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古典詩詞的女兒-葉嘉瑩
水稻的故事(簡體書)
滿額折

水稻的故事(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39 元
定價
:NT$ 234 元
優惠價
87204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下單可得紅利積點:6 點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書摘/試閱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糧食,改變歷史,重塑文明。不同的糧食作物塑造著不同的文明形態,而糧食作物的變遷也改變了歷史的走向。本書從文明史的角度,講述水稻從種子的馴化或傳入、推廣的過程帶給中華文明的影響,分析水稻的傳播背後不同文明的碰撞與交流,探討中國與世界文明的歷史與形態。 不一樣的糧食,不一樣的故事,從糧食中一窺中華文明的演變進程,從糧食中洞悉人類歷史的發展大勢。

作者簡介

王加華,男,1978年2月出生,山東新泰人,歷史學博士,山東大學儒學高等研究院副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民俗研究》副主編、《節日研究》主編。主要研究領域為農業史、圖像史學、區域民俗學。

目次

一 糧中之王:今天養活人口最多的糧食作物
最成功的作物
無窮的潛力
二 農業之始:我國最早栽培的糧谷作物
稻作之根在中國
為什麼是稻米?
從御寒到充饑
從采集到栽培
從副食到主食
“你改造了我,我改造了你”
良渚稻作文明的隕落
北方粟作文明的興起
中華文明的育成
三 登頂之路:超越旱地糧食作物成為第一大谷物的長征
從“百谷”到“五谷”
先秦貴族的玉食
從期思陂到都江堰
諸侯爭霸的資本
打基礎的漢代
從“五谷”到“三谷”
南北分治的副產品
從火耕水耨到精耕細作
水稻與隋朝大運河
從南稻北粟到南稻北麥
南方稻作文明的復興
四 衛冕之路:迎接挑戰保住第一大主糧的歷程
吳越國的貢獻
宋真宗與占城稻
的宋代
水稻與元朝大運河
從“蘇湖熟”到“湖廣熟”
江南重賦
康熙帝與御稻
進軍西南山區
農業內卷化
從北大荒到北大倉
新中國的農業革命
五 與稻共舞:人稻互動下的演進史
稻與人口:“育民人者,稻居什七”
稻與政治:超穩定的社會
稻與文明(一):從未中斷的文明
稻與文明(二):走向世界的文明
稻與經濟:商品化和資本化的歷程
稻與科技:潛力挖掘機
稻與環境:最環保的糧食作物
六 身心俱養:博大精深的稻作文化
古老神話的隱喻
民族語言中的留痕
漢字中的稻
詩詞中的稻
未來吉兇稻先知
“噓,別驚動谷魂”
百家米的神力
糯米之謎(一):神靈的糧食
糯米之謎(二):粽子的寓意
糯米之謎(三):過渡的橋梁
南方的“面條”
回首看米飯
有米才有禮
稻米人
龍的傳人
參考文獻
後記

書摘/試閱

糧中之王:今天養活人口最多的糧食作物 “民以食為天,食以稻為先。”論養活人口的數量,世界上沒有哪種糧食作物比得上水稻。這位“糧中之王”到底有多成功呢? 最成功的作物 水稻無疑是人類馴化最成功的作物之一。在最早誕生栽培稻的中國,就上演了一部人與稻相互拯救、協同進化的歷史劇。 一種叫“普通野生稻”的毫不起眼的水草,歷經萬年,通過不斷自我改造和提升,最終衝出重圍一步步登上了糧食作物之王的寶座。水稻的發跡史的確夠“勵志”:水稻首先聯合一眾草本水生植物擊敗了橡子、栗子一類的木本堅果植物,取得了以弱勝強的戰果;緊接著又從菱、芡、慈姑等可食水生植物中突圍而出,只有淺水植物菰(其米可做雕胡飯)跟稻多戰了兩個回合,最後被迫以茭白的名頭“改行”做了蔬菜;同時,水稻又攜手黍(後來是粟、麥替下了黍)作為兩大先鋒,夾攻豆、麻(大部分今人只知豆是蔬菜、麻是織料,而不知它倆以前都是重要糧食作物)。這一仗令雙子葉草本植物邊緣化,此後糧食界成了單子葉的禾本科谷類植物的天下。早在新石器時代末期,水稻便以獨特的魅力,征服了長江中下遊地區的人們,讓他們遠離了其他種種谷物而獨寵自己,一日不離,為之幾乎放棄了狩獵。栽培稻於距今9000年傳播到淮河流域,距今8000~7000年零星出現在黃河南岸一線,距今6000~5000年已廣布黃河中下遊旱作區,距今4500年取代了四川盆地原有的黍和粟,距今3500年時抵達了遼東半島。同時期北方的粟日漸強盛,統治了黃河流域和遼河流域。北方旱地農業(旱作)與南方水田農業(稻作)長期對峙的局面已然形成。後來,水稻南攻珠江流域,於是華南人丟下了芋艿,改種水稻。稻本是芋地裡的雜草,後來芋反而成了稻田裡的雜草。稻又與小麥聯手,至遲在9世紀將北方的粟趕下了我國第一大糧食作物的寶座,從此,南稻北麥替代了南稻北粟的格局。之後無論歷代王朝如何在南方“勸種麥”,並繼續在北方實施“貴粟”政策,這個格局都沒有改變。西南地區許多遷徙中的山地民族見到平壩民族的水稻後就像被攝走了魂,紛紛停下腳步在山腰學著種起來;16世紀後,玉米、番薯和馬鈴薯等美洲作物組成聯軍強勢登陸我國,幾百年間本土的旱地作物大受影響,卻依舊沒能撼動水稻的王位。其間,水稻還取代高山族常種的粟成為臺灣島上最重要的糧作。20世紀至今,水稻與玉米一道遠征東北,搶奪了本屬高粱和大豆的地盤;水稻還進軍滇西北高原,居然挺進到高海拔的青稞地旁邊。 能打敗上一茬水稻的只有下一茬水稻。歷史上水稻王國中各色稻種你方唱罷我登場,內斗不息。新石器時代晚期種植粒型短圓的粳米在江南已成氣候;宋代引進越南的占城稻後,江右地區便由粳米區變成了秈米區;明清兩代的改土歸流,啟動了西南民族地區“糯改粘(占)”的進程,令云貴高原東緣的廣大糯稻區逐漸被粘稻田包圍蠶食。西雙版納糯稻區也在20世紀後半葉推廣雜交粘稻後消失殆盡;臺灣原為吃“在來米”的純秈稻區,在20世紀轉變成以“蓬萊米”等粳稻為主的水稻產地;同期,曾經遍布云南的紅米稻也逐步被白米稻取代;20世紀60年代,矮稈稻送走了高稈稻;緊接著,20世紀70年代又掀起了雜交稻淘汰常規稻的浪潮,進入21世紀後農家稻種幾乎絕跡;今天,超級稻換下普通雜交稻的運動又開始了。 P1-4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204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