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價
:NT$ 360 元優惠價
:79 折 284 元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採購期約4~10個工作天)
下單可得紅利積點:8 點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書摘/試閱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你跟你媽一個樣,都很不檢點!」
「如果我消失了,他是不是就可以離婚?」
「我不敢生病、不敢有意外,面對這個家真的好累……」
幸福人家都很相似,不幸人家的苦難卻各不相同
但親愛的這不是你的錯
我會接住你,陪你找回自我存在的價值
人的一生,處處都是關卡,
有些關,一咬牙就能闖過;有些關,卻終其一生死卡著。
而留在心中的傷,總在你快遺忘時,又有意無意地出現,
彷彿提醒著你不該快樂,不得不時刻惶恐。
⦁ 你不必總是充滿正能量
有「心靈擺渡人」之稱的作者,
在長年以來的諮詢服務中,看遍了各種各樣的人生傷痛,
她擅長以心理學專業,為廣大迷茫群眾指點迷津。
她表示,無論這些傷痛是來自何處,
請允許自己好好悲傷、好好憤怒,
真實地面對所有情緒感受。
⦁ 解決不了的問題,擱著也無妨
有些傷,不一定是某個人造成的,
更多的是,來自我們無力選擇的環境;
有些傷,不是時間久了就會好,不必急著解決,
你可以做的是「創造」一個新的人生腳本,
活出被自己遺忘的自我價值。
記得,有陰影的地方就有光,你不是無路可走。
――本書特色――
⦁ 書中皆為真實個案,已做好隱私處理。
⦁ 溫柔之中的理性之筆,不僅懂你所苦,也給予專業建議。
⦁ 溫度與力量兼具的同理式解答,伴你踏上內心療癒之旅。
――專業推薦――
⦁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 夏一新/身心精神科醫師
⦁ 魏瑋志(澤爸)/親職教育講師
⦁ 蘇益賢/「心理師想跟你說」共同創辦人
(依姓氏筆畫排序)
⦁ 允許自己被接住,然後學著接住自己
現在的你或許是個大人了,
但別忘了,在浩瀚宇宙裡,你也只是一個需要被理解的孩子。
請允許自己被接住,進而學會接住自己吧,
最重要的是,別讓心中的傷疤代代相傳。
改變只能來自自己,你可以學著這麼做:
⦁ 去除父母神格化,寬容接納自己。
⦁ 相信你就是你,不是任何人的翻版。
⦁ 不要獨自承受,向外求救並不可恥。
⦁ 只有自尊自愛,才能迎來他人善待。
⦁ 隱忍換不來圓滿,該反擊就別不吭聲。
⦁ 全無防人之心,不是無畏,而是無知。
⦁ 比不幸更不幸的,就是一味美化不幸。
⦁ 無論自己有多苦,都不是傷害他人的藉口。
……
祕密分享後,就成了往事;
悲傷寫完後,就成了治癒;
問題梳理後,就成了禮物。
看見他人,遇見自己,
也許你的人生一手爛牌,但你並不孤單。
本書以31封書信往來,陪你走過那些徬徨不安的時刻。
黑夜漫長,但終會迎向黎明。
「如果我消失了,他是不是就可以離婚?」
「我不敢生病、不敢有意外,面對這個家真的好累……」
幸福人家都很相似,不幸人家的苦難卻各不相同
但親愛的這不是你的錯
我會接住你,陪你找回自我存在的價值
人的一生,處處都是關卡,
有些關,一咬牙就能闖過;有些關,卻終其一生死卡著。
而留在心中的傷,總在你快遺忘時,又有意無意地出現,
彷彿提醒著你不該快樂,不得不時刻惶恐。
⦁ 你不必總是充滿正能量
有「心靈擺渡人」之稱的作者,
在長年以來的諮詢服務中,看遍了各種各樣的人生傷痛,
她擅長以心理學專業,為廣大迷茫群眾指點迷津。
她表示,無論這些傷痛是來自何處,
請允許自己好好悲傷、好好憤怒,
真實地面對所有情緒感受。
⦁ 解決不了的問題,擱著也無妨
有些傷,不一定是某個人造成的,
更多的是,來自我們無力選擇的環境;
有些傷,不是時間久了就會好,不必急著解決,
你可以做的是「創造」一個新的人生腳本,
活出被自己遺忘的自我價值。
記得,有陰影的地方就有光,你不是無路可走。
――本書特色――
⦁ 書中皆為真實個案,已做好隱私處理。
⦁ 溫柔之中的理性之筆,不僅懂你所苦,也給予專業建議。
⦁ 溫度與力量兼具的同理式解答,伴你踏上內心療癒之旅。
――專業推薦――
⦁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 夏一新/身心精神科醫師
⦁ 魏瑋志(澤爸)/親職教育講師
⦁ 蘇益賢/「心理師想跟你說」共同創辦人
(依姓氏筆畫排序)
⦁ 允許自己被接住,然後學著接住自己
現在的你或許是個大人了,
但別忘了,在浩瀚宇宙裡,你也只是一個需要被理解的孩子。
請允許自己被接住,進而學會接住自己吧,
最重要的是,別讓心中的傷疤代代相傳。
改變只能來自自己,你可以學著這麼做:
⦁ 去除父母神格化,寬容接納自己。
⦁ 相信你就是你,不是任何人的翻版。
⦁ 不要獨自承受,向外求救並不可恥。
⦁ 只有自尊自愛,才能迎來他人善待。
⦁ 隱忍換不來圓滿,該反擊就別不吭聲。
⦁ 全無防人之心,不是無畏,而是無知。
⦁ 比不幸更不幸的,就是一味美化不幸。
⦁ 無論自己有多苦,都不是傷害他人的藉口。
……
祕密分享後,就成了往事;
悲傷寫完後,就成了治癒;
問題梳理後,就成了禮物。
看見他人,遇見自己,
也許你的人生一手爛牌,但你並不孤單。
本書以31封書信往來,陪你走過那些徬徨不安的時刻。
黑夜漫長,但終會迎向黎明。
作者簡介
劉娜
心理諮詢師、情感專欄作者、自媒體人。能寫親情、愛情故事,也會寫親子教育觀點,被讀者稱為「心靈擺渡人」。擅長以專業心理學知識和生活經驗,理性且透徹地分析各種負面情緒的根源,並傳授具體的解決之道,幫助迷茫的人重新找回生活的勇氣,活出通透的自己。
心理諮詢師、情感專欄作者、自媒體人。能寫親情、愛情故事,也會寫親子教育觀點,被讀者稱為「心靈擺渡人」。擅長以專業心理學知識和生活經驗,理性且透徹地分析各種負面情緒的根源,並傳授具體的解決之道,幫助迷茫的人重新找回生活的勇氣,活出通透的自己。
目次
序言/當你徬徨不安時,我在
PART I 以愛之名的隱形束縛
你就是你,不是誰的翻版
拉去完美標準,爸媽也是平凡人
不想被掌控,就證明你能更好
不願被親情綁架?你當然有權拒絕
我是你的孩子,不是你的面子
不離不棄,是道德情操還是真愛?
