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三民出版.新書搶先報|最速、最優惠的新鮮貨報給你知!
當代中國的民政(全2冊)(簡體書)
滿額折
當代中國的民政(全2冊)(簡體書)
當代中國的民政(全2冊)(簡體書)
當代中國的民政(全2冊)(簡體書)
當代中國的民政(全2冊)(簡體書)
當代中國的民政(全2冊)(簡體書)
當代中國的民政(全2冊)(簡體書)
當代中國的民政(全2冊)(簡體書)
當代中國的民政(全2冊)(簡體書)
當代中國的民政(全2冊)(簡體書)

當代中國的民政(全2冊)(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390 元
定價
:NT$ 2340 元
優惠價
872036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下單可得紅利積點:61 點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書摘/試閱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中國共產黨踐行為人民服務宗旨的歷史記錄

覆蓋全社會的救濟事業全方位多角度為大眾謀福祉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中國共產黨始終踐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以人民為中心,開展民政工作。新中國民政工作的發展歷史表明,當代中國的民政工作在實踐中突破了國際傳統社會工作的範圍,不僅具有社會救濟、社會福利、社會保障、社會保險、社會服務等方面的內容,並且具有基層社會民主管理、社會群眾自治管理、社會文明教育、社會風俗改造等方面的內容,形成了社會主義社會民政工作的內容結構體系,因而發揮了多方面獨特而又普遍的作用,真正做到了全方位、多角度為大眾謀福祉。

 

作者簡介

本書編者為《當代中國》叢書編輯委員會,該編輯委員會是20世紀80年代由中共中央宣傳部批准建立的專門組織編撰《當代中國》叢書的機構,主要任務是實施經中共中央書記處批准的大規模編寫中華人民共和國歷史的工程。主要成果是多卷本《當代中國》叢書,共150卷,208冊,約1億字。1999年,《當代中國》叢書榮獲第四屆國家圖書獎榮譽獎。

 

 


民政工作是國家對社會事務行政管理的一個重要內容;承擔著解決社會問題,調整社會關係,穩定社會秩序的部分任務。當代中國的民政,繼承了中國革命的光榮傳統和長期的歷史經驗,本著組織人民群眾的生活與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精神,在徹底完成民主革命,進行社會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中,創造性地開展了一系列社會服務、社會改造、社會管理相結合的工作。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的40年中,民政工作的任務隨著客觀形勢的變化,有過多次的調整。新中國成立初期,民政工作的業務範圍主要是:幹部人事、地方政權建設、行政區劃、戶政、國籍、社會福利、遊民改造、禁煙禁毒、社會救濟、移民安置、婚姻登記、社團登記、禮俗改革、民工動員、農村土地改革、土地徵用、城市房地產管理、城市營建規劃考核、階級成分處理、優待撫卹、退伍安置、烈士褒揚等等。其中有些工作因全部解決了舊社會遺留下來的相關問題,而完成了它的歷史任務;有些工作由於政府職能部門分工趨於專業化和科學化,而交給了有關部門;有些工作適應社會主義事業不斷前進的需要,而有增加發展。現階段民政工作的主要業務是:城鄉基層政權建設、村民委員會和居民委員會建設、優待撫恤和烈士褒揚、退伍軍人和軍人離退休幹部接收安置、農村救災、社會救濟、社會福利生產、社會福利事業、社區服務、農村基層社會保障探索、行政區劃、邊界爭議調處、社會團體登記管理、婚姻登記管理、殯葬改革管理、地名管理、印支難民接收安置、假肢科研與生產、流浪乞討人員收容遣送。儘管40年民政工作的業務範圍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但它所承擔的任務始終是以有關社會行政事務的管理為主。

具有社會行政性質的當代中國民政工作,涉及社會主義社會生活的許多方面,與人民大眾的切身利益有密切關係。不同人群的生、老、病、殘、死、衣、食、住、行、樂,都在不同的方面離不開民政工作。一部分民政工作,如基層政權建設、村民委員會和居民委員會建設、行政區劃、地名管理、婚姻登記管理、殯葬改革等,與全體人民有關;一部分民政工作,如優待撫卹、救災救濟、社會福利等,有專門的工作對象。人們通常把當代中國民政經常性的基本服務對象概括為兩大類:一類是最可愛的人,包括現役軍人、革命烈士家屬、革命軍人家屬、革命傷殘軍人、復員退伍軍人;一類是最困難的人,包括災民和社會上的孤老、孤兒、殘疾人、困難戶。這兩類服務對象的總數共計2億多人,佔全國總人數的1/5以上。

