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書摘/試閱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燕京城裡的人都在傳,永平侯府太夫人最看重二夫人,
最喜歡五夫人,最器重的卻是四夫人。
至此,十一娘也算是在侯府內站穩了腳跟。
而既然如今的她有了些能力,
無論娘家姐姐有難,或是出嫁後新交的密友家中遭變,
她總是要幫忙撐撐腰,再幫上一把的。
也能開始自己的小打算,開繡鋪,經營陪嫁,
建立起屬於自己的生活圈子……
太后病重,為可能的權力更迭,宮中暗潮洶湧,
作為育有皇子的皇后娘家,徐家步步不容有錯。
徐令宜本欲將禍水東引,沒想到計畫趕上不變化,
連下懿旨賜小妾這種癲狂之事也教徐家攤上了。
這下不僅內宅之中只怕不得安生,
還要防著有心人藉此將手探入徐家,
但既然徐令宜能在旁一心護守著她,
她便也能安內攘外,護著這個家走過風雨。
你有張良計,我有過牆梯,
夫妻齊心安內攘外不手軟。
一言不合就賜妾?徐令宜的「禍水東引」竟反將禍水引進了門。
無妨無妨,他倆夫妻同心,有心人想將手伸進徐家?門都沒有!
最喜歡五夫人,最器重的卻是四夫人。
至此,十一娘也算是在侯府內站穩了腳跟。
而既然如今的她有了些能力,
無論娘家姐姐有難,或是出嫁後新交的密友家中遭變,
她總是要幫忙撐撐腰,再幫上一把的。
也能開始自己的小打算,開繡鋪,經營陪嫁,
建立起屬於自己的生活圈子……
太后病重,為可能的權力更迭,宮中暗潮洶湧,
作為育有皇子的皇后娘家,徐家步步不容有錯。
徐令宜本欲將禍水東引,沒想到計畫趕上不變化,
連下懿旨賜小妾這種癲狂之事也教徐家攤上了。
這下不僅內宅之中只怕不得安生,
還要防著有心人藉此將手探入徐家,
但既然徐令宜能在旁一心護守著她,
她便也能安內攘外,護著這個家走過風雨。
你有張良計,我有過牆梯,
夫妻齊心安內攘外不手軟。
一言不合就賜妾?徐令宜的「禍水東引」竟反將禍水引進了門。
無妨無妨,他倆夫妻同心,有心人想將手伸進徐家?門都沒有!
作者簡介
吱吱,女,起點女生網白金寫手,著有《以和為貴》、《好事多磨》、《庶女攻略》、《花開錦繡》等作品。
喜歡看書,宅,吃,是個一直以來都不太接地氣的人,相信愛情,相信童話,相信世間一世美好的事物。
願《九重紫》能帶給大家閱讀的樂趣。
喜歡看書,宅,吃,是個一直以來都不太接地氣的人,相信愛情,相信童話,相信世間一世美好的事物。
願《九重紫》能帶給大家閱讀的樂趣。
書摘/試閱
第一章
「梁大奶奶說,甘太夫人已經搬到後花園去住了。她特意來告訴您一聲。」
如今世子承爵,原來的甘大奶奶變成了甘夫人,而原來的甘夫人被尊為太夫人。
十一娘遣了宋媽媽退下,第二天帶著那個紅漆描金的小匣子去了甘府。
大周律令,家產嫡庶均分。三夫人的父親也是和新任忠勤伯爭產的人之一。甘夫人不想得罪十一娘,讓保持中立的徐家站到自己的對立面去。她笑容恭敬地陪著十一娘去了甘太夫人的院子。
院子砌在後花園的東北角,黑漆的兩扇小門,進門一道影壁,繞過影壁,左右三間的廂房,正面三間帶耳房的正房。院子雖然整潔,卻光禿禿的,別說是樹,連盆花木都沒有,只有甘太夫人原先養的那隻小哈巴狗懶洋洋地趴在青石臺階上晒太陽,倍感孤靜寂寥。
早有丫鬟進去通稟,十一娘剛走上臺階,甘太夫人親自迎了出來。