醒醒吧,沒人該對你無怨無悔地付出
他的沒有擔當,都是你寵出來的
結束的是婚姻,而不是親子關係
PART II 欲被滿足的有毒幻覺
無條件的縱容,換不來同等尊重
失控的親密關係,是一種病
他的未來沒有你,就是因為不愛你
你若不想玩火,怎能讓他有機可趁?
PART III婚內孤獨的幸福殘影
真正愛你的人,不會拿你當備胎
只有你先幸福,你的孩子才能幸福
草率選擇,就要為結果勇敢買單
決定不回頭,就要說到做到
互不打擾,才是成熟大人的分手方式
老夫老妻,還是需要表達愛
暫時忘不了也無妨,傷心值得好好消化
善良要有底線,別讓隱忍壯大了暴力
愛一個人,就要看見他的過去
偽單親媽媽,更該和另一半好好溝通
PART IV刻意壓抑的自我認同
敢於認命,才能改變命運
過於懂事的孩子,最容易輕忽自己
你不差,沒必要自卑
你為什麼不好好憤怒?
真正長大成人,是當你學會了釋懷
婆婆是遠方的客人,丈夫是身邊的愛人
孩子生病,不是媽媽的錯
光是想想,改變不了現況
PART I 以愛之名的隱形束縛
你就是你,不是誰的翻版
拉去完美標準,爸媽也是平凡人
不想被掌控,就證明你能更好
不願被親情綁架?你當然有權拒絕
我是你的孩子,不是你的面子
不離不棄,是道德情操還是真愛?
醒醒吧,沒人該對你無怨無悔地付出
他的沒有擔當,都是你寵出來的
結束的是婚姻,而不是親子關係
PART II 欲被滿足的有毒幻覺
無條件的縱容,換不來同等尊重
失控的親密關係,是一種病
他的未來沒有你,就是因為不愛你
你若不想玩火,怎能讓他有機可趁?
PART III婚內孤獨的幸福殘影
真正愛你的人,不會拿你當備胎
只有你先幸福,你的孩子才能幸福
草率選擇,就要為結果勇敢買單
決定不回頭,就要說到做到
互不打擾,才是成熟大人的分手方式
老夫老妻,還是需要表達愛
暫時忘不了也無妨,傷心值得好好消化
善良要有底線,別讓隱忍壯大了暴力
愛一個人,就要看見他的過去
偽單親媽媽,更該和另一半好好溝通
PART IV刻意壓抑的自我認同
敢於認命,才能改變命運
過於懂事的孩子,最容易輕忽自己
你不差,沒必要自卑
你為什麼不好好憤怒?
真正長大成人,是當你學會了釋懷
婆婆是遠方的客人,丈夫是身邊的愛人
孩子生病,不是媽媽的錯
光是想想,改變不了現況
書摘/試閱
拉去完美標準,爸媽也是平凡人
娜姐:
您好。
論年齡,我應該叫您阿姨。我今年十六歲,目前高一,現在已經開學了。我上的是明星學校,這表示我的成績還不錯,但這次開學後,我總是失眠流淚,無法專心。
實話告訴您,在疫情期間我才知道,爸爸早已背叛媽媽,還和別的女人生了孩子,那個孩子已經兩歲了。
在這之前,他們兩個聯合起來,用各種謊話欺騙我。特別是我爸,我那麼敬重、相信他,也一直很愛他,現在想起他說的那些愛我的話、那些仁義道德觀念,就覺得非常荒謬。像他這樣背叛婚姻的人,有什麼資格說那些大道理?又有什麼資格教育孩子?
媽媽早就知道爸爸出軌的事,但她卻總是以「出差」、「外調」的藉口,當作爸爸不回家的理由,甚至還偷偷上網買禮物,謊稱是爸爸出差時特別買給我的。爸爸這樣傷害她,她竟然還充當他的幫兇,她為什麼不離婚,不和爸爸鬧翻?這也太虛偽了吧!
