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簡體曬書節】 單本79折,5本7折,優惠只到5/31,點擊此處看更多!
方寸聚清音:錢君匋印藝譚(簡體書)
滿額折

方寸聚清音:錢君匋印藝譚(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128 元
定價
:NT$ 768 元
優惠價
87668
領券後再享88折起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可得紅利積點:20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商品簡介

錢君匋先生是二十世紀傑出的書畫篆刻藝術家,在文學寫作、音樂創作、編輯出版和古書畫鑒藏諸領域均有成就。本書編者沈建中先生搜羅錢君匋先生歷年在報刊、圖書上所發表的有關篆刻的文章,盡最大可能全面輯錄錢先生關於篆刻學著述、篆刻創作回憶錄和篆刻藝術鑒賞的文論,並精選錢先生具代表性的上百方篆刻作品和錢先生數幅篆刻時的舊影照片,以供鑒賞。另有“編前敘言”,末附編者紀念文章。本書對篆刻收藏者和愛好者而言,具有相當的參考研究史料價值和鑒賞價值。

作者簡介

錢君匋,中國當代著名篆刻書畫家。曾任西泠印社副社長、上海文藝出版社編審、上海市政協委員等職。他一生治印兩萬余方,是一位詩、書、畫、印熔於一身的藝術家,諸方面都有至高的造詣和貢獻。

沈建中,文史學者,致力於對近現代文化、學術和文獻文物的研究,著有《北山樓金石遺跡》《施蟄存先生編年事錄》《遺留韻事:施蟄存遊蹤》,編選《從北山樓到潛學齋》等多種。

名人/編輯推薦

1. 錢君匋先生“一身精三藝,九十臻高峰”,一生治印兩萬余方。本書囊括錢君匋篆刻學著述、篆刻創作回憶錄和篆刻藝術鑒賞文論,並精選上百方篆刻精品、舊影,圖文並茂。引領讀者進入其印學著述、鑒賞和藝術創作的美妙世界。

2. 錢君匋紮實的創造性的印學譜系,大都呈現個人作派的印藝之美,篆法、章法極具浪漫個性,奏刀富有力度,拾得天趣;並喜好刻款記事,篆隸楷行皆入邊款,尤其漢簡、草書作銘,所撰詩文概見學養。因而,本書對篆刻研究者有很好的史料價值,亦可供藝術愛好者品讀和鑒賞,一窺印藝之雅趣。

3. 編者沈建中與錢君匋深交多年,潛心鑽研錢君匋印藝。書中收錄錢君匋先生歷年在報刊、圖書上所發表的有關篆刻的文章,並精選錢先生具代表性的上百方篆刻作品和數幅篆刻時的舊影照片,圖文並茂,以供鑒賞。另有“編前敘言”,末附編者紀念文章。

