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簡體曬書區】 單本79折,5本7折,活動好評延長至5/31,趕緊把握這一波!
客家物語:書房師與童養媳
滿額折
客家物語:書房師與童養媳
客家物語:書房師與童養媳
客家物語:書房師與童養媳
客家物語:書房師與童養媳
客家物語:書房師與童養媳
客家物語:書房師與童養媳
客家物語:書房師與童養媳
客家物語:書房師與童養媳
客家物語:書房師與童養媳
客家物語:書房師與童養媳
客家物語:書房師與童養媳

客家物語:書房師與童養媳

定  價:NT$ 350 元
優惠價:90315
領券後再享88折
團購優惠券A
8本以上且滿1500元
再享89折,單本省下35元
庫存:3
可得紅利積點:9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本書以清朝末年出生的書房師(教師)林漢唐開始寫起,止於20世紀末期童養媳林曾二妹去世。
◎林漢唐是誰?林曾二妹又是誰?他們代表的是一個逝去時代的「身分遺產」。
◎以農村社會背景來書寫客家人的邊緣性和族群性格,鏤刻客家民俗文化與人情。

林漢是清末的準秀才,半生的書房教師,晚清之際,隨著西洋科技文化的輸入,衝擊了一千三百年的科舉制度,新式教育人才的興起,取代了科舉取才的制度,林漢唐成為了客家庄裡的教書匠。
林曾二妹是他的兒媳,一歲半仍在牙牙學語便被人揹到婆家,清末到日治時期許多漢人家庭互換著養育女兒,產生了許多養女及童養媳,林曾二妹便是如此到林家……

首篇〈不能重來的人生路〉談許多客家人的生活與生計,把握當下的人生觀。
第二篇〈農事、家事、天候事〉探討晴耕雨讀的「晴耕」與「勤耕」。
第三篇〈客家節慶當鬧熱〉追溯客家人對於節慶儀式的演化。
第四篇〈她們是轉不停的陀螺〉討論為什麼許多客家女性是轉不停的陀螺?勤勞與節約的生活觀,族譜內的女性通常只存姓氏,超過幾代便無人可考儒人全名,為何勤儉持家仍無法小康生活?
第五篇〈族譜上的傳人〉以族譜上的男性來看客家社會與家族觀。
第六篇〈書房師與童養媳〉是清朝到日治時期臺灣的一個時代縮影。
第七篇〈客家書房師林漢唐的研究報告〉補充研究臺灣客家地區書房(師)的能量。

◎代理經銷:白象文化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
http://www.pressstore.com.tw/freereading/9786269596478.pdf