我勸她離婚,她說,她不想讓我沒有家。我說,沒有爸爸,我們兩個的家也是家。我媽聽了就只會哭,說她為爸爸付出太多,她不甘心就這樣拱手讓給別人。問題是,她不讓給別人,別人不也還是搶走他了嗎。
這幾天,我的腦袋裡總是冒出各種不好的念頭:一下子希望自己不要出生在這個家裡;一下子覺得要是沒有我,媽媽就會離婚了吧;一下子又覺得自己將來大概也不會結婚生子,愛情和婚姻真是太讓人失望了。
這些消極的念頭不停在我腦海中盤旋,可想而知我的期中考也搞砸了,甚至連週末我都不想待在家。
我好像一直走不出去這些負面的念頭。我該怎麼辦?您會回信給我嗎?
感謝信賴。回答問題之前,先說說我自己的家庭。
我的父母是沒讀過什麼書的農民。在我爸爸十多歲時,我爺爺就因為饑荒餓死了。幾年後,奶奶也不幸患病去世。父母的過早雙亡,讓失去靠山的我的爸爸,養成了猶豫不決和過度謹慎的性格。他總是與人為善,但難免懦弱退讓;他習慣委曲求全,總是犧牲自己;他一生都愛面子,於是活得很累。
爸爸這種膽小怕事的性格,讓媽媽相當不滿。我媽對我爸的攻擊,又總是傳到我們兄妹倆的耳裡,讓我們在「不滿又可憐爸爸,害怕又討好媽媽」的極端情緒中,走過很多年。
後來,我外出求學、成家,在歲月流轉和人事歷練中,從猶豫不決變得乾脆果斷,從愛抱怨控制,變得平和坦然,掙脫了爸爸的懦弱性格,也走出了媽媽的否定慣性,並且在他們生病恐懼、衰老無助時,反哺給他們足夠的安全感,也漸漸懂得了一個道理:父母也是原生家庭的受害者,所以在他們的情感電池裡,充滿了創傷的電量。
由於時代的局限和生活重擔,他們沒有途徑去瞭解自己行為背後的緣由,以致不知不覺中,成為孩子的加害者。但這不意味著,他們的傷害就是對的。如何從這種傷害裡走出來,才是我們要面對的。
⦁ 父母去神化,是孩子長大的第一步
孩子長大成熟的標誌之一,就是不再用神聖而完美的標準去衡量自己的父母。
當一個孩子把父母從神壇上趕下來,當作有血有肉的人來看待時,他才算真正長大了。但要做到這一點,並不容易。一方面,父母是孩子的天地,孩子把自己所有美好的想像,都投射到父母身上,認為他們就應該品德高尚、完美無缺。另一方面,不少父母故意藏起缺點和脆弱,在孩子面前樹立權威。
孩子的期待和父母的隱藏,讓彼此得真實距離愈來愈遠。直到有一天,成長中的孩子一不小心看見父母真實的模樣,從神化的幻覺,跌落進醜化的恨意,或傷害自己,或重塑認知。
孩子,從這一點上來說,發現爸爸出軌、發現他們婚姻有問題、發現他們都並非像自己想像般完美,反而是你成長的契機。你長大了,有自己的發現和思考了,有自己的鑒別和理解了,才洞穿了父母貌合神離的婚姻。
當然,爸爸背叛媽媽,另外成家,還生下孩子,卻瞞著即將成年的你,這肯定是他的錯。你對他感到失望,是他辜負你的信賴應該受到的懲罰。但我希望情緒混亂的你,能分清這樣兩個事實:
第一,爸爸的錯,是他自己的,不是你的。你是他的孩子,但不必為他的錯誤買單,進而覺得自己也是糟糕的。
第二,他背叛家庭,愛上別人,有了另一個孩子是真的。但之前包括現在,他對你的愛和教育,也是真的。
學會客觀地看待父母,進而寬容地接受自己。這是你從這件事上得到的第一個禮物。
⦁ 不攻擊自己,才能看清媽媽的委屈
孩子的善良,就在於對弱小抱有天然的悲憫。面對出軌的爸爸,我想一百個孩子中,九十九個都會選擇站在媽媽這邊,除了因為媽媽是孩子的母體,還有一個重要原因是,孩子覺得媽媽是受害者。
很多時候,正是孩子如此體恤維護媽媽,反而讓媽媽不願懲罰爸爸,不願離婚。因為,對於一個母親來說,如果能給孩子一個完整的家,她寧可犧牲自己。這種想法是需要反思的:媽媽委屈了自己,孩子是感受得到的;媽媽不幸福,孩子也是看得出來的。
就像你們家,爸爸的問題絕非一天兩天,媽媽也早已知道真相,但她這個受害者,之所以配合肇事者演雙簧欺騙你,當然有她愛你,害怕你知道真相後無法接受的原因(你今天的來信也證明了這一點),但更大程度上,是媽媽自己不願放手。
是的,孩子,媽媽承受這麼大的傷害,依然不願離婚,是因為她自己不願放手,不願眼睜睜地看著,自己愛了這麼多年的男人,就這樣走丟。
所以,你不要把媽媽的眼淚和委屈全都攬到自己身上,覺得她都是為了你在承受。她是為了你,但更為了她自己的執念。不幸的是,她至今也未必知道,她的執念正傷害著你,讓你在不能切割的混亂關係裡,無法自處。
不管最終媽媽選擇放手,還是繼續這樣耗下去,願你都能懂得,你是媽媽的孩子,但從不是媽媽的累贅。媽媽作為一個成年人,她的所有決定都是她自己的選擇。這是這個事件送給你的第二個禮物。
⦁ 努力成長,才能治療疼痛的傷
你的來信中充滿控訴,我看到的卻是一個受傷的少年,在知道真相後,對父母滿滿的愛。
你愛著爸爸,所以對他的背叛和傷害才這麼失望、痛心;你愛著媽媽,所以對她的懦弱和隱忍才這麼心疼。是的,孩子,即便知道了父母婚姻的問題,依然抵擋不了你愛他們,這才是一切煩惱的根源。
但我們都無法回到過去,按下重啟鍵,讓父母不犯錯。我們只能邁向未來,打開前進鍵,讓自己做得夠好。所以,從今天起,願你給自己三個定力:
第一,不摻和父母的婚姻,要分要合隨他們。同時,拒絕當他們情緒的垃圾桶。不管誰向你訴苦,只要你不想聽,都有權利拒絕。
第二,不學父母最壞的樣子懲罰自己,也別用他們不幸的樣子定義人間。當你長大,見過足夠多的人後,也終將知道,很多長情而努力的人,都有溫馨而質樸的幸福。
第三,好好學習,緩慢進步,永遠是最好的路。這段時間因為情緒問題,你無法安心學習,成績退步了。不要怕,希望你看到這封信後,給自己耐心和時間去消化這件事,理清思路,然後回到學業中,以今天比昨天專注五分鐘的目標,小步慢跑,穩步追趕。相信你有很好的底子,也一定有可期的明天。
孩子,這封長信的最後,很想和你分享一句話:遭受原生家庭之傷,不是我們的過錯,但走出原生家庭之傷,卻是我們的責任。
突圍原生家庭的路,從來不是重演悲劇的報復之路,而是看清父母犯了什麼錯,以及錯在哪裡的認知之路;是在一路奮戰中,讓逐漸強壯的自己,擺脫父母的控制,豐滿自己的羽翼,把責任的權杖悄悄從他們身上,移到自己手中,築就自己的成長之路。
你為什麼不好好憤怒?
