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的解剖:跟好萊塢編劇教父學習角色研究的技藝,挖掘人物的四個自我,深究人性的課題,建立 渾然一體的人物角色宇宙
商品資訊
系列名:邊城
ISBN13:9789864896257
替代書名:Character: The Art of Role and Cast Design for Page, Stage, and Screen
出版社:漫遊者文化
作者:羅伯特‧麥基
譯者:汪冠岐;黃政淵
出版日:2022/06/08
裝訂/頁數:平裝/344頁
規格:23cm*17cm*2.4cm (高/寬/厚)
版次:1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序
目次
書摘/試閱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故事就是人物,人物就是故事
˙以《故事的解剖》暢銷全球25年,好萊塢編劇教父最新力作
˙英國《衛報》讚譽:「亞理斯多德後最有影響力的故事理論家」
˙2017年榮獲Final Draft編劇專業獎項Screenwriters Choice Awards之終身成就獎
◆
故事自身可能受限於時代意義而褪色,
能夠超越時空永存不朽的,是故事裡的人物。
羅伯特.麥基「故事學三部曲」最終章!
繼暢銷全球25年的編劇聖經《故事的解剖》(Story, 1997)、對白寫作第一本指南《對白的解剖》(Dialogue, 2016)之後,全球公認的故事專家奉上「故事學三部曲」最終章,教你如何為電影、電視影集和舞台劇、長篇或短篇小說,打造超越時空局限、永存人心的人物╱角色!
◆
過去的角色塑造、人物設定教戰手冊為何無法幫到你?
因為你需要的不只是方法、步驟,
因為你需要先從頭理解「好的故事人物」需要怎樣的作者,練就「頂尖創作者體質」。
●故事創作者10大能力值:品味、知識、原創性、表演技巧、觀眾╱讀者意識、精通形式、痛恨老套、道德想像力、最好的自我、認識自我
故事人物只要「活靈活現」就夠了嗎?
不論是從故事發展出人物,抑或從人物發展出故事,
讓人物成功的關鍵,不能靠Step by Step的方法論,
而是需要與你的生命連動的創作思考,從你自身開展出屬於全體人物的宇宙。
●你筆下的人物不等於你,但會反映你的信念、價值觀、觀察力……從對自己的理解出發,推演出只屬於你的人性觀,讓主角與配角用他們的人生提出所有可能性,構成故事與人物的完整宇宙。
沒有研究,如何開發?!
創作者該如何從記憶力、想像力出發,從何處學習,在哪裡行動?
讓「故事學大師」麥基告訴你
什麼是真正的角色研究:
理解「由外而內」vs.「由內到外」的人物形塑方式,
從人物的對立面與衝突面,展現其層次與複雜性。
‧‧‧
「我對人性的所有理解,都來自於我自己。」――契訶夫(Anton Chekhov)
麥基:「人物╱角色,終究要在自身裡尋找。」
因為,所有傑出的人物塑造
皆始於自我認識,也終於自我認識。
繼故事、對白的創作解析之後,這一次,麥基要帶領你從根本去認識故事人物╱角色的本質,再深入探究創作好角色的關鍵,比如:
◆人物的發想,是要先塑造外在條件再回頭打造內在核心,還是應該反過來?
◆如何「進入」你的人物,挖掘他的「四個自我」,以他的眼睛去看、以他的耳朵去聽、以他的心智去思考、去體會他感受到的一切?
◆當靈感來自現實世界或來自其他媒介(影視、小說),創作者如何將之轉換為值得深入琢磨的人物?
◆怎麼透過人物塑造、人物本色、潛意識和顯意識之間的各種矛盾,打造出故事人物的複雜度?
◆創作者如何發展出自己的人性觀,打造個人獨創的人物與故事宇宙?
故事是關於生命的隱喻,表達「存在」(being)的本質;
故事人物是關於人性的隱喻,展現「生成」(becoming)的本質
本書致力於深化故事創作者對人性、角色複雜性的洞察與認識,同時加強創作者鑑別、鑑賞經典人物╱角色具有哪些特徵的能力。當創作者遇上靈感匱乏的低潮期或修本的撞牆期,這是唯一引導你從角色研究重新出發、整體性思考故事佈局的理論指引,引用影視、文學經典作品為範例佐證,幫助遭遇瓶頸的創作者在創作故事這一條孤獨又艱辛的旅途上,走出自己的路。
■本書特色
PART 1:探討能啟發人物塑造的元素,闡述能讓創作者發揮天賦、創造精彩人物的關鍵認知。
PART 2:從「由外而內」vs.「由內到外」的人物形塑方式,到人物的對立面與衝突面如何展現其層次與複雜性。
PART 3:從故事類型、主題、人物與讀者╱觀眾之間的關係切入討論如何呈現人物。
PART 4:電影、影集和舞台劇作品、短篇小說各選出1部,分析故事中的人物關係,傳授設計卡司的原則和技巧。
最廣博的人性研究清單:包括經典電影與影集、舞台劇與音樂劇、小說與短篇故事
˙以《故事的解剖》暢銷全球25年,好萊塢編劇教父最新力作
˙英國《衛報》讚譽:「亞理斯多德後最有影響力的故事理論家」
˙2017年榮獲Final Draft編劇專業獎項Screenwriters Choice Awards之終身成就獎
◆
故事自身可能受限於時代意義而褪色,
能夠超越時空永存不朽的,是故事裡的人物。
羅伯特.麥基「故事學三部曲」最終章!
繼暢銷全球25年的編劇聖經《故事的解剖》(Story, 1997)、對白寫作第一本指南《對白的解剖》(Dialogue, 2016)之後,全球公認的故事專家奉上「故事學三部曲」最終章,教你如何為電影、電視影集和舞台劇、長篇或短篇小說,打造超越時空局限、永存人心的人物╱角色!
◆
過去的角色塑造、人物設定教戰手冊為何無法幫到你?
因為你需要的不只是方法、步驟,
因為你需要先從頭理解「好的故事人物」需要怎樣的作者,練就「頂尖創作者體質」。
●故事創作者10大能力值:品味、知識、原創性、表演技巧、觀眾╱讀者意識、精通形式、痛恨老套、道德想像力、最好的自我、認識自我
故事人物只要「活靈活現」就夠了嗎?
不論是從故事發展出人物,抑或從人物發展出故事,
讓人物成功的關鍵,不能靠Step by Step的方法論,
而是需要與你的生命連動的創作思考,從你自身開展出屬於全體人物的宇宙。
●你筆下的人物不等於你,但會反映你的信念、價值觀、觀察力……從對自己的理解出發,推演出只屬於你的人性觀,讓主角與配角用他們的人生提出所有可能性,構成故事與人物的完整宇宙。
沒有研究,如何開發?!
