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暴力溝通(珍藏版修訂版)(精)(簡體書)
松鼠先生知道幸福的秘訣
融合認知工具的初中數學混合式教學研究(簡體書)
從閩西到京西:劉忠將軍回憶錄(簡體書)
An Unsustainable Life: The Impact of Heat on Health and the Economy of Bangladesh
他們是不是討厭我?:心裡有煩惱怎麼辦?請阿德勒老師幫幫忙!
無奈的選擇(上下)(簡體書)
智慧運輸發展與車輛安全法規技術諮詢管理計畫
生日蛋糕(簡體書)
韓國明星教你的1001窈窕塑身法
Contemporary Arab Women''s Life Writing and the Politics of Resistance

TOP
5
0
購書領優惠,滿額享折扣!
非暴力溝通(珍藏版修訂版)(精)(簡體書)
滿額折

非暴力溝通(珍藏版修訂版)(精)(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69.8 元
定價
:NT$ 419 元
優惠價
87365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下單可得紅利積點:10 點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著名的馬歇爾•盧森堡博士發現了一種溝通方式,依照它來談話和聆聽,能使人們情意相通,和諧相處,這就是“非暴力溝通”。

作為一個遵紀守法的好人,也許我們從來沒有想過和“暴力”扯上關係,不過如果稍微留意一下現實生活中的談話方式,並且用心體會各種談話方式給我們的不同感受,我們一定會發現,有些話確實傷人。言語上的指責、嘲諷、否定、說教以及任意打斷、拒不響應、隨意出口的評價和結論給我們帶來的情感和精神上的創傷,甚至比肉體的傷害更加令人痛苦。這些無心或有意的語言暴力讓人與人變得冷漠、隔膜、敵視。

非暴力溝通能夠:療癒內心深處的隱秘傷痛;超越個人心智和情感的局限性;突破那些引發憤怒、沮喪、焦慮等負面情緒的思維方式;用不帶傷害的方式化解人際間的衝突;學會建立和諧的生命體驗。

非暴力溝通指導我們轉變談話和聆聽的方式。我們不再條件反射地反應,而是去明了自己的觀察、感受和願望,有意識地使用語言,既誠實、清晰地表達自己,又尊重與傾聽他人。我們在溝通過程中培育對彼此的尊重、關注與愛,使人和諧互助。在使用愛的語言的同時,我們也提高了自己愛的能力。

作者簡介

馬歇爾•盧森堡博士由於在促進人類和諧共處方面的突出成就,於2006年獲得了地球村基金會頒發的和平之橋梁。盧森堡博士早年師從心理學大師卡爾•羅杰斯,後來他發展出極具啟發性和影響力的非暴力溝通的原則和方法,不僅教會人們如何使個人生活更加和諧美好,同時解決了眾多世界範圍內的衝突和爭端。非暴力溝通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全球正式教育和非正式教育領域用非暴力解決衝突的實踐之一。

名人/編輯推薦

重新構建表達自己和聆聽他人的方式,充分展現天性中的善意。

非暴力溝通珍藏版修訂版。
國際非暴力溝通中心指定翻譯版本,更精準體現非暴力溝通精神內涵。

修訂版增加了“化解衝突,調和紛爭”這一章,作為全新章節首次面世。幾十年來,馬歇爾博士在世界各地開展化解衝突的工作:從爭吵的情侶、家人,到勞資糾紛、幫派矛盾、族群仇恨等,他從親身實踐中發現,完全有可能用非暴力溝通的方式化解任何形式的衝突。這一章馬歇爾把多年總結的調解原則、步驟、關鍵點、難點,以及精彩的案例解讀毫無保留地分享出來,成為他離世前留給後人的珍貴禮物。

