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簡體曬書區】 單本79折,5本7折,活動好評延長至5/31,趕緊把握這一波!
漢傳佛教專題史
滿額折
漢傳佛教專題史
漢傳佛教專題史
漢傳佛教專題史
漢傳佛教專題史
漢傳佛教專題史
漢傳佛教專題史
漢傳佛教專題史
漢傳佛教專題史
漢傳佛教專題史
漢傳佛教專題史
漢傳佛教專題史
漢傳佛教專題史
漢傳佛教專題史

漢傳佛教專題史

商品資訊

定價
:NT$ 700 元
優惠價
90630
領券後再享88折起
團購優惠券B
8本以上且滿1500元
再享89折,單本省下69元
庫存:2
可得紅利積點:18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于君方教授40年教學願力之作,中文版上市!
2020年英文版出版,即獲歐美諸多學者讚許,並採用為教科書。

☆ 專題涵蓋:經論介紹、佛菩薩信仰、節日儀式、宗派(天台、華嚴、禪宗、淨土)、性別研究、現代漢傳佛教等主題,包含新近研究資料。
☆ 提供問題討論和延伸閱讀,輔助對章節主題的自我學習。
☆ 跨越古今,層層剖析,為探索漢傳佛教思想與文化精華的精彩之作。

「《漢傳佛教專題史》是2020年由夏威夷大學出版社出版的英文原著Chinese Buddhism: A Thematic History 的中譯本。正如英文原序的說明,這是一本教科書,對象是美國的大學生和一般讀者。

美國有四千多所大學,幾乎都設有宗教系,「佛教」和「中國宗教」都是經常開設的課程。我在美國授課四十多年,一直渴望有一本專門介紹漢傳佛教的教科書。使人遺憾的是,雖然有不少關於佛教或中國宗教的教科書,但漢傳佛教通常只占一章,甚至只有全書的一小部分。因此我很早就發願,必須補上這個缺陷。值得欣慰的是,本書在出版之後,立刻得到許多同業學者的讚許,並且已經採用為教科書,嘉惠許多學子。

根據我多年授課的經驗,我認為在有限的時間內,我們很難掌握漢傳佛教的全面,因此我決定採取九個專題來介紹漢傳佛教。國內雖有不少佛學學者專家,市面上也有很多介紹漢傳佛教的通史類書籍,或如隋唐佛教史、宋代佛教史等相關的佛教斷代史。但是因為本書的介紹方法和切入主題不同,並輔以照片增加內容的可讀性,我希望中譯本的讀者,仍然會有所收穫。」――于君方

作者簡介

于君方(Chün-fang Yü)
臺灣東海大學畢業,哥倫比亞大學博士學位。哥倫比亞大學宗教系榮譽退休教授,現為中央研究院院士。多年從事漢傳佛教的研究,包括漢傳佛教思想、制度、儀軌,佛教與社會諸課題,對佛教的漢化、佛教與釋道之間的互動、佛教與性別特別有興趣。
主要著作包括 The Renewal of Buddhism in China: Chu-hung and the Late Ming Synthesis(《漢傳佛教復興――雲棲袾宏及明末融合》);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China, Vol. 8, “The Ming Dynasty, 1368–1644”(《劍橋中國明代史1368-1644(下卷)》第十四章〈明代佛教〉);合編Pilgrims and Sacred Sitesin China(《中國進香與朝聖之地》);Kuan-yin: The Chinese Transformation of Avalokiteśvara(《觀音――菩薩中國化的演變》,臺灣,2009;北京,2014);Passing the Light: The Incense Light Community and Buddhist Nuns in Contemporary Taiwan(《傳光――香光尼僧團與當代臺灣比丘尼 》);“Guanyin and Dizang: The Creation of a Buddhist Pantheon”(〈觀音與地藏――漢傳佛教創立的造像〉,收錄於Asiatische Studien - Études Asiatiques,Vol. 70 Issue 3〔《亞洲研究》70卷3期〕);以及Chinese Buddhism: A Thematic History(《漢傳佛教專題史》)。


