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簡介
序
目次
書摘/試閱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了解臺南土地與生命的最佳起點!融合歷史、考古、自然史的臺灣精美繪本
●帶領讀者穿越時空,看盡臺南從冰河時期到今日的變遷,展開臺南未來城市的想像
●精準且柔美的科學插畫,搭配與歷史相關的詳細資訊,成就全新的閱讀體驗
●一本能夠啟發讀者思考生命價值與環境保護的臺南人文環境歷史繪本。
《與土地共舞--發掘臺南人文與環境的古今事》是了解臺南土地與生命的最佳起點!
整合自然史變遷、考古文物和歷史文獻,透過精美的繪圖帶領讀者穿越時空,了解臺南從冰河時期到現代的演變,並展開對臺南未來的想像;圖說臺灣史前文化、荷蘭殖民時期、漢人移民開墾、曾文溪氾濫等事件,讓讀者了解臺南的土地變遷和人文歷史,思考人類對環境的影響以及環境又如何改變人們的生活,並介紹了科學家常用的分析方法,例如冰芯中的氧同位素分析等。
本書是富啟發性的學習資源,也是一本美麗的繪本,不僅讓讀者享受穿越時空的閱讀樂趣,更是一本能夠啟發讀者思考生命價值與環境保護的好書。
●帶領讀者穿越時空,看盡臺南從冰河時期到今日的變遷,展開臺南未來城市的想像
●精準且柔美的科學插畫,搭配與歷史相關的詳細資訊,成就全新的閱讀體驗
●一本能夠啟發讀者思考生命價值與環境保護的臺南人文環境歷史繪本。
《與土地共舞--發掘臺南人文與環境的古今事》是了解臺南土地與生命的最佳起點!
整合自然史變遷、考古文物和歷史文獻,透過精美的繪圖帶領讀者穿越時空,了解臺南從冰河時期到現代的演變,並展開對臺南未來的想像;圖說臺灣史前文化、荷蘭殖民時期、漢人移民開墾、曾文溪氾濫等事件,讓讀者了解臺南的土地變遷和人文歷史,思考人類對環境的影響以及環境又如何改變人們的生活,並介紹了科學家常用的分析方法,例如冰芯中的氧同位素分析等。
本書是富啟發性的學習資源,也是一本美麗的繪本,不僅讓讀者享受穿越時空的閱讀樂趣,更是一本能夠啟發讀者思考生命價值與環境保護的好書。
序
【自序】
臺南具有全臺灣獨一無二的地理位置、地質條件、歷史地位,可說是認識臺灣土地與生命的最佳起點。
冰河時期沿著臺灣海峽陸橋來到臺灣的亞洲大型哺乳類動物,在今日臺南外海的澎湖海溝留下大量生物化石遺骸,是冰期臺灣的歷史見證。而冰河時期結束之後,海面上升導致海水淹沒了臺南的海岸平原,原來生活在海中的有孔蟲殼體混雜在海洋的沉積物中,則是記錄了當時臺南海岸平原的環境變化。臺南海岸平原的特殊地質條件,是全臺灣唯一能連續保存不同時期史前文化遺跡的地方。從 5000 年前迎來第一批移民,引進初級的農業及內容豐富的海洋文化,之後為臺灣西南部海岸平原普遍發展的黑陶文化,到臺灣西南部史前時期的最後一個階段,開始使用來自海外的鐵器及玻璃器,這一系列的文化遺跡都因為臺南海岸平原具有下陷的地質環境,各時期的文化遺跡為曾文溪的沙質沉積物層層埋藏在地底而被完整地保留下來,加上平原區的地下水質呈弱鹼性,更有利於骨骼等生態遺留的保存,使考古學者可以從如繁星點點的史前遺址清楚認識臺南史前文化的發展。
到了 17 世紀,臺南以其地理優勢位置,成為大航海時代荷蘭人拓展東亞貿易的樞紐,當時的大員港是全臺灣最繁榮的地區,臺南豐富的物產讓臺灣在國際貿易中佔有一席之地。也因為如此,人為的力量開始大幅改變臺南的自然生態,1823 年曾文溪氾濫、臺江內海開始淤積,臺南海岸平原與沙洲地形在200 年內發生大幅度的變遷。因此在這本書中,我們要依循臺南一萬多年以來的變遷,思考人類的力量對環境造成什麼影響,洪水如何改變人們的生活與土地利用的方式?聚落的擴張與開墾工具的進步是否加速環境劣化?海埔新生地的開發與濕地保育又是孰輕孰重?
