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12/26年度盤點作業,門市店休一天,網路書店將暫停出貨,12/27將恢復正常營業,造成不便敬請見諒
儒學思想的時代演變─從聖人到朱熹:萬世師表、王道使者、經學大家、古文領袖、道統傳人……歷代先哲的學術流變
滿額折

儒學思想的時代演變─從聖人到朱熹:萬世師表、王道使者、經學大家、古文領袖、道統傳人……歷代先哲的學術流變

商品資訊

定價
:NT$ 350 元
優惠價
79277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採購期約4~10個工作天)
下單可得紅利積點:8 點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書摘/試閱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儒學自漢代成為學術正統,深深影響傳統文化思想上千年,
其核心更深刻烙印在中華文化的血液中,塑造獨特的民族性,
在儒學傳承的歷史進程中,各時期的儒者思想更反映出時代思潮,
自聖人起,道衰後出現承繼者、乃至最終集大成,
其人、其作所展現的中庸不偏、仁義忠恕並未散佚,仍熠熠生輝。

▎萬世師表──仁人理想,矯禮之枉
孔子之所以被尊為至聖先師,其聖人地位不只在於教育領域的成就,
身處春秋亂世,他有對現世的仁者關懷和欲實現的大同理想,
對「仁」與「禮」的思考貫串其思想,頻繁得見於著作中,
孔子對於「大道」的追求亦體現在他一生中,
「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朝聞道,夕死可矣」的豁達境界,更是值得後人求索的聖人精神。

▎道統承繼──文道喪亂,昌黎起濟
「文起八代之衰,道濟天下之溺」,僅此一句便道盡韓愈一生功業,
身為古文運動的領袖,韓愈排斥佛老思想,意欲恢復儒學正統地位,
所謂先王之學的「道統」在孟子之後即中斷,佛老思想取而代之,
他自認肩負著恢復道統的使命,〈原道〉一文釐清「道」之內涵,
視儒家道德的核心「仁義」為古代社會最高準則,並探討人性問題而提出「性三品說」,欲如先王聖人推行仁義之道,以此教化萬民,
他所倡導的古文運動與當時的政治改革風氣相呼應,
意在復興儒學、改變道喪文弊的社會風氣,挽救紛亂的政治局面。

▎儒之大成──朱子之後,無出其右
朱熹被古今學者認為是孔子之後在思想文化的集大成者,
其學承襲「洛學」的正統,以二程的三傳弟子李侗為師,
其學術思想以「理」為核心觀念,被稱為「理學」,
他致力於講學授課、著書立說,在各地創辦講學場所,
廣泛深入地研究先秦至宋代的文化典籍,其中《四書章句集注》最能反映其思想,
受到朱熹的影響,在元明清三代「四書」的重要性超越漢唐流行的「五經」,
成為學者治學、理解四書義理的主要參考典籍,其在學術史上的重要性與影響力無可比擬。
錢穆先生曾言:「前古有孔子,近古有朱子,此兩人,皆在中國學術思想史及中國文化史上發出莫大聲光,留下莫大影響。曠觀全史,恐無第三人堪與倫比。」

【本書特色】
本書以儒家學術中最主要的幾位哲人思想為主軸,自春秋時代孔子始,戰國孟子及荀子、西漢董仲舒、唐代韓愈李翱、北宋周敦頤及二程,至南宋朱熹集大成,乃至明清的王守仁、顧炎武、黃宗羲、王夫之等人,將儒家思想中的不同流派與思想精義分別闡述,並在儒學傳承的歷史脈絡中審視眾先哲的思想對後世的影響與啟發。

作者簡介

韓品玉,師範大學文學院古籍整理研究所所長,副研究員,從事古代文論及傳統文化研究。出版《明清萊陽宋氏家族文化研究》、《中華博物通考·雕繪卷》、《大學語文》四部、《傳承·創新》和《國學經典小故事》叢書。

