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找回自己
滿額折
找回自己
找回自己
找回自己
找回自己
找回自己
找回自己
找回自己
找回自己
找回自己
找回自己
找回自己
找回自己
找回自己

找回自己

商品資訊

定價
:NT$ 200 元
優惠價
90180
領券後再享89折起
團購優惠券A
8本以上且滿1500元
再享89折,單本省下20元
庫存:1
可得紅利積點:5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聖嚴法師給年輕人、上班族、熟齡者的人生箴言;
這本充滿慈悲與智慧的書,將帶我們找回自己!

從內在的「反省」做起,規畫整個生命的「品質」,找到人生的「平衡點」,這才是圓滿的人生規畫。 ――聖嚴法師

身處在多元而混亂的價值體系中,人人都想要更多的自由,卻因為一味向外馳求,而不知道原來所有問題的根源出在我們的心,所有的答案就在自己的心中。

探討「心」的這個議題上,聖嚴法師有著極其細膩、深刻的觀察,往往幾個實例與故事,就不落痕跡地揭露人性幽微多變的面向,卻又能以幽默的智慧化解,為人心找到出路,永遠充滿溫暖的希望。如果不是對人有著極大的慈悲,怎能有如此的寬厚和包容?

做為當代的心靈導師,聖嚴法師並不像一般的勵志書作者,高談個人的成功與成長。聖嚴法師是以宏觀的角度,從務實面出發,談論整體人類的目標,當全人類有了正確的方向,身處其中的個人,自然就能找到定位,而不會茫然失序。而且個人的成長就是整體人類的成長,個人的成功就是整個社會的成功,個人與全體不是互相對立牴觸,而是相攝相容、圓滿無礙的。如果不是對世間有透徹的智慧,怎能有如此寬廣的視野?

《找回自己》就是這樣一本充滿慈悲與智慧的書,能夠帶領我們找回真正的自己。
如果你能找回自己,就找到了全世界!

作者簡介

聖嚴法師(1930〜2009年)
1930年生於江蘇南通,1943年於狼山出家,後因戰亂投身軍旅,十年後再次披剃出家。曾於高雄美濃閉關六年,隨後留學日本,獲立正大學文學博士學位。1975年應邀赴美弘法。1989年創建法鼓山,並於2005年開創繼起漢傳禪佛教的「中華禪法鼓宗」。
聖嚴法師是一位思想家、作家暨國際知名禪師,曾獲臺灣《天下》雜誌遴選為「四百年來臺灣最具影響力的五十位人士」之一。著作豐富,中、英、日文著作達百餘種,先後獲頒中山文藝獎、中山學術獎、總統文化獎及社會各界的諸多獎項。
聖嚴法師提出「提昇人的品質,建設人間淨土」的理念,主張以大學院、大普化、大關懷三大教育推動全面教育,相繼創辦中華佛學研究所、法鼓文理學院、僧伽大學等院校,也以豐富的禪修經驗、正信的佛法觀念和方法指導東、西方人士修行。
法師著重以現代人的語言和觀點普傳佛法,陸續提出「心靈環保」、「四種環保」、「心五四運動」、「心六倫」等社會運動,並積極推展國際弘化工作,參與國際性會談,促進宗教交流,提倡建立全球性倫理,致力世界和平。其寬闊胸襟與國際化視野,深獲海內外肯定。

目次

編者序
第一篇 掌握人生方向盤
找回真正的自我
不再空虛無奈
忙得快樂,累得歡喜
圓滿的生涯規畫
方向感
不再空虛的人生
人生的目的、意義、價值
人生的願望
找到生命的價值
享受人生,珍惜人生

第二篇 不被自己框住
執著和固執
堅持的是原則還是偏見?
積極的人生
改變時不違常理
放下真理,真自由
花開花謝,不執著
開發智慧的潛能
好念頭、壞念頭
調和主觀和客觀
主動與被動
活在當下的積極
再論積極
大鴨大路,小鴨小路
心安理得就是成功

第三篇 回歸內在的聲音
心與物的調和
不再執著七情六欲
良心
自由和尊嚴
化「私我」為「無我」
這愚蠢的我是真的嗎?
轉自私自利的我為功德的我

第四篇 自我肯定、自我成長、自我消融
自我而非我
自知之明的自信
認識自己才能獲致成長
讓智慧和慈悲永不止息
有什麼值得自誇的呢?
別不知不覺浪費了生命
用慚愧和謙虛來消融自我
懺悔與負責任
永遠的功課
控制情緒而不壓抑情緒
時時懷抱感恩的心

書摘/試閱

【找回真正的自我】

相信沒有人會承認自己不知道自己是誰。你一定會說:「我就是我啊。」但是你可曾想過,我們所認為的「我」,或者「自我」究竟是什麼?你可能因為從小到現在,大家都叫你這個名字,你也已經聽慣了,就覺得這個名字就是我,我就是這個名字。

你也可能會認為:「我的身體是我,我的家是我,我的思想是我,我的能力是我,我的財產是我,還有我的太太,我的先生,我的孩子,都是我的。」但是在這些話裡,出現的只有「我的……」、「我的……」,就是沒有說出究竟什麼是「我」。

例如:這是誰的身體?是「我的」身體;誰的思想?是「我的」思想;誰的觀念?是「我的」觀念;誰的判斷?是「我的」判斷;誰的鈔票?是「我的」鈔票;都是「我的……,我的……」。

那麼,「我」到底是什麼呢?

