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三民出版.新書搶先報|最速、最優惠的新鮮貨報給你知!
蓮池大師開示語錄
滿額折
蓮池大師開示語錄
蓮池大師開示語錄
蓮池大師開示語錄
蓮池大師開示語錄
蓮池大師開示語錄

蓮池大師開示語錄

商品資訊

定價
:NT$ 300 元
優惠價
90270
庫存:2
下單可得紅利積點:8 點
商品簡介
目次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蓮池大師的佛學思想,主要在於融合各宗同歸淨土。在他的《普勸念佛往生淨土》一文中說的:「若人持律,律是佛制,正好念佛;若人看經,經是佛說,正好念佛;若人參禪,禪是佛心,正好念佛;若人悟道,道須佛證,正好念佛。」(見《雲棲遺稿》卷三)可以體現這一理念。其思想的歸趣雖說在於淨土,但對於華嚴與禪宗也頗有造詣。

師諱袾宏。字佛慧。別號蓮池。志所歸也。俗姓沈氏。古杭仁和人。世為名族。父德鑑。號明齋先生。母周氏。師生而頴異。世味澹如。
年十七。補邑庠。試屢冠諸生。以學行重一時。於科第猶掇之也。顧志在出世。每書生死事大四字於案頭。從遊講藝。必折歸佛理。業已棲心淨土矣。家戒殺生。祭必素。居常太息曰。人命過隙耳。浮生幾何。吾三十不售。定超然長往。何終身事齷齪哉。
前婦張氏。生一子殤。婦亡。即不欲娶。母強之。議婚湯氏。湯貧女齋蔬。有富者。欲得師為佳壻。陰間之。師竟納湯。然意不欲成夫婦禮。
年二十七。父喪。三十一。母喪。因涕泣曰。親恩罔極。正吾報答時也。至是。長往之志決矣。
嘉靖乙丑。除日。師命湯點茶。捧至案。盞裂。師笑曰。因緣無不散之理。明年丙寅。訣湯曰。恩愛不常。生死莫代。吾往矣。汝自為計。湯亦灑然曰。君先往。吾徐行耳。師乃作一筆勾詞。竟投性天理和尚祝髮。乞昭慶寺無塵玉律師。就壇受具。居頃。即單瓢隻杖遊諸方。遍參知識。
北遊五臺。感文殊放光。至伏牛隨眾煉廣。入京師。參徧融笑巖二大老。皆有開發。過東昌。忽有悟。作偈曰。二十年前事可疑。三千里外遇何奇。焚香擲戟渾如夢。魔佛空爭是與非。
師以母服未闋。乃懷木主以遊。每食必供。居必奉。其哀慕如此。至金陵瓦官寺。病幾絕。時即欲就荼毗。師微曰。吾一息尚存耳。乃止。病閒歸。越中多禪期。師與會者五。終不知隣單姓字。
隆慶辛未。師乞食梵村。見雲棲山水幽寂。遂有終焉之志。山故伏虎禪師剎也。楊國柱陳如玉等。為結茅三楹以棲之。師弔影寒巖。曾絕糧七日。倚壁危坐而已。
村多虎。環山四十里。歲傷不下數十人。居民最苦之。師發悲懇。為諷經施食。虎患遂寧。
歲亢旱。村民乞師禱雨。師笑曰。吾但知念佛。無他術也。眾堅請。師不得已出。乃擊木魚循田念佛。時雨隨注。如是所及。民異之。相與纍纍然。挈材木。荷鋤钁。競發其地。得柱礎而指之曰。此雲棲寺故物也。師福吾村。吾願鼎新之。以永吾福。不日成蘭若。外無崇門。中無大殿。惟禪堂安僧。法堂奉經像。餘取蔽風雨耳。
自此法道大振。海內衲子歸心。遂成叢林。師悲末法。教網滅裂。禪道不明。眾生業深垢重。以醍醐而貯穢器。吾所懼也。且佛設三學以化羣生。戒為基本。基不立。定慧何依。思行利導。必固本根。第□國制。南北戒壇久禁不行。予即願振頺綱。亦何敢違憲令。因令眾半月半月。誦梵網戒經。及比丘諸戒品。由是遠近皆歸。師以精嚴律制為第一行。著沙彌要略。具戒便蒙。梵網經疏發隱。以發明之。
初師發足參方。從參究念佛得力。至是遂開淨土一門。普攝三根。極力主張。乃著彌陀疏鈔十萬餘言。融會事理。指歸唯心。
又憶昔見高峰語錄。謂自來參究此事。最極精銳。無逾此師之純鋼鑄就者。向懷之行脚。惟時師意。併匡山永明而一之。更錄古德機緣中喫緊語。編之曰禪關策進。併刻之。以示參究之訣。蓋顯禪淨雙修。不出一心。是知師之化權微矣。
萬曆戊子。歲大疫。日斃千人。太守余公良樞。請公詣靈芝寺禳之。疫遂止。
梵村舊有朱橋。潮汐衝塌。行者病涉。余公請師倡造。師云。欲我為者。無論貧富貴賤。人施銀八分而止。獨用八者。意取坤土以制水也。或言工大施微。恐難峻事。師云。心力多。則功自不朽。不日累千金。鳩工築基。每下一樁。持咒百遍。潮汐不至者數日。橋竟成。昔錢王以萬弩射潮。師以一心力當之。何術哉。
師道價日增。十方衲子如歸。師一以慈接之。弟子日集。居日隘。師意不莊嚴屋宇。取安適。支閣而已。其設清規益肅。眾有通堂。若精進。若老病。若十方。各別有堂。百執事各有寮。一一具鎻鑰。啟閉以時。各有警策語。依期宣說。夜有巡警。擊板念佛。聲傳山谷。即倦者。眠不安。寢不夢。布薩羯磨。舉功過。行賞罰。凜若氷霜。即佛住祇桓。尚有六羣擾眾。此中無一敢諍而故犯者。不盡局百丈規繩。而適時救弊。古今叢林。未有如今日者。具如僧規約。及諸警語。赫如也。