在這本書中,我們收錄了科學家常用的分析工具,包括鑽取地底的沉積物了解古環境,分析同位素組成來推知古代氣候,以及從沉積物中的花粉分析古代植物相,也看到人類文明發展對自然生態產生的影響,尤其工業革命後,過多的溫室氣體排放,已對地球環境造成嚴重危害,臺灣未來將面對全球暖化與海平面上升的威脅,臺南海岸平原的自然與人文發展歷史正好提供我們未來土地規劃的參考,鑑古知今,我們可以更加深入了解環境變遷帶來的衝擊,思考如何調適並降低生態的脆弱度。
最後,地球的大地與海洋仍在活動、生命仍在持續演化,臺灣將在造山運動中持續改變地貌,期待讀者可以透過這本書,獲得應對未來環境挑戰的必知識而處變不驚。
臺南具有全臺灣獨一無二的地理位置、地質條件、歷史地位,可說是認識臺灣土地與生命的最佳起點。
冰河時期沿著臺灣海峽陸橋來到臺灣的亞洲大型哺乳類動物,在今日臺南外海的澎湖海溝留下大量生物化石遺骸,是冰期臺灣的歷史見證。而冰河時期結束之後,海面上升導致海水淹沒了臺南的海岸平原,原來生活在海中的有孔蟲殼體混雜在海洋的沉積物中,則是記錄了當時臺南海岸平原的環境變化。臺南海岸平原的特殊地質條件,是全臺灣唯一能連續保存不同時期史前文化遺跡的地方。從 5000 年前迎來第一批移民,引進初級的農業及內容豐富的海洋文化,之後為臺灣西南部海岸平原普遍發展的黑陶文化,到臺灣西南部史前時期的最後一個階段,開始使用來自海外的鐵器及玻璃器,這一系列的文化遺跡都因為臺南海岸平原具有下陷的地質環境,各時期的文化遺跡為曾文溪的沙質沉積物層層埋藏在地底而被完整地保留下來,加上平原區的地下水質呈弱鹼性,更有利於骨骼等生態遺留的保存,使考古學者可以從如繁星點點的史前遺址清楚認識臺南史前文化的發展。
到了 17 世紀,臺南以其地理優勢位置,成為大航海時代荷蘭人拓展東亞貿易的樞紐,當時的大員港是全臺灣最繁榮的地區,臺南豐富的物產讓臺灣在國際貿易中佔有一席之地。也因為如此,人為的力量開始大幅改變臺南的自然生態,1823 年曾文溪氾濫、臺江內海開始淤積,臺南海岸平原與沙洲地形在200 年內發生大幅度的變遷。因此在這本書中,我們要依循臺南一萬多年以來的變遷,思考人類的力量對環境造成什麼影響,洪水如何改變人們的生活與土地利用的方式?聚落的擴張與開墾工具的進步是否加速環境劣化?海埔新生地的開發與濕地保育又是孰輕孰重?
