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2025新年快樂!買書領券省荷包
海權興衰兩千年Ⅲ:從英國與荷蘭東印度公司的競合到美日太平洋戰役後的海權新秩序
滿額折
海權興衰兩千年Ⅲ:從英國與荷蘭東印度公司的競合到美日太平洋戰役後的海權新秩序
海權興衰兩千年Ⅲ:從英國與荷蘭東印度公司的競合到美日太平洋戰役後的海權新秩序
海權興衰兩千年Ⅲ:從英國與荷蘭東印度公司的競合到美日太平洋戰役後的海權新秩序
海權興衰兩千年Ⅲ:從英國與荷蘭東印度公司的競合到美日太平洋戰役後的海權新秩序
海權興衰兩千年Ⅲ:從英國與荷蘭東印度公司的競合到美日太平洋戰役後的海權新秩序
海權興衰兩千年Ⅲ:從英國與荷蘭東印度公司的競合到美日太平洋戰役後的海權新秩序
海權興衰兩千年Ⅲ:從英國與荷蘭東印度公司的競合到美日太平洋戰役後的海權新秩序
海權興衰兩千年Ⅲ:從英國與荷蘭東印度公司的競合到美日太平洋戰役後的海權新秩序
海權興衰兩千年Ⅲ:從英國與荷蘭東印度公司的競合到美日太平洋戰役後的海權新秩序
海權興衰兩千年Ⅲ:從英國與荷蘭東印度公司的競合到美日太平洋戰役後的海權新秩序
海權興衰兩千年Ⅲ:從英國與荷蘭東印度公司的競合到美日太平洋戰役後的海權新秩序
海權興衰兩千年Ⅲ:從英國與荷蘭東印度公司的競合到美日太平洋戰役後的海權新秩序
海權興衰兩千年Ⅲ:從英國與荷蘭東印度公司的競合到美日太平洋戰役後的海權新秩序
海權興衰兩千年Ⅲ:從英國與荷蘭東印度公司的競合到美日太平洋戰役後的海權新秩序
海權興衰兩千年Ⅲ:從英國與荷蘭東印度公司的競合到美日太平洋戰役後的海權新秩序
海權興衰兩千年Ⅲ:從英國與荷蘭東印度公司的競合到美日太平洋戰役後的海權新秩序
海權興衰兩千年Ⅲ:從英國與荷蘭東印度公司的競合到美日太平洋戰役後的海權新秩序
海權興衰兩千年Ⅲ:從英國與荷蘭東印度公司的競合到美日太平洋戰役後的海權新秩序
海權興衰兩千年Ⅲ:從英國與荷蘭東印度公司的競合到美日太平洋戰役後的海權新秩序

海權興衰兩千年Ⅲ:從英國與荷蘭東印度公司的競合到美日太平洋戰役後的海權新秩序

商品資訊

定價
:NT$ 380 元
優惠價
90342
庫存:3
下單可得紅利積點:10 點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書摘/試閱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全球海洋角力戰!
德國╳俄國╳日本╳美國
劍拔弩張
海平面下危機四伏!

燃機時代之創局
日俄對馬海戰兩敗俱傷,誰才是真正的勝者?
太平洋戰爭的關鍵一役,扭轉終局的情報戰!

這才是真正的海戰史!
帶你揭露戰事背後權與利的歷史真相。

▎英國VS荷蘭 四日海戰
十七世紀的英荷戰爭一直是英國占上風,是什麼樣的致命錯誤讓荷蘭扳回一城呢?

▎英國VS西班牙 特拉法加海戰
讓拿破崙吞下一次慘痛的敗仗,歷史上以少勝多的經典戰役之一!

▎日本VS俄羅斯 對馬海戰
在十九世紀清帝國長期衰落的大背景下,一場醞釀許久的遠東海權爭奪戰一觸即發!

▎英國VS德國 日德蘭海戰
最後一場以大型戰列艦隊出戰的中世紀式海戰,雙方都宣稱獲勝,究竟誰勝誰負?

