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與藏書:27位文化名家的私人閱讀史(簡體書)
失眠是一種漸進式
Matlab數據挖掘算法及應用(簡體書)
指印畫創意童話自己蓋《小美人魚》【附贈6色彩色印泥】
戰國楚簡詞典(文書卷)(電子書)

TOP
0
0
購書領優惠,滿額享折扣!
讀書與藏書:27位文化名家的私人閱讀史(簡體書)
滿額折
讀書與藏書:27位文化名家的私人閱讀史(簡體書)
讀書與藏書:27位文化名家的私人閱讀史(簡體書)
讀書與藏書:27位文化名家的私人閱讀史(簡體書)
讀書與藏書:27位文化名家的私人閱讀史(簡體書)
讀書與藏書:27位文化名家的私人閱讀史(簡體書)

讀書與藏書:27位文化名家的私人閱讀史(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88 元
定價
:NT$ 528 元
優惠價
87459
庫存:1
下單可得紅利積點:13 點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資深媒體人、書癡綠茶探訪27位文化名家書房,聽書房主人暢敘個人閱讀經歷,闡說讀書觀與藏書觀

肖復興、梁曉聲、阿乙、羅新、梁鴻、劉蘇裡、止庵……閱讀如何影響和塑造了他們?讀書與藏書對他們來說有著什麼樣的意義?在27場深度對談中,看到他們的閱讀史,看到我們時代的文化風貌。


★哪些書影響和塑造了他們?愛書人不可錯過的珍貴書單

讀書對於這27位名家的文學創作、閱讀品位、人生態度都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在對談中,他們談及對自己影響至深的書籍,也推薦了值得被一代代讀者不斷重讀的書目,對於所有的愛書之人來說,這是一份不可錯過的珍貴書單。


★全書四色印刷,圖文結合,作者手繪插畫、書房實景照片呈現書房細節

這是一份文字記錄,也是一份多角度的書房紀實,在作者綠茶精心繪製的插畫和實地拍攝的書房照片中,我們可以看到一個個有獨特生命力和精神追求的智識空間。


★藏書家韋力作序,中國作協副主席李敬澤、作家止庵誠摯推薦

書評人、作家綠茶走訪27位中國當代文化名家,圍繞讀書與藏書展開了深度對談。在書房這一富於智識的精神空間中,書房主人暢敘個人閱讀經歷,闡說讀書觀與藏書觀。在內容選擇極為分散的今天,書對我們意義何在?從他們的故事中,或許能得到某種解答。

作者簡介

綠茶

書評人,作家,插畫師。綠茶書情創始人。北京金牌閱讀推廣人。曾任《新京報•書評週刊》編輯,《東方歷史評論》執行主編,《文史參考》主編,中信出版社副總編輯。

著有《在書中小站片刻》《如果沒有書店》《所幸藏書房》等。

常年擔任深圳讀書月十大好書、華文好書榜、新浪好書榜、中國童書榜、中版好書榜等評委。

名人/編輯推薦

綠茶以書為生,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活動在有書的地方:書房、圖書館、書店……我斷定他的前生就是一條書蟲,一條吃遍萬卷書、深知書滋味的蟲。
——李敬澤(作家、評論家)
與綠茶兄交往有年,對他的瞭解越多,越讓我感慨,他是一位骨灰級的愛書人。但他有奇特之處,愛書而不佞於書,讀書又不為書所累,這份疏離對有書癖之人是很難做到的。
——韋力(著名藏書家)
綠茶兄是愛書之人,還喜歡與書相關的一切:書店,書房,書展。他把所見寫下來,也畫下來。文字清新,畫也清新。在我看來,這正是與讀書相合的氣氛。讀書不是一樁苦差事,讀書是享受。
——止庵(作家、學者)

