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一貫別傳(簡體書)
滿額折

一貫別傳(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25 元
定價
:NT$ 150 元
優惠價
87131
領券後再享86折起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可得紅利積點:3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一貫別傳》,作者為明代末期著名高僧吹萬廣真。“一貫”者,是作者認為儒道佛三教的道是一以貫之的;“別傳”者,即表明作者當於三教經典的文字語言之外尋求其真義的追求。該書是吹萬廣真以禪宗的立場和觀點理解儒道佛三教的經典並對其進行有機整合的結晶。本書以《嘉興藏》(新文豐版)為底本,對原稿中漫漶之處參考其他禪籍做了確認和修訂,並收錄了吹萬廣真的《釋教三字經》《吹萬行狀》,及作者近年來對吹萬廣真的研究論文,以便讀者更好地了解吹萬廣真禪師的生平和思想。

作者簡介

聚云吹萬禪師(1582—1639),諱廣真,俗姓李,僰道宜賓(今四川省宜賓市)人,被譽為明代巴蜀僧。吹萬廣真著述宏富,有《一貫別傳》《古音王傳》《恣夏草》《說樂正論》《文字禪那》等二十余種。現存《聚云吹萬真禪師語錄》《吹萬禪師語錄》《一貫別傳》《古音王傳》《釋教三字經》。吹萬禪師的禪學思想會通三教,思想來源廣博,《一貫別傳》保存了吹萬禪師的主要禪學思想,對《大學》《中庸》《論語》《孟子》等儒家經典、《道德經》《南華經》《文始真經》等道教典籍及《楞嚴經》《法華經》《華嚴經》等多種佛經予以禪學解讀,遵循三教“一貫傳心”之旨,以一“心”會通三教,將儒家仁者心德、玄宗無為之道與釋家空性相論,倡導三教合一的圓融之道。

韓煥忠,現為蘇州大學宗教研究所所長、哲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研究中國佛教天臺宗、華嚴宗及儒道佛三教關係。長期對不同宗教與文化之間的交流與對話保持著濃厚的興趣,主持國家社科基金後期資助項目“佛教四書學研究”等課題,出版專著有《天臺判教論》《華嚴判教論》等。

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儒家、佛教和道教鼎足而立,是三個主要的組成部分。它們在相互排斥的同時又相互吸收,共同豐富和發展了中華民族的文化。

佛教本是從印度傳來的外來宗教。然而它在中國這塊遼闊豐饒的具有悠久歷史文化的國土上傳播,經過漫長歲月,已經與中國傳統文化和宗教習俗密切結合,演變成中國的民族的主要的宗教。隋唐時期具有民族特色的佛教宗派的創立,標志著佛教中國化歷程的基本結束,此後進入中國佛教的持續發展時期。在這些佛教宗派中,天臺宗、華嚴宗和禪宗是富有民族特色的宗派。在它們的蘊含深刻哲學思辨內容的教義理論中,有說色空、色心和體用相即的宇宙存在論,有論善惡、凈染的心性論,有講出世不離世間的修行解脫論,有用以溝通色空、色心和體用的“不二”的方法論……這些在中國歷史文化領域,特別在哲學思想領域都產生過極為深遠的影響。研究中國歷史文化,研究中國哲學思想都離不開對佛教的考察和研究,這早已成為人們的共識。

禪宗雖奉北魏時期來華的印度僧菩提達摩為初祖,但從歷史真實情況考察,實際創立者應是被後世禪宗奉為四祖、五祖的道信(580~651)和弘忍(601~675)。在弘忍去世之後,他的門下形成以神秀(約606~706)及其弟子普寂(651~739)為代表的北宗,以惠能(638~713)及其弟子神會(668或686~760)、行思(671~740)、懷讓(677~744)為代表的南宗。在“安史之亂”(755~763)之後,北宗逐漸衰微以至湮滅無聞,而南宗迅速傳遍大江南北,日益昌盛,並在唐末五代形成禪門五宗臨濟宗、溈仰宗、曹洞宗、云門宗、法眼宗。進入宋代,臨濟宗又分成楊岐、黃龍二派。兩宋是禪宗發展的鼎盛時期,它一躍而成為中國佛教宗派中的主流派,在當時的社會各個階層和文化思想領域都有很大的影響。此後,中國儒、釋、道三教日益會通融合,佛教內部各宗也互相融通,禪宗與凈土念佛信仰的結合為密切,以至形成“念佛禪”。