作者簡介

臺灣桃園地區客家人(四縣腔),2011年通過客家委員會客語能力認證合格,中國文化大學史學研究所文學博士,同校藝術研究所藝術學碩士暨美術系西畫組學士,目前是創意與設計學院教授,並在2013-至今在臺灣客家地區擔任數個公共藝術執行∕審議小組委員,並為故鄉桃園策展客家「屋下ㄟ花」等。出版相關書籍,如下:
(1)客家物語:書房師與童養媳,臺中:樹人出版,2022。
(2)屋下ㄟ花吳嘉陵圖文繪本,桃園:華夏書坊,2021。
(3)紙的文化產業,高雄:麗文文化,2014。
(4)流動的視覺記憶,臺北:秀威科技,2010。
(5)傳統藝術的新視野,臺北:秀威科技,2009。
(6)時代的典範:客家私塾師,臺北:秀威科技,2008。
以上為作者代表性的客家研究,在《傳統藝術的新視野》一書中奠下了傳統藝術的美學基石,在臺灣《紙的文化產業》裡延續博士論文的文化架構透過文人與工匠兩個社會階層,討論書畫家用紙與匠人的關係,並以跨區域分析研究臺灣三個區域案例,客家庄紙寮窩的造紙產業為臺灣單姓客家聚落,於此客家文化符號與象徵裡,將延續文化分層的理論,提出文化幅射觀點。2021年新竹清華大學竹塹學國際學術研討會邀請發表〈新竹芎林客家紙寮窩造紙產業研究〉。
高雄中山大學的文化、社會與地方創生國際學術研討會發表〈找尋北臺灣地區客家文化的DNA〉,以及福建三明學院客家青年論壇發表〈21世紀臺灣客家文創課程〉。連續兩年獲臺灣桃園市立圖書館補助出版優良刊物。2021年於桃園紅土空間舉辦「屋下的花」插圖展,2019年於新北市華梵文物館展出「窗眼,有自然生態‧有人間故事」個展,暨中國上海第8屆城市藝術博覽會展出,2018實驗展出「聲色計畫-視覺藝術∕音樂會跨域合作」於臺北梁實秋故居,發表吳嘉陵「記憶迴遊」創作記錄片,2018於南投文化局「他鄉是故鄉」多媒材個展,同時在新北市客家文化園區「記憶洄遊-客庄植物與圖騰」個展,2017臺北松菸文創園區開放空間文化基金會「屋下个花」個展。2016策展∕新北市石碇老街石頭屋百年首展。策劃新北市華梵大學環設系「花海與花窗」展,2015策劃臺北華山藝文特區回收旗幟展,統籌客家庄義民祭空拍記錄片,2013策劃執行新北市鶯歌國中司令臺美化工程,同年策劃執行新北市大崙山環境藝術節裝置藝術展,動員200位大學生參與。主持2013華梵大學民先館二樓對座石椅馬賽克美化「自然的精靈」暨大崙山縮時攝影5000小時。舉辦華梵大學樂高修補拼圖美化校園活動,在臺北光點主持環境設計系展,2012策展跨校跨系「石碇一夜」光影展。1999獲臺灣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楊梅客家人事物特展」隔年通過同基金會補助《客家私塾教師林漢唐研究》,通過臺灣客家委員會補助《客家女性生命書寫》,暨「影像記錄義民祭」、「油傘大小花」獲臺灣客家委員會蒲公英志工計畫入選及佳作,「客家文創-油桐花與花布」課程獲臺灣新北市客家事務局補助,2020於日本大阪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ducation and Global Studies發表東亞馬約利卡磁磚(Majolica Tile)圖案與符號之研究。2012客家文創之美課程獲數位臺灣客家庄第4屆客家文化教案製作佳作,同年傳統藝術與文創產業課程獲國際工業遺產委員會2012認識產業文化資產教案徵選學校教育組佳作,2007獲桃園縣文化局全民寫傳記優選獎,2000獲臺北市文化局公共藝術評論獎優選,臺北帝門藝術基金會藝術評論佳作及1999年李仲生基金會藝術評論獎佳作。