于慧,專職編者。

翟榮惠,專職編者。

前言

中國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精神的基石,數千年來代代傳承,從未中斷,我們當前的思想感情和儀容行止無不帶有民族文化的烙印。儒家文化是傳統文化的主體,深刻地影響和塑造著中華民族的靈魂與面貌。儒家文化中有許多優秀的內容,如剛健有為、積極進取、溫和謙讓、仁民愛物、中庸不偏、博大寬容等。對於儒家文化,我們要有全面深入的了解,在掌握民族文化要義的基礎上,對它進行甄別評判和選擇運用。

編寫這本書的目的,首先是要讓讀者了解歷代儒家先哲的思想精義,知道他們在各自的時代對宇宙、人生有哪些追問、探求和發現。同時,要讓讀者認知到儒家思想是一個開放的系統,它在不斷地融入新鮮血液而不斷地新生,至今仍然閃爍著熠熠光芒,給我們帶來啟示。例如,儒家思想中特有的修養理論,歷史上曾對整個中華民族的道德情操產生過重大影響;今天,作為寶貴的思想財富,這些理論也能夠在道德建設中造成積極的作用。儒家思想不僅沒有斷裂,而且依然保持著活力,也必將為民族文化的發展做出新的貢獻。

我們真切地希望這本書能成為讀者的良師益友。透過對儒家先哲事跡、思想的巡禮,讀者能夠走近聖賢,借力經典,在當今的社會中走得更加堅定有力。

目次

前言

第一章 孔子
孔子其人
《論語》其書
孔子對「禮」的思考
孔子對「仁」的思考
孔子心目中的理想人格―仁人
孔子的人生態度―樂以忘憂
孔子論「天命」和「鬼神」

第二章 孟子
孟子其人
《孟子》其書
民貴君輕
制民之產
教以人倫
性善論
心性論
養氣說
「大丈夫」的人格理想

第三章 荀 子
荀子其人
《荀子》其書
「天行有常」
「明天人之分」
「制天命而用之」
「化性起偽」
「明分使群」
作為「度量分界」的禮
「隆禮」「重法」

第四章 董仲舒
董仲舒其人
《春秋繁露》、《天人三策》
「大一統」的政治主張
天人感應
「三統」歷史循環論
「性三品」說
三綱五常

第五章 韓愈、李翱
韓愈其人
排斥佛、老
恢復「道統」
「道」的內涵
「性三品」說
李翱與「復性」說
「不動心」的修養方法

第六章 周敦頤
周敦頤其人
《太極圖說》、《通書》
「無極而太極」―論宇宙的生成
「主靜」―仁義道德發揮的根本
「誠」―社會道德的最高原則
「聖人」是怎樣的人
聖人要做的事―「立教」
「孔顏樂處」樂什麼

第七章 張載
張載其人
《正蒙》其書
「太虛即氣」―「氣」構成了世界
「一物兩體」―「氣」包含兩個對立面
「萬物皆有理」―對人類認知活動的思考
「善反之,則天地之性存焉」―對人性的思考
〈西銘〉與「橫渠四句」―對人生境界的思考

第八章 程顥、程頤
程顥、程頤其人
《二程全書》
「天理」的提出
「有理則有氣」
「性即理」
「仁者渾然與物同體」
「涵養須用敬」
「致知在格物」

第九章 朱熹
朱熹其人
朱熹的著作
理與氣
理一分殊
格物致知
道心與人心
至誠盡性
道統

第十章 王守仁
王守仁其人
《傳習錄》
《大學問》
「心外無理」與「心外無物」
「致良知」與「知行合一」
「四句理」與「四句教」
「心物同體」與「萬物一體」

第十一章 顧炎武
顧炎武其人
《日知錄》其書
「經學即理學」―倡導復興經學
「明道」與「救世」―通經致用的學術宗旨
「博學於文」「行己有恥」的立身處世原則
進步的社會政治主張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的治學方法

第十二章 黃宗羲
黃宗羲其人
《明儒學案》
對心學的改造
《明夷待訪錄》
肯定「人性之私」
論君民關係
論君臣關係
恢復「天下之法」
「置相」以限制君權
「學校」議政