非暴力溝通(又稱愛的語言)被聯合國譽為全球非暴力溝通解決衝突的實踐之一,它的培訓目前在全球35個國家和地區開展。
《非暴力溝通》入選了香港大學推薦的50本書籍。

作為編輯的親身體驗,非暴力溝通可以使人的溝通方式潛移默化地發生改變,從無意識到有意識,覺察自己和對方的需要,不隨意評判他人的言行,提出試圖滿足雙方需要的請求。一旦發生這種轉變,你會發現身邊因溝通而創建的關係會發生巨大的改變,生活會變得更加和諧而充滿幸福感。非暴力溝通是一把開啟未來新生活的鑰匙,願每個人都因而感受到生命的饋贈,以及人與人之間基於同理心而自然進行的心與心之間真誠的交流互動,體會心靈無礙溝通的愉悅感。

序言
已故的馬歇爾•盧森堡是值得我們感激的人之一,他的一生就像他的一本書名:在衝突世界中為和平代言1。書中馬歇爾告誡我們:你說出口的話將會改變你的人生。每個人從嬰兒時期便開始用語言構建自己的生命故事,因此,馬歇爾發展了基於語言的衝突解決方法,教導人們在對話時避免評判、指責和帶有暴力意味的字眼。
晚間新聞中那些街頭抗議者們的扭曲面孔,每每令人不安,它們絕非只是新聞畫面而已。每一張臉、每一聲吶喊、每一個手勢都帶著一段歷史。每個人都緊緊抓著自己的歷史,因為那關乎自己的身份。因此,當馬歇爾倡導和平的語言時,他倡導的其實是一種新的身份認同,而他也很清楚這一點。在這個版本中,馬歇爾在提到非暴力溝通以及調解人的角色時說:“我們所做的改變是在嘗試活出一種不同的價值體系。”
在馬歇爾所憧憬的新價值體系下,衝突解決不再仰仗於叫人沮喪的妥協手法。相反,有爭議的雙方相互尊重,詢問對方的需要,在沒有義憤填膺和偏見的氛圍中建立連結。凝視這個充滿戰爭和暴力的世界,“我們還是他們”的思維早已深入人心,有的國家無視文明,犯下各種不堪的暴行。在這樣的一個世界中,新的價值體系似乎遙不可及。在歐洲召開的一次調解人大會上,有人批評馬歇爾用的方法屬於心理治療,認為他不過就是讓人們把過去擺在一邊,握手言和。這種做法不要說在戰爭面前,就是對於離婚案,恐怕也太不切實際。
價值體系體現在我們對世界的每一個看法中。人們不僅無可避免地受其影響,甚至還以此為傲。例如,千百年來全世界都在同一時期出現尚武或恐武的價值思想。榮格學派的心理學家認為,戰神的原型存在於每個人的潛意識中,因而衝突和侵略乃無可避免的現象,這是人類與生俱來的惡。
然而,馬歇爾在本書中則激昂地傳遞了另一種人性觀,並叫我們務必仔細思考,因為這是我們的希望。馬歇爾認為,我們並不等同於我們的觀念(故事)。這些觀念只是我們自己創造出來的虛構故事,因為習慣、群體脅迫、舊有的制約以及缺乏自覺而被完好地保留著。然而,即使是好的故事也會助長暴力。例如,你想用強制力保護家人、自我防衛、打擊不法、防止犯罪,可哪怕你參與的是所謂的“正義之戰”,你也可能被暴力所蠱惑。而如果你決定退出,很可能會受到來自社會的抨擊和懲罰。簡而言之,人類要找到一條出路並不容易。
在印度,有一種古老的非暴力生活方式,被稱為“Ahimsa”,這也是非暴力生活的核心思想。“Ahimsa” 通常的意思是“非暴力”,後來經由甘地的和平運動及史懷哲(Albert Schweitzer)對生命敬畏的思想而得到了很多拓展。“Ahimsa”的首要宗旨是:不傷害。讓我對剛剛過世不久、享年80歲的馬歇爾博士欽佩不已的是,他把握住了“非暴力”的兩方面:行動和意識。