創作者該如何從記憶力、想像力出發,從何處學習,在哪裡行動?
讓「故事學大師」麥基告訴你
什麼是真正的角色研究:
理解「由外而內」vs.「由內到外」的人物形塑方式,
從人物的對立面與衝突面,展現其層次與複雜性。
‧‧‧
「我對人性的所有理解,都來自於我自己。」――契訶夫(Anton Chekhov)
麥基:「人物╱角色,終究要在自身裡尋找。」
因為,所有傑出的人物塑造
皆始於自我認識,也終於自我認識。
繼故事、對白的創作解析之後,這一次,麥基要帶領你從根本去認識故事人物╱角色的本質,再深入探究創作好角色的關鍵,比如:
◆人物的發想,是要先塑造外在條件再回頭打造內在核心,還是應該反過來?
◆如何「進入」你的人物,挖掘他的「四個自我」,以他的眼睛去看、以他的耳朵去聽、以他的心智去思考、去體會他感受到的一切?
◆當靈感來自現實世界或來自其他媒介(影視、小說),創作者如何將之轉換為值得深入琢磨的人物?
◆怎麼透過人物塑造、人物本色、潛意識和顯意識之間的各種矛盾,打造出故事人物的複雜度?
◆創作者如何發展出自己的人性觀,打造個人獨創的人物與故事宇宙?
故事是關於生命的隱喻,表達「存在」(being)的本質;
故事人物是關於人性的隱喻,展現「生成」(becoming)的本質
本書致力於深化故事創作者對人性、角色複雜性的洞察與認識,同時加強創作者鑑別、鑑賞經典人物╱角色具有哪些特徵的能力。當創作者遇上靈感匱乏的低潮期或修本的撞牆期,這是唯一引導你從角色研究重新出發、整體性思考故事佈局的理論指引,引用影視、文學經典作品為範例佐證,幫助遭遇瓶頸的創作者在創作故事這一條孤獨又艱辛的旅途上,走出自己的路。
■本書特色
PART 1:探討能啟發人物塑造的元素,闡述能讓創作者發揮天賦、創造精彩人物的關鍵認知。
PART 2:從「由外而內」vs.「由內到外」的人物形塑方式,到人物的對立面與衝突面如何展現其層次與複雜性。
PART 3:從故事類型、主題、人物與讀者╱觀眾之間的關係切入討論如何呈現人物。
PART 4:電影、影集和舞台劇作品、短篇小說各選出1部,分析故事中的人物關係,傳授設計卡司的原則和技巧。
最廣博的人性研究清單:包括經典電影與影集、舞台劇與音樂劇、小說與短篇故事
作者簡介
羅伯特.麥基(Robert McKee)
1941年生,傅爾布萊特學者(Fulbright Scholar)。1981年受美國南加大之邀,開設「STORY講座」,同時在好萊塢製作電視節目。1997年出版的《故事的解剖》(STORY)至今長踞各國暢銷榜,有「編劇聖經」之稱。2017年榮獲Final Draft編劇專業獎項「Screenwriters Choice Awards」之終身成就獎。
在說故事這門藝術領域中,麥基是全球最受歡迎的作者與講師,而他教學的兩大基石是《故事的解剖》(Story)和《對白的解剖》(Dialogue)。這兩本著作在全球被翻譯出版為23種語言,確立了我們研究「說故事」這門藝術的方法。
他過去35年來指導過無數編劇、小說家、劇作家、詩人、紀錄片工作者、製作人、導演。他的學生獲獎無數,總計獲頒超過70座奧斯卡金像獎、250座艾美獎、100座美國作家工會獎,榮獲普立茲獎、布克獎、奧利弗獎(Laurence Olivier Awards)與其他寫作、編劇重要獎項的學生也不在少數。
汪冠岐(前言~十三章)
台大翻譯所畢業,譯有《文案大師教你精準勸敗術》、《讀心:我們因此理解或誤判他人意圖的心智理論》、《多面英雄凱因斯》(合譯)、《視覺系天才魏斯.安德森:憂鬱男孩與細節控的奇想美學》(合譯)、《暴力鬼才昆汀塔倫提諾:錄影帶店員逆襲成名導的神話,用血腥與黑色幽默澆注的經典故事》(合譯)。聯絡信箱:kuanchiwang@gmail.com
黃政淵(十四章~)
台灣大學外文系學士,美國南加大電影電視製作藝術碩士,台灣藝術大學電影系兼任講師,歷年影視與文字作品曾多次獲獎,譯有《故事的解剖》(合譯)、《編劇的藝術》、《編劇之路》、《導演之路》、《剪接師之路》、《電影視覺特效大師》、《鏡頭的語言》、《諾蘭變奏曲》(合譯)等電影專書。
1941年生,傅爾布萊特學者(Fulbright Scholar)。1981年受美國南加大之邀,開設「STORY講座」,同時在好萊塢製作電視節目。1997年出版的《故事的解剖》(STORY)至今長踞各國暢銷榜,有「編劇聖經」之稱。2017年榮獲Final Draft編劇專業獎項「Screenwriters Choice Awards」之終身成就獎。
在說故事這門藝術領域中,麥基是全球最受歡迎的作者與講師,而他教學的兩大基石是《故事的解剖》(Story)和《對白的解剖》(Dialogue)。這兩本著作在全球被翻譯出版為23種語言,確立了我們研究「說故事」這門藝術的方法。
他過去35年來指導過無數編劇、小說家、劇作家、詩人、紀錄片工作者、製作人、導演。他的學生獲獎無數,總計獲頒超過70座奧斯卡金像獎、250座艾美獎、100座美國作家工會獎,榮獲普立茲獎、布克獎、奧利弗獎(Laurence Olivier Awards)與其他寫作、編劇重要獎項的學生也不在少數。
汪冠岐(前言~十三章)
台大翻譯所畢業,譯有《文案大師教你精準勸敗術》、《讀心:我們因此理解或誤判他人意圖的心智理論》、《多面英雄凱因斯》(合譯)、《視覺系天才魏斯.安德森:憂鬱男孩與細節控的奇想美學》(合譯)、《暴力鬼才昆汀塔倫提諾:錄影帶店員逆襲成名導的神話,用血腥與黑色幽默澆注的經典故事》(合譯)。聯絡信箱:kuanchiwang@gmail.com
黃政淵(十四章~)
台灣大學外文系學士,美國南加大電影電視製作藝術碩士,台灣藝術大學電影系兼任講師,歷年影視與文字作品曾多次獲獎,譯有《故事的解剖》(合譯)、《編劇的藝術》、《編劇之路》、《導演之路》、《剪接師之路》、《電影視覺特效大師》、《鏡頭的語言》、《諾蘭變奏曲》(合譯)等電影專書。
序
前言