她穿著件玄色的夏布裙衫,光鑑如墨的烏髮整整齊齊地綰了個圓髻,釵簪全無,一副孀居的打扮。雖然眼底有明顯的青色,但精神卻比上次見到的時候好一些。
「妳來了!」甘太夫人眼底有淡淡的笑意。
十一娘曲膝給她行禮,道:「聽蘭亭說您搬到這裡來了,我特意來看看您。」
甘太夫人和她說了幾句客氣話,把她和甘夫人迎了進去。
屋子裡擺的全是黑漆家具,中堂掛著幅山水畫,長案上擺著青花瓷的梅瓶,都是甘太夫人原來用的。屋子裡有淡淡的生漆味道。
大家分賓主坐下,小丫鬟上了茶點,不鹹不淡地說了些家常的話。有小丫鬟進來稟道:「夫人,伯爺請您去正房,說有事要和您商量!」
甘夫人一聽坐不住了,笑著和十一娘寒暄兩句,又熱情地留她吃飯,這才去了正房。
她一走,甘太夫人就拉著她進了內室。
兩人在內室臨窗的炕上坐下,遣了服侍的小丫鬟,十一娘就從懷裡掏出匣子。
甘太夫人滿臉的感激,「還好妳差人來看我。要不然,這匣子還送不出去!」然後當著她的面將匣子放在了床頭雕著孟母三遷的擋板後面,轉身坐到炕上,「是老伯爺前些年偷偷給我置的一些房產地契。我沒想到他會這麼快就去了……」說著,眼睛微溼。
十一娘忙掏了帕子遞給甘太夫人,心裡卻有些不以為然。
如果真心為甘太夫人打算,那幾年身體還行的時候就應該想辦法讓通房生兒子養在甘太夫人名下。留下這些房產有什麼用?女子無私產,也要甘太夫人能拿到手才行。
她不由道:「這事妳要不要和通政使大人商量商量?這房產過戶之類,也是有講究的!」
甘太夫人接過帕子拭了拭眼角,低聲地道:「我哥哥知道這件事。當初老伯爺把這幾處房產作為我娘家追陪的房產過到了我的陪嫁裡。伯爺和我娘家哥哥吵鬧,就是為了這幾處房產。」
十一娘聽著很是意外。
甘太夫人就道:「那幾處房產,都在東大街旁的胡同裡,鬧中取靜不說,燕京一些百年老字號的水粉鋪子、銀樓都開在那裡。都是些老宅子,有錢也買不到。伯爺就懷疑我這份追陪的嫁妝是老伯爺給的……現在已經說清楚了。我大哥支持伯爺把家產的五分之一拿出來做祭田,他便不追究這幾處房產。」
十一娘倒吸了一口涼氣。
甘家的祭田由歷代忠勤伯掌管。五分之一的家產拿出來做了祭田,也就是說,公中的財產還沒有分,就有五分之一先落實到了這位新任的忠勤伯手裡。
甘太夫人何嘗不知。她輕輕地嘆了口氣,意興闌珊地道:「別說我這些亂七八糟的事了。」然後笑道:「我閨名叫福禎,妳喊我福禎好了!」
只有十分要好的,才會互通閨名。
十一娘笑著喊了甘太夫人一聲「福禎姐姐」,又道:「我小字默言。」
甘太夫人聽了就笑著喊了她一聲「默言妹妹」。
十一娘表情微窒。
說實話,這樣被人叫,還真有點不習慣!
甘太夫人卻沒有注意這些,關切地問起她的事來:「妳應該搬回去了吧!怎樣?可還習慣?」
是指妻妾重新生活在一起吧!
「還行吧!」十一娘含蓄地笑道,「總不能在水榭住一輩子!有些事,是迴避不了的!」
甘太夫人見她神色淡定從容,目光落在她的腹部。
兩個人前些日子也談過些私密的話。十一娘知道她的意思,道:「我還沒有動靜!」
甘太夫人聽著有些擔心起來,勸她:「妳還是再仔細考慮考慮吧?有個孩子妳以後的日子會好過很多。」
「隨緣吧!」十一娘態度並不十分熱忱。
她知道自己如果有個孩子會改變很多,可她實在不願意把孩子當成生活的籌碼。那個讓人縱然苦惱也帶著幾分甜蜜的小人兒,應該是人生最美的禮物。就由上天來決定什麼時候給她吧!