目次

序 讀書與藏書,是一輩子的幸事 4
陳平原、夏曉虹書房:理想的書房,應該是一個知識地圖 11
鄭培凱書房:埋首書堆的困窘和幸福 25
韋力書房•芷蘭齋:古中國的書香 45
方繼孝書房•雙序齋:舊墨裡的真情與性情 63
胡洪俠書房•夜書房:夜訪夜書房 話書畫書房 75
李冬君書房• 蝂齋:文化的江山 書籍的海洋 93
馬勇書房:我的書房,為用不為藏 111
陸建德書房:在書房裡談往與說今 129
宋傑書房:收藏是學術研究的重要調劑 141
肖復興書房:書也有平凡或不凡的命運 157
趙蘅書房:書房裡藏著整個家族的檔案 171
梁曉聲書房:寫作是不斷卸擔子的過程 187
朱永新書房•滴石齋:過一種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203
止庵書房:讀書,腦子裡得有一張地圖 217
劉蘇裡書房:我只是奮力讀書而已 231
解璽璋書房:以書會友 風義長存 249
趙珩書房•彀外堂:書房裡藏有家族四代人的檔案 265
諸葛憶兵書房•一帆齋:“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 279
錢志熙書房:“細雨愔愔自閉門,陳編叢疊著新文” 293
羅新書房:只有觀察現實,才能理解歷史 309
劉仁文書房:法學的發展,需要人文精神 321
商震書房•三餘堂:詩歌編輯的行與止 335
梁鴻書房:我想霸佔你的書房 347
張翎書房:故鄉是取之不竭的靈感源泉 361
魯敏書房:我的幸福就是別人的書房裡擺著我的書 371
阿乙書房:閱讀讓寫作找到開放的窗口 385
楊早書房:反套路寫作與譜系化閱讀 397
後記 我對書房充滿好奇 410

書摘/試閱

節選自止庵書房:讀書,腦子裡得有一張地圖
綠 茶: 看過很多關於您家書房的報道,今天終於造訪,您的書房是如何成長為現在這個樣子的?

止 庵: 一九九七年搬到望京這兒住,已經二十多年了。除了《樗下隨筆》《樗下讀莊》和《如面談》這三本最早的作品是在城裡寫的,之後的二十多本書都是在這間書房寫的。我寫東西有一習慣,上午必須寫出一頭來,哪怕一句話都行,下午接著寫。如果上午沒開頭,下午就寫不了啦。晚上從來不寫東西,就是看看碟,看看書。

我的書房格局大致是這樣:一大塊是中國古典文學和學術,另一塊為現代文學,不收當代文學。還有一些二十世紀八十年代買的新印線裝書,再就是西方文學和學術方面的,主要有法國、英國、德國、美國、日本、拉美的。此外是電影、藝術、詩歌和傳記,社科書都放在一起沒做分類。還有不少這些年在日本買的作家簽名本。

綠 茶: 您的書房格局裡,不同類型的比例和您個人的趣向是怎麼分配的?

止 庵: 我主要的興趣,首先是在文學上,其次是歷史,中國古典下功夫比較大。一個人得有個東西打底子,我的底子,一是中國先秦的哲學,二是中國古典詩詞。讀書,必須有個底座,其他的閱讀才能在這個底座上生長。我曾經一點點把先秦的書都過了一遍,其實沒有多大量,就是諸子加上史部的《春秋》《左傳》《國語》《戰國策》等,再加上經部。我就把這個事情做了,然後寫了《樗下隨筆》和《樗下讀莊》,還有一本關於《論語》的書,在電腦裡放著,寫了好幾十萬字了,但一直沒想好形式,也就一直沒有拿出來出版。接下來很長時間,可以慢慢來寫這個。另外,我還有一個想法,準備把宋詞一家家讀下來,再看看以什麼形式再寫一本。

綠 茶: 關於閱讀,您談過很多,還專門寫有著作,您的基本態度和主張是什麼?

止 庵: 這要從個人經驗談起。小時候,一九六六年左右,家裡來了兩三撥紅衛兵,把我們家的書全抄走了。我們家對門是翻譯家曹靖華,他家的書也全被抄走了。這事對我影響特別大,從有書到無書,就留下了很深的閱讀饑渴。沒書讀的結果是,讀了很多不適齡的書,要不就是讀早了,要不就是讀晚了。那時候沒的選,有什麼書都讀。

我主張,人在年輕的時候,應該多讀分量重的書,因為等老了想再讀這些重的書,讀不動了。有的人,喜歡買書,把書房填得滿滿的,說等我退休了讀,但等退休了,就讀不動了。我的人生哲學是趕前不趕後,什麼事往後放,基本上就瞎了。

讀書就跟在銀行存錢一樣,是保底的,知識這個東西,一定得有些是沒用的。現在很多人學多少用多少,有時甚至用的比學的還多,我一直主張生活中得儲存一些沒用的東西。其實,閱讀觀就是人生態度問題。

我只讀書,不藏書。有一次,我跟謝其章說,我要是早年開始藏書,現在早發了。

人只能精一項,精力是有限的。大多數藏書家,都不能算是讀書家,因為他的精力都用於藏書了。但藏書是值得說的事,讀書卻是不太值得說的事。讀書是自己的事,沒法炫耀,但藏書可以,收到好的古籍善本是可以拿來炫耀的。