4. 本書裝幀典雅,內文版式古樸疏朗,印製精良,印色飽滿,融合錢君匋創作、藏品、鑒賞和研究為一體,力求普及經典藝術,呈獻一種獨特的篆刻藝術欣賞閱讀。

編前敘言

沈建中


如今算來應近十年了,某日報上看到“錦滄·驥文軒”舉行陳輝鏡州君之篆刻展,數年沒聞問,印象中儀錶仍然西裝筆挺、頭絲煞清,遂趕在閉幕前一日參觀。展品所作“詞林菁華印存”,工整樸茂秀勁間,彌漫清麗多姿的精雅之氣;再後來讀其作《心經》《二十四節氣》諸譜,顯現的素養與藝風,深受其師錢君匋先生的陶染,別具一格。就在賞讀“詞林菁華印存”之際,卻一下子想起了錢先生回憶自己年輕時期,沉醉于宋詞“幾不能自拔”。早在一九三五年,先生在《青年界》雜誌上撰文《愛讀書十種》,首列印譜《趙悲盦手刻印存》《十鐘山房印舉》《吳昌碩手刻印存》《徐三庚手刻印存》,說明“對於刻印,在我的青年時代最為努力。當時常在手頭的書,即為上列四種。我刻印的作風受它們的影響是很深的”。次舉詩詞四種,《白香山詞譜》《絕妙好詞箋》《花間集》《鄭板橋集》,寫道“對於舊詩詞,在我的青年時代是同刻印一樣喜歡,當時因為家中有了上列的木刻版本的書,遂成為我青年時代愛讀的書。近來我常把詞應用到新的樂曲中,把鄭板橋的題畫詩常常移題在我的畫上”。
也因此,先生畢生治印多達兩萬餘方,現在能賞讀多種印譜,有《錢君匋印存》《錢君匋精品印選》等十幾種,其紮實的創造性的印學譜系,大都呈現個人作派的印藝之美,篆法、章法極具浪漫個性,奏刀富有力度,拾得天趣;並喜好刻款記事,篆隸楷行皆入邊款,尤其漢簡、草書作銘,所撰詩文概見學養,潘伯鷹贊曰“餘觀君匋之印,取資極博,不惟師古印而已”,無疑印作有師法痕跡,然變革面貌明晰。縱觀整個篆刻史,先生創舉“巨印”“組印”和“款刻長跋”,形成“鐵三角”似的印藝專長,創作熱情與藝術力量交相輝映而鶴立印壇,誠如葉恭綽論其“體裁之倡造,藝事之精能,皆昔所未常有”,更在一般之上的格調,獨步二十世紀印林,當以印人傳,詎能速朽焉。
而我常在“枕邊書”――《錢刻魯迅筆名印集》《長征印譜》中流連忘返,于李一氓題簽的《錢君匋刻長跋巨印選》,則是歡喜無盡,多少讀出一些唐人風以及宋詞的雅尚氣息。再探再究,婉約豪放兼顧,師秦漢璽印之神、效晚清諸家之髓,且以諸家方法逐漸融合為“我法”,匠心獨運,技巧臻妙,表現形式紛呈,跌宕風流之間所氤氳的詩韻詞意,多有真善美之意境,可誦者為盈為實,頗得幾許迷人心趣。因而我曾寫過如下文字:
既是在最殘酷日子裡還伺機偷握利刃治印,“擬古璽”“仿詔版”“摹缶廬”“師悲庵”“效牧甫”,神遊於前賢清寂靈動的意匠情態,刻後稱“愜心之作”不過癮,動不動就呼“力作”。一九六八年如何危勢當然知道,刻了一印還抑制不住地抒發“以急就章法出之,大有銅器鑿款風韻”;六十六歲還在奉賢幹校勞動,竟“刻興迭出,為刻印之最佳時期也”;一九七五年春節被工宣隊抄走書物,每早八時至晚十時被囚寫交代,歷時三月餘仍刻印不止,自贊“老辣跌宕,斑剝破碎,頗具漢印神髓”,“古拙渾成,已到爐火純青境界”,洋洋自樂心緒,躍然字句。