對大多數寫作者來說,過去的事都已過去,所以他們關注未來的潮流,希望能藉由順應當下,增加自己的節目被製作或作品被出版的機會。作者的確需要了解自身所處的時代,但文化、美學的流行來來去去的同時,人性沒有這樣的潮流更替。演化科學的研究一再顯示,人性長久以來沒有太大的變化。四萬年前的男男女女在洞穴牆上留下自己的手印,他們這樣的行為和我們現在做的事――自拍――其實沒什麼兩樣。
幾千年下來,藝術家和哲學家描繪與研究人性;但接著從十九世紀末葉起,科學聚焦在人性背後的心智運作。科學家發展出很多人類行為的理論,從精神分析(psychoanalysis)、行為主義(behaviorism)、演化論(evolutionism)到認知主義(cognitivism),五花八門。這些分析辨識、記錄了人性的諸多特徵與缺陷,這些見解也毫無疑問激發了作者對故事人物和卡司(cast)的想像力。不過,本書並不偏重任何一門心理學派,而是集結、融合多個學科領域的概念,以觸動可以啟發與引導作者創作的想像力、直覺力。
本書的主要目標有二:一,豐富你對故事人物的認識;二,強化你的創作技巧。在你從主角開始,接著是第一、第二、第三層配角,最後來到最外圍那些沒有名字的路人,依序創作出一整組複雜、前所未見的故事人物時,本書能從這兩個層面幫助你。要達成這一點,需要重複的功夫。一章又一章,重複再重複,某些最重要、最根本的原則會在新的脈絡之下產生迴響和共鳴。我會不斷重申某些概念,因為每一次創作者從新的角度重新思考熟悉的事物,都可以深化他的理解與認識。
接下來的章節中,「對比」這個原則幾乎撐起所有人物設計的論述。我將對照好幾組相反的概念,比如故事人物對比真實人類、制度與機構對比個人、表象對比實質、外在生活對比內在心理等等。當然,你我都明白,在任兩個極端事物構成的光譜中,不同的可能性會重疊、混合。然而,要想清楚地、熟練地感知故事人物的複雜度,作者必須對於相互抵觸、似是而非的事物具備敏感度,擁有鑑賞矛盾事物的眼光。這樣的能力可以挖掘出創作的所有可能。本書就是在傳授這樣的技能。
照往例,我會拿當代得獎的電影與影集、小說和短篇故事、舞台劇及音樂劇舉例說明,包括喜劇與劇情片類型。除了當代的作品,我也會提到四千年來許多經典作品的作者――莎士比亞就是其中一位――創作的故事人物,當中有些作品你可能沒聽過或沒讀過,但希望你會把這些作品加入你的研讀清單中。
以不同時代創作出來的故事人物為例來說明,有兩個用意:首先,舉例是為了釐清想說的論點,而最清楚的例子通常剛好就是第一個出現的,不論那是多早以前。第二,我希望你對自己的專業感到驕傲,而當你創作時,便是在參與一個源遠流長、崇高、陳訴真相的傳統。過去作品裡精彩的故事人物可以替你未來的創作鋪路。
本書的結構如下:
第一部:人物頌(第一章至第三章),探討能夠啟發我們創造故事人物的元素,並闡述能讓你發揮天賦、創造出精彩人物的基本功。
第二部:打造故事人物(第四章至第十三章),深究如何創造前所未見的故事人物,先從「由外(在)而內(在)」的創造人物方式談起,接著討論「由內到外」的形塑方式,隨後擴展到人物的對立面與衝突面如何展現出人物的面向與複雜度,最後討論到最極端的故事人物。就像英國作家毛姆(Somerset Maugham, 1874 - 1965)所說的:「唯一一個永遠寫不完的主題就是人性。」
第三部:人物的宇宙(第十四章至十六章),從類型、主題,以及讀者╱觀眾與故事人物之間的關係切入,討論人物的呈現方式。
第四部:人物關係(第十七章),選出共五部作品,短篇小說、電影、戲劇和影集各一,分析這些作品裡卡司成員間的關係,來說明卡司設計的原則和技巧。
總之,我會一步步拆解故事人物的宇宙,從人物的宇宙到當中的星系,從星系到太陽系,從太陽系到行星,從行星到生態系,從生態系到生物體,一層層分析――這一切都是為了協助你在人性的神祕難解裡,發現創造性意義。
沒人能教你怎麼創作故事、故事人物或其他元素。你的創作過程是獨一無二的,我所傳授的一切都無法代替你創作。本書不是在告訴你創作故事人物的方法,而是告訴你故事人物的根本。我能做的只有提供你美學上的大原則,並以實例來輔助說明,不只拆解細部來看,也關注整體構成,以及細部與整體之間的關係。想參與這趟研究故事人物的旅程,你必須用上你的腦袋、品味,以及確實投入大把時間進行創作。我無法手把手地帶著你,但我能提供知識,讓你善用自身的才華。為了達到這樣的目的,我建議你慢慢閱讀本書,過程中時不時稍作停頓,消化、吸收所學,並思考該怎麼將你的收穫應用到自己的創作上。
本書致力於深化你對人物複雜性的洞察與認識,加強你對精彩人物特徵的鑑賞力,並且在你遇到靈感需要滋養的低潮期時,引導你創造出一整套卡司。
對大多數寫作者來說,過去的事都已過去,所以他們關注未來的潮流,希望能藉由順應當下,增加自己的節目被製作或作品被出版的機會。作者的確需要了解自身所處的時代,但文化、美學的流行來來去去的同時,人性沒有這樣的潮流更替。演化科學的研究一再顯示,人性長久以來沒有太大的變化。四萬年前的男男女女在洞穴牆上留下自己的手印,他們這樣的行為和我們現在做的事――自拍――其實沒什麼兩樣。
幾千年下來,藝術家和哲學家描繪與研究人性;但接著從十九世紀末葉起,科學聚焦在人性背後的心智運作。科學家發展出很多人類行為的理論,從精神分析(psychoanalysis)、行為主義(behaviorism)、演化論(evolutionism)到認知主義(cognitivism),五花八門。這些分析辨識、記錄了人性的諸多特徵與缺陷,這些見解也毫無疑問激發了作者對故事人物和卡司(cast)的想像力。不過,本書並不偏重任何一門心理學派,而是集結、融合多個學科領域的概念,以觸動可以啟發與引導作者創作的想像力、直覺力。
本書的主要目標有二:一,豐富你對故事人物的認識;二,強化你的創作技巧。在你從主角開始,接著是第一、第二、第三層配角,最後來到最外圍那些沒有名字的路人,依序創作出一整組複雜、前所未見的故事人物時,本書能從這兩個層面幫助你。要達成這一點,需要重複的功夫。一章又一章,重複再重複,某些最重要、最根本的原則會在新的脈絡之下產生迴響和共鳴。我會不斷重申某些概念,因為每一次創作者從新的角度重新思考熟悉的事物,都可以深化他的理解與認識。
