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1/20-1/26最高享89折優惠別錯過!
台大教授的論語課(共二冊)
滿額折
台大教授的論語課(共二冊)
台大教授的論語課(共二冊)
台大教授的論語課(共二冊)
台大教授的論語課(共二冊)
台大教授的論語課(共二冊)
台大教授的論語課(共二冊)
台大教授的論語課(共二冊)
台大教授的論語課(共二冊)
台大教授的論語課(共二冊)
台大教授的論語課(共二冊)
台大教授的論語課(共二冊)
台大教授的論語課(共二冊)
台大教授的論語課(共二冊)
台大教授的論語課(共二冊)
台大教授的論語課(共二冊)
台大教授的論語課(共二冊)
台大教授的論語課(共二冊)
台大教授的論語課(共二冊)
台大教授的論語課(共二冊)
台大教授的論語課(共二冊)
台大教授的論語課(共二冊)

台大教授的論語課(共二冊)

商品資訊

定價
:NT$ 820 元
優惠價
90738
庫存:2
下單可得紅利積點:22 點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書摘/試閱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經典重讀,一新視野
檢視人生日常,探索未來之路。

《論語》是一本非常親和的書,裡面所記孔子與弟子的對話,都是平常話,所記的孔子跟弟子的生活,也是很平常的生活,但裡面含有不少大道理。原來平常的語言、平常的生活是可以寓有大道理的。──周志文

《論語》是儒家文化重要經典,除了記錄孔子與弟子的言行,還記錄了孔子的寬容博大,以及優美。在孔子言,道德不是規範,而是優美的生活。

孔子以六經教人,提倡人文,在教育中,因材施教、有教無類。肯定每個人都有權在社會發展他的才能,社會不能拋棄任何人,而任何人也不能拋棄自己,每個人都有獨立的尊嚴。

作者以義理、詞章、考據的方式,重新整理詮釋《論語》全書,用字精審,語言姁姁。在作者悉心指引之下,閱讀《論語》,除體會傳統儒學之美,還可以發現許多被蒙蔽的歷史真相。新的認識,讓我們重拾文化信心,並建立我們全新的人生。

作者簡介

周志文
國家文學博士,台大中文系教授,專長明清學術史、思想史,已退休。
著作有《晚明學術與知識分子論叢》、《汲泉室論學集》、《陽明學十講》等;文學作品有:《日昇之城》、《三個貝多芬》、《冷熱》、《時光倒影》、《同學少年》、《記憶之塔》、《家族合照》、《黑暗咖啡廳的故事》、《冬夜繁星》等。

目次

《論語》這部書
 
卷一 學而第一
為政第二
卷二 八佾第三
里仁第四
卷三 公冶長第五
雍也第六
卷四 述而第七
泰伯第八
卷五 子罕第九
鄉黨第十
卷六 先進第十一
顏淵第十二
卷七 子路第十三
憲問第十四
卷八 衛靈公第十五
季氏第十六
卷九 陽貨第十七
微子第十八
卷十 子張第十九
堯曰第二十