甘太夫人輕輕嘆了口氣。
十一娘畢竟太年輕,還不懂「花無百日紅,人無百日好」這個道理。不過,這也是年輕人之所以朝氣蓬勃的原因──總覺得自己有大把的時間,有很多的機會,對未來充滿了希望。
她不再勸十一娘,有時候,只有自己親身經歷了,才會改變。
甘太夫人轉移了話題,和她說起過中秋節的事來:「今天女婿要過來送中秋節禮吧?」
「嗯!」十一娘道,「前幾日就送了。除了尋常的茶、酒、月餅、糖食,還送了滄州特產金絲棗。」
正說著,甘夫人來了,笑著請十一娘去正房用午飯。十一娘藉口家裡還有事,起身告辭了。
回到家裡,想著甘太夫人那院子,不知道為什麼,總也睡不著。徐令宜抱了抱她,「怎麼了?睡得這樣不安生!」
「沒事!」十一娘道,「可能是這秋蟲有些吵人!」
徐令宜仔細聽了聽,只是偶爾聽到幾聲唧唧聲。
他面露沉思。
第二天中午從外院回來,在垂花門看見宋媽媽和季庭媳婦正扶著小丫鬟的手上馬車。
兩人看見徐令宜,忙上前行禮。宋媽媽解釋道:「夫人差我將前幾天姑爺送來的滄州金絲棗送些到忠勤伯府去給甘太夫人嘗嘗。」又指了季庭媳婦,「讓她也隨我去,看太夫人那裡缺些什麼,再送些花木去。」
徐令宜心裡暗暗吃驚。沒想到十一娘這樣照顧甘家的太夫人。
他不動聲色地點了點頭,回了內室。
十一娘正坐在炕上拿著寫了字的卡片教徐嗣誡識字。
「看見沒有?這三個字在一起,就是『香九齡』。我跟你講黃香睡覺的故事,你就要把這三個字找出來。知道了嗎?」有著無限的耐心。
徐嗣誡抱著個小迎枕,不住地點頭。
徐令宜若有所思。
十一娘就聽見徐嗣誡喊「爹爹」。
「侯爺回來了!」她笑著下了炕。
有小丫鬟跑進來,「夫人,餘杭那邊有信來。」
十一娘接過來一看,筆跡娟秀輕逸──是簡師傅的字。
「是簡師傅來的信。」她笑著向徐令宜解釋,然後拆了信,坐到炕上開始看起來。片刻後抬頭,眉宇間已有幾分喜色,「說七月中旬就從餘杭起程了。」說著,笑容漸斂,「怎麼這信來得這麼晚?算日子,簡師傅和秋菊這兩天就要到了!」
十一娘在去第一封信的時候,簡師傅就回信說願意來燕京見識一番,但因還教著幾個學生,來期不定。十一娘想著既然有學生,恐怕要到今年年底或是明年年後才能起程,沒想到,竟然年中就啟了程。
她不禁有些擔心起來──難道是出了什麼事不成?
徐令宜還以為她是擔心簡師傅來得突然,找不到地方。笑道:「妳也別擔心,我差人去通州接人就是了!」
簡師傅一介女流,又是第一次來燕京,如果有人接船那最好不過。
十一娘謝了徐令宜。徐令宜安排人去通州接人。
到了八月十五那天,太夫人先是領了家裡的女眷在碧漪閘亭祭月,然後到凌穹山莊吃著月餅,喝著桂花酒,賞月。
諄哥兒和徐嗣誡就提著兔兒爺的燈籠在大廳裡追逐打鬧,唱「荷花未全卸,又到中秋節,家家戶戶把月餅切,香蠟紙馬兔兒爺,猜拳行令同賞月」的兒歌,引來一陣歡笑聲。
中秋節過後,十一娘帶著季庭媳婦去了一趟甘太夫人那裡,給她送了很多的花樹過去。季庭媳婦指揮那邊的粗使婆子把一部分盆栽的花樹搬到了內室,一部分在院子裡種下。
甘太夫人就埋怨她:「我是半截入土的人了,妳又何必得罪她!」
「還沒有入土吧?」十一娘笑道,「福禎姐看在我這樣關心妳的分上,也應該心情愉快地生活才是。」
甘太夫人沒有作聲,驚訝地望著她,隨後又綻開了一個淺淺的笑容,「我像妳這麼大的時候,天天擔心自己有沒有說錯話、做錯事而得罪了人……妳比我那個時候強多了。」
「是嗎?」十一娘聽著一愣。
難道是自己表現得太成熟了?
她正心虛著,甘太夫人已挽了她的手,「不過這樣也好!不會像我似的……」語氣很是欣慰的樣子,和她往內室去。
十一娘汗顏。
和甘太夫人剛在內室臨窗的大炕上坐下,就看見一群丫鬟婆子簇擁著甘夫人走了進來。
甘夫人看見院子裡熱火朝天的場面,神色有些不豫。
甘太夫人淡淡地道:「我找了永平侯夫人給我帶些合適這院子栽種的花樹來。夫人看見沒有?牆角種的據說是香椿樹。到了春天,還可以採了香椿炒雞蛋。覺得怎樣?還不錯吧!」
甘夫人尷尬地望了一眼十一娘,笑道:「母親決定的事,自然錯不了!」然後陪著說了兩句話,就匆匆告辭了。
回到徐府,徐令宜委婉地問十一娘:「妳去見甘家太夫人,見到甘夫人了沒有?」
「見到了!」十一娘坦然地道,「她看見我帶了花樹去,很不高興。不過,這金無足金,人無完人,誰又能討所有人的喜歡呢?」她笑著轉移了話題:「通州那邊還沒有什麼消息嗎?」
