡夫卡的布拉格、伍迪.艾倫電影中的紐約、雨果《悲慘世界》及其不朽同名音樂劇裡的巴黎。確實,許多城市就是倚賴文學作品、電影等形象造就了觀光旅遊業,這件事所指涉者不僅是城市地標的熱門程度,以及以文學人物為主題的博物館,其意涵是:整座城市都注滿了「吸引人」的想像。
顯而易見,「想像」對於城市如何被人認知或體驗是非常重要的,但想像要如何影響大計畫(masterplan)的都市呢?意即如何影響建築師與都市計畫者呢?首先,建築與都市計畫伊始,是要去思考城市要變成什麼樣子的景象,也就是說,他們要為都市「想像」新的可能性。建築設計必須與諸多限制相互溝通協商,反之,文人與電影製作人並不囿於這些限制。然而,建築設計依然在基礎上屬於想像性作品,因為它們是將不存在的事物加以「視覺化」。建築視覺化──尤其在數位時代──必須仰賴「圖像」作為說服的工具,圖像可以有效地呈現那些本為印象、幻想的事物。但是,這種圖像經常不能讓我們「感覺」到它們可能會對城市造成什麼影響,就像賣座強片電腦特效的「超寫實主義」(hyperrealism)呈現方式已經提不起我們興趣,許多建築視覺化的作品試圖彌補「幻想」與「現實」的落差。可是,正因為這種落差,才能讓「想像」得以運作,它提醒我們「虛構」與「事實」之間的差距,以及「我們所知的世界」與「我們希望世界變成怎樣」之間的差距。本書將會呈現,有數不清的方式可以將建築計畫與小說影片的故事相互連結,此舉可以豐富建築計畫的潛力,將我們放到一處想像所構築的環境之中。
「想像」同時是一種積極的動能(可以建構事物),也是一項轉換的功能。當「想像」開始運作,所形成的圖像就不是與現存世界毫無關係,反而是一種對現存者的加工或改造,換句話說,「沒有過去就沒有想像」,關於未來的概念不可能缺乏對於已存者的思考。就此而言,當想像力投射到未來之際,「歷史」絕對是必要的:「對一座極佳未來城市的想像,只能存在於對過去的想像。」於是,思及「想像」和「未來城市」間的關係,過往的例子必然價值重大,因為它們形成了近年都市計畫的基礎——無論都市計畫的內容看來如何地史無前例。開幕於2010年的杜拜「哈里發塔」(Burj Khalifa)穩居世界最高建築的寶座,其達到的成就看似前無古人;然而,許久之前,法蘭克.洛伊.萊特(Frank Lloyd Wright)曾設計了一座位於芝加哥的摩天大廈,該計畫最終雖沒有付諸實行,但後來的哈里發塔卻與它出奇地雷同,但芝加哥的杜拜塔SOM建築設計事務所(Skidmore, Owings & Merrill)否認自己曾受啟發。不論杜拜塔的模型來源究竟為何,它的設計顯示出建築想像必須自我建構於日積月累的歷程上,而不是與往例截然判分。在「想像」未來城市時,將過去、現在、未來同時放在一起,如此便能積聚潛能以充實我們對虛構與真實之間關聯的思考,豐富我們對「過去為何」、「現在有何」、「未來如何」的思索。
思索未來
隨著我們愈來愈意識到人類活動對於地球的破壞性影響,某些人呼籲道,我們已然進入地質史的新階段:「人類世」(Anthropocene)。人類製造的二氧化碳在大氣層中的濃度已是250萬年來新高,若考慮到此真相,我們該如何看待我們與人類出現之前階段分隔的「深邃歷史」(deep history)呢?我們該如何看待人類集體行為對長遠未來的可能影響呢?即便全體人類族群在今天就絕種,我們造成的影響還會持續存在數千、數萬年,這裡所談不僅是大量排放至大氣層的二氧化碳,還有其它人類製造的有毒物質,尤其是半衰期達到好幾萬年的輻射物質。在此,城市尤其被納入「人類世」之中,因為這是當今地球上人類活動的主要動能地:目前全球人口有一半居住在都市,到了西元2030年,這個比率或許會上升至70%。這種都市化程度在人類文明史上未曾出現,現在要建造(或毀滅)城市需要更大量的自然資源、施工過程消耗巨量能源、對大自然造成破壞與掠奪、產生大量廢棄物質。