人與土地的關係極為密切,栽種著蔬食,豢養著家禽∕家畜,四季皆在土地上耕作,形成了自然規律與倫理。
土地是遠方遊子的鄉愁,地方語言的搖籃,落葉歸根的認同地。農村的勞動總是吸引著現代人傾心於慢活的生活步調,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自然規律,文明的進程追趕著現代生活的節奏,導致人類順應著工商時間,不由得加快自己的進程,傾心於鄉間悠閒的情懷、羨慕手作的達人,自己卻很難停下生活的腳步。
然,此書便是凸顯出人與土地的耕植關係,這過程歷經了四季的更迭,人類勞動生產,產生了與土地共生的情感,如同臺灣作家高信疆形容阮義忠的攝影為何如此動人。「構圖框架在農作的勞動現場,焦距是平民的質樸與高貴,工作的酸楚,收成的歡笑,死亡的慰安,新生的喜悅,譜成了一個充滿啟示永恆的輪迴」,也如作家朱自清評論豐子愷的作品,他說這作品裡的畫,十之八九他是見過的,畫的是尋常事物、尋常人,「一幅幅的漫畫,就如一首首的小詩-帶核兒的小詩,你將詩的世界東一鱗、西一爪地揭露出來,我們就像吃橄欖似的,老覺得那味」,人類在大同小異的文化∕風俗之間找到相類的生活方式與價值觀。阮義忠用攝影,筆者與豐子愷相同的是:用繪畫與文字互為表裡。
借用朱自清寫《俞平伯詩集》〈憶〉的跋。
「憶的路,是愈過愈廣闊的,是愈過愈平坦的,曲曲折折的路旁,隱現著幾多的驛站,是行客們休止的地方。最後的驛站,在白板上寫著朱紅的大字:兒時。這便是『憶的路』的起點。」
兒時裡滿布著黃昏與夜的顏色。夏夜是銀白色的,帶著梔子花兒的香,秋夜是鐵灰色的,有青色的油盞火的微芒,春夜最熱鬧的上燈節,有各色燈的輝煌,小燭的搖盪,冬夜是除夕,紅的、綠的、淡黃的顏色,便是年的衣裳。
記憶是層薄影,歷歷可畫,這影「以實道實,確切可靠的。」可以用心眼看見,也可以用肉眼看見。
這本書是以清朝末年出生的書房師林漢唐開始寫起,止於20世紀末期童養媳林曾二妹的去世為止。林漢唐是誰?林曾二妹又是誰?他們代表的是一個逝去時代的「身分遺產」。並且以農村社會背景來書寫客家人的邊緣性和族群性格,鏤刻客家民俗文化與人情。
林漢唐(圖1)是清末的準秀才,半生的書房教師,晚清之際,隨著西洋科技文化的輸入,衝擊了一千三百年的科舉制度,新式教育人才的興起,取代了科舉取才的制度,林漢唐成為了客家庄裡的教書匠。
林曾二妹是他的兒媳,一歲半仍在牙牙學語便被人揹到婆家,清末到日治時期許多漢人家庭互換著養育女兒,產生了許多養女及童養媳,林曾二妹便是如此到林家(圖2)。
因此之故,此書貫穿了整個20世紀,林漢唐傳承自龍潭廩生鄧林鳳的漢學,用書房(私塾)的傳授,講解了許多啟蒙教材,例如《三字經》、《千字文》,在生活處世上以理學家朱柏廬《朱子家訓》為家訓,家訓僅524餘字,文義淺白易懂,由修身、齊家開始釋義,談及人與自我、族群及國家的辯證關係,梳理書中的觀念主題:人應該自律與知足、培養惜物與質樸的生活、重視倫理、勤苦與養成讀書習慣,推崇儒家思想,亦提及可以信仰宗教的神佛觀,愛惜動物的生命,勸人少殺生,並且少興訟,與人交往合宜便可,請客飲食如常即可,凡是過度則容易生哀禍,朱子強調的是節儉惜物、愛土地的生活態度,對於華美的事物,採取迴避不談,以及不支持的態度,例如文人之間的聚會,品評畫作、文物類的活動,在祖父吳阿賢(圖3)所藏上海明善書局出版女宜張氏編譯的版本,提及文人常於陶瓷品上題字,在品評賞析的過程中,一旦摔碎於地,則對陶瓷品的文字本身大不敬,如同文字書寫於紙上,紙落於地上,應該拾起,即使是薄紙的日曆。在倉頡誕辰日焚字紙還於天神倉頡,客家人對學問的崇敬取代了對華服、華屋的追求。客家是漢族的民系,它的文化特徵不出於漢人傳統文化,隨著五次以上的大遷移,文化在翻滾中更新,融合了其他少數民族,在臺灣的客家,有了一次日本殖民的文化性格,迥異於中國及東南亞,甚至於美國其他地區的客家文化,在《朱子家訓》裡,提及見人哀傷應同情,當我翻閱舊書時,看見書房師也是中藥家的林漢唐為往生者開的藥方稱「開單仔」,方便往生者帶單到陰間使用,漢字墨跡仍香,藥方依稀看得出往生者的病痛。似乎明白了奢處唯儉、困處同情的善意。
這本書是以林漢唐為明軸,林曾二妹為無形的動力,她無數次赤足踩動載滿飼料的三輪車,在沿著上坡的道路上,看不到盡頭地拚命踩著,定眼看那哪是人?是牛嗎?我問。
此書首篇〈不能重來的人生路〉談的是許多客家人的生活與生計,把握當下珍惜光陰的人生觀。第二篇在〈農事、家事、天候事〉所探討的是晴耕雨讀的「晴耕」與「勤耕」,第三篇〈客家節慶當鬧熱〉是追溯在2003年臺灣客家委員會成立前後,客家人對於節慶儀式的演化,客委會成立以後,推動客家節慶的文化影響。而第四篇〈她們是轉不停的陀螺〉是討論為什麼許多客家女性是轉不停的陀螺?勤勞與節約的生活觀,族譜內的女性通常只存姓氏,似乎是附屬於婚配的男性,超過幾代便無人可考儒人全名,為何勤儉持家仍無法小康生活?以童養媳為例子,林曾二妹來到20世紀末期,體會了時代的變化,肯定了自我的價值,脫離「小媳婦」的悲情。第五篇〈族譜上的傳人〉是以族譜上的男性來看客家社會與家族觀,結論處〈書房師與童養媳〉是清朝到日治時期臺灣的一個時代縮影。最後附上筆者於2006年〈客家書房師林漢唐的研究報告〉以補充研究臺灣客家地區書房(師)的能量,以待後來者接續深化此主題。
筆者由21世紀的觀點,有距離的觀察、思索,體會一個時代的「身分遺產」。
關鍵字:土地倫理、朱子家訓、客家家族、中藥房、客家生活學

