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本書是一本介紹移動通信的科普讀物,在第1版的基礎上,刪除了過時的內容,並更新了相關的技術內容,完整地講述了現有的主要移動通信技術,從1G、2G、3G、4G講到5G,幫助讀者對移動通信的發展有清晰的認識。全書內容通俗易懂,行文力求輕鬆活潑,激發讀者興趣,重點增加了5G的內容,同時對第1版中3G、4G的內容進行了整合。
作者簡介
丁奇
畢業於湖南大學通信專業,在聯通、華為工作多年,積累了豐富的技術經驗,目前在中信證券工作,文字功底深厚,曾出版過通信暢銷圖書《大話無線通信》和《大話移動通信》。
畢業於湖南大學通信專業,在聯通、華為工作多年,積累了豐富的技術經驗,目前在中信證券工作,文字功底深厚,曾出版過通信暢銷圖書《大話無線通信》和《大話移動通信》。
名人/編輯推薦
通信類科普讀物,在充分介紹移動通信的基本框架之餘,將移動通信的神奇與精彩展示給讀者朋友。
大話移動通信主要面向初入移動通信領域,或已有一定基礎,希望進一步完善自己移動通信知識框架的讀者,希望為大家解決學習移動通信知識過程中的以下難題:
·怎麼學習移動通信知識
·學習哪些移動通信知識
·移動通信技術發展背後的原因與動力
大話移動通信主要面向初入移動通信領域,或已有一定基礎,希望進一步完善自己移動通信知識框架的讀者,希望為大家解決學習移動通信知識過程中的以下難題:
·怎麼學習移動通信知識
·學習哪些移動通信知識
·移動通信技術發展背後的原因與動力
目次
第 1章 走近現代通信 1
1.1 信息的本質和傳播模式 2
1.1.1 信息的定義 2
1.1.2 信息是如何傳播的:從人體反射弧模型到“香農-韋弗模式” 3
1.1.3 人類發展的隱藏主線:信息的傳播與交換 5
1.2 通信簡史概覽—歷史的眼光,全局的視角 5
1.2.1 通信發展的4個階段 6
1.2.2 古代通信:樸素而原始的信息傳遞方式 7
1.2.3 近代通信:插上電的翅膀 13
1.2.4 現代通信:移動通信的啟蒙期 15
1.2.5 當代通信:從1G到5G 17
1.2.6 未來通信:萬物互聯時代 24
1.3 通信“進化論”:是什麼驅動了通信發展 25
1.3.1 數學、物理等基礎學科的進步:通信發展的基礎 26
1.3.2 標準化組織:引導、加速通信發展 27
1.3.3 用戶需求與商業應用:通信發展的動力 32
第 2章 信息奇遇記:點對點移動通信模型 35
2.1 畫皮先畫骨——通信系統基本架構 36
2.1.1 模擬通信系統架構 36
2.1.2 數字通信系統架構 40
2.1.3 “模擬通信”與“數字通信”之爭 42
2.2 信息奇遇記:信息在無線數字通信框架中的旅程 48
2.2.1 信息奇遇記第 一站:信源與輸入變換器 48
2.2.2 信息奇遇記第二站:信源編碼 52
2.2.3 信息奇遇記第三站:信道編碼 60
2.2.4 信息奇遇記第四站:調制 62
2.2.5 信息奇遇記第五站:天線發射 78
2.2.6 信息奇遇記第六站:無線信道 84
2.2.7 雙工方式 85
第3章 信息的空中之旅:無線信道與信道衰落 87
3.1 信號與信號分析 88
3.1.1 信號的基礎知識 88
3.1.2 信號分析的利器——傅裡葉級數和傅裡葉分析 92
3.2 信道與信道容量 98
3.2.1 信道的分類 98
3.2.2 移動無線信道的特性 100
3.2.3 無線信道的容量 101
3.3 移動無線信道衰落 107
3.3.1 移動無線信道衰落的分類 107
3.3.2 大尺度衰落 108
3.3.3 小尺度衰落 110
3.4 如何應對信道衰落 114
3.4.1 應對信道衰落的方法概覽 114
3.4.2 信道編碼:常談常新 115
3.4.3 分集技術 120
3.4.4 均衡技術 133
第4章 有限資源下的移動通信:復用和多址 137
4.1 通信狂想曲 138
4.1.1 通信狂想曲一:用電臺組成通信網 138
4.1.2 通信狂想曲二:參照廣電網絡的架構 141
4.2 認識頻譜資源 144