接下來的章節中,「對比」這個原則幾乎撐起所有人物設計的論述。我將對照好幾組相反的概念,比如故事人物對比真實人類、制度與機構對比個人、表象對比實質、外在生活對比內在心理等等。當然,你我都明白,在任兩個極端事物構成的光譜中,不同的可能性會重疊、混合。然而,要想清楚地、熟練地感知故事人物的複雜度,作者必須對於相互抵觸、似是而非的事物具備敏感度,擁有鑑賞矛盾事物的眼光。這樣的能力可以挖掘出創作的所有可能。本書就是在傳授這樣的技能。
照往例,我會拿當代得獎的電影與影集、小說和短篇故事、舞台劇及音樂劇舉例說明,包括喜劇與劇情片類型。除了當代的作品,我也會提到四千年來許多經典作品的作者――莎士比亞就是其中一位――創作的故事人物,當中有些作品你可能沒聽過或沒讀過,但希望你會把這些作品加入你的研讀清單中。
以不同時代創作出來的故事人物為例來說明,有兩個用意:首先,舉例是為了釐清想說的論點,而最清楚的例子通常剛好就是第一個出現的,不論那是多早以前。第二,我希望你對自己的專業感到驕傲,而當你創作時,便是在參與一個源遠流長、崇高、陳訴真相的傳統。過去作品裡精彩的故事人物可以替你未來的創作鋪路。
本書的結構如下:
第一部:人物頌(第一章至第三章),探討能夠啟發我們創造故事人物的元素,並闡述能讓你發揮天賦、創造出精彩人物的基本功。
第二部:打造故事人物(第四章至第十三章),深究如何創造前所未見的故事人物,先從「由外(在)而內(在)」的創造人物方式談起,接著討論「由內到外」的形塑方式,隨後擴展到人物的對立面與衝突面如何展現出人物的面向與複雜度,最後討論到最極端的故事人物。就像英國作家毛姆(Somerset Maugham, 1874 - 1965)所說的:「唯一一個永遠寫不完的主題就是人性。」
第三部:人物的宇宙(第十四章至十六章),從類型、主題,以及讀者╱觀眾與故事人物之間的關係切入,討論人物的呈現方式。
第四部:人物關係(第十七章),選出共五部作品,短篇小說、電影、戲劇和影集各一,分析這些作品裡卡司成員間的關係,來說明卡司設計的原則和技巧。
總之,我會一步步拆解故事人物的宇宙,從人物的宇宙到當中的星系,從星系到太陽系,從太陽系到行星,從行星到生態系,從生態系到生物體,一層層分析――這一切都是為了協助你在人性的神祕難解裡,發現創造性意義。
沒人能教你怎麼創作故事、故事人物或其他元素。你的創作過程是獨一無二的,我所傳授的一切都無法代替你創作。本書不是在告訴你創作故事人物的方法,而是告訴你故事人物的根本。我能做的只有提供你美學上的大原則,並以實例來輔助說明,不只拆解細部來看,也關注整體構成,以及細部與整體之間的關係。想參與這趟研究故事人物的旅程,你必須用上你的腦袋、品味,以及確實投入大把時間進行創作。我無法手把手地帶著你,但我能提供知識,讓你善用自身的才華。為了達到這樣的目的,我建議你慢慢閱讀本書,過程中時不時稍作停頓,消化、吸收所學,並思考該怎麼將你的收穫應用到自己的創作上。
本書致力於深化你對人物複雜性的洞察與認識,加強你對精彩人物特徵的鑑賞力,並且在你遇到靈感需要滋養的低潮期時,引導你創造出一整套卡司。
目次
第一部:人物頌
第一章:故事人物 vs. 真實的人
第二章:亞里斯多德理論的辯證
第三章:作者的基本功
第二部:打造故事人物
第四章:人物發想――由外到內
第五章:人物發想――由內到外
第六章:角色 vs. 人物
第七章:人物的外在
第八章:人物的內在
第九章:人物的面向
第十章:人物的複雜度
第十一章:完整的人物
第十二章:象徵的人物
第十三章:極端的人物
第三部:人物的宇宙
第十四章:類型中的角色
第十五章:行動中的角色
第十六章:表演中的角色
第四部:人物關係
第十七章:卡司設計
第一章:故事人物 vs. 真實的人
第二章:亞里斯多德理論的辯證
第三章:作者的基本功
第二部:打造故事人物
第四章:人物發想――由外到內
第五章:人物發想――由內到外
第六章:角色 vs. 人物
第七章:人物的外在
第八章:人物的內在
第九章:人物的面向
第十章:人物的複雜度
第十一章:完整的人物
第十二章:象徵的人物
第十三章:極端的人物
第三部:人物的宇宙
第十四章:類型中的角色
第十五章:行動中的角色
第十六章:表演中的角色
第四部:人物關係
第十七章:卡司設計
書摘/試閱
人物與創作者
故事人物活在虛構世界的方式,似乎和我們活在現實中沒什麼兩樣,但一則故事裡的卡司依然是人為創造出來的,就像芭蕾舞團一樣,有安排好的舞碼與走位,以達到作者的目的。作者的目的是什麼?為什麼作者要這麼做?為什麼要花時間創造人類的複製版,不去和朋友家人相處、享受他們的陪伴?因為現實永遠不夠。我們的心智渴望意義,但現實無法提供清楚明確的開頭、中間、結尾――故事做得到。我們的心智渴望不受拘束地深入了解自己,深入認識他者祕而不宣的自我,但真實的人不管內在、外在都戴著面具,有所偽裝。故事人物則不然。他們堂而皇之地登場,讓我透徹了解後離開。
事件本身沒有意義。閃電擊中一塊空地沒有意義,但擊中一位流浪漢就有意義了。當一個事件有了人物,大自然的漠然瞬間充滿了生機。
創作故事人物時,你會自然地採集不同的人性切面(你對自我的理解、對與你相似又不相似的人的理解,以及周遭人等具備的不同性格;他們有時很奇怪,有時很老套陳腐,上一秒很迷人,下一秒又令人生厭),以便創造虛構的人物。但你很清楚,你創造出的人物,和現實生活中啟發這些人物的靈感來源,兩者並不相等。雖然真實生活中的人可能會激發作者的創作靈感,但就像一個母親愛小孩的方式和愛丈夫的方式必定截然不同,作者十分清楚,在自己的故事花園裡茁壯的故事人物,和長出人物的種子,他愛這兩者的方式也大相徑庭。
那麼,好的故事人物需要「什麼樣的」創造者呢?以下是作家必須具備的十項能力。