在這本書中,我們收錄了科學家常用的分析工具,包括鑽取地底的沉積物了解古環境,分析同位素組成來推知古代氣候,以及從沉積物中的花粉分析古代植物相,也看到人類文明發展對自然生態產生的影響,尤其工業革命後,過多的溫室氣體排放,已對地球環境造成嚴重危害,臺灣未來將面對全球暖化與海平面上升的威脅,臺南海岸平原的自然與人文發展歷史正好提供我們未來土地規劃的參考,鑑古知今,我們可以更加深入了解環境變遷帶來的衝擊,思考如何調適並降低生態的脆弱度。
最後,地球的大地與海洋仍在活動、生命仍在持續演化,臺灣將在造山運動中持續改變地貌,期待讀者可以透過這本書,獲得應對未來環境挑戰的必知識而處變不驚。
目次
序:從臺南翻開臺灣史的第一頁 4
島嶼初生:兩個板塊的碰撞,形成臺灣島 6
27000 至 18000 年前
末次冰盛期,臺灣與亞洲大陸相連 8
氣候乾冷,海平面比今日低 120 公尺 10
18000 至 5000 年前
氣候回暖,海水淹沒了臺南的平原 12
海平面上升,海岸線靠近新化丘陵 14
5000 至 3300 年前
海面不再上升,新生平原初現人跡 16
臺南海岸平原的第一批居民 18
3300 至 1800 年前
曾文溪經常改道,人們順應自然 20
氾濫平原求生記 22
1800 至 500 年前
陸地擴大,人們使用鐵工具入山拓墾 24
豐富多元的陸地生活 26
500 至 300 年前
進入東亞貿易圈 28
臺南平原物產豐饒,大員港成為東亞貿易樞紐 30
300 年至 80 年前
現代化基礎建設,擴大產業規模 32
漢人的開墾大幅改變土地利用方式 34
80 年前至今
全球化浪潮,推動工商快速發展 36
經濟起飛與環境保護 38
未來的臺南 40
漂浮城市,未來居住新想像 42
附錄:專有名詞檢索 43
島嶼初生:兩個板塊的碰撞,形成臺灣島 6
27000 至 18000 年前
末次冰盛期,臺灣與亞洲大陸相連 8
氣候乾冷,海平面比今日低 120 公尺 10
18000 至 5000 年前
氣候回暖,海水淹沒了臺南的平原 12
海平面上升,海岸線靠近新化丘陵 14
5000 至 3300 年前
海面不再上升,新生平原初現人跡 16
臺南海岸平原的第一批居民 18
3300 至 1800 年前
曾文溪經常改道,人們順應自然 20
氾濫平原求生記 22
1800 至 500 年前
陸地擴大,人們使用鐵工具入山拓墾 24
豐富多元的陸地生活 26
500 至 300 年前
進入東亞貿易圈 28
臺南平原物產豐饒,大員港成為東亞貿易樞紐 30
300 年至 80 年前
現代化基礎建設,擴大產業規模 32
漢人的開墾大幅改變土地利用方式 34
80 年前至今
全球化浪潮,推動工商快速發展 36
經濟起飛與環境保護 38
未來的臺南 40
漂浮城市,未來居住新想像 42
附錄:專有名詞檢索 43
書摘/試閱
【內文試閱】
踏浪而來的大坌坑文化人
目前已知第一批定居在臺南地區的史前人類,屬於新石器時代早期的大坌坑文化。他們是一群海洋民族,從原鄉帶著已經馴化過的稻米、小米、石器等謀生工具,渡海來到臺南。
他們以小型的聚落定居在距離海岸不遠的沙丘、高地或山坡上,以刀耕火種的粗放游耕方式栽培農作物,雖然他們會在陸地上狩獵,但主要還是依賴海洋與沼澤濕地的資源維生。從考古遺址出土的生態遺留發現,他們大量採集貝類來食用,而且以河口和潮間帶的貝類居多,也有少量的淡水貝類。
大坌坑文化人使用的石器,數量與種類都相當多,包括開墾土地用的石斧與石鋤、用於刨削木材的石錛與石鑿、狩獵用的石鏃、捕魚用的石網墜,採集植物用的石刀,以及捶打樹皮、製作樹皮布用的有槽石棒。這些石器大部分都是利用玄武岩製作而成,只有少部分的石錛、石鑿是採用西瓜石、安山岩以及臺灣玉製作而成。