孔子年表

後記

書摘/試閱

卷一

學而第一

學而篇:全書首篇,共十六章。朱子謂:「此為書之首篇,故所記多務本之意,乃入道之門、積德之基、學者之先務也。」(《四書章句集注》)其實有些牽強,如推廣解釋,《論語》大部次篇章,都有「務本」之意,不以此篇為獨有(或以學習為務本,或以孝弟為務本,或以求仁為務本,不一),所以獨稱此篇為務本,有望文生義之嫌。此篇名「學而」,並不指全篇都在強調為學之道,古人習以一篇首章之前二字作為篇名,《詩》之《關睢》章,孟子之《梁惠王》篇莫不如此,不應作過當之解釋。
1.1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注釋】
1子曰:子在甲骨與金文中都是象小兒形,春秋之後,借為五等爵名,並用以泛稱男子,故有「男子之通稱」說。此處子是尊稱老師、先生之代詞。曰即說。
2學:《說文》:「學,覺也。」指因學習而覺悟。學又有效之意,即效法也。後覺者效先覺之所為,學生效法老師,接受老師之教導,也可稱之為學。
3時習:時有三意,一指年歲,《說文敘》曰:「周禮八歲入小學。」《禮記‧內則》曰:「六年教之數目,十年學書計,十三年學樂誦詩舞勺」等,都是指依學生年齡教之以學習之道。二指季節,古人常以季節時令變化學生學習內容,如春夏學詩樂,秋冬學書禮。三指時時言,即學者應不舍晝夜,時時勤學。謝良佐曰:「時習者,無時而不習。坐如屍,坐時習也;立如齊,立時習也。」今從三解。
4習:《說文》曰:「鳥之數飛也。」指小鳥在巢中振翅習飛之貌。
5不亦說乎:說即悅。春秋時尚無悅字,故以說字代之。不亦,當時口語,即今「不是也」、「不也是」之意。
6有朋自遠方來:志同道合之友人自遠方來,與我同遊共學。
7樂:程頤曰:「悅在心,樂主發散在外。」悅是獨自的,樂是與友人共用愉悅之情。
8不慍:不生氣。
9君子:在孔子之前,君原多指手握權杖,以口發號令之人,亦即國家之領導者,後君子一詞,慢慢引申泛指社會上的高層人士,《論語》中亦有指此言也,如《顏淵》篇12.19有「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風,必偃。」君子,即指國家或社會之領導者言。但在《論語》中,君子絕大部分是指一個才德兼具的人。程頤解釋這兩句說:「雖樂於及人,不見是而無悶,乃所謂君子。」
【語譯】
老師說:「學一件事如果能時時反復練習,從而得到完整知識,不是很愉悅嗎?有朋友遠道而來,與我切磋學識,不是很快樂嗎?別人不知道我所學有成,我也不會有任何怨懟之情的,能如此,豈不是一位才德兼修的君子嗎?」
【講析】
《論語》以此篇此章為首,或是偶然,或有深意。
孔子極重教學,殆無疑義,《述而》篇7.2曰:「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於我哉?」施教必先自學,故學比教更為首要。
此章分為三個段落,亦可謂求學的三種境界。「學而時習」指的是初學,時習而所得益多,所知益廣,自然內心歡喜。「有朋自遠方來」,指學問達到一定程度,有友人自「遠方」來同遊共學,自己不復獨學,而可收砥礪、切磋之效,在求學之境界上,可邁入更高地步,自然更為可樂。應注意句中「遠方」二字,有朋自「遠方」來,可證來的不易,則友人的勉勵與印證,便更為珍貴。第三「人不知而不慍」指的是另一種學問與生命的境界,正如錢穆言,「學而時習」乃孔子十五志于學時之自況,「有朋自遠方來」,是孔子三十而立後始以當之。而「人不知而不慍」則是孔子五十而知天命之後的感受,因此錢穆說:「苟非學遂行尊,達於最高境界,不宜輕言人不我知。」「獨學」時要「悅學」,有友人時要與之「樂學」,可見求學是生命中喜悅的事。這種喜悅,可以抵抗人生許多苦難折磨,可以完成自己的才性與德性之美。這兩句正好說明儒家由個人而到群體的關懷方式。先是個人,後到群體,當我們發現了真理,不僅要「獨善其身」,還想要「兼善天下」,兼善天下是儒家的終極關懷。但萬一客觀條件不允許,別人並不認可我的「善」,那我又該如何?最後一句話,便是說明這個問題。假如我用整個生命證明這個善是有價值的話,這個善便值得我堅持,即使別人不認同,不願與我同行,我也要獨行其道,但即便此時,我也不會有一點怫鬱、生氣的樣子表現出來。這一方面說明孔子對學問中真理的堅持,也說明了在學問路途上,也跟生命路途一樣,是會遭逢許多孤獨的考驗的,讀者於此應充分體會。