▎日本VS美國 中途島海戰
珍珠港一役後的美日衝突進入白熱化,逆轉太平洋戰爭走勢的關鍵戰役!

本書精心挑選自十七到二十世紀具歷史意義的海上戰事,透過史料深度分析戰役前後的歷史發展,完整呈現世界海權格局的演變。作者更以自身教育者身分及文學涵養,客觀且生動的再現了各國爭奪海權的抗衡,帶你了解最具代表性的海戰過程以及帶來的深遠影響。

本書特色

✓ 場景真實,生動而極具動態感的描繪,帶你重現當時戰役現場
✓ 洞察海權,透過各時代的關鍵海戰,了解海權易手、國運轉換的密不可分
✓ 考據仔細,邏輯分析與解讀,只為呈現橫跨兩千年的歷史真相

專文推薦

蘇紫雲|國防院 國防戰略與資源所 所長/博士
施孝瑋|《全球防衛雜誌》前採訪主任、「軍情與航空」網站主編

重磅推薦

Cheap|百萬歷史Youtuber
江仲淵|歷史說書人History Storyteller粉專創辦人
林泰和|國立中正大學戰略暨國際事務研究所 專任教授
胡念祖|國立中山大學海洋政策研究中心 主任、中華民國海洋事務與政策協會 名譽理事長
神奇海獅|歷史作家
趙文志|國立中正大學戰略暨國際事務研究所 教授
蔡宏政|國立中山大學海洋事務研究所 教授/所長、東南亞研究中心 主任
譚偉恩|國立中興大學國際政治研究所 教授

作者簡介

熊顯華

專職歷史作家,長期關注研究國際局勢,善於以生動筆法將史料與典籍活躍呈現。譯有經典名著《海權論》(Alfred Thayer Mahan著),並著有《海權簡史:海權與大國興衰》、《海權簡史2:海權樞紐與大國興衰》、《海權簡史3》、《走向東亞:大歷史下的國家角色與視差》。