娜姐:
我一歲時,爸爸出了工傷事故,已經不在了。身邊的人都要我懂事,不然媽媽也要走了。我五歲時,被媽媽帶著改嫁。第一個繼父脾氣暴躁,喝醉酒就愛打人,不知道媽媽為什麼會看上他。
我十歲那年,他性侵了我,還威脅我不能告訴別人。我很不舒服,最終還是告訴媽媽,媽媽掙扎了好久,才和他離婚。這件事除了媽媽,至今都沒有人知道。我仍然記得離婚那天,他還把媽媽打了一頓,媽媽是頭上帶著傷牽著我離開他的。我十四歲時,
媽媽又改嫁了。第二個繼父是個脾氣很好的人,對我和媽媽都好,雖然只開了一家小店,但人真的很善良。他不能生育,就把我當親生女兒看待,還培養我讀大學。
我讀大三時,媽媽得了乳腺癌。真是個不幸的消息。媽媽非常恐懼,常常半夜醒來大哭。雖然做了手術,繼父也盡心盡力照顧她,但病情惡化得太快,我大學畢業後一年,媽媽就走了。
哎呀,我都不願和別人說這些往事,總怕聽到的人太悲傷。說點開心的事吧。
二○一七年我大學畢業,如願考上了公務人員,也算上天眷顧。但是我的感情一直都很不順。我和大學時喜歡的男孩相隔兩地,後來他出軌,最終分手。或許我也有很多地方做得不好。工作後,我談過三段戀愛,最
後他們都像初戀那樣離我而去。
我不是隨便的女孩,對他們每一個都非常好。其中一個男孩,家庭條件不好,我每個月省下一半的薪水給他,但他還是陷入了貸款陷阱,欠下幾十萬。我沒有能力幫他,今年勞動節前他也和我分手了。
我已經失眠很久了,看了醫生後被診斷為憂鬱症。其實我在同事和同學眼裡,都是樂觀開朗的人。大學同學說,我是班上最陽光的那個人。就連我的主管也說,我是辦公室最有正能量的年輕人(嘻嘻嘻,這不是自誇,
是真的呢)。
繼父是我現在唯一的親人,他沒有讀過什麼書,我也不能每件事都告訴他。但我想我會好好待他的,就像對親生父親那樣。
娜姐,你覺得我的病會好起來嗎?還有,我能找到屬於自己的愛情嗎?
感謝信賴。
我很想鑽進信裡,握著你的手,盯著你的眼睛,問你:親愛的,你為什麼不會憤怒?
你為什麼不憤怒,意外奪走了你的生父?你為什麼不憤怒,第一任繼父侵害你的身體和心靈?你為什麼不憤怒,剛剛成年就失去最愛的母親?你為什麼不憤怒,自己全心全意去對男友,他們卻一個個都離開你?