當代中國的民政工作通過對11億人口和2億多專門對象的不同方式的社會服務,使人民的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得到必要的保障,從社會行政方面推動和保證國家的各項建設,促進生產力發展。同時在基層社會實行民主管理,完善人民群眾社會行為與社會生活的規範,使社會得以穩定發展。

中國民政就其內容而言,歷史悠久,源遠流長。西周時代就有諸如領土疆域、行政區劃、救災救濟、移民、禮俗、調節民事糾紛、基層行政組織設置等社會行政管理事務,古稱“民事”。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伴隨政治、經濟、文化的變化發展,民事的內容也常有演變。但變中有恆,一些基本的事務始終相承,不曾間斷。“民政”一詞源於唐代“安民立政”之說。宋代的官方、學者開始使用“民政”概念。北宋司馬光提出“修治民政”的主張。這個“民政”概念和“民事”一樣,都是包括一切行政事務的廣泛概念。南宋徐天麟編撰《兩漢會要》,把“民政”當作一項行政制度立為一大門類,與國家製度的其他門類相並列後,初步確立了“民政”概念特定的含義,並為後人所襲用。但是,在很長時間內,諸多民政工作仍由國家的各個不同部門所分管。直至1906年(光緒三十二年)清政府改革統治機構,首次設立民政部,才有專管各項民政工作的機構。清末的民政部主管的工作,主要是地方行政、地方自治、編審戶口、整飾風俗禮教、荒政、移民、僑民、警政、地方區劃、丈量土地、審定圖誌、管理文物、官辦土木工程以及醫藥衛生等等。在資本主義已經產生,民主、民權思想開始傳播,人民的力量越來越被統治階級所認識的歷史背景下,清政府民政部打出“預備仿行憲法”的旗號,目的是為了維護清朝統治,鎮壓人民的反抗鬥爭。同時利用民政機構推行立憲,籠絡人心,以起“安民”的作用。

辛亥革命後,中華民國臨時政府曾經設置主管民政工作的內務部,因臨時政府迅速垮台,來不及開展工作。北洋軍閥統治時期,民政工作處於雜亂無章的狀態。1927年南京國民政府成立以後,民政機構逐步建立。國民政府設立內政部,管理全國內務行政。內政部設民政司、統計司、土地司、警政司、禮俗司,掌管地方行政、行政區劃、地方官吏任免、戶籍、選舉、賑災、救濟、慈善事業、警察制度釐定、警察官吏任免、土地徵收、水災防禦、釐定禮制、改良風俗、紀念典禮、褒揚及其他事項。1930年國民政府成立社會部,其職掌大致分為社會救濟、社會福利、社會組織(人民團體組織)、社會運動、社會服務(包括職業介紹)、勞工行政及合作行政等。1949年社會部裁併,其職掌劃歸內政部。國民黨地區在省、市、縣均設有民政、社會廳、局、處、科。這些民政機構的社會職能,主要為維護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秩序,為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官僚資本主義對人民的統治服務。1934年至1949年在全國推行的保甲制度,就是強化國民政府統治的基層組織。在災荒救濟中,災民難民得益甚少,而欺人耳目的點綴甚多,乘有災之機魚肉百姓的現象司空見慣。每遇大災,赤地千里,餓殍遍野。1920年至1936年,死於災荒的人口達1835萬餘人。社會救濟工作,或僅為杯水車薪,或流於裝點門面。雖然有數以千計的救濟團體和慈善機構,社會上卻有數以百萬、千萬計的勞苦大眾掙扎在飢餓死亡線上。一些進步組織、開明人士舉辦的社會事業,曾經收到良好的效果,使部分貧困不幸者獲得救濟與福利,但在業務上也受到種種的限制。