至於先生言及之“境界”,葉紹鈞(聖陶)有謂:“君匋的同鄉王靜安先生論詞標出‘境界’兩字,我就換說,沒有境界的大概不成其為詩。我讀君匋的詩,大多是有境界的。”如以先生刻款長跋墨本,誦其所作詩文,在我欣賞,總覺雅韻欲流,更迷戀長跋巨印,如“雲黯風淒寂照西”“一途寒雨入瀟湘”“雪行三省到黃花”“愛隨流水一溪雲”諸品,創作天賦在側款記述中全面展現,極富詩境和浪漫韻律,斐然成章。這使我興味盎然,何嘗無有“境界”之享受。趙景深品評錢氏之詩,說“他是把情感含蓄著,低徊曲折著傳達出來的。拿舊式的話來批評,他的詩是很有神韻的;拿文學史的話來說,有一點近似王維,還有一點近似韓偓,但卻更多近似柳永、蘇東坡等北宋詞人”。境由心造,詩有境,境入印,乃治印即是從心底裡自然流露的詩,我想。確實錢先生治印早已為詩作所闡述,而印作賦存感情豐瞻、想像活躍的詩之意境。
曩昔他的朋友汪靜之,也贊同其詩作有以海水為背景和家鄉風味的兩個特點,但又探尋另兩個特色,“是由君匋所學的繪畫與音樂兩種學識所造成的”。錢先生能畫,能音樂,又能詩,手中握著藝術園裡三朵最美的最迷人的花――繪畫、音樂和詩歌――所以詩中有畫有音樂,三種藝術已融合一片了。當欣賞先生印作,從表現內容到形式上“有聲有色、惟妙惟肖”,不僅刻花卉印面,如“曇花”,還刻朱屺瞻、王季眉繪“梅蘭竹菊”四面畫跋;且擅刻款,像膾炙人口的印作“鐘聲送盡流光”“夜潮秋月相思”之畫格隸書長跋,沉雄靜穆,並不失秀逸之趣;“氣象萬千入畫中”五面陽文長跋,擬“始平公造像”遺意,刻于印頂及四側,清峻奇古;“隱隱笙歌處處隨”“青山下酒詩千行”皆四面狂草長跋,奏刀似筆,筆流異彩;“一路灘聲奔亂石”更是氣韻激越,仿佛薄醉的錢先生于萬籟俱寂時所刻,宛若使用彩筆和調色板這樣,在繪畫――不,是寫詩――那樣子,抑或在作詞譜曲。果如是乎,先生嚮往治印要躲到極寧靜之地,最好深夜,手執一卷,讀到心領神會,立刻奏刀,必有所成。因此,我常見他利用閒話時,磨去不滿意之印而擬重刻,卻又極少見其當面刻印。
很多年前,在圖書館查閱《文學週報》《民國日報》《小說月報》《宇宙風》諸刊時,見到多篇錢先生早年寫作的新詩、隨筆和散文,較早就有結集,像《水晶座》(亞東圖書館1929年3月)、《素描》(神州國光社1933年6月)、《戰地行腳》(烽火社1939年12月)。有一回,偶然見一九三年代《青年界》“本刊撰稿人”諸位照相內,先生相片赫然在目;《音樂教育》“本刊撰稿者面影”亦刊有錢先生與蕭友梅、程懋筠、劉雪庵、蕭而化、繆天瑞、賀綠汀等照相,我觀先生照相,甚有“文藝範兒”,讓我體會他畢竟是一位集詩文、書畫、裝幀、音樂、鑒藏、出版、翻譯、教育於一身的篆刻藝術家,所治印當然亦複如是,蘊含非常濃郁的文藝家氣質,廣受歡迎。
由此,棲居申城的海上文人紛紛向他索取篆印,一九三二年《新時代》月刊“文壇消息”一則“錢君匋新年中忙於刻圖章”:“美術家錢君匋近日為鄭振鐸、杜衡、蓬子、曾今可、戴望舒、鄭祖緯……等人刻著作圖章,甚忙碌。”一九四六年《立報》“藝文壇”報道“藝術家錢君匋,日來為文化界葉紹鈞、茅盾等刻章,忙碌非凡”。聽老輩說,錢先生的勤奮刻苦是出了名的,又充滿激情。如他說:“我先後結識許多畫家、書法家,他們都喜愛我刻的印,熱情地要我為他們奏刀,我一向有求必應,在不知不覺中刻了數以千計的印章。”後來專門選集的除《茅盾印譜三十印》《錢刻巴金七印》外,另編成《錢君匋刻書畫家印譜》《錢刻文藝家印譜》,所收的僅是很小一部分,起碼還能增加三倍之數。從中完全能夠感悟其善良情意,慨然應諾出於至誠,忙中奏刀發自熱心,可視為文壇友誼模範。現今放眼望去,堪稱獨特不凡。當他在整理時深情地說,真像坐對舊友,晤言於室,許多難忘往事,他們的聲音笑貌,不斷地浮現眼前,在藝術上給我長進不少,沒齒不忘;人間能得這麼多知音,真覺高興、榮幸。