1.品味
學會在他人的創作中辨別好壞並不難,但要能看出自己作品的缺陷,需要膽識和判斷力。這樣的膽識和判斷力來自你天生對庸俗的嫌惡,以及能鑑別乏味與有趣、了無生氣與生機勃勃的好眼力。因此,一個藝術家得具備敏銳的厭惡感
有缺陷的拙劣寫作比陳腐的角色、露骨直白的對白更嚴重。爛作品是因為作者的濫情、自戀、刻毒、自溺,以及最重要的,作者的自我欺騙,因而粗劣俗爛。相反地,務實堅毅的心智不僅能啟發你創作出真實的作品,也能引領你過上真實的人生。在自己的創作裡發現越多前述那些缺點,並懷著這 些缺點應得的嫌惡感捨棄這些毛病,你越能在自己的生命中避免這些缺陷。目光銳利的作品會展現「擾亂我們的幻象」與「幻象遮蔽的真實」兩者之間的差異,也就是揭示假象與事實的分別。這樣的作品展現了對人生的深刻洞見,好似一盞遙遠無形的智慧明燈,照亮、闡明了人的生命。因此,你讀越多優秀作者的作品,欣賞越多傑出的電影、影集、舞台劇作,你的品味就會更加開闊、深化。
2.知識
要寫出上乘的虛構作品,作者對於故事的場景、歷史和卡司,必須具備有如上帝般無所不知的了解。因此,要創作故事人物,作者得持續觀察自我、觀察周遭的人――需要灌注他對生命的所有認識。一旦察覺遺漏了某段過往,他可以搜尋腦海中最生動的記憶。此外,為了填補其中的空白,他也可以找資料研究,探索心理學、社會學、人類學、政治學等與人生相關的學科。萬一這些都不夠用,作者還可以買張票去旅行,直接去發現、探索未知。
3.原創性
極富創造力的原創需要深刻的體悟。某個觀察到的現象或許能啟發創作者,但要讓表面上看到的事物更加豐富,創作者得加入自己的獨特觀點,看到事物表面下的東西、不在那裡的東西,以及之前其他人沒察覺到、隱藏的真相。
事實上,大家以為是原創的東西,往往不過是回收再利用。「以前沒人做過這個」的想法很少是對的,會這麼想反而展現了作者的無知,不曉得其他作者過去的成果,決定自己試試看。這種「想做點什麼不一樣的」衝動,反而導致那點不一樣不只微不足道,還讓故事變糟。創新的嘗試大部分失敗在前人其實早就做過了,失敗在舊調重彈。
原創和改編並不相斥,儘管頒給原創作品和改編作品的獎項延續了這樣 的迷思。除了《暴風雨》(The Tempest),莎士比亞其他劇作都是從已存在的故事改編而成。真正的創新無關乎「做法」,而是關於「內容」――在於新事物,而不是以新做法呈現舊事物。不管是透過哪一種媒介或類型,每個故事都必須製造期待,加深風險危機,創造出人意料的結果。這是已知的既定。現代主義(modernism)和後現代主義(postmodernism)過去之所以極具原創性,是因為它們揭露之前沒注意過的題材,反轉既有的看法,並改變我們看待生命的方式。但時代不同了。除了電影產業顛覆性的特效展現了風格上的鋪張、文學創作的碎片化(fragmentation)、劇場的觀眾參與以外,最近這幾十年都沒什麼大變革。那些強攻藝術形式的技巧早已不管用。現在,前衛精神進攻的是內容,而不是形式,利用故事揭露這個世界早已學會共處的各種謊言。
4.表演的技藝
說故事結合了走鋼索高手的膽量,以及魔術師既能巧妙隱瞞又能精彩揭曉的才華。因此,作者首先要是個娛樂家。他提供讀者╱觀眾「真實」與「嶄新」的雙重刺激:首先,讓他們直接遇上危險的實情;再來,前所未見的人物登場,面對這些危機。
5.意識到讀者╱觀眾
虛構作品與現實提供的體驗差別在於品質,而非種類。讀者╱觀眾對故事人物有所回應,需要用上的理解力、邏輯推理和情緒感受力,都和他們在日常生活中運用的沒有分別。最大的差別在於,美感經驗(Aesthetic Experience)沒有大於美感經驗自身的目的。虛構的故事需要長時間、連續的專注力,最後成就情感上有意義的滿足。因此,作者形塑人物時,必須考量到人物每分每秒對讀者╱觀眾的影響力。
6.精通故事的形式
想要創作出一件藝術品,你得先真的見識過藝術品。最初的靈感來源並非他人的生命,不是你的生命,而是藝術形式本身。一個故事是一則關於生命的隱喻,一個從最少素材展現最大意義的巨大象徵。你最初接觸到的故事形式,驅使你以故事人物的內涵――在自己和他人身上發現的人性,在社會和文化中察覺到的動態價值(dynamic value)――填滿這樣的形式。
問題是:形式是內容的載體,但說到底,此二者密切相連。我們在下一章會看到,故事就是人物,人物就是故事。所以,在你能精通其中之一以前,得先將兩者分開。人物可以從故事獨立出來,從心理層面、文化層面來檢視,並賦予一個單獨的意涵。舉例來說,《絕命毒師》的主角沃特.懷特象徵墮落的創業精神。然而,一旦回到他們的故事裡,故事人物的意義可能會大大改變。所以在我看來,當你要開始創作,故事是關鍵。
7.痛恨老套
一個點子或技巧首次發想出來時,因為實在太巧妙了,大家不斷重複使用,好幾十年下來,它一次又一次被回收再利用,結果這個點子或技巧就成了老套。
熟知你創作的藝術形式的發展歷史,是創作的基本要件;欣賞藝術創作時――還有,更重要的是――當你自己創作時,具備能夠察覺陳腔濫調或老套的眼光,也是創作的必要能力。
舉例來說,英俊貌美、年輕氣盛、沉迷毒品與性事的富豪其實抑鬱又痛苦,這不是什麼新鮮題材,上千部劇作、電影、小說和歌詞都講過同樣的概念。自從史考特.費茲傑羅(F.Scott Fitzgerald, 1896 - 1940)寫出《大亨小傳》(The Great Gatsby)的蓋茲比(Gatsby)和黛西(Daisy),耽溺帶來的空虛早就成了精緻藝術(high art)或流行文化中的老套。
如果富豪是你的創作主題,請好好研究眾多類似的故事人物,不只是研究費茲傑羅所寫的人物,還有作家伊夫林.沃(Evelyn Waugh, 1903 - 1966)、劇作家諾爾.寇威爾(Noel Coward, 1899 - 1973)、導演伍迪.艾倫(Woody Allen, 1956 -)、編劇惠特.史蒂曼(Whit Stillman, 1952 -)、編劇蒂娜.費(Tina Fey, 1970 -)等人塑造的人物;以及,所有用上柯爾.波特(Cole Porter, 1891 - 1964)作詞作曲、法蘭克.辛納屈(Frank Sinatra, 1915 - 1998)歌曲的電影、劇作或電視影集,包括HBO近年推出的原創影集《繼承之戰》(Succession)。