第十三章 王夫之
王夫之其人
《船山遺書》
「天人之蘊,一氣而已」―氣是世界的本源
「日新之化」―世界處於變化發展中
「『能』必副其『所』」―主觀要符合客觀
「知以行為功」―「行」在認知中的主導作用
「性日生而日成」―人性是可以養成的
「理必寓於人欲以見」―理、欲統一
「理勢相依」―歷史發展的規律和趨勢相互統一
「一姓之興亡,私也」―民本思想的發展
「豈必恃一人之耳目以弱天下」―反專制精神
附錄
從六經到十三經
五經
《周易》
《尚書》
《詩經》
《儀禮》、《禮記》和《周禮》
《春秋》及三傳
四書
《大學》
《中庸》

書摘/試閱

1. 孔子其人

孔子(前五五一年~前四七九年),名丘,字仲尼,魯國陬邑(今山東曲阜)人。孔子的祖先是西周宋國的貴族,其曾祖父孔防叔始遷居魯國。孔子的父親叔梁紇曾做過魯國陬邑的邑宰。叔梁紇年老時娶顏徵在,婚後不久顏徵在生了孔子。據司馬遷《史記.孔子世家》記載,孔母「禱於尼丘得孔子」,這大概是孔子得名的原因。

孔子三歲時,父親去世,母親便帶著他離開陬邑,遷居到魯國國都曲阜城內的闕裡。孔子年幼時,「為兒嬉戲,常陳俎豆,設禮容」(《史記・孔子世家》),喜歡學習各種知識和禮儀。他十六七歲時,母親去世。少時的孔子生活困苦,因此他說:「吾少也賤,故多能鄙事。」(《論語・子罕》)艱難的境遇激勵孔子奮發圖強,他一邊謀生,一邊刻苦自學、磨礪自我,很快就在社會上獲得了一定的聲譽。二十歲以後,他做過管理倉庫的「委吏」和管理畜牧的「乘田」等小吏。

孔子少年時即有志於學,且終身勤學不怠。他說:「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論語・述而》)他曾向郯子詢問郯國的古代官制,也曾到東周王都雒邑(在今河南洛陽)考察周代禮樂,問禮於老聃,問樂於萇弘。孔子三十歲左右學有所成,便開始設教閭裡,招收學生。相傳他有弟子三千,其中有七十二位賢人。他因此成為中國教育史上首位開辦私學的教育家。

孔子所處的年代,魯國公室衰落,世卿季氏大權在握。魯昭公二十五年(前五一七年),魯國發生內亂,魯昭公兵敗,出奔齊國。孔子也來到齊國,希望得到齊景公的任用,但由於晏嬰的反對,最終未能仕齊。於是孔子回到魯國,繼續從事教育和古代典籍的整理工作,一直到五十歲。

孔子五十一歲時,被季桓子執政的魯國委任為中都宰,後又被任命為司空和大司寇。任大司寇期間,他展現出傑出的政治才能。為了強公室、抑三卿,他曾發動「隳三都」的活動,但是以失敗告終。因與季氏矛盾尖銳,他不得不攜弟子周遊列國。他先後到過衛、曹、宋、陳、蔡等國,論道求仕,但處處碰壁。周遊列國十四年之後,已步入晚年的孔子又回到魯國,繼續從事教育及文獻整理工作,直到去世。

孔子是春秋末期最有影響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活動家。他創立的儒家思想成為其後兩千多年中華文化的核心,是中華民族文化精神的集中體現。他則被後世尊為「聖人」、「至聖先師」、「萬世師表」等。

2.《論語》其書

《論語》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傳弟子編撰而成,以語錄體散文的形式,記錄孔子的言語、以及孔子與弟子或時人的對話。全書共二十篇、四百九十二章,每篇的標題取自首章首句的前兩個字,各篇之間沒有時間的先後順序。《論語》集中體現了孔子的政治主張、倫理思想、道德觀念以及教育原則等,是儒家的經典之一,也是後人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依據。