「還沒有。」徐令宜道,「趙管事派了一個管事、四個小廝輪流在碼頭守著,應該不會漏接人。」
十一娘暫且放下心來,又等了兩天,還沒有等到人,弓弦胡同那邊的金橘卻來見她。
平常有事,都是杭媽媽過來。就算是杭媽媽有事,也斷然不會叫個小丫鬟來徐家。
十一娘不動聲色地叫了金橘進來。
金橘在羅府只聽說十一姑奶奶是個有福的,待親眼看見徐家的氣派時,立刻有了幾分自慚形穢,手腳都不知道往哪裡放了。雖然屋裡沒人,她還是哆哆嗦嗦了半天才開口說話:「姨娘說,讓夫人回去一趟。」
「出了什麼事?」十一娘抓了把糖給她吃。
金橘戰戰兢兢地接了,顫顫巍巍地道:「我也不知道。姨娘當著大奶奶的面只說差我出來買點紅糖回去。還請夫人賞包紅糖讓我回去交差。」
十一娘叫琥珀把金橘領下去,跟太夫人打了一聲招呼,去了弓弦胡同。
「是簡師傅要找妳。」五姨娘解釋道,「她要在進徐府之前見見妳。如今就住在我們胡同旁邊的一個高升客棧裡。」
十一娘去了客棧。
幾年不見,簡師傅沒有什麼變化。中等個子,瘦瘦的,白白淨淨的,目光溫和而鎮定。
跟簡師傅一起來的,還有秋菊。她曲膝給十一娘行禮的時候,眼淚簌簌往下落。
「妳也跟著來了?」十一娘攜了她起來。
她淚眼婆娑地點頭,「我拜了師傅,要服侍師傅。」
也就是說,秋菊以後會是簡師傅真正的衣缽傳人。
十一娘笑著點頭。竺香忙拉了秋菊去外間說話。十一娘和簡師傅拉著手坐在床上說話。
「秋菊吃得了苦,又認真,也有幾分天賦。妳倒給我介紹了一個好徒弟。」簡師傅笑道,「我和她家裡人說好了,以後她就跟著我,婚喪嫁娶都與她家人無關,就當是我養的一個女兒。」
「能做師傅的傳人,是她的福氣。」十一娘問起簡師傅的身體來:「您的身子骨可還硬朗?」
「不比從前。」簡師傅含笑道,「眼睛不太好使了!」
「那就來燕京安享晚年吧!」十一娘笑道,「弟子別的不敢說,一飯一粥還是奉養得起的。」
簡師傅露出一個溫婉的笑容,沒有直接回答她的話,反而問起她的情況來。知道她過得還不錯,微微頷首,「妳從小就有主見。遇到逆境也能挺過來。」然後說起自己的事來:「本來準備年底來的,結果皇長子大婚,江南織造想獻嫁衣。以前這些生意都是仙綾閣做的,這幾年彩繡坊也開始涉足繡品生意,意欲與仙綾閣一爭高低。仙綾閣怕我為彩繡坊效力,多次派人來問我的意圖。我不想捲入兩家的紛爭,就提前來燕京了。」
十一娘聽著不由唏噓。
簡師傅實際上是個老實的手藝人,就這樣也沒辦法避免麻煩上身。
「那您有什麼打算?」
簡師傅聽了卻反問她:「妳是不是遇到什麼麻煩了?
十一娘不解。
簡師傅解釋道:「燕京乃天子腳下,永平侯府又是皇親國戚,哪裡就少了做針線的人?」又道:「那年陳老爺要我去教他的小妾繡工,要不是妳幫我解圍,他當時早砸了我的繡館。事後我一句話都沒有說,卻一直把這件事記在心上。我雖然只是一個小小的繡娘,卻也懂得知恩圖報,妳有什麼事要我幫忙,只管跟我說就是。」
陳老爺的那位小妾是勾欄院裡從良的,簡師傅不想壞了自己的名聲。當時她也只是藉著羅家的名頭把人嚇走了而已。而且就算沒有她出面,簡師傅也未必就沒有脫身之計。事後簡師傅沒有提,她也就沒有說,沒想到簡師傅還一直記得。
十一娘忙把太夫人的意思告訴了簡師傅:「……覺得我的女紅好,這才起了要見您的心思。」
簡師傅很是意外。
十一娘又把徐令宜派人去接她的事說了,「沒想到竟然漏接了人!」
「沒有漏接人。」簡師傅有些不好意思地道:「我看那架勢……沒想到是侯爺派人來接我的,這才特意避開的!」
十一娘忍不住笑起來,再次向簡師傅保證:「我挺好的。沒什麼事。接您到燕京,只是想讓您幫著調教調教府裡針線上的人。」
外間的秋菊聽到十一娘有些爽朗的笑聲,低聲囑咐竺香:「我跟妳說的事,妳可千萬別告訴夫人,夫人知道了,肯定會傷心的。」說著,輕輕嘆了口氣,「想當初,夫人待冬青多好啊!」
竺香眼神一黯,「妳放心,我不會跟夫人說的!」
秋菊聽了又道:「濱菊妳也不能說!她是個直腸子,到時候肯定會說給夫人聽的!」
「我都不說。」竺香保證,「妳也記得別亂說。」
「我知道。」秋菊點頭,「要是有人問起來,我就說一直跟著簡師傅,沒回過餘杭,不知道冬青回餘杭的事。」
竺香點頭,問起秋菊來:「妳還回餘杭嗎?」
秋菊把簡師傅和家裡人的約定說了。她話音剛落,就看見十一娘扶著簡師傅走了出來。
兩人忙站了起來。簡師傅吩咐秋菊:「收拾東西,我們去永平侯府。」