目次

關於客家女兒-吳嘉陵
自序

一、不能重來的人生路
二、農事、家事、天候事
三、客家節慶當鬧熱
四、她們是轉不停的陀螺
五、族譜上的傳人
六、書房師與童養媳
七、客家書房師林漢唐的研究報告
(一)、漢唐公的求學與書房的成立
(二)、日治時期林漢唐書房教育的變革
(三)、戰後的梅溪學堂時期
(四)、林漢唐書房教育的紀錄
(五)、林漢唐書房教育的概說

附錄一、林桂英追憶祖父林漢唐
附錄二、林彥芬頭重溪老屋記事
後記-鄉關何處

書摘/試閱

一、不能重來的人生路

這是以臺灣客家家族為主體來談的鄉間生活史,許多人都不在了,他們去哪兒?有些人嫁出村莊了,有些人因為工作的緣故,搬遷到外地,有些人賣掉祖產,還有一些人的生命停留在20世紀,剩下的,只是一些房子遺址與耆老,那些如雲幻般的往事。在當地人的腦海裡、口中稱道成為傳說。書房教師及童養媳、養女等職業或身分,是歷史賦予的社會需求,當時的時代背景給予的養分,也反映了不同社會階層的價值觀。筆者曾經研讀新竹芎林劉傳老家族的族譜,記載該家族來臺於清朝乾隆年間,目前傳承至第七代,該家族的來臺祖有三位兄長及一位姊姊,三位兄長名為傳銳、傳道和傳易,傳銳於林爽文事件,骨骸收於褒忠亭,傳道於嘉慶庚辰年病逝,至於傳易則失蹤,下落不明。當時劉傳老才四個月大,由母親懷抱著坐船飄洋過海,經過驚險的黑水溝,最後於新竹上岸,是什麼原因讓一位廣東饒平縣的母親剛生下屘子,便攜帶五個孩子來臺?仔細對照族譜本的記載,發現該位母親在坐月子期間,丈夫突然過世,於是才有渡海來臺的事跡。末了,三位兄長失蹤或意外去世,四個月的屘子成為了饒平縣劉姓在新竹後代的來臺祖,其姊的訊息省略無記,只留姓氏,是否嫁人?或是一直陪在母親身邊?不得而知。來臺後於新竹芎林定居以後,開枝散葉,共有七大房,家族近五百人,有人歸因於定居地域的風水極佳,梅花瓣形狀的臺地地形上有多樣性的植物生態,保留了劉姓家族綠色生態農業與慢活的生活步調,七大房在「祭祀公業」組織裡形成凝聚力。如今,延續該家族的凝聚力是加入新竹市政府的社區改造計畫,計畫主持人由劉姓族人移交給招贅子(外姓),顯見該客家家族的包容性與開放性,不以同姓與否來區分本家,凡家族人皆是自己人,想貢獻、想出力者,家族自然會給予支持。

新竹的劉姓家族和其他家族一樣,各有各的生活史,芎林劉氏來臺主是從事民俗用紙(金銀紙)的製紙工坊,日治時期曾推動禁止膜拜地方神佛的政策,警察或日本當局經常前來檢查劉姓家族是否仍繼續提供民俗紙給民間人家?該家族一邊偷偷製作金銀紙的粗紙,一邊將製紙的器具往後山竹林的山坳裡藏著。那時,有位養女(劉陳愛珠)嫁到劉家當二房劉興土的媳婦,她原是鍾家的童養媳,人乖巧懂事又勤勞。中日戰爭時期,尚未成親的「丈夫」徵召入伍,兩年後,先生的堂哥自戰場上歸來,帶回消息,說她等待歸來的「丈夫」於戰場沒多久便生病過世,聽聞此事已過世了兩年。當時她年僅十六歲,回憶起這位還沒成親的「丈夫」,雖然一同住在屋簷下多年,她和他說話時,始終不敢抬頭看他的臉,八十餘歲的她淡淡地用饒平腔(客語)述說,「 唔記得聽到佢過身時的心情,也不記得他的面相。」便不再言此事。鍾家父親見其乖巧,作主將這位童養媳收為養女,十八歲時嫁給劉興土當二房的媳婦,她很在乎地和外界的看法,解釋她是初嫁而非嫁兩次。回首際遇,二十歲時為人母,到四十歲之間,陸續添丁、添女,六十歲時先生過世,在八十歲時遇見了筆者,回看自己的一生,訥訥寡言,又極為誠懇,不斷地說日治時期生活得很苦,有番薯吃便是幸福,仿佛這樣的日子不願從頭再來一次。