方怡蓉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英語研究所碩士,法鼓山中華佛學研究所畢業。現任法鼓山僧伽大學兼任講師。譯有《橘子禪》、《經王法華經》、《佛陀之心》、《南瓜法師西遊記》、《放下禪》、《放輕鬆》、《中觀》、Knocking Gently on the Door of Chan、《漢傳佛教復興——雲棲袾宏及明末融合》等書。

英文版序
我在大學教授「佛教概論」與「中國宗教」等課程已超過四十年,但這麼多年來一直很難找到合適的教材來介紹漢傳佛教。關於佛教和中國宗教,當然有一些很好的教科書。然而,大多數的佛教概述中,漢傳佛教只占很小一部分。同樣地,有關中國宗教的教科書分配給漢傳佛教的討論篇幅也很有限。此外,這些教科書專門探討漢傳佛教的章節往往著重其哲學和教義方面,這種偏好自然導致闡述的內容僅限於一些漢傳佛教傳統,其中禪宗占了大部分。這有兩個原因,其一與大眾文化有關,自1950年代以來,許多美國人已經熟悉日本禪。第二個原因是二手文獻較為豐富,二十世紀禪學研究居學術界首要之位長達數十年,因此出版了許多禪學的相關書籍。

要想全面了解漢傳佛教,必須了解這個宗教的其他方面。例如,有哪些佛經教導中國人認識這個宗教?人們信奉哪些佛教神祇?有哪些節日和儀式?在漢傳佛教大約兩千年的悠久歷史中,中外僧人都曾經在佛教的創造與發展中發揮至關重要的作用,了解其中一些僧人的故事將會很有幫助。佛教原是外來宗教,和中國本土思想與宗教傳統之間如何相互影響?與皇權關係如何?對於家庭結構和性別角色有何影響?這些是最近學術研究處理的一些問題,這也是我的興趣。這些問題促使我動筆撰寫這本書。

我說找不到漢傳佛教的教科書,並不是指沒有這方面的著作。事實上,在過去半個世紀以來,有兩本書一直是學者的標準參考資料:許理和(Eric Z?rcher)的《佛教征服中國:佛教在中國中古早期的傳播和適應》(The Buddhist Conquest of China: The Spread and Adaptation of Buddhism in Early Medieval China)(1959),以及陳觀勝(Kenneth Chen)的《中國佛教通史》(Buddhism in China: A Historical Survey)(1964)。但是許理和的著作只關注佛教傳入中土最初五個世紀的發展,並未論及隋(581-618)、唐(618-907)時代這個新宗教的真正全盛期。陳觀勝雖然按年代先後順序介紹佛教歷史,上自佛教初傳,下至二十世紀,但是內容篇幅分配不均,對於宋代(960-1279)以後的佛教著墨較少。更嚴重的不足在於他和同時代的其他學者一樣,認為唐代之後佛教衰微,但這種觀點已經站不住腳了。由於這些原因,需要一本關於漢傳佛教的新教科書。此外,這兩本書皆已出版數十年,現在該是時候出一本適合大學生和一般讀者,而且包含更多新近研究資料的書了。

本書無意按照朝代順序編寫漢傳佛教的歷史,而是著重佛教在中國社會的鮮明特色與要點。教科書反映出編寫者對內容的取捨,所以不可能無所不包。本書兼用共時與歷時的研究方法,有幾章的論述採取歷時法,例如佛教傳入中國、現代漢傳佛教等章節,但是諸如主要經典、諸佛菩薩信仰、節日和儀式等其他章節,不涉及任何特定的歷史時期,因此使用共時論述法。這是一部專題史,每章處理一個主題及其相關問題。

導論介紹佛教基本教義,以及漢代佛教初傳時,中國的本土宗教信仰,以利後續章節的論述。最初五世紀最引人注目的或許是中國人如何試圖了解佛教,以及在這過程中面臨的挑戰,但這些問題在隨後的朝代仍然繼續存在。由於中國人認識佛教是透過漢譯佛典與傳教僧的教導,因此有必要大致了解翻譯如何進行。本章也論述幾位知名的異國僧人、其翻譯方法與中國弟子,在佛教漢化的漫長過程中,這些中國弟子貢獻良多。