與國民黨地區的民政工作形成鮮明對照的,是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根據地和解放區的民政工作。1931年在江西瑞金建立的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中央工農民主政府中央執行委員會設立了內務部。嗣後,各個革命根據地和解放區的邊區政府、行署、專署和縣都設立了民政廳、處、科。這些革命的民政機構管理的事務,包括行政人員任免、土地行政、選舉、戶籍、衛生行政、賑災、褒卹、優待、婦女、保育、保險、婚姻登記、民族、禮俗宗教、勞資及佃業爭議、戰爭動員、軍事支差、人民團體登記、禁煙禁毒和取締娼妓、賭博、盜竊、纏足以及其他事務。根據地和解放區的民政工作,為在物質條件艱苦的情況下保障人民生活供給,在鞏固革命根據地和解放區、支援革命戰爭和反侵略戰爭方面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聯合國救濟總署(簡稱“聯總”)組織國際合作協助受戰爭災害各國從事善後救濟工作。國民黨政府成立了行政院善後救濟總署(簡稱“行總”),共產黨領導的人民政府成立了解放區救濟總會(簡稱“解總”)。由“行總”向“聯總”申請獲得的救濟物資有很多為私人吞沒,故1947年前後國民黨地區的市場一時充塞著各種被變賣的救濟物品,而“解總”爭取到的支援物資則全部用於對解放區人民群眾的救濟,或直接發放到人民群眾手中。

從主要方面說,當代中國的民政工作相當於國際上的社會工作,並在內容、形式與功能上有新的開拓發展。它在本質上不同於半殖民半封建社會的民政工作,也不同於資本主義的社會工作。具有中國社會工作特色的民政工作,其目的不是為了維護剝削制度,緩和階級矛盾,麻痺人民鬥志,而是以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為宗旨,從屬於社會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的偉大目標。它的基本功能在於體現人民應有的權利和國家應盡的責任,致力於開展保證和改善人民生活的社會服務與社會管理,激發廣大人民主人翁的積極性,發揮其促進社會穩定進步和協調發展的作用。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時,面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遺留下來的破爛攤子。城市充塞散兵游勇、災民難民、大量失業人口和流浪乞討人員,小偷、流氓、妓女等遊民遍布街頭,妓院、煙館和賭窟四處林立,鴉片煙毒到處瀰漫,呈現出滿目瘡痍的景象。帝國主義分子曾預言中國共產黨和人民政府管理不了城市。新中國成立前夕的農村經濟凋敝,天災、人禍交互為患,億萬農民食不果腹,衣不蔽體。在一些新解放尚未實行土地改革的地區,大批農民外出逃荒流亡,呈現一片荒蕪淒涼景象。在這種歷史背景下,民政工作在新中國成立後的一個時期內,納入各級政府醫療戰爭創傷、恢復國民經濟、鞏固新生政權的中心任務之內,積極地為中心工作的整體服務,解決了一系列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和資本主義社會所沒有解決過的社會問題,拯救出億萬貧困人民於飢寒交迫、水深火熱之中。這就從一個側面顯示出共產黨和人民政府是完全能夠管理好中國的城市和農村的。進入有計劃的經濟建設時期以後,民政工作圍繞黨和國家的中心任務,積極配合社會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開展各項業務。其間雖經幾度干擾破壞,廣大民政幹部始終以“上為中央分憂,下為百姓解愁”的精神,堅守優撫、安置、救災、救濟等工作崗位,幫助人民群眾解決生產生活困難。特別是在中共中央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民政工作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和改革開放的方針,在改善提高人民群眾的社會生活素質,實現社會主義制度的自我完善,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創造團結、安定、協調和諧的社會環境等方面,有創造性的發展,迭創新的局面。從1949年以來40年民政工作的歷史發展,表明當代中國的民政工作在實踐中突破了國際傳統社會工作的範圍,不僅具有社會救濟、社會福利、社會保障、社會保險、社會服務等方面的內容,並且有基層社會民主管理、社會群眾自治管理、社會文明教育、社會風俗改造等方面的內容,形成了社會主義社會工作的內容結構體系,因而發揮出如下幾方面獨特而又普遍的作用:

(一)促進社會保持穩定,在穩定中發展。民政工作40年從整體上發揮了革命性和建設性相統一、穩定性和發展性相結合的作用。在徹底完成民主革命時期,它既是社會改造的一部分,又在恢復國民經濟中起到恢復和保護勞動力的作用。在社會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時期,它一方面解決相關的社會問題,安定社會秩序;一方面調整人民群眾的社會主義社會關係,直接間接地為經濟建設增添了力量。

(二)發揚人民民主,鞏固人民民主專政。民政工作在這方面主要是通過地方政權建設、選舉、基層政權建設、村民委員會和居民委員會建設發揮它的作用。新中國成立初期,進行的禁煙禁毒和遊民、妓女的改造工作,以及長期進行的流浪乞討人員的收容遣送工作,對人民民主專政的鞏固具有不可缺少的作用。