現在想來,錢先生性情質樸篤厚、純真率性,且富老輩特有的虛懷風範,那是一種純粹的非功利性的謙遜,常聆聽“早已沒有敝帚自珍狂熱”的他總結篆刻歷程,簡約真摯,“受秦漢璽印和趙之謙、吳昌碩、黃牧甫的影響較多。雖在漫長歲月中,已逐漸形成自己的面貌,但總覺得未能陳言務去,沒有達到突變的地步,這和我的天資、功力都有關係”;又說“自信賤體還扛得動重量級批評,更渴望從中汲得養分,誠誠懇懇,洗耳恭聽”,這些都是他老人家由衷的話,不是虛偽矯情,“我一樣有愛聽好話的毛病,可生著兩隻耳朵,至少用一隻聽聽批評”,曾界說批評為“明燈、手杖”,絕不是“風標、應聲蟲、宴會辭令”。其藝術清醒在於認識自我,說過“祖父輩有趙、黃、吳三大師,父輩有虹廬、白石等,同輩如錢瘦鐵、來楚生、喬大壯、陳巨來、沙孟海、方介堪、王個簃……無名能人,更是藏龍臥虎”。還告訴我,一回求書者奉承他的草書超過于右任,他只得搖頭說:“于先生是大江,我只是小溪,哪能相提並論。”更有恭維錢先生的印超過趙之謙者,他亦無奈地答:“我做悲庵先生的小學生還不夠格呢。”
先生蒐集珍庋名家刻印,起於一九四二年,不顧時值昂貴而羅致諸家治印原石,尤於趙之謙、吳昌碩、黃士陵的作品,“愛之入骨”,每遇積久願望之實現,便“狂喜之極”。後編有《豫堂藏印甲乙集》《叢翠堂藏印》和《錢君匋獲印錄》等,並於“趙、吳、黃”兼及文彭、鄧石如諸家治印風格特色、藝術道路、鑒賞辨偽,乃至篆刻史等專業的學術研究,所闡述的“高峰”之論,廣博精深,觀點獨到,無出其右者。承示放言高論,實獲會心,談及漢印成就可與唐詩、宋詞和元曲比肩;而漢代以降,由於對篆字趨於陌生,使隋唐宋元印文殊少藝術趣味;待到元代趙孟頫、吾丘衍等提倡呼籲,印章文字之美才重獲重視云云。
當其縱論清代印壇,精闢透徹。丁敬創浙派“承繼漢印的衣缽,形成淳樸古拙的風格,黃易、陳鴻壽等發揚光大,蔚為大觀,至趙之琛已成公式,生氣寂然”;鄧石如所創皖派“吸收‘祀三公山碑’‘禪國山碑’等體勢與筆意,形成雄渾圓勁的風格,至吳熙載,用刀如筆,已登峰造極,再至徐三庚,以讓頭舒腳為能事,習氣已深,遂成強弩之末”。當分析趙之謙治印,就如剝筍那般手法,一層層地展示至核心,像“有筆有墨,和僅有刀與石的不可同日而語”“對於文字的選擇和組織,常是苦心經營,所以能夠結構謹嚴,變化無窮,在分朱布白的處理上有獨到之處”“由浙入皖,他的刀法能夠在巧中見拙,朱文勁拔凝練,白文沉雄樸茂,絕無塵俗之狀,而有雋永之味,真正做到‘書如佳酒不須甜’的意境”。正因為有如此“史”的理解與“藝”之見識,難怪先生底氣十足,要在裡面“打幾個滾”而出。
有次與先生閒話他與葉潞淵合著的《中國璽印源流》,以及論文《中國璽印的嬗變》《篆刻的古往今來》,不免感歎“短文章,大手筆”,具有研究的穿透力。他卻盛讚從前黃賓虹為其印譜所作序言,寥寥百餘字,由周秦古籀起,敘至鄧完白、趙叔,時稱極盛,猶如一部篆刻演變史略,解說得通透清白。馬公愚序亦百來字,從發源、遞嬗、大盛,亦談取材,說到浙皖二宗及趙悲庵,既言簡意賅又微言大指,于印學史通前徹後。而潘伯鷹序則更為概括直言,要其規模運用,大抵出入“古璽、漢印、趙之謙、黃士陵四者之間”,於我讀來,錢先生恰恰如是取法乎古也,而其勝蓋出於不為師法所囿,自辟新境,即使年逾八旬後,尚不肯罷休。