第一章討論幾部最著名的大乘經典的主要思想,這些佛經成為漢傳佛教的經典依據。本章另一個討論主題是一項影響深遠的教義:佛性與本覺,這個思想對於六世紀及其後佛教諸宗的創立極為重要。由於印度沒有這些宗派,因此這是漢傳佛教成熟的表現。

第二章探討諸佛菩薩信仰,闡述歷史上的佛陀釋迦牟尼、未來佛彌勒、藥師佛、西方淨土教主阿彌陀佛等信仰,以及觀音菩薩信仰-這是漢傳佛教最重要的菩薩。本章論及佛像的鑄造和這些聖者的造像,也描述以壁畫和塑像裝飾的巨大佛教石窟的開鑿,以及安奉佛菩薩聖像的寺廟之建造。視覺文化與物質文化,兩者皆是漢傳佛教不可或缺的部分。

佛教每年的節日和重要儀式是中國平民百姓認識佛教的主要途徑。傳統中國是農業社會,一年一度的節慶順應農耕週期而定,而佛教節日密切配合既有的四時節慶。佛教儀式讓已故的家親眷屬得到救度,因此鞏固佛教傳入之前的祖先崇拜信仰,同時也讓這種信仰產生轉變。這些是第三章論述的主題。

第四章的主題是僧團,闡述寺院的建築布局與不同的類型。出家成為僧尼的條件,以及寺院和僧尼的社會經濟功能,也是這一章涵蓋的主題。

第五章探討漢傳佛教兩大教宗:天台與華嚴,這是中國對佛教的獨特貢獻。以修行為主的禪宗與淨土宗向來有許多漢傳佛教信徒,也受到較多西方學術界的關注。我分兩章論述:第六章以禪宗為主題,第七章討論淨土宗。

第八章的主題是佛教與性別,追溯中、印兩地佛教各種不同的女性觀。佛教是世界宗教,讓人人皆得解脫,不分性別。然而,如同基督教與伊斯蘭教,佛教也反映它所在之處的社會和歷史條件。正因為佛教並非大一統的宗教傳統,所以佛教的女性觀也是多元的。

現代漢傳佛教的新發展是第九章的討論主題,重點在於佛教與科學和民族主義的交接。本章描述自1980年代佛教在中國復興以來的一些當前趨勢,並以臺灣尼眾的個案研究結束這章的論述。比丘尼僧團早在五世紀即已建立於中國,而當今在臺灣正經歷一場前所未有的復興。

我在每章結尾列出一些討論問題與延伸閱讀的建議書單。這些問題聚焦於每一章提出的若干要點,延伸閱讀的建議書單有助於更深入了解主題。

我將這本書命名為《漢傳佛教專題史》,因為本書關注的是漢人信奉的佛教。藏傳佛教、密教或中國許多少數民族的各種佛教傳統,不在本書討論範圍之內,這有兩個原因。雖然元、明、清等朝代有些統治者在位時,朝廷護持藏傳佛教,但是國人信仰的卻是漢傳佛教。同時雖然如第三章探討的一些最盛行的漢傳佛教儀式中,也有密教的要素,但是它們並不代表漢傳佛教所有的儀軌。不過,我會指出密教經典如何影響聖像的製作和超度儀式,也會提到藏傳佛教近來在中國和臺灣大受歡迎。

我要感謝往昔受教的所有師長,以及撰述參考文獻的所有學者,尤其想感謝我教過的所有學生,因為正是他們經常提出的問題,迫使我擴大閱讀範圍,並且更深入的思考。這本書是我為了報答上述所有人而努力的結果。本書的寫作得到聖嚴教育基金會的資助,我也要感謝原稿的兩位匿名審閱者提出極有幫助的評論和建議。希望這本書將漢傳佛教的一些根本層面介紹給讀者,這是我多年前開始執教時非常渴望而找不到的資源。

目次

中文版序
英文版序
梵文專門用語與人名的轉寫說明

導論
第一章 漢傳佛教主要經論
第二章 諸佛菩薩信仰
第三章 佛教節日與儀式
第四章 僧團
第五章 教門:天台與華嚴
第六章 宗門:禪宗
第七章 信願之門:淨土宗
第八章 佛教與性別
第九章 現代漢傳佛教