“非暴力溝通”的過程很好地說明了“非暴力Ahimsa”的行動層面,在此我不再贅述。而活出“非暴力Ahimsa”的意識則是更有力量的,馬歇爾本人就呈現出這樣的狀態。無論身處何種衝突,他不會偏袒任何一方,甚至不太會把關注點放在各方的說辭上。他認為所有的說辭都會有意無意地造成衝突,所以他將焦點放在連結上——搭建人與人之間一座心靈的橋梁。這樣做和“非暴力Ahimsa”的另一個宗旨相吻合:重要的不是你做了什麼,而是你注意力的質量。以離婚為例,盡管從法律角度,雙方已經完成了財產分割,但雙方在情感上所受到的影響則遠沒有結束。用馬歇爾的話來說,太多說出口的話早已讓兩人的世界發生了改變。
敵對意識深入我們的“小我”(ego)中,每當面對衝突,我們的注意力就會被“我、屬於我的”這樣的想法所占據。表面上,我們的社會崇尚聖賢,景仰他們放下自我、臣服神明的精神,但事實上,我們所擁護的價值觀卻和所作所為之間存在著一道巨大的鴻溝。而人們通過“非暴力Ahimsa”可以拓展自己的意識,從而消弭鴻溝。解決所有暴力的道路便是放下自己的執見。人若在世界上仍帶有私利便無法開悟——這或許是“非暴力Ahimsa”的第三個宗旨,雖然這些話聽上去有些像耶穌在“登山寶訓”中的激進教導:溫柔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承受土地。
不過,不論是“非暴力Ahimsa”還是耶穌的教導,說的都是改變你的意識而非行為。為此,你必須從一種生活(滿足“自我”無止境的欲求)走向另一種生活(無私的狀態)。坦白說,沒有人真的喜歡無私的狀態,從“小我”的角度來看,這樣的狀態聽上去可怕而又難以企及。既然“小我”只在意得失,你若廢黜了“小我”,會有什麼結果呢?一旦沒有了“小我”,你是否會像一具只有精神的懶骨頭消極地坐在那裡?
答案就在“小我”自動消融的時刻。這樣的時刻會出現在冥想或處於深度滿足時。當我們體驗到經由大自然、藝術或者音樂所創造的美妙時,就能體驗到“無我”的狀態。這樣的時刻(包括當我們體驗到創造力、愛和玩耍時)和 “非暴力Ahimsa”狀態的區別在於,前者時有時無,忽隱忽現;“非暴力Ahimsa”卻是穩定的狀態。由此可見,所有的念頭(故事)以及那個喂養念頭的“小我”都只是幻想,是人們為了生存和利己所創造出來的。“小我”會不斷升級虛幻,驅使我們追求更多的金錢、財產和權力,而“非暴力Ahimsa”則讓你真正活出你自己。
對我而言,馬歇爾對後世的影響並不在於他顛覆了調解人的角色,盡管這很重要,而是在於他所活出的新價值體系,而這樣的價值體系古已有之。由於人性被“和平”和“暴力”所撕裂,因而每一個時代都召喚著“非暴力Ahimsa”。盧森堡博士已經證明,進入這樣一種被拓寬的意識狀態不僅是真實不虛的,也能行之有效地用來化解爭端。他留下了讓我們得以追隨的足跡。如果真正關心自身的福祉,我們就會跟隨這足跡。在這個亟需智能指引,祈望消弭戰爭的世界,這是我們的選擇。
 
迪帕克•喬普拉(Deepak Chopra),作家&醫生

目次

目 錄
001 中文版序
003 譯序
007 序言
011 致謝
 
001 章 由衷的給予
017 第二章 疏離生命的語言
027 第三章 不帶評論的觀察
041 第四章 體會與表達感受
055 第五章 為自己的感受負責
075 第六章 提出請求,豐盈生命
099 第七章 以同理心傾聽
121 第八章 同理心的力量
137 第九章 愛自己
151 第十章 充分表達憤怒
173 第十一章 化解衝突,調和紛爭
199 第十二章 為了保護使用強制力
209 第十三章 解放自我,協助他人
223 第十四章 用非暴力溝通表達感激與讚賞
233 後記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365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