序言

「巨浪」歷史下的記憶與海洋文明的對決

在我打算寫這樣一部書時,我決定用不一樣的視角去闡釋海洋文明下的「巨浪對決」。這種對決不僅僅是以戰爭的形式,更多的是體現在政治經濟、制度文化、地緣海權、意識思想等方面上。
從木槳時代到風帆時代,從風帆時代到蒸汽時代……,巨浪的歷史總離不開艦船的歷史。無論是爭奪新世界的資源,還是伴隨著商業貿易的文明交融,縱觀歷史,我們會發現:天平的中心點正在偏向大西洋沿岸的國家。那些走向海洋的國家,利用政治權力、航海技術、殖民領地、宗教信仰等諸多因素將資本注入到國家運轉體系中。在今天看來,雖然它們已經成為過去的歷史,但是對當下和未來的要義依然存在。譬如,現代歐洲起源的核心推動力,我們就可以在宮廷、港口、貿易航線、海上霸權中找到。歐洲的現代化既得益於數千年的文明交融,也得益於來自世界各地的原始資本積累。從這個角度講,是「大歷史」創造、推動了嶄新的世界。
在這部關於大歷史的書裡,讀者會看到一條貫穿全書的時間線,還會感受到一條暗線也存在其中,即海權在人類歷史、區域歷史、國家歷史中的重要作用。因此,我非常喜歡「巨浪對決」這個書名,對決不僅僅是我們通常理解的戰場殺戮,更多的是指向在歷史進程中的多元化碰撞。
本書甄選了從西元前五世紀到西元二十世紀的十六場具備特殊要義的海上戰事,力圖透過不一樣的視角勾勒出海洋文明對決的歷史進程。在處理這些複雜的題材時,我並沒有刻意注重戰爭場面的描繪,相反有意識地為讀者構建一個多視角、非虛構的歷史記憶。在創作中,我更加注重人物與時勢、經濟與組織、政治與制度、文化與生活、地緣與海權、集體記憶與個體特質、原因與結果的交互影響。不過,我並非要創作一部適合詳細闡釋東西方文明特性以及演進過程的歷史著作,我更願意將這本書的受眾群體指向普通讀者。
以海洋為途徑的文明延伸方式非常獨特。譬如,薩拉米斯海戰讓雅典人走出了希臘國界。本書以希臘與羅馬的古典文明體系作為開篇,是想闡釋羅馬帝國崩潰的過程中,其文明體系並沒有被毀滅掉,在這之後的歲月裡,其以多種途徑傳播到歐洲的西部和北部。這個文明所持有的理念離不開海洋的福澤。
所以,我個人以為歐洲的歷史大都是海洋的歷史。
當然,這個文明的傳播、滲透既要感謝那些希臘與羅馬古典文明體系的傳承者、崇拜者,也要感謝這個文明體系的強大生命力。
進一步來講,從地理大發現時代到殖民擴張的時代,從十五世紀到十九世紀,西方文明多以海洋為紐帶延伸到非洲、美洲、亞洲等區域。不僅西方,東方也曾以這樣的方式將其文明延伸到世界各地。於是,這個世界終於聯繫在一起,形成一個人類命運共同體的交融世界。
海洋文明間的對決在多個層面都體現了國家興衰、歷史走向等。為此,我在書中對它們進行了不同視角的探討。譬如――
雅典人是如何利用「木牆」讓薩拉米斯具備神聖要義的?走出希臘國界後的世界是什麼樣子?
薛西斯一世是以人間統治神的名義,還是借眾神之神的名義指揮著他的海上艦隊?
米列海戰裡神祕的「烏鴉」到底為何物?它如何讓海戰變成陸戰的?杜伊利烏斯紀念柱對後世有何影響?
提里盧斯-格隆事件併發症是如何成為迦太基帝國走向毀滅的重要節點的?迦太基女王真的存在嗎?她與帝國滅亡有哪些關係?以貿易為主的海上帝國是否抵擋得住以軍事力量為主的入侵?
什麼叫作奧古斯都的門檻?埃及豔后與亞克興海戰有何關係?她的死因到底是什麼?
基督山島的海上戰事,最終只是為了俘獲一群教士,還是另有隱情?西西里島如何成為眾多國家爭奪的焦點?
君士坦丁堡的前世今生是否意味著一四五三年的戰爭並未結束?流動火焰如何拯救希臘文明?
特諾奇提特蘭與一個征服者之間發生了什麼?是瘟疫侵害了這個文明,還是其他?
一五六五年的馬爾他大圍攻有多少鮮為人知的細節?它與勒班陀海戰有何關係?
僅僅是因為爭奪西班牙遺產而引發了不多時的四日海戰嗎?
特拉法加海戰與一份合約、一個陰謀相關?
為過去復仇的義大利海軍是如何成為諾貝爾文學獎獲獎作品《魔山》中的中心角色的?
日俄對決,日本真的贏了嗎?
日德蘭海戰是馬漢主義的巔峰,還是荒唐時代的錯誤?
中途島如何成為漂浮的地獄的?
…………
這些細節都會在書中體現。當然,這只是書中內容的一部分――這部書的價值不在於以獵奇的形式彰顯,更多的是以巨浪歷史下的記憶和海洋文明對決的內容闡釋兩千多年來的文明歷程,並對當下和未來提供一些思考的路徑。
所以,我特別喜歡若米尼的那句名言:「(這是)值得的永遠記憶。」如果說這本書還有什麼目的,就是希望越來越多的人理解海洋――在陸地上待久了的人們會越來越覺得海洋是多麼重要;在海洋上受益於其財富的人們同樣會一如既往地擁抱海洋。
需要說明的是:因水準有限,書中難免有不少謬論、錯誤,還望大家多以包容的心態去看待,歡迎指正、批評,我將不勝感激!另,為方便讀者進一步瞭解與書中相關的內容,我儘量做了應有的注釋,希望能起到一定的輔助作用。
最後,感謝出版方以及為此書做出辛勤工作的同仁們!他們的出版初衷和我一致。希望這樣一部書沒有終結,還有後續。