一九九五年暮春,先生在瑞金醫院裝了心臟起搏器,六月下旬移居瑞金賓館養屙。我去探望,他老人家挺高興的,然言談時流露出寂寞之感,希望我有空就來聊聊。在那兩三個月裡,我隔三岔五去閒話,當時先生大病初愈,決意告別治印,集中精力於書畫,在對漢簡、草書和大寫意之創作變法,期於大成的雄心壯志,以及“難以突破舊我的痛苦”,皆給我留下難忘印象。至入秋先生返回寓所。記得初冬起,先生又遵醫囑居家靜養至翌年初夏,這期間,他做的一項重要工作是自撰“年譜”,也是我請益較勤的時期。有時囑我檢核材料,而我恰耽著舊報舊刊,大多話題是向他請教所經歷的文藝界有趣的書人書事,也解答我的一些疑問,記得有早年是否與李金髮論爭、《中國古代跳舞史》作者諸題。
先生擬訂“年譜”時,要把歷年創作的篆刻作品按編年記錄,從堆積於一大紙板箱裡的鈐印紙本挑選出需要記錄的“力作”“愜意之作”,讓我協助抄錄印面和邊款的文字,他再錄進“年譜”。而我自己也在初學辨識古字,每遇不識的印面印款文字,皆往請教,他總是不厭其煩,有時一看難辨,就讓我留下材料,或照片和複印件,待檢審研究,等下次我再訪時仔細解答。我聽說刻章的人只需備一本《訂正六書通》就夠了,在書店見到王個簃題簽的新版,立馬買了並告訴他,他說這本書不可靠,讓我還是看《說文解字》為宜。那時我學墨拓,先從拓磚瓦入手,挑選數紙瓦當請教,先生指點說最好用蟬翼拓法,注意層次感。後來我學拓古泉,他叮囑掌握幹濕、多層撲墨,還鼓勵我可學鈐拓印章,尤其拓邊款,要“狠下功夫”。
我在印學藝術觀方面,耳濡目染,受到錢先生學養的潛移默化教導,每每閱讀其作,多為其“用刀有雷霆萬鈞、不可阻抑之勢”的治印精神與藝術力量而感動。二八年仲春至盛暑間,編過一冊先生談藝隨筆集《藝術與我》,寫了一篇編後記《無倦苦齋錢夫子芻議》。先生善繪書衣,我搜集多年,攝影掃描,積稿甚豐,有志於編集,然無有寸進。同時,業餘裒輯先生印作,作為欣賞者,頗有“擷珍”似的癖好,亦留意閱讀其有關印學著述、篆刻創作隨筆與鑒賞考訂文論,當我檢得先生為《豫堂印草》所作自序(《社會日報》1944年),以及刊於《古今》的馬公愚序言,似有觸動,且鑒於“操之過急”之敗,遂決意“慢工出細活”,選編一部能融合創作、藏品、鑒賞和研究為一體的文本,力求普及經典藝術,呈獻一種獨特的篆刻藝術欣賞閱讀,輔以影印篇中所涉及的相關印作和數幀先生治印舊影,而對於專業讀者和愛好者來說,作為文獻性學術案例,可有系統的參考研究價值。
《禮記·中庸》曰“凡事豫則立,不豫則廢”,先生曾刻“豫則立”一印為之勉勵。設計即有,就應盡最大努力地系統地輯錄相關文稿,每遇見綜合性談藝文章,因已有文本刊出,則節錄有關印藝專業部分;在遍尋間亦有感於同篇相繼刊出之篇名有異,另多有增訂文本,因而有必要查核與厘清;且相同內容而在各文中有重複記述,為維持原文完整,均作保留;凡能檢得原刊出處、輯編來源,皆標注為善。也有搜集到如《憶舊三題·一》《對於〈明清藏書印拾遺〉的辨正》等類似佳妙隨筆,限於體例篇幅,此告存目。經敬慎選編,先於二一四年編訖文圖初稿,受到先生公子大緒老師的鼓勵,卻東躺西躺,輾轉至去歲冬去春來,又重作整理潤改。承蒙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資深編輯許靜主任關注,即把拙編向貴社投稿,榮獲批准印行。嗣後,許靜主任、喬健老師為本書做了大量的非常細緻入微的審讀、編校,姚榮先生為之裝幀美化,並獲得陳輝、錢駿先生給予支持,還得到小波君、純一君的幫助,書此一併致意申謝。
編校既成,搖曳數筆,僭談浮泛隨感。然在我個人,是一種相對持續的讀書與研究,多少也追求一些“方寸聚清音”那般趣味。