詞彙表
索引

書摘/試閱

佛教傳入中國

關於佛教傳入中國有幾個傳說,最著名的一則與東漢明帝(58-75年在位)的夢有關。據說他在夢中看到一個身形極高的金人飛入王宮,當他問群臣此夢如何解釋時,有人上奏說印度有一位聖人稱為佛陀,能飛行空中,而且身現金色。明帝隨後於60年(或有61、64、68年的不同說法)派遣使團至印度,三年後迎回兩名僧人攝摩騰(Kasyapa Mataga)和竺法蘭(Dharmaratna),連同二僧以白馬馱運的《四十二章經》。明帝將兩位傳教僧安置在首都洛陽一座以白馬為名的寺院,即白馬寺。

這個故事的敘述引人入勝,因為它將佛教傳入中土的起源和王室拉上關係。但這個傳說沒有歷史依據,最早提到做為翻譯中心的白馬寺是在三世紀。學界一致認為《四十二章經》是佛教教義的彙編,成書於印度、中亞或中國,而不是任何經典的譯本。隨時間推移,這個傳說中增添了更多細節,到了五世紀已成定說。

然而,可以確定的是,一世紀時佛教已經存在於中國,不過此後經過三百年才成為我們所說的漢傳佛教,也就是漢傳佛教徒理解和修持的宗教。最早提及佛陀的史料是65年的一道詔令,內容是判處死刑之人只要支付一定數量的絲綢做為贖金,可獲得明帝赦免。楚王英是明帝同父異母的弟弟,居彭城(今江蘇徐州),他奉上縑帛三十匹,以贖罪愆。但皇帝拒不收受,反而稱讚他信奉黃老與佛陀。楚王隨後用贖金備辦素齋,宴請城中佛僧和居士。

佛陀也連同黃帝、老子,奉祀於宮中,因為在166年一則大臣上書中,桓帝因道德敗壞,不遵黃老、佛陀之教,遭到嚴詞譴責。歷史資料提及三個佛教中心:位於長江下游地區的彭城、華中的洛陽,以及今越南北部的交州。彭城是商業中心,連接絲綢之路與山東、廣州。最早的佛教護教論著《牟子理惑論》,其作者來自交州。佛教主要是外來宗教,這些早期佛教中心由新移民和歸化的外國人組成。

起初,人們對佛教認識不足。佛陀被視為可以傳授長生不老之術的神明。藝術提供另一實例,說明佛教最初如何移植到本土信仰。道教神仙信仰最重要的女神西王母,是第一位以藝術形式呈現的中國神祇。到了一世紀時,中國人將西王母像刻在石頭或磚上,做為富人的墓飾。此圖像沿著墓頂下的牆壁上端安置,代表天界。中國人開始創造佛像時,以西王母為模仿對象。

浮雕佛像出現於四川樂山麻浩崖墓和柿子灣崖墓,年代可追溯至二世紀末,佛像在墓穴中的圖像和位置都與西王母相同。對中國人來說,佛教的輪迴教義是理解上的一大問題。他們唯一能夠了解輪迴的方式,是假設佛教認為死後靈魂繼續存在,但這種想法與佛教的中心教義「無我」完全相反。

《四十二章經》

傳說中由兩位印度僧人用白馬馱運至中國的第一部佛經《四十二章經》,其中有哪些佛教教義?這個文本經常納入今天臺灣佛學院的指定讀物中。儘管其歷史真實性存疑,卻顯然獲得漢傳佛教徒公認的權威地位。

此經由簡潔的格言和生動的譬喻組成,其格式不像佛經,反而類似由孔子與弟子的對話構成的儒家經典《論語》。這可能是此經引人入勝,歷久不衰的原因之一。經中有類似《論語》勸導仁慈、修行的段落。不過有更多段落是關於佛教最重視的正見和正業。