秋菊應喏,竺香忙去喊了跟車的婆子幫著拿東西,一行人去了荷花里。
太夫人見簡師傅目光清澈,舉止沉穩,進退間不亢不卑,知道不是那浪得虛名之輩,很有好感,吩咐十一娘在麗景軒收拾兩間房子給簡師傅和秋菊住。
「只當是客居。每月五兩銀子,幫著指點指點貞姐兒的針線。」
簡師傅謝過太夫人,隨十一娘去了貞姐兒處。
貞姐兒知道是十一娘的師傅,自然加倍地尊敬。簡師傅見貞姐兒不是那驕縱之人,也放下心來。而濱菊見到她們更是熱淚盈眶,「自從聽說要來就一直叨念著,沒想到真的還能見到!」
秋菊拉著濱菊喊著「姐姐」,旁的話一句也說不出來。
小鸝等人就上前來勸,打了水給她們洗臉。
「等妳們安頓好了,就去我家玩一天去!」最初的激動過後,濱菊邀請簡師傅和秋菊,又望著竺香和小鸝等人,「妳們也去作陪。」
「知道濱菊姐姐成了親,姐夫我們還沒見過呢!」秋菊笑道,「自然要去認認門的。」說得濱菊羞紅了臉。
「梁大奶奶說,甘太夫人已經搬到後花園去住了。她特意來告訴您一聲。」
如今世子承爵,原來的甘大奶奶變成了甘夫人,而原來的甘夫人被尊為太夫人。
十一娘遣了宋媽媽退下,第二天帶著那個紅漆描金的小匣子去了甘府。
大周律令,家產嫡庶均分。三夫人的父親也是和新任忠勤伯爭產的人之一。甘夫人不想得罪十一娘,讓保持中立的徐家站到自己的對立面去。她笑容恭敬地陪著十一娘去了甘太夫人的院子。
院子砌在後花園的東北角,黑漆的兩扇小門,進門一道影壁,繞過影壁,左右三間的廂房,正面三間帶耳房的正房。院子雖然整潔,卻光禿禿的,別說是樹,連盆花木都沒有,只有甘太夫人原先養的那隻小哈巴狗懶洋洋地趴在青石臺階上晒太陽,倍感孤靜寂寥。
早有丫鬟進去通稟,十一娘剛走上臺階,甘太夫人親自迎了出來。
她穿著件玄色的夏布裙衫,光鑑如墨的烏髮整整齊齊地綰了個圓髻,釵簪全無,一副孀居的打扮。雖然眼底有明顯的青色,但精神卻比上次見到的時候好一些。
「妳來了!」甘太夫人眼底有淡淡的笑意。
十一娘曲膝給她行禮,道:「聽蘭亭說您搬到這裡來了,我特意來看看您。」
甘太夫人和她說了幾句客氣話,把她和甘夫人迎了進去。
屋子裡擺的全是黑漆家具,中堂掛著幅山水畫,長案上擺著青花瓷的梅瓶,都是甘太夫人原來用的。屋子裡有淡淡的生漆味道。
大家分賓主坐下,小丫鬟上了茶點,不鹹不淡地說了些家常的話。有小丫鬟進來稟道:「夫人,伯爺請您去正房,說有事要和您商量!」
甘夫人一聽坐不住了,笑著和十一娘寒暄兩句,又熱情地留她吃飯,這才去了正房。
她一走,甘太夫人就拉著她進了內室。
兩人在內室臨窗的炕上坐下,遣了服侍的小丫鬟,十一娘就從懷裡掏出匣子。
甘太夫人滿臉的感激,「還好妳差人來看我。要不然,這匣子還送不出去!」然後當著她的面將匣子放在了床頭雕著孟母三遷的擋板後面,轉身坐到炕上,「是老伯爺前些年偷偷給我置的一些房產地契。我沒想到他會這麼快就去了……」說著,眼睛微溼。
十一娘忙掏了帕子遞給甘太夫人,心裡卻有些不以為然。
如果真心為甘太夫人打算,那幾年身體還行的時候就應該想辦法讓通房生兒子養在甘太夫人名下。留下這些房產有什麼用?女子無私產,也要甘太夫人能拿到手才行。
她不由道:「這事妳要不要和通政使大人商量商量?這房產過戶之類,也是有講究的!」
甘太夫人接過帕子拭了拭眼角,低聲地道:「我哥哥知道這件事。當初老伯爺把這幾處房產作為我娘家追陪的房產過到了我的陪嫁裡。伯爺和我娘家哥哥吵鬧,就是為了這幾處房產。」
十一娘聽著很是意外。
甘太夫人就道:「那幾處房產,都在東大街旁的胡同裡,鬧中取靜不說,燕京一些百年老字號的水粉鋪子、銀樓都開在那裡。都是些老宅子,有錢也買不到。伯爺就懷疑我這份追陪的嫁妝是老伯爺給的……現在已經說清楚了。我大哥支持伯爺把家產的五分之一拿出來做祭田,他便不追究這幾處房產。」
十一娘倒吸了一口涼氣。
甘家的祭田由歷代忠勤伯掌管。五分之一的家產拿出來做了祭田,也就是說,公中的財產還沒有分,就有五分之一先落實到了這位新任的忠勤伯手裡。
甘太夫人何嘗不知。她輕輕地嘆了口氣,意興闌珊地道:「別說我這些亂七八糟的事了。」然後笑道:「我閨名叫福禎,妳喊我福禎好了!」
只有十分要好的,才會互通閨名。
十一娘笑著喊了甘太夫人一聲「福禎姐姐」,又道:「我小字默言。」
甘太夫人聽了就笑著喊了她一聲「默言妹妹」。
十一娘表情微窒。
說實話,這樣被人叫,還真有點不習慣!