4.2.1 空中接口頻域資源 144
4.2.2 為什麼空口頻率資源很寶貴 145
4.2.3 高頻和低頻有什麼區別 147
4.2.4 運營商的三國爭霸—工作頻段分配 150
4.3 復用與多址 157
4.3.1 復用與多址的區別和本質 157
4.3.2 復用與多址的方式 158
第5章 蜂窩移動通信 199
5.1 蜂窩網絡與小區分裂 200
5.2 蜂窩移動通信的困惑 203
5.2.1 困惑一:手機不知道它在哪個基站下面 203
5.2.2 困惑二:網絡不知道手機的位置 205
5.2.3 困惑三:如何保證“移動”著打電話不會有中斷 208
5.2.4 困惑四:安全性和盈利?這是個問題 210
5.3 立體的通信模型—OSI模型 213
第6章 趣談7號信令 217
6.1 信令的基礎 218
6.1.1 研究信令的手段—分類 218
6.1.2 從結構形式到控制方式—信令的剖析 220
6.2 從流水線和產業鏈說起—也談OSI 7層模型與7號信令 224
6.3 唐僧開物流公司—也談MTP-1和MTP-2 228
6.3.1 白龍馬的世界級企業夢想—信令數據鏈路級MTP-1 228
6.3.2 任勞任怨的沙僧—信令鏈路控制級MTP-2 228
6.4 八戒掌握了物流調度大權—MTP-3 239
6.5 孫悟空重出江湖—SCCP 245
6.6 長袖善舞的太白金星—TCAP 260
6.7 未來—向Diameter信令網演進 268
第7章 現代主流通信:4G LTE 271
7.1 LTE—更扁平,更高效 272
7.1.1 LTE動力—與WiMAX爭武林盟主 272
7.1.2 LTE方向—移動通信的寬帶化 274
7.1.3 先有的,後放矢—LTE需求 276
7.1.4 縱向刪減,橫向拉通—LTE的卓越之道 277
7.1.5 萬變不離其宗—LTE的物理層結構與流程 286
7.2 LTE-Advanced—邁向4G 294
7.2.1 4G的願景—“我有一個夢想”升級版 294
7.2.2 讓夢想照進現實—LTE-Advanced關鍵技術 297
第8章 邁向未來:5G 311
8.1 5G關鍵性能指標與應用場景 312
8.1.1 5G關鍵性能指標 312
8.1.2 5G應用場景 313
8.2 5G網絡架構 314
8.2.1 兩種路線:獨立組網與非獨立組網 314
8.2.2 5G接入網 317
8.2.3 5G承載網 319
8.2.4 5G核心網 320
8.3 5G關鍵技術 321
8.3.1 超密集網絡 322
8.3.2 內容分發網絡 325
8.3.3 D2D 326
8.3.4 M2M 327
8.3.5 毫米波通信 328
8.3.6 新型雙工技術 329
8.3.7 網絡切片 331
參考文獻 335
1.1 信息的本質和傳播模式 2
1.1.1 信息的定義 2
1.1.2 信息是如何傳播的:從人體反射弧模型到“香農-韋弗模式” 3
1.1.3 人類發展的隱藏主線:信息的傳播與交換 5
1.2 通信簡史概覽—歷史的眼光,全局的視角 5
1.2.1 通信發展的4個階段 6
1.2.2 古代通信:樸素而原始的信息傳遞方式 7
1.2.3 近代通信:插上電的翅膀 13
1.2.4 現代通信:移動通信的啟蒙期 15
1.2.5 當代通信:從1G到5G 17
1.2.6 未來通信:萬物互聯時代 24
1.3 通信“進化論”:是什麼驅動了通信發展 25
1.3.1 數學、物理等基礎學科的進步:通信發展的基礎 26
1.3.2 標準化組織:引導、加速通信發展 27
1.3.3 用戶需求與商業應用:通信發展的動力 32
第 2章 信息奇遇記:點對點移動通信模型 35
2.1 畫皮先畫骨——通信系統基本架構 36
2.1.1 模擬通信系統架構 36
2.1.2 數字通信系統架構 40
2.1.3 “模擬通信”與“數字通信”之爭 42
2.2 信息奇遇記:信息在無線數字通信框架中的旅程 48
2.2.1 信息奇遇記第 一站:信源與輸入變換器 48
2.2.2 信息奇遇記第二站:信源編碼 52
2.2.3 信息奇遇記第三站:信道編碼 60