雖然我們不知道這部經的早期使用情況,也不清楚在哪些群體之中流傳,但經中宣揚的是小乘經典中典型的苦行理想。經文中流露出強烈的厭女心態衝擊我們現代人的感受,卻具有教學功能。由於性欲和感官享受,包括家庭生活,對於出家志業是最大的威脅,因此將這些投射到女性身上,使她們變成令人擔憂、懼怕的媚惑者,或許也就不足為奇了。這種觀點並未出現在同時傳入中國的大乘佛經中。(摘錄)

超度儀式

當今佛教有三大超度儀式:中元節、施食餓鬼、水陸法會,舉辦這些法會的目的是為了利益祖先、家親眷屬,以及一切眾生。前已探討中元節,這一節將專門討論其餘兩種儀式。首先為這些儀式制定儀軌的又是天台大師遵式,從宋代到明代(十一至十七世紀),陸續有人編寫這些儀式的手冊。在這三種儀式之中,施食餓鬼最常舉行,也因此最為人所知。這是因為這種法會隨時可辦,不像中元節只限於農曆七月;也不像水陸法會需歷時七日,施食幾小時內即可完成。

如導論所述,緬懷、崇敬歷代先人的祖先崇拜,是中國自古以來的傳統,作法是以酒食祭祀。在宋代,人們延續傳統習俗,以生肉和酒供奉亡者,並且燒化混凝紙製成的紙錢和紙衣,供亡者在死後生存的世界中享用。這樣的作法至今不變。如果後人沒有持續祭祀,或死者沒有後代子孫,則成為所謂的厲鬼。然而,按照佛教的說法,人死後經過四十九天即往生六道其中之一,或者如果是虔誠的彌陀信仰者,也可以往生淨土。雖然這三種不同的死後命運顯然相互牴觸,但人們並未因此感到困擾。

但是,由於人死後總會往生到另一處,依據佛教教義,已故者實際上無法從生者的供品中獲益。因此,嚴格說來,佛教儀式不能稱為薦亡儀式,而是出於慈悲心,為了利益眾生而舉辦的。宋代佛教高僧開始關注薦亡儀軌的創制,是因為十世紀出現了不曾見於中國宗教或佛教的新信仰。

人死後,在太史文所謂的「中式煉獄」(Chinese "purgatory")接受十殿閻王的審判,根據生前所犯罪業的種類遭受不同的懲罰。例如,造口惡業者,受拔舌之刑。經歷這一連串的審判和懲罰之後,再根據閻羅王的命令投生六道。惡業太重者變成餓鬼,長受飢渴之苦,唯有出家人在如法舉行的儀式中所施的飲食才能減緩其苦。

這種信仰輕易地結合中國傳統的無祀孤魂信仰,致使普度眾生的慈悲儀式轉變為佛教的薦亡法會。雖然沒有人願意相信已故的親人變成餓鬼,但總是不能排除這種可能性。即便不是,布施護持這種法會也永遠都會產生大量功德,可以迴向先亡親眷,幫助他們往生善趣,也能為自己帶來現世福報,享有健康、財富與長壽。因此,這些儀式在中國一向很盛行。

天台大師遵式積極展開反對以血祀和酒來祭祖的運動。他根據不空(705-774)所譯的密教經典《救拔焰口餓鬼陀羅尼經》,創制施食餓鬼的儀軌。施食的緣起是阿難遇見一餓鬼,名叫「面燃」(又稱「燄口」),餓鬼說阿難三天後壽命將盡,死後投生為餓鬼。阿難大為驚怖,隔天早晨立即向佛陀求救,佛陀教以施食餓鬼之法。依循儀軌供養的食物變成神妙甘露,享用者將可轉化成佛。

遵式提倡每天舉行精簡版的施食儀,念誦經中所載神咒,以度脫可能已往生餓鬼道的祖先,以及其他孤魂野鬼。雖然這個儀式聲稱承襲佛經,而且最初於十一世紀由遵式制定,但今天舉辦的施食法會是根據袾宏在1606年撰寫的儀軌。人們相信施食是救度先亡親眷出地獄最有效的方法,這種儀式一直很流行。

