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生態文學講讀(簡體書)
滿額折

生態文學講讀(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88 元
定價
:NT$ 528 元
優惠價
87459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下單可得紅利積點:13 點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書摘/試閱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盡管在人類文明中文學的生態根脈可謂歷史悠久,但作為具有自覺生態意識的生態文學文類卻大致發軔於西方18世紀的啟蒙運動時期,是西方新興工業技術革命催生的新型文學產兒。隨著全球生態形勢的持續惡化,長期默默無聞的生態文學異軍突起,對主流社會生存範式發起了較為全面、深刻,又頗具想象力的響應,並已成為推動社會生態轉型的一支重要文化力量。當今的世界生態文學生機勃勃,體裁駁雜、文風多變,但總體都聚焦非人類自然世界,追求人類與非人類自然世界之間的永續和諧共生。
《生態文學講讀》是國內整合不同文化語境中的生態文學名家的生態文學著作,對身為傳記體生態文學家、生態詩人、生態散文家和生態小說家的28位作家,進行了周詳、全新的呈現,並對其代表性作品進行了精彩解讀。《生態文學講讀》既有對生態文學的獨到理解和界定、對其演變過程的精要梳理,也有對生態文學創作和解讀方法深入淺出的講解。通過欣賞文體多樣、風格迥異、思想多元的生態作品,有助於喚醒人們沉睡的生態良知,培育其自覺的生態意識,提升其生態審美能力,塑造其健全的生態人格,進而推動構建美麗、和諧、包容、永續的世界生態共同體。

作者簡介

胡志紅,西南交通大學人文學院教授,文學博士,博士生導師,四川省有突出貢獻的優秀專家,四川省比較文學學會副會長,四川省社科聯理事會理事,美國愛達荷大學訪問學者,北京丹曾文化生態文學首席教授。主要從事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生態文學、生態批評理論及英美文學、文化研究與教學。曾先後榮獲四川省人民政府頒發的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一、二、三等獎及優秀獎和四川省教育廳頒發的人文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一、二等獎。已出版專著《西方生態批評研究》《西方生態批評史》及譯著《實用生態批評》,參編學術著作和研究生教材多部。

前 言
作為一個具有自覺生態意識的文學類別,生態文學誕生於18 世紀的英國,是啟蒙運動和新興工業革命催生的新型文學產兒,並在與咄咄逼人的現代機械論科學的長期抗爭過程中艱難生存。隨著全球生態形勢的持續惡化,在文學領域長期默默無聞、“忍辱負重”的生態文學異軍突起,發展為一個世界性文學現象。今天,不論東西南北,生態文學之樹都根深葉茂、茁壯成長、繁花似錦、碩果累累,對每況愈下的全球生態危機做出了較為深刻、較為全面、頗具想象力的響應,並成了對抗、矯正短視的、掠奪性的社會發展範式,喚醒人之生態良知,培育人之生態意識,塑造人之生態品格,重構人天關係,推動社會生態變革的一支重要文化力量。
由於深受全球生態危機的催逼和日益成熟的生態哲學的強烈召喚,生態文學終於受到學界的廣泛重視和深入研究,並催生了國際性多元文化生態批評運動,生態文學與生態批評便結為生態人文學界的一對親密盟友和忠實伴侶,它們立足大地,相互激蕩,不斷壯大,致力於傳播生態理念,建構生態文明。更多的生態作家和生態著作也漸入普通讀者的視野,成了生態文學愛好者們的“寵兒”。今天,生態文學早已不再是少數專家學者們待在書齋裡玄談的純文本,或者散兵遊勇式的生態讀者們的休閑談資,而是帶有強烈生態政治屬性並蘊含巨大變革社會潛能的文學著作,真正體現了“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之精神。換言之,生態文學旨在發動一場“悄悄的思想革命”,以重塑人的意識,進而改變我們與世界的關係。