多數的情形是──或許已過於頻繁──思考人類未來城市的方式是根據工具性的思維,或認為未來可以透過經驗觀察的事實及測試驗證的科技來往前預測。大量與未來城市相關的文章將重點放在如何務實地面對威脅(如氣候變遷),同時強調如何減緩這些威脅,諸如建立更加有彈性、有效運用資源、降低廢物量的城市。若未來城市能縮減化石燃料的依賴、減少廢棄物,並且與自然環境建立和諧關係,這固然值得讚賞,然而目前「全球南方」(Global South)都市化速度加劇,顯示這些工具主義式取徑在面對當下都市人口爆炸、人口大量移入的挑戰上,並不能稱職勝任。確實,隨著人類世來臨而出現的意識,足以撼動城市與地球關係的舊有觀念。
歷史學者迪皮希.查卡拉巴提(Dipesh Chakrabarty)強而有力地點明,人類活動已經對地球的未來造成深遠的影響,其結論有四:第一,自古以來將城市與自然視為兩種不同領域的舊觀念已經崩潰了;其次,人類活動──城市的建造尤然──等同一股地質力量,我們對其未來的效果尚未十分明瞭;第三,我們要以一「物種」的觀點思考人類悠久的歷史及未來;第四,沒有人可以倖免於人類活動對未來世界的影響,都市中的窮人可能是受波及者。思考我們的都市未來意味著要注意相關的各種時間尺度、塑造都市環境的要素互動、城市如何與非人類世界互動,而以上諸項都需要用前所未見的方式徹底重新想像,因為它們在人類歷史上皆是亙古未有。
在對未來城市進行徹底新式的想像過程中,有哪些事可以有所裨益呢?首先,我們應該重新喚醒「想像」,讓其成為一種人類真正的轉化能力,我們必須認知到,想像力是我們如何「預先體驗」可能未來的關鍵。人類活動對於地球未來所造成的效果高度地不確定,迫使我們運用想像去勾勒未來的可能情況。這主要不是在「預測」──根據人類已知來預測可信的結果──,不如說是事態發展的可能範疇,使人體會生活在未來的可能有什麼「感覺」。科學家、氣候學家、政策制定者或許會因為這些「故事」的創作缺乏客觀性而感到躊躇,不過清楚可見的是,在思索未來時,人類需要透過「敘事」(narrative)來讓不可能真正具有確定性的未來可能結果言之成理,這種以故事為基礎進而想像未來的取徑,包含隱喻性、倫理性、美學性、玄思性,其各自能提供的遠見並不屬於「預測的未來」,而是屬於一個「可能的、偏好的、期望的」未來。
我們已經擁有龐大的幻想類作品,它們的存在足以醞釀出這種新類型的想像,包括一百多年來的科幻小說、影片、漫畫,還有那些未能落實的建築計畫,加上近來的電動遊戲與數位作品。確實,建築──尤其是想像性設計──與科幻小說目的相同,那便是強調或誇大現今的某些趨勢,以構思未來可能的模樣。近來研究「垂直都市主義」(vertical urbanism)的地理學者史蒂芬.葛拉漢(Stephen Graham)主張,科幻小說的城市「對於當代城市建築的具體化有其樞紐性地位」,因為「工程、物質性的城市、想像的未來、建築計畫與都市理論都在不可預測的複雜過程中互相融合、呼應」。正如上海的「銀翼殺手旅遊行程」所示,這種混合對於科幻小說而言是種巨大的力量,可以暫時將讀者或觀者帶離自己居住的現實世界,來到一個既奇特而誘人、熟悉且似真的想像世界裡。因此,當我們閱讀科幻小說、觀看未來城市的圖像或影片,我們並不能真正脫離現實,而是在幻想與現實──已構成我們都市經驗的基礎──之間創建連結,重新界定未來都市風光的界線。根據葛拉漢的衡量,「真實都市與科幻都市⋯⋯提供了逐步挑戰當前都市轉型的有力機會」,因為它們的核心掌握在「多元性的價值,而不是全球資本主義(global capitalism)下的都市主義同質性」,它們強調在此日益破碎化的世界裡塑造連結,而不是要切斷紐帶。