甘太夫人卻沒有注意這些,關切地問起她的事來:「妳應該搬回去了吧!怎樣?可還習慣?」
是指妻妾重新生活在一起吧!
「還行吧!」十一娘含蓄地笑道,「總不能在水榭住一輩子!有些事,是迴避不了的!」
甘太夫人見她神色淡定從容,目光落在她的腹部。
兩個人前些日子也談過些私密的話。十一娘知道她的意思,道:「我還沒有動靜!」
甘太夫人聽著有些擔心起來,勸她:「妳還是再仔細考慮考慮吧?有個孩子妳以後的日子會好過很多。」
「隨緣吧!」十一娘態度並不十分熱忱。
她知道自己如果有個孩子會改變很多,可她實在不願意把孩子當成生活的籌碼。那個讓人縱然苦惱也帶著幾分甜蜜的小人兒,應該是人生最美的禮物。就由上天來決定什麼時候給她吧!
甘太夫人輕輕嘆了口氣。
十一娘畢竟太年輕,還不懂「花無百日紅,人無百日好」這個道理。不過,這也是年輕人之所以朝氣蓬勃的原因──總覺得自己有大把的時間,有很多的機會,對未來充滿了希望。
她不再勸十一娘,有時候,只有自己親身經歷了,才會改變。
甘太夫人轉移了話題,和她說起過中秋節的事來:「今天女婿要過來送中秋節禮吧?」
「嗯!」十一娘道,「前幾日就送了。除了尋常的茶、酒、月餅、糖食,還送了滄州特產金絲棗。」
正說著,甘夫人來了,笑著請十一娘去正房用午飯。十一娘藉口家裡還有事,起身告辭了。
回到家裡,想著甘太夫人那院子,不知道為什麼,總也睡不著。徐令宜抱了抱她,「怎麼了?睡得這樣不安生!」
「沒事!」十一娘道,「可能是這秋蟲有些吵人!」
徐令宜仔細聽了聽,只是偶爾聽到幾聲唧唧聲。
他面露沉思。
第二天中午從外院回來,在垂花門看見宋媽媽和季庭媳婦正扶著小丫鬟的手上馬車。
兩人看見徐令宜,忙上前行禮。宋媽媽解釋道:「夫人差我將前幾天姑爺送來的滄州金絲棗送些到忠勤伯府去給甘太夫人嘗嘗。」又指了季庭媳婦,「讓她也隨我去,看太夫人那裡缺些什麼,再送些花木去。」
徐令宜心裡暗暗吃驚。沒想到十一娘這樣照顧甘家的太夫人。
他不動聲色地點了點頭,回了內室。
十一娘正坐在炕上拿著寫了字的卡片教徐嗣誡識字。
「看見沒有?這三個字在一起,就是『香九齡』。我跟你講黃香睡覺的故事,你就要把這三個字找出來。知道了嗎?」有著無限的耐心。
徐嗣誡抱著個小迎枕,不住地點頭。
徐令宜若有所思。
十一娘就聽見徐嗣誡喊「爹爹」。
「侯爺回來了!」她笑著下了炕。
有小丫鬟跑進來,「夫人,餘杭那邊有信來。」
十一娘接過來一看,筆跡娟秀輕逸──是簡師傅的字。
「是簡師傅來的信。」她笑著向徐令宜解釋,然後拆了信,坐到炕上開始看起來。片刻後抬頭,眉宇間已有幾分喜色,「說七月中旬就從餘杭起程了。」說著,笑容漸斂,「怎麼這信來得這麼晚?算日子,簡師傅和秋菊這兩天就要到了!」
十一娘在去第一封信的時候,簡師傅就回信說願意來燕京見識一番,但因還教著幾個學生,來期不定。十一娘想著既然有學生,恐怕要到今年年底或是明年年後才能起程,沒想到,竟然年中就啟了程。
她不禁有些擔心起來──難道是出了什麼事不成?