正如美國生態學者保羅·布魯克斯(Paul Brooks)在評價著名生態文學家蕾切爾· 卡遜(Rachel Carson,1907—1964) 對於開創生態時代新文明的意義時說的:“她將繼續提醒我們,在現今過度組織化、過度機械化的時代,個人的動力與勇氣仍然能發生效用;變化是可以製造的,不是借助戰爭或暴力革命,而是改變我們對世界的看法。”在不少國家,比如英國和美國,生態文學早已作為一門正式的文學課程進入大學課堂,名目繁多的生態文學教材也如雨後春筍般問世。在中國,伴隨舉國生態文明建設的深入推進和生態批評運動的蓬勃發展,生態文學也進入了大學課堂。比如,北京林業大學將“生態文學”作為英語專業學生的選修課程,西南交通大學也將“生態文學經典賞析”作為通識課程,供全校各專業學生選修。然而,在我國,中文版生態文學教材並不多見,讀者的選擇範圍因此也非常有限。在此背景下,筆者應北京丹曾文化有限公司之邀撰寫了這部《生態文學講讀》。這是一部時間跨度大、地域涵蓋廣的生態文學著作,與國內同類著作相比,它具有五個顯著特徵,即動態性、代表性、文化多元性、文體多樣性和實用性。
所謂“動態性”,就是指以動態而不是以靜態的方式界定“生態文學”。具體來說,就是聯繫生態文學產生、發展、演變的社會文化語境來界定生態文學。追本溯源,明確地將生態文學產生的時間確定在18 世紀啟蒙運動時期,尤其是英國工業革命興起的時期。換句話說,生態文學的誕生與工業技術革命的興起大致同步。然而,隨著工業技術革命的發展及其在世界範圍的擴張,以及其所引發的危機的加劇,生態文學涵蓋的內容早已溢出其誕生之初所局限的範圍,不斷豐富,不斷深化,形式更加多樣,所探討的議題也更加多元。與此同時,本書還探討了生態文學與生態批評之間的良性互動關係,並提供了欣賞、解讀生態文學的主要理論方法。
“代表性”指的是所選的28 位作家幾乎都是得到學界廣泛認可的生態文學家,相應的選文都能反映這些作家的核心生態思想或其思想的一個關鍵側面。從第三章開始,每節講述一位作家,既對其生態創作做概要梳理,也對其生態思想做精要介紹,有的章節還對其文風做了簡要探討,以期對愛好生態文學創作的讀者有所啟發。“文化多元性”指的是入選作家不局限於英美“白人男性作家”。國內生態文學教材的內容大多局限於西方,尤其英美生態文學,並且大多局限於白人男性作家,而本書力圖克服這種局限,入選作家除了來自英美兩國以外,還有來自加拿大和澳大利亞以及來自中國和印度的名家。這些作家中,既有美國少數族裔生態文學家、女性作家,比如,美國土著作家、黑人女作家,也有加拿大女作家和中國藏族作家。而當初以探討人類與非人類自然存在物之間關係為重心的生態文學,現已擴展到以自然為焦點,旨在探討不同種族、不同性別、不同階級、不同文化及不同信仰等在與自然的接觸中所形成的複雜糾葛,以探尋使得普遍公正的人文世界和非人類自然世界永續共生的可能路徑。
“文體多樣性”指的是入選文本超越非虛構自然書寫重心,特別是亨利·梭羅(Henry David Thoreau,1817—1862)的《瓦爾登湖,又名林中生活》(Walden, or Life in the Woods, 1854,普遍稱為《瓦爾登湖》)所確立的傳記體自然書寫傳統,將生態詩歌、生態散文、當代生態小說納入本書。當然,由於篇幅所限,以及考量作品的影響程度等因素,暫未將生態戲劇、生態報告文學等納入本書。
“實用性”指的是以讀者為中心,力圖做到文體清新、明白易懂,盡量避免用晦澀玄奧的學術或專業術語。當然,由於本書除了著重分析了入選作家、作品的內容以外,還對作家及其創作風格給予了簡析,因而對於國內生態文學創作者也具有一定的指導價值。還有一點需要說明的是,本書的容量較大,當選用作教材時,教師在講授中可視具體情況,將某些部分講得簡略些,比如,有關作家生態創作的介紹;某些部分也可讓學生提前閱讀,比如,第三章《傳記體生態文學經典》和第六章《生態小說》中的選文,以留下更多的時間講授或進行師生互動。總之,教師應根據總課時數,靈活安排課程內容,以便提高課堂效率,切實做到普及生態知識,提高學生的生態意識,培養他們的生態品格。

目次

目 錄
前 言 ......................................................................................... 1
