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德海琵琶創作研究(簡體書)
商品資訊
ISBN13:9787103060650
出版社:人民音樂出版社(華樂出版社)
作者:葛詠
出版日:2021/03/01
裝訂/頁數:平裝/187頁
規格:24cm*17cm (高/寬)
版次:一版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本文以“劉德海琵琶創作研究”為題,通過對劉德海琵琶創作的個案分析與研究,運用劉德海音樂口述史與演奏實踐、音樂學分析、音樂比較等相結合的研究方法,深入挖掘劉德海先生對琵琶音樂的繼承、發展、創新的觀念與藝術規律特點,進而歸納和總結劉德海先生琵琶創作的音樂表現手法及演奏技術運用特點,並探究其在琵琶藝術創新的哲學思考及其創作的美學思想,努力探求劉德海琵琶創作成為中國當代琵琶創作經典性、典範性的緣由。
作者簡介
葛詠,博士,琵琶演奏家,中國音樂學院副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教育部學位中心評審專家,中國音樂家協會會員,中國民族管弦樂學會琵琶委員會常務理事,中國音樂家協會琵琶學會理事。CCTV十大青年琵琶演奏家,北京高等學校“青年英才計劃”項目獲得者,多項省部級科研項目負責人。1997年考入中國音樂學院,本碩博學習階段師從劉德海教授,隨先生成功舉辦二十多場師生音樂會,首演多部劉德海及中外作曲家譜寫的琵琶獨奏和室內樂作品,在海內外成功舉辦多場個人獨奏音樂會及學術講座,演出足跡遍及二十多個國家及地區。著有《劉德海琵琶創作研究》《琵琶左手活指訓練五十首》《琵琶嶺南風格樂曲訓練十首》等著作。
目次
緒論
第一章 劉德海琵琶創作路徑
第一節 萌芽期(1960—1965年)
第二節 求索期(1966—1978年)
第三節 尋根反思期(1979—1989年)
第四節 新古典探索期(1990—2000年)
第五節 回歸期(2001—2013年)
第六節 對話期(2014—2020年)
小結
第二章 劉德海琵琶創作音樂表現手法
第一節 創作類型064
第二節 作品題材
第三節 調性
第四節 旋律及其擴展手法
第五節 曲式結構
第六節 節奏節拍
第七節 多聲織體
第八節 音響音效
小結
第三章 劉德海琵琶創作演奏技術系統
第一節 右手技法
第二節 左手技法
第三節 左右手組合技法
小結
第四章 劉德海琵琶創作思想研究
第一節 “以情為本”的創作基礎
第二節 “以人為本”的創作目標
第三節 “以和為本”的審美追求
第四節 “金三角”琵琶哲學思想的體現
小結
結論
參考文獻
附錄
後記
出版後記
第一章 劉德海琵琶創作路徑
第一節 萌芽期(1960—1965年)
第二節 求索期(1966—1978年)
第三節 尋根反思期(1979—1989年)
第四節 新古典探索期(1990—2000年)
第五節 回歸期(2001—2013年)
第六節 對話期(2014—2020年)
小結
第二章 劉德海琵琶創作音樂表現手法
第一節 創作類型064
第二節 作品題材
第三節 調性
第四節 旋律及其擴展手法
第五節 曲式結構
第六節 節奏節拍
第七節 多聲織體
第八節 音響音效
小結
第三章 劉德海琵琶創作演奏技術系統
第一節 右手技法
第二節 左手技法
第三節 左右手組合技法
小結
第四章 劉德海琵琶創作思想研究
第一節 “以情為本”的創作基礎
第二節 “以人為本”的創作目標
第三節 “以和為本”的審美追求
第四節 “金三角”琵琶哲學思想的體現
小結
結論
參考文獻
附錄
後記
出版後記
主題書展
更多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