2.2.4 信息奇遇記第四站:調制 62
2.2.5 信息奇遇記第五站:天線發射 78
2.2.6 信息奇遇記第六站:無線信道 84
2.2.7 雙工方式 85
第3章 信息的空中之旅:無線信道與信道衰落 87
3.1 信號與信號分析 88
3.1.1 信號的基礎知識 88
3.1.2 信號分析的利器——傅裡葉級數和傅裡葉分析 92
3.2 信道與信道容量 98
3.2.1 信道的分類 98
3.2.2 移動無線信道的特性 100
3.2.3 無線信道的容量 101
3.3 移動無線信道衰落 107
3.3.1 移動無線信道衰落的分類 107
3.3.2 大尺度衰落 108
3.3.3 小尺度衰落 110
3.4 如何應對信道衰落 114
3.4.1 應對信道衰落的方法概覽 114
3.4.2 信道編碼:常談常新 115
3.4.3 分集技術 120
3.4.4 均衡技術 133
第4章 有限資源下的移動通信:復用和多址 137
4.1 通信狂想曲 138
4.1.1 通信狂想曲一:用電臺組成通信網 138
4.1.2 通信狂想曲二:參照廣電網絡的架構 141
4.2 認識頻譜資源 144
4.2.1 空中接口頻域資源 144
4.2.2 為什麼空口頻率資源很寶貴 145
4.2.3 高頻和低頻有什麼區別 147
4.2.4 運營商的三國爭霸—工作頻段分配 150
4.3 復用與多址 157
4.3.1 復用與多址的區別和本質 157
4.3.2 復用與多址的方式 158
第5章 蜂窩移動通信 199
5.1 蜂窩網絡與小區分裂 200
5.2 蜂窩移動通信的困惑 203
5.2.1 困惑一:手機不知道它在哪個基站下面 203
5.2.2 困惑二:網絡不知道手機的位置 205
5.2.3 困惑三:如何保證“移動”著打電話不會有中斷 208
5.2.4 困惑四:安全性和盈利?這是個問題 210
5.3 立體的通信模型—OSI模型 213
第6章 趣談7號信令 217
6.1 信令的基礎 218
6.1.1 研究信令的手段—分類 218
6.1.2 從結構形式到控制方式—信令的剖析 220
6.2 從流水線和產業鏈說起—也談OSI 7層模型與7號信令 224
6.3 唐僧開物流公司—也談MTP-1和MTP-2 228
6.3.1 白龍馬的世界級企業夢想—信令數據鏈路級MTP-1 228
6.3.2 任勞任怨的沙僧—信令鏈路控制級MTP-2 228
6.4 八戒掌握了物流調度大權—MTP-3 239
6.5 孫悟空重出江湖—SCCP 245
6.6 長袖善舞的太白金星—TCAP 260
6.7 未來—向Diameter信令網演進 268
第7章 現代主流通信:4G LTE 271
7.1 LTE—更扁平,更高效 272
7.1.1 LTE動力—與WiMAX爭武林盟主 272
7.1.2 LTE方向—移動通信的寬帶化 274
7.1.3 先有的,後放矢—LTE需求 276
7.1.4 縱向刪減,橫向拉通—LTE的卓越之道 277
7.1.5 萬變不離其宗—LTE的物理層結構與流程 286
7.2 LTE-Advanced—邁向4G 294
7.2.1 4G的願景—“我有一個夢想”升級版 294
7.2.2 讓夢想照進現實—LTE-Advanced關鍵技術 297
第8章 邁向未來:5G 311
8.1 5G關鍵性能指標與應用場景 312
8.1.1 5G關鍵性能指標 312
8.1.2 5G應用場景 313
8.2 5G網絡架構 314
8.2.1 兩種路線:獨立組網與非獨立組網 314
8.2.2 5G接入網 317
8.2.3 5G承載網 319
8.2.4 5G核心網 320
8.3 5G關鍵技術 321
8.3.1 超密集網絡 322
8.3.2 內容分發網絡 325
8.3.3 D2D 326
8.3.4 M2M 327
8.3.5 毫米波通信 328
8.3.6 新型雙工技術 329
8.3.7 網絡切片 331
參考文獻 335
主題書展
更多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