章 生態文學 ........................................................................ 1
節 生態文學的緣起及發展 ................................................... 1
第二節 生態文學的界定及創作 ................................................. 13
第二章 環境危機時代的生態文學解讀 ....................................... 25
節 解讀生態文學的理論方法:生態批評 ............................ 25
第二節 本書閱讀指南 ............................................................... 34
第三章 傳記體生態文學經典..................................................... 37
節 梭羅的《瓦爾登湖》:生態棲居的神話 .......................... 37
第二節 繆爾的《墨西哥灣千裡徒步行》:身體確證人與萬物一體的形象表述...................................................................... 60
第三節 奧斯汀的《少雨的土地》:沙漠朝聖者的浪漫記錄 ......... 80
第四節 利奧波德的《沙鄉年鑒》:浪漫與科學精妙融合的生態倫理經典 ............................................................................ 99
第五節 卡遜的《寂靜的春天》:駭人聽聞的生態災難啟示錄 .... 115
第六節 阿比的《孤獨的沙漠》:構建沙漠生態烏托邦的力作 .... 139
第七節 迪拉德的《汀克溪的朝聖者》:激情遭遇多樣化神聖自然的記錄 ........................................................................... 157
第四章 生態詩歌 ..................................................................... 175
節 華茲華斯的《抒情歌謠集》:自然詩歌傳統的奠基之作 .... 175
第二節 克萊爾:植根土地的農民詩人 ...................................... 188
第三節 惠特曼的《草葉集》:激情歌唱自我和大地的歡歌 ........ 205
第四節 斯奈德的《龜島》:一部書寫山河大地和人之靈性的杰作.................................................................................. 219
第五節 弗羅斯特:構建田園之夢的生態詩人 ........................... 229
第六節 修斯的詩:非裔美國人與自然之間親緣的深情傾訴 ....... 238
第五章 生態散文 ..................................................................... 246
節 愛默生的《論自然》:自然物質性與精神性的二重書寫 .... 246
第二節 貝爾的《斑點鷹的土地》:天、地、神、人生命之網的生態書寫 ........................................................................... 259
第三節 沃克的詩文:生態負擔與生態美麗並存的環境想象 ....... 269
第四節 貝裡的散文:農耕主義實踐的詩意表達 ........................ 283
第五節 威廉斯的《心靈的慰藉》:探尋心靈慰藉的環境想象 .... 294
第六章 生態小說 ..................................................................... 313