熊顯華

二○二○年二月九日寫於攀枝花

目次

推薦序 二十一世紀藍色文明的競逐/蘇紫雲
推薦序 海權擴張史所形塑的西洋史/施孝瑋
序言 「巨浪」歷史下的記憶與海洋文明的對決

第一章 皇家海軍的沉痛:四日海戰不多時(西元1666年)
一 爭奪西班牙遺產
二 海戰不多時
三 法國加入

第二章 海上霸主的捍衛:特拉法爾加不沉默(西元1805年)
一 一份合約一個陰謀
二 特拉法爾加不沉默
三 走向巔峰

第三章 利薩海戰:瀕死者的勝利(西元1866年)
一 義大利的噩夢
二 《魔山》中的中心角色
三 為過去復仇的海軍

第四章 日俄對決:諸神要誰滅亡(西元1905年)
一 先天不足
二 問題嚴重
三 勝利抑或失敗
第五章 以損失論成敗:日德蘭海戰(西元1916年)
一 風險艦隊
二 以損失論成敗的海戰
三 荒唐時代的錯誤

第六章 漂浮的地獄:折戟中途島(西元1942年)
一 帝國艦隊出動
二 漂浮的地獄
三 非西方的日本

附錄 主要參考文獻

書摘/試閱

第一章
皇家海軍的沉痛:四日海戰不多時
(西元一六六六年)
一 爭奪西班牙遺產

1
可能誰也沒有想到,於一六五九年簽訂的《庇里牛斯和約》會對國際局勢產生如此深刻的影響。腓力四世因沒有得到哈布斯堡王朝的支援,不得不割讓邊界領土給法國以和平結束戰爭,同意將西班牙公主瑪麗‧泰瑞莎(María Teresa)嫁給路易十四,公主的嫁妝為 五十萬金埃居,分三筆付清。一六六○年六月九日,婚禮在法國南部城市聖讓-德呂茲(St-Jean-de-Luz)舉行,這項婚約使路易十四成為歐洲權力最大的國王。和約結束了西班牙與法國因爭奪歐洲統治權進行的長達十一年的戰爭,也結束了西班牙的大國地位。無論西班牙人有多麼悲痛或難以割捨,一個不容爭辯的事實擺在他們面前,由西班牙構建的世界帝國體系走向解體了。
那麼,問題來了,這個帝國在世界範圍內的遺產將由誰來接管?面對如此巨大的肥肉,海上的衝突怎能平息?「海權論」的提出者馬漢將一六六○年作為其研究的起始年絕非偶然。這一年英國國王查理二世即位,當時因君主制復辟,查理二世才得以返回英國。五年後,第二次英荷戰爭爆發(查理二世在位期間發動過兩次英荷戰爭)。查理二世在強勢的議會面前表現得不盡人意,他知道自己的王位是如何得來的,必須謹慎地行使其有限王權。同時,他也希望自己的地位牢固,這就需要大量金錢和較高的威望來維持。這兩者要得以實現,只能透過海洋貿易才能獲得,有了收穫豐厚的海上貿易,大量金錢自然滾滾而來。查理二世當然知道在牟取暴利的同時是免不了軍事上的衝突的,打敗競爭對手中取得軍事勝利就能提高自身的威望。
一六五九年簽訂的《庇里牛斯和約》,距離一六六○年並不遙遠。這是法西戰爭結束時簽訂的合約,西班牙當然不甘心走向失敗,而正在崛起的法國顯然躍躍欲試。西班牙的不甘心不用多說,法國因國王路易十四的即位也變得躁動不安。眾所周知,這位國王有多麼驕傲和不可一世!他自詡「太陽王」,執政期間(一六六一―一七一五年)法國發動了三次重大戰爭,即遺產戰爭、法荷戰爭、大同盟戰爭,透過這三次重大的戰爭,他於一六八○年開始成為西歐霸主。在《庇里牛斯和約》簽訂後兩年,即一六六一年三月九日,法國紅衣主教卡迪納爾‧朱爾‧馬薩林(Cardinal Jules Mazarin)去世。需要說明的是,當時他還是法國的宰相,是這個國家的實際掌權者。那時的路易十四年僅二十二歲(一六四三年即位後並沒有親政),由母親安娜攝政,而馬薩林是著名宰相阿爾芒‧讓‧黎塞留(Armand Jean Richelieu)器重的人物,黎塞留臨終前就把他推薦給路易十三,其權勢自是不可撼動。也就是說,實際掌權的是馬薩林,年輕的路易十四及其母親沒有實權。現在,這位權臣去世了,擁有遠大抱負的路易十四肯定會採取行動。不久,他遇到了志同道合的人物讓―巴蒂斯特‧科爾貝(Jean-Baptiste Colbert),此人之前是馬薩林的私人財務,深諳經濟與財政之道,他特別推崇重商主義(也叫商業本位,產生並流行於十五世紀至十七世紀中葉的西歐),致力於建立殖民貿易公司。不得不說,這簡直和路易十四的霸主夢想一拍即合。作為宰相的科爾貝敏銳地意識到增加財政收入對於當前推行的霸權政策有多麼重要,財政收入中的大部分要從海外貿易中獲得。於是,法國理所當然地加入了海軍軍備競賽的行列。
一個是走向衰落的西班牙帝國,一個是正在崛起的法蘭西,一個是想要穩定王權的英國國王查理二世。三方勢力交錯在一起,浩瀚的大洋上又要掀起腥風血雨了!

