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簡介
是否在不知不覺中成了“被孩子支配的保姆”?
孩子行為不當,一定有原因!拯救了無數家庭的“阿德勒式教養法”,父母一定要瞭解!
本書是基於阿德勒心理學的阿德勒式教養計劃課程而寫的指導書,向家長講述3―10歲孩子的教養之法。所謂阿德勒式教養法,本質是賦予孩子勇氣,幫助孩子達成“心理層面”和“行動層面”兩大目標,讓孩子相信自己有解決問題的能力。進一步幫助家長認清教養的本質――讓孩子擁有自立和與社會和諧共處的能力,讓孩子找到自我價值。
作者簡介
清野雅子
日本阿德勒心理學會諮詢師。跟隨野田俊作先生在育兒學習會學習,從初創期開始學習“PASSAGE(阿德勒式教養計劃課程)”,現為家庭顧問和“PASSAGE” 。岡山惠實日本阿德勒心理學會諮詢師。現為家庭顧問、“PASSAGE” 及自助學習小組“阿德勒銀杏會”負責人。
目次
第1章確定目標,開始教養孩子吧
給願意設法讓孩子感受到“家人是我的伙伴,我有歸屬感”的父母…3
教養孩子的目標分為“心理層面”與“行動層面”兩種…5
孩子以母親為範本,學習跟世界相處…7
開始賦予孩子勇氣吧…9
專欄① 根據孩子的不同成長情況,用不同的方式賦予孩子勇氣…15
第2章“不當行為”必有其原因
孩子做出不當行為時,要冷靜觀察…21
站在孩子的立場思考…28
找出讓自己冷靜下來的方法…30
有意識地尋找孩子“做得好的地方”…31
專欄② 孩子做出不當行為(偏差行為)的目的是什麼?…35
專欄③ 做好“賦予勇氣”的準備…38
第3章“獎賞”和“懲罰”都會讓孩子變糟
牢記教養孩子的心理層面目標,學會傾聽孩子…43
懲罰的副作用…46
不要用獎賞的方式調動孩子的積極性…54
獎賞和賦予勇氣的不同之處…57
失敗是賦予勇氣的契機:不讓失敗的孩子失去勇氣…59
賦予失敗的孩子勇氣…62
專欄④ 建議使用“提問式教養法”…66
第4章這樣做真的是“為了孩子好”嗎?
想成為協助孩子增添勇氣、不控制孩子的父母, 步是“課題分離”…71
父母的“為了孩子好”其實是“為了讓自己安心”…76
父母將孩子的課題視為“共同課題”,提供協助…78
父母要明確地告訴孩子困擾的原因,並且請孩子幫忙…89
專欄⑤ 成為不被情緒控制的父母…94
第5章父母如何協助孩子解決“麻煩”?
父母和孩子共同確定可以實現的同一目標,將目標變成“共同課題”,一起努力實現…99
設定“共同課題”…103
無法設定“共同課題”…107
專欄⑥ 關於父母的課題…113
第6章你是“過度干涉”孩子的父母嗎?
通過“自然結果”,能讓孩子學到許多東西。不要成為剝奪孩子體驗機會的父母…119
對尚未發生的結果進行判斷…128
對已經發生的結果進行梳理…129
第7章騰出時間,全家一起溝通
家人會隨著你的改變而改變。定期召開家庭會議,分享教養孩子的目標…133
利用家庭會議,學習親子協作…134
專欄⑦ 要下定決心永遠站在孩子這邊…147
第8章如果孩子不遵守家庭規則
讓孩子體驗“社會結果”,學習“履行社會責任”…151
為了不讓社會結果變成“懲罰”,讓孩子體驗時一定要慎重…158
後?記…163
書摘/試閱
阿德勒一直在思考“如何教養孩子,才能創造美好的未來”, 終得出結論:只有靠家庭教養和學校教育,才能找到不使用暴力解決問題的方法,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進而創造美好的社會環境。為此,阿德勒創立了相關理論及心理療法。
假如在家庭和學校中用體罰、責罵等手段教養孩子,孩子長大後可能也會使用相同的方式教養下一代。阿德勒認為,培養孩子在不使用暴力的情況下思考解決問題的方法,才能創造光明的未來。
首先,要學習人類生而平等的概念,明確人的價值沒有貴賤之分。成人和兒童是平等的,也就是說,父母和子女也是平等的。阿德勒心理學不主張“獎賞”孩子,而且,當孩子不聽話時,父母不能情緒化地斥責或懲罰孩子。為了建立平等的人際關係,解決問題時需要學習“賦予孩子勇氣”的方法。
阿德勒心理學,其實就是“賦予勇氣”的心理學。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