1.2
有子曰:「其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
【注釋】
1有子:名有若。《史記‧仲尼弟子列傳》曰:「少孔子四十三歲」,為孔子晚年弟子。據《史記》所載,孔子既沒,弟子思慕,有若狀似孔子,弟子相與共立為師,師之如夫子時也。但因應答無由,又被弟子廢之。
《論語》是孔子弟子和再傳弟子記錄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本書,成於眾人之手。書中記孔子弟子皆稱字,孔子則直呼其名,如顏淵(回)、子路(由)、子貢(賜)雖在弟子中名高位顯,莫不如此。唯獨曾參與有若,書中稱之為「曾子」「有子」,證明《論語》一書,或完成於二子弟子之手。(見前〈《論語》這部書〉一文)
即便如此,有子、曾子之言,無論從輩份與記載年代言,均不應置於《學而》篇(第四章曾子言亦如此)。另,雖文中有「君子務本」,且朱子謂本章章旨是「所記多務本之意」,但此章放在《學而》篇第二章位置,究竟不倫,應是後人整理或傳抄時誤放位置,成「定本」後又未釐清,千百年來將錯就錯,以成此模樣。
2孝:孝字原意是「子承老」,上方□(造字),為「老」之省文。意思是做子女的要繼承父母的意旨,後作解釋如《說文》之「善事父母者」。
3弟(ㄊㄧˋ):同悌,弟本意專指兄弟中弟之一方之德行,兄弟雖同輩,但年紀居小,應充分尊重兄長,表示謙沖,弟後不僅指兄弟之道,也指在社會上與同輩人相處之道。
4鮮:少。
5本立而道生:根本樹立了,道理因而產生。
6仁之本:有若以為「孝弟」是「仁」的根本,而此處的「仁」是所有道德的基本代稱,仁字從「二人」,有與人相處的含意,鄭玄《禮記注》有云:「仁者,人也,讀如相人偶之人,以人意相存問之言。」所指即此。但我以為仁之具有道德的含意是孔子建立的,在孔子之前,仁最多僅指與人相處之道,而更早的仁字,是指種子的第二層內裡,如「花生仁」、「杏仁」之類的,人著厚衣,觸之甚無感覺,便有「麻木不仁」之譏,與道德意無涉。是孔子建立了「仁」的全新道德觀點,賦予仁最高的道德意含。
7與:通歟,疑問、讚歎詞。
【語譯】
有子說:「一個人在家裡孝順父母,敬愛兄長,卻會去做犯上的事,就是有,也必定很少的。一個人不好犯上,卻會在外作亂,那更是沒有的。所以君子做事,都要從根本做起,根本樹立了,道德便也生成了。孝弟之作事,豈不是為仁的根本嗎?」
【講析】
這章有子之言,不能說沒有道理,但放在全書最前面,與孔子之言並列,老實說並不合理。孔子之道的最高境界,其實就是「仁」道,仁是所有道德的最高或最後的成就,所以孔子從來不輕言許某事、某人「達仁」,只說某事、某人「近仁」。
「仁」是道德的最高成就,《孟子》:「仁也者,人也;合而言之,道也。」但這最高成就必須靠許多大節細行共建以求來達成,一個人與社會接觸之前先在家庭與家人共處,所以孝順父母、恭敬長上是所有道德生活的開始,也是基礎。人透過家庭生活,以完成人格實現,再將人格的實現推向更廣的社會,所以此處強調孝弟的重要,不是沒有正確理由的。程頤曰:「謂行仁自孝弟始,孝弟是仁之一事,謂之行仁之本則可,謂是仁之本則不可。蓋仁是性也,孝弟是用也。性中只有個仁、義、禮、智四者而已,曷嘗有孝弟來。然仁主於愛,愛莫大於愛親,故曰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說得很正確。另一方面,有子在比喻上卻以犯上、作亂相況,這使他的語言變得比較粗糙,也容易讓人聯想到儒家是為權威的「統治階層」立言。其實強調孝親、尊長,並不該只著眼在其人之後是否會犯上、作亂,如果指孝弟是品德的基礎,是操守的實驗場,也許會有更高的說服力。孔子以執禦、執射來反應達巷黨人「博學而無所成名」之譏(《子罕》篇9.2),又以浮雲相況「不義而富且貴」(《述而》篇7.15),都說得很深入,也很感人,使用的況語兼具幽默與美感,有子與他老師相比,不論在道德認知或語言精緻的程度上,還相差一段距離。

1.3
子曰:「巧言令色,鮮矣仁! 」
【注釋】
1巧言令色:巧言,美好的語言。令色,好看的臉色。
2鮮矣仁:少有仁心。仁,如1.2言,是指道德的最高成就,此處泛稱道德。鮮,少也。鮮矣仁,意指缺少了仁。
【語譯】
老師說:「一個人在別人面前喜歡說好聽的話,喜歡裝好看的臉色,這樣的人,仁心是很少的。」
【講析】
言與色都偏向外面,當然應該注意,但不能僅在意於此,而忘了更根本的內心。此章文字很清楚,無須過多說明。但須注意,孔子指道德以內心涵養為重,不在表面辭色做工夫,但也可能有道德極好的人,深具語言的能力,與人相處,也謙恭有禮,讓人喜愛又尊敬。故孔子只說鮮,不說無,不把話說滿說死,而且「鮮矣」二字有感慨的意味。

