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簡介
《化工節能原理與技術》系統介紹了化工節能的理論與技術。包括節能的熱力學原理,化工單元過程與設備的節能技術,過程系統節能技術中的夾點技術,採用過程集成方法使新鮮水用量和廢水排放量小的水系統集成技術以及氫系統優化。
全書內容系統、全面,學科體系較完整,概念清晰,理論聯繫實際,實用性較強。可供化工領域工程技術人員使用,也可作為化工專業學生的參考書。
名人/編輯推薦
1.作者知名——馮霄教授的著作,長銷近20年。馮霄教授在我國系統優化領域、化工節能領域具有多年的研究和教學經驗,圖書內容緊密結合多年教學經驗和研究工業案例,內容可參考性強。
2.內容系統——內容簡捷實用,乾貨滿滿,不僅包括化工節能的基本原理、基本技術,而且清晰地闡述了化工節能原理和技術在工業中的應用案例,對廣大的化工技術從業人員有較好的參考作用。因其體系完整,起點適中,既有理論也有實際應用,被選為高校教材,可供化工專業高年級本科生及研究生參考使用。
3.與時俱進——內容不僅包括化工節能的技術與案例,而且對化工系統工程中廣泛存在的水系統和氫系統優化進行了詳細闡述,並包含實用的案例,對系統考慮化工節能、節水、節氫等優化設計有較好的參考作用。
序
能源是經濟發展的原動力,是現代文明的物質基礎。隨著世界人口的不斷增長和工業的持續發展,能源將越來越短缺。工業節能已成為人類社會持續發展的重要前提之一,受到國家政府和各企業的高度重視。廣義的化學工業是用能大戶,因此化工節能尤其重要。
本書重點介紹了節能的原理(第2章),單元過程與設備的節能技術(第3章),過程系統節能技術中的夾點技術(第4章),使新鮮水用量和廢水排放量小的水系統集成技術以及使新氫使用量小的氫系統優化技術(第5章)等內容。
相比第4版,在第1章更新了行業發展數據;在第4章中增加了熱泵設置對夾點位置的影響分析,能量的熱泵設置,冷卻器網絡改造優化,採用多回路結構的循環水系統供能優化,水輪機在循環水系統優化中的應用,採用數學規劃法的循環水系統優化,考慮空冷器的循環水系統優化,裝置/廠際間換熱與裝置內換熱的協同考慮,裝置間熱進料設計;在第5章中增加了氫負荷-流量夾點法、代數法,以及氫氣的提純回用。第4章增補內容由王彧斐和楊敏博執筆,第1章和第5章增補內容由楊敏博執筆。
希望本書能成為化工領域工程技術人員的參考書以及化工專業學生的教材。
本書的工作得到錢立倫教授、張早校教授、傅秦生教授、劉桂蓮教授、王彥峰博士、朱平博士、孫晉博士,李婷碩士等的幫助,特此致謝。
本書的部分工作還得到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項目(2012CB720500)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21276204、21476256和21736008)的資助,在此表示感謝。
本書得以出到第5版,特別感謝讀者對本書的厚愛以及化學工業出版社的大力支持!
由於作者學識有限,書中難免有不妥之處,懇請讀者批評指正,以利日後之修訂。
編著者
2021年7月
目次
第1章總論1
1.1能源與能源的分類1
1.1.1能源1
1.1.2能源的分類1
1.2化學工業節能的潛力與意義2
1.2.1我國化學工業的特點2
1.2.2化學工業節能的潛力3
1.2.3節能的意義4
1.3節能的途徑5
1.3.1結構節能5
1.3.2管理節能5
1.3.3技術節能6
參考文獻9
第2章節能的熱力學原理10
2.1基本概念10
2.1.1能量系統10
2.1.2平衡狀態11
2.1.3狀態參數和狀態方程式12
2.1.4功和熱量13
2.1.5可逆過程14
2.2能量與熱力學定律15
2.2.1閉口系統能量衡算式15
2.2.2穩定流動開口系統能量衡算式15
2.3炬用和熱力學第二定律19
2.3.1熱力學第二定律的幾種表述19
2.3.2熵的概念和孤立系統熵增原理20
2.3.3熱力學第二定律的熵衡算方程式21
2.3.4能量和炬用22
2.4能量的炬用計算23
2.4.1環境與物系的基準狀態23
2.4.2機械形式能量的炬用24
2.4.3熱量炬用24
2.4.4封閉系統的炬用27
2.4.5穩定流動系統的炬用28
2.4.6化學反應的有用功29
2.4.7氣體的擴散炬用31
2.4.8元素和化合物的化學炬用32
2.4.9燃料的化學炬用33
2.5炬用損失和炬用衡算34
2.5.1炬用損失和炬用衡算方程式34
2.5.2封閉系統的炬用衡算方程式35
2.5.3穩定流動系統的炬用衡算方程式36
2.6裝置的炬用效率和炬用損失系數38
2.6.1炬用效率的一般定義38
2.6.2炬用效率的不同形式39
2.7炬用分析的應用實例41
2.7.1煤制天然氣甲烷化過程反應熱回收分析41
2.7.2己內酰胺裝置蒸汽系統分析與優化43
2.8節能理論的新進展45
2.8.1可避免炬用損失與不可避免炬用損失45
2.8.2熱經濟學(炬用經濟學)47
2.8.3有限時間熱力學48
2.8.4積累炬用理論49
2.8.5能值分析49
2.8.6綜合考慮資源利用與環境影響的炬用分析50
符號表51
參考文獻52
第3章化工單元過程與設備的節能54
3.1流體流動及流體輸送機械54
3.1.1流體流動54
3.1.2流體機械54
3.2換熱57
3.2.1換熱過程57
3.2.2設備和管道的保溫58
3.3蒸發58
3.3.1多效蒸發59