2
一五八八年,橫掃世界的西班牙無敵艦隊覆滅了,西班牙海軍由此走向衰落,這意味著西班牙在海上發展的進程開始減緩。但是,這不意味著海上爭奪就此結束,反而有愈演愈烈的勢頭。歐洲各國都重視在海洋上的作為,這時候的歐洲在軍事方面呈現出的技術革新與意識形態的變化都可作為海上交鋒背後要義的分析重點。
在海戰戰術和軍艦歷史等方面頗有建樹的瑞典歷史學家揚‧格勒特(Jan Glete),在其所著的《海上戰爭,1500―1650:海上衝突和歐洲的轉變》(Warfare at Sea, 1500-1650: Maritime Conflicts and the Transformation of Europe)認為,與之前相比,甲板炮逐漸成為重要作戰工具。這種革新技術不僅讓軍隊戰鬥力得到了顯著提升,還讓戰鬥力更加持久。而火炮、炮彈和火藥無須進食與供給,它們都可以透過艦船自身的運輸能力被載至世界各地。作為政治實力的基礎,物質力量便可以根據需要進行輸出,這屬於典型的大炮與巨艦相結合的理論運用。透過這樣的方式,控制海洋進而利用其統治世界廣大地區就比從前更容易了。應該說,火炮在軍艦和商船上的運用就此成了歐洲擴張成功的關鍵。
只是,這種炮與艦相結合的形式要發揮出潛力還需要一些時日,因為能否生產出精良的火炮才是關鍵。笨重、生產成本高、裝彈困難、射擊精度不高,這些特點都是擺在那時人們面前的困難。特別是青銅炮的造價成本一直居高不下,那時的歐洲,銅長期供不應求,又因青銅炮的材質是銅鋅合金,這種高難度合金技術不屬於大眾推廣型。若採用鑄鐵炮,其成本固然降低了許多,卻很容易炸膛,直到十六世紀中期英國才基本解決炸膛的問題,能夠成批生產出安全的鑄鐵炮。即便如此,武裝商船對於價格低廉的鑄鐵炮使用不多,只是從大約一千六百年開始,往加勒比海以及遠東地區航行的商船使用較多。十七世紀時,許多艦隊依然青睞青銅炮,因為鑄鐵炮在連續發射後會過熱,仍然會炸膛。因此,如果使用鑄鐵炮,充其量只能讓歐洲人在海外遭遇小規模作戰時,起到一種威懾作用罷了,卻無法承擔起艦隊與艦隊之間猛烈的或者長時間的作戰。
任何問題都會在巨大的利益面前得到盡可能快的解決,讓諸國趨之若鶩的軍備競賽為廣泛使用青銅炮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歐洲的「三十年戰爭」開啟了這場軍備競賽。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三十年戰爭」攪動了整個歐洲,使得整個歐洲充滿了火藥味。在戰爭的推動下,許多軍事技術都朝著現代化的方向發展,這種技術的革新也作用於海上。「三十年戰爭」是歐洲近代史上最重大的事件之一,緣於一六一八年五月二十三日發生在波希米亞首都布拉格的「擲出窗外事件」,這一事件引發了連鎖反應,隨後,西班牙、法國、丹麥、瑞典、特蘭西瓦尼亞、英國、荷蘭、波蘭―立陶宛、鄂圖曼帝國、教皇國、許多義大利邦國或直接或間接參與到戰事中,歐洲火藥味瞬間變得濃烈。