8.道德想像力
這裡說的道德,含義比善╱惡、對╱錯還要廣。我指的是所有人類經驗裡,各種正、反面的極端,從生╱死、愛╱恨、正義╱不義、富有╱貧窮、希望╱絕望,到興奮╱無聊等等,這些形塑我們、形塑社會的元素。
而這裡說的想像力,可不只是白日夢。我指的是,作者以極富創造力的視野灌溉出來,對時間、地點和故事人物的所有認識與理解。作者想像筆下世界裡人物的整體面貌時,他的價值觀必定會引導他辨識哪些元素很重要、哪些很瑣碎。
作者的價值觀造就了作者對生命的獨特看法,以及對正、反特質整體樣貌的獨特觀點。什麼樣的事物值得我們為它而活?什麼樣的事物值得我們為它而死?作者的答案顯示他的道德想像,也就是說,為了設想更深刻、更複雜的人物,他有辦法挖掘人類經驗裡各種對立面的能耐。
我關心的不是主日學強調的道德成規,而是創造、打磨故事人物的作者應該具備的想像力,對價值觀探究十分敏銳的想像力。你會在形塑你之所以為你、最核心的存在本質中,找到你的道德想像。成就你的事物,會相應地成就你的創作。
9.最好的自我
不創作的時候,作者可能就是作者通常會有的樣子:一個有缺陷、有困擾的靈魂,討人厭又難相處。然而,一旦他坐下來創作,轉變就發生了。當他把手放在鍵盤上打字,就成為最睿智、最敏感的自己。他的才華、專注力,還有最重要的,他的誠懇正直,都達致最高的水準。
這個盡可能最好的自我,會將自己最真實的洞見寫進故事人物裡。
10.認識自我
針對古希臘劇作家索福克里斯(Sophocles)的箴言「認識你自己」(Know thyself),三位知名作家的反應如下。歌德(Johann Wolfgang von Goethe, 1749 - 1832)說:「認識你自己?如果我了解自己,我大概會落荒而逃。」安德烈.紀德(André Gide, 1869 - 1951)表示:「一隻想了解自己的毛毛蟲永遠不會變成蝴蝶。」契訶夫(Anton Chekhov, 1860 - 1904)則這麼說:「我對人性所有的理解,都來自於我自己。」我相信這三位對自己都有深刻的認識,但契訶夫最不憤世嫉俗,眼睛也最雪亮。他明白,我們所有人終究都是孤獨地活著。
雖然我們會與所愛或所恨的人建立人際關係,雖然我們能仔細觀察研究我們身處的社會,但唯一的真相是,我們無法像認識自己一樣,認識其他人。在科技能讓我們活在他人的意識裡之前,大家都得隔著一段距離,獨自一人身在自己的意識裡,解讀他人表情呈現的種種跡象。人終究是孤獨的。
所有傑出的人物創作皆始於自我認識,終於自我認識。不管作者如何想像自己的本質――有著潛伏在一長串公眾形象背後、不為人知的自我,或是有著任憑現實不斷變化、都不會改變的自我――他都是獨立完整且與眾不同的。根據這份核心的自我認識,作者必須推演出筆下人物內在的變化。換句話說,每個人只擁有自己,這是唯一與自己毫無隔閡的心靈。因此,所有傑出的人物塑造皆始於自我認識,終於自我認識。
不過,諷刺的是,儘管大家都明顯不一樣――有著年齡、性別、基因、文化背景的差異――我們又何其相似。我們的相仿大過相異。我們都要活過相同的經歷:體會愛的喜悅、死的恐懼。因此,你可以確定,不管自己腦中閃過什麼樣的想法或感受,對於街上迎面走來的路人來說,在特定的時間點、以獨特的方式,他們腦中也閃過同樣的想法或感受。
你越能參透自我的謎團,便越能感知你筆下人物具備的人性,你的故事人物也越能展現你對人性的體悟。最終,你的故事人物會在有同感的讀者╱觀眾心中,引起迴響。而且,當大家閱讀、觀賞你的作品,他們也會對自己有更多發現,因為你的故事人物是根據你的特質發展出來的,這些特質對他們來說很新鮮。
我會在第五章探究「進入人物」(writing in-character)的寫作技巧,討論如何將你的內心世界轉化成故事人物的內心世界,好讓你對自己筆下的人物,和你對自己一樣都非常了解。
最後提醒
失敗的故事人物展現了不自然、不像樣的人;老套的故事人物展現了他人偏好的人物樣貌;獨特的故事人物展現了我們偏愛的人物樣貌;引起共鳴的故事人物展現了我們是什麼樣的人。
日常生活中,我們不允許那些可能造成危害但滿足自己的行為,例如復仇,於是我們狼吞虎嚥地從故事裡得到各式各樣的滿足。我們要故事帶我們到不同的世界裡,然而,是故事人物化身為駕駛員,載著我們抵達憑一己之力到不了的遠方;是同理心化作燃料,驅動我們每一趟想像的旅程。
好幾百年累積下來的故事創作提供了各式各樣複雜的人物,這些人物遠超過我們一生中會遇見的人,而且能讓我們對實際遇見的人有更深刻的認識。而且,因為比起真實的人,我們更理解故事人物,所以我們很少以喜愛故事人物的方式,去喜愛真實的人。我們對故事人物的喜愛,也遠勝過對真實人類的喜愛。這沒什麼好意外的,畢竟我們無法非常了解真實的人,即便是最親近的親朋好友。不過,如果你不相信我所說的,如果你不覺得虛構比真實更好,你最好重新考慮一下自己的職業選擇。
故事人物活在虛構世界的方式,似乎和我們活在現實中沒什麼兩樣,但一則故事裡的卡司依然是人為創造出來的,就像芭蕾舞團一樣,有安排好的舞碼與走位,以達到作者的目的。作者的目的是什麼?為什麼作者要這麼做?為什麼要花時間創造人類的複製版,不去和朋友家人相處、享受他們的陪伴?因為現實永遠不夠。我們的心智渴望意義,但現實無法提供清楚明確的開頭、中間、結尾――故事做得到。我們的心智渴望不受拘束地深入了解自己,深入認識他者祕而不宣的自我,但真實的人不管內在、外在都戴著面具,有所偽裝。故事人物則不然。他們堂而皇之地登場,讓我透徹了解後離開。
事件本身沒有意義。閃電擊中一塊空地沒有意義,但擊中一位流浪漢就有意義了。當一個事件有了人物,大自然的漠然瞬間充滿了生機。