(三)加強軍政、軍民團結,促進部隊建設和國防鞏固。早自革命根據地和解放區的年代起,民政工作就通過各項擁軍優屬活動和優撫安置措施,鼓舞部隊士氣,增強部隊建設,形成了革命戰爭年代的一種光榮傳統。新中國成立以後,這一傳統在全國范圍內得到了普遍的發揚,各項工作得到全面的加強,使軍人安心服役,無後顧之憂,優撫對象的物質生活得到了更好的保障,社會地位有了明顯的提高;復員退伍軍人和軍隊離休幹部都分別得到了妥善的安置,從而激發了人民解放軍全體官兵為捍衛社會主義建設、實現國防現代化而英勇獻身的革命積極性。

(四)創造良好的社會條件與環境,促進經濟建設和人民生活的協調增長與發展。民政工作通過救災、救濟、扶貧和其他各項社會福利工作,使災民、貧民、困難戶、不幸者的生活得到保障,為其中有勞動能力者參加生產創造有利條件,實現了千百年來人們所追求的“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鰥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的理想,使人民安居樂業,各有所依,各有所歸,充分調動了他們的積極性,使他們的智慧才能得到更好的發揮與發展。社會保障、社會福利促進了經濟建設事業的增長與發展,而經濟的增長和建設的發展又促進了社會保障與社會福利的提高,形成互相促進提高的良性循環發展,成為發揮和顯示社會主義優越性的一個重要方面。

(五)促進精神文明建設,加強社會風俗改造。民政工作通過建設褒揚革命烈士的紀念設施和採取有效措施,以革命烈士的光輝事蹟和形象,普遍地開展革命光榮傳統、愛國主義、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的社會教育,大力倡導為人民利益而無私奉獻和忘我犧牲的精神;擁軍優屬和優撫安置工作中所表現出的軍民魚水關係和軍政、軍民互相關心、互相愛護的精神;社會福利保障事業中所表現出的尊老愛幼、扶貧助殘、援救不幸者的精神;對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在婚姻改革管理和殯葬改革管理等項業務中,破除封建主義、資本主義的婚姻家庭觀念與喪葬習俗,樹立和倡導社會主義的婚姻家庭觀念與殯葬風尚,這對促使每一個社會成員的生活方式和消費方式向良性轉化、促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發揮了直接的破舊立新的作用。

目次

《上冊》
總序
緒論

第一章當代中國民政的歷史發展
第一節當代中國民政的創建時期
一、建立集中統一的民政管理體系
二、創建時期的救災和建政兩項中心工作
三、為蕩滌舊社會的污泥濁水,建立新社會的秩序而鬥爭
四、建立全國統一的優撫安置和社會救濟福利工作
第二節民政工作重點的調整時期
一、調整業務範圍
二、調整改變工作重點
三、在“左”傾思想的影響下發展
四、為度過暫時困難時期做出貢獻
五、在國民經濟調整時期的發展
第三節民政工作遭受嚴重挫折時期
一、民政機構組織體系的癱瘓和瓦解
二、民政工作方針、政策的混亂
三、在運動中堅持進行民政工作
第四節民政工作的恢復與重建時期
一、重建民政工作機構
二、恢復與發展民政工作業務
三、明確方針政策,開展業務工作
四、承擔縣、社兩級直接選舉任務
第五節開創民政工作新局面的時期
一、全面部署開創民政工作的新局面
二、民政工作在改革和開創新局面中取得巨大成就
三、適應客觀形勢的變化,開拓新的工作領域
四、深化改革,把民政工作推向新的階段

第二章民政工作在社會改造中完成的歷史任務
第一節禁煙禁毒
一、鴉片煙毒在中國的流行和危害
二、新中國禁絕鴉片煙毒的成就及其歷史意義
第二節妓女改造
一、舊中國娼妓制度的產生及其危害
二、新中國成立後取締罪惡的娼妓制度
第三節遊民改造
一、遊民的產生及其危害
二、遊民改造的方針、方法與經驗
三、新人習藝場——遊民改造的一個典型
四、遊民改造的成效

第三章基層政權建設
第一節中國基層革命政權的創立和鞏固
一、革命根據地時期的基層政權
二、農村基層政權體制的確立
三、農村基層政權體制的鞏固
四、城市基層自治組織體制的形成
五、民政系統的民主建政職能
……
第四章行政區劃和地名管理
第五章優撫工作
第六章復員退伍軍人安置
第七章軍隊幹部離休退休安置