你不僅不憤怒,還故意用輕鬆的口氣,講述這些不幸且疼痛的過往,試圖用輕描淡寫的樂觀,去粉飾至今仍影響你的哀傷,只為了讓聽到的人不那麼悲傷。
你處處隱藏自己的感受,用虛假的自己去迎合他人,在乖巧和討喜中維持和平的做法,讓人心疼。這也是你最重的病。
⦁ 比不幸更不幸的,是一味美化不幸
這些年,不管是影視劇或網路,都在談「原生家庭之傷」。
那是被我們藏進潛意識裡的一個潘朵拉的盒子;是小時候為了活下去,不敢向大人表達內心悲痛、羞恥和恐慌的我們,在日復一日的掩飾中,最終活成分裂、痛苦和患病的自己的過程;是承受生活重擔和情感變故的父母,在不知不覺中傳遞給我們的消極信念,讓我們長大成人後,還誤以為自己的存在是一種錯誤;是幼年時不被看見的情感,在成年後化身成加倍的情感債務,讓我們在一次次刻骨銘心的償還中,體會到的絕望和疼痛。
成長就是長大的我們重訪童年,勇敢打開那個潘朵拉的盒子,以今日的自己,將過往的自己解救出來,大聲告訴他:「我來救你了,今後你只要做真實的自己就好。」
你自幼在家庭變故中輾轉流浪。儘管這一路遇到的人有好有壞,但父母關係的動盪,還有親生父母的離世,都帶給你的內心極大的恐慌和傷害。
請承認自己是不幸的,承認這一連串的傷害讓你憂傷,承認大人有罪或無意的行為讓你崩潰,承認自己不是被上蒼眷顧的孩子,承認自己從來不歡迎不感謝苦難。
這是你要面對的第一步,也是所有走出原生家庭之傷的孩子,要過的第一關。
⦁ 比失控更可怕的,是一味壓抑情緒
一個人如果夠誠實就會發現,我們的情緒是無法控制或被克服的。即便它在短時間內被成功地遏制了,之後依會以另一種形式爆發。因為當它不能被看見、被釋放、被合理地表達,就會像壓力鍋裡的水那樣冒個不停,直至把自己耗盡,或把鍋蓋掀翻。
對孩子來說,如果自幼的情緒總是被忽視,久而久之,他就會活在他人的目光和自我欺騙裡,用一個從不發脾氣、特別正能量的自己,迎合他人和環境,只為了讓自己看起來乖巧,不被人拋棄。
這種習慣性的討好,最可怕之處,就是會讓這個孩子在別人的肯定裡上癮,進而踏上一條自以為正確的壓抑之路。
你是班上的開心果、辦公室裡的陽光女孩,甚至在親密關係裡,為留住不合格男友一次次的退讓,這一切的一切,都是虛假的自己把正能量的人物設定留在陽光下,真實的自己卻退縮在陰影處無助哭泣的表演。從人群中隱退後,那些藏匿在表演後的真實情緒,依然會鑽出來,化身為張牙舞爪的怪物。它們不能攻擊傷害你的人,勢必就會攻擊你自己。憂鬱症某種程度上來說,就是善良者的自我攻擊。
親愛的孩子,你有大聲說「不」的權利。唯有如此,你才能真正愛自己。
⦁ 原生家庭的問題,會影響日後的親密關係
親密關係的問題,都能在原生家庭的親子關係裡找到雛形。我們幼年在親子關係裡匱乏的東西,總渴望能在親密關係中彌補,這種心願和能量,會吸引某種特質的人不斷靠近我們。
你自幼喪父,遇到善良的那個繼父時已經十四歲,進入青春期。雖然他善待你,但終究錯過了太多你的成長。親生父親的早逝、第一任繼父的獸性,讓你對男性充滿恐懼。對愛情的渴望,對家庭的嚮往,又讓你特別期待穩固的兩性關係。所以,在恐懼中依賴,在依賴中卑微,在卑微中疼痛,在疼痛中更加沒有安全感,是你在感情中重複且痛苦的體驗。
這也是那些靠近你的男孩,在你付出很多後又離開的癥結:他們知道你缺愛,所以投你所好;他們又怕你依賴,所以選擇逃跑。一再失敗的戀愛又讓你陷入消極的自我暗示:「都是我的錯,都是我不好。」一個把什麼錯都攬到自己身上的女孩,很容易在過度反思中被男人PUA(Pickup artist,指在人際關係中,利用話術、心理技巧控制別人),因為無法自處的她,早用低自尊PUA 了自己。
孩子,前二十多年的傷痛不是你能左右的,你是受害者,沒有做錯什麼事。第一次戀愛失敗也沒什麼大不了的,很多人都沒有和初戀終成眷屬,但後來都遇見了自己的幸福。疼痛和深刻,也不是愛情的真相。當我們不再在害怕失去中恐慌,對的人才會在來的路上。
⦁ 你有權利不堅強,才能找回隱形的翅膀
鑒於上面的分析,我想給你下面這些建議:
第一,今後不管面對誰,請真實地表達自己。你可以流淚、可以憤怒,甚至可以崩潰;當然,你也可以真實地大笑,無畏明媚地過活。你已經成年,可以無畏也無懼。
第二,配合醫生,堅持治療下去。很多人有心理疾病,不要怕,就像不逃避自己的童年那樣,請配合醫生積極治療,當你的心理強韌了,病就好了。
第三,去愛,就像沒有傷,就像父母健全那樣。你相貌不差,工作穩定,心地善良,即便失去了親生父母,還有無怨無悔愛著你的養父。血緣不是唯一的愛,真誠的靈魂才是。所以,今後不管和誰談戀愛,都要自信、果敢一些。當你的氣場充足,愛的磁場就強了,更容易遇見良人。
這封長信的最後,我很想對你說:你是個好女孩,你值得收到回信,並從這封信中讀出這樣的真相──將心呈現出來,它將拯救你;如若不然,它將摧毀你。
很多人遇到遭遇苦難的人,都告訴他們要堅強,但我靠近你,只期待你找回與生俱來的模樣。唯有承認自己有權利不必堅強,才能找到那雙隱形的翅膀,學會飛翔。加油!
娜姐:
您好。
論年齡,我應該叫您阿姨。我今年十六歲,目前高一,現在已經開學了。我上的是明星學校,這表示我的成績還不錯,但這次開學後,我總是失眠流淚,無法專心。
實話告訴您,在疫情期間我才知道,爸爸早已背叛媽媽,還和別的女人生了孩子,那個孩子已經兩歲了。
在這之前,他們兩個聯合起來,用各種謊話欺騙我。特別是我爸,我那麼敬重、相信他,也一直很愛他,現在想起他說的那些愛我的話、那些仁義道德觀念,就覺得非常荒謬。像他這樣背叛婚姻的人,有什麼資格說那些大道理?又有什麼資格教育孩子?