瑞典國王古斯塔夫二世‧阿道夫(Gustav Ⅱ Adolf),曾說:「各場小型的戰爭在這裡彙集成一場全面的歐洲戰爭。」各參戰國已經意識到艦隊在戰爭中的重要性,透過海上作戰能對戰局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按照馬漢的理論,就是制海權的有效運用。
譬如當時丹麥的國王克里斯汀四世(1588―1648年在位)執政期間,積極促進工商業的發展,擴建港口,興建城市和海上要塞,並廢除了漢薩同盟的特權,引進荷蘭新技術,在國務委員會的領導人尼爾斯‧考斯和尼德蘭工程師的努力下,丹麥逐步建立起了強大的艦隊。在一五九六年時該國僅有二十二艘艦船,到一六一○年時就已擴充至六十艘了,丹麥的海軍力量不容小覷。
又如,瑞典國王古斯塔夫二世是一位好戰的皇帝,他具備古代北歐海盜的冒險精神,猶如一頭猛獅。為謀求波羅的海霸權,積極建立、擴充自己的艦隊,在一六一一―一六二九年先後同丹麥、俄國和波蘭進行戰爭,並取得了勝利。
其他的國家如西班牙、荷蘭等也在「三十年戰爭」中系統地擴充了自己的艦隊。「三十年戰爭」的價值不止這些,從長遠意義來看,風帆技術的革新使得艦隊的作戰形式在 十六―十七世紀發生了根本性的改變。一五八八年的重要戰爭,讓西班牙的無敵艦隊體會到了炮戰的殘酷性,傳統的接舷戰在這次戰役中顯得落伍。這種作戰形式的改變,前提源於近代早期航海的技術性變革,即大幅度改進、提升了艦船的風帆性能。
許多變革都經歷了較為漫長的時期。揚‧格勒特曾這樣寫道:「總體而言,設計與建造配備火炮的風帆戰艦是前工業化時代的歐洲所面臨的最困難的挑戰之一。」最重要的困難在於火炮自身的重量,尤其是射程更遠的大口徑火炮,其重量是驚人的。按照當時英國的計量方式,它是根據所發射彈丸重量進行核算的,一磅約四百五十克。一門二十四磅炮,即發射重二十四磅、約十.八公斤鐵質彈丸的火炮重量就重達二.五~三噸。這般重量,不難想像一艘艦船除了要承載配備巨型甲板建築設施的重量,還要承載這種規格火炮的重量,其機動性能、平穩性乃至航速會受到什麼樣的影響。
解決這一難題的過程顯然是較為漫長的,而且還付出了許多慘痛的代價。這裡有必要再次述及瑞典國王古斯塔夫二世,這位國王不僅能征善戰,還對建造艦船有著讓人刮目相看的認識。即便如此,由他下令建造的蓋倫帆船「瓦薩」號還是遭到了慘痛的失敗。一六二五年,他決定建造一艘三桅巨型艦,要求戰艦航速要快、火力要強、裝飾要華麗,以便更有力地實現他在歐洲的海洋利益。「瓦薩」號長六十九公尺,寬11.7公尺,吃水四.八公尺,排水量一千千兩百一十噸,帆面積一千二百七十五平方公尺,由一千根瑞典橡木製成,並配備了兩層甲板和六十四門火炮。一六二八年八月十日,「瓦薩」號首航,在行駛不到一海浬的時候,遭遇到一股強風而傾覆,沉於斯德哥爾摩港內。造成這次傾覆事件的根本原因不在於那股強風,而是兩層甲板上的六十四門火炮以及高於水線約二十公尺的船艉建築。