《下冊》
第八章救災工作
第一節概述
第二節歷史上的災荒概況
一、歷史上的災荒情況
二、災荒對社會的影響
三、歷代的主要救災思想和措施
四、歷史上救災的經驗教訓
第三節新中國成立以後的災害情況
一、受災情況
二、災害的特點
三、重要災年和災害事件
第四節新中國成立以後的抗災救災工作成就
一、搶救生命財產
二、組織生產自救
三、組織節約度荒
四、開展互助互濟
五、接受外援
六、國家的救濟和扶持
七、嚴肅救災紀律
第五節抗災救災工作的基本經驗

第九章社會救濟、五保戶供養和收容遣送工作
第一節社會救濟
一、新中國社會救濟的方針
二、城市貧困戶救濟
三、農村貧困戶救濟
四、城鄉特殊對象救濟
五、革命老根據地救濟和扶助
第二節五保戶供養
一、中華民族扶助鰥寡孤獨殘疾人的優良傳統
二、五保制度的形成和演變
三、具有中國特色的五保制度
四、蓬勃發展的敬老院
五、關懷五保戶蔚然成風
六、五保工作的社會效益
七、五保工作的主要經驗
第三節收容遣送
一、收容遣送工作的發展變化
二、收容遣送工作的管理組織體系
三、收容遣送站的管理工作
四、安置農場

第十章扶持農村貧困戶工作
第一節農村扶貧工作的萌芽
第二節全國農村扶貧工作的興起
第三節扶貧工作的廣泛深入發展
一、政府有關部門合力扶貧
二、發揮科技在扶貧工作中的作用
三、扶貧工作在改革中深化
第四節扶貧工作的基本經驗
……
第十一章城市社會福利事業
第十二章社會福利生產
第十三章婚姻改革與管理
第十四章殯葬改革與管理
第十五章民政隊伍的建設與教育、科技工作
第十六章民政事業計劃財務管理和統計
結束語

書摘/試閱

第一章當代中國民政的歷史發展

當代中國民政的歷史發展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揭開了民政歷史的新篇章。改造舊社會和建立新社會的繁重任務,迫切地需要新的民政工作,同時也為民政工作的發展開闢了廣闊的前景。當代中國的民政肩負重任,開始了為徹底完成民主革命任務和為進行社會主義革命、社會主義建設服務的歷程。

第一節當代中國民政的創建時期

一、建立集中統一的民政管理體系

當代中國民政的開創,始於中央民政機構的建立。1949年9月27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次會議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組織法》中第十八條規定,設立內務部,主管民政工作。同年10月19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第三次會議任命謝覺哉為內務部長,武新宇、陳其瑗為副部長。同年11月7日,中央人民政府內務部正式成立,下設辦公廳和乾部司、民政司、社會司、地政司和優撫司等單位。內務部受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領導和政務院政治法律委員會指導,負責管理全國民政工作。

繼中華人民共和國內務部成立之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相應地設立了管理民政工作的職能機構。這些地方的民政部門受同級人民政府統一領導,並受內務部的業務指導。由於中國是一個大國,人口眾多,各地的經濟、政治發展不平衡,因而在民政工作的管理上實行了中央和地方分級管理的體制。新中國成立初期,全國設立了東北、華北、華東、中南、西南、西北6個大行政區,作為一級政權機構,在大區人民政府(或軍政委員會)內,均設有民政部。1952年11月,中央人民政府為加強集中統一領導,精簡政權層次,決定將大區人民政府(軍政委員會)一律改為行政委員會,作為中央人民政府的代表機構,大區民政部相應地改為民政局。1958年6月,中央人民政府決定撤銷大區行政委員會,各大區的民政局也隨之撤銷。在設立大區民政部的同時,各省、自治區和行署均設有民政廳,城市設立民政局,專署設有民政處,縣設立民政科,區、鄉設有民政助理員。這樣,從中央到地方各級政府形成了完整的民政管理組織體系。

 