陸地上的動物資源讓大坌坑文化人的維生方式更加多樣化,他們利用弓箭捕捉豬、鹿、羌等哺乳動物。特別的是,大坌坑文化的墓葬中發現了完整的狗遺骸,牠們生前可能與主人的關係密切,也是臺灣最早養狗的證據,因此號稱「 臺灣第一狗 」,在當時可能是狩獵的幫手。
此外,從遺址出土的碳化稻米與小米可以看出,當時人們已經懂得栽種農作物,其中兩萬多顆的碳化小米更代表他們能在溫暖的臺南種植乾冷地區的作物,不僅說明了臺南地區在 5000 年前就有農耕活動,也提供了線索讓我們思考,他們是從何處來到臺南。
海洋之子深知海洋事
大坌坑文化人與海洋關係密切,從遺址中發現的魚類骨骸種類豐富,像是河豚、烏魚、鯛魚、鸚哥魚、鯰魚、鱸魚、鯊、魟、鰩等,其中不乏珊瑚礁魚類或是大型洄游性魚類。由此可以推測,大坌坑文化人具備遠距離漁獵的能力與技術,從大量的貝類遺留也能發現,他們會在貝類肥美的特定季節進行採集,非常熟悉海洋資源的季節性變化。
除了航海與飲食外,大坌坑文化人也擅長把海洋生物製作成生活用品,像是使用雲母蛤製成鋒利的貝刀與貝勺、利用魚骨製成漁獵用的箭頭、用魟魚尾刺與鋸鰩吻鋸齒做成尖器。此外,還有許多海洋動物製成的飾品,像是硨磲貝、椰子螺、芋螺磨製成耳玦、貝鐲、貝珠,以及鯊魚牙齒穿孔做成的首飾。由此可以看出當時人群的海洋文化特質。
踏浪而來的大坌坑文化人
目前已知第一批定居在臺南地區的史前人類,屬於新石器時代早期的大坌坑文化。他們是一群海洋民族,從原鄉帶著已經馴化過的稻米、小米、石器等謀生工具,渡海來到臺南。
他們以小型的聚落定居在距離海岸不遠的沙丘、高地或山坡上,以刀耕火種的粗放游耕方式栽培農作物,雖然他們會在陸地上狩獵,但主要還是依賴海洋與沼澤濕地的資源維生。從考古遺址出土的生態遺留發現,他們大量採集貝類來食用,而且以河口和潮間帶的貝類居多,也有少量的淡水貝類。
大坌坑文化人使用的石器,數量與種類都相當多,包括開墾土地用的石斧與石鋤、用於刨削木材的石錛與石鑿、狩獵用的石鏃、捕魚用的石網墜,採集植物用的石刀,以及捶打樹皮、製作樹皮布用的有槽石棒。這些石器大部分都是利用玄武岩製作而成,只有少部分的石錛、石鑿是採用西瓜石、安山岩以及臺灣玉製作而成。
陸地上的動物資源讓大坌坑文化人的維生方式更加多樣化,他們利用弓箭捕捉豬、鹿、羌等哺乳動物。特別的是,大坌坑文化的墓葬中發現了完整的狗遺骸,牠們生前可能與主人的關係密切,也是臺灣最早養狗的證據,因此號稱「 臺灣第一狗 」,在當時可能是狩獵的幫手。
此外,從遺址出土的碳化稻米與小米可以看出,當時人們已經懂得栽種農作物,其中兩萬多顆的碳化小米更代表他們能在溫暖的臺南種植乾冷地區的作物,不僅說明了臺南地區在 5000 年前就有農耕活動,也提供了線索讓我們思考,他們是從何處來到臺南。
海洋之子深知海洋事
大坌坑文化人與海洋關係密切,從遺址中發現的魚類骨骸種類豐富,像是河豚、烏魚、鯛魚、鸚哥魚、鯰魚、鱸魚、鯊、魟、鰩等,其中不乏珊瑚礁魚類或是大型洄游性魚類。由此可以推測,大坌坑文化人具備遠距離漁獵的能力與技術,從大量的貝類遺留也能發現,他們會在貝類肥美的特定季節進行採集,非常熟悉海洋資源的季節性變化。
除了航海與飲食外,大坌坑文化人也擅長把海洋生物製作成生活用品,像是使用雲母蛤製成鋒利的貝刀與貝勺、利用魚骨製成漁獵用的箭頭、用魟魚尾刺與鋸鰩吻鋸齒做成尖器。此外,還有許多海洋動物製成的飾品,像是硨磲貝、椰子螺、芋螺磨製成耳玦、貝鐲、貝珠,以及鯊魚牙齒穿孔做成的首飾。由此可以看出當時人群的海洋文化特質。
主題書展
更多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