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湘學派研究(簡體書)
商品資訊
系列名:中國學術流派研究叢書
ISBN13:9787100198882
出版社:商務印書館(大陸)
作者:曾亦
出版日:2021/08/01
裝訂/頁數:精裝/317頁
規格:24cm*17cm (高/寬)
版次:一版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本書依循工夫論這一進路,以湖湘學派為個案,從湖湘學派自身思想的脈絡,及與其他學派的學術交往,展示了道學家們對性情問題的思考。由此,宋明道學一開始就表現出兩條完全不同的道路:一系以伊川、朱子為代表,主張下學而上達的工夫論;另一系則以明道、五峰為代表,主張上達而下學的工夫論。通過對道學脈絡的重新梳理及相關具體問題的處理,從而將湖湘學術本身的獨特性及其在道學發展史上的重要性得以充分展示出來。另外,本書專門對湖湘學派的思想源流、學術交往及相關的史實進行了考訂。
《中國學術流派研究叢書》是在匡亞明先生主編的《中國思想家評傳叢書》基礎上,對中國古代學術思想史上以傑出思想家為核心的不同學術集群的研究,是對色彩斑斕的中國古代學術思想歷史畫卷中最具特色的“面”的呈現與“線”的尋繹。中國古代學術傳統的源流色彩極濃,學術的承祧與變異形成的內在張力是推進學術發展的重要動因,學派間的爭鳴競辯、激蕩互動及不同學派的因革損益、意脈賡續,書寫了中國古代色彩斑斕的學術發展史。因此,對各個學派進行分別研究,明乎學派源流統緒,梳理流變過程,呈現其戛戛獨造的學術風采,分析其對於中國學術思想發展的價值,厘定其地位,對於揭示中國古代學術思想因革發展機制,推進中國學術史研究具有重要意義。這是組織編撰《中國學術流派研究叢書》的根本動因。本叢書首輯30種,由南京大學周群教授主編,各學派研究的知名專家撰著,將於2028年前出齊。
《中國學術流派研究叢書》是在匡亞明先生主編的《中國思想家評傳叢書》基礎上,對中國古代學術思想史上以傑出思想家為核心的不同學術集群的研究,是對色彩斑斕的中國古代學術思想歷史畫卷中最具特色的“面”的呈現與“線”的尋繹。中國古代學術傳統的源流色彩極濃,學術的承祧與變異形成的內在張力是推進學術發展的重要動因,學派間的爭鳴競辯、激蕩互動及不同學派的因革損益、意脈賡續,書寫了中國古代色彩斑斕的學術發展史。因此,對各個學派進行分別研究,明乎學派源流統緒,梳理流變過程,呈現其戛戛獨造的學術風采,分析其對於中國學術思想發展的價值,厘定其地位,對於揭示中國古代學術思想因革發展機制,推進中國學術史研究具有重要意義。這是組織編撰《中國學術流派研究叢書》的根本動因。本叢書首輯30種,由南京大學周群教授主編,各學派研究的知名專家撰著,將於2028年前出齊。
作者簡介
曾亦,1969年6月生,復旦大學中國哲學專業碩士、博士。現為同濟大學哲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撰有《本體與工夫》《宋明理學》《共和與君主》《何謂普世?誰之價值》《春秋公羊學史》《董仲舒與漢代公羊學》《儒家倫理與中國社會》《拜禮研究》等專著;在《哲學研究》《孔子研究》《中國哲學史》等核心刊物上發表學術論文近百篇;主編有《清代春秋學彙刊》古籍整理叢書;主持《春秋公羊學史》《劉逢祿與清代春秋學》等國家、省部級項目。《春秋公羊學史》一書獲得2016—2017上海市哲學社會科學第14屆學術成果一等獎及第四屆全球華人國學成果獎,所編《清代春秋學彙刊》先後獲得2015、2016年度華東地區古籍整理二等獎。
名人/編輯推薦
宋代湖湘儒者對情與性、上達而下學工夫論之闡釋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