二、創建時期的救災和建政兩項中心工作

(一)開展生產救災工作。新生的人民共和國是在舉國慶祝人民解放的歡呼聲中誕生的,同時也是在嚴重的自然災害中誕生的。從1949年到1952年接連發生了全國性的水、旱、風暴等災害,尤其是1949年,長江、淮河、漢水和海河流域都發生了嚴重的決堤與漫溢,災情遍及16個省、區,情況十分危急。因此,內務部一成立便麵臨著嚴重的救災任務。當謝覺哉部長及時向毛澤東主席反映災情時,毛澤東很重視救災工作,指示內務部“好好抓一下”,說:“困難是有的,但我們也總歸是有辦法的,要發動群眾,生產自救,節約度荒,調劑有無,互相幫助,財政上要拿出點力量來,搞點以工代賑和必要的救濟,堤壩要趕快修復,召集各有關部門開會。”根據毛澤東的指示,內務部除迅速抽派幹部去災區查災,慰問災民,同時立即召開各重災省、區救災匯報會,強調貫徹“節約防災、生產自救、群眾互助、以工代賑”的救災方針,並提出“不許餓死人”的口號,要求各災區政府把救災工作當成一項政治任務。全國所有的災區都把救災工作作為一項中心工作來抓,在底子非常薄弱,條件十分艱苦的情況下,領導人民群眾向各種自然災害作鬥爭。國家在財政十分困難的狀況下,從1949年至1952年撥出20餘億元(舊幣)巨款,救濟災民生活,幫助災民恢復生產,重建家園,從此,結束了舊社會每遇災害災民四處逃荒,“赤地千里、餓殍載道”的悲慘歷史。廣大群眾對中國共產黨和人民政府拯救人民於水深火熱之中的信賴之心油然而生。影響波及香港地區,1953年九龍城砦遭受火災的災民聯合給毛澤東主席寫信,希望救濟,毛澤東批示謝覺哉處理後,由中國人民救濟總會廣東省分會先後撥款4.87億元(舊幣)給予救濟,並轉達毛澤東的關懷之意。

中國的救災救濟工作從一開始就強調生產自救,而不是單純的救濟。由於生產救災工作涉及面廣,需要眾多有關部門配合協作,中央人民政府政法委員會根據政務院的命令於1950年2月召集內務、財政、水利、農業、鐵道、交通、衛生、貿易等部和中央合作事業管理局9個單位開會,組成中央救災委員會。董必武為主任,薄一波、謝覺哉、傅作義、李書城為副主任。具體組織工作由內務部負責。政務院副總理董必武在成立會議上作了《深入開展生產救災的報告》。受災地區各級政府逐級建立了生產救災委員會,為今後組織大批幹部深入災區、組織群眾開展生產自救工作奠定了基礎。

(二)承辦地方政權建設工作。中國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奪取政權之後,首要的任務在於鞏固政權,民政部門在新中國成立之初的年代裡,在各級政府的領導下把承擔地方政權建設中的具體事務作為一項中心工作來抓。各級民政部門在人民政府的領導下,參加了召開各界人民代表會議並使其逐步代行人民代表大會職權的組織工作;參加了第一屆全國普選的籌備和試點的工作;參加了新區接管和改造基層政權、調查研究基層政權建設的工作,以及起草有關政權建設方面的法律、條例等法規草案的工作。內務部成立之初,立即著手起草了省、市、縣各級各界人民代表會議組織通則草案,經1949年12月2日中央人民政府第四次會議通過公佈實施。各地在民政部門的協助下,按照組織通則的規定和內務部為貫徹這一規定所發的通知,迅速召開了省、市、縣的各級人民代表大會或各界人民代表會議。截至1951年10月底,全國36個省(行署)、156個市、2184個縣(除46個外)都召開了各界人民代表會議,其中有270個單位代行了人民代表大會職權。為了使人民政權得到進一步的鞏固,民政部門從1951年起協同各地貫徹實施了《鄉(行政村)人民政府組織通則》,徹底廢除保甲制度,建立起新的基層政權。到1954年年底,全國共建立81.8739萬個鄉(行政村)政權,5400個建制鎮。在開展農村政權建設的同時,各個城市貫徹實行了內務部提出並經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四次會議通過,於1954年12月30日公佈實施的《城市街道辦事處組織通則》。這個通則的貫徹,進一步鞏固了城市的基層政權和基層組織。總之,政權建設工作的深入開展,有效地發揚了人民民主,加強了各級政府同人民群眾的聯繫,促進了全國各族人民的團結,對依靠各階層人民推動各項工作,開展各項社會改革和進行生產建設,都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2036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