媽媽早就知道爸爸出軌的事,但她卻總是以「出差」、「外調」的藉口,當作爸爸不回家的理由,甚至還偷偷上網買禮物,謊稱是爸爸出差時特別買給我的。爸爸這樣傷害她,她竟然還充當他的幫兇,她為什麼不離婚,不和爸爸鬧翻?這也太虛偽了吧!
我勸她離婚,她說,她不想讓我沒有家。我說,沒有爸爸,我們兩個的家也是家。我媽聽了就只會哭,說她為爸爸付出太多,她不甘心就這樣拱手讓給別人。問題是,她不讓給別人,別人不也還是搶走他了嗎。
這幾天,我的腦袋裡總是冒出各種不好的念頭:一下子希望自己不要出生在這個家裡;一下子覺得要是沒有我,媽媽就會離婚了吧;一下子又覺得自己將來大概也不會結婚生子,愛情和婚姻真是太讓人失望了。
這些消極的念頭不停在我腦海中盤旋,可想而知我的期中考也搞砸了,甚至連週末我都不想待在家。
我好像一直走不出去這些負面的念頭。我該怎麼辦?您會回信給我嗎?
感謝信賴。回答問題之前,先說說我自己的家庭。
我的父母是沒讀過什麼書的農民。在我爸爸十多歲時,我爺爺就因為饑荒餓死了。幾年後,奶奶也不幸患病去世。父母的過早雙亡,讓失去靠山的我的爸爸,養成了猶豫不決和過度謹慎的性格。他總是與人為善,但難免懦弱退讓;他習慣委曲求全,總是犧牲自己;他一生都愛面子,於是活得很累。
爸爸這種膽小怕事的性格,讓媽媽相當不滿。我媽對我爸的攻擊,又總是傳到我們兄妹倆的耳裡,讓我們在「不滿又可憐爸爸,害怕又討好媽媽」的極端情緒中,走過很多年。
後來,我外出求學、成家,在歲月流轉和人事歷練中,從猶豫不決變得乾脆果斷,從愛抱怨控制,變得平和坦然,掙脫了爸爸的懦弱性格,也走出了媽媽的否定慣性,並且在他們生病恐懼、衰老無助時,反哺給他們足夠的安全感,也漸漸懂得了一個道理:父母也是原生家庭的受害者,所以在他們的情感電池裡,充滿了創傷的電量。
由於時代的局限和生活重擔,他們沒有途徑去瞭解自己行為背後的緣由,以致不知不覺中,成為孩子的加害者。但這不意味著,他們的傷害就是對的。如何從這種傷害裡走出來,才是我們要面對的。
⦁ 父母去神化,是孩子長大的第一步
孩子長大成熟的標誌之一,就是不再用神聖而完美的標準去衡量自己的父母。
當一個孩子把父母從神壇上趕下來,當作有血有肉的人來看待時,他才算真正長大了。但要做到這一點,並不容易。一方面,父母是孩子的天地,孩子把自己所有美好的想像,都投射到父母身上,認為他們就應該品德高尚、完美無缺。另一方面,不少父母故意藏起缺點和脆弱,在孩子面前樹立權威。
孩子的期待和父母的隱藏,讓彼此得真實距離愈來愈遠。直到有一天,成長中的孩子一不小心看見父母真實的模樣,從神化的幻覺,跌落進醜化的恨意,或傷害自己,或重塑認知。
孩子,從這一點上來說,發現爸爸出軌、發現他們婚姻有問題、發現他們都並非像自己想像般完美,反而是你成長的契機。你長大了,有自己的發現和思考了,有自己的鑒別和理解了,才洞穿了父母貌合神離的婚姻。
當然,爸爸背叛媽媽,另外成家,還生下孩子,卻瞞著即將成年的你,這肯定是他的錯。你對他感到失望,是他辜負你的信賴應該受到的懲罰。但我希望情緒混亂的你,能分清這樣兩個事實:
第一,爸爸的錯,是他自己的,不是你的。你是他的孩子,但不必為他的錯誤買單,進而覺得自己也是糟糕的。
第二,他背叛家庭,愛上別人,有了另一個孩子是真的。但之前包括現在,他對你的愛和教育,也是真的。
學會客觀地看待父母,進而寬容地接受自己。這是你從這件事上得到的第一個禮物。
⦁ 不攻擊自己,才能看清媽媽的委屈
孩子的善良,就在於對弱小抱有天然的悲憫。面對出軌的爸爸,我想一百個孩子中,九十九個都會選擇站在媽媽這邊,除了因為媽媽是孩子的母體,還有一個重要原因是,孩子覺得媽媽是受害者。
很多時候,正是孩子如此體恤維護媽媽,反而讓媽媽不願懲罰爸爸,不願離婚。因為,對於一個母親來說,如果能給孩子一個完整的家,她寧可犧牲自己。這種想法是需要反思的:媽媽委屈了自己,孩子是感受得到的;媽媽不幸福,孩子也是看得出來的。
就像你們家,爸爸的問題絕非一天兩天,媽媽也早已知道真相,但她這個受害者,之所以配合肇事者演雙簧欺騙你,當然有她愛你,害怕你知道真相後無法接受的原因(你今天的來信也證明了這一點),但更大程度上,是媽媽自己不願放手。
是的,孩子,媽媽承受這麼大的傷害,依然不願離婚,是因為她自己不願放手,不願眼睜睜地看著,自己愛了這麼多年的男人,就這樣走丟。