徐令宜還以為她是擔心簡師傅來得突然,找不到地方。笑道:「妳也別擔心,我差人去通州接人就是了!」
簡師傅一介女流,又是第一次來燕京,如果有人接船那最好不過。
十一娘謝了徐令宜。徐令宜安排人去通州接人。
到了八月十五那天,太夫人先是領了家裡的女眷在碧漪閘亭祭月,然後到凌穹山莊吃著月餅,喝著桂花酒,賞月。
諄哥兒和徐嗣誡就提著兔兒爺的燈籠在大廳裡追逐打鬧,唱「荷花未全卸,又到中秋節,家家戶戶把月餅切,香蠟紙馬兔兒爺,猜拳行令同賞月」的兒歌,引來一陣歡笑聲。
中秋節過後,十一娘帶著季庭媳婦去了一趟甘太夫人那裡,給她送了很多的花樹過去。季庭媳婦指揮那邊的粗使婆子把一部分盆栽的花樹搬到了內室,一部分在院子裡種下。
甘太夫人就埋怨她:「我是半截入土的人了,妳又何必得罪她!」
「還沒有入土吧?」十一娘笑道,「福禎姐看在我這樣關心妳的分上,也應該心情愉快地生活才是。」
甘太夫人沒有作聲,驚訝地望著她,隨後又綻開了一個淺淺的笑容,「我像妳這麼大的時候,天天擔心自己有沒有說錯話、做錯事而得罪了人……妳比我那個時候強多了。」
「是嗎?」十一娘聽著一愣。
難道是自己表現得太成熟了?
她正心虛著,甘太夫人已挽了她的手,「不過這樣也好!不會像我似的……」語氣很是欣慰的樣子,和她往內室去。
十一娘汗顏。
和甘太夫人剛在內室臨窗的大炕上坐下,就看見一群丫鬟婆子簇擁著甘夫人走了進來。
甘夫人看見院子裡熱火朝天的場面,神色有些不豫。
甘太夫人淡淡地道:「我找了永平侯夫人給我帶些合適這院子栽種的花樹來。夫人看見沒有?牆角種的據說是香椿樹。到了春天,還可以採了香椿炒雞蛋。覺得怎樣?還不錯吧!」
甘夫人尷尬地望了一眼十一娘,笑道:「母親決定的事,自然錯不了!」然後陪著說了兩句話,就匆匆告辭了。
回到徐府,徐令宜委婉地問十一娘:「妳去見甘家太夫人,見到甘夫人了沒有?」
「見到了!」十一娘坦然地道,「她看見我帶了花樹去,很不高興。不過,這金無足金,人無完人,誰又能討所有人的喜歡呢?」她笑著轉移了話題:「通州那邊還沒有什麼消息嗎?」
「還沒有。」徐令宜道,「趙管事派了一個管事、四個小廝輪流在碼頭守著,應該不會漏接人。」
十一娘暫且放下心來,又等了兩天,還沒有等到人,弓弦胡同那邊的金橘卻來見她。
平常有事,都是杭媽媽過來。就算是杭媽媽有事,也斷然不會叫個小丫鬟來徐家。
十一娘不動聲色地叫了金橘進來。
金橘在羅府只聽說十一姑奶奶是個有福的,待親眼看見徐家的氣派時,立刻有了幾分自慚形穢,手腳都不知道往哪裡放了。雖然屋裡沒人,她還是哆哆嗦嗦了半天才開口說話:「姨娘說,讓夫人回去一趟。」
「出了什麼事?」十一娘抓了把糖給她吃。
金橘戰戰兢兢地接了,顫顫巍巍地道:「我也不知道。姨娘當著大奶奶的面只說差我出來買點紅糖回去。還請夫人賞包紅糖讓我回去交差。」
十一娘叫琥珀把金橘領下去,跟太夫人打了一聲招呼,去了弓弦胡同。
「是簡師傅要找妳。」五姨娘解釋道,「她要在進徐府之前見見妳。如今就住在我們胡同旁邊的一個高升客棧裡。」
十一娘去了客棧。
幾年不見,簡師傅沒有什麼變化。中等個子,瘦瘦的,白白淨淨的,目光溫和而鎮定。
跟簡師傅一起來的,還有秋菊。她曲膝給十一娘行禮的時候,眼淚簌簌往下落。
「妳也跟著來了?」十一娘攜了她起來。
她淚眼婆娑地點頭,「我拜了師傅,要服侍師傅。」
也就是說,秋菊以後會是簡師傅真正的衣缽傳人。
十一娘笑著點頭。竺香忙拉了秋菊去外間說話。十一娘和簡師傅拉著手坐在床上說話。
「秋菊吃得了苦,又認真,也有幾分天賦。妳倒給我介紹了一個好徒弟。」簡師傅笑道,「我和她家裡人說好了,以後她就跟著我,婚喪嫁娶都與她家人無關,就當是我養的一個女兒。」
「能做師傅的傳人,是她的福氣。」十一娘問起簡師傅的身體來:「您的身子骨可還硬朗?」
「不比從前。」簡師傅含笑道,「眼睛不太好使了!」
「那就來燕京安享晚年吧!」十一娘笑道,「弟子別的不敢說,一飯一粥還是奉養得起的。」
簡師傅露出一個溫婉的笑容,沒有直接回答她的話,反而問起她的情況來。知道她過得還不錯,微微頷首,「妳從小就有主見。遇到逆境也能挺過來。」然後說起自己的事來:「本來準備年底來的,結果皇長子大婚,江南織造想獻嫁衣。以前這些生意都是仙綾閣做的,這幾年彩繡坊也開始涉足繡品生意,意欲與仙綾閣一爭高低。仙綾閣怕我為彩繡坊效力,多次派人來問我的意圖。我不想捲入兩家的紛爭,就提前來燕京了。」
十一娘聽著不由唏噓。
簡師傅實際上是個老實的手藝人,就這樣也沒辦法避免麻煩上身。
「那您有什麼打算?」
簡師傅聽了卻反問她:「妳是不是遇到什麼麻煩了?
