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書摘/試閱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糧食,不僅是中國人餐盤中的主食,更是文明的根基與源頭。每一次糧食作物的馴化、傳入和推廣,都在改變歷史,重塑文明,對於強調“民以食為天”的中國人而言,這種體會尤為深刻。本書以黍粟的馴化或傳入、推廣作為切入點,全景展示黍粟對中國社會、文化和政治的深遠影響,分析糧食作物背後不同文明的碰撞與交流。讓讀者從黍粟的發展歷程中,了解糧食作物是如何一步一步影響到人類的物質和精神生活,領會糧食對不同區域文明形態、中華文明興衰的影響,進而勾勒糧食與文明的關係,從糧食作物之中了解中華文明的進程。
作者簡介
王加華,男,1978年2月出生,山東新泰人,歷史學博士,山東大學儒學高等研究院副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民俗研究》副主編、《節日研究》主編。主要研究領域為農業史、圖像史學、區域民俗學。
目次
一荒蠻時代:黍粟的起源及傳播
黍粟的本土起源
“蒸煮”革命與“面條”的誕生
“杜康作秫酒”典故與歷史流傳
黍粟的時空旅程和文化印跡
二商周之際:黍粟文明初步創立
“黍稷”之辯與“五谷之首”
甲骨文與金文中黍粟的關聯文字
“社稷”內涵與國家觀念的代表
日常民食和稅收對黍粟的依賴
從“粟爵粟任”看商鞅的“國富論”
“輸粟於晉”的糧食外交
“黍離之悲”的士人愛國情懷
三秦漢隋唐:黍粟文化日臻繁盛
“耕—耙—耱”旱地耕作技術典範的確立
《論貴粟疏》凸顯的“貴粟”和“重農”思想
“治粟內史”“搜粟都尉”等官職設置及演變
從“回洛倉”“含嘉倉”看朝廷的“積粟”儲備
以黍粟為主的兵資與官俸耗用
“黍粟萬石”陶倉墓葬文化的盛行
“樂律累黍”形成和對度量衡的貢獻
“憫農詩”典範的誕生及傳揚
古羅馬時期的歐洲與黍粟
四宋元以降:黍粟的衰退與嬗變
從“以粟為主”到“小麥居半”
黍粟品種選育水平提升
“嘉谷”“嘉禾”“貢米”掌故
“布袍脫粟”海青天
從“雞黍之交”看古人信義觀
小米與艱苦奮斗的精神
五前世今生:黍粟文化遺產留存
黍粟遺存和豐富的農具
傳承至今的黍粟農作制度
以黍粟為中心的傳統產出和文化活動
黍粟復合系統與田園景觀
參考文獻
黍粟的本土起源
“蒸煮”革命與“面條”的誕生
“杜康作秫酒”典故與歷史流傳
黍粟的時空旅程和文化印跡
二商周之際:黍粟文明初步創立
“黍稷”之辯與“五谷之首”
甲骨文與金文中黍粟的關聯文字
“社稷”內涵與國家觀念的代表
日常民食和稅收對黍粟的依賴
從“粟爵粟任”看商鞅的“國富論”
“輸粟於晉”的糧食外交
“黍離之悲”的士人愛國情懷
三秦漢隋唐:黍粟文化日臻繁盛
“耕—耙—耱”旱地耕作技術典範的確立
《論貴粟疏》凸顯的“貴粟”和“重農”思想
“治粟內史”“搜粟都尉”等官職設置及演變
從“回洛倉”“含嘉倉”看朝廷的“積粟”儲備
以黍粟為主的兵資與官俸耗用
“黍粟萬石”陶倉墓葬文化的盛行
“樂律累黍”形成和對度量衡的貢獻
“憫農詩”典範的誕生及傳揚
古羅馬時期的歐洲與黍粟
四宋元以降:黍粟的衰退與嬗變
從“以粟為主”到“小麥居半”
黍粟品種選育水平提升
“嘉谷”“嘉禾”“貢米”掌故
“布袍脫粟”海青天
從“雞黍之交”看古人信義觀
小米與艱苦奮斗的精神
五前世今生:黍粟文化遺產留存