極意戒殺生。崇放生。著文久行於世。海內多奉尊之。曾講圓覺經於淨慈。聽者日數萬指。如屏四匝。因贖寺前萬工池為放生池。師八十誕辰。又增拓之。今城中上方長壽兩池。歲費計百餘金。山中設放生所。救贖飛走諸生物。充牣於中。眾僧減口以養之。歲約費栗二百石。亦有警策守者。依期往宣白。即羽族善鳴噪者。聞木魚聲。悉寂然而聽。宣罷。乃鼓翅暄鳴。非佛性哉。噫。佛說孝名為戒。儒呵有養無敬。師於物養而敬。且有禮者也。非達孝哉。
師道風日播。海內賢豪。無論朝野。靡不歸心感化。若大司馬宋公應昌。大宰陸光公祖。宮諭張公元忭。司成馮公夢禎。陶公望齡。次第及門問道者。以百計。皆扣關擊節。徵究大事。靡不心折。盡入陶鑄。監司守相。下車伏謁。及賢豪候參者。無加禮。不設饌。皆甘糲飯。臥敗蓆。任蜥緣蚊嘬。無改容。皆忘形屈勢。至則空其所有。非精誠感物。何能至是哉。
侍郎王公宗沐。問夜來老鼠唧唧。說盡一部華嚴經。師云。猫兒突出時如何。王無語。師自代云。走却法師。留下講案。又書頌曰。老鼠唧唧。華嚴歷歷。奇哉王侍郎。却被畜生惑。猫兒突出畫堂前。床頭說法無消息。無消息。大方廣佛華嚴經。世主妙嚴品第一。
侍御左公宗郢。問念佛得悟否。師曰。返聞聞自性。性成無上道。又何疑返念念自性耶。
仁和令樊公良樞。問心雜亂如何得靜。師曰。置之一處。無事不辦。坐中一士曰。專格一物。是置之一處。辦得何事。師曰。論格物。只當依朱子豁然貫通去。何事不辦得。
或問師。何不貴前知。師云。譬如兩人觀琵琶記。一人不曾經見。一人曾見而預道之。畢竟同觀。終場能增減一齣否。 
今上慈聖皇太后。崇重三寶。偶見師放生文。甚嘉歎。遣內侍賷紫袈裟齋資往供。問法要。師拜受。以偈答之。
師極意悲幽冥苦趣。自習焰口。時親設放。嘗有見師座上。現如來相者。蓋觀力然也。
師天性朴實簡淡。無緣飾。虗懷應物。貌溫粹。弱不勝衣。而聲若洪鐘。胸無崖岸。而守若嚴城。禦若堅兵。善藏其用。文理密察。經濟洪纖。不遺針芥。即畫叢林日用。量施利。酌厚薄。覈因果。明罪福。養老病。公眾僧。不滲滴水。自有叢林以來。五十年中。未嘗妄用一錢。居常數千指。不設化主。聽其自至。稍有盈餘。輙散施諸山。庫無儲蓄。凡設齋外。別持金銀作供者。隨手散去。施衣藥。救貧病。略無虛日。偶檢私記。近七載中。實用五千餘金。不屬常住。則前此歲歲可知已。
師生平惜福。嘗著三十二條自警。垂老自浣濯。出溺器。亦不勞侍者。終身衣布素。一麻布幃。乃丁母艱時物。今尚存。他可知已。
總師之操履。以平等大悲。攝化一切。非佛言不言。非佛行不行。非佛事不作。佛囑末世護持正法者。依四安樂行。師實以之。歷觀從上諸祖。單提正令。未必盡修萬行。若夫即萬行以彰一心。即塵勞而見佛性者。古今除永明。惟師一人而已。先儒稱寂音為僧中班馬。予則謂師為法門之周孔。以荷法即任道也。惟師之才。足以經世。悟。足以傳心。教。足以契機。戒。足以護法。操。足以勵世。規。足以救弊。至若慈能與樂。悲能拔苦。廣運六度。何莫而非妙行耶。出世始終。無一可議者。可謂法門得佛之全體大用者也。非夫應身大士。朗末法之重昏者。何能至此哉。
臨終時。預於半月前。入城別諸弟子。及故舊。但曰。吾將他往矣。還山。連下堂。具茶湯設供。與眾話別。云此處吾不住。將他往矣。中元設盂蘭盆。各薦先宗。師曰。今歲我不與會矣。有簿記。師密題曰。雲棲寺直院僧。代為堂上蓮池和尚。追薦沈氏宗親云。過後始知其懸記也。
七月朔晚。入堂坐。囑大眾曰。我言眾不聽。我如風中燭。燈盡油乾矣。只待一撞一跌。纔信我也。明日要遠行。眾留之。師作三可惜。十可嘆。以警眾。淞江居士徐琳等。五人在寺。令侍者送遺囑五本。次夜入丈室。示微疾。瞑目無語。城中諸弟子至。圍繞。師復開目云。大眾老實念佛。毋揑怪。毋壞我規矩。眾問誰可主叢林。師曰。戒行雙全者。又問目前。師曰。姑依戒次。言訖面西念佛。端然而逝。萬曆四十三年七月初四日午時也。
師生於嘉靖乙未。世壽八十有一。僧臘五十。師自卜寺左嶺下。遂全身塔於此。其先耦湯氏。後師祝髮。建孝義庵。為女叢林主。先一載而化。亦塔於寺外之右山。
師得度弟子廣孝等。為最初上首。其及門授戒得度者。不下數千計。在家無與焉。縉紳士君子。及門者亦以千計。私淑者無與焉。
其所著述。除經疏。餘雜錄如竹窗三筆等。二十餘種。行於世。率皆警發語。師素誡弟子。貴真修。勿顯異。故多靈異不具載。
嗚呼。我聞世尊。深念末法眾生雖度。恐斷慧命。靈山會上。求護正法者。即親蒙授記。亦不敢入。惟地湧之眾力任之。且曰。我等末世持經。當具大忍力。大精進力。即有現身此中。亦不自言其本。泄佛密因。但臨終陰有以示之耳。觀師之行事。潛神密用。安忍精進之力。豈非地湧之一乎。抑自淨土而來乎。不然。從凡夫地。求自利尚不足。安能廣行利他。護持正法。始終無缺者乎。
予有感而來。略拾師之行事。以昭來世。其他具諸別傳。