所以,你不要把媽媽的眼淚和委屈全都攬到自己身上,覺得她都是為了你在承受。她是為了你,但更為了她自己的執念。不幸的是,她至今也未必知道,她的執念正傷害著你,讓你在不能切割的混亂關係裡,無法自處。
不管最終媽媽選擇放手,還是繼續這樣耗下去,願你都能懂得,你是媽媽的孩子,但從不是媽媽的累贅。媽媽作為一個成年人,她的所有決定都是她自己的選擇。這是這個事件送給你的第二個禮物。
⦁ 努力成長,才能治療疼痛的傷
你的來信中充滿控訴,我看到的卻是一個受傷的少年,在知道真相後,對父母滿滿的愛。
你愛著爸爸,所以對他的背叛和傷害才這麼失望、痛心;你愛著媽媽,所以對她的懦弱和隱忍才這麼心疼。是的,孩子,即便知道了父母婚姻的問題,依然抵擋不了你愛他們,這才是一切煩惱的根源。
但我們都無法回到過去,按下重啟鍵,讓父母不犯錯。我們只能邁向未來,打開前進鍵,讓自己做得夠好。所以,從今天起,願你給自己三個定力:
第一,不摻和父母的婚姻,要分要合隨他們。同時,拒絕當他們情緒的垃圾桶。不管誰向你訴苦,只要你不想聽,都有權利拒絕。
第二,不學父母最壞的樣子懲罰自己,也別用他們不幸的樣子定義人間。當你長大,見過足夠多的人後,也終將知道,很多長情而努力的人,都有溫馨而質樸的幸福。
第三,好好學習,緩慢進步,永遠是最好的路。這段時間因為情緒問題,你無法安心學習,成績退步了。不要怕,希望你看到這封信後,給自己耐心和時間去消化這件事,理清思路,然後回到學業中,以今天比昨天專注五分鐘的目標,小步慢跑,穩步追趕。相信你有很好的底子,也一定有可期的明天。
孩子,這封長信的最後,很想和你分享一句話:遭受原生家庭之傷,不是我們的過錯,但走出原生家庭之傷,卻是我們的責任。
突圍原生家庭的路,從來不是重演悲劇的報復之路,而是看清父母犯了什麼錯,以及錯在哪裡的認知之路;是在一路奮戰中,讓逐漸強壯的自己,擺脫父母的控制,豐滿自己的羽翼,把責任的權杖悄悄從他們身上,移到自己手中,築就自己的成長之路。
你為什麼不好好憤怒?
娜姐:
我一歲時,爸爸出了工傷事故,已經不在了。身邊的人都要我懂事,不然媽媽也要走了。我五歲時,被媽媽帶著改嫁。第一個繼父脾氣暴躁,喝醉酒就愛打人,不知道媽媽為什麼會看上他。
我十歲那年,他性侵了我,還威脅我不能告訴別人。我很不舒服,最終還是告訴媽媽,媽媽掙扎了好久,才和他離婚。這件事除了媽媽,至今都沒有人知道。我仍然記得離婚那天,他還把媽媽打了一頓,媽媽是頭上帶著傷牽著我離開他的。我十四歲時,
媽媽又改嫁了。第二個繼父是個脾氣很好的人,對我和媽媽都好,雖然只開了一家小店,但人真的很善良。他不能生育,就把我當親生女兒看待,還培養我讀大學。
我讀大三時,媽媽得了乳腺癌。真是個不幸的消息。媽媽非常恐懼,常常半夜醒來大哭。雖然做了手術,繼父也盡心盡力照顧她,但病情惡化得太快,我大學畢業後一年,媽媽就走了。
哎呀,我都不願和別人說這些往事,總怕聽到的人太悲傷。說點開心的事吧。
二○一七年我大學畢業,如願考上了公務人員,也算上天眷顧。但是我的感情一直都很不順。我和大學時喜歡的男孩相隔兩地,後來他出軌,最終分手。或許我也有很多地方做得不好。工作後,我談過三段戀愛,最
後他們都像初戀那樣離我而去。
我不是隨便的女孩,對他們每一個都非常好。其中一個男孩,家庭條件不好,我每個月省下一半的薪水給他,但他還是陷入了貸款陷阱,欠下幾十萬。我沒有能力幫他,今年勞動節前他也和我分手了。
我已經失眠很久了,看了醫生後被診斷為憂鬱症。其實我在同事和同學眼裡,都是樂觀開朗的人。大學同學說,我是班上最陽光的那個人。就連我的主管也說,我是辦公室最有正能量的年輕人(嘻嘻嘻,這不是自誇,
是真的呢)。
繼父是我現在唯一的親人,他沒有讀過什麼書,我也不能每件事都告訴他。但我想我會好好待他的,就像對親生父親那樣。
娜姐,你覺得我的病會好起來嗎?還有,我能找到屬於自己的愛情嗎?
感謝信賴。
我很想鑽進信裡,握著你的手,盯著你的眼睛,問你:親愛的,你為什麼不會憤怒?
你為什麼不憤怒,意外奪走了你的生父?你為什麼不憤怒,第一任繼父侵害你的身體和心靈?你為什麼不憤怒,剛剛成年就失去最愛的母親?你為什麼不憤怒,自己全心全意去對男友,他們卻一個個都離開你?