時維辛醜仲夏初九日,沈建中于謙約居謹記

目次

目錄

編前敘言 沈建中

[輯一] 溯源印事
篆刻的古往今來
中國璽印的嬗變
漫談篆刻
印章和繪畫
印面和邊款
篆刻家的自刻印
讀印隨想錄
我和篆刻結了不解之緣
冷門
鐵筆

[輯二] 流韻賞鑒
文三橋的自刻印
鄧石如印譜及自刻印
趙之謙的藝術成就(節錄)
趙之謙刻印二三事
趙之謙刻印辨偽
讀印譜《趙之謙》
關於趙之謙的斷想(節錄)
略論吳昌碩(節錄)
缶廬篆刻四記
吳昌碩刻印的代庖者
我所知道的黃士陵
白石二題

[輯三] 斐然成章
《十六金符齋印存》序言
汪尹子的《寶印齋印式》
《寶印齋印式》序言
《西泠印社社員印集》序
《中國歷代璽印精品博覽》序言
《魯迅遺印》序言
舊事難忘――寫在《魯迅著作印譜》出版之前
《茅盾印譜》序言
《賓虹印談》序
《玄隱廬錄印》序
《錢君匋獲印錄》題記
幾種印譜序跋(《豫堂藏印甲乙集》《叢翠堂藏印》)
《曲公印存》序
《葉潞淵印存》序

[輯四] 治印論藝
《豫堂印草》序
《君匋印選》序跋
跋《錢君匋篆刻選》
《錢君匋印存》後記
《錢君匋精品印選》自序
《錢君匋刻長跋巨印選》後記
《錢君匋刻書畫家印譜》序言
《錢刻文藝家印譜》序言
戰地組印
鐘聲送盡流光
一途寒雨入瀟湘
幾種印譜的序和跋
錢刻巴金七印題記

[輯五] 印林寄語
筆歌墨舞的書法篆刻藝術
符驥良印存
葛許光《百壽圖考印譜》序
關於《茗屋扶桑留痕》
唐鍊百的篆刻
洪世清的篆刻
《望岳樓印集》序
讀劉一聞作品展
為《篆刻法》而序
《吳頤人印存》序言
傳統創新乃入神――觀“陳輝篆刻展”
徐穀甫的刻印
天祥的印象
華雲篆刻卓然成家
《陶經新印稿》序
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記青年篆刻家塗建共
印海語絲(節錄)

附錄
無倦苦齋錢夫子芻議 沈建中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668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