袾宏的儀軌提供指示,說明金剛上師應如何進行三重禮儀。此儀式以結手印、誦咒、觀想,展現身、口、意三業相應,也就是「三密」。觀音、地藏二菩薩出現在儀式程序中的關鍵時刻。主法的金剛上師透過觀想與觀音合一時,是整個儀式的高潮。今天僧人所用的儀軌手冊,是袾宏所作儀軌的精簡版,在他身後約一百年修訂而成。整個儀式過程複雜,需要高度專注。

儀式一開始,餓鬼面燃大士像安置在聖壇上,面對法會僧眾,大眾在壇前持誦〈大悲咒〉及觀音讚。金剛上師在「五方結界」及奉請五方佛之後,旋即祈請觀音菩薩,此時主法和尚結「觀音禪定印」,藉此進入觀音三昧。整場法事的主要行儀皆由金剛上師代表觀音執行。法會最精彩的部分是金剛上師結「破地獄印」,他觀想三道紅光分別從自己的口、手、心散發出去,照破地獄之門。這三道光象徵三股力量,可以消滅地獄眾生所造的身、口、意三業之罪。

此時,金剛上師奉請地藏菩薩協助亡者前來接受供養。金剛上師以一連串手印,完成這段儀式。應邀赴會的餓鬼藉由「懺悔滅罪印」的助力完成懺悔之後,主法和尚結「施甘露印」,將淨水化為甘露,接著結「開咽喉印」,讓餓鬼眾生得飲甘露,同時觀想左手持一朵青蓮花,從中流出甘露讓餓鬼飲用。

水陸法會也是現今普遍舉辦的另一種主要超度儀式,內容包括誦經和禮懺,整個法會在施食亡靈之後圓滿。舉辦這兩種儀式為寺院帶來收入,是二十世紀僧眾維持生計的主要來源。佛教所有超度儀式中,水陸法會最隆重盛大,歷時七日。1934年,佛教高僧法舫(1904-1951)痛陳中國寺院偏重經懺佛事的情況:「「走徧全中國的寺廟,好像三門上都還是掛著一塊某某禪寺的匾額,裡面的禪堂,卻都變成經懺堂、水陸內壇,所住的禪和子,都變成經懺師。」許多佛教領袖批評此類儀式的商業化。為了改變人們對佛教只關心死亡的看法,太虛(1890-1947)首創「人生佛教」一詞,強調在六道輪迴中,佛教關心的是生存於人道的人類。當代人間佛教起源於太虛對超度儀式的重新評價。

今日水陸法會採用的儀軌,是袾宏根據當時所用的文本修訂而成的。這個儀式並非根據佛經,而是源於一個創制傳說。根據袾宏所述,最早的水陸儀文由篤信佛教的梁武帝(502-549年在位)創制。公元前三世紀,秦國將軍白起曾坑殺四十萬人,因為罪孽深重,死後被打入無間地獄,永無出期。他向武帝托夢求助,武帝與寶誌大師(425-514)商議救拔之策,大師根據藏經中的相關經典編纂儀文,完成之後,武帝祈求瑞徵,結果整個殿堂大放光明,他認為這表示此儀文獲得諸佛菩薩認可。這個儀式就這樣流傳下來。

儘管有此老套的神話起源,但水陸法會可能起於晚唐,而在宋代開始流行,當時皇室為其祖先舉辦水陸。元、明兩代的水陸法會是為了統治者家族而舉辦的。到了袾宏那個時代,水陸法會已經非常盛行,因此他認為有必要修訂水陸儀文。水陸法會是隆重盛大、普度群靈的齋會,受邀赴此勝會的「賓客」名單,讓中國人的來世觀一覽無遺,其中不僅有諸佛菩薩,還有道教神祇、民間信奉的山神河神、泰山府君和其他地府冥官、人間的地神、穀神、風神和雨神也都包括在內。

法會召請的冥間亡靈代表社會各階層,包括帝王將相,還有儒士、商賈、農民、工匠、士兵,以及佛僧、道士。顧名思義,一切水陸亡靈都會得到精神救度和物質濟助,因此,即使是自盡者、難產而死的婦女、及流產夭折的胎兒都在邀請之列。儀文中提及的受邀群靈描繪在名為「水陸畫」的卷軸中,法會進行期間垂掛於寺院牆上。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90 630
庫存:2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