你不僅不憤怒,還故意用輕鬆的口氣,講述這些不幸且疼痛的過往,試圖用輕描淡寫的樂觀,去粉飾至今仍影響你的哀傷,只為了讓聽到的人不那麼悲傷。
你處處隱藏自己的感受,用虛假的自己去迎合他人,在乖巧和討喜中維持和平的做法,讓人心疼。這也是你最重的病。
⦁ 比不幸更不幸的,是一味美化不幸
這些年,不管是影視劇或網路,都在談「原生家庭之傷」。
那是被我們藏進潛意識裡的一個潘朵拉的盒子;是小時候為了活下去,不敢向大人表達內心悲痛、羞恥和恐慌的我們,在日復一日的掩飾中,最終活成分裂、痛苦和患病的自己的過程;是承受生活重擔和情感變故的父母,在不知不覺中傳遞給我們的消極信念,讓我們長大成人後,還誤以為自己的存在是一種錯誤;是幼年時不被看見的情感,在成年後化身成加倍的情感債務,讓我們在一次次刻骨銘心的償還中,體會到的絕望和疼痛。
成長就是長大的我們重訪童年,勇敢打開那個潘朵拉的盒子,以今日的自己,將過往的自己解救出來,大聲告訴他:「我來救你了,今後你只要做真實的自己就好。」
你自幼在家庭變故中輾轉流浪。儘管這一路遇到的人有好有壞,但父母關係的動盪,還有親生父母的離世,都帶給你的內心極大的恐慌和傷害。
請承認自己是不幸的,承認這一連串的傷害讓你憂傷,承認大人有罪或無意的行為讓你崩潰,承認自己不是被上蒼眷顧的孩子,承認自己從來不歡迎不感謝苦難。
這是你要面對的第一步,也是所有走出原生家庭之傷的孩子,要過的第一關。
⦁ 比失控更可怕的,是一味壓抑情緒
一個人如果夠誠實就會發現,我們的情緒是無法控制或被克服的。即便它在短時間內被成功地遏制了,之後依會以另一種形式爆發。因為當它不能被看見、被釋放、被合理地表達,就會像壓力鍋裡的水那樣冒個不停,直至把自己耗盡,或把鍋蓋掀翻。
對孩子來說,如果自幼的情緒總是被忽視,久而久之,他就會活在他人的目光和自我欺騙裡,用一個從不發脾氣、特別正能量的自己,迎合他人和環境,只為了讓自己看起來乖巧,不被人拋棄。
這種習慣性的討好,最可怕之處,就是會讓這個孩子在別人的肯定裡上癮,進而踏上一條自以為正確的壓抑之路。
你是班上的開心果、辦公室裡的陽光女孩,甚至在親密關係裡,為留住不合格男友一次次的退讓,這一切的一切,都是虛假的自己把正能量的人物設定留在陽光下,真實的自己卻退縮在陰影處無助哭泣的表演。從人群中隱退後,那些藏匿在表演後的真實情緒,依然會鑽出來,化身為張牙舞爪的怪物。它們不能攻擊傷害你的人,勢必就會攻擊你自己。憂鬱症某種程度上來說,就是善良者的自我攻擊。
親愛的孩子,你有大聲說「不」的權利。唯有如此,你才能真正愛自己。
⦁ 原生家庭的問題,會影響日後的親密關係
親密關係的問題,都能在原生家庭的親子關係裡找到雛形。我們幼年在親子關係裡匱乏的東西,總渴望能在親密關係中彌補,這種心願和能量,會吸引某種特質的人不斷靠近我們。
你自幼喪父,遇到善良的那個繼父時已經十四歲,進入青春期。雖然他善待你,但終究錯過了太多你的成長。親生父親的早逝、第一任繼父的獸性,讓你對男性充滿恐懼。對愛情的渴望,對家庭的嚮往,又讓你特別期待穩固的兩性關係。所以,在恐懼中依賴,在依賴中卑微,在卑微中疼痛,在疼痛中更加沒有安全感,是你在感情中重複且痛苦的體驗。
這也是那些靠近你的男孩,在你付出很多後又離開的癥結:他們知道你缺愛,所以投你所好;他們又怕你依賴,所以選擇逃跑。一再失敗的戀愛又讓你陷入消極的自我暗示:「都是我的錯,都是我不好。」一個把什麼錯都攬到自己身上的女孩,很容易在過度反思中被男人PUA(Pickup artist,指在人際關係中,利用話術、心理技巧控制別人),因為無法自處的她,早用低自尊PUA 了自己。
孩子,前二十多年的傷痛不是你能左右的,你是受害者,沒有做錯什麼事。第一次戀愛失敗也沒什麼大不了的,很多人都沒有和初戀終成眷屬,但後來都遇見了自己的幸福。疼痛和深刻,也不是愛情的真相。當我們不再在害怕失去中恐慌,對的人才會在來的路上。
⦁ 你有權利不堅強,才能找回隱形的翅膀
鑒於上面的分析,我想給你下面這些建議:
第一,今後不管面對誰,請真實地表達自己。你可以流淚、可以憤怒,甚至可以崩潰;當然,你也可以真實地大笑,無畏明媚地過活。你已經成年,可以無畏也無懼。
第二,配合醫生,堅持治療下去。很多人有心理疾病,不要怕,就像不逃避自己的童年那樣,請配合醫生積極治療,當你的心理強韌了,病就好了。
第三,去愛,就像沒有傷,就像父母健全那樣。你相貌不差,工作穩定,心地善良,即便失去了親生父母,還有無怨無悔愛著你的養父。血緣不是唯一的愛,真誠的靈魂才是。所以,今後不管和誰談戀愛,都要自信、果敢一些。當你的氣場充足,愛的磁場就強了,更容易遇見良人。
這封長信的最後,我很想對你說:你是個好女孩,你值得收到回信,並從這封信中讀出這樣的真相──將心呈現出來,它將拯救你;如若不然,它將摧毀你。
很多人遇到遭遇苦難的人,都告訴他們要堅強,但我靠近你,只期待你找回與生俱來的模樣。唯有承認自己有權利不必堅強,才能找到那雙隱形的翅膀,學會飛翔。加油!
主題書展
更多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