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時節:詩歌和智慧文學中的靈性追求
商品資訊
ISBN13:9789881825148
替代書名:Seasons of Our Lives: Spirituality of Poetic and Wisdom Literature
出版社:香港浸信會神學院
作者:黃福光
出版日:2012/11/15
裝訂/頁數:平裝/227頁
規格:21cm*14.2cm (高/寬)
定價
:NT$ 390 元優惠價
:90 折 351 元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採購期約4~10個工作天)
下單可得紅利積點:10 點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先探討近年靈修熱潮再現的種種原因,接著介紹靈修學的來龍去脈,以及甚麼是舊約的靈修學,並嘗試以詩歌和智慧文學(即約伯記、詩篇、箴言、傳道書和雅歌)的教導來看人生的生命時節——人生必經的春(萬物伊始)、夏(擁有與維持)、秋(接納)、冬(放下)。有好些問題是作者一直苦苦思量的,例如:何謂滿足?如何面對苦痛和苦難?怎樣面對人到中年及死亡?本書都會逐一探討,並引領讀者從聖經詩歌智慧書卷中得著啟發和指引。
作者簡介
黃福光,先後在1990年及1998年獲美國哈佛神學院神學碩士及神學博士學位;唸研究院時,曾任哈佛神學院暑期語言計劃之希伯來文講師及 Episcopal Divinity School 客席講師。曾於吉隆坡伯特利浸信會、美國羅德島州華人基督教會擔任牧養工作,並於波士頓擔任協助情緒不穩定青少年之工作。
自2000年起任教於香港浸信會神學院,現為本院舊約副教授。著有《舊約倫理》(香港:香港浸信會神學院,2007)、十七篇短文收於 New Interpreter’s Dictionary of the Bible (Nashville: Abingdon, 2006) 以及六篇短文收於 Encyclopedia of the Bible and Its Reception (Berlin and New York: Walter de Gruyter, 2009)。另著有《讀.舊約》上、下冊(香港:基稻田出版社,2008)、《十大讀通舊約錦囊》(香港:基稻田出版社,2010),後者獲第五届「金書獎」(2011年)「最佳教會事工II〔非教材及課程類〕奬」。另外,他與D. Yasharpour 合著Haggadah of the Kaifeng Jews of China (Leiden: Brill, 2011)。另一新著為《劍影詩情——士師記與詩篇選讀》(香港:明道社,2012)。
自2000年起任教於香港浸信會神學院,現為本院舊約副教授。著有《舊約倫理》(香港:香港浸信會神學院,2007)、十七篇短文收於 New Interpreter’s Dictionary of the Bible (Nashville: Abingdon, 2006) 以及六篇短文收於 Encyclopedia of the Bible and Its Reception (Berlin and New York: Walter de Gruyter, 2009)。另著有《讀.舊約》上、下冊(香港:基稻田出版社,2008)、《十大讀通舊約錦囊》(香港:基稻田出版社,2010),後者獲第五届「金書獎」(2011年)「最佳教會事工II〔非教材及課程類〕奬」。另外,他與D. Yasharpour 合著Haggadah of the Kaifeng Jews of China (Leiden: Brill, 2011)。另一新著為《劍影詩情——士師記與詩篇選讀》(香港:明道社,2012)。
目次
序言
引言
第一章 靈修學熱潮再現
第二章 探討舊約的靈修學
春天:萬物伊始
第三章 時空之間
第四章 人啊,人
夏天:擁有與維持
第五章 滿足與知足
第六章 樂在當下
第七章 總要有愛
秋天:接納
第八章 苦痛與苦難
第九章 立命與安身
冬天:放下
第十章 死亡與來生
參考書目
中英人名對照
引言
第一章 靈修學熱潮再現
第二章 探討舊約的靈修學
春天:萬物伊始
第三章 時空之間
第四章 人啊,人
夏天:擁有與維持
第五章 滿足與知足
第六章 樂在當下
第七章 總要有愛
秋天:接納
第八章 苦痛與苦難
第九章 立命與安身
冬天:放下
第十章 死亡與來生
參考書目
中英人名對照
主題書展
更多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