禪宗雖標榜“以心傳心,不立文字”,但從實際情況來看,它的文字著述多,形式多種多樣。其中以禪法語錄多。記錄惠能生平事跡和言教的語錄有《六祖壇經》,記錄神會生平事跡和言教的語錄有《菩提達摩南宗定是非論》等,此後懷讓、馬祖、懷海、希運以及禪門五宗的創始人義玄、靈祐和慧寂、良價和本寂、文偃、文益,後世各宗著名禪師幾乎都有語錄行世。語錄有別集,有合集。在語錄集子中既有禪師在開堂、上堂、小參、普說等各種場合的說法記錄,也有師徒間的答問,有對前人公案的評說拈古,有評述這些公案的偈頌頌古,有代前人回答質詢的代語,有在前人答語之外另作答語的別語,還有書信、法語、序跋、碑銘、題贊、札記、遺表等。在語錄中,有貼近當時民眾的通俗白話,有含意清麗玄遠的詩偈;在語錄外,有卷帙浩繁的史傳,包括以語錄為主的燈史,以記事為主的傳記,按編年記述的通史。此外,還有論議、雜著、清規等。這些數量龐大的禪宗文獻,無疑是我國寶貴的文化遺產。

我國在20世紀70年代末實行改革開放政策以後,隨著社會科學界對宗教研究的深入展開,在對佛教文獻的研究和整理、出版方面也取得很大的成績,為從事佛教研究的人員和社會上廣大讀者提供了不少經過校訂注釋的有價值的佛教參考資料。然而在大量佛教文獻面前,為研究者和讀者使用方便,有必要按類別選擇其中重要的文獻進行研究和整理,分階段地作校勘、標點和注釋出版。

現在奉獻在諸位面前的《中國禪宗典籍叢刊》是一套中國禪宗系列的文獻選編。其中收錄了中國禪宗的部分重要史書、語錄和清規等文獻,皆請學者依據較好的版本作了校勘、分段和標點,並且一律改用現在通用的簡化字體。雖然所收文獻的數量不是很大,但在目前公開出版的禪宗著述較少的情況下,這一套叢書的出版一定會給從事佛教禪宗研究和中國哲學、文史研究的學者和廣大讀者以不少方便。我們深知做好此項工作並非易事,希望邊工作邊改進,謹望讀者今後經常給我們提出建議,不吝賜教,以便把這一工作做得更好。

 

楊曾文

1998年2月9日

 

目次

點校按語

自 序

小 引

 

卷 一

儒 宗

«易 經»

«學»«庸»

«論 語»

«孟 子»

 

卷 二

玄 宗

«道德經»

«南華經»

«文始經»

 

卷 三

釋 宗

«心 經»

«金剛經»

«彌陀經»

«四十二章經»

«維摩經»

«楞伽經»

«圓覺經»

 

卷 四

«楞嚴經»

 

卷 五

«法華經»

«華嚴經»

 

吹萬跋

慧澤跋

 

附編一

釋教三字經

吹萬禪師行狀

 

附編二

吹萬廣真與«一貫別傳»