節 福克納的《熊》:荒野終結的挽歌 ................................ 313
第二節 斯坦貝克的《憤怒的葡萄》:書寫生態難民爭取環境公正的史詩般杰作 ................................................................. 325
第三節 霍根的《力量》:獅與人神聖一體的精彩詮釋 ............... 340
第四節 金索維爾的《動物夢》:探尋普遍環境公正現實的文學想象.................................................................................. 353
第五節 巴特勒的《異種繁殖》:抵制殖民有色族身體及其環境的科幻想象 ........................................................................ 366
第六節 阿特伍德的《羚羊與秧雞》:書寫自然之死的科幻夢魘 .... 381
第七節 溫頓的《淺灘》:控訴血腥捕鯨業的文學想象 ............... 397
第八節 高希的《餓浪潮》:環境公正與生態中心共融的環境想象.................................................................................. 416
第九節 姜戎的《狼圖騰》:草原、狼與人和諧共生的環境想象 .... 427
第十節 阿來的“山珍三部”:書寫天、地、神、人被欲望撕裂的悲歌 ........................................................................... 438
結束語 ...................................................................................... 451
主要參考文獻 ........................................................................... 454
後 記 ...................................................................................... 461

書摘/試閱

一、生態批評的發展概覽
生態批評是當代非人類中心主義生態思潮與文學研究相融合的產物,是文學研究的“綠色轉向”,是文藝批評界次涌現的對現實生態危機廣泛、全面、深刻、激烈的響應。生態批評在20世紀70年代前期發軔於英美兩國,經歷二十多年的漫長孕育期後,終於在20世紀90年代前期,在英美迅速演變成一場聲勢浩大的綠色文學批評運動,其理論形態也趨於成熟,不僅具有明確的生態哲學基礎、較為寬廣的學術視野和豐富的學術實踐,而且還建構了一套相對完整、開放的批評理論體系,並提出了一些明確的批評方法。就當時的情況來看,生態學者們對生態危機文化根源的診斷尚算全面,指出的問題也發人深省,所提出的應對危機的文化策略盡管有時顯得天真、激進,但似乎也合情合理。其興起的直接動因是威脅人類生存、日益惡化的現實生態危機,其產生的思想基礎是走向成熟的當代非人類中心主義生態哲學,其產生的學術背景是當時回避現實、畫地為牢、追精逐致、孤芳自賞的當代文藝批評理論已四面楚歌、難以為繼。
隨著全球生態嚴峻形勢的擴散,生態批評迅速發展成了生機勃勃的國際性多元文化綠色批評潮流。跨學科是其基本特徵,跨文化,甚至跨文明是其顯著特徵。總的來看,生態批評近五十年的發展並非井然有序地展開,而是磕磕絆絆、幾經周折。迄今為止,其大致經歷了三次生態“波”或曰三個階段。階段是生態中心主義哲學推動下生態批評學派的創立及其理論建構時期,即生態中心主義型生態批評的形成與發展時期(1972—1997);第二階段是生態批評的環境公正轉向時期,即環境公正生態批評的形成與發展時期(1997—2000);第三階段是生態批評的跨文化、跨文明傳播,即“跨越性”生態批評的形成與發展時期(2000—),這裡的“ 跨越性” 指跨學科、跨文化、跨文明。