沒有經歷過日治時期的21世紀世代,很難想像那個日本、臺灣與中國混搭風格的街頭即景,又是如此順理成章地認同。於此,想到外公(林維均)(圖4)在楊梅埔心地區當保正(村、里長)的時候,鄰里間大伙繳完糧稅,沒米可食,外公用日語與日本警察溝通,要留些穀子給農民「做種」,一來一往運送之間,便有餘糧給大伙裹腹。2012-14年,筆者在新竹劉姓客家家族進行田野調查,時間久了,也聽到許多感人的往事,劉家三房的媳婦(張瑞森)來自一個不同姓氏的家庭背景,她的母親是養女(張愛妹),外公(鍾阿泉)終生未婚,領養了她的母親,期望能招入門婿延續家門,劉氏三房的媳婦說她的父母是自由戀愛,父親(鍾張阿強)因為很愛母親,所以自動入贅到母親家,說好結婚後生長子跟隨母姓,其餘的跟隨父姓,於是三房媳婦的兄弟姊妹當中有的隨母姓,有的隨父姓,而外公對她的父親還是不滿意,結婚十餘年來,她的父親總是吃剩飯,沒有與妻、子女同桌吃飯,直到外公過世,她的父親開始真正當家,將家裡生意經營壯大,並且當上里長,替庄里大家解決事情、排解問題。她從她的父親的身上可以看到愛情的犧牲與胸襟的偉大,而母親在父親的照顧下,即使生了五個孩子,母親的個性還是小孩子,父親說我們都要讓她,她女兒說。

筆者的《吳氏族譜》記載祖父吳阿賢是三房第十八代接榮公(吳阿開)之子,實際上非此接榮,家族普遍的說法是真正的接榮過世時已近而立之年,於是在遠鄰處找到黃姓家族一子替代其名字傳承下去,該子成婚時也找同族(黃姓)的女子成婚,後來兒子吳阿開的媳婦(黃雲妹)也是黃姓親族。年幼時筆者阿嬤(吳鄭甜妹)曾帶筆者去婆婆(黃雲妹)的娘家探親,在婚配的關係上,三房(吳阿開)與黃家的關係密切,妻子娘家的伙房由水泥匠吳阿開主持蓋屋,婚喪喜慶都視為自己家族事來操辦,日治時期楊梅攝影家吳金淼是遠親,其母親也是黃氏,身為水泥匠的祖父(吳阿賢),為他的母親(黃雲妹)家族、親戚持續蓋房修屋,農業社會親人間相互幫忙是常態,筆者認為是人與人之間的人情味稱為「同情」。如今在楊梅五楊高架橋的啟點-往臺北方向的右側,稻田中央留有一棟老舊的黃家三合院,有百年的歷史,吳阿開為黃雲妹娘家蓋的家屋,見證吳家與黃家姻親過往。

黃家三合院前有大埤塘,後有竹林,典型客家伙房型態。埤塘內養鴨的榮景三十年來都是如此,不因高速路的開通或道路拓寬而失去原有的純樸景象,柏油鋪設的小徑是隨著水田的形狀而轉彎。

在1960年中山高速公路的興建,母親(林桂英)娘家的土地公需要重新安座,遷地興建這等地方大事,也是由祖父(吳阿賢)與團隊一起完成。可見,臺灣早期農業社會工事的開展,與姻親有著密切的關係。

上面的事跡告訴我們,招贅婿或者出養孩童不一定是家裡貧窮養不起的不得已作法,也在古籍上找到資料,富有人家也早早出讓幼女給人當童養媳,原因是女子早晚都會婚配,早點過去婆家,可以提早適應婆家生活,減少與婆家人的摩擦,這是清末到日治時期經常看見臺灣與中國的民間陋習,大約在二次戰後的嬰兒潮時期,童養媳、養女制度逐漸成了過往的身分遺跡。

以上內容節錄自《客家物語:書房師與童養媳》吳嘉陵◎著.白象文化出版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
http://www.pressstore.com.tw/freereading/9786269596478.pdf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90 315
庫存:3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