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特式建築與經院哲學(簡體書)
商品資訊
系列名:何香凝美術館藝術史名著譯叢
ISBN13:9787100186674
出版社:商務印書館(大陸)
作者:(美)歐文‧潘諾夫斯基
譯者:陳平
出版日:2024/03/01
裝訂/頁數:精裝/113頁
規格:24cm*16cm*1.5cm (高/寬/厚)
版次:一版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潘諾夫斯基這本著名的小冊子是20世紀西方最重要的精神史(觀念史)作品之一,也是跨越美術史與思想史的一次激動人心的探險之旅,其主旨是探討哥特式建築與經院哲學之間的相互關係。貢布裡希曾在悼念潘氏的文章中指出:“思想與圖像、哲學與風格之間的關聯,這是一個難題,遠遠超出了圖像志的界限。”破解這一難題正是潘氏畢生的追求,也是他創立現代圖像學的出發點。
在本書中,潘氏將中世紀盛期的哥特式建築與同一時期的經院哲學進行對比,以證明無論是哥特式建築還是經院哲學,都在一種共同的“精神習性”的控制下,創造了相似的風格特徵。此書出版之後受到了廣泛的歡迎,他的冒險之旅給人們展示了一番別樣的風景,令人耳目一新,尤其是對美術史家和建築史家而言。
在本書中,潘氏將中世紀盛期的哥特式建築與同一時期的經院哲學進行對比,以證明無論是哥特式建築還是經院哲學,都在一種共同的“精神習性”的控制下,創造了相似的風格特徵。此書出版之後受到了廣泛的歡迎,他的冒險之旅給人們展示了一番別樣的風景,令人耳目一新,尤其是對美術史家和建築史家而言。
作者簡介
歐文•潘諾夫斯基(Erwin Panofsky,1892—1968),出生於德國漢諾威,1921年進入漢堡大學參與創立藝術史系,1934年因納粹上臺移居美國,先任教于紐約大學,後進入普林斯頓高級研究院新成立的歷史研究所,直至退休。他一生都在探索圖像與觀念的關係,其思想不僅奠定了現代圖像學理論,也對整個人文學科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他培養了一大批優秀的藝術史學者,使藝術史學科受到世人尊敬。英國學者肯尼斯•克拉克把他描述為“那個時代最偉大的藝術史家”。其代表作有《圖像學研究》《理念》《丟勒的生平與藝術》《哥特式建築與經院哲學》《早期尼德蘭繪畫》《視覺藝術中的意義》《西方藝術中的文藝復興與歷次復興》等。
陳平,1954年出生,江蘇南京人。上海大學美術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受聘為四川美術學院客座教授、中國美術家協會美術理論委員會委員,曾任中國美術學院出版社副總編輯、上海大學美術學院史論系主任。著有《李格爾與藝術科學》《外國建築史》和《西方藝術史學史》,譯有李格爾的《羅馬晚期的工藝美術》、德沃夏克的《作為精神史的美術史》、維特魯威的《建築十書》等西方美術史學名著十余部,主編“美術史里程碑叢書”。
陳平,1954年出生,江蘇南京人。上海大學美術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受聘為四川美術學院客座教授、中國美術家協會美術理論委員會委員,曾任中國美術學院出版社副總編輯、上海大學美術學院史論系主任。著有《李格爾與藝術科學》《外國建築史》和《西方藝術史學史》,譯有李格爾的《羅馬晚期的工藝美術》、德沃夏克的《作為精神史的美術史》、維特魯威的《建築十書》等西方美術史學名著十余部,主編“美術史里程碑叢書”。
名人/編輯推薦
本書是對風格與哲學、圖像與觀念之間關係的探索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