階段主要以生態中心主義哲學,尤其是深層生態學為思想基礎,鎖定人類中心主義是導致生態危機的思想根源,透過跨學科的視野,形而上地探究文學與環境之間的關係,滌除文學、文化中形形色色的反自然的人類中心主義因素,深挖其中的生態內涵,旨在“綠化”文學和文化生態,具有濃郁的生態烏托邦色彩。
隨著興起於20世紀70年代末及80年代初的美國草根環境公正運動的深入開展及其國際化傳播,作為生態批評主要思想基礎的生態中心主義哲學,尤其是深層生態學,遭到了以有色人種、窮人為主體的群體,第三世界以及生態哲學內部的生態女性主義學者和社會生態學學者的嚴厲批判,指責其專注於自然生態保護,忽視社會生態中因為膚色、性別、階級及文化等因素的差異而遭受環境歧視的弱勢群體,生態批評似乎也因此遭遇“十面埋伏”的窘境。在20世紀90年代中後期,部分生態批評學者順應環境公正之訴求,將環境公正引入生態批評學術活動之中,推動了生態批評的轉型,過渡到了其第二階段——環境公正生態批評。
環境公正生態批評不是簡單拋棄前一階段的批評理論,而是疾呼拓展其研究視野,力薦站在環境公正的立場、吸納生態中心主義視野,透過種族/ 族裔、性別,甚至階級的視野,結合各自獨特的環境經驗,檢視文學、文化、藝術與環境之間的關係,建構多元文化生態批評,探尋解決危機的多元文化路徑。明確地說,環境公正生態批評主要增添了兩個考察文學、文化生態的視野——種族/族裔視野和性別視野,有時也納入階級視野,當然,種族/族裔視野是基本的觀察點。有鑒於此,除了環境公正理論以外,生態哲學中的另外兩個哲學派別——生態女性主義和社會生態學也成了生態批評的理論基礎。
正當環境公正生態批評出現不久,大約在新千年之交,有學者對它發難,指責它依然存在諸多不足並嚴重制約了其發展與深化。明確地說,意欲用“更具比較意識、更具跨國意識的方法從事生態批評研究的強烈衝動也開始抬頭”,其後續發展勢頭迅猛。具體來說,生態批評的發展過渡到其第三階段——“跨越性”生態批評。當然,盡管作為生態批評基本特徵的“跨學科性”得到了進一步拓寬,但在此需要著重強調的是“跨文化、跨文明”。根據生態批評後來的發展來看,所謂的“跨文化、跨文明”既指英美生態批評跨越其地理邊界,用比較文學的方法對其他國家的文學進行生態研究,也指英美國家以外的其他國家,像德國、法國、義大利、加拿大、澳大利亞等西方國家學界以及中國、印度、韓國、日本等非西方國家學界對英美生態批評的響應和在比較中建構富有自身文化特色的生態批評理論及開展的相關學術研究。當然,一個重要的議題就是,英美以外的各個國家生態學界立足各自的文化立場對自己的生態文學進行研究,以凸顯其環境經驗的獨特性或異質性。
由此可見,“跨越性”生態批評對生態文學的研究更具生態學術意義、生態審美價值及生態文化價值,因為這種研究更能充分彰顯生態多樣性與文化多元性之間的互動共生,真正落實生態文化多元性的原則,進而為跨文化、跨文明生態對話搭建深度溝通的平臺。在此,筆者將對深層生態學、生態女性主義、社會生態學及環境公正理論做簡要介紹,以期深刻、全面地理解生態文學內涵的豐富性,領略生態美的多樣性。

二、生態批評的主要理論基礎
(1)深層生態學
當代生態中心主義哲學認為,生態危機是人類中心主義思想主導下人類文化的危機,人類主宰地位的危機,人類發展模式、生活方式的危機。要從根源上消除生態危機,必須走出人類中心主義觀念主導下的生存範式,並向生態中心主義的生存範式轉變。這種轉變也是從主導近現代社會發展的笛卡兒-牛頓機械論世界觀向非人類中心的、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生態中心主義世界觀的轉變。這種生態中心主義世界觀對人類中心主義主導下的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也形成了挑戰,深刻地影響、啟迪著陷入困境的當代文藝批評理論,催生了激進的生態中心主義文學研究範式,以取代人類中心主義的文學觀,並成為階段生態批評理論的思想基礎,以期讓生態中心主義成為建構生態型人類文化的文化動力。