3.3.2額外蒸汽的引出62
3.3.3二次蒸汽的再壓縮64
3.3.4冷凝水熱量的利用66
3.4精餾67
3.4.1預熱進料68
3.4.2塔釜液余熱的利用69
3.4.3塔頂蒸氣余熱的回收利用70
3.4.4多效精餾71
3.4.5熱泵精餾74
3.4.6減小回流比78
3.4.7增設中間再沸器和中間冷凝器80
3.4.8多股進料和側線出料82
3.4.9熱偶精餾85
3.5乾燥87
3.5.1排氣的再循環87
3.5.2採用換熱器的余熱回收87
3.5.3熱泵的應用87
3.5.4其他88
3.6反應88
3.6.1化學反應熱的有效利用和提供89
3.6.2反應裝置的改進91
3.6.3催化劑的開發92
3.6.4反應與其他過程的組合92
符號表96
參考文獻97
第4章過程系統節能——夾點技術98
4.1緒論98
4.1.1過程系統節能的意義98
4.1.2夾點技術的應用範圍及其發展100
4.2夾點的形成及其意義101
4.2.1溫-焓圖和復合曲線101
4.2.2夾點的形成102
4.2.3問題表法104
4.2.4夾點的意義106
4.3換熱網絡設計目標107
4.3.1能量目標107
4.3.2換熱單元數目目標107
4.3.3換熱網絡面積目標108
4.3.4經濟目標109
4.3.5夾點溫差的確定109
4.4換熱網絡優化設計110
4.4.1夾點技術設計準則110
4.4.2初始網絡的生成112
4.4.3熱負荷回路的斷開與換熱單元的合並115
4.4.4閾值問題119
4.5換熱網絡改造綜合121
4.5.1現行換熱網絡的分析121
4.5.2換熱網絡改造綜合的設計目標123
4.5.3換熱網絡改造步驟124
4.5.4受網絡夾點控制裝置的改造分析125
4.5.5換熱網絡改造綜合實例128
4.6蒸汽動力系統優化綜合145
4.6.1總復合曲線145
4.6.2多級公用工程的配置147
4.6.3熱機的設置154
4.6.4熱泵及熱泵的設置157
4.6.5蒸汽動力系統可調節性分析175
4.7循環水系統的優化177
4.7.1設計問題中循環水量目標的求解177
4.7.2改造問題中循環水量目標的求解178
4.7.3冷卻器網絡改造優化180
4.7.4循環水系統中泵網絡的優化181
4.7.5採用多回路結構的循環水系統供能優化182
4.7.6水輪機在循環水系統優化中的應用182
4.7.7採用數學規劃法的循環水系統優化183
4.7.8考慮空冷器的循環水系統優化184
4.8分離系統優化綜合184
4.8.1精餾系統的熱集成184
4.8.2分離系統在整個過程系統中的合理設置188
4.8.3不同分離過程的熱集成190
4.9反應器的熱集成192
4.9.1反應器的熱集成特性192
4.9.2反應器的合理設置193
4.10裝置/廠際間的熱聯合194
4.10.1裝置/廠際間熱聯合的方式195
4.10.2全廠復合曲線195
4.10.3通過全廠復合曲線確定裝置/廠際熱聯合能量目標196
4.10.4通過全廠復合曲線確定裝置/廠際熱聯合改造目標197
4.10.5裝置/廠際間的低溫熱聯合198
4.10.6裝置/廠際間換熱與裝置內換熱的協同考慮199
4.10.7裝置間熱進料設計200
4.11間歇過程的熱集成204
4.11.1間歇過程夾點分析法204
4.11.2改進的時間溫度復合分析模型205
4.11.3間歇過程換熱網絡的目標函數208
4.11.4間歇過程換熱網絡的設計210
4.11.5間歇過程工藝物流與公用工程的綜合214
4.12低溫余熱的有效回收216
4.12.1低溫余熱回收途徑216
4.12.2余熱源的提質優化217
4.12.3余熱的直接熱利用219
4.12.4余熱的升級熱利用——熱泵220
4.12.5吸收式制冷220
4.12.6余熱的動力回收221
4.12.7不同余熱回收方式的比較224
符號表224
參考文獻225
第5章水系統集成和氫系統優化228
5.1緒論228
5.2常用節水方法與用水單元模型229
5.2.1常用節水方法229
5.2.2用水單元模型229
5.2.3負荷-濃度圖與水極限曲線230
5.2.4用水單元質量衡算231
5.3水夾點的形成及其意義231
5.3.1極限復合曲線231
5.3.2水夾點的形成及其意義232
5.3.3問題表法233
5.4用水網絡的超結構及數學模型235
5.4.1用水網絡的超結構235
5.4.2非線性數學模型235
5.4.3數學模型的求解236
5.5水直接回用水網絡綜合239
5.5.1用水網絡的描述239
5.5.2傳質推動力法240
5.5.3小匹配數法243
5.6再生回用與再生循環的水網絡246
5.6.1水的直接回用、再生回用和再生循環246
5.6.2再生循環247
5.6.3再生回用248
5.7具有中間水道的水網絡結構及其綜合方法249
5.7.1具有中間水道的水網絡結構249
5.7.2多組分廢水直接回用中間水道用水網絡設計方法250
5.8氫系統優化251
5.8.1小氫氣公用工程用量的計算與分析251
5.8.2氫氣的提純回用255
5.8.3氫氣網絡的優化匹配原則257
5.8.4實例分析與計算257
符號表260
參考文獻260
附錄262
附錄1龜山-吉田環境模型的元素化學炬用262
附錄2主要的無機化合物和有機化合物的摩爾標準化學炬用E0xc 以及溫度修正系數ξ263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