西漢時期,《論語》有今文《齊論語》、《魯論語》和古文《論語》三種版本。西漢末年,張禹以《魯論語》為基礎,參考《齊論語》,編纂而成《張侯論》。東漢末年,鄭玄又混合《張侯論》與古文《論語》,這便是現行的《論語》。

現存最早的《論語》注本是何晏《論語集解》。另外,朱熹《論語集注》、劉寶楠《論語正義》也是很著名的注本。南宋時期,朱熹將《論語》與《孟子》、《大學》、《中庸》合稱為「四書」。

3. 孔子對「禮」的思考

「禮」是孔子政治思想中的重要概念,在《論語》中出現頻率很高。「禮」就是周禮,是在周初形成的一整套典章、制度、禮節、規範。作為制度文化,它既是政治原則,又是修身原則,對形成和維護西周社會的宗法等級秩序產生了關鍵性的作用。孔子說:「周監(鑒)於二代,鬱鬱乎文哉!吾從周。」(《論語・八佾》)這表達了他對西周禮儀制度的讚美之情。

孔子生活的春秋時代,早期奴隸制崩潰,氏族統治體系已經瓦解,臣弒君、子弒父的事情屢屢發生,社會動盪不安。孔子對這種「禮壞樂崩」的現象痛心疾首,認為已經到了「天下無道」的地步。在他看來,出現這種情況,是因為周禮的權威已遭破壞,各種禮制名存實亡。要制止暴行、重整秩序,就必須恢復周禮,加強宗法等級制度。孔子一生都致力於恢復周禮,他說:「如有用我者,吾其為東周乎?」(《論語・陽貨》)

怎樣恢復周禮?怎樣才能使禮節、規矩產生效力?孔子認為,最關鍵的是「正名」,它是使禮產生效用的前提。他說:「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事不成則禮樂不興,禮樂不興則刑罰不中,刑罰不中則民無所錯(措)手足。」(《論語・子路》)要恢復周禮、整頓秩序,必須正名。只有正名,才能使刑罰產生應有的作用,百姓的生活才得以安頓。

所謂「名」,是周禮所規定的等級名分。在孔子看來,名分要遵守古制,不可隨意更動。而當時的情況是,名實常相背離,上下尊卑的秩序被打亂了。例如季氏身為大夫而舞八佾,屬於僭越,對此孔子憤慨地說:「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論語・八佾》)

孔子所正之名,首要的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論語・顏淵》)。被稱為「君」的人,就要具備「君」所應有的德行,得到「君」所應有的權力;被稱為「臣」的人,就要具備「臣」所應有的德行,履行「臣」所要履行的職責……社會中的每個人都要根據名分來確定自己的角色,這樣才能恢複本有的等級秩序。

在禮的運用上,孔子強調重視禮的實質,反對流於形式。他說:「禮云禮云,玉帛云乎哉?樂云樂云,鐘鼓云乎哉?」(《論語・陽貨》)玉帛和鐘鼓只是禮樂的形式,人們的禮樂活動不應停留在形式上,而要凸顯禮樂的實質。他還說:「麻冕,禮也;今也純,儉,吾從眾。」(《論語・子罕》)用麻來織禮帽是傳統的禮的規定,現在大家都改用絲來製作禮帽了,這雖然和過去的禮不同,但合於儉德、順乎人心,所以孔子支持這樣的改變。這裡,孔子強調的是禮要順乎人心。禮的儀式重在表達內心,而不在於場面多麼隆重,因此他說:「禮,與其奢也,寧儉;喪,與其易也,寧戚。」(《論語・八佾》)儀式的簡約樸素,勝過鋪張奢華;在喪禮上心含悲痛,勝過禮節的繁複。這樣就把禮和人心結合起來了。孔子又說:「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論語・八佾》)不仁之人,沒有真心,雖行禮樂,也是徒具形式。