當然,生態中心主義哲學內部也存在多種派別,其中,深層生態學(deep ecology)是其為激進的一派,也是階段生態批評的核心思想基礎。1973 年,挪威著名哲學家阿恩·奈斯(Arne Naess)在其《淺層生態運動與深層、長遠生態運動:一個概要》(The Shallow and the Deep, Long-Range Ecology Movement: A Summary) 一文中首次提出“深層生態學”的概念,後經其他多位哲學家闡發和豐富而形成了一個頗具影響的哲學派別。該派別采取了“理性的、全景的”(total-field)的觀點,徹底拋棄了人類中心主義的“人處於環境的中心的形象”,而采取更整體的和非人類中心的觀點與方法。
深層生態學包括兩條根本性原則,即“大我的自我實現”原則和“生態中心主義平等”原則。所謂“大我的自我實現”,是對現代西方流行的“自我實現”概念的超越。現代西方流行的“自我實現”中的“自我”是一種與自然分離的自我,其旨在追求享樂主義的滿足感。實際上,人不是與自然分離的個體,而是自然整體的一部分。深層生態學的“自我實現”的“自我”是形而上的“自我”,其成熟需要經歷三個階段:從“本我”或“小我”到“社會的自我”,從“社會的自我”再到“形而上的自我”。“形而上的自我”又可以稱為“生態大我”(Ecological Self),它不僅包括“我”,一個個體的人,而且包括全人類,包括所有的動植物,包括熱帶雨林、山川、河流和土壤中的微生物等。
因此,“自我實現”必定是在與人類共同體、與大地共同體的關係中達成的。所謂“ 生態中心主義平等”, 是指生物圈中的一切存在物都有生存、繁衍和充分體現個體自身以及在“ 大我的自我實現”(Selfrealization)中完成“小我的自我實現”的訴求。即是說,在生態系統中,一切生命體都具有內在目的,都具有內在價值,都處於平等的地位,沒有等級差別,人類不過是眾多物種之中的一個,在自然的整體生態關係中,既不比其他物種高貴,也不比其他物種低賤。這兩條根本原則是內在地聯繫在一起的。“生態中心主義平等”的境界就是自我實現,有人認為它在拒斥人類中心主義時,有矯枉過正之嫌,隱含反人類的衝動,可奈斯仍稱之為“生物圈的核心民主”。
(2)生態女性主義
1974 年,法國女性主義思想家弗朗索瓦茲·德奧波妮(Françoise D’Eaubonne,1920—2005)首次提出了生態女性主義的概念,旨在論證女性主義運動與生態運動之間的緊密關聯,號召廣大婦女發動一場拯救地球的生態革命。後來,生態女性主義運動被美國學者卡倫·J. 沃倫(Karen J. Warren)、澳大利亞學者瓦爾·普魯姆德(Val Plumwood)等生態女性主義哲學家稱為女性主義的第三次浪潮,並發展成為激進環境哲學派別中重要的一支。該運動主張對傳統女性主義的修正、繼承、超越與發展,其間既有與社會生態學之間的衝突與對話,也有對深層生態學的批判與超越,更有對自身理論與實踐的不斷修正與完善,因此,生態女性主義是在充滿對立與衝突的環境中逐漸發展成熟的,絕非是對其他理論進行“剪刀加糨糊”式的簡單拼湊,相反,它放射出與其他環境哲學倫理迥然有別的批判鋒芒,顯示出獨特的環境倫理建構力量。
作為激進生態哲學的一支,生態女性主義內部也派別林立,各派別之間觀點常常有異,甚至相互衝突,要給它下一個普遍接受的定義,實屬不易,但卡倫·J. 沃倫對它的界定似乎得到較為廣泛的認同。在她看來,“生態女性主義是一個傘狀的術語,它包括了多種認同在統治人類社會體制中對處於從屬地位的人們,尤其是對婦女的統治與對非人類自然的統治之間存在本質關聯的多元文化視角”。也就是說,生態女性主義旨在探討男人統治婦女與人類統治自然之間內在的聯繫及其實質。它根源於西方文化中占主導地位的等級思維、價值二元論和統治邏輯。任何不把這兩者聯繫起來的女性主義理論和環境倫理都是不充分的。隨著生態女性主義運動的發展,生態女性主義的探討範圍也不斷擴大,性別關係也不再局限於傳統的男、女兩個性別之間關係,而涵蓋所有性別之間的關係,諸如男同性戀、女同性戀及雙性戀等,這樣,生態女性主義中的“女性”視野也拓展為涵蓋各種性取向的“性別”視野,“酷兒生態女性主義批評”也隨即應運而生。
由此可見,生態女性主義所追求的不只是女性與自然的解放,而是一切“受壓迫者”的解放,是對“統治邏輯”的一切表現形式的拒斥,終實現人類與非人類自然世界的永續的和諧共生。
(3)社會生態學