黍粟遺存和豐富的農具
傳承至今的黍粟農作制度
以黍粟為中心的傳統產出和文化活動
黍粟復合系統與田園景觀
參考文獻
書摘/試閱
黍粟的本土起源 黍和粟在我國又分別被稱為糜子、谷子,它們的籽實脫殼以後,就是黃米、小米。在現代人的餐桌上,它們多被看作雜糧,以米粥的方式出現。但倘若追溯歷史,可以發現古代詩詞乃至各類典籍裡,黍和粟卻是標準的主食,在歷史長河中熠熠生輝。 黍和粟的故鄉在中國,考古發現提供了大量線索和證據。近年來,由於浮選法①的運用,中國考古發掘出的史前黍粟遺存數量急劇增多,可能有不下兩百處。其中,黍遺存有二三十處,最早的距今10000~8700年;粟遺存在黃河流域分布最為密集,距今已有8700~7500年。關鍵的考古證據之一就是河北武安磁山遺址。從1976年起,考古工作者先後對磁山遺址進行了三個階段的考古發掘,共發現476個灰坑,其中88個窖穴內有堆積的黍、粟灰層,一般厚度為0.2~2米,其中10個窖穴的糧食堆積厚度達2米以上,數量之多、堆積之厚都是驚人的,這在迄今為止中國發掘的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存中極為罕見。 2009年,呂厚遠等人用植硅體分析方法對磁山遺址的植物遺存重新進行了年代測定①,其結果是既有距今10000~8700年的早期農作物黍的植硅體,也有少量距今8700~7500年的粟的植硅體。這一研究結果是對世界農業起源認識的一次重要修訂。可以毫不夸張地說,全世界範圍內也只有位於兩河流域的敘利亞境內的阿布胡雷拉遺址能與之相媲美。 更讓學界感到興奮的是,根據2012年楊曉燕等人對河北徐水南莊頭遺址(距今至少11000年)和北京門頭溝東胡林遺址(距今11000~9500年)出土的石器和陶器的表面殘留物,以及文化層沉積物中的古代澱粉遺存進行的分析,發現在距今11000年的遠古澱粉殘留物中已經出現了具有馴化特徵的粟類澱粉粒,這說明當時人類已經開始了對黍、粟這兩種糧食作物野生祖本的馴化。 上述兩項鑒定成果,將黍、粟馴化的時間界定到了距今10000年以上。另外,21世紀初,在內蒙古赤峰敖漢旗境內發掘了興隆溝遺址,這裡出土了約1500粒黍和十余粒粟,其所屬年代在距今8000~7500年間。興隆溝遺址也成為中國北方地區發現最早的栽培作物遺存之一。這樣,連同甘肅秦安大地灣遺址、陜西西安半坡遺址、河南許昌丁莊遺址等諸多遺址,可一起證明中國的黍、粟種植在時間上是最早且連續的,在空間分布上又是最為集中和廣泛的。 農業雖然起源於沒有文字的荒蠻時代,但至今仍流傳著一些有關農業起源的神話傳說,因寥若晨星更顯珍貴。 傳說中,後稷是我國農業的開辟者。後稷生長於稷山(今山西稷山一帶),善於稼穡,被後世奉祀為農神。根據《史記·周本紀》記述,後稷名曰棄,母親是有邰氏女,名姜嫄,乃帝嚳之妃。傳說姜嫄在郊野踩了巨人足跡而懷孕生子,以為不祥,初棄子於隘巷、山林、渠中冰上,後見其不死,復抱回撫育,因此起名為“棄”。棄在兒時,就喜歡種麻、菽;長大成人之後,精於農耕稼穡,“民皆法則之”,因而被帝堯舉為農師,後有功於天下。帝舜曰“棄,黎民始饑,汝後稷播時百谷”,封棄於邰,號曰後稷,別姓姬氏。後稷的故事載於史冊,在中國已流傳了五千多年,名垂千古。今天,全國不少地方都建有後稷雕像,以供後人敬仰和懷念。 P1-3
主題書展
更多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