如果能有更好的風力推進方式和搭載能力顯著提高的船型,或許就能解決這一問題。十五世紀伊始,風帆面積就已經得到擴大了,中世紀時期的單桅船已經被淘汰,在雙桅船出現後,三桅船也有了,而三桅船直到十七世紀初還是艦船的標準船型。三桅船的桅杆設計是前桅和主桅各掛三面橫帆,後桅用一面三角帆與另一面橫帆固定。這種帆具的模式基本上在整個十七世紀都沒有改變。在船型方面,傳統的搭載式船殼一般都是採用互相重疊的範本連接而構成船體的,類似於魚鱗的架構形式。這種外殼到了十五世紀被平接式取代,改為各根木條緊密相連,這樣的好處是減小了船體的表面阻力。曾長期用於近戰或接舷戰的高大船艏和艉樓也被取消了,這樣的好處在於船舶的上層建築變得更為平坦,也就是說能加強艦船的平穩性。但是,這種上層建築的高度減小需要在一定範圍內,因為船型加大,或者說作戰力要提升,一艘艦船至少需要兩層火炮甲板,有時甚至需要三層火炮甲板。
然而,又有問題來了!當把大量的火炮安置在甲板上,並能適應作戰需要時,如何降低重心呢?解決辦法就是,火炮盡可能地放在靠近水線上方的位置。於是,從十六世紀早期就開始使用「舷側炮眼」了。這種設計非常人性化,在航行中,風浪大時就關閉,在作戰時就打開。
隨著航海能力的加強與提升,當活動範圍擴大到全球的時候,歐洲的航海業得到了較大發展。譬如早期的地中海,槳帆船就是標準的船型,無論是威尼斯、熱那亞還是巴賽隆納和君士坦丁堡,這些地區建造的艦船都是大同小異。即便到了風帆艦船興起的時代,在地中海地區槳帆船依然是首選。法國在大西洋的各個港口已成批建造先進的風帆戰艦了,可在地中海的艦隊仍然裝備以槳帆為動力的艦船,足見這種傳統的根深蒂固。
這種情況在發現新大陸與通往印度的航路後發生了重大改變,並使得地中海退居成為一個次要的內海。因為歐洲人能越過海洋進行更大、更遠範圍的擴張,海上貿易路線的轉移也引發了歐洲經濟重心的轉移。於是,為了適應遠洋航行的需要,為了自身安全和殖民,許多艦船都需要配備大口徑火炮,同時為了增加用於儲存補給和運輸商品的空間,原先船體內複雜的構架也被取消,於是各種新的船型陸續出現了。
由此看來,「三十年戰爭」的確在諸多方面都起到了某種積極作用。不過,想要形成一支具有規模性、威懾性和實戰性的艦隊,各國面臨的困難依然很大,就算是當時一些實力較強的國家依然如此。因為,這樣的艦隊至少需要具備以下三個條件:
其一,需要很強的經濟實力,無論是大財團還是國家;
其二,需要一定數量的艦船和人員;
其三,需要一套專業的海軍軍官制度,以及內外部管理機制。
那麼,誰能解決或者說打破這樣的困境呢?
問題越大,解決的可能性就越大。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90 342
庫存:3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