吹萬廣真對儒家經典的禪學解讀

吹萬廣真對«老子»的禪學解讀

吹萬廣真對«莊子»的禪學解讀

吹萬廣真對«華嚴經»的禪學解讀

主要參考書目

書摘/試閱

卷 一

儒 宗

盤古氏由一炁而繼天地, 曰人。 人既生矣, 所謂範圍天地,曲成萬物, 而造化在我, 故庖羲氏得之而畫八卦, 烈山氏得之而著《連山》, 軒轅氏得之而作《歸藏》。 迨乎示厥中於放勛, 無法之法已贅? 析精一於玄德, 非相之相全弘。 嗣後禹洛、 湯銘、 文易、 箕疇, 皆從這一炁源頭, 暢達而為華梵正譯耳。 復有一貫傳心, 守約標於曾子; 浩然養氣, 盡性倡自子思。 此又轉語心為四卷, 易曇華為一指也。 若漢之董與楊, 唐之韓昌黎, 道學中之文章也。 宋之周與程, 明之王陽明, 文章中之性理也。 彼夫濂溪立主靜之旨, 陽明闡良知之妙, 實原始反終而契死生之說者。 至若復五太於未形, 歸二儀於無體, 吾不得而知, 請問諸古皇先生。

 

《易 經》

伏羲八卦原 (此言理也, 然理中含有數)

古者庖羲氏見河馬出圖, 仰觀象於天, 俯觀法於地, 觀鳥獸之文, 與地之宜, 近取諸身, 遠取諸物, 於是始作八卦, 以通神明之德, 以類萬物之情, 故初畫一爻以象太極, 其數為奇, 即天開於子也。 再畫一爻以象地, 其數為偶, 即地辟於丑也。 三畫一爻以象人, 即人生於寅也。 蓋三畫成而為乾, 故謂之乾三連也。然古以一畫象太極, 其次象兩儀, 今曰象太極者, 即天開於子者, 何也? 謂天一太極也, 地一太極也, 人一太極也, 三才合一太極也。 故曰立天之道曰陰與陽, 即天得一以清也; 立地之道曰柔與剛, 即地得一以寧也; 立人之道曰仁與義, 即人得一以靈也。

三畫既成乾矣, 數亦為奇, 有奇必有偶, 兼三才而兩之, 三才即天、 地、 人, 兩者即三才中之兩也, 即陰陽、 柔剛、 仁義也。 陰陽、 柔剛、 仁義, 其位有六, 故重三畫而成六爻, 斷三畫而成坤, 故謂之坤六斷也。 以卦言之, 則乾象天而坤象地, 乾為父而坤為母。 既有天地必有萬物, 既有父母必有男女, 蓋萬物男女必自天地父母、 陰陽變化、 剛柔錯綜所成。 夫錯者, 陰陽交互也; 綜者, 陰陽顛倒也。 始則乾家錯一爻於坤之初, 則坤變而為震, 作乾家之長男; 坤家錯一爻於乾之初, 則乾化而為巽, 作坤家之長女。 次則乾家錯一爻於坤之中, 則坤變而為坎, 作乾家之中男; 坤家錯一爻於乾之中, 則乾化而為離, 作坤家之中女。 三則乾家錯一爻於坤之上, 則坤變而為艮, 作乾家之少男; 坤家錯一爻於乾之上, 則乾化而為兌, 作坤家之少女。 故曰乾生三男,坤生三女, 總成六子也。 其顛倒者, 即乾之初爻顛於坤之上, 坤則變而為艮; 坤之初爻顛於乾之上, 乾則化而為兌。 乾之上爻倒於坤之初, 坤則變而為震; 坤之上爻倒於乾之初, 乾則化而為巽。 此所以天地變化、 陰陽升降也。

天有太陽、 太陰, 少陽、 少陰; 地有太柔、 太剛, 少柔、 少剛。 太陽為日, 太陰為月, 少陽為星, 少陰為辰; 太柔為水, 太剛為火, 少柔為 [土], 少剛為石。 日為暑, 月為寒, 星為晝,辰為夜, 水為雨, 火為風, [土] 為露, 石為雷。 天之寒暑、 晝夜, 變物之情性、 形體; 地之風雨、 露雷, 化物之飛走草木。 是故震為雷, 巽為風, 離為火, 坎為水, 艮為山, 兌為澤, 故曰天地定位, 山澤通氣, 雷風相薄, 水火不相射, 八卦相錯, 數往者順, 知來者逆, 然後萬物所以生也, [庖] 羲氏之觀圖畫卦者如是。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131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