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科學教育的三大特色:重經驗、非權威、合理的懷疑。
當亞馬遜創辦人貝佐斯、特斯拉執行長馬斯克等首富已在爭相競賽太空旅行時,回溯在五四運動的那個時代前後,對於新中國的新式科學教育,學人又提出如何的所思所想~
提倡科學的態度、科學的精神以及科學的思想方式。這是我們對於提倡科學教育的基本認識。──殷海光
本書是作者以自身就科學教育所提出的多元角度看法分析、探討、建言,並舉實例來做客觀介紹。
全書精選二十篇,包括五四運動與科學民主、給青年以新教育、科學教育的基本認識、論科學的態度、教育文化向那方走?、從衛星放射到彌賽亞精神──寄語美國朋友、請勿濫用「學術研究」之名……等。今日我們要提倡科學,必須更上一層樓,直接去治本。從歷史的眼光看去,一個國家或社會接受外來事物最初的動機,常常連續影響甚至決定其後學習的發展與延續。
提供給有興趣的讀者,跟著大師級老師的講述,深入了解科學與教育,並呼應現代科技發展蓬勃、3C應用滿載的日常生活中。
當亞馬遜創辦人貝佐斯、特斯拉執行長馬斯克等首富已在爭相競賽太空旅行時,回溯在五四運動的那個時代前後,對於新中國的新式科學教育,學人又提出如何的所思所想~
提倡科學的態度、科學的精神以及科學的思想方式。這是我們對於提倡科學教育的基本認識。──殷海光
本書是作者以自身就科學教育所提出的多元角度看法分析、探討、建言,並舉實例來做客觀介紹。
全書精選二十篇,包括五四運動與科學民主、給青年以新教育、科學教育的基本認識、論科學的態度、教育文化向那方走?、從衛星放射到彌賽亞精神──寄語美國朋友、請勿濫用「學術研究」之名……等。今日我們要提倡科學,必須更上一層樓,直接去治本。從歷史的眼光看去,一個國家或社會接受外來事物最初的動機,常常連續影響甚至決定其後學習的發展與延續。
提供給有興趣的讀者,跟著大師級老師的講述,深入了解科學與教育,並呼應現代科技發展蓬勃、3C應用滿載的日常生活中。
作者簡介
殷海光(1919年-1969年)
本名「殷福生」,出生於湖北省黃岡縣(今屬黃岡市團風縣)回龍山鎮的一個傳教士家庭。「殷海光」是在抗戰結束後踏入出版界時採用的筆名。
高中時,殷海光就迷上哲學,十六歲即在《東方雜誌》發表文章,十七歲就出版了一部長達四十萬字的譯著《邏輯基本》。1938年考取西南聯合大學哲學系,1942年考取清華大學哲學研究所。
1949年赴臺後於臺大哲學系任教,先後開設課程有:邏輯、邏輯經驗論、羅素哲學、理論語意學、科學的哲學、現代符號邏輯、歷史與科學等。為臺灣戒嚴時期的自由主義代表人物。
曾任《中央日報》、《自由中國》主筆。
殷海光是1950~60年代臺灣最有影響力的知識份子之一。他深受羅素、海耶克、波柏等哲學大師的影響,所寫文章以科學方法、個人主義、民主啟蒙精神為基準,極力宣揚反抗權威、追求自由思想,並堅持以筆的力量來對抗言論思想禁制。因而,他曾被倫敦《中國季刊》推崇為「臺灣自由主義思想的領袖」,為臺灣自由主義的開山人物與啟蒙者。
殷海光深受羅素、波普和海耶克影響,一生著述極多,其中最有影響力的是譯著:海耶克的《到奴役之路》、德貝吾的《西方之未來》;著作:《中國文化的展望》、《政治與社會》、《光明前之黑暗》、《中國共產黨之觀察》、《共產黨國際概觀》、《怎樣研究蘇俄》、《邏輯新引》……等。
本名「殷福生」,出生於湖北省黃岡縣(今屬黃岡市團風縣)回龍山鎮的一個傳教士家庭。「殷海光」是在抗戰結束後踏入出版界時採用的筆名。
高中時,殷海光就迷上哲學,十六歲即在《東方雜誌》發表文章,十七歲就出版了一部長達四十萬字的譯著《邏輯基本》。1938年考取西南聯合大學哲學系,1942年考取清華大學哲學研究所。
1949年赴臺後於臺大哲學系任教,先後開設課程有:邏輯、邏輯經驗論、羅素哲學、理論語意學、科學的哲學、現代符號邏輯、歷史與科學等。為臺灣戒嚴時期的自由主義代表人物。
曾任《中央日報》、《自由中國》主筆。
殷海光是1950~60年代臺灣最有影響力的知識份子之一。他深受羅素、海耶克、波柏等哲學大師的影響,所寫文章以科學方法、個人主義、民主啟蒙精神為基準,極力宣揚反抗權威、追求自由思想,並堅持以筆的力量來對抗言論思想禁制。因而,他曾被倫敦《中國季刊》推崇為「臺灣自由主義思想的領袖」,為臺灣自由主義的開山人物與啟蒙者。
殷海光深受羅素、波普和海耶克影響,一生著述極多,其中最有影響力的是譯著:海耶克的《到奴役之路》、德貝吾的《西方之未來》;著作:《中國文化的展望》、《政治與社會》、《光明前之黑暗》、《中國共產黨之觀察》、《共產黨國際概觀》、《怎樣研究蘇俄》、《邏輯新引》……等。
目次
1 五四運動與科學民主
2 自由主義的新教育
3 給青年以新教育
4 科學經驗論底徵性及其批評
5 政治科學底指歸
6 羅素底後設科學及其影響
7 科學教育的基本認識
8 科學及其基本
9 科學與唯物論
10 論科學的態度
11 論科學的說明
12 經驗科學底基本謂詞
13 教育文化向那方走?
14 張其昀部長的原子迷
15 從衛星放射到彌賽亞精神―寄語美國朋友
16 我們的教育
17 請勿濫用﹁學術研究﹂之名
18 學術教育應獨立於政治
19 為學術教育工作者請命
20 教育的轉機
2 自由主義的新教育
3 給青年以新教育
4 科學經驗論底徵性及其批評
5 政治科學底指歸
6 羅素底後設科學及其影響
7 科學教育的基本認識
8 科學及其基本
9 科學與唯物論
10 論科學的態度
11 論科學的說明
12 經驗科學底基本謂詞
13 教育文化向那方走?
14 張其昀部長的原子迷
15 從衛星放射到彌賽亞精神―寄語美國朋友
16 我們的教育
17 請勿濫用﹁學術研究﹂之名
18 學術教育應獨立於政治
19 為學術教育工作者請命
20 教育的轉機
主題書展
更多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