即使想像性作品已經卷帙浩繁,但要納入我們對於「人類世」的新自覺,由此培養對於未來的想像力,顯然不是一件易事。在我們日漸認知其破壞性的狀況下,建築與都市主義如何才能向前邁進呢?處理此問題是否只要緩和這些趨勢,抑或必需進行更激進的轉變呢?若果真要變,那有可能嗎?也許現在正是時候,我們應該更廣泛地認知到,建築並非如人們以為的那樣,存在於一個「自我指涉」(self-referential)的世界裡。建築物──包含都市建築──始終大於「部分的總和」,建築物不僅是物質性的實體,它實際上涵蓋了一系列的連結:在建造者與使用者之間、空間與形式之間、物質與心靈之間,以及在人們、事物、設施、資訊、時間等流動之間。若在思考建築與城市時,將「連結」當作優先課題,我們便可開闊心靈,看見它們無限的未來可能性,這樣的未來決定於我們此刻如何將各種物質及非物質的事物相互連結,這種未來永遠無法真正預測,然而那可以賦予我們力量,因為這種未來可以解放我們、進入自我超越的世界。在想像的奇異「新世界」裡,我們尚無法實現的連結將會瞬間變得非常清晰。
政治理論家詹明信(Fredric Jameson)有句經常被引用的評論,「想像世界末日比想像資本主義的末日還容易」,此話直接衝擊當代想像力之匱乏,當代人除了避世幻想之外沒有能力構思真正的可能性。都市生活急促步調的緊張壓力,再加上都市的急速發展,我們迫切需要將想像力重新投入另一種願景,即新自由資本主義(neoliberal capitalism)的出現與茁壯;本書的主張正在於此,將經驗與對外來城市的想像結合,其孕育的潛能有助於上述歷程,如此一來,對於未來的思考就不會淪為犬儒主義心態,而能促成嶄新且希望無限的開端。
本書的組織編排反映了思考都市生活面臨的各種威脅可以如何強化想像力。本書第一部分「流動都市」(Unmoored Cities)聚焦於城市如何調整因應氣候變遷的威脅。第一章探索的是,「沉入水中」(submergence)的相關想像,如何影響了預期未來都市環境因海平面上升而淹水的文獻與圖像;第二章所要關注者,是廣泛地從各種提議「如何在洪水中居住」的資料裡,獲取建築方面的解答;第三章則處理建築、城市與天空的關係──此時的天空已受到人為的大力破壞。在第一部分中,氣候變遷與城市的關係要呈現的是豐富的虛構性選項,由此拓寬多數氣候相關文獻過度強調的工具性取徑。本書第二部分「垂直都市」(Vertical Cities)會將重點放在世界各地都市內部日益擴大的社會分歧。若說垂直都市象徵了社會極端性──都市的摩天大樓群屬於超級有錢人、而地下空間則屬於都市窮人,第二部分的這兩章則企圖另尋取代性作法,使未來都市能重新運作而孕育連結性、而非分歧性。最後,本書第三部分「毀壞的城市」(Unmade Cities),立意於城市毀滅的威脅,無論其原因是戰爭、恐怖主義、衰敗或遺棄等。第六章考量的是,城市廢墟是否可能被接納或整合為都市環境的一環,而這對於城市的發展有何意義。第七章則要探索,城市如何從殘骸中重建,所謂殘骸包括了廢棄建築、非正規建築、垃圾與廢物。本書要超越傳統的回收觀念,主張將廢棄物融入建築可創造出充滿可能性的未來城市,大大加深了我們對於城市是由什麼材料築起的成見。
都市是物質與心靈的融合體,我們對城市的「真實」經驗與各種來源的隱喻網絡交織在一起。無疑地,都市變成凌亂的空間,聚集眾人各自的想像,這些想像來自每名都市居民的心思或經驗。這本書無法全然捕捉到數量無盡的想像性都市,更遑論要將它們連貫成一個能同時擁抱過去、現在、未來的百科薈萃。然而,本書確實企圖連結其中某些圖像以便呈現「想像」乃是「預先體驗」不同未來的關鍵要素,並藉此顯示,我們必須整體接納、擁抱這無數的城市成形基礎。這麼做並非要導致人們因混淆而冷漠,而是要鼓勵所有人與他人築起連結,用更開放的態度迎接有希望、有動力、具包容性而樂觀的未來城市。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79 316
庫存:1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