1.4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注釋】
1曾子:名參(ㄙㄣ), 《史記•仲尼弟子列傳》:「曾參,南武城人,字子輿,少孔子四十六歲。」
2三省:省,省察、反省。三省有兩說,一,三次反省。二,以三事反省。兩說皆可。亦可一併解釋,即每日三省,所省者三事。古書三字,有作實數解,有作多數解,此處三省如照次數解,不須拘泥必定是三次,可作屢次解,而三省如作三事解,則所舉之事是具體的,就無可選擇了。朱子言「曾子以此三者日省其身。」今從朱说。
3為人謀:為人計畫,為人辦事。
4忠:盡己之為忠。
5信:誠實無偽。
6傳不習乎:傳有二解,一是從老師傳授所得,二是指自己要傳授給學生的。不習,如從一解,是反省「老師所授,我是否有作練習呢?」從二解是:「我教導學生的,是否為我熟悉的事呢?」今從二解。
【語譯】
曾子說:「我每天屢屢以三事反省自己:替人做事,有不夠盡心的嗎?與朋友相處,有不忠誠信實的地方嗎?我傳授給學生的,有不是我行之有年並深入感受的學問與知識嗎?」
【講析】

此章置於此,也有些不合理,請看1.2章注。
曾子每日三省,強調道德須有嚴密的自省工夫。朱子說:「曾子以此三者日省其身,有則改之,無則加勉,其自治誠切如此,可謂得為學之本矣。而三者之序,則又以忠信為傳習之本也。」隨時省察,德業日進,所以不論學習或施教,都須注意反省的事。

1.5
子曰:「道千乘之國:敬事而信,節用而愛人,使民以時。」
【注釋】
1道(ㄉㄠˇ)千乘之國:道即導,領導。千乘,有兵車千乘的大國。也有一說,指古者井田方裡為井,十井為乘,百里之國適千乘,故千乘之國指有土方百里之國,見劉寶楠《論語正義》。此章千乘,或指兵車,或指面積,無須拘泥,皆指有一定位階的諸侯大國。
2敬事而信:敬,謹也,敬事,做事謹慎。信,真誠不欺詐。
3使民以時:徵調人民從事公務,必須不違農時。
【語譯】
老師說:「一個領導千乘之國的人,做事要謹慎專注,真誠而信實;節省政府的用度,要愛惜人民;徵調人民從事公務,必須注意季節,不要在農忙的時候擾亂人民。」
【講析】
本章是針對國家領導者而言,主題是領導者所須注意的事項。首先提出敬事而信,敬謹之心是領導者對自己的要求,所為一切攸關人民福祉,故須謹慎小心,所發號令,亦言出必信,如此則有利政令推行。節用而愛人,指的是民脂民膏,須珍惜不浪費,這是出於愛人惜物的心態。最後標出使民以時,是古時以農立國,人民生活、國家經濟均賴農產,故施政者必須注意,萬一要徵用民力,不得有違農時,荒廢生產,否則根本動搖,國就危了。這三項,展現了領導者高度智慧,而基礎則以愛人為本。

1.6
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
【注釋】
1謹而信:謹,敬慎。信,信實。
2泛愛眾:泛同泛,於眾則廣泛愛之。
3親仁:親愛就近仁者。親與愛同意,但愛較普遍,親則較深切。
4行有餘力,則以學文:有剩下的力氣,就用來學文。行,指入則孝至泛愛、親仁諸事;有餘力,指那些事都做好了還有剩下力氣。文專指文字,泛指文學、文化與其他文字記錄有關的知識等事。
【語譯】
老師說:「學生在家講孝道,出門則謙遜知禮,泛愛眾人,而親近仁者,這些事都做到了,還有餘力的話,就用來學習文章之類的事吧。」
【講析】
本章表面上看是德行比知識重要,但學者必須小心,不能誤判,孔子也說過:「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後君子。」(《雍也》篇6.16)質指人的本質樸實無華,而文是指受文化、知識薰陶而具有神采的樣貌,假如只重質或只重文,各走極端的話,是有「野」或「史」的弊病的,所謂君子,須于兩方力求均衡發展,也就是「文質彬彬」了。一個人本質很好,天生有好的品德,當然很不錯了,但如不接受知識洗禮,充其量只能做個鄉曲的善人而已,這種人見聞不廣,心胸不大,是無法期許他能推善行於天下,以達至善的地步的,是故此章孔子雖曰:「行有餘力,則以學文」,是說當一個人把大部分德行都做到後再來「學文」,並不是把學文當成次要,而是對「學文」的事有更大的期許。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90 738
庫存:2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