創作故事人物時,你會自然地採集不同的人性切面(你對自我的理解、對與你相似又不相似的人的理解,以及周遭人等具備的不同性格;他們有時很奇怪,有時很老套陳腐,上一秒很迷人,下一秒又令人生厭),以便創造虛構的人物。但你很清楚,你創造出的人物,和現實生活中啟發這些人物的靈感來源,兩者並不相等。雖然真實生活中的人可能會激發作者的創作靈感,但就像一個母親愛小孩的方式和愛丈夫的方式必定截然不同,作者十分清楚,在自己的故事花園裡茁壯的故事人物,和長出人物的種子,他愛這兩者的方式也大相徑庭。
那麼,好的故事人物需要「什麼樣的」創造者呢?以下是作家必須具備的十項能力。
1.品味
學會在他人的創作中辨別好壞並不難,但要能看出自己作品的缺陷,需要膽識和判斷力。這樣的膽識和判斷力來自你天生對庸俗的嫌惡,以及能鑑別乏味與有趣、了無生氣與生機勃勃的好眼力。因此,一個藝術家得具備敏銳的厭惡感
有缺陷的拙劣寫作比陳腐的角色、露骨直白的對白更嚴重。爛作品是因為作者的濫情、自戀、刻毒、自溺,以及最重要的,作者的自我欺騙,因而粗劣俗爛。相反地,務實堅毅的心智不僅能啟發你創作出真實的作品,也能引領你過上真實的人生。在自己的創作裡發現越多前述那些缺點,並懷著這 些缺點應得的嫌惡感捨棄這些毛病,你越能在自己的生命中避免這些缺陷。目光銳利的作品會展現「擾亂我們的幻象」與「幻象遮蔽的真實」兩者之間的差異,也就是揭示假象與事實的分別。這樣的作品展現了對人生的深刻洞見,好似一盞遙遠無形的智慧明燈,照亮、闡明了人的生命。因此,你讀越多優秀作者的作品,欣賞越多傑出的電影、影集、舞台劇作,你的品味就會更加開闊、深化。
2.知識
要寫出上乘的虛構作品,作者對於故事的場景、歷史和卡司,必須具備有如上帝般無所不知的了解。因此,要創作故事人物,作者得持續觀察自我、觀察周遭的人――需要灌注他對生命的所有認識。一旦察覺遺漏了某段過往,他可以搜尋腦海中最生動的記憶。此外,為了填補其中的空白,他也可以找資料研究,探索心理學、社會學、人類學、政治學等與人生相關的學科。萬一這些都不夠用,作者還可以買張票去旅行,直接去發現、探索未知。
3.原創性
極富創造力的原創需要深刻的體悟。某個觀察到的現象或許能啟發創作者,但要讓表面上看到的事物更加豐富,創作者得加入自己的獨特觀點,看到事物表面下的東西、不在那裡的東西,以及之前其他人沒察覺到、隱藏的真相。
事實上,大家以為是原創的東西,往往不過是回收再利用。「以前沒人做過這個」的想法很少是對的,會這麼想反而展現了作者的無知,不曉得其他作者過去的成果,決定自己試試看。這種「想做點什麼不一樣的」衝動,反而導致那點不一樣不只微不足道,還讓故事變糟。創新的嘗試大部分失敗在前人其實早就做過了,失敗在舊調重彈。
原創和改編並不相斥,儘管頒給原創作品和改編作品的獎項延續了這樣 的迷思。除了《暴風雨》(The Tempest),莎士比亞其他劇作都是從已存在的故事改編而成。真正的創新無關乎「做法」,而是關於「內容」――在於新事物,而不是以新做法呈現舊事物。不管是透過哪一種媒介或類型,每個故事都必須製造期待,加深風險危機,創造出人意料的結果。這是已知的既定。現代主義(modernism)和後現代主義(postmodernism)過去之所以極具原創性,是因為它們揭露之前沒注意過的題材,反轉既有的看法,並改變我們看待生命的方式。但時代不同了。除了電影產業顛覆性的特效展現了風格上的鋪張、文學創作的碎片化(fragmentation)、劇場的觀眾參與以外,最近這幾十年都沒什麼大變革。那些強攻藝術形式的技巧早已不管用。現在,前衛精神進攻的是內容,而不是形式,利用故事揭露這個世界早已學會共處的各種謊言。
4.表演的技藝
說故事結合了走鋼索高手的膽量,以及魔術師既能巧妙隱瞞又能精彩揭曉的才華。因此,作者首先要是個娛樂家。他提供讀者╱觀眾「真實」與「嶄新」的雙重刺激:首先,讓他們直接遇上危險的實情;再來,前所未見的人物登場,面對這些危機。
5.意識到讀者╱觀眾
虛構作品與現實提供的體驗差別在於品質,而非種類。讀者╱觀眾對故事人物有所回應,需要用上的理解力、邏輯推理和情緒感受力,都和他們在日常生活中運用的沒有分別。最大的差別在於,美感經驗(Aesthetic Experience)沒有大於美感經驗自身的目的。虛構的故事需要長時間、連續的專注力,最後成就情感上有意義的滿足。因此,作者形塑人物時,必須考量到人物每分每秒對讀者╱觀眾的影響力。
6.精通故事的形式
想要創作出一件藝術品,你得先真的見識過藝術品。最初的靈感來源並非他人的生命,不是你的生命,而是藝術形式本身。一個故事是一則關於生命的隱喻,一個從最少素材展現最大意義的巨大象徵。你最初接觸到的故事形式,驅使你以故事人物的內涵――在自己和他人身上發現的人性,在社會和文化中察覺到的動態價值(dynamic value)――填滿這樣的形式。
問題是:形式是內容的載體,但說到底,此二者密切相連。我們在下一章會看到,故事就是人物,人物就是故事。所以,在你能精通其中之一以前,得先將兩者分開。人物可以從故事獨立出來,從心理層面、文化層面來檢視,並賦予一個單獨的意涵。舉例來說,《絕命毒師》的主角沃特.懷特象徵墮落的創業精神。然而,一旦回到他們的故事裡,故事人物的意義可能會大大改變。所以在我看來,當你要開始創作,故事是關鍵。
7.痛恨老套
一個點子或技巧首次發想出來時,因為實在太巧妙了,大家不斷重複使用,好幾十年下來,它一次又一次被回收再利用,結果這個點子或技巧就成了老套。
熟知你創作的藝術形式的發展歷史,是創作的基本要件;欣賞藝術創作時――還有,更重要的是――當你自己創作時,具備能夠察覺陳腔濫調或老套的眼光,也是創作的必要能力。
舉例來說,英俊貌美、年輕氣盛、沉迷毒品與性事的富豪其實抑鬱又痛苦,這不是什麼新鮮題材,上千部劇作、電影、小說和歌詞都講過同樣的概念。自從史考特.費茲傑羅(F.Scott Fitzgerald, 1896 - 1940)寫出《大亨小傳》(The Great Gatsby)的蓋茲比(Gatsby)和黛西(Daisy),耽溺帶來的空虛早就成了精緻藝術(high art)或流行文化中的老套。