目次

1.答淨土四十八問 並序
2.淨土疑辯
3.答蘇州曹魯川邑令書(二通•附來書)
4.學大乘不輕二乘論
5.梵網經心地品菩薩戒義疏發隱序
6.高峯大師語錄序
7.往生集序⋯
8.緇門崇行錄序
9.自知錄序
10.戒殺文
11.放生文
12.題殺生炯戒
13.重修上方寺鑿放生池記
14.北門長壽庵放生池記
15.重修雲棲禪院記
16.先考妣遺行記 有序
17.開示(選七篇)
普勸念佛二篇 普勸念佛往生淨士 普勸戒殺放生 示沈少宗
伯薦夭求子 示定庵上人 示似空廣伸
18.正訛集(選十四則)
千佛衣 三衣 出家父母反拜 亡僧 活焚 三山不受三災 清齋 金剛經纂
高王觀世音經 觀音香山巷 預修 寄庫 盂蘭盆 梁武帝
19.竹窗隨筆(選三十則)
出家(一) 出家(二) 行脚住山 參方須具眼 僧宜節儉 建立叢林
僧堂 放參飯 立禪 誦經雜話 見僧過 已事辦方可為人 時不可蹉
惜寸陰 經教 語錄 教外別傳 宗門間答 廣覽 世智當悟 智慧
佛經不可不讀 好樂 靜之益(一) 静之益(二) 聞謗 棄捨所長
醉生夢死 祀神不用牲 戒殺
20.警眾 八條
21.僧約十章
22.十可歎
23.三可惜
24.囑語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90 270
庫存:2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