關於禮對政治秩序的價值,孔子說:「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論語・為政》)只用政令和刑罰來統治民眾,雖可一時防範民眾作亂,但不能使人們對罪惡產生羞恥感,也就不能保證民眾以後不作亂;如果禮治德化與政令刑罰並用,就能使民眾產生道德感,從而自覺約束自己的行為,達到預防作亂的目的。這樣的論述,使禮和道德人心建立了連繫。與刑的外在強制性相比,禮的優勢就在於把秩序和人心連繫了起來。

禮不僅有為政的價值,而且與道德修養有關。孔子曾對兒子孔鯉說:「不學禮,無以立。」(《論語・季氏》)學禮,才能成為有道德的君子。「君子博學於文,約之以禮,亦可以弗畔(叛)矣夫。」(《論語・雍也》)君子不僅要廣泛學習文化知識,而且要約束自己的行為,才能使自己不越規矩、不犯錯誤。

4. 孔子對「仁」的思考

「仁」字在《論語》中出現了上百次,是孔子思想的主要範疇。這一範疇在孔子之前就有,但將其作為思想的核心,則是孔子的創造。孔子對這一概念進行發揮,形成了他的仁學思想。

「仁」的字義,從「人」從「二」,指人與人之間的關係。那麼,孔子所說的「仁」指怎樣的人際關係呢?《論語・顏淵》記載:「樊遲問仁。子曰:愛人。」可見孔子認為,仁的基本含義就是「愛人」,即普遍地給予他人關懷和同情,用愛來處理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愛是人類的一種美好情感,如此說來,仁學思想是建立在情感性的心理原則之上的,並賦予了人性最美善的本質。

孔子又講了仁的根本。他說:「其為人也孝弟(悌),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論語・學而》)孝悌就是對父母、兄長的愛。這種血親之愛,是人類最重要的愛,也是愛的開端。以孝悌為起點,擴展到對其他人及物的愛,也就是「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論語・學而》)。由孝而悌,而朋友之信,而博愛眾人,這樣就接近了仁。孔子將源自血緣之愛的孝悌作為仁的根本,為仁建立了現實而合理的基礎。

那麼,怎樣實現仁呢?孔子的弟子曾參說:「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論語・里仁》)他認為「忠恕」就是實現仁的方法。「忠」,就是真心實意地為他人著想,也就是孔子所說的「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能近取譬,可謂仁之方也已」(《論語・雍也》)。「能近取譬」的「仁之方」,就是由自己的欲求,推想到別人的欲求――自己想要的,是不是別人也想要呢?這是考慮怎樣對人。「恕」,就是「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論語・衛靈公》),自己不願意接受的,也不要強加給別人,這是考慮怎樣對己。「忠恕」也就是將心比心、推己及人,在處理自己與他人的關係時,能夠設身處地替別人著想,以這樣的方式來「愛人」。

禮與仁有十分密切的關係。「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論語・顏淵》)孔子以仁釋禮,把禮建立在仁愛的基礎之上;同時,仁也受到禮的制約,維護禮的秩序是仁的根本目標。當宰我認為「三年之喪」太長時,孔子說:「子生三年,然後免於父母之懷。夫三年之喪,天下之通喪也。予也有三年之愛於其父母乎?」(《論語・陽貨》)小孩出生三年後才能脫離父母的懷抱,子女守喪三年,可以算是對父母之愛的回報。既然親子之愛是三年之喪這一禮儀的緣由,那麼,作為心理需求的愛就成了禮儀的基礎。這樣,禮儀就從外在的硬性規定變成人的內在要求,變成人們自覺的理念和習慣。所謂三年之通喪,是要使子女對父母的愛有一個普遍的表現形式,從而建立起人們普遍遵守的倫理秩序。所以說,仁的根本目標是禮。

就主要方面而言,孔子關於仁的學說,體現了人道精神;關於禮的學說,體現了對制度的重視和對秩序的追求。人道主義是人類永恆的主題,而制度和秩序是維繫文明社會的基本要求。孔子關於仁和禮的思考是中華古代政治思想的精華。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79 277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
(採購期約4~10個工作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