如果富豪是你的創作主題,請好好研究眾多類似的故事人物,不只是研究費茲傑羅所寫的人物,還有作家伊夫林.沃(Evelyn Waugh, 1903 - 1966)、劇作家諾爾.寇威爾(Noel Coward, 1899 - 1973)、導演伍迪.艾倫(Woody Allen, 1956 -)、編劇惠特.史蒂曼(Whit Stillman, 1952 -)、編劇蒂娜.費(Tina Fey, 1970 -)等人塑造的人物;以及,所有用上柯爾.波特(Cole Porter, 1891 - 1964)作詞作曲、法蘭克.辛納屈(Frank Sinatra, 1915 - 1998)歌曲的電影、劇作或電視影集,包括HBO近年推出的原創影集《繼承之戰》(Succession)。
8.道德想像力
這裡說的道德,含義比善╱惡、對╱錯還要廣。我指的是所有人類經驗裡,各種正、反面的極端,從生╱死、愛╱恨、正義╱不義、富有╱貧窮、希望╱絕望,到興奮╱無聊等等,這些形塑我們、形塑社會的元素。
而這裡說的想像力,可不只是白日夢。我指的是,作者以極富創造力的視野灌溉出來,對時間、地點和故事人物的所有認識與理解。作者想像筆下世界裡人物的整體面貌時,他的價值觀必定會引導他辨識哪些元素很重要、哪些很瑣碎。
作者的價值觀造就了作者對生命的獨特看法,以及對正、反特質整體樣貌的獨特觀點。什麼樣的事物值得我們為它而活?什麼樣的事物值得我們為它而死?作者的答案顯示他的道德想像,也就是說,為了設想更深刻、更複雜的人物,他有辦法挖掘人類經驗裡各種對立面的能耐。
我關心的不是主日學強調的道德成規,而是創造、打磨故事人物的作者應該具備的想像力,對價值觀探究十分敏銳的想像力。你會在形塑你之所以為你、最核心的存在本質中,找到你的道德想像。成就你的事物,會相應地成就你的創作。
9.最好的自我
不創作的時候,作者可能就是作者通常會有的樣子:一個有缺陷、有困擾的靈魂,討人厭又難相處。然而,一旦他坐下來創作,轉變就發生了。當他把手放在鍵盤上打字,就成為最睿智、最敏感的自己。他的才華、專注力,還有最重要的,他的誠懇正直,都達致最高的水準。
這個盡可能最好的自我,會將自己最真實的洞見寫進故事人物裡。
10.認識自我
針對古希臘劇作家索福克里斯(Sophocles)的箴言「認識你自己」(Know thyself),三位知名作家的反應如下。歌德(Johann Wolfgang von Goethe, 1749 - 1832)說:「認識你自己?如果我了解自己,我大概會落荒而逃。」安德烈.紀德(André Gide, 1869 - 1951)表示:「一隻想了解自己的毛毛蟲永遠不會變成蝴蝶。」契訶夫(Anton Chekhov, 1860 - 1904)則這麼說:「我對人性所有的理解,都來自於我自己。」我相信這三位對自己都有深刻的認識,但契訶夫最不憤世嫉俗,眼睛也最雪亮。他明白,我們所有人終究都是孤獨地活著。
雖然我們會與所愛或所恨的人建立人際關係,雖然我們能仔細觀察研究我們身處的社會,但唯一的真相是,我們無法像認識自己一樣,認識其他人。在科技能讓我們活在他人的意識裡之前,大家都得隔著一段距離,獨自一人身在自己的意識裡,解讀他人表情呈現的種種跡象。人終究是孤獨的。
所有傑出的人物創作皆始於自我認識,終於自我認識。不管作者如何想像自己的本質――有著潛伏在一長串公眾形象背後、不為人知的自我,或是有著任憑現實不斷變化、都不會改變的自我――他都是獨立完整且與眾不同的。根據這份核心的自我認識,作者必須推演出筆下人物內在的變化。換句話說,每個人只擁有自己,這是唯一與自己毫無隔閡的心靈。因此,所有傑出的人物塑造皆始於自我認識,終於自我認識。
不過,諷刺的是,儘管大家都明顯不一樣――有著年齡、性別、基因、文化背景的差異――我們又何其相似。我們的相仿大過相異。我們都要活過相同的經歷:體會愛的喜悅、死的恐懼。因此,你可以確定,不管自己腦中閃過什麼樣的想法或感受,對於街上迎面走來的路人來說,在特定的時間點、以獨特的方式,他們腦中也閃過同樣的想法或感受。
你越能參透自我的謎團,便越能感知你筆下人物具備的人性,你的故事人物也越能展現你對人性的體悟。最終,你的故事人物會在有同感的讀者╱觀眾心中,引起迴響。而且,當大家閱讀、觀賞你的作品,他們也會對自己有更多發現,因為你的故事人物是根據你的特質發展出來的,這些特質對他們來說很新鮮。
我會在第五章探究「進入人物」(writing in-character)的寫作技巧,討論如何將你的內心世界轉化成故事人物的內心世界,好讓你對自己筆下的人物,和你對自己一樣都非常了解。
最後提醒
失敗的故事人物展現了不自然、不像樣的人;老套的故事人物展現了他人偏好的人物樣貌;獨特的故事人物展現了我們偏愛的人物樣貌;引起共鳴的故事人物展現了我們是什麼樣的人。
日常生活中,我們不允許那些可能造成危害但滿足自己的行為,例如復仇,於是我們狼吞虎嚥地從故事裡得到各式各樣的滿足。我們要故事帶我們到不同的世界裡,然而,是故事人物化身為駕駛員,載著我們抵達憑一己之力到不了的遠方;是同理心化作燃料,驅動我們每一趟想像的旅程。
好幾百年累積下來的故事創作提供了各式各樣複雜的人物,這些人物遠超過我們一生中會遇見的人,而且能讓我們對實際遇見的人有更深刻的認識。而且,因為比起真實的人,我們更理解故事人物,所以我們很少以喜愛故事人物的方式,去喜愛真實的人。我們對故事人物的喜愛,也遠勝過對真實人類的喜愛。這沒什麼好意外的,畢竟我們無法非常了解真實的人,即便是最親近的親朋好友。不過,如果你不相信我所說的,如果你不覺得虛構比真實更好,你最好重新考慮一下自己的職業選擇。
主題書展
更多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