作為激進生態哲學的一支,社會生態學也像深層生態學和生態女性主義一樣在思考、理解人類與非人類自然世界的關係時,倡導一種根本性的變革,它們都更為具體地探討了導致生態災難的根本原因,都認為“統治自然”是更為寬廣的支配與控制取向的社會網絡的一部分,除非各種統治形式被確認並被消除,否則在環境危機面前,我們將無所作為。然而,它們之間的核心區別在於認定導致生態問題的根源性統治形式不同,因此探尋的應對生態危機的文化和現實路徑也迥異,也由此確立了各自在學術界的合法地位。
具體來說,深層生態學鎖定人類中心主義是導致生態問題的根本原因;生態女性主義將父權制,或者說男人對女人的統治與人對自然的統治之間的內在關聯,看成是導致生態問題的根源性問題;而社會生態學則認為社會中無所不在的等級制和社會統治才是導致人對自然統治的根源。也即是說,人對人的統治是人對自然統治的延伸,生態失衡是社會失衡的客觀對應物。美國哲學家、社會生態學的創立者和主要理論家默裡·布克金(Murray Bookchin,1921—2006)就認為社會等級制與支配自然的理念之間存在必然聯繫。在他看來,作為歷史事實,等級制社會鼓勵人們用對非人類自然世界的控制能力來判斷社會的進步。終,這種聯繫相互強化,惡化了社會生態,強化了人對自然的盤剝。因此,要根除生態問題,必須首先從解決社會中廣泛存在的等級制和壓迫性的社會體制著手。

(4)環境公正理論
美國著名的公民權利領導人、基督教聯合教會爭取種族公正委員會執行負責人本雅明·查維斯(Benjamin Chavis)於1987 年發表了環境公正運動史上裡程碑式的研究報告《美國的有毒廢物與種族之間的關係:關於危險廢物場所的種族和社會經濟特徵報告》(Toxic Wastes and Race in the United States: A National Report on the Racial and Socio-Economic Characteristics of Communities with Hazardous Waste Sites)。在該報告中他直言不諱地宣稱“種族問題是全美居民社群與有害物質壓力關聯的主要因素”,並首次提出了“環境種族主義”(environmental racism)這個術語,以凸顯環境壓迫與種族問題之間的糾葛。1991 年,300 多名來自美國、加拿大馬紹爾群島,以及中美洲、南美洲等國家和地區的領導人在美國首都華盛頓召開了“首屆有色族人民環境保護領導人峰會”(The First National People of Color Environmental Leadership Summit),會議旨在協調全球有色人種社群的環境立場,堅決反對環境種族主義和環境殖民主義,尊重和頌揚關於自然世界的各種文化、語言及信仰,確保環境公正,重建人與神聖大地母親之間在精神上的相互依存關係,表達了重建人與大地母親和諧關係的強烈願望,議定並通過了“十七條環境公正原則”b。這十七條原則實際上就是有色族人民的環境公正宣言,是指導環境公正運動的綱領性文件,也是環境公正理論的奠基之作,正式宣布了“環境公正”人士與主流環境主義者不同的環境立場。
具體來說,環境公正既指一個國家內部不同的族群/ 族裔、性別、階層、區域及文化社群之間,也指不同國家和地區在環境資源、環境負擔和環境責任上的平權,反對一切形式的環境剝削和環境不公。所以環境公正包括國內和國際環境公正。其中,種族範疇是核心,種族文化視野是基本的觀察點。西方主流文化的白色種族霸權源遠流長,種族歧視根深蒂固,因而種族主義與自然歧視之間的合謀往往成為“常態”,不僅或隱或顯地體現在官方的環境制度和環境政策的方方面面,而且還廣泛地反映在文學藝術領域。有鑒於此,曾經僅作為公共環境政策核心議題之一的環境公正終於在20 世紀90 年代中後期被引入生態批評領域,並作為其基本的學術立場,環境公正生態批評就是它向學術延伸的結果,旨在揭露和滌除形形色色的環境種族主義行徑。在國際上,非西方生態學者力爭站在環境公正的立場,透過各自的文化視野,與以英美為首的西方生態同仁開展跨文化、跨文明的生態對話,一方面要發掘自身文學尤其是生態文學的生態內涵,構建自己的生態批評理論,另一方面還要揭露和反對全球北方大國針對南方弱勢國家的環境殖民主義行徑,探尋能構建普遍公平的、可持續的生態和諧世界的多元文化路徑。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459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