事實上並沒有一個真正的「我」!

所以,我們根本不知道自己是誰,因為從小就被外在各種的價值觀念所占有,被物質的環境牽著鼻子走,成為外在環境的奴隸而不自知。為了我的身體、我的財產、我的家人、我的……,又哭、又笑、又歡喜、又懊惱,全都是為了「我的」,沒有一樣事情是為了「我」。這是多麼地愚蠢呀!

仔細想想,我們剛出生時,腦中本來沒有知識、學問,也沒有記憶,但是隨著後天的學習,漸漸地會辨別事物的名字、形象以及數量的多少。然後又進一步做出諸如――「這對我有沒有好處?對我好不好?」「誰是愛我的?誰是不愛我的?」「我喜歡什麼?不喜歡什麼?」等等價值判斷。而且在長期社會化的過程中,為了讓周遭的人所接納,也漸漸學會了抹滅自己真正的聲音,掩飾自己真正的感情。

於是,口是心非久了,連自己真實的感覺都無法體會,也失去了辨別事物真相的能力。身心往往處在無法主宰、無法掌控的情況之下。

真正的自我,應該是能夠主宰自己,能夠差遣、調配、控制自己的身心活動,自己能夠做得了主,這個才是自我。應該要向東走,就不會往西去;能夠主宰自己的雙手去救人、助人,而不是殺人、不是打人;也能夠主宰自己的心,讓它生起慚愧心、謙虛心,而不是驕傲心、自大心。

可是我們往往易受環境影響而轉變,隨著環境而動搖,以佛教的說法,那是隨「業力」而轉。「業力」簡單地說,就是過去的無量世,一生一生所做的一切善惡,在現世得到的一切結果。

我相信任何人都不希望自己變成環境的附屬品,都希望做一個能夠主宰自己的人;也就是不要隨著業力而轉,這就要靠願心和願力來轉變。否則只有隨波逐流,隨著環境的「風」在轉,隨著別人的腳步起舞,成為環境的附屬品,而不是轉變環境的人。

盡心盡力做自己能做的,學自己應該學的,承擔自己應該承擔的,盡量地付出,從中不斷地修正自己,這就是找回自我最好的方法。
希望大家,也祝福大家:能夠找回自己。

【方向感】

「建立生命的方向感」是我這幾年所積極提倡的一個觀念,我經常在許多對年輕人演講、談話的場合中,提到這個觀念。

其實不一定是年輕人,中年人、老年人也都應該要有方向感。因為中年人若沒有了方向感,很容易面臨「人到中年百事哀」的困境;老年人沒有了方向感,則容易陷入一種末日將至的恐懼當中。

因此,在我們的一生當中,一定要不斷提起自己的方向感。有了長遠的生涯規畫,人生才不會茫然無依、誤入歧途。

所謂生命的方向,其實就是生命的目標;首先要確立主要方向,次要的目標、次要的方向才不會有偏差。主要的目標確立之後,所有次要的目標,都必須在這個方向內進行。工作可以改換,職業可以更易,工作的環境也可以變動,唯一不變的就是要朝這個方向努力。如果我們沒有一個主要的、永遠的大目標,便很容易迷失方向。

在實踐的過程中,還必須時時以主要目標,做為修正的準繩。例如說你最大的目標是要為國家社會謀福利,結果因為害了人以後可以得到一筆非法之財,或是做了某件壞事以後,可以擁有很大的權力,這樣的事能做嗎?當然不能做,因為這是違背了你自己所設定的大目標。

那麼,該如何決定我們的目標呢?

要以自己所具備的條件,再加上所處的環境以及時代背景,來決定方向。我們不一定要做一個偉大的或是成功的人物,但必須要能夠培養完美的人格,以及安身立命。其中身心的平安,應該是最重要的目標。

很多人常常誤會方向感的意思,以為方向感就一定要做什麼大事。這樣的決心固然很好,可是環境不一定許可你完成。譬如你想要賺大錢,或是想要成為一個大企業家,這雖然很好,但是錢賺不成的時候,大企業家做不成的時候,也還是要活下去,不能因此失去生命的目標。更何況無論是賺錢,或是成為企業家,都不應該是生命真正的方向。

真正的方向應該是:一生當中不要違背自己的身心安定、健康、安全和大眾的幸福,這才是人生的大方向。

以我來說,由於我了解自己的能力,也知道我應該做什麼、不應該做什麼,所以我不會迷失方向。如果有人邀我去做其他和我的方向背道而馳的事,就算開出很好的條件,我也不會受到誘惑,因為那不是我的方向。

毅力對方向感的確立則是非常重要,一旦決定了方向以後,就不要再朝三暮四、三心二意。雖然人生的道路有種種的阻礙、困難,但只要我們的方向不變,再怎麼艱難的路,不管是大路還是小路,終究會走出一條自己的路。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90 180
庫存:1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