十一娘不解。
簡師傅解釋道:「燕京乃天子腳下,永平侯府又是皇親國戚,哪裡就少了做針線的人?」又道:「那年陳老爺要我去教他的小妾繡工,要不是妳幫我解圍,他當時早砸了我的繡館。事後我一句話都沒有說,卻一直把這件事記在心上。我雖然只是一個小小的繡娘,卻也懂得知恩圖報,妳有什麼事要我幫忙,只管跟我說就是。」
陳老爺的那位小妾是勾欄院裡從良的,簡師傅不想壞了自己的名聲。當時她也只是藉著羅家的名頭把人嚇走了而已。而且就算沒有她出面,簡師傅也未必就沒有脫身之計。事後簡師傅沒有提,她也就沒有說,沒想到簡師傅還一直記得。
十一娘忙把太夫人的意思告訴了簡師傅:「……覺得我的女紅好,這才起了要見您的心思。」
簡師傅很是意外。
十一娘又把徐令宜派人去接她的事說了,「沒想到竟然漏接了人!」
「沒有漏接人。」簡師傅有些不好意思地道:「我看那架勢……沒想到是侯爺派人來接我的,這才特意避開的!」
十一娘忍不住笑起來,再次向簡師傅保證:「我挺好的。沒什麼事。接您到燕京,只是想讓您幫著調教調教府裡針線上的人。」
外間的秋菊聽到十一娘有些爽朗的笑聲,低聲囑咐竺香:「我跟妳說的事,妳可千萬別告訴夫人,夫人知道了,肯定會傷心的。」說著,輕輕嘆了口氣,「想當初,夫人待冬青多好啊!」
竺香眼神一黯,「妳放心,我不會跟夫人說的!」
秋菊聽了又道:「濱菊妳也不能說!她是個直腸子,到時候肯定會說給夫人聽的!」
「我都不說。」竺香保證,「妳也記得別亂說。」
「我知道。」秋菊點頭,「要是有人問起來,我就說一直跟著簡師傅,沒回過餘杭,不知道冬青回餘杭的事。」
竺香點頭,問起秋菊來:「妳還回餘杭嗎?」
秋菊把簡師傅和家裡人的約定說了。她話音剛落,就看見十一娘扶著簡師傅走了出來。
兩人忙站了起來。簡師傅吩咐秋菊:「收拾東西,我們去永平侯府。」
秋菊應喏,竺香忙去喊了跟車的婆子幫著拿東西,一行人去了荷花里。
太夫人見簡師傅目光清澈,舉止沉穩,進退間不亢不卑,知道不是那浪得虛名之輩,很有好感,吩咐十一娘在麗景軒收拾兩間房子給簡師傅和秋菊住。
「只當是客居。每月五兩銀子,幫著指點指點貞姐兒的針線。」
簡師傅謝過太夫人,隨十一娘去了貞姐兒處。
貞姐兒知道是十一娘的師傅,自然加倍地尊敬。簡師傅見貞姐兒不是那驕縱之人,也放下心來。而濱菊見到她們更是熱淚盈眶,「自從聽說要來就一直叨念著,沒想到真的還能見到!」
秋菊拉著濱菊喊著「姐姐」,旁的話一句也說不出來。
小鸝等人就上前來勸,打了水給她們洗臉。
「等妳們安頓好了,就去我家玩一天去!」最初的激動過後,濱菊邀請簡師傅和秋菊,又望著竺香和小鸝等人,「妳們也去作陪。」
「知道濱菊姐姐成了親,姐夫我們還沒見過呢!」秋菊笑道,「自然要去認認門的。」說得濱菊羞紅了臉。
主題書展
更多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