綠 茶:“ 文革”以及之後,我們總說無書可讀,但那一代人讀的書,可能比現在的人讀的書要多得多。

止 庵: 沒錯。現在一個家長領著孩子去書店,可以把孩子一生要讀的書都買到,但他就是一本都不買。二十世紀七十年代時,書店賣書的速度趕不上我閱讀的速度。我們那一代人的閱讀饑渴感可想而知。現代人也沒有這樣的饑渴感了。

我一直認為,閱讀是一種能力。這種能力最好是小時候養成,而我的養成是因為小時候不給我這東西,這種渴望從小時候開始保持到現在。見到有字的東西,不管什麼先讀了再說。我很多朋友,原來讀書的現在不讀書了,還沒有聽說誰原來不讀書現在讀書。這種能力並沒
有高下之分,但有沒有就存在很大差別。

書房就是一個讀書按鈕。所有買的書,我都有讀它的可能性,所以才會買。別人送我書,我也要判斷有讀它的可能性,才會留。我的確有個很清楚的界限。書房對很多人來講,是提供了閱讀的可能性,而不是閱讀的條件。我們過去讀書,在公共汽車、辦公室、餐廳等,在哪兒都能讀,不一定非要在書房。

綠 茶: 每次參加好書評選,您在解讀和講述一本書時,話術總是特別打動人,您是怎麼做到的?

止 庵: 第一點,肯定是讀過。尤其是批評的時候,一定要認真讀過。第二點,自己得有一個切入點,不管別人怎麼討論,就是要有自己和這本書的特殊關係。尤其不要信那些所謂名家推薦、序言之類的,也不要聽信那些所謂公認的權威。嚴格來說,讀書這事沒法取巧。一是老老實實讀書,二是把那些無用的干擾去掉。

咱們的生活中有太多不自由,什麼都有人管,唯有讀書這事沒人管,是最難得的體現自由的方式,喜歡和不喜歡都是自己說了算,完全可以站在自己的角度來看待。

我這些思想是從莊子那兒來的。莊子說,“去成心”,就是要去掉固有的說法。

我們還是要讀很多很多書,包括不好的書,才能判斷哪本好哪本不好。你要是說,我只讀好書,但最後也可能營養不良。讀書不可能一步到位。讀書的速度和寫書的速度有一種微妙的關係。作者如果是認真地、慢慢地寫出來的書,你就必須慢慢地、認真地讀;如果作者是敷衍了事寫出來的,你讀的時候也認真不了。這種微妙關係,一讀就知道。

綠 茶: 您的領域很寬,而且似乎很容易成為某方面的專家,這又是一種什麼樣的本領?

止 庵: 我喜歡做一個沒有用的專家。舉個例子,我最近在看日本女演員尾野真千子的電影,已經看了兩個月,還得再看一個月,我把能找到的她的電影都看一遍。我敢說,日本人都沒我看得這麼全的。這樣,我就成為尾野真千子專家了,由這個演員入手,我就進了日劇這個門了。你說我看這麼多她的電影有什麼用?我甚至不一定要寫一篇尾野真千子的文章,但我願意成為這個小領域的內行。

對於讀書也是這樣,我不喜歡只是涉獵。我要弄一個東西,就喜歡直接弄透了,然後再弄第二個。胡適當年講過一個事,對我影響很大。他說,他有一次在臺灣碰見一個賣燒餅的人,跟他深入地探討國際政治,他就覺得特別奇怪。我就想當那個賣燒餅的人。

讀書這事,腦子裡得有一張地圖,最好對一個門類有一個地圖感。比如,說唐詩宋詞或歷代散文,你突然說一個人,你得知道他在什麼位置,他周圍是誰,前後是什麼關係。但有些東西我拒絕涉獵,比如當代文學,我從來不參加當代文學的活動。其一是,多是朋友,沒法說話;其二是,確實地圖感不強,無從得知彼此之間的關係。

外國文學裡的小說,我基本上有自己的地圖,你隨便提一個作家,我大概知道他在什麼位置上。還有現代繪畫,隨便提一個畫家,大概也能知道他在什麼位置上。這兩塊有比較清晰的地圖。至於電影,大師一級差不多可以,再往下就很難清晰了。但我如果想弄清楚一個導演或一個演員,我就把他的東西都看一遍,大致就清晰了。

我覺得讀書最理想的狀態是做一名雜家,